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浙江省寧波市重點中學提前招生模擬練習卷9總分16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C:12,H:1,O:16, Na:23,Cl:35.5,Ca:40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45分)1、2025年5月22日16時49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二十號乘組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密切協同,在地面科研人員配合支持下,圓滿完成首次出艙任務。活動當日,我國的晝夜長短及變化情況是( )A、晝長夜短,晝變長 B、晝長夜短,晝變短C、晝短夜長,晝變長 D、晝短夜長,晝變短2、野生型果蠅的復眼為橢圓形,當果蠅X染色體上的16A片段發生重復時,形成棒狀的復眼(棒眼),如圖所示。棒眼果蠅X染色體的這種變化屬于( )A. 基因突變B. 基因重組C. 染色體結構變異D. 染色體數目變異3、甲車從P出發、乙車從Q點出發,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發1s,甲到Q點時,乙離P點1m,求此時乙到Q的距離( )A. 可能為2米 B. 可能為4米 C. 一定為8米 D. 一定為6米4、2.(2023·黑龍江綏化·中考真題)在化學反應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22:9,當6.4gB與足量A完全反應后,生成3.6gD。則在此反應中,B和C的質量比是( )A.8:11 B.2:11 C.16:11 D.16:95、下圖為血液流經某器官A的示意圖,①、②、③表示血管,箭頭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A是肺,則血液中氧氣含量②>①B.若A是大腦,則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①>②C.若A是小腸,則血液中營養物質含量①>②D.若A是腎臟,則血液中尿素含量②>①6、質量均為0.5kg的水和另一種液體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相等,它們溫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水的比熱容,。下列說法中( )①甲物質是水②0~12min乙溫度降低了20℃③0~12min甲放出了的熱量④乙物質的比熱容為A. 只有①②正確 B. 只有②④正確C. 只有①③正確 D. 只有①④正確7、在三頸燒瓶中用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將三頸燒瓶與盛有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的注射器和壓強傳感器密封連接(如圖1)。在t1時快速注入一種溶液,t3時快速注入第二種溶液,測得瓶內壓強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t1時注入的溶液是氫氧化鈉溶液B.t2前壓強減小對應的反應示意圖如圖3所示C.t2~t3期間壓強不變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已經反應完全D.t3后壓強增大的原因是碳酸鈉與鹽酸發生反應8、如圖表示甲、乙兩種植物的二氧化碳相對吸收量隨光照強度變化的情況。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隨著光照強度不斷增加,光合作用持續增強B.光合作用受光照強度和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C.圖中f點時,甲、乙兩種植物光合作用的強度相等D.其他條件保持不變,若溫度適度上升,a、b點位置會下移9、如圖所示,A、B兩個粗糙程度相同的物體以甲、乙兩種不同的方式疊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分別用水平方向的拉力F甲和F乙使AB一起向右運動,甲運動的s-t圖像和乙運動的v-t圖像分別如圖丙、丁所示,已知F甲=1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F甲B. 甲、乙兩圖中AB之間的摩擦力均為10NC. 拉力F甲與拉力F乙的功率相等D. 甲、乙兩圖中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相等10、純凈物甲是一種綠色能源,相對分子質量為46。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質量的甲與8.0g乙恰好完全反應,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參加反應甲的質量為4.6g B.甲物質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C.甲物質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還需乙3.2g11、布洛芬是一種解熱鎮痛抗炎藥,該藥在人體內發揮藥效的最低血藥濃度為8.5μg·mL 1,過量用藥會產生副作用。為研究如何科學用藥,甲組服用布洛芬片劑,乙組服用相同劑量的布洛芬緩釋膠囊,兩組均于上午8:00服藥并定時靜脈抽血,測得平均血藥濃度如下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組服藥4h后,血藥濃度最高B.若需再次服藥,乙組應間隔6hC.服藥后,片劑開始發揮藥效的時間更早D.服藥后,緩釋膠囊的藥效持續時間更長12、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勻速提升浸沒在容器底部的正方體物塊A,物塊A的質量為5kg,棱長為10cm,水的深度為60cm。物塊A露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在水中上升的時間為5s。物塊A與容器底部未緊密接觸,水對物塊A的阻力、繩子的重力、繩子與滑輪間摩擦都忽略不計,,。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 物塊A的重力為50NB. 物塊A上升的速度為0.12m/sC. 物塊A露出水面前,拉力所做的有用功為20JD. 物塊A完全露出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約為83.3%13、將一定質量的金屬鎂放入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濾液為無色溶液,則濾渣中一定含有鎂B.若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銀和銅C.若濾液為藍色溶液,則濾液中至少含有三種金屬離子D.若加入鎂的質量為2.4g,則濾渣的質量一定大于2.4g14、如圖所示,有兩個正方體實心物體A、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物體A重5N,B重40N。已知物體A對B的壓強與此時物體B對桌面的壓強相等,物體A對B的壓力、物體B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和,物體A和物體B的密度分別是和。下列說法中( )① ② ③ ④A. 只有①③正確 B. 只有①④正確C. 只有②③正確 D. 只有②④正確15、如圖甲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不變,電流表量程是0~0.6A,電壓表量程是0~3V。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從最右端向左滑到a點的過程中,滑動變阻器R和燈泡L的圖像分別如圖乙所示,當滑片在a點時燈泡L恰好正常發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源電壓為4V B.燈泡L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6ΩC.電路中允許的最大功率為2.25W D.電壓表測量的是滑動變阻器R兩端的電壓二、簡答題(每空2分,共44分)16、地球是一個美麗的“水球”,表面約 71%被水覆蓋,淡水僅占總水量的 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決人類淡水資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圖1所示。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熱分離法和膜分離法,熱分離法利用熱發和冷凝分離水與非揮發性物質,能耗大,成本高;膜分離法利用薄膜的選擇透過性實現海水淡化,但現有薄膜的水通量低,應用受到限制,有科學家提出,給石墨烯“打上”許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單層納米孔二維薄膜。可進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依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__________。(2)限制熱分離法大規模應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許______通過。(4)提出愛護水資源的一條建議_______。17、在探究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與矯正的主題實踐中,該小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鏡來模擬眼睛的晶狀體,打開夾子,通過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來改變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圖甲所示。具體操作如下:①將蠟燭、水透鏡和光屏依次擺放在水平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將蠟燭放在離水透鏡較遠的位置,移動光屏,直到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記下此時光屏所在的位置;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鏡里加適量的水,水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 ,此時屏上的像變得模糊,這是模擬近視眼看遠處物體的情況。將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鏡,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這說明近視眼所成的像在視網膜的 ;④將光屏移回原來標記的位置,選擇不同的眼鏡在燭焰和水透鏡之間前后移動,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如圖丙所示,這說明矯正近視眼應配戴 透鏡;⑤從水透鏡里向外抽取適量的水,再次實驗,探究遠視眼的成因和矯正。18、隨著人類星際旅行計劃的推進,如何降低乘員代謝率以減少飛船負載是關鍵問題之一、動物的冬眠為人類低代謝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圖1顯示某儲脂類哺乳動物的整個冬眠過程包含多個冬眠陣。每個冬眠陣由入眠、深冬眠、激醒和陣間覺醒四個階段組成,其體溫和代謝率變化如圖2回答下列問題:(1)入眠階段該動物體溫逐漸_____,呼吸頻率會發生相應變化,調控呼吸頻率中樞位于_____。進入深冬眠階段后該動物維持低代謝率,以減少有機物的消耗。(2)在激醒過程中,從中樞神經系統的_____發出的交感神經興奮,使機體產熱增加,體溫迅速回升。(3)低溫不能誘發非冬眠動物冬眠,但利用某種物質可誘導出獼猴等動物的低代謝狀態,其機制是激活了下丘腦的特定神經元。據此推測,研究人體低代謝調節機制的關鍵是要找到新陳代謝降低相關的神經元和激活該神經元的物質,并保證“星際旅行休眠人”能夠及時__________。19、小莉模擬古人利用浮力打撈鐵牛,模擬過程和測量數據如圖所示。①把正方體M放在架空水槽底部的方孔處(忽略M與水槽的接觸面積),往水槽內裝入適量的水,把一質量與M相等的柱形薄壁水杯放入水中漂浮,如圖甲所示;②向杯中裝入質量為水杯質量2倍的鐵砂時,杯底到M上表面的距離等于M的邊長,如圖乙所示,此時水杯浸入水中的深度h=_________cm;③用細線連接水杯和M,使細線拉直且無拉力,再將鐵砂從杯中取出,當鐵砂取完后,M恰好可被拉起,完成打撈后,如圖丙所示。則M與水杯的底面積之比為___________。20、人體的抵抗力與體內充足的水分、營養及充足的睡眠息息相關,其中水分所占的地位相當重要。下圖一表示人體部分生理活動,字母A、B、C、D代表心臟四腔,①~⑥表示相關血管,E、F、G、H代表生理過程,1、2、3表示構成腎單位的相關結構。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 (1)當人們感冒發燒時,醫生建議患者多喝溫開水。水分進入人體后不經過消化,直接通過圖一中的[ G ] 吸收過程進入到循環系統,并隨血液循環途經心臟,依次經過心臟四個腔的順序是______(用字母和箭頭表示)。(2)加強營養,保證充足的能量供給,有助于感冒患者的身體康復。人體的主要供能物質是糖類,糖類中的淀粉在人體內最終分解為葡萄糖,而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這種物質,這與腎單位中發生的[ ]______的重吸收作用有關。(3)適量的運動能增強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心臟的活動具有節律性,圖一中C、D同時收縮時,房室瓣處于______(選填“關閉”或“張開”)狀態。(4)圖二表示人平靜呼吸時肺容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一中的F過程,對應圖二中的______段,此時膈肌處于舒張狀態。21、CaCl2可用于食品加工,制藥等領域,某工廠就地取用礦石(主要含石灰石和氧化銅)制取CaCl2,其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1)粉碎機和攪拌器所起的作用是 。(2)流程中X可以為 (填序號)。A.稀鹽酸 B.氫氧化鈉 C.生石灰 D.氫氧化鈣(3)該流程存在缺陷,請提出改進措施 。22、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滑片P從b點滑向a點的過程中,兩個電壓表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1)圖乙中__________(選填“dc”或“ec”)表示電壓表V1的示數隨電流表示數變化的圖像;(2)該電路消耗的最大總功率與最小總功率之比為__________。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6分)2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NaHCO3、NaCl中的一種或兩種。同學們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對其成分進行探究。【定性探究】樣品成分驗證。(1)請完善下面的表格。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步驟一:取適量樣品完全溶解在水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HNO3 有_____產生 樣品中含有NaHCO3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 有_____產生 樣品中含有NaC1【定量探究】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設計實驗】裝置圖如下:【進行實驗】已知:裝置B、C、D中藥品均足量。①連接裝置并檢查氣密性,加入ag樣品于錐形瓶中②打開K1,通一段時間氮氣后,稱量裝置B、C的質量分別是a1g和a2g,記錄數據。③關閉K1,打開K2,向錐形瓶中緩慢注入足量稀硫酸,關閉K2④待錐形瓶中無氣泡產生時…關閉K1。第二次稱量裝置B、C的質量分別是a3g和a4g,記錄數據。【分析討論】(2)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3)裝置D的作用是_____。(4)將④中省略號處的操作補充完整_____。(5)如果沒有步驟②中通一段時間N2的操作,會使測得NaHCO3的質量分數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得出結論】(6)樣品中NaHCO3的質量分數是_____(用含有相關字母的式子表示)。24、日常不良用牙習慣會導致齲齒。口腔中的產酸類細菌(主要是鏈球菌)分解食物碎屑產生的酸性物質,易引發齲齒。最新研究發現,乳酸菌產生的某些物質對鏈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員擬從甲、乙、丙三種乳酸菌株中,篩選出能抑制鏈球菌并有治療齲齒潛力的最佳菌株,進行了如下實驗。①無氧條件下,將等量的甲、乙、丙三種乳酸菌株,用相同培養液(該培養液對鏈球菌沒有影響)分別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去除乳酸菌,獲得液體A、B、C。②從液體A、B、C中各取等量液體,分別加入適量某種物質(該物質對鏈球菌沒有影響)去除酸性物質,獲待液體a、b、c。③從上述六種液體中各取等量液體,分別做鏈球菌抑制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液體 A a B b C c對鏈球菌抑制作用 17.5 14.3 17.6 12.1 0.0 0.0注:數值越大,表示對鏈球菌抑制作用越顯著。回答下列問題。(1)牙齒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上述實驗結果,對鏈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________。分析從同一菌株獲取的不同液體對鏈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測其差異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綜合分析,能抑制鏈球菌并有治療齲齒潛力的最佳菌株是________。(3)假設經上述實驗篩選出的,能抑制鏈球菌并有治療齲齒潛力的最佳菌株是X。請你提出一個進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學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預防齲齒,我們應該養成的習慣有____ ____(答出1點即可)。25、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甲所示電路測量自來水電阻阻值,其中內徑均勻的圓柱形玻璃管側壁連接一細管,細管上閥門K可以控制管內自來水的水量,玻璃管兩端接有導電活塞(活塞電阻可忽略)。電源電壓約為3V,滑動變阻器銘牌標有“”字樣。(1)連接完成圖甲所示電路,閉合開關前發現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在錯誤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正確;(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______(選填“A”或“B”)端;(3)實驗中發現無論如何移動滑片P,電流表示數幾乎為0,電壓表示數接近3V,檢查發現各電路元件完好。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4)為能正確測出玻璃管內自來水的電阻,某同學利用定值電阻R1(阻值4kΩ)、定值電阻R2(阻值3kΩ)、電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單刀雙擲開關S、兩個相同的電壓表(量程為0~3V)等器材,連接了如圖乙所示電路,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①把S撥到1位置,記錄電壓表V1示數;②把S撥到2位置,調整電阻箱阻值,使電壓表示數與電壓表示數相同,記錄此時電阻箱的阻值R=5kΩ;③計算玻璃管內自來水的電阻值Rx,則Rx=______kΩ。四、分析計算題(26題3分,27-30每題8分,共35分)26、下圖為北京市延慶區西北部小海坨山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1).圖中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為(2).圖中建筑物主要分布在(3).PQ競賽雪道坡度最大的是27、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石灰石中碳酸鈣的含量,將30g石灰石樣品放入大燒杯,稱得大燒杯和石灰石樣品的總質量為100g,再把300g稀鹽酸平分五份,依次加入大燒杯,每次反應后,記錄數據如下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入稀鹽酸的質量 60 60 60 60 60大燒杯所盛物質的的總質量 155.6 211.2 269 329 a(1)其中a的值是 。(2)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有計算過程)(3)計算稀鹽酸的溶質的質量分數(4)畫出在30g樣品中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變化關系示意圖28、如圖所示,薄壁長方體容器A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積為,高為12cm,質量為。容器A內裝有144g水。均勻實心立方體B和C的邊長都為4cm,質量分別為,。已知,。忽略實心立方體吸水、容器壁厚度等次要因素。(1)求容器A對水平桌面的壓強。(2)若將B緩慢放入容器中,請分析B平衡時的狀態,并求出B放入前后水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3)若將C放在B上,再將它們緩慢放入容器中,平衡時C與B的接觸面水平,求C對B的壓力。 29、現有實驗室制取CO2的剩余廢液200g,測得其中只有CaCl2和HCl兩種溶質,向其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一定質量的濾液和5g濾渣。求(1)過濾后所得濾液質量為 g(2)最后所得濾液中溶質質量為 g(3)原廢液中HCl質量分數是多少?30、某電熱水器內部簡化電路如圖甲所示,由控制電路和加熱電路組成。控制電路中電源電壓恒為12V,R0為定值電阻,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水溫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電流鑒別器相當于電流表;加熱電路中電源電壓為220V,加熱電阻R1 阻值為48.4Ω。當熱水器中水溫降到40℃時,鑒別器中電流減小到30mA,開關S2閉合,加熱電路開始加熱;當水溫升至某溫度時,鑒別器中電流增大到40mA,開關S2斷開,加熱電路停止加熱。(1)開關S2閉合,求加熱電路的電功率;(2)求定值電阻R0的阻值;(3)求加熱電路停止加熱時水的溫度。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共45分)1—5、ACBCA 6-10:DBDDD11-15:BBDAC二、簡答題(每空2分,共44分)16、(1)市政供水(2) 能耗大,成本高(3)水分子(4)淘米水澆花17、強 前方 凹18、(1) ①. 下降 ②. 腦干 ③.(2)脊髓(3) 激醒和陣間覺醒19、 9 2∶920、(1) A→D→B→C(2) 3腎小管(3) 關閉 (4) ce21、(1)增大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2) CD(3)將“過量X”改為“適量X”22、①. ec ②. 3∶1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36分)23、(1) 氣泡 AgNO3/硝酸銀 白色沉淀(2)(3)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C裝置中(4)打開K1,再通一段時間N2(5)偏大(6) /24、(1)切斷、磨碎食物 (2)甲、乙 乳酸菌產生的不同物質 甲 (3)乳酸菌株X產生的哪種物質對鏈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 (4)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少吃甜食等(合理即可)25、 ①.②. B ③. 連接電壓表和Rx右端的導線斷路 ④. 2.4四、分析計算題(26題3分,27-30每題8分,共35分)26、(1).50米 (2).山谷 (3)乙段27、(1)389(2)83.3%(3)12.2%。(4)解:如圖所示:28、答案:(1)600Pa;(2)漂浮狀態;150Pa;(3)0.208N29、(1)292.8g (2)11.7(3)1.825%30、(1)1000W;(2)250Ω;(3)80℃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