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簡介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2025六上·微山期末)平菇、香菇、蟲草菌等是能夠食用或藥用的食用菌,它們都屬于   。
2.(2023六上·嘉祥月考)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由   和   組成。
3.(2025六上·嘉祥期末)腐生細菌促進動植物遺體分解生成   、水和   ,為植物制造有機物提供原料。
4.(2025六上·肅南期末)感冒、痢疾這兩種疾病通常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痢疾桿菌   (填“屬于”或“不屬于”)微生物。
5.(2025六上·涼州期末) 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是人類利用病原   及其   制成的。
6.魚缸里的水變綠了,是微生物繁殖的結果。(常見的微生物有    、    、    、    、    等)
7.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都非常細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而   等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8.隨著顯微鏡的發(fā)明和不斷改進,科學家發(fā)現(xiàn)   、   、   等傳染病的元兇原來是   和   等微生物,并研制了許多對付細菌和病毒的藥物和方法。法國科學家   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   聯(lián)系起來的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了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9.18世紀英國醫(yī)生   發(fā)明了世界上   。   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10.微生物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二、判斷題
11.(2025五上·廣水期末) 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病毒的環(huán)境中。(  )
12.(2025六上·寶安期末) 酵母菌、乳酸菌等屬于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微生物是指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纳铩?  )
13.(2025六上·梁山期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傳染病是一種消化道疾病。 (  )
14.(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7課時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我們喝的桶裝礦泉水是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因此里面沒有細菌。
15.(2022六上·諸城期中)細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空氣、自然水域中,但在生物體內(nèi)不能存活。
三、單選題
16.(2025六上·羅湖期末) 以下屬于微生物的是 (  )
A.蚜蟲 B.病毒 C.神經(jīng)細胞
17.(2025六上·蕭山期末)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____的觀點是錯誤的。
A.甲同學:病毒是一種微生物,離開依用的活細胞也可以生存
B.乙同學:人們利用一些微生物處理有機垃圾和污水
C.丙同學:人們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各種疫苗
D.丁同學:有些微生物會引起食物霉變、霉變的食物對身體有害
18.(2025六上·華鎣期末)影響人類文明的里程碑中,(  )的發(fā)明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新紀元。
A.青霉素 B.蒸汽機 C.牛痘疫苗 D.互聯(lián)網(wǎng)
19.(2025六上·金東期末)為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人類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各種(  )。
A.抗生素 B.病毒 C.疫苗 D.細菌
20.(2025六上·溫嶺期末)為了減緩霉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應盡量保存在(  )的環(huán)境。
A.干燥、溫暖 B.潮濕、低溫 C.干燥、低溫 D.潮濕、溫暖
21.(2025六上·三門期末)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小科想要觀察登革病毒,應該選用(  )
A.放大鏡 B.簡易顯微鏡 C.光學顯微鏡 D.電子顯微鏡
22.(2025六上·福田期末) 荷蘭的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首次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小慧在觀察微生物時,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用吸水紙吸走多余的水分,目的是 (  )。
A.便于微生物成活
B.便于染色
C.控制微生物的運動速度
23.(2025六上·寶安期末)雖然許多疾病都與微生物有關,但我們也可以利用微生物改善生活。下列不屬于微生物有益于人們生活的案例是 (  )。
A.利用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
B.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食物
C.部分野生蘑菇會使人致幻
D.人類飲水方式的演變歷史
24.(2025六上·寶安期末)1674年,列文虎克改良出放大200倍左右的顯微鏡,并首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為當時對傳染病束手無策的人類帶來了曙光。下列不能作為“微生物是生物”的證據(jù)的是 (  )。
A.在培養(yǎng)液里加入鹽后,微生物會四處逃竄
B.微生物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C.微生物主要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
25.(2025三上·博羅期末)擇菜時應該把(  )去掉。
A.好的部分 B.壞的部分 C.全部
四、連線題
26.(2023五下·漢川期末)把下列發(fā)酵食品與其對應的種類連起來。
27.(2024六上·錢塘期中)人類探索微生物及細胞技術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將科學家與他們的成就連線。
五、解答題
28.(2023六上·洛陽期末)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仍可以吃,這種說法正確嗎 請說明理由。
29.(2019·涼州模擬)說明微生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30.(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過關檢測密卷(A卷) 食 物)我們都知道,霉菌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在觀察發(fā)霉食物時,怎樣才能做到衛(wèi)生、科學地觀察呢 請?zhí)岢鋈c建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微生物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生物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植物,還生存著一類數(shù)量龐大、個體微小的生物,這類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平菇、香菇、蟲草菌等是能夠食用或藥用的食用菌,它們都屬于微生物。
2.【答案】蛋白質外殼;內(nèi)部遺傳物質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類結構非常簡單的生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一般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生存,就會變成結晶體。
3.【答案】二氧化碳;無機鹽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真菌促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腐爛、分解,最終消失掉。細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一些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能把動植物遺體、遺物(枯枝落葉、動物糞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促進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會促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腐爛、分解。動植物遺體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又是植物制造有機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見,細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作用。
4.【答案】屬于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痢疾桿菌是一種細菌,而細菌是微生物的一種,因此痢疾桿菌屬于微生物。
5.【答案】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是人類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 這是疫苗的關鍵成分來源之一。許多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等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導致的。
6.【答案】草履蟲;變形蟲;鐘形蟲;線蟲;衣藻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生物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植物,還生存著一類數(shù)量龐大、個體微小的生物,這類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常見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鐘形蟲、線蟲、衣藻等。
7.【答案】蘑菇、木耳、靈芝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他們身體微小,構造簡單,繁殖快,并且類型多樣。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都非常細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靈芝等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8.【答案】傷寒;鼠疫;霍亂;細菌;病毒;路易斯·巴斯德;疾病;青霉素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通常將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科學家發(fā)現(xiàn)傷寒、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的元兇原來是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并研制了許多對付細菌和病毒的藥物和方法。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疾病聯(lián)系起來的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故答案為:傷寒;鼠疫;霍亂;細菌;病毒;路易斯·巴斯德;疾病;青霉素。
9.【答案】愛德華·琴納;第一支疫苗;接種疫苗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疫苗是指以死亡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18世紀,英國醫(yī)生愛德華·琴納發(fā)現(xiàn)接種牛豆能讓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發(fā)明了世界上第1支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故答案為:愛德華·琴納;第一支疫苗;接種疫苗。
10.【答案】疾病、霉變、食物、有機垃圾、疫苗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 微生物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 危害 : 疾病 :某些微生物(如細菌和病毒)會引發(fā)疾病,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食物變質 :微生物會引起食物發(fā)霉,導致食品變質,影響食品安全 。
好處 : 生產(chǎn)食物 :一些微生物能夠幫助人類生產(chǎn)食物,例如發(fā)酵過程中使用的酵母菌 。環(huán)境治理 :利用一些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有助于環(huán)境保護 。疫苗制作 :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疫苗可以預防、控制傳染病 。
11.【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疾病都由病毒引起,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以及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如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污染)、自身免疫異常等均可能導致疾病(如肺炎可由細菌引起,糖尿病與遺傳和代謝相關)。雖然環(huán)境中確實存在病毒,但人體免疫系統(tǒng)及衛(wèi)生防護措施可抵御部分病原體,題干表述過于絕對。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酵母菌、乳酸菌等屬于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食品。但是微生物并不是都是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模灿幸恍┍热缒⒐健⒛径日婢际强梢匀庋劭吹降摹?br/>13.【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可以傳染的,它的傳染源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癥狀感染者,傳染方式是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14.【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解答】純凈水中也會存在細菌,只不過數(shù)量較少,而不是不存在。
【分析】水中必然會存在細菌,不存在沒有細菌的水質,只不過純凈水細菌數(shù)量少,不會對人體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15.【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生物卷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大部分的細菌和真菌營腐生生活。在土壤、水里、冰川、大海、沙漠中,巖石上、空氣中乃至我們的身體內(nèi),都可以找到,到處都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存在。題目說法錯誤。
16.【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類非常微小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們沒有細胞結構,個體極其微小,多數(shù)病毒直徑處于 10 - 300 納米之間,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能夠在宿主細胞內(nèi)進行自我復制,具有生命活動的一些特征,屬于微生物。
17.【答案】A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種微生物,它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依靠宿主細胞提供的物質和能量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活細胞,病毒就會變成結晶體,失去生命活動,所以 “病毒離開依賴的活細胞也可以生存” 的說法是錯誤的,甲同學觀點錯誤。
18.【答案】A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1928 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它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并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可用于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新紀元,使人類在對抗細菌感染方面有了強大的武器,極大地降低了因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對人類健康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所以 A 選項正確。
19.【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接種疫苗后,人體會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當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體時,免疫系統(tǒng)能夠快速做出反應,從而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C選項正確。
20.【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長與繁殖和植物、動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它們能很快地繁殖。霉菌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里生長最快。因此為了減緩霉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應盡量保存在干燥、低溫的環(huán)境。
21.【答案】D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的個體極其微小,一般都在納米級別,例如登革病毒的大小約為50納米左右。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子束代替光線來成像的,其分辨率和放大倍數(shù)都遠遠高于光學顯微鏡,能夠觀察到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等細節(jié),所以要觀察登革病毒,應該選用電子顯微鏡。
22.【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如草履蟲等)在水中會自由運動,這使得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時難以清晰地看到其結構和行為。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可以形成一些阻擋,使微生物的運動受到限制;用吸水紙吸走多余的水分,也會使微生物所處的液體環(huán)境變窄,進一步限制其運動范圍,從而達到控制微生物運動速度的目的,便于更清晰地觀察微生物,所以C選項正確。
23.【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利用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食物,都是典型的微生物有益于生活的例子。部分野生蘑菇會使人致幻,屬于微生物對人們有害的一面;致幻蘑菇含有的毒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可能致命。
24.【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A、在培養(yǎng)液里加入鹽后,微生物會四處逃竄,這表明微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這是生物的一個特征,A正確;
B、這只是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態(tài)多樣性,并沒有直接說明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B錯誤;
C、微生物主要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這表明微生物具有繁殖的能力,C正確;
故答案為:B。
25.【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壞的部分可能是由于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或者在儲存過程中發(fā)生了腐爛變質等情況。這些壞的部分不僅口感不好,可能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細菌、霉菌等產(chǎn)生的毒素。因此,在擇菜時應該把壞的部分去掉,以保證食用的安全和健康,所以B選項正確。
26.【答案】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發(fā)酵食品是指人們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類食品。在我們身邊,常見的發(fā)酵食品有谷物發(fā)酵成品、豆類發(fā)酵成品、乳類發(fā)酵成品、蔬菜發(fā)酵成品。泡菜屬于蔬菜發(fā)酵食品,豆腐乳屬于豆類發(fā)酵食品,酸奶屬于乳類發(fā)酵食品,饅頭屬于谷物發(fā)酵食品。
27.【答案】
【知識點】生物細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聯(lián)系起來是路易斯·巴斯德;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是愛德華·琴納;使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是安東尼·范·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血液紅細胞是簡·施旺麥丹。
28.【答案】錯誤,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經(jīng)生長霉菌,所以不能繼續(xù)食用。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物的變質發(fā)霉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霉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fā)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經(jīng)生長霉菌,所以不能繼續(xù)食用。
29.【答案】利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病毒、抵抗疾病;克隆生物;利用微生物釀酒、發(fā)面、制作醬油、醋、酸奶等;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生活中離不開微生物,醬油,味精,啤酒,醋等等都是微生物發(fā)酵的產(chǎn)物;藥用的大多數(shù)抗生素,食品中的好多添加劑,也都是微生物發(fā)酵的結果,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只是充當分解者的角色,他還是生產(chǎn)者(硫細菌,鐵細菌,硝化細菌等等),可見,我們的生活中不能少微生物。
30.【答案】解:(1)不直接用手接觸食物;(2)觀察完畢后用肥皂洗手;(3)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并盡量少聞。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解答】觀察發(fā)霉食物是要注意:不直接用手接觸食物、觀察完畢后用肥皂洗手、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并盡量少聞等。
【分析】破壞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我們可以用冷凍或冷藏、曬干或風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裝、真空包裝、高溫消毒等方法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更好地儲存食物。
1 / 1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2025六上·微山期末)平菇、香菇、蟲草菌等是能夠食用或藥用的食用菌,它們都屬于   。
【答案】微生物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生物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植物,還生存著一類數(shù)量龐大、個體微小的生物,這類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平菇、香菇、蟲草菌等是能夠食用或藥用的食用菌,它們都屬于微生物。
2.(2023六上·嘉祥月考)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特殊生物,由   和   組成。
【答案】蛋白質外殼;內(nèi)部遺傳物質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類結構非常簡單的生物。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一般是由蛋白質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生存,就會變成結晶體。
3.(2025六上·嘉祥期末)腐生細菌促進動植物遺體分解生成   、水和   ,為植物制造有機物提供原料。
【答案】二氧化碳;無機鹽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真菌促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腐爛、分解,最終消失掉。細菌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huán)一些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能把動植物遺體、遺物(枯枝落葉、動物糞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這些物質又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促進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自然界中無數(shù)的腐生細菌會促使動植物遺體不斷地腐爛、分解。動植物遺體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又是植物制造有機物必不可少的原料。可見,細菌對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質的循環(huán)起著重要作用。
4.(2025六上·肅南期末)感冒、痢疾這兩種疾病通常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痢疾桿菌   (填“屬于”或“不屬于”)微生物。
【答案】屬于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痢疾桿菌是一種細菌,而細菌是微生物的一種,因此痢疾桿菌屬于微生物。
5.(2025六上·涼州期末) 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是人類利用病原   及其   制成的。
【答案】微生物;代謝產(chǎn)物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用于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是人類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 這是疫苗的關鍵成分來源之一。許多傳染病是由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等微生物引起的。例如,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導致的。
6.魚缸里的水變綠了,是微生物繁殖的結果。(常見的微生物有    、    、    、    、    等)
【答案】草履蟲;變形蟲;鐘形蟲;線蟲;衣藻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在生物界,除了我們熟悉的動物、植物,還生存著一類數(shù)量龐大、個體微小的生物,這類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常見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鐘形蟲、線蟲、衣藻等。
7.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都非常細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而   等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答案】蘑菇、木耳、靈芝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他們身體微小,構造簡單,繁殖快,并且類型多樣。絕大多數(shù)微生物都非常細小,只有通過顯微鏡等工具的幫助才能看到。而蘑菇、木耳、靈芝等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8.隨著顯微鏡的發(fā)明和不斷改進,科學家發(fā)現(xiàn)   、   、   等傳染病的元兇原來是   和   等微生物,并研制了許多對付細菌和病毒的藥物和方法。法國科學家   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   聯(lián)系起來的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了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答案】傷寒;鼠疫;霍亂;細菌;病毒;路易斯·巴斯德;疾病;青霉素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通常將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統(tǒng)稱為微生物,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等。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科學家發(fā)現(xiàn)傷寒、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的元兇原來是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并研制了許多對付細菌和病毒的藥物和方法。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一個把微生物和疾病聯(lián)系起來的人。亞歷山大·弗萊明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fā)現(xiàn)青蒿素用于治療瘧疾,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
故答案為:傷寒;鼠疫;霍亂;細菌;病毒;路易斯·巴斯德;疾病;青霉素。
9.18世紀英國醫(yī)生   發(fā)明了世界上   。   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答案】愛德華·琴納;第一支疫苗;接種疫苗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疫苗是指以死亡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18世紀,英國醫(yī)生愛德華·琴納發(fā)現(xiàn)接種牛豆能讓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發(fā)明了世界上第1支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故答案為:愛德華·琴納;第一支疫苗;接種疫苗。
10.微生物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答案】疾病、霉變、食物、有機垃圾、疫苗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 微生物帶來的危害和好處 : 危害 : 疾病 :某些微生物(如細菌和病毒)會引發(fā)疾病,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 。食物變質 :微生物會引起食物發(fā)霉,導致食品變質,影響食品安全 。
好處 : 生產(chǎn)食物 :一些微生物能夠幫助人類生產(chǎn)食物,例如發(fā)酵過程中使用的酵母菌 。環(huán)境治理 :利用一些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有助于環(huán)境保護 。疫苗制作 :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的疫苗可以預防、控制傳染病 。
二、判斷題
11.(2025五上·廣水期末) 所有的疾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病毒的環(huán)境中。(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并非所有疾病都由病毒引起,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以及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如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污染)、自身免疫異常等均可能導致疾病(如肺炎可由細菌引起,糖尿病與遺傳和代謝相關)。雖然環(huán)境中確實存在病毒,但人體免疫系統(tǒng)及衛(wèi)生防護措施可抵御部分病原體,題干表述過于絕對。
12.(2025六上·寶安期末) 酵母菌、乳酸菌等屬于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食品。微生物是指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纳铩?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和真菌等以及一些原生生物在內(nèi)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酵母菌、乳酸菌等屬于微生物,可以用于制作食品。但是微生物并不是都是我們?nèi)庋劭床坏降模灿幸恍┍热缒⒐健⒛径日婢际强梢匀庋劭吹降摹?br/>13.(2025六上·梁山期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fā)的傳染病是一種消化道疾病。 (  )
【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可以傳染的,它的傳染源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癥狀感染者,傳染方式是飛沫傳播、接觸傳播。
14.(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第7課時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 )我們喝的桶裝礦泉水是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因此里面沒有細菌。
【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解答】純凈水中也會存在細菌,只不過數(shù)量較少,而不是不存在。
【分析】水中必然會存在細菌,不存在沒有細菌的水質,只不過純凈水細菌數(shù)量少,不會對人體造成特別大的影響,
15.(2022六上·諸城期中)細菌廣泛存在于土壤、空氣、自然水域中,但在生物體內(nèi)不能存活。
【答案】錯誤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微生物是生物卷中不可缺少的組成成分,大部分的細菌和真菌營腐生生活。在土壤、水里、冰川、大海、沙漠中,巖石上、空氣中乃至我們的身體內(nèi),都可以找到,到處都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存在。題目說法錯誤。
三、單選題
16.(2025六上·羅湖期末) 以下屬于微生物的是 (  )
A.蚜蟲 B.病毒 C.神經(jīng)細胞
【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類非常微小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們沒有細胞結構,個體極其微小,多數(shù)病毒直徑處于 10 - 300 納米之間,需要借助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能夠在宿主細胞內(nèi)進行自我復制,具有生命活動的一些特征,屬于微生物。
17.(2025六上·蕭山期末)微生物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____的觀點是錯誤的。
A.甲同學:病毒是一種微生物,離開依用的活細胞也可以生存
B.乙同學:人們利用一些微生物處理有機垃圾和污水
C.丙同學:人們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各種疫苗
D.丁同學:有些微生物會引起食物霉變、霉變的食物對身體有害
【答案】A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種微生物,它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nèi)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細胞內(nèi),依靠宿主細胞提供的物質和能量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活細胞,病毒就會變成結晶體,失去生命活動,所以 “病毒離開依賴的活細胞也可以生存” 的說法是錯誤的,甲同學觀點錯誤。
18.(2025六上·華鎣期末)影響人類文明的里程碑中,(  )的發(fā)明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新紀元。
A.青霉素 B.蒸汽機 C.牛痘疫苗 D.互聯(lián)網(wǎng)
【答案】A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1928 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首先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它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并在細菌細胞的繁殖期起殺菌作用,可用于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和應用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治療細菌性疾病的新紀元,使人類在對抗細菌感染方面有了強大的武器,極大地降低了因細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率,對人類健康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所以 A 選項正確。
19.(2025六上·金東期末)為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人類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制成各種(  )。
A.抗生素 B.病毒 C.疫苗 D.細菌
【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接種疫苗后,人體會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當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體時,免疫系統(tǒng)能夠快速做出反應,從而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發(fā)生,C選項正確。
20.(2025六上·溫嶺期末)為了減緩霉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應盡量保存在(  )的環(huán)境。
A.干燥、溫暖 B.潮濕、低溫 C.干燥、低溫 D.潮濕、溫暖
【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長與繁殖和植物、動物一樣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適宜的溫度等條件。在適宜的環(huán)境里,它們能很快地繁殖。霉菌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里生長最快。因此為了減緩霉菌的生長繁殖,食物應盡量保存在干燥、低溫的環(huán)境。
21.(2025六上·三門期末)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小科想要觀察登革病毒,應該選用(  )
A.放大鏡 B.簡易顯微鏡 C.光學顯微鏡 D.電子顯微鏡
【答案】D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病毒的個體極其微小,一般都在納米級別,例如登革病毒的大小約為50納米左右。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子束代替光線來成像的,其分辨率和放大倍數(shù)都遠遠高于光學顯微鏡,能夠觀察到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等細節(jié),所以要觀察登革病毒,應該選用電子顯微鏡。
22.(2025六上·福田期末) 荷蘭的安東尼·范·列文虎克首次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小慧在觀察微生物時,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用吸水紙吸走多余的水分,目的是 (  )。
A.便于微生物成活
B.便于染色
C.控制微生物的運動速度
【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微生物(如草履蟲等)在水中會自由運動,這使得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時難以清晰地看到其結構和行為。在載玻片上放少量脫脂棉纖維,可以形成一些阻擋,使微生物的運動受到限制;用吸水紙吸走多余的水分,也會使微生物所處的液體環(huán)境變窄,進一步限制其運動范圍,從而達到控制微生物運動速度的目的,便于更清晰地觀察微生物,所以C選項正確。
23.(2025六上·寶安期末)雖然許多疾病都與微生物有關,但我們也可以利用微生物改善生活。下列不屬于微生物有益于人們生活的案例是 (  )。
A.利用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
B.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食物
C.部分野生蘑菇會使人致幻
D.人類飲水方式的演變歷史
【答案】C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利用微生物可以處理垃圾和污水、利用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食物,都是典型的微生物有益于生活的例子。部分野生蘑菇會使人致幻,屬于微生物對人們有害的一面;致幻蘑菇含有的毒素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甚至可能致命。
24.(2025六上·寶安期末)1674年,列文虎克改良出放大200倍左右的顯微鏡,并首次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為當時對傳染病束手無策的人類帶來了曙光。下列不能作為“微生物是生物”的證據(jù)的是 (  )。
A.在培養(yǎng)液里加入鹽后,微生物會四處逃竄
B.微生物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
C.微生物主要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
【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A、在培養(yǎng)液里加入鹽后,微生物會四處逃竄,這表明微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這是生物的一個特征,A正確;
B、這只是描述了微生物的形態(tài)多樣性,并沒有直接說明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B錯誤;
C、微生物主要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繁殖,這表明微生物具有繁殖的能力,C正確;
故答案為:B。
25.(2025三上·博羅期末)擇菜時應該把(  )去掉。
A.好的部分 B.壞的部分 C.全部
【答案】B
【知識點】微生物;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壞的部分可能是由于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病蟲害的侵襲,或者在儲存過程中發(fā)生了腐爛變質等情況。這些壞的部分不僅口感不好,可能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細菌、霉菌等產(chǎn)生的毒素。因此,在擇菜時應該把壞的部分去掉,以保證食用的安全和健康,所以B選項正確。
四、連線題
26.(2023五下·漢川期末)把下列發(fā)酵食品與其對應的種類連起來。
【答案】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發(fā)酵食品是指人們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類食品。在我們身邊,常見的發(fā)酵食品有谷物發(fā)酵成品、豆類發(fā)酵成品、乳類發(fā)酵成品、蔬菜發(fā)酵成品。泡菜屬于蔬菜發(fā)酵食品,豆腐乳屬于豆類發(fā)酵食品,酸奶屬于乳類發(fā)酵食品,饅頭屬于谷物發(fā)酵食品。
27.(2024六上·錢塘期中)人類探索微生物及細胞技術所取得的成果有很多,將科學家與他們的成就連線。
【答案】
【知識點】生物細胞;微生物
【解析】【分析】首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聯(lián)系起來是路易斯·巴斯德;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是愛德華·琴納;使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微生物是安東尼·范·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血液紅細胞是簡·施旺麥丹。
五、解答題
28.(2023六上·洛陽期末)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仍可以吃,這種說法正確嗎 請說明理由。
【答案】錯誤,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經(jīng)生長霉菌,所以不能繼續(xù)食用。
【知識點】微生物
【解析】【分析】食物的變質發(fā)霉是微生物引起的,食物在霉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霉菌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所以發(fā)霉變質的食物是絕對不能食用的。發(fā)霉腐爛的蘋果切掉壞的部分,其余部分也已經(jīng)生長霉菌,所以不能繼續(xù)食用。
29.(2019·涼州模擬)說明微生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答案】利用顯微鏡發(fā)現(xiàn)細菌、病毒、抵抗疾病;克隆生物;利用微生物釀酒、發(fā)面、制作醬油、醋、酸奶等;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分析】生活中離不開微生物,醬油,味精,啤酒,醋等等都是微生物發(fā)酵的產(chǎn)物;藥用的大多數(shù)抗生素,食品中的好多添加劑,也都是微生物發(fā)酵的結果,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只是充當分解者的角色,他還是生產(chǎn)者(硫細菌,鐵細菌,硝化細菌等等),可見,我們的生活中不能少微生物。
30.(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過關檢測密卷(A卷) 食 物)我們都知道,霉菌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在觀察發(fā)霉食物時,怎樣才能做到衛(wèi)生、科學地觀察呢 請?zhí)岢鋈c建議。
【答案】解:(1)不直接用手接觸食物;(2)觀察完畢后用肥皂洗手;(3)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并盡量少聞。
【知識點】微生物與健康
【解析】【解答】觀察發(fā)霉食物是要注意:不直接用手接觸食物、觀察完畢后用肥皂洗手、用扇聞的方式聞氣味,并盡量少聞等。
【分析】破壞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可以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我們可以用冷凍或冷藏、曬干或風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裝、真空包裝、高溫消毒等方法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更好地儲存食物。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湟中县| 防城港市| 全州县| 威信县| 中牟县| 大名县| 巴楚县| 砀山县| 海林市| 裕民县| 且末县| 南宫市| 绍兴县| 遂昌县| 奉化市| 祥云县| 金沙县| 阿拉善盟| 舒城县| 迭部县| 三门峡市| 中牟县| 同德县| 大洼县| 城固县| 泊头市| 大足县| 城固县| 二连浩特市| 都安| 湖州市| 修水县| 延津县| 孟州市| 高青县| 栾城县| 龙里县| 宁安市| 社旗县|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