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SI保密★啟用前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試卷學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注意事項:1.本試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兩大題。滿分160分,考試用時90分鐘。3.答第Ⅰ卷(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4.答第Ⅱ卷(非選擇題)時,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5.考試范圍:八下全冊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單質B.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符號“Al”表示的含義只有兩種,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2.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但不正確的用電方式也會造成很大危害。關于安全用電, 如圖所示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B.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C.開關接在零線與用電器之間D.使用測電筆時手指接觸筆尖金屬體3.地震過后,防疫部門常用到一種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該消毒劑可表示為RO2,主要用于飲用水消毒。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與O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 )A.CO2 B.NO2 C.SO2 D.ClO24.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現將某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鋁箔將一張葉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時(如圖)。去掉鋁箔,經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后,將觀察到( )選項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A 不變藍 不變藍B 不變藍 變藍C 變藍 不變藍D 變藍 變藍A.A B.B C.C D.D5.下列關于磁體兩極間磁感線的畫法正確的是( )A. B.C. D.6.我們知道,植物主要通過根毛細胞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過多,根毛細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從而使植物萎蔫,即“燒苗”。該現象說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無機鹽B.植物吸收水分與土壤中無機鹽濃度有關C.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D.植物的生活對水和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傾倒液體C.測定溶液pH D.取藥液時擠入空氣8.實驗室里可用如圖裝置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注射器內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用熱水對玻璃管內足量的白磷微熱,反應開始就撤離熱水( )A.向左移動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B.向右移動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C.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D.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9.“人造樹葉”是一種新型材料。光照時,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樹葉”的催化下反應生成氧氣和乙醇(C2H6O),其微觀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B.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是不可分的C.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2:3D.圖中生成物均是化合物10.研究人員制造了一種可以在水下工作的水母機器人(如圖),傘狀體中放入磁鐵,當薄膜內的導體通過一定電流時,薄膜能運動。其工作原理與下列選項一致的是( )A. B.C. D.11.海邊的鹽堿地因鹽分含量高,一般作物難以生存,而海濱木槿卻能在海邊鹽堿地生長良好,這主要是因為它A.光合作用能力較強 B.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較高C.本身需要大量無機鹽 D.可減少水分的蒸騰12.英國科技人員研制出自動滅火陶瓷磚,磚里壓入了一定量的氦氣和二氧化碳。這種磚砌成的房屋 發生火災時,在高溫烘燒下,磚會裂開并噴出氦氣和二氧化碳,從而抑制和撲滅火焰。自動滅火 陶瓷磚的滅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C.降低燃燒物的著火點D.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13.小愛為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裝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B.乙裝置中試管收集的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D.將丁裝置中萌發的種子換成煮熟的種子,燃燒的蠟燭也會立刻熄滅14.在下列現象中:①插座中的兩個線頭相碰;②開關中的兩個線頭相碰;③電路中增加了大功率電器;④戶外輸電線絕緣皮損壞,可能引起家中保險絲斷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15.下列概念符合如圖所示a、b、c之間關系的是( )A.分生區、根尖、根 B.支氣管、氣管、肺C.質子、中子、原子 D.單質、化合物、純凈物第Ⅱ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7小題,共40分)16.(4分)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回答有關問題:IA IIA IIIV IVA VA VIA VIIA 02 3Li鋰 6.941 4Be鍍 9.012 5B硼 10.81 6C碳 12.01 7N氮 14.01 8O氧 16.00 9F氟 19.00 10Ne氖 20.183 11Na鈉 22.99 12Mg鎂 24.31 13Al鋁 26.98 14Si硅 28.09 15P磷 30.97 16S硫 32.06 17D氯 35.45 18Ar氬 39.95(1)第13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寫化學式)。(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____。A.D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17.(8分)草莓植株小巧,生長面積不大,非常適合小面積種植(1)草莓適合生長在通氣,透水,能保水和保肥的土壤中 (選填“砂土類”、“黏土類”或“壤土類”)土壤種植,草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2)施肥后,需適時澆水,因為當土壤溶液濃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草莓根細胞液濃度,會導致植株細胞失水萎蔫。(3)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過 (寫生理過程)散失。18.(6分)滅火的事例分析。滅火事例 滅火原理森林火災,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吹滅蠟燭 19.(6分)概念: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以 的形式通過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散失到體外的現象。2)意義:有效降低葉片 ,是根部吸水的主要 ,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影響因素:光照﹑溫度、大氣濕度和氣流速度等。4)應用:移栽植物時,減去部分枝葉,遮陽、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減弱蒸騰作用。5)實驗: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詳見實驗突破)。20.(6分)草莓在自然條件下很快就會出現萎焉、干癟等影響品質的現象,且不耐貯存,草莓的重量損失程度是評價草莓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查閱資料表明:草莓表面有類似于葉片氣孔的結構,在草莓采摘后貯存過程中,草莓細胞依然保持活性。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貯存草莓的最佳溫度,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注:4℃模擬冰箱冷藏溫度,15℃模擬冬季窗邊溫度,25℃模擬冬季室內溫度(1)根據圖1實驗結果,得到的結論是 。(2)進一步研究圖2發現,草莓在25℃條件下重量損失程度遠大于其他組,請結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 。(3)為減少草莓重量損失,你對在家庭日常條件下貯存草莓的建議是 。21.(6分)如圖是條形磁體的磁場分布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該條形磁體的左端為________極,a處小磁針的左端為________極;(2)b與c兩處處磁場強度較強的是________。22.(4分)如圖是我國早期的指南針——司南,由勺形的指南器具和外方內圓的底座組成。(1)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司南之村,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其“柢”應該為磁體的 極;(2)銅、鋁、鐵三種金屬中,適合做司南底座的有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8分)如圖甲和乙為某興趣小組分別用紅磷和鐵粉除氧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深究實驗。其中紅磷需要用酒精燈點燃后,再伸入集氣瓶中。鐵粉除氧劑直接涂抹在集氣瓶壁,鐵粉除氧劑中的其他成分不干擾實驗。(1)寫出檢查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的具體操作: 。(2)圖甲中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K,水能倒吸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3)實驗結束后發現,兩個集氣瓶中的水量不同,于是借助數字傳感器,測得圖甲實驗、圖乙實驗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分別如圖丙、丁所示。請從實驗結果的精確度并結合數據,說明選擇哪種實驗藥品更為合理: 。(4)由圖丙中的數據計算得知,紅磷燃燒后倒吸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1/10,而實際操作中發現進入的水量約為1/5,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24.(8分)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質量均為300克,枝條大小及葉片數量相同且來自同株植物。各組實驗結果的數據統計如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質量(g)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1.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丁組中的“?”處應填___________℃。3.根據乙、丙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4.除實驗中的三種因素外,請再寫出一種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___________。25.(8分)學習了電磁感應現象后,小科同學想進一步探究感應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使用如圖裝置:鐵塊E、F上繞有導線并與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源、燈泡組成電路。線框abcd與靈敏電流計G相連。(線框abed在鐵塊E、F上方,且實驗過程中線框不扭轉)[猜想與假設]A.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B.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設計與實驗]小科探究猜想A的設計思路如下:實驗時保持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改變線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進行多次實驗,記下每次實驗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 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1 慢速 1.5格2 中速 2.5格3 快速 4格(1)[分析論證]分析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___________,閉合電路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交流評估]小科為驗證猜想B,設計思路如下:改變電磁鐵的___________進行多次實驗,每次實驗線框豎直向下穿過電磁鐵磁場,觀察并記錄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G指針偏轉的格數;(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__________;(4)按照小科的設計思路驗證猜想B、發現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26.(8分)某科技小組開展“自制簡易家庭制氧機”工程實踐活動。小組同學通過對市場上制氧機的調查,發現制氧原理分為兩類:空氣分離制氧和化學試劑制氧。【空氣分離制氧】(1)某品牌制氧機以空氣為原料,當空氣經過分子篩時,氮氣和氧氣分離,獲得高濃度的氧氣,其微觀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則該制氧機制得的“氧氣”屬于____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化學試劑制氧】(2)制氧劑一般是過氧化氫溶液或過碳酸鈉固體。同學查閱資料并獲得了圖乙,最后決定選用過碳酸鈉固體作為便攜式制氧機的制氧劑。請結合相應材料信息,解釋不選擇過氧化氫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3)在便攜式制氧機反應裝置中依次加入水、粉末狀過碳酸鈉()、粉末狀二氧化錳,即產生氧氣。該制氧機的制氧原理有兩步: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制作洗氣裝置時,某同學將乙瓶中的B玻璃管伸入液面下,A玻璃管在液面上,如圖丙所示,其他同學提出了該同學的制作存在錯誤,請你分析其中錯誤的原因___________。27.(8分)光合作用的實質有兩個方面的變化:①物質變化,是把簡單的 變成復雜的 ;②能量變化,把吸收的 轉化變成生物體所需要的化學能,貯藏在 中。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28題4分,29題6分,30題8分,31題8分,32題9分,共35分)28.(4分)我國南方地區抗擊暴風雪中,融雪劑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有一種融雪劑融雪效果好、無污染,其主要化學成分為醋酸鉀(CH3COOK)。請回答:(1)醋酸鉀中C、K元素的質量比為 。(2)醋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9.(5分)科學興趣小組成員探究“光照強度對菠菜葉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步驟1:取生長旺盛的菠菜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6mm的葉圓片40片,并用注射器抽去葉圓片內的氣體(抽氣處理使葉圓片內幾乎沒有氣體,在溶液中會下沉)。步驟2:取4只相同規格的燒杯編號甲、乙、丙、丁,配制濃度為0.50%的NHCO3溶液(可使溶液中的CO2濃度保持恒定),4只燒杯中各加入20L:再向各燒杯中放入10片抽氣后的葉圓片(均沉底)。步驟3:取4盞相同規格的冷光源(不會引起溫度變化),將盛葉圓片的4只燒杯置于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如圖所示。步驟4:10分鐘后統計各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目。重復多次實驗,計算各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組別 燒杯與LED燈的距離/cm 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片甲 5 7.5乙 10 5.0丙 15 4.2丁 20 0.4(1)該實驗通過 判斷光合作用的強弱。(2)該實驗前菠菜不需要進行暗處理,理由是 。(3)通過實驗,小組得出的結論是:在CO2濃度等其他條件相同時,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請你對該結論作出評價: 。30.(8分)溫州市部分小區已啟動燃氣置換工作,將液化石油氣替換為天然氣。家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及單價如表所示,兩種氣體充分燃燒后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燃氣種類 家用液化石油氣 天然氣主要成分 丁烷 (C4H10) 甲烷 (CH4)單價 15元/米3 3元/米3(1)燃氣灶具有特殊的結構———風門,調節風門大小可以改變進氣量。當增大進入的燃氣量時,也要增大進入的空氣量,其原因是 。(2)燃氣置換前需要將管道內的液化石油氣充分燃燒。若管道內殘留2.9千克的丁烷,則完全燃燒這些丁烷會產生多少千克二氧化碳,請通過計算說明。()(3)若完全燃燒相同體積的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釋放的熱量之比為9:4,則用相同錢數分別購買兩種氣體燃料作為廚房能源,獲得的熱量之比為 。31.(8分)小明設計了一種“闖紅燈違規證據模擬記錄器”,可拍攝照片記錄機動車輛闖紅燈時的情景,如圖甲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當光控開關接收到某種顏色的光時,開關自動閉合,且當壓敏電阻受到車的壓力,使它的阻值變化引起電流變化到一定值時,繼電器的銜鐵就被吸下,工作電路中的電控照相機工作,拍攝違規車輛。光控開關未受到該種光照射時自動斷開,銜鐵沒有被吸引,工作電路中的指示燈發光。(1)根據工作原理,將電路連接完整。( )(2)要記錄違規闖紅燈的情景,光控開關應在接收到 (填“紅”“綠”或“ 黃”)光時,自動閉合。 (3)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 。(4)已知控制電路電壓為6 V,繼電器線圈電阻為10Ω,當控制電路中電流大于0.06 A時,銜鐵被吸引。通過計算說明,只有質量超過多少千克的車輛違規時才會被拍照記錄?(g取10N/kg)( )32.(9分)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g置于干燥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測得固體質量為21.4g。試計算:(1)能制得氧氣多少?(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3)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答題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16.(1)__________;(2)_________17.(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1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22.(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2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3)_________四、解答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35分。)28.(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_______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__31.(1)(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32.(1)(2)(3)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保密★啟用前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試卷學校: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 考號:____________注意事項:1.本試卷由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組成,兩大題。滿分160分,考試用時90分鐘。3.答第Ⅰ卷(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4.答第Ⅱ卷(非選擇題)時,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筆跡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5.考試范圍:八下全冊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5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也就是金屬鋁單質B.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g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D.符號“Al”表示的含義只有兩種,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答案】C【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根據自然界中金屬的存在狀態判斷;B.相對原子質量沒有單位;C.最外層電子數大于4的容易得到電子,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容易失去電子。D.根據元素符號的意義解答。【解答】A.地殼中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在自然界以化合態存在,不是金屬鋁,故A錯誤;B.根據圖片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為26.98,則鋁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6.98,單位為“1”,不是“g”,故B錯誤;C.鋁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3,最外層電子數為3,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故C正確;D.符號“Al”表示的含義有:鋁元素和1個鋁原子、鋁單質,故D錯誤。故選C。2.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但不正確的用電方式也會造成很大危害。關于安全用電, 如圖所示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A.用濕布擦正在發光的燈泡B.發現有人觸電時先切斷電源C.開關接在零線與用電器之間D.使用測電筆時手指接觸筆尖金屬體【答案】B【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安全用電原則【解析】【分析】濕物體是導體,接觸帶電體容易發生觸電;發現有人觸電或電引起的火災,首先切斷電源,再實行救援措施;開關接在火線與用電器之間;使用試電筆時,手必須接觸筆尾的金屬體。【解答】A.生活用水是導體,用濕抹布擦帶電的用電器時,可能會因濕抹布導電而發生觸電事故,故A錯誤; B.發現有人觸電,首先應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棒把電線挑開,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救治,故B正確; C.開關接在火線與用電器之間,以便于斷開開關,使得用電器與火線切斷,保證安全,故C錯誤;D.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金屬體,不能碰筆尖,故D錯誤。故答案為:B。3.地震過后,防疫部門常用到一種高效安全滅菌消毒劑,該消毒劑可表示為RO2,主要用于飲用水消毒。實驗測得該氧化物中R與O的質量比為71:64,則RO2的化學式為( )A.CO2 B.NO2 C.SO2 D.ClO2【答案】D【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在化學式中,原子的個數之比等于元素質量與原子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據此計算出R的相對原子量,從而確定它的元素種類即可。【解答】根據化學式 RO2 得到:;解得:x=35.5。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5.5,那么它為氯元素;則化學式為ClO2.故選D。4.為驗證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現將某植株在黑暗處放置一晝夜后,用鋁箔將一張葉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時(如圖)。去掉鋁箔,經脫色、漂洗并用碘液處理后,將觀察到( )選項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A 不變藍 不變藍B 不變藍 變藍C 變藍 不變藍D 變藍 變藍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控制變量法;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并釋放氧氣的過程。產物淀粉可用碘液檢驗:加碘液變藍色,則有淀粉產生,說明進行了光合作用;若不變藍色,則沒有淀粉產生,說明沒有進行光合作用。【解答】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經過暗處理(消耗原有的有機物)的葉片,遮光部分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不產生淀粉,未遮光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淀粉;所以加碘液時,遮光部分不變藍,未遮光部分變藍色。所以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5.下列關于磁體兩極間磁感線的畫法正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詳解】在磁體的周圍,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A.圖中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來,回到磁體的S極,故A正確;B.圖中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磁體的S極出來,回到磁體的N極,故B錯誤;C,圖中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磁體的N極出來,回到磁體的N極,故C錯誤;D.圖中磁體周圍的磁感線從磁體的S極出來,回到S極,故D錯誤。故選A。6.我們知道,植物主要通過根毛細胞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過多,根毛細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從而使植物萎蔫,即“燒苗”。該現象說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無機鹽B.植物吸收水分與土壤中無機鹽濃度有關C.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D.植物的生活對水和無機鹽的需求量不同【答案】B【知識點】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吸水。【解答】如果一次施肥過多,會使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大于植物細胞溶液的濃度,植物細胞不能吸水,反而會失水,導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燒苗”現象。故“燒苗”現象說明植物吸收水分與土壤中無機鹽濃度有關。故選:B。7.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傾倒液體C.測定溶液pH D.取藥液時擠入空氣【答案】B【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pH值的測量及方法【解析】【分析】濃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稀釋時要將濃硫酸加入到水中。【解答】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飛濺,故A錯誤;B、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故B正確;C、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pH。不能將pH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C錯誤;D、使用膠頭滴管時,伸入液體前,應捏緊膠頭,排出里面的空氣,再伸入試劑中吸取液體,圖中液體中有氣泡產生,說明伸入液體前沒有捏緊膠頭排出里面的空氣,故D錯誤。故答案為:B。8.實驗室里可用如圖裝置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注射器內有一可自由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密封有空氣,用熱水對玻璃管內足量的白磷微熱,反應開始就撤離熱水( )A.向左移動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B.向右移動到6厘米刻度附近停止C.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5厘米刻度附近停止D.先向右移動,再向左移動到4厘米刻度附近停止【答案】D【詳解】白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裝置內氣體會受熱膨脹,活塞先向右移動,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白磷燃燒消耗的氧氣約占裝置內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恢復到室溫后,活塞在4厘米刻度處停止,故選D。9.“人造樹葉”是一種新型材料。光照時,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樹葉”的催化下反應生成氧氣和乙醇(C2H6O),其微觀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B.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是不可分的C.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2:3D.圖中生成物均是化合物【答案】D【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微觀反應示意圖和質量守恒定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解答】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人造樹葉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CO2+3H2O3O2+CH3CH2OH。A、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微粒微觀示意圖可知,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是不可分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2:3,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圖中生成物乙醇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氧氣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0.研究人員制造了一種可以在水下工作的水母機器人(如圖),傘狀體中放入磁鐵,當薄膜內的導體通過一定電流時,薄膜能運動。其工作原理與下列選項一致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解析】【分析】電動機的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解答】在傘狀體中放入磁鐵,當薄膜內的導體通過一定電流時,薄膜能運動,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和電動機的原理相同。A、圖中沒有電源,屬于發電機原理圖,原理是電磁感應,故A不符合題意;B、奧斯特實驗,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B不符合題意;C、探究的是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電流的關系,故C不符合題意;D、電路中有電源,是電動機原理圖,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海邊的鹽堿地因鹽分含量高,一般作物難以生存,而海濱木槿卻能在海邊鹽堿地生長良好,這主要是因為它A.光合作用能力較強 B.根毛細胞細胞液濃度較高C.本身需要大量無機鹽 D.可減少水分的蒸騰【答案】B【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蒸騰作用【解析】【分析】當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吸水;當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土壤溶液濃度時,細胞失水。【解答】海邊的鹽堿地因鹽分含量高,一般作物難以生存,是因為鹽堿地的土壤濃度大于大部分植物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會導致細胞失水,最終植物死亡。而海濱木槿卻能在海邊鹽堿地生長良好,說明海濱木槿根毛細胞的細胞液濃度較大,大于鹽堿地的土壤濃度,能夠繼續吸水。故答案為:B。12.英國科技人員研制出自動滅火陶瓷磚,磚里壓入了一定量的氦氣和二氧化碳。這種磚砌成的房屋 發生火災時,在高溫烘燒下,磚會裂開并噴出氦氣和二氧化碳,從而抑制和撲滅火焰。自動滅火 陶瓷磚的滅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燃燒物與氧氣隔絕C.降低燃燒物的著火點D.使燃燒物的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答案】B【知識點】燃燒與滅火13.小愛為探究綠色植物和種子的生命活動,進行了以下實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裝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B.乙裝置中試管收集的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C.丙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D.將丁裝置中萌發的種子換成煮熟的種子,燃燒的蠟燭也會立刻熄滅【答案】C【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解答】A、由圖可知,A中的變量是光照,所以可探究光合作用與光照的關系,故A錯誤;B、在光照條件下,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所以試管中收集的氣體是氧氣,可以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B錯誤;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丙中石灰水變渾濁可以說明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會產生二氧化碳,故C正確;D、煮熟的種子不能進行呼吸作用,不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燃燒的蠟燭不會立即熄滅,故D錯誤。故答案為:C。14.在下列現象中:①插座中的兩個線頭相碰;②開關中的兩個線頭相碰;③電路中增加了大功率電器;④戶外輸電線絕緣皮損壞,可能引起家中保險絲斷的是(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①③【答案】D【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15.下列概念符合如圖所示a、b、c之間關系的是( )A.分生區、根尖、根 B.支氣管、氣管、肺C.質子、中子、原子 D.單質、化合物、純凈物【答案】A【知識點】植物的根系及其結構與功能;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圖示關系可知,a的范圍最小、c的范圍最大,且c包含b,b包含c,據以上分析解答。【解答】A、分生區是根尖的一部分,根尖是根的一部分,符合圖中的大小關系,選項正確;B、氣體通過氣管、支氣管,進入肺,圖示關系有誤,選項錯誤;C、原子分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分為質子和中子,選項錯誤;D、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化合物與單質屬于并列關系,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第Ⅱ卷(非選擇題)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7小題,共40分)16.(4分)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內容)回答有關問題:IA IIA IIIV IVA VA VIA VIIA 02 3Li鋰 6.941 4Be鍍 9.012 5B硼 10.81 6C碳 12.01 7N氮 14.01 8O氧 16.00 9F氟 19.00 10Ne氖 20.183 11Na鈉 22.99 12Mg鎂 24.31 13Al鋁 26.98 14Si硅 28.09 15P磷 30.97 16S硫 32.06 17D氯 35.45 18Ar氬 39.95(1)第13號元素與第17號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 (寫化學式)。(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則下列各組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____。A.D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答案】(1)AlCl3 (2)D【知識點】元素周期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 根據元素周期表及題中所列元素來分析;(2) 根據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來分析;【解答】(1)根據題中所列元素周期表中的 第13號元素是鋁, 第17號元素是氯 ,兩者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鋁,鋁元素顯+3價,氯元素顯-1價,化學式為: AlCl3;(2)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根據題意, F和Cl 同屬于第 VIIA 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故選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1) AlCl3 ; (2) D17.(8分)草莓植株小巧,生長面積不大,非常適合小面積種植(1)草莓適合生長在通氣,透水,能保水和保肥的土壤中 (選填“砂土類”、“黏土類”或“壤土類”)土壤種植,草莓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2)施肥后,需適時澆水,因為當土壤溶液濃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草莓根細胞液濃度,會導致植株細胞失水萎蔫。(3)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過 (寫生理過程)散失。【答案】(1)壤土類;成熟區 (2)大于 (3)蒸騰作用【知識點】蒸騰作用;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1)根據土壤中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占的比例不同,土壤可分為砂土類土壤、黏土類土壤、壤土類土壤。砂土類土壤——空隙較大,疏松,不易黏結,通氣(透氣)、透水性(滲水性)強,易干旱,有機質分解快,易流失,如沙漠土壤。黏土類土壤——質地黏重,濕時黏,干時硬(如鐵板一塊),空隙很小,保水、保肥能力強,滲水(透水)透氣性能差,有機質分解慢,如錢塘江沉積的河泥。壤土類土壤是適合大部分植物生長的土壤(最適宜植物生長的土壤),這種土壤固體部分(礦物質顆粒和腐殖質)占土壤總體積的50%,其中有機質占固體部分的1%~5%,水和空氣各占25%,這樣既通氣、透水,又保水,保肥,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足的水分、空氣和有機質。(2)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失水;細胞外部溶液的濃度小于細胞內部濃度時,細胞吸水。【解答】(1)草莓要求土壤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結合分析可知,既通氣、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類土壤。根尖的結構從頂端向上,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其中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2)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吸水;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失水。施肥后,造成土壤溶液的濃度過高,當土壤溶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或者說當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這樣草莓植株不但不能從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反而會失去水分,因此會使許多植株萎蔫死亡。(3)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種植植物需要合理灌溉,根吸收的水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1)草莓要求土壤通氣、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強,結合分析可知,既通氣、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類土壤。根尖的結構從頂端向上,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其中成熟區也叫根毛區,在伸長區的上部,細胞停止伸長,并且開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2)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小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吸水;當周圍水溶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失水。施肥后,造成土壤溶液的濃度過高,當土壤溶液的濃度大于根毛細胞液的濃度時(或者說當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濃度時),根毛細胞就會失水,這樣草莓植株不但不能從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反而會失去水分,因此會使許多植株萎蔫死亡。(3)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汽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種植植物需要合理灌溉,根吸收的水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18.(6分)滅火的事例分析。滅火事例 滅火原理森林火災,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吹滅蠟燭 【答案】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或空氣);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知識點】燃燒與滅火【解析】【分析】根據滅火的方法和原理分析;【解答】 森林火災,將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 ,由于沒有樹木燃燒停止,故原理是: 清除或隔離可燃物 ;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起到了隔絕空氣或氧氣的作用而使燃燒停止,故填: 隔絕氧氣(或空氣) ;吹滅蠟燭 是由于吹去了冷空氣使蠟燭的溫度降低到了著火點以下而熄滅,故填: 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19.(6分)概念: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以 的形式通過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散失到體外的現象。2)意義:有效降低葉片 ,是根部吸水的主要 ,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影響因素:光照﹑溫度、大氣濕度和氣流速度等。4)應用:移栽植物時,減去部分枝葉,遮陽、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減弱蒸騰作用。5)實驗: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詳見實驗突破)。【答案】水蒸氣;溫度;動力【知識點】蒸騰作用【解析】【分析】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解答】概念:進入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通過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散失到體外的現象。2)意義:有效降低葉片溫度,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動力,有利于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3)影響因素:光照﹑溫度、大氣濕度和氣流速度等。4)應用:移栽植物時,減去部分枝葉,遮陽、選擇在陰天或傍晚移栽,減弱蒸騰作用。5)實驗:研究植物的蒸騰作用(詳見實驗突破)。20.(6分)草莓在自然條件下很快就會出現萎焉、干癟等影響品質的現象,且不耐貯存,草莓的重量損失程度是評價草莓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查閱資料表明:草莓表面有類似于葉片氣孔的結構,在草莓采摘后貯存過程中,草莓細胞依然保持活性。某科學興趣小組設計實驗探究貯存草莓的最佳溫度,結果如圖1和圖2所示。注:4℃模擬冰箱冷藏溫度,15℃模擬冬季窗邊溫度,25℃模擬冬季室內溫度(1)根據圖1實驗結果,得到的結論是 。(2)進一步研究圖2發現,草莓在25℃條件下重量損失程度遠大于其他組,請結合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釋 。(3)為減少草莓重量損失,你對在家庭日常條件下貯存草莓的建議是 。【答案】(1)冰箱冷藏溫度更有利于保存草莓(2)該溫度下,草莓細胞的呼吸作用較強(3)將草莓放在冰箱中冷藏【知識點】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釋放的二氧化碳越少,說明草莓細胞呼吸作用越弱。(2)25℃時,釋放的二氧化碳最多,說明該溫度下,草莓細胞的呼吸作用最強,消耗的有機物最多,所以重量損耗最多。(3)為了減少損失,應將草莓放置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中保持。【解答】(1)由圖1可知,在4攝氏度時,即冰箱冷藏時,草莓釋放的二氧化碳最少,說明此溫度下草莓細胞的活性較低,所以可知在冰箱冷藏,更有利于草莓的保存。(2)25℃時,草莓細胞的活性較強,呼吸作用較強,消耗的有機物多,所以損失更嚴重。(3)由(1)可知,草莓在冰箱冷藏時,呼吸作用較弱,消耗的有機物較少,所以建議是將草莓放在冰箱中冷藏。21.(6分)如圖是條形磁體的磁場分布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該條形磁體的左端為________極,a處小磁針的左端為________極;(2)b與c兩處處磁場強度較強的是________。【答案】(1)S N (2)b【詳解】(1)[1]條形磁體周圍的磁感線的方向為從磁體的N極出發,回到S極,故左端為S極,右端為N極。[2]根據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知,a處小磁針的左端為N極。(2)磁體兩極磁性強,中間磁性弱,故6與c兩處磁場強度較強的是622.(4分)如圖是我國早期的指南針——司南,由勺形的指南器具和外方內圓的底座組成。(1)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司南之村,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其“柢”應該為磁體的 極;(2)銅、鋁、鐵三種金屬中,適合做司南底座的有 。【答案】S;銅、鋁【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8分)如圖甲和乙為某興趣小組分別用紅磷和鐵粉除氧劑來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深究實驗。其中紅磷需要用酒精燈點燃后,再伸入集氣瓶中。鐵粉除氧劑直接涂抹在集氣瓶壁,鐵粉除氧劑中的其他成分不干擾實驗。(1)寫出檢查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的具體操作: 。(2)圖甲中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K,水能倒吸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3)實驗結束后發現,兩個集氣瓶中的水量不同,于是借助數字傳感器,測得圖甲實驗、圖乙實驗中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分別如圖丙、丁所示。請從實驗結果的精確度并結合數據,說明選擇哪種實驗藥品更為合理: 。(4)由圖丙中的數據計算得知,紅磷燃燒后倒吸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1/10,而實際操作中發現進入的水量約為1/5,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案】(1)連接裝置,用手握住集氣瓶,觀察導管中有氣泡冒出,冷卻后在導管中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氧氣被消耗,集氣瓶內氣體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3)鐵粉除氧劑 ,由圖丙、丁可知,使用紅磷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時,不能將氧氣耗盡,實驗結束后氧氣的體積分數為8.6%。而使用鐵粉除氧劑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幾乎可以將氧氣耗盡,所以使用鐵粉除氧劑的實驗誤差更小,更合理。(合理即可)(4)將紅磷點燃后放入集氣瓶中時,有部分空氣逸出。(合理即可)【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實驗時消耗掉的氧氣的體積等于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詳解】(1)檢查圖甲裝置氣密性的具體操作及氣密性良好的判斷依據:雙手捂住集氣瓶,觀察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松手后,導管口是否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2)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K,水能倒吸入集氣瓶的原因是集氣瓶中氧氣消耗,氣壓減小:(3)根據圖丙、圖丁的數據分析可知,利用鐵粉除氧劑測定方法更準確,判斷依據是:由圖丁可知鐵粉反應后集氣瓶中的氧氣幾乎耗盡,而紅磷中還有8.6%;(4)由圖丙中的數據計算得知,紅磷燃燒后倒吸入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1/10,而實際操作中發現進入的水量約為1/5,說明進入的水較多即氣體減少得更多:原因可能是:紅磷點燃伸入集氣瓶的過程中時,部分空氣受熱膨脹逸出,最終導致瓶內氣壓減小更多,吸入的液體量增加24.(8分)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各裝置的初始質量均為300克,枝條大小及葉片數量相同且來自同株植物。各組實驗結果的數據統計如表所示。組別 5小時后裝置質量(g)甲 150乙 100丙 200丁 1301.如果甲、乙是一組對照實驗,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2.如果乙、丁是一組對照實驗,丁組中的“?”處應填___________℃。3.根據乙、丙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4.除實驗中的三種因素外,請再寫出一種影響植物蒸騰作用的環境因素:___________。【答案】【小題1】濕度 【小題2】30 【小題3】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 【小題4】風速【分析】(1)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2)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溫度、濕度、空氣流動狀況等。【小題1】分析題圖的實驗設置可知,甲、乙是一組以濕度為變量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濕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由表中數據可知,甲的濕度是70%,蒸騰失水量是150g,乙的濕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由此說明,空氣濕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小題2】對照實驗要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乙、丁是以光照為變量形成的一組對照實驗,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因此,丁組中的“ ”處應填30℃。【小題3】乙、丙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分析表中數據可知:乙的溫度是30℃,蒸騰失水量是200g,丙的溫度是16℃,蒸騰失水量是100g;由此說明,溫度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小題4】本實驗探究了溫度、濕度和光照對植物蒸騰作用的影響,影響蒸騰作用的因素除了光照、溫度、濕度外,還有空氣流動狀況(風速)、光照強度等。25.(8分)學習了電磁感應現象后,小科同學想進一步探究感應電流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使用如圖裝置:鐵塊E、F上繞有導線并與開關、滑動變阻器、電源、燈泡組成電路。線框abcd與靈敏電流計G相連。(線框abed在鐵塊E、F上方,且實驗過程中線框不扭轉)[猜想與假設]A.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B.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設計與實驗]小科探究猜想A的設計思路如下:實驗時保持電磁鐵磁性強弱不變,改變線框切割磁感線的速度,進行多次實驗,記下每次實驗靈敏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 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1 慢速 1.5格2 中速 2.5格3 快速 4格(1)[分析論證]分析表格數據得出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___________,閉合電路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交流評估]小科為驗證猜想B,設計思路如下:改變電磁鐵的___________進行多次實驗,每次實驗線框豎直向下穿過電磁鐵磁場,觀察并記錄每次實驗中靈敏電流計G指針偏轉的格數;(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__________;(4)按照小科的設計思路驗證猜想B、發現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答案】(1)切割磁感線的速度 (2)磁性強弱 (3)易于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沒有控制每次移動線框的速度相等【詳解】(1)從表格中看出,從實驗1到實驗3,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來越快,電流計指針偏轉格數越來越大,電流越來越大。由此可得出的結論是:其他條件都相同時,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速度越大,閉合電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2)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切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3)實驗中用電磁鐵代替永磁體的好處是:電磁鐵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大小,改變磁體的磁性強弱。(4)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的強弱有關時,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中要控制割磁感線的速度相同,磁場的強弱不同,即需要改變電磁鐵的磁性強弱;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和金屬棒切割磁感線的速度有關。實驗時在操作上存在的困難是;難以控制每次移動線框的速度相同,會造成得到的感應電流變化不定,沒有規律。26.(8分)某科技小組開展“自制簡易家庭制氧機”工程實踐活動。小組同學通過對市場上制氧機的調查,發現制氧原理分為兩類:空氣分離制氧和化學試劑制氧。【空氣分離制氧】(1)某品牌制氧機以空氣為原料,當空氣經過分子篩時,氮氣和氧氣分離,獲得高濃度的氧氣,其微觀示意圖如圖甲所示。則該制氧機制得的“氧氣”屬于____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化學試劑制氧】(2)制氧劑一般是過氧化氫溶液或過碳酸鈉固體。同學查閱資料并獲得了圖乙,最后決定選用過碳酸鈉固體作為便攜式制氧機的制氧劑。請結合相應材料信息,解釋不選擇過氧化氫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3)在便攜式制氧機反應裝置中依次加入水、粉末狀過碳酸鈉()、粉末狀二氧化錳,即產生氧氣。該制氧機的制氧原理有兩步: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4)制作洗氣裝置時,某同學將乙瓶中的B玻璃管伸入液面下,A玻璃管在液面上,如圖丙所示,其他同學提出了該同學的制作存在錯誤,請你分析其中錯誤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 (2)產生氧氣的速度緩慢且液體攜帶不方便(3)(4)不能洗氣,氣體進入乙瓶后,會將液體壓出瓶外【詳解】(1)根據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制氧機制得的“氧氣”含有氧分子和氮分子,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屬于混合物;(2)從圖乙信息可知,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就會緩慢分解產生氧氣,不利于長時間保存和攜帶;過碳酸鈉固體常溫下性質相對穩定,更適合作為便攜式制氧機的制氧劑。所以不選擇過氧化氫溶液的理由是過氧化氫溶液常溫下會緩慢分解,不利于長時間保存和攜帶:(3)第一步反應生成了過氧化氫(H202),第二步,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過氧化氫會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4)洗氣裝置的正確使用要求氣體從長管(伸入波面下的管)進入,經過液體洗滌后從短管(在波面上的管)排出;若像圖丙那樣,A 玻璃管在液面上,B玻璃管伸入液面下,氣體進入后會直接從A管逸出,無法與波體充分接觸進行洗氣,氣體進入乙瓶后,會將液體壓出瓶外。27.(8分)光合作用的實質有兩個方面的變化:①物質變化,是把簡單的 變成復雜的 ;②能量變化,把吸收的 轉化變成生物體所需要的化學能,貯藏在 中。【答案】無機物;有機物;光;有機物【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利用氧氣和有機物,在活細胞,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 光合作用的實質有兩個方面的變化:①物質變化,是把簡單的無機物變成復雜的有機物;②能量變化,把吸收的光轉化變成生物體所需要的化學能,貯藏在有機物中。故答案為:無機物、有機物、光、有機物四、綜合題(本大題有5小題,28題4分,29題6分,30題8分,31題8分,32題9分,共35分)28.(4分)我國南方地區抗擊暴風雪中,融雪劑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有一種融雪劑融雪效果好、無污染,其主要化學成分為醋酸鉀(CH3COOK)。請回答:(1)醋酸鉀中C、K元素的質量比為 。(2)醋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答案】(1)8∶13(2)98【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小標乘積之比。(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下標乘積之和。【解答】(1)醋酸鉀中C、K元素的質量比為:(12×2):39=24:39=8:13。(2)醋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3+16×2+39=98。(1)醋酸鉀中C、K元素的質量比為:(12×2):39═24:39=8:13;(2)醋酸鉀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3+16×2+39═98。29.(5分)科學興趣小組成員探究“光照強度對菠菜葉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設計了如下實驗:實驗步驟:步驟1:取生長旺盛的菠菜綠葉,用打孔器打出直徑為6mm的葉圓片40片,并用注射器抽去葉圓片內的氣體(抽氣處理使葉圓片內幾乎沒有氣體,在溶液中會下沉)。步驟2:取4只相同規格的燒杯編號甲、乙、丙、丁,配制濃度為0.50%的NHCO3溶液(可使溶液中的CO2濃度保持恒定),4只燒杯中各加入20L:再向各燒杯中放入10片抽氣后的葉圓片(均沉底)。步驟3:取4盞相同規格的冷光源(不會引起溫度變化),將盛葉圓片的4只燒杯置于距光源不同遠近的位置,如圖所示。步驟4:10分鐘后統計各燒杯中葉圓片浮起的數目。重復多次實驗,計算各組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組別 燒杯與LED燈的距離/cm 葉圓片浮起數目的平均值/片甲 5 7.5乙 10 5.0丙 15 4.2丁 20 0.4(1)該實驗通過 判斷光合作用的強弱。(2)該實驗前菠菜不需要進行暗處理,理由是 。(3)通過實驗,小組得出的結論是:在CO2濃度等其他條件相同時,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隨光照強度的增強而增強,請你對該結論作出評價: 。【答案】(1)葉圓片浮起數目(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隨時排出(3)實驗結論不嚴謹【知識點】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探究光合作用強度時,采用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解答】(1)光合作用的強弱不好觀察,實驗時通過比較相同時間內葉圓片浮起的樹目來反映光合作用的強弱,采用了轉換法。(2)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會隨時排出,不會累積在植物體內,不會對實驗造成干擾,所以不需要進行暗處理。(3)實驗結論不嚴謹,因為沒有用更高強度的光照進行實驗,因為當光照強度繼續增強到某一強度時 ,可能繼續增強光照強度,光合作用的強度也不會繼續增強。30.(8分)溫州市部分小區已啟動燃氣置換工作,將液化石油氣替換為天然氣。家用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及單價如表所示,兩種氣體充分燃燒后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燃氣種類 家用液化石油氣 天然氣主要成分 丁烷 (C4H10) 甲烷 (CH4)單價 15元/米3 3元/米3(1)燃氣灶具有特殊的結構———風門,調節風門大小可以改變進氣量。當增大進入的燃氣量時,也要增大進入的空氣量,其原因是 。(2)燃氣置換前需要將管道內的液化石油氣充分燃燒。若管道內殘留2.9千克的丁烷,則完全燃燒這些丁烷會產生多少千克二氧化碳,請通過計算說明。()(3)若完全燃燒相同體積的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釋放的熱量之比為9:4,則用相同錢數分別購買兩種氣體燃料作為廚房能源,獲得的熱量之比為 。【答案】(1)避免因氧氣不足導致燃燒不充分(合理即可)(2)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x=8.8kg,答:完全燃燒這些丁烷會產生8.8kg二氧化碳;(3)9:20【知識點】燃燒的條件、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詳解】(1)燃料燃燒需要足夠的氧氣。增大燃氣量時,必須同步增加空氣(或氧氣)量,以確保燃氣完全燃燒,提高熱效率并減少污染物的生成;(2)見答案;(3)設液化石油氣的單位體積熱量為9k,則天然氣的為4k(k為某個系數)。用1元可以購買液化石油氣的體積是立方米,熱量為;而購買天然氣的體積是立方米,熱量為;兩者的熱量比為。31.(8分)小明設計了一種“闖紅燈違規證據模擬記錄器”,可拍攝照片記錄機動車輛闖紅燈時的情景,如圖甲所示。其工作原理是當光控開關接收到某種顏色的光時,開關自動閉合,且當壓敏電阻受到車的壓力,使它的阻值變化引起電流變化到一定值時,繼電器的銜鐵就被吸下,工作電路中的電控照相機工作,拍攝違規車輛。光控開關未受到該種光照射時自動斷開,銜鐵沒有被吸引,工作電路中的指示燈發光。(1)根據工作原理,將電路連接完整。( )(2)要記錄違規闖紅燈的情景,光控開關應在接收到 (填“紅”“綠”或“ 黃”)光時,自動閉合。 (3)由圖乙可知,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所受壓力的增大而 。(4)已知控制電路電壓為6 V,繼電器線圈電阻為10Ω,當控制電路中電流大于0.06 A時,銜鐵被吸引。通過計算說明,只有質量超過多少千克的車輛違規時才會被拍照記錄?(g取10N/kg)( )【答案】 紅 變小 400 kg【知識點】歐姆定律的應用、電磁繼電器的組成、原理和特點【詳解】解:(1)[1]根據題意,當光控開關受到某種顏色的光照,同時受到壓力時,由于壓敏電阻的電阻減小,所以電路中的電流值增大,由于電磁鐵的磁性將銜鐵吸下,此時電控照相機工作,所以電控照相機所在的電路應接通;當光控開關沒有受到這種顏色的光照射時,光控開關斷開,此時電磁鐵無磁性,銜鐵沒有被吸引,工作電路中的指示燈發光,此時指示燈所在的支路應該接通,如圖所示:(2)[2]因為電控照相機要自動記錄違規闖紅燈的情景,所以光控開關應在接收到紅光時,自動閉合。(3)[3]由乙圖可以看出,橫軸是壓敏電阻所受的壓力值,縱軸是電阻值,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壓敏電阻所受壓力增大時,其電阻值減小。(4)[4]電路中的總電阻為壓敏電阻的阻值為R=100Ω﹣10Ω=90Ω查圖可知,當R=90Ω時,壓敏電阻所受的壓力F=4000N,根據G=mg得答:只有質量超過400千克的車輛違規時才會被拍照記錄。32.(9分)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g置于干燥試管中,加熱到質量不再減少為止,冷卻后測得固體質量為21.4g。試計算:(1)能制得氧氣多少?(2)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是多少?(3)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答案】(1)9.6g(2)解:設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x=24.5g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3)解: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31g 24.5g=6.5g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 ×100%≈30.4%答:反應后剩余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為30.4%。【知識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詳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制得的氧氣的質量=31g 21.4g=9.6g,故填9.6g。(2)見答案。(3)見答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A卷(原卷版).docx 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A卷(解析版).docx 浙江省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科學期末答題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