資源簡介 《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兩次修改老師初稿,學會按一定的說明順序并使用嚴謹準確的語言說明牡丹特征。2.引導學生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生動地說明牡丹特征,挖掘牡丹背后的文化意義。3.通過師生當堂講解解說詞,激發學生對牡丹、對家鄉洛陽的熱愛。教學重難點學會按一定的說明順序并使用嚴謹準確的語言說明牡丹特征;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生動地說明牡丹特征,挖掘牡丹背后的文化意義。教學過程一、導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每年的四月我們的洛陽城花如海,人如潮。作為一名洛陽人,我想我們每一個都有任務向四方游客介紹好我們洛陽牡丹,所以這節課我們的學習任務就寫一篇關于牡丹的解說詞。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解說詞讓世界聽到我們洛陽牡丹的美。(板書)二、準確地說出牡丹之美1、出示初稿,提出修改意見過渡:解說詞是對事物、人物進行說明的一種說明文體。這是老師寫的一個初稿,現在大家能不能利用你們剛剛在第五單元學過的說明文知識來評價一下老師的初稿。初稿:①牡丹在洛陽栽培,始于隋而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時期,《隋志 素問》中有“清明次五日,牡丹華”的記載。②宋時,洛陽姚姓人家的姚黃和后周宰相魏仁浦家培育的魏紫分別被稱為花王、花后。③牡丹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花卉,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年前。④它花朵碩大、花色艷麗、花形典雅,品種繁多,姿色萬千,冠壓群芳。被譽為“花中之王”。預設:你說,你覺得介紹了牡丹悠久的歷史挺好的,謝謝你對老師的肯定,還有嗎?你來,你覺得有幾個句子的順序有點問題,你關注到了說明順序,(板書)你的發現很重要,同樣謝謝你,還有嗎?你說,你認為有些地方的語言不夠準確,需要再推敲,你關注到了語言是否準確(板書),你的發現也很有價值,謝謝你。2. 調整說明順序、修改說明語言,為老師修改初稿。過渡:接下來,給大家五分鐘時間,小組合作,就同學剛剛提到的說明順序和說明語言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幫老師修改初稿。預設: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好第一小組你們來,哦,老師注意到你到把句子順序調整為了3142,能說說你們調整的依據嗎?你們認為3句中3000多年前和1句中的隋唐北宋是有時間上先后順序,嗯,理由很充分。同時老師還注意到語言上你們增添子表推測“多”表資料來源的“據史料記載”,的確這些詞語的加入讓語言更加準確了。非常感謝你們給老師的修改,為你們小組的智慧點贊。二稿:③牡丹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花卉,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①牡丹在洛陽栽培,據史料記載:始于隋而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時期,《隋志 素問》中有“清明次五日,牡丹華”的記載。④它花朵碩大、花色艷麗、花形典雅,品種繁多,姿色萬千,冠壓群芳。被譽為“花中之王”。②宋時,洛陽姚姓人家的姚黃和后周宰相魏仁浦家培育的魏紫分別被稱為花王、花后。三、生動的說出牡丹之美過渡:同學們順序的調整合理了,語文精準了,是不是這樣就能說出牡丹之美了呢?顯然我們只做到了準確(板書),還不夠生動?怎樣才能讓語言生動,同學們有什么辦法?老師看到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我們一起來看下面《中國石拱橋》里的一段話,請看大屏幕:1.回顧舊知“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摹狀貌過渡:這里運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石獅的千態萬狀的美。對你有什么啟發?預設:牡丹花也千姿百態。2. 運用摹狀貌的說明方法,寫一寫園子里牡丹千姿百態的美。過渡:接下來請同學們動筆仿照這段話寫一寫牡丹千姿百態的牡丹。我看同學們都寫完了哪位同學來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這位同學你來,他寫道,學生作品:那含苞的白牡丹像剛出生的嬰兒,嬌嫩纖弱,那盛開紅牡丹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那綻放的黑牡丹,像極了健碩的青年,身姿挺拔。過渡:你筆下牡丹真是姿態萬千。那除了摹狀貌還可以用哪些說明方法來生動的表現牡丹的美?預設:打比方,作比較,引資料等一些生動的說明方法,來說明表現牡丹的美。我們學過的說明方法有十種之多,但要想真正的用好,肯定離不開對事物的認真觀察。這里老師找到一張花王姚黃的照片,。3.調動感官認真觀察姚黃,試著運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說明方法,說出它的美。(1)打比方學生作品:姚黃花淡黃色,花朵呈皇冠型。外瓣3-4層大花瓣,質地較硬,基部有紫斑;外瓣上面托著一層層細碎的小花瓣。內瓣質軟,褶疊緊密,像冰淇淋球一樣。(運用打比方花瓣多花形典雅的特征,很有新意!)過渡:其實恰當的引用資料,有利于說清楚事物特征,以下是老師找到的兩則材料,你判斷一下它們哪一個更能生動表現出牡丹的特征。(2)引資料① “姚黃一枝開,眾艷氣如削”。②元豐年間,洛陽進獻宋神宗姚黃一朵,花大一尺二寸,神宗興奮不已,競不顧他那君臨天下的身份,把花插到頭上,可見,皇帝對牡丹的癡迷程度,并從此傳為佳話。(作引用) 預設:引用宋神宗插姚黃于頭上的故事,能生動說明牡丹花朵碩大,雍容華貴的特點。由些看來引資料也能生動的寫出事物特征。過渡:據悉,牡丹現有品種1500多種,擁有十大花型九個色系,剛剛我們只挑了姚黃來說,園子里還有很多牡丹,看,老師用像機記錄下了它們曼妙的身姿。(師提供圖片)4.請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牡丹用剛剛的寫作思路進行進行練筆。 學生作品:豆綠,花黃綠色,花為繡球型,外瓣2-3層,內瓣密集,因色如青豆而得名。民間傳說,它是百花仙子頭上的綠玉簪所變。5. 挖掘牡丹的精神內涵。過渡:同學們寫的真好,其實美麗的牡丹不光有外在的形象美,它也有極為豐富精神內涵,據我所知,繼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王繡連續5年建議把牡丹確定為國花后,今年,全國人大代表李學武再次建議以法律形式將牡丹確定為我國國花。同學們你們支持嗎? 小結:是的,因為牡丹花形碩大飽滿,色彩艷麗,雍容華貴,最能代表盛世氣象、民族精神,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人民自強的象征。如果我們的講解詞在最后再能講出它的豐富的精神內涵,這樣就由表及里的說出牡丹的美。就更能打動人了。四、課堂活動:師生接龍,解說牡丹之美的講解詞。過渡:同學們這節課同學們運用自己所學說明言文的知識,通過調整說明順序,修改說明語言,選擇恰當的說明方法潤色,完成了牡丹解說詞的撰寫。接下來我們化身講解員一起來牡丹園為中外游客來解說: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來中國國花園!牡丹是我國著名的傳統花卉,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牡丹在洛陽栽培,據史料記載:始于隋而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時期,《隋志 素問》中有“清明次五日,牡丹華”的記載。它花朵碩大、花色艷麗、花形典雅,品種繁多,姿色萬千,冠壓群芳。被譽為“花中之王”。宋時,洛陽姚姓人家的姚黃和后周宰相魏仁浦家培育的魏紫分別被稱為花王、花后。那含苞的白牡丹像剛出生的嬰兒,嬌嫩纖弱,那盛開紅牡丹像嬌羞的少女,滿臉緋紅,那綻放的黑牡丹,像極了健碩的青年,身姿挺拔。看這是姚黃,姚黃花淡黃色,花朵呈皇冠型。外瓣3-4層大花瓣,質地較硬,基部有紫斑;外瓣上面托著一層層細碎的小花瓣。內瓣質軟,褶疊緊密,像冰淇淋球一樣。元豐年間,洛陽進獻宋神宗姚黃一朵,花大一尺二寸,神宗興奮不已,競不顧他那君臨天下的身份,把花插到頭上,可見,皇帝對牡丹的癡迷程度,并從此傳為佳話。看,這是魏紫,這是豆綠,這是“二喬”,這是冠世黑玉……課堂總結:牡丹花形碩大飽滿,色彩艷麗,雍容華貴,最能代表盛世氣象、民族精神,是國泰民安、繁榮昌盛、人民自強的象征。國色天香,為我們大家所喜愛,接下來請大家自由參觀,去和我們的牡丹親密接觸一下吧。我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作業布置1.必做:把這節課修改完善的牡丹解說詞寫在作文本上。2.選做:自選完成一個拓展任務,提升表達交流素養:①參觀中國國花園,并在現場錄制一段講解視頻,在班級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一期圖文視頻并茂的新聞,展示學習活動成果;②繪制一份中國國花園的導覽圖,引導游客按照固定線路觀看不同品種的牡丹花;③牡丹文創設計:為你喜歡的牡丹花設計一款文創產品。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