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第五單元制造技術與工程拔高培優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5七上·錢塘期末)如圖所示為木料抗彎強度實驗。木料在懸掛重物后向下彎曲,測得木料M的下彎距離為5mm,木料N的下彎距離為8mm。從結構穩固角度考慮,下列板凳設計方案中,合理的是( )A.木料M制作 B.木料M制作C.木料N制作 D.木料N制作【答案】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一個結構的穩定性,與材料的抗彎性能有關,還與設計的結構緊密相關,據此分析判斷即可。【解答】CD.根據題意可知,木料M的抗彎強度大于木料N,所以選擇木料M來保證結構的穩固性,故C、D不符合題意;AB.B選項中板凳中下面木塊對兩側有支撐,穩定性會更好,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2025七上·椒江期末)某學習小組在設計制作走馬燈的活動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選擇葉輪材料應考慮輕薄、易被推動的B.走馬燈工作時,以輪軸為參照物,剪紙是靜止的C.點燃的蠟燭應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讓走馬燈轉動D.為了讓走馬燈順利轉動,除頂部葉輪外,應把其它部分做成密封的【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走馬燈的正中央是一根立軸,立軸上部橫向裝置葉輪,葉輪下面有鐵絲固定著紙人、紙馬等圖案的剪紙。底部立軸旁安裝蠟燭,蠟燭點燃后,產生的熱氣上升促使葉輪轉動,帶著立軸轉動,立軸上連接的紙人、紙馬等也一并動起來,影子投射在四面的燈壁上,看起來就像兵馬互相追逐。【解答】A、走馬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產生的推力使葉輪轉動,選擇輕薄、易被推動的葉輪材料,更有利于熱氣流推動葉輪,使走馬燈轉動得更順暢,該做法正確。B、走馬燈工作時,剪紙固定在輪軸上,以輪軸為參照物,剪紙相對于輪軸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剪紙是靜止的,該做法正確。C、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上升,形成上升的熱氣流來推動葉輪轉動,因此蠟燭要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使產生的熱氣流有效地推動葉輪,讓走馬燈轉動,該做法正確。D、走馬燈需要空氣流通來形成熱對流,從而推動葉輪轉動,如果除頂部葉輪外其他部分都做成密封的,空氣無法正常流通,熱對流難以形成,不利于走馬燈順利轉動,該做法錯誤。故答案為:D。3.(2025七上·寧波期末)小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制了一把“午休椅”。在檢驗后,小科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優化建議進行調整,該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 ( )A.明確問題 B.設計方案 C.檢驗作品 D.改進完善【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解釋、評估、交流與合作。【解答】在檢驗后,小科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優化建議進行調整,該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改進完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2025七上·蒼南期末)小明給班級制作一個花盆架,經歷的環節有:①設計方案②明確要求③檢驗作品④制作原型⑤改進完善。從工程實踐的角度看,合理的順序是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②①③④⑤【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看,其核心在于運用科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產品或解決方案,以滿足特定的需求。它涉及多個相互關聯的環節,強調系統性、邏輯性和實踐性,注重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解決方案的實施與優化的全過程。【解答】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看,小明給班級制作一個花盆架,合理的環節順序應該是:②明確要求:這是工程實踐的第一步,需要先與班級同學或老師溝通,明確花盆架的尺寸、樣式、承載能力、使用環境等具體要求和期望,以便為后續的設計提供依據。①設計方案:在明確要求后,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進行花盆架的設計,包括繪制草圖、確定材料、計算結構強度等,形成一個詳細的制作方案。④制作原型:按照設計方案,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開始制作花盆架的原型。在制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工藝標準進行操作,確保花盆架的質量和性能。③檢驗作品:制作完成后,對花盆架進行全面的檢驗,檢查其是否符合最初的設計要求,如尺寸是否準確、結構是否穩固、外觀是否美觀等,同時測試其在實際使用中的性能,如承載能力等。⑤改進完善:根據檢驗結果,對花盆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進行完善,使花盆架更加完美,滿足班級的使用需求。故答案為:B。5.(2025七上·海寧期末)科學的核心是發現,技術的核心是發明,工程的核心是制造。據此分析,風力發電研究過程中的問題,屬于科學發現的是A.風是如何形成的 B.風能如何轉化為電能C.如何建造風力發電站 D.如何將風電并入電網【答案】A【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是人們通過觀察和實驗研究自然現象、發現自然規律的活動。【解答】風是如何形成的屬于科學發現,是科學家研究的問題,而風能如何轉化為電能、如何建造風力發電站和如何將風電并入電網屬于工程師研究的范疇。故答案為:A。6.(2025七上·海寧期末)技術與人類生活和文明進程息息相關,且在人類文明進步中不斷得到發展。下列是幾種文字記錄和處理技術,經歷的發展順序是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發展對于文字記錄的和處理方式的影響很大,文字記錄的和處理方式越來越便捷。【解答】最早的文字記錄是通過用筆手寫文稿進行記錄的,之后演變為使用打字機打印,再之后可使用計算機輸入并編輯文稿,再到現在可以用語音識別系統輸入并編輯文稿。故答案為:D。7.(2025七上·黃巖期末)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時,需要根據工程實踐的一般流程進行,下列關于工程實踐流程補充正確的是A.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改進完善④檢驗作品B.①實施計劃②設計方案③檢驗作品④改進完善C.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檢驗作品④改進完善D.①設計方案②檢驗作品③實施計劃④改進完善【答案】C【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實踐的流程:明確問題:這是工程實踐的起始步驟。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時,需要先確定要解決什么問題,比如模型要展示哪些天體運動、達到怎樣的演示精度等,清晰界定需求和目標。設計方案:基于明確的問題,構思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從中選擇最優的。要考慮模型的結構組成(如球體的連接方式)、運動實現方式(如如何模擬天體的公轉和自轉)、使用的材料(如輕質且耐用的塑料等)以及尺寸規格等,形成詳細的設計藍圖。實施計劃:依據設計方案,準備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驟和順序動手制作模型。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過程中,可能涉及零件的加工、組裝等操作,需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檢驗作品:對制作完成的模型進行測試,將模型的實際表現與預期目標進行對比。比如觀察三球的運動是否能準確模擬天體運動,模型是否穩定等,找出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改進完善:根據檢驗發現的問題,對模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如調整球體的運動軌道、加固結構等,使模型的性能和效果不斷提升。發布成果:經過改進完善后,將最終的作品及其相關說明、制作過程等信息進行展示和分享,讓他人了解該工程實踐的成果。【解答】工程實踐的一般流程是:首先是明確問題,了解需求。之后就是①設計方案,根據明確的問題構思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和設計藍圖,包括模型的結構、各部分尺寸等。接著進入②實施計劃階段,按照設計方案準備材料、工具,動手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 。制作完成后要進行③檢驗作品,通過實際操作模型,觀察其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演示效果,是否存在一些問題 。最后根據檢驗結果進行④改進完善,對模型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其更符合設計要求,之后就可以發布成果了。故答案為:C。8.(2025七上·黃巖期末)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從椅子上要站起來的瞬間猛地一頭栽倒的事故,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對圖甲椅子的扶手前端和底腿前端進行改進,以下改進方案最合理的是A. B. C. D.【答案】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穩度是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穩定程度,穩度的大小由物體重心的高度和支撐面的大小決定。重心低,支撐面大的物體穩度大,反之則穩度小。【解答】有斜桿可使椅子向前傾斜時能支撐,扶手前端上翹便于手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9.(2023·寧波模擬)“宋有脊瓷、元有青花”。如圖是小寧在拓展課中學習陶瓷制作,下列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成型 B.干燥 C.燒結 D.冷卻【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為新物質的生成。【解答】成型過程中,只是黏土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合題意;干燥過程中,只是黏土的水分從液態變成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合題意;燒結過程中,黏土在高溫條件下變成陶瓷,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C符合題意;冷卻過程中,只是陶瓷的溫度發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合題意。故選C。10.(2025七上·樂清期末)小樂同學倒了一杯熱水。下列選項從科學、技術、工程和社會等方面提出了問題,其中屬于工程問題的是( )A.這杯熱水為什么會變涼 B.怎樣才能讓水不易變涼 C.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喝熱水 D.如何制造一個讓水不易變涼的裝置 【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的區別在于: 工程問題通常涉及設計、開發、實施和管理實際系統、產品或項目的挑戰,旨在滿足特定需求、達成特定目標或解決實際問題。科學問題關注對自然界和現象的理解和解釋,旨在發現自然規律、探索未知領域或解決科學界面臨的問題。【解答】ABC屬于科學問題,D屬于工程問題;故答案為:D11.(2025七上·海曙期末)科學家、工程師有不同的職責,下列與科學家對應的問題和成果正確的是 ( )①風是如何形成的 a內窺鏡②如何制造風力產品 b風力發電機③光是如何傳播的 . c風是由地表受熱不均等因素引起的④如何利用光的傳播規律 d光的反射規律A.①④ 和 ca B.①③ 和 cdC.②③ 和 bd D.②④ 和 ba【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問題與成果的對應性進行解答。【解答】①風是如何形成的 對應的是c風是由地表受熱不均等因素引起的;②如何制造風力產品 對應的是b風力發電機;③光是如何傳播的 對應的是d光的反射規律;④如何利用光的傳播規律 對應的是a內窺鏡;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2.(2025七上·浙江期末)同學們課間遐想說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認為理論上正確的是A.工程一:將本初子午線標記為東西半球分界線B.工程二:沿赤道給地球做一條金腰帶,腰帶長約8萬千米C.工程三:從地球一端經地心到另一端打個筆直的隧道,隧道長約4萬千米D.工程四: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宮殿,宮殿建在北極點上【答案】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長度相等。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解答】A、本初子午線標為0°經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A錯誤。B、沿赤道給地球做一條金腰帶,腰帶長約4萬千米,B錯誤。C、從地球一端經地心到另一端打個隧道,隧道長約6371×2=12742千米,C錯誤。D、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宮殿,宮殿建在北極點上,該點位于地球的最北端,D正確。故答案為:D。13. 關于我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者都屬于科學成果B.兩者都屬于技術成果C.活字印刷術屬于科學成果,造紙術屬于技術成果D.活字印刷術屬于技術成果,造紙術屬于科學成果【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成果是指某一問題或者是某項研究的結果,技術成果是指技術上面的成功,往往體現在操作上;【解答】 關于我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都屬于技術成果;故答案為:B14.(2024七上·麗水期末)小明想制作一個能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轉動的相框。從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A.對市場上的相框做一些調查、了解B.對相框的設計方案進行篩選C.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D.對相框的穩定性進行試驗【答案】C【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過程: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計劃、檢驗作品、改進完善、發布成果。【解答】確定設計要求后,應根據要求設計相框的外形并畫出草圖。故答案為:C。15. 如圖所示為一個裝液體洗滌劑的瓶子,其瓶口有一個帶有缺口的小圓筒從中間伸出,小圓筒與瓶子外口之間有一個與內部相通的窄縫。瓶蓋內部中間也有一個圓筒從中間伸出(如圖甲所示)。使用時,將洗滌劑倒入瓶蓋的圓筒中,然后再倒入洗衣機內。瓶蓋蓋回時,其內部的圓筒伸進瓶口里面(如圖乙所示)。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上述設計的優點的是 ( )A.洗滌劑倒出后,不容易從瓶口流到瓶的外壁上B.將洗滌劑倒入瓶蓋后,更容易控制洗滌劑的用量C.瓶蓋套在瓶口上時,其內部殘留的洗滌劑不會流到瓶的外壁上D.瓶蓋旋在瓶口上后,洗滌劑能與空氣更好地隔絕,不容易變質【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 所謂工程設計,是指設計師在一定工程需求目標的指導下,運用相應的科學原理及知識設計出對人類社會有用的“產品”。具體地說,工程設計是根據對擬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學方法統籌規劃、制定方案,最后用設計圖紙與設計說明書等來完整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設計原理、外形和內部結構、設備安裝等。【解答】A. 洗滌劑倒出后,不容易從瓶口流到瓶的外壁上,屬于設計優點;B. 將洗滌劑倒入瓶蓋后,更容易控制洗滌劑的用量,屬于設計優點;C. 瓶蓋套在瓶口上時,其內部殘留的洗滌劑不會流到瓶的外壁上,屬于設計優點;D.瓶蓋旋在瓶口上后,洗滌劑能與空氣更好地隔絕,不容易變質 ,不屬于設計優點,因為每個洗滌劑都需要滿足這個要求;故答案為:D16. 現在很多城市的路面都用水泥磚鋪設,但我們也常常看到很多水泥磚沒用多久就出現開裂的情況。除了路面缺乏維護、保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泥磚的質量差。從水泥磚的制造這一工程分析,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 )A.對水泥磚的強度要求低 B.嚴格按設計標準制造C.采用電腦繪制圖紙 D.對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答案】A【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 現在很多城市的路面都用水泥磚鋪設,但我們也常常看到很多水泥磚沒用多久就出現開裂的情況。除了路面缺乏維護、保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泥磚的質量差。從水泥磚的制造這一工程分析,下列原因中,可能的對水泥磚的強度要求低 ;故答案為:A17. 小程發現課本、試卷等資料較多,但課桌空間有限,于是他設計了一種木質桌邊收納架。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小程通過問卷調查同學們的需求后,即可進行方案設計B.小程發現工程問題的途徑之一是觀察日常生活C.小程在加工制作收納架前,需要先繪制技術圖樣D.收納架生產出來投放市場后銷量一直不高,可能是定價太高【答案】A【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A.小程通過問卷調查同學們的需求后,還應該收集其他的相關信息,在進行方案設計,A錯誤B. 小程發現工程問題的途徑之一是觀察日常生活,B正確‘;C. 小程在加工制作收納架前,需要先繪制技術圖樣,C正確;D. 收納架生產出來投放市場后銷量一直不高,可能是定價太高,D正確;故答案為:A18. 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制成的。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那么你在設計液體溫度計的方案時,不會去思考的問題是( )A.如何將液體的體積變化轉化為液面位置的移動B.如何精確地測量液體溫度計里液體的體積大小C.如何將溫度變化時液面位置微小的變化放大D.液體溫度計里的測溫液應選用什么液體【答案】B【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制作溫度計需要思考 如何將液體的體積變化轉化為液面位置的移動 ; 如何將溫度變化時液面位置微小的變化放大 ; 液體溫度計里的測溫液應選用什么液體 ;【解答】 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制成的。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那么你在設計液體溫度計的方案時,不會去思考的問題是 B;故答案為:B19. 小明想制作一個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旋轉的相框。從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 )A.對市場上的相框進行一些調查 B.對相框的設計方案進行篩選C.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 D.對相框的穩定性進行試驗【答案】C【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 小明想制作一個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旋轉的相框。從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 ;故答案為:C20.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下列內容中不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 ( )A.論證工程的價值 B.了解工程的需求C.提出工程的要求 D.提出產品的改進方案【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論證工程的價值;了解工程的需求;提出工程的要求;【解答】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下列內容中不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提出產品的改進方案 ;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21.(2025七上·樂清期末)工程實踐的一般過程包括:下面是一把學生椅的研發流程。(1)研發團隊進行多次討論、交流后,繪制了學生椅的草圖(如圖甲)。這個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 。(2)在設計辦公椅合適的高度(h)范圍時,他需要測量人體(如圖乙)哪一部分長度____。A.站立身高 B.站立臂展 C.坐姿膝高【答案】(1)設計方案(2)C【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工程實踐的一般步驟:需求分析:這是工程實踐的第一步。需要收集并明確項目需求,包括功能性、非功能性要求以及約束條件等。與客戶進行深入溝通,理解項目的背景、目標和期望結果,同時進行市場調研和競爭分析。設計與規劃:在明確了需求之后,就需要確定工程實施方案。這包括技術選型、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以及流程規劃等。此外,還需要制定項目計劃,包括時間表、里程碑、資源需求和風險評估等。實施與開發:按照設計方案,工程師們會進行代碼編寫、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確保代碼質量和可維護性。在此過程中,會定期構建和部署系統,驗證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并進行調試。測試與驗證:這一階段主要是執行系統測試、集成測試、驗收測試和性能測試,確保系統滿足所有需求和規格,包括功能性、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等。部署與運維:系統通過測試后,會被部署到生產環境,確保順利上線。之后,還需要提供持續的系統運維和支持,包括故障排除、性能優化和安全保障等。驗收與結項:最后,會進行系統的最終驗收,確認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客戶期望。同時,進行系統文檔和知識分享,確保項目成果的傳承。【解答】(1) 研發團隊進行多次討論、交流后,繪制了學生椅的草圖(如圖甲)。這個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設計方案;(2) 在設計辦公椅合適的高度(h)范圍時,他需要測量人體(如圖乙)坐姿膝高,選C;故答案為:(1) 設計方案 (2)C22.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工匠。有一回,魯班在著急上山砍樹的時候,不小心被小草劃破了手。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這個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受此啟發,魯班發明了鋸子(如圖5.1-3所示)。魯班應該被稱為 (填“科學家”或“工程師”),理由是 。【答案】工程師;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而不是自然規律【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源于問題的發現,我們要留意身邊的事,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解答】科學家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是發現自然規律,而工程師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是技術發明。 因為魯班發明的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所以他應當被稱為工程師,而不是科學家。答案 工程師 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而不是自然規律。23. 某工程實踐小組要設計一個“雨傘柜”用于存放雨傘,小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小科對該方案進行了評價。請你補充完整小科的評價,在橫線處填上相應的內容。草圖畫得比較工整,文字說明比較完整;設計了 ,方便雨水的收集;考慮到長柄傘和折疊傘的不同規格,設計了隔板,有利于分類存放;采用了無門的結構,有利于 ;但是圖上沒有 ,無法知道柜子的大小。【答案】雨水收集抽屜;雨傘干燥、便于拿取雨傘等(合理即可);尺寸【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評價陳同學設計的雨傘柜可知:為了方便雨水收集,設計了可拿出的雨水收集抽屜.設計了折疊傘和長柄傘的分類存放區.采用無門的結構,有利于雨傘干燥.圖中未標注尺寸,所以不知道柜子的大小。【解答】草圖畫得比較工整,文字說明比較完整;設計了雨水收集抽屜,方便雨水的收集;考慮到長柄傘和折疊傘的不同規格,設計了隔板,有利于分類存放;采用了無門的結構,有利于雨傘干燥、便于拿取雨傘等;但是圖上沒有尺寸,無法知道柜子的大小。24.如圖甲所示為小明的課桌,小明發現課桌上經常要放滿書,水杯很容易被碰倒。為了節省空間,小明準備設計并制作一個桌邊水杯架。如圖乙所示為小明的水杯,經過測量,水杯的直徑為70 mm,書桌的高度為800 mm,其邊緣厚度為 20 mm。設計要求如下:①在不破壞桌面的情況下,水杯架與桌面相連,緊固后連接可靠;②水杯在水杯架上取放方便,且不易翻倒;③水杯架不使用時可以收納到桌面下;④水杯架的主要材料為鋼板,輔助材料自選。(1)小明在設計該水杯架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填字母,下同)。A.裝滿水的水杯的質量B.課桌的高度C.課桌的邊緣厚度(2)在設計過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A.小明在方案篩選前需先繪制圖樣B.設計水杯架時需要考慮水杯的大小和環境等因素C.可以通過在水杯架上懸掛 20 kg的重物來檢驗其承重能力【答案】(1)B(2)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結構設計的目標及草圖的繪制及尺寸的標注。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結構,結構多種多樣且決定著事物存在的性質;尺寸的標注需要注意:正確,尺寸注寫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完整,尺寸必須注寫齊全,不遺漏,不重復;清晰,尺寸注寫布局整齊、清晰,便于讀圖;合理,尺寸注寫方式符合加工要求。【解答】(1)小明在設計該連接件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課桌的高度;故答案為:B。(2)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水杯架時需要考慮到水杯的大小,主要考慮了環境的因素;故答案為:B。25.材料的發展經歷了石器、陶器、 、 、合成材料、 等幾個階段。【答案】青銅器;鐵器;新型材料【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結合人類歷史使用材料的歷史過程回答。【解答】原始人利用石頭制成了石斧、石刀、箭頭、刮器,又用獸骨和魚骨制成了骨,.這使他們捕獲了更多的野生動物,并利用它們的毛保暖。隨著火的使用,古代人開始創造和使用陶器,使人類文明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掌握濕法煉銅技術之后,又制造出了種類繁多的青銅器和銳利無比的青銅武器。隨著煉鐵技術的掌握,人們制造了犁,從而使農業生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們利用粘土燒制磚瓦,又將石材用作房屋的柱子和臺階,使住宅變得富麗堂皇。大量合成材料的誕生,更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精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有目的地改進材料的性能,使半導體材料、光纖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不斷涌現,促進了通訊、計算機、航空、航天等行業迅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故答案為:青銅器;鐵器;新型材料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畫圖2分,共13分)26. 為節省空間,小嘉決定設計制作一款肥皂盒,既能放置肥皂,又能連在水龍頭上。請完成以下任務:(1) 小嘉提出了下列設計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下同)A. 肥皂盒可以放置任意尺寸的肥皂B. 肥皂盒安裝方便,取用肥皂便捷C. 肥皂盒在水龍頭上的高低可調D. 肥皂盒要有足夠的強度E. 肥皂盒安裝在水龍頭上后可水平面內旋轉(2) 小嘉設計的3種肥皂盒方案,從加工、取用方便等角度考慮,最合理的是____ 。A. B. C.(3) 要把設計制作的肥皂盒(圖中未準確畫出)安裝到水龍頭上,合理常規的安裝方位是____。A. B. C.【答案】(1)A(2)C(3)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解析】【分析】考查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解答】(1)肥皂盒不可以放置大于肥皂盒的肥皂,A要求不合理。故答案為:A。(2)三種肥皂盒中,A取用不方便,B加工復雜,C加工和取用是最合理的。故答案為:C。(3)一般情況下,肥皂盒安裝在右側,便于取放。故答案為:A。27. 小嘉發現浴室里的洗浴用品擺放得比較雜亂,于是他想設計一款掛在浴室玻璃墻內側的置物架,用于收納洗浴用品,浴室玻璃墻的尺寸為 600mm×2000mm。請完成以下任務:(1) 小嘉發現明確問題之后,開始進入制定設計方案環節,下列活動中,不屬于該環節的是____。(填字母)A.上網搜集置物架相關信息 B.分析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C.用草圖形式呈現構思的方案 D.根據設計圖樣,制作模型(2) 小嘉為洗浴用品置物架提出了以下設計要求:①能放置4瓶如圖乙所示的洗浴用品,便于瀝水。②不對浴室玻璃墻進行加工,懸掛于浴室玻璃墻頂端,離地高度 1300 mm。③洗浴用品不易掉落。④結構簡單,牢固可靠。⑤材料自選。請你根據以上要求設計一個置物架,畫出設計草圖,標注主要尺寸,必要時可用文字補充說明。(3)下列有關洗浴用品置物架的試驗,不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A.B.C.【答案】(1)D(2)示例略(3)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結構設計的目標及草圖的繪制及尺寸的標注。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結構,結構多種多樣且決定著事物存在的性質;尺寸的標注需要注意:正確,尺寸注寫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完整,尺寸必須注寫齊全,不遺漏,不重復;清晰,尺寸注寫布局整齊、清晰,便于讀圖;合理,尺寸注寫方式符合加工要求。【解答】(1)小明發現明確問題之后,開始進入制定設計方案環節,繪制圖樣,制作模型不屬于該環節;故答案為:D。(2)能放置一瓶洗浴用品,能放置4瓶;瀝水功能;能懸掛于浴室玻璃墻頂端;洗浴用品不易掉落。置物架懸掛裝置高度700mm;置物架欄高不超過 200mm;置物架的寬度 280-600mm;(4)測試置物架的強度技術試驗不合理。故答案為:B。28. 小嘉想用學校工程實踐室的工具、設備、材料(木條),一周之內設計并制作亮度可調的學習用臺燈,要求其他材料的成本不超過50元。據此,請完成下列問題:(1) 在收集信息階段,以下信息不必收集的是____。(填字母)A.臺燈的主要組成部分 B.燈管(燈泡)的形狀、大小C.各種開關的價格及其連接方法 D.旋鈕式開關的工作原理(2) 對于“學習用臺燈”的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需要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以達成“學習用”這個目標B.學習用的臺燈,還須增加筆筒、時鐘、語音控制等功能C.需要考慮不同用戶的使用要求,不需要考慮使用場所D.需要考慮安全、健康、舒適、高效,不必考慮信息的交互【答案】(1)D(2)B;C;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的原則包括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安全原則。創新是技術的核心,創新就是創造出新的產品、造型、功能等。實用原則是最基本的原則,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經濟原則是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美觀性原則除了形狀美、色彩美、材質美,還包括文化性的美、技術性的美、氣質性的美、風格性的美等.技術規范原則是指產品需要符合行業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可持續發展性原則是產品適應環境和可是續發展的需求;安全是設計設計工作最基本的需求。【解答】(1)工作原理不需要收集,會使用會操作即可;故答案為:D。(3)A、需要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以達成“學習用”這個目標。B、不用增加筆筒、時鐘、語音控制等功能,考慮成本、時間問題。C、需要考慮使用場所,是在教室,還是寢室,還是家里,需要匹配不同的空間環境。D、可以考慮信息交互,比如亮度旋鈕旋到底,或角度調到最大時,會發出聲音。故答案為:BCD。29. 小嘉發現家里的衣架重疊堆放在一起(如圖),使用時不易分開,決定設計制作一個能整齊收納衣架的支架。請你幫助小嘉完成該支架的設計,設計要求如下:①能將衣架懸掛起來,且不纏繞在一起;②拿取衣架方便,結構簡單;③能直接固定在磚墻上,牢固可靠;④至少能掛20個衣架;⑤所占空間小。請根據描述和設計要求,完成以下任務:(1) 制定設計方案時,下列信息中需要收集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衣架的尺寸 B.衣架的材質 C.衣架的重量D.支架的材料 E.墻上的可用空間(2) 繪制設計方案草圖,標注合理尺寸,并用文字寫出必要的說明。(3) 小嘉將支架安裝在墻上后,準備對支架進行試驗,下列試驗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搖晃支架,觀察支架結構是否穩定B.在支架上掛取衣架,觀察相鄰衣架是否纏繞C.用力將支架向外拉出,觀察支架與墻壁連接是否牢固D.將20個衣架掛在支架上,觀察支架是否能承載【答案】(1)C;D;E(2)(3)A;B;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簡單結構的設計分析。【解答】(1)在制定設計方案時,需要收集衣架的重量、支架的材料和可用空間。故答案為: CDE。(2)根據設計要求作答如答圖所示。(3)掛了衣架之后的支架正常受力是向下的,猛力將支架向外拉,其施力方向與支架正常受力情況不符,無試驗的意義。故答案為: ABD。四、綜合題(每空1分,畫圖和方案設計2分,共37分)30.(2025七下·浦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要舉行校園春季運動會了,學校想在操場建造一個塔臺。要求塔臺高1.5m,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m,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學校發布了征集令,以競標的形式確定建塔資格。同學們紛紛報名。(1)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____(填字母,多選)。A.塔臺高度 B.塔臺形狀 C.站立面積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 。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③實施建設 ④進行設計 ⑤測試模型,評估改進(3)有三組同學率先展示了塔臺模型,以下是學校對三個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評價表。組別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第1組 1.35米 ★★ ★★★ ★★★ 4500元第2組 1.3米 ★★ ★ ★ 4100元第3組 1.5米 ★★★ ★★★ ★★★ 4150元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 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A;C;E(2)②④①⑤③(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以下四個: 1、策劃決策:建設前期工作階段,主要包括編報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項工作內容; 2、勘察設計階段:勘察過程分為初勘和詳勘兩個階段,為設計提供實際依據。設計過程一般分為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一經審查批準,不得擅自進行修改,必須重新報請原審批部門,由原審批部門委托審查機構審查后再批準實施; 3、建設準備施工階段:按規定做好施工準備,具備開工條件后,建設單位申請開工,進入施工安裝階段,建設工程具備了開工條件并取得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開工,項目新開工時間,按設計文件中規定的任何一項永久性工程第一次正式破土開槽時間而定,不需開槽的以正式打樁作為開工時間,鐵路、公路、水庫等以開始進行土石方工程作為正式開工時間; 4、竣工驗收階段:工程竣工驗收是全面考核建設成果、檢驗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建設項目轉入生產和使用的標志,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編制竣工決算,項目正式投入使用。【解答】(1) 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 ACE,這些條件是限制下來的;(2) 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 ②④①⑤③ ;(3) 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2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故答案為:(1)ACE(2) ②④①⑤③ (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31.(2025七上·錢塘期末)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于2021年5月22日成功到達火星表面。設計火星車時要綜合考慮火星表面光照弱、溫度低、隨時會出現尖銳砂石以及不可預估的沙塵天氣等不利因素。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祝融號”火星車,老師讓大家自主設計制造一輛“火星車”。(1)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步驟有: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明確問題;④改進完善;⑤發布成果;⑥檢驗產品。請按先后順序將它們排序: (填序號)。(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是為了______。A.接受更多的太陽能B.美觀漂亮C.方便控制行進時轉向(3)根據下面“火星車”模型測試記錄表,可以知道第 組制作的模型最好。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對“火星車”進行評價? (試舉一例)。 光電轉換率 保溫性 抗震性 平穩性 設計圖文與說明第一組 3分 2分 1分 1分 3分第二組 2分 3分 2分 3分 2分第三組 1分 1分 3分 2分 2分【答案】(1)③①②⑥④⑤(2)A(3)二;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1) (1)根據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解答即可。(2)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越大,單位時間內接收的太陽能越多,根據設計任務的目的分析解答。(3)將各個評價項目的得分相加,得分最高的模型最好。根據車輛的使用環境和要求對評價項目進行猜想。【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步驟通常是: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計劃、檢驗產品、改進完善和發布成果,故正確排序為③①②⑥④⑤。(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火星條件下,獲取并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能。故選A。(3)根據表格可知,第一組的綜合評價得分為10分,第二種的綜合評價得分為12分,第三組的綜合評價得分為9分,則第二組制作的模型最好;根據車輛的使用環境可知,我們還可以從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等角度對“火星車”進行評價。(1)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標準步驟通常是:明確問題(③)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方案(①)制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實施計劃(②)根據方案進行實施;檢驗產品(⑥)測試產品效果;改進完善(④)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改進;發布成果(⑤)最終完成并發布成果。故正確排序為③①②⑥④⑤。(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火星條件下,獲取并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能,以保證火星車正常工作,而不是為了美觀或控制轉向。A正確,BC錯誤。故選A。(3)為了評估“火星車”的全方面性能,除了光電轉換率、保溫性、抗震性、平穩性和設計圖文與說明,還可以從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越障能力是指火星車在復雜地形中行進和應對障礙物的能力,這對于火星探測任務非常重要;耐久性是火星車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可測試火星車在火星苛刻環境下的長期工作能力;火星車的通訊能力是其設計和操作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因為它需要與地球上的控制中心進行數據交換和接收指令。32.(2025七上·溫州期末)科學、技術與工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據此回答問題。(1)科學能指導技術與工程的開展。工程師利用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原理,設計并制造了風洞。風洞實驗中,將飛機固定在支架上,使高速氣流流過機身,以檢測飛機的性能。此時,若認為飛機是運動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A.地面 B.氣流 C.支架 D.飛機(2)技術與工程能促進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利用頻閃照相機研究高速物體的運動。如圖為蘋果下落的頻閃照片,下列圖像能表示該過程中蘋果運動狀態變化的是A. B.C. D.【答案】(1)B(2)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參照物就是在描述或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標準的物體。關于參照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相對性: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擇的參照物。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狀態可能不同4。任意性:理論上,任何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但在實際問題中,選擇參照物時通常會考慮方便性和直觀性8。不唯一性: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不同的參照物可能會導致對該物體運動狀態的不同描述【解答】(1)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以誰為參照物,誰就是靜止的,所以科學能指導技術與工程的開展。工程師利用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原理,設計并制造了風洞。風洞實驗中,將飛機固定在支架上,使高速氣流流過機身,以檢測飛機的性能。此時,若認為飛機是運動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氣流;(2) 技術與工程能促進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利用頻閃照相機研究高速物體的運動。如圖為蘋果下落的頻閃照片,下列圖像能表示該過程中蘋果運動狀態變化的是D,因為相同的時間內,路程是越來越長了,說明速度是越來越大了;故答案為:(1)B(2)D33.(2025七上·浙江期末)如圖是小寧同學的一個平板電腦,小寧學習了工程實踐課后,想做一個簡易的支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支撐角度,平板電腦的長度是24.8cm,寬度是17.9cm,厚度是0.6cm。現有直徑5mm的鐵條作為材料,長度足夠,其他零件自選。以下是小寧進行工程實踐的部分步驟:【明確問題】簡易支架的設計要求如下:①要求結構牢靠簡單,便于制作;②能豎立,結構穩定;③能夠調節支撐角度,操作方便。(1) 【設計方案】請根據上述設計要求,完成下列任務:小寧發現問題的途徑是____(填字母)。A.收集和分析信息B.觀察日常生活C.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2)畫出支撐架的設計草圖,并在設計草圖中標注支撐架的主要尺寸;必要時可用文字說明;(3) 【實施方案】小寧根據方案制作支架,記錄了制作過程和技巧經驗。【檢驗作品】①說明該支架是如何實現其功能的: 。②為了檢測該支架是否穩定,請你提出一個檢測的操作方法: 。【改進完善】……【發布成果】……【答案】(1)B(2)(3)根據設計要求和設計過程通過調整螺絲與螺母緊固后,可調節角度,實現結構的可調節性與穩定性。;在支架上放置一個與平板電腦等重的物體,模擬實際使用時的負載情況;然后將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從不同方向(如前后、左右)輕輕推動支架,觀察支架是否容易傾倒。若支架在推動過程中沒有明顯晃動或傾倒,則說明支架穩定性良好;若容易傾倒,則說明支架的穩定性有待改進。【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1、發現問題的途徑收集和分析信息:通過對大量相關資料、數據等的收集與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或潛在需求。比如在研究市場上各類平板電腦支架的銷售數據和用戶反饋時,發現現有支架存在的不足等問題。觀察日常生活: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留意到一些不便或可以改進的地方,從而發現問題。就像本題中小寧在使用平板電腦的過程中,發現缺少合適支架的問題,屬于從日常生活的實際體驗中發現需求。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在進行技術研發、實驗等過程中,發現技術難題或可以優化的環節等問題。例如在研究新型材料用于支架制作時,發現材料性能方面的問題。2、設計方案相關設計草圖繪制:需要根據設計要求,將頭腦中的設計想法以圖形的形式直觀地表達出來。要標注出關鍵尺寸和結構,以便于后續的制作和理解。比如本題中要根據平板電腦尺寸和支架功能要求,設計出合理的形狀和尺寸,并在草圖上清晰標注。結構設計原理:穩定性原理:像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在設計支架底座等部分時可以利用這一原理,確保支架不易傾倒。可調節原理:通過設計可旋轉、可伸縮等連接結構,實現角度等的調節功能。如使用轉軸、滑槽等結構來連接不同部件,達到調節的目的。【解答】(1)小明發現問題的途徑是觀察日常生活;故答案為:B。(2)根據設計要求繪制草圖和標注尺寸如答圖所示。(3)①根據設計要求和設計過程通過調整螺絲與螺母緊固后,可調節角度,實現結構的可調節性與穩定性。②在支架上放置一個與平板電腦等重的物體,模擬實際使用時的負載情況;然后將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從不同方向(如前后、左右)輕輕推動支架,觀察支架是否容易傾倒。若支架在推動過程中沒有明顯晃動或傾倒,則說明支架穩定性良好;若容易傾倒,則說明支架的穩定性有待改進。34.(2025七上·上城期末)在學校的時光里,課桌椅是陪伴同學們成長的重要伙伴。教室內的學習椅應適應不同身高和體型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坐姿,減少身體的疲勞感。(1)工程師基于學生對舒適度的需求設計學習椅,要考慮以下哪些因素____。A.靠背傾角 B.座位的尺寸 C.座椅的材料(2)研究表明,長時間的腿部彎曲會傷膝蓋,雙腳離地也會壓迫腿部血管,所以最合適的坐姿是自然放松時,雙腳恰好垂直觸地。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求,抽樣調查了220位同學的小腿加足背高度,并進行了數據處理。如果你是工程師,請結合數據談談你將如何設計座椅高度來滿足不同同學的需求 。(3)一把有利于學生健康、能大規模生產的學習椅需要達到:易于移動;材料耐用;易于清潔等標準,請你根據實際需求再提出有關一條學習椅設計的驗收標準: 。(4)根據你的實踐經驗,工程實踐一般包括 、 、實施計劃、檢驗作品、改進完善、發布成果等過程(從①明確問題、②建立假設、③設計方案、④表達交流中選擇兩項填寫,填序號)。【答案】(1)A;B;C(2)小腿加足背高度數據的中位數或稍小于中位數的值作為座椅高度的參考值,小腿加足背高度主要集中在30—40cm之間;座椅高度可設計為32—35cm左右,同時可設置一定的高度調節范圍(如30-38cm)。(3)結構穩固:確保學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椅子不會輕易晃動或損壞,保證使用安全和椅子的使用壽命。符合人體工程學:扶手的高度、形狀設計合理,能讓學生在伏案書寫或使用電腦時手臂自然放置,減輕肩部和手臂的疲勞等。可調節性強:除了座椅高度可調節外,靠背的高度、扶手的位置等也能進行適當調節,以適應不同身高、體型學生的多種需求。(4)①;②【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前期研究,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相關的信息,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并制作成文本或圖表;設計方案,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方案篩選,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篩選出最佳方案;設計制作,根據篩選出的最佳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改進,對設計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反思并改進模型或原型;展示交流,對最終的設計方案進行展示交流。【解答】(1)A、靠背傾角:合適的靠背傾角能讓學生靠坐時更舒適,減輕背部壓力,是需要考慮的因素。B、選項座位的尺寸:座位尺寸包括長度、寬度等,合適的尺寸能讓不同體型的學生都能舒適就坐,是重要的考慮因素。C、選項座椅的材料:材料的透氣性、柔軟度等會直接影響學生坐著的舒適度,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故答案為:ABC。(2)步驟一:分析數據:觀察數據統計圖可知,小腿加足背高度主要集中在30—40cm之間。步驟二:確定座椅高度設計原則:為了滿足大多數學生雙腳恰好垂直觸地的需求,座椅高度應該略低于大多數學生的小腿加足背高度。可以考慮取小腿加足背高度數據的中位數或稍小于中位數的值作為座椅高度的參考值。根據圖中數據,中位數大約在35cm左右,所以座椅高度可設計為32—35cm左右,同時可設置一定的高度調節范圍(如30—38cm),以便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3)根據實際需求再提出一條學習椅設計的驗收標準。結構穩固:確保學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椅子不會輕易晃動或損壞,保證使用安全和椅子的使用壽命。符合人體工程學:例如扶手的高度、形狀設計合理,能讓學生在伏案書寫或使用電腦時手臂自然放置,減輕肩部和手臂的疲勞等。可調節性強:除了座椅高度可調節外,靠背的高度、扶手的位置等也能進行適當調節,以適應不同身高、體型學生的多種需求。(4)工程實踐的主要流程:明確問題:這是工程實踐的起始點,需要清晰地界定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包括問題的背景、涉及的相關因素、預期達到的目標等。例如在設計一款新型的學生座椅時,要明確是為了解決學生長時間就坐的舒適性問題等。建立假設:在明確問題后,需要通過建立各種假設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設計解決方案。實施計劃: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和設計方案進行具體的制作和實施。檢驗作品:對制作完成的作品進行測試和檢驗,看是否達到預期的性能指標和功能要求。改進完善:根據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優化。發布成果:將最終完成且經過檢驗和完善的成果進行發布,可以是產品的發布、技術報告的發布等。故答案為:①②。35.(2025九上·德清期末) 科技進步促進材料的發展,材料的發展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1) 牙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近代制作牙刷絲的材質從曾經的馬鬃、豬鬃變為尼龍(一種合成纖維),制作牙刷柄的材質由骨棒、木棒發展為聚丙烯塑料,再轉變為在自然界中易降解的聚乳酸塑料。馬鬃、尼龍中,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 。(2)聚乳酸塑料屬于____。A.天然材料 B.有機合成材料C.無機合成材料 D.新型金屬材料(3) 鋁制易拉罐主要由鋁合金制成,除鋁外,還含有鋅、銅、硅等。①合金中各元素的配比不同會導致性能有差異。根據實際需求,罐蓋硬度應大于罐體硬度。結合圖分析,生產易拉罐時,罐蓋中銅元素的含量應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罐體中銅元素的含量。②請用化學方法證明:罐體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而不是純鋁(提供藥品: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和稀鹽酸,其他儀器自選)。你的方案及預期現象是 。【答案】(1)馬鬃(2)B(3)大于;將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放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最終在試管底部有固體物質殘留.【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成分及其檢驗方法、根據塑料的性質來分析;【解答】(1)馬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灼燒后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而尼龍是一種合成纖維,灼燒時沒有燒焦羽毛氣味,所以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馬鬃。(2)聚乳酸塑料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答案選 B。(3)①從圖中可以看出,銅元素含量越高,合金的硬度越大。因為罐蓋硬度應大于罐體硬度,所以罐蓋中銅元素的含量應大于罐體中銅元素的含量。②鋁合金中除了鋁還含有其他金屬,如鋅等,而純鋁只含有鋁一種金屬。將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放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由于鋁合金中含有其他金屬,這些金屬可能不與稀鹽酸反應或反應后生成不溶于酸的物質,所以最終在試管底部會有固體物質殘留;而純鋁與稀鹽酸反應后不會有固體殘留,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證明罐體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而不是純鋁。36.(2024七上·浙江期中) 小龍想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自制一個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如圖甲所示,他分別選擇了平底玻璃杯和塑料瓶作為材料,經過測量發現,玻璃杯最多可以裝 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裝350mL水。請結合題目信息,評價用玻璃杯和塑料瓶制作的測量工具。(1)你認為用哪種材料制作的測量工具更好 請說明理由。 。(2)使用塑料瓶制成的工具時(如圖乙所示),當待測液體體積在 (填“A”或“B”)區域范圍內,測量結果較精確。(3)請簡要敘述如何給玻璃杯標上分度值為10mL的刻度線: 。【答案】(1)玻璃杯,刻度線分布均勻(或塑料瓶,量程更大)(2)A(3)用刻度尺測出玻璃杯的高度,將其20 等分,在每一等分處畫上刻度線并標上刻度值(或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 10mL 水倒入玻璃杯,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20mL”,以此類推)【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用刻度尺測出玻璃杯的高度,將其20等分,在每一等分處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20mL”,以此類推。【解答】使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凹 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切,玻璃杯上下粗細相同,刻度線分布均勻,測量工具更好;故:(1)玻璃杯。玻璃杯上下粗細相同,刻度線分布均勻;(2)A區較細,較小的體積變化可以使讀數變化更加明顯,所以測量結果比較精確;(3)玻璃杯最多可以裝200mL水,20等分,每一等分為10mL。37.(2024七上·浙江期中)榫卯結構是在兩個木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參觀古建筑后,小紅對榫卯結構非常感興趣,打算制作一套榫卯結構的家用桌凳。回答第5~7小題:(1)要為制作一張如圖所示的家用木桌,桌腿的高度應是 ( )A.8cm B.8 dm C.8m D.8km(2)為得到圓柱形桌腿的直徑,如圖所示,該桌腿的直徑是 ( )A.5.20cm B.5.24 cm C.5.22 cm D.5.23cm(3)利用榫卯結構制作的配套板凳如圖所示,則橫檔的結構是 ( )A. B.C. D.【答案】(1)B(2)C(3)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解析】【分析】(1)家用桌凳一般高度為80cm。(2)為了減小誤差通常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數據處理時通常是先將錯誤數據刪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根據圖中凳面和凳腳結構連接進行分析。【解答】(1)A、8厘米太短,相當于一個學生用三角板的長度,故A不符合題意。B、桌凳的高度大約是0.8m,故B符合題意。C、8米比兩層樓還要高,故C不符合題意。D、8千米太長,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圓柱形桌腿的直徑是。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圖中凳面和凳腳的結構,發揮空間想像能力,橫檔需要與凳面和凳腳互相卡住的結構,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8.(2024·臨平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要舉行校園運動會了,學校想在操場建造一個塔臺。要求塔臺高1.5m.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m,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學校發布了征集令,以競標的形式確定建塔資格。同學們紛紛報名。(1)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____(填字母,多選)。A.塔臺高度 B.塔臺形狀 C.站立面積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③實施建設 ④進行設計 ⑤測試模型,評估改進(3)有三組同學率先展示了塔臺模型,以下是學校對三個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評價表。組別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第1組 1.35米 ★★ ★★★ ★★★ 4500元第2組 1.3米 ★★ ★ ★ 4100元第3組 1.5米 ★★★ ★★★ ★★★ 4150元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 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A(2)②④①⑤③(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結構【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在設計塔臺時,會考慮的因素有:材料的實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員分工,設計對環境的影響,抗風抗震能力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解答】(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塔臺要求高1.5米,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因此,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A塔臺高度、C占地面積、E建造成本。(2)建造一座塔臺,應該經歷的步驟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因此,下列建造塔臺的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排列序號是:②④①⑤③。(3)根據評價表中數據信息,我們可以發現第2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導致其抗震能力較弱;沒有采用鏤空結構,導致其抗風能力較弱。39. 小嘉發現用家里的手動榨汁機榨果汁時特別費勁,于是他準備在原有榨汁機的基礎上,自己設計一個電動榨汁裝置。據此,請回答下列問題:(1) 小嘉搜集了大量信息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設計要求:其中與人機關系要實現的高效、健康、舒適與安全目標相關的有____。(多選,填字母)A.榨汁機拆裝方便,便于清洗。B.水果放入后,不需要手扶即可完成電動榨汁的操作。C.榨汁過程安全可靠。D.能夠榨多種水果的果汁。E.榨汁過程中發出噪聲較小。(2) 如圖所示為他設計的電動榨汁下壓結構示意圖。下列結構中,可能實現反復擠壓水果進行榨汁功能的是 。【答案】(1)A;B;C;E(2)乙【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發現問題的來源有三個途徑:觀察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我們存在的背景和基礎,它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問題資源,同時也離我們最近;收集和分析信息,我們通過對文獻信息、網絡信息、媒體信息的收集、檢索和分析,往往可以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技術研究、技術試驗是重要的技術活動,也是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解答】小明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了大量信息并進行了分析,其中與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相關的有:榨汁機拆裝方便,便于清洗;水果放入后,不需要手扶即可完成電動榨汁的操作;榨汁過程安全可靠;榨汁過程噪音小;故選ABCE;(2)要實現榨汁功能,可能實現反復擠壓水果進行榨汁功能的是乙。故答案為:(1)ABCE;(2)乙。1 / 1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第五單元制造技術與工程拔高培優試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5七上·錢塘期末)如圖所示為木料抗彎強度實驗。木料在懸掛重物后向下彎曲,測得木料M的下彎距離為5mm,木料N的下彎距離為8mm。從結構穩固角度考慮,下列板凳設計方案中,合理的是( )A.木料M制作 B.木料M制作C.木料N制作 D.木料N制作2.(2025七上·椒江期末)某學習小組在設計制作走馬燈的活動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選擇葉輪材料應考慮輕薄、易被推動的B.走馬燈工作時,以輪軸為參照物,剪紙是靜止的C.點燃的蠟燭應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讓走馬燈轉動D.為了讓走馬燈順利轉動,除頂部葉輪外,應把其它部分做成密封的3.(2025七上·寧波期末)小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制了一把“午休椅”。在檢驗后,小科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優化建議進行調整,該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 ( )A.明確問題 B.設計方案 C.檢驗作品 D.改進完善4.(2025七上·蒼南期末)小明給班級制作一個花盆架,經歷的環節有:①設計方案②明確要求③檢驗作品④制作原型⑤改進完善。從工程實踐的角度看,合理的順序是A.①②④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②①③④⑤5.(2025七上·海寧期末)科學的核心是發現,技術的核心是發明,工程的核心是制造。據此分析,風力發電研究過程中的問題,屬于科學發現的是A.風是如何形成的 B.風能如何轉化為電能C.如何建造風力發電站 D.如何將風電并入電網6.(2025七上·海寧期末)技術與人類生活和文明進程息息相關,且在人類文明進步中不斷得到發展。下列是幾種文字記錄和處理技術,經歷的發展順序是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7.(2025七上·黃巖期末)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時,需要根據工程實踐的一般流程進行,下列關于工程實踐流程補充正確的是A.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改進完善④檢驗作品B.①實施計劃②設計方案③檢驗作品④改進完善C.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檢驗作品④改進完善D.①設計方案②檢驗作品③實施計劃④改進完善8.(2025七上·黃巖期末)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從椅子上要站起來的瞬間猛地一頭栽倒的事故,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對圖甲椅子的扶手前端和底腿前端進行改進,以下改進方案最合理的是A. B. C. D.9.(2023·寧波模擬)“宋有脊瓷、元有青花”。如圖是小寧在拓展課中學習陶瓷制作,下列制作過程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成型 B.干燥 C.燒結 D.冷卻10.(2025七上·樂清期末)小樂同學倒了一杯熱水。下列選項從科學、技術、工程和社會等方面提出了問題,其中屬于工程問題的是( )A.這杯熱水為什么會變涼 B.怎樣才能讓水不易變涼 C.中國人為什么喜歡喝熱水 D.如何制造一個讓水不易變涼的裝置 11.(2025七上·海曙期末)科學家、工程師有不同的職責,下列與科學家對應的問題和成果正確的是 ( )①風是如何形成的 a內窺鏡②如何制造風力產品 b風力發電機③光是如何傳播的 . c風是由地表受熱不均等因素引起的④如何利用光的傳播規律 d光的反射規律A.①④ 和 ca B.①③ 和 cdC.②③ 和 bd D.②④ 和 ba12.(2025七上·浙江期末)同學們課間遐想說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認為理論上正確的是A.工程一:將本初子午線標記為東西半球分界線B.工程二:沿赤道給地球做一條金腰帶,腰帶長約8萬千米C.工程三:從地球一端經地心到另一端打個筆直的隧道,隧道長約4萬千米D.工程四: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宮殿,宮殿建在北極點上13. 關于我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者都屬于科學成果B.兩者都屬于技術成果C.活字印刷術屬于科學成果,造紙術屬于技術成果D.活字印刷術屬于技術成果,造紙術屬于科學成果14.(2024七上·麗水期末)小明想制作一個能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轉動的相框。從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A.對市場上的相框做一些調查、了解B.對相框的設計方案進行篩選C.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D.對相框的穩定性進行試驗15. 如圖所示為一個裝液體洗滌劑的瓶子,其瓶口有一個帶有缺口的小圓筒從中間伸出,小圓筒與瓶子外口之間有一個與內部相通的窄縫。瓶蓋內部中間也有一個圓筒從中間伸出(如圖甲所示)。使用時,將洗滌劑倒入瓶蓋的圓筒中,然后再倒入洗衣機內。瓶蓋蓋回時,其內部的圓筒伸進瓶口里面(如圖乙所示)。下列選項中,不屬于上述設計的優點的是 ( )A.洗滌劑倒出后,不容易從瓶口流到瓶的外壁上B.將洗滌劑倒入瓶蓋后,更容易控制洗滌劑的用量C.瓶蓋套在瓶口上時,其內部殘留的洗滌劑不會流到瓶的外壁上D.瓶蓋旋在瓶口上后,洗滌劑能與空氣更好地隔絕,不容易變質16. 現在很多城市的路面都用水泥磚鋪設,但我們也常常看到很多水泥磚沒用多久就出現開裂的情況。除了路面缺乏維護、保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泥磚的質量差。從水泥磚的制造這一工程分析,下列原因中,可能的是( )A.對水泥磚的強度要求低 B.嚴格按設計標準制造C.采用電腦繪制圖紙 D.對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17. 小程發現課本、試卷等資料較多,但課桌空間有限,于是他設計了一種木質桌邊收納架。下列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A.小程通過問卷調查同學們的需求后,即可進行方案設計B.小程發現工程問題的途徑之一是觀察日常生活C.小程在加工制作收納架前,需要先繪制技術圖樣D.收納架生產出來投放市場后銷量一直不高,可能是定價太高18. 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制成的。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那么你在設計液體溫度計的方案時,不會去思考的問題是( )A.如何將液體的體積變化轉化為液面位置的移動B.如何精確地測量液體溫度計里液體的體積大小C.如何將溫度變化時液面位置微小的變化放大D.液體溫度計里的測溫液應選用什么液體19. 小明想制作一個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旋轉的相框。從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 ( )A.對市場上的相框進行一些調查 B.對相框的設計方案進行篩選C.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 D.對相框的穩定性進行試驗20.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下列內容中不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 ( )A.論證工程的價值 B.了解工程的需求C.提出工程的要求 D.提出產品的改進方案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21.(2025七上·樂清期末)工程實踐的一般過程包括:下面是一把學生椅的研發流程。(1)研發團隊進行多次討論、交流后,繪制了學生椅的草圖(如圖甲)。這個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 。(2)在設計辦公椅合適的高度(h)范圍時,他需要測量人體(如圖乙)哪一部分長度____。A.站立身高 B.站立臂展 C.坐姿膝高22.相傳魯班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工匠。有一回,魯班在著急上山砍樹的時候,不小心被小草劃破了手。經過仔細觀察,他發現這個小草的葉子邊上有許多小齒,受此啟發,魯班發明了鋸子(如圖5.1-3所示)。魯班應該被稱為 (填“科學家”或“工程師”),理由是 。23. 某工程實踐小組要設計一個“雨傘柜”用于存放雨傘,小嘉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方案,小科對該方案進行了評價。請你補充完整小科的評價,在橫線處填上相應的內容。草圖畫得比較工整,文字說明比較完整;設計了 ,方便雨水的收集;考慮到長柄傘和折疊傘的不同規格,設計了隔板,有利于分類存放;采用了無門的結構,有利于 ;但是圖上沒有 ,無法知道柜子的大小。24.如圖甲所示為小明的課桌,小明發現課桌上經常要放滿書,水杯很容易被碰倒。為了節省空間,小明準備設計并制作一個桌邊水杯架。如圖乙所示為小明的水杯,經過測量,水杯的直徑為70 mm,書桌的高度為800 mm,其邊緣厚度為 20 mm。設計要求如下:①在不破壞桌面的情況下,水杯架與桌面相連,緊固后連接可靠;②水杯在水杯架上取放方便,且不易翻倒;③水杯架不使用時可以收納到桌面下;④水杯架的主要材料為鋼板,輔助材料自選。(1)小明在設計該水杯架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____(填字母,下同)。A.裝滿水的水杯的質量B.課桌的高度C.課桌的邊緣厚度(2)在設計過程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A.小明在方案篩選前需先繪制圖樣B.設計水杯架時需要考慮水杯的大小和環境等因素C.可以通過在水杯架上懸掛 20 kg的重物來檢驗其承重能力25.材料的發展經歷了石器、陶器、 、 、合成材料、 等幾個階段。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畫圖2分,共13分)26. 為節省空間,小嘉決定設計制作一款肥皂盒,既能放置肥皂,又能連在水龍頭上。請完成以下任務:(1) 小嘉提出了下列設計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下同)A. 肥皂盒可以放置任意尺寸的肥皂B. 肥皂盒安裝方便,取用肥皂便捷C. 肥皂盒在水龍頭上的高低可調D. 肥皂盒要有足夠的強度E. 肥皂盒安裝在水龍頭上后可水平面內旋轉(2) 小嘉設計的3種肥皂盒方案,從加工、取用方便等角度考慮,最合理的是____ 。A. B. C.(3) 要把設計制作的肥皂盒(圖中未準確畫出)安裝到水龍頭上,合理常規的安裝方位是____。A. B. C.27. 小嘉發現浴室里的洗浴用品擺放得比較雜亂,于是他想設計一款掛在浴室玻璃墻內側的置物架,用于收納洗浴用品,浴室玻璃墻的尺寸為 600mm×2000mm。請完成以下任務:(1) 小嘉發現明確問題之后,開始進入制定設計方案環節,下列活動中,不屬于該環節的是____。(填字母)A.上網搜集置物架相關信息 B.分析影響設計的主要因素C.用草圖形式呈現構思的方案 D.根據設計圖樣,制作模型(2) 小嘉為洗浴用品置物架提出了以下設計要求:①能放置4瓶如圖乙所示的洗浴用品,便于瀝水。②不對浴室玻璃墻進行加工,懸掛于浴室玻璃墻頂端,離地高度 1300 mm。③洗浴用品不易掉落。④結構簡單,牢固可靠。⑤材料自選。請你根據以上要求設計一個置物架,畫出設計草圖,標注主要尺寸,必要時可用文字補充說明。(3)下列有關洗浴用品置物架的試驗,不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A.B.C.28. 小嘉想用學校工程實踐室的工具、設備、材料(木條),一周之內設計并制作亮度可調的學習用臺燈,要求其他材料的成本不超過50元。據此,請完成下列問題:(1) 在收集信息階段,以下信息不必收集的是____。(填字母)A.臺燈的主要組成部分 B.燈管(燈泡)的形狀、大小C.各種開關的價格及其連接方法 D.旋鈕式開關的工作原理(2) 對于“學習用臺燈”的分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需要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以達成“學習用”這個目標B.學習用的臺燈,還須增加筆筒、時鐘、語音控制等功能C.需要考慮不同用戶的使用要求,不需要考慮使用場所D.需要考慮安全、健康、舒適、高效,不必考慮信息的交互29. 小嘉發現家里的衣架重疊堆放在一起(如圖),使用時不易分開,決定設計制作一個能整齊收納衣架的支架。請你幫助小嘉完成該支架的設計,設計要求如下:①能將衣架懸掛起來,且不纏繞在一起;②拿取衣架方便,結構簡單;③能直接固定在磚墻上,牢固可靠;④至少能掛20個衣架;⑤所占空間小。請根據描述和設計要求,完成以下任務:(1) 制定設計方案時,下列信息中需要收集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衣架的尺寸 B.衣架的材質 C.衣架的重量D.支架的材料 E.墻上的可用空間(2) 繪制設計方案草圖,標注合理尺寸,并用文字寫出必要的說明。(3) 小嘉將支架安裝在墻上后,準備對支架進行試驗,下列試驗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多選,填字母)A.搖晃支架,觀察支架結構是否穩定B.在支架上掛取衣架,觀察相鄰衣架是否纏繞C.用力將支架向外拉出,觀察支架與墻壁連接是否牢固D.將20個衣架掛在支架上,觀察支架是否能承載四、綜合題(每空1分,畫圖和方案設計2分,共37分)30.(2025七下·浦江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要舉行校園春季運動會了,學校想在操場建造一個塔臺。要求塔臺高1.5m,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m,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學校發布了征集令,以競標的形式確定建塔資格。同學們紛紛報名。(1)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____(填字母,多選)。A.塔臺高度 B.塔臺形狀 C.站立面積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 。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③實施建設 ④進行設計 ⑤測試模型,評估改進(3)有三組同學率先展示了塔臺模型,以下是學校對三個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評價表。組別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第1組 1.35米 ★★ ★★★ ★★★ 4500元第2組 1.3米 ★★ ★ ★ 4100元第3組 1.5米 ★★★ ★★★ ★★★ 4150元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 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31.(2025七上·錢塘期末)中國首輛火星車“祝融號”于2021年5月22日成功到達火星表面。設計火星車時要綜合考慮火星表面光照弱、溫度低、隨時會出現尖銳砂石以及不可預估的沙塵天氣等不利因素。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祝融號”火星車,老師讓大家自主設計制造一輛“火星車”。(1)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步驟有:①設計方案;②實施計劃;③明確問題;④改進完善;⑤發布成果;⑥檢驗產品。請按先后順序將它們排序: (填序號)。(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是為了______。A.接受更多的太陽能B.美觀漂亮C.方便控制行進時轉向(3)根據下面“火星車”模型測試記錄表,可以知道第 組制作的模型最好。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對“火星車”進行評價? (試舉一例)。 光電轉換率 保溫性 抗震性 平穩性 設計圖文與說明第一組 3分 2分 1分 1分 3分第二組 2分 3分 2分 3分 2分第三組 1分 1分 3分 2分 2分32.(2025七上·溫州期末)科學、技術與工程相互依賴,相互促進。據此回答問題。(1)科學能指導技術與工程的開展。工程師利用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原理,設計并制造了風洞。風洞實驗中,將飛機固定在支架上,使高速氣流流過機身,以檢測飛機的性能。此時,若認為飛機是運動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A.地面 B.氣流 C.支架 D.飛機(2)技術與工程能促進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利用頻閃照相機研究高速物體的運動。如圖為蘋果下落的頻閃照片,下列圖像能表示該過程中蘋果運動狀態變化的是A. B.C. D.33.(2025七上·浙江期末)如圖是小寧同學的一個平板電腦,小寧學習了工程實踐課后,想做一個簡易的支架,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支撐角度,平板電腦的長度是24.8cm,寬度是17.9cm,厚度是0.6cm。現有直徑5mm的鐵條作為材料,長度足夠,其他零件自選。以下是小寧進行工程實踐的部分步驟:【明確問題】簡易支架的設計要求如下:①要求結構牢靠簡單,便于制作;②能豎立,結構穩定;③能夠調節支撐角度,操作方便。(1) 【設計方案】請根據上述設計要求,完成下列任務:小寧發現問題的途徑是____(填字母)。A.收集和分析信息B.觀察日常生活C.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2)畫出支撐架的設計草圖,并在設計草圖中標注支撐架的主要尺寸;必要時可用文字說明;(3) 【實施方案】小寧根據方案制作支架,記錄了制作過程和技巧經驗。【檢驗作品】①說明該支架是如何實現其功能的: 。②為了檢測該支架是否穩定,請你提出一個檢測的操作方法: 。【改進完善】……【發布成果】……34.(2025七上·上城期末)在學校的時光里,課桌椅是陪伴同學們成長的重要伙伴。教室內的學習椅應適應不同身高和體型的學生,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正確的坐姿,減少身體的疲勞感。(1)工程師基于學生對舒適度的需求設計學習椅,要考慮以下哪些因素____。A.靠背傾角 B.座位的尺寸 C.座椅的材料(2)研究表明,長時間的腿部彎曲會傷膝蓋,雙腳離地也會壓迫腿部血管,所以最合適的坐姿是自然放松時,雙腳恰好垂直觸地。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求,抽樣調查了220位同學的小腿加足背高度,并進行了數據處理。如果你是工程師,請結合數據談談你將如何設計座椅高度來滿足不同同學的需求 。(3)一把有利于學生健康、能大規模生產的學習椅需要達到:易于移動;材料耐用;易于清潔等標準,請你根據實際需求再提出有關一條學習椅設計的驗收標準: 。(4)根據你的實踐經驗,工程實踐一般包括 、 、實施計劃、檢驗作品、改進完善、發布成果等過程(從①明確問題、②建立假設、③設計方案、④表達交流中選擇兩項填寫,填序號)。35.(2025九上·德清期末) 科技進步促進材料的發展,材料的發展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1) 牙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近代制作牙刷絲的材質從曾經的馬鬃、豬鬃變為尼龍(一種合成纖維),制作牙刷柄的材質由骨棒、木棒發展為聚丙烯塑料,再轉變為在自然界中易降解的聚乳酸塑料。馬鬃、尼龍中,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 。(2)聚乳酸塑料屬于____。A.天然材料 B.有機合成材料C.無機合成材料 D.新型金屬材料(3) 鋁制易拉罐主要由鋁合金制成,除鋁外,還含有鋅、銅、硅等。①合金中各元素的配比不同會導致性能有差異。根據實際需求,罐蓋硬度應大于罐體硬度。結合圖分析,生產易拉罐時,罐蓋中銅元素的含量應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罐體中銅元素的含量。②請用化學方法證明:罐體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而不是純鋁(提供藥品: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和稀鹽酸,其他儀器自選)。你的方案及預期現象是 。36.(2024七上·浙江期中) 小龍想利用家中的生活用品自制一個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如圖甲所示,他分別選擇了平底玻璃杯和塑料瓶作為材料,經過測量發現,玻璃杯最多可以裝 200mL水,塑料瓶最多可以裝350mL水。請結合題目信息,評價用玻璃杯和塑料瓶制作的測量工具。(1)你認為用哪種材料制作的測量工具更好 請說明理由。 。(2)使用塑料瓶制成的工具時(如圖乙所示),當待測液體體積在 (填“A”或“B”)區域范圍內,測量結果較精確。(3)請簡要敘述如何給玻璃杯標上分度值為10mL的刻度線: 。37.(2024七上·浙江期中)榫卯結構是在兩個木構件上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參觀古建筑后,小紅對榫卯結構非常感興趣,打算制作一套榫卯結構的家用桌凳。回答第5~7小題:(1)要為制作一張如圖所示的家用木桌,桌腿的高度應是 ( )A.8cm B.8 dm C.8m D.8km(2)為得到圓柱形桌腿的直徑,如圖所示,該桌腿的直徑是 ( )A.5.20cm B.5.24 cm C.5.22 cm D.5.23cm(3)利用榫卯結構制作的配套板凳如圖所示,則橫檔的結構是 ( )A. B.C. D.38.(2024·臨平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要舉行校園運動會了,學校想在操場建造一個塔臺。要求塔臺高1.5m.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m,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學校發布了征集令,以競標的形式確定建塔資格。同學們紛紛報名。(1)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____(填字母,多選)。A.塔臺高度 B.塔臺形狀 C.站立面積 D.建造材料E.建造成本(2)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①制作一個模型 ②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③實施建設 ④進行設計 ⑤測試模型,評估改進(3)有三組同學率先展示了塔臺模型,以下是學校對三個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評價表。組別 塔高 頂端承重 抗風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第1組 1.35米 ★★ ★★★ ★★★ 4500元第2組 1.3米 ★★ ★ ★ 4100元第3組 1.5米 ★★★ ★★★ ★★★ 4150元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 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9. 小嘉發現用家里的手動榨汁機榨果汁時特別費勁,于是他準備在原有榨汁機的基礎上,自己設計一個電動榨汁裝置。據此,請回答下列問題:(1) 小嘉搜集了大量信息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下設計要求:其中與人機關系要實現的高效、健康、舒適與安全目標相關的有____。(多選,填字母)A.榨汁機拆裝方便,便于清洗。B.水果放入后,不需要手扶即可完成電動榨汁的操作。C.榨汁過程安全可靠。D.能夠榨多種水果的果汁。E.榨汁過程中發出噪聲較小。(2) 如圖所示為他設計的電動榨汁下壓結構示意圖。下列結構中,可能實現反復擠壓水果進行榨汁功能的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一個結構的穩定性,與材料的抗彎性能有關,還與設計的結構緊密相關,據此分析判斷即可。【解答】CD.根據題意可知,木料M的抗彎強度大于木料N,所以選擇木料M來保證結構的穩固性,故C、D不符合題意;AB.B選項中板凳中下面木塊對兩側有支撐,穩定性會更好,故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走馬燈的正中央是一根立軸,立軸上部橫向裝置葉輪,葉輪下面有鐵絲固定著紙人、紙馬等圖案的剪紙。底部立軸旁安裝蠟燭,蠟燭點燃后,產生的熱氣上升促使葉輪轉動,帶著立軸轉動,立軸上連接的紙人、紙馬等也一并動起來,影子投射在四面的燈壁上,看起來就像兵馬互相追逐。【解答】A、走馬燈是利用熱空氣上升產生的推力使葉輪轉動,選擇輕薄、易被推動的葉輪材料,更有利于熱氣流推動葉輪,使走馬燈轉動得更順暢,該做法正確。B、走馬燈工作時,剪紙固定在輪軸上,以輪軸為參照物,剪紙相對于輪軸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剪紙是靜止的,該做法正確。C、蠟燭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上升,形成上升的熱氣流來推動葉輪轉動,因此蠟燭要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使產生的熱氣流有效地推動葉輪,讓走馬燈轉動,該做法正確。D、走馬燈需要空氣流通來形成熱對流,從而推動葉輪轉動,如果除頂部葉輪外其他部分都做成密封的,空氣無法正常流通,熱對流難以形成,不利于走馬燈順利轉動,該做法錯誤。故答案為:D。3.【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解釋、評估、交流與合作。【解答】在檢驗后,小科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優化建議進行調整,該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改進完善,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看,其核心在于運用科學原理和技術手段,有計劃、有步驟地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產品或解決方案,以滿足特定的需求。它涉及多個相互關聯的環節,強調系統性、邏輯性和實踐性,注重從問題的提出到最終解決方案的實施與優化的全過程。【解答】從工程實踐的角度來看,小明給班級制作一個花盆架,合理的環節順序應該是:②明確要求:這是工程實踐的第一步,需要先與班級同學或老師溝通,明確花盆架的尺寸、樣式、承載能力、使用環境等具體要求和期望,以便為后續的設計提供依據。①設計方案:在明確要求后,根據所掌握的信息和知識,進行花盆架的設計,包括繪制草圖、確定材料、計算結構強度等,形成一個詳細的制作方案。④制作原型:按照設計方案,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開始制作花盆架的原型。在制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和工藝標準進行操作,確保花盆架的質量和性能。③檢驗作品:制作完成后,對花盆架進行全面的檢驗,檢查其是否符合最初的設計要求,如尺寸是否準確、結構是否穩固、外觀是否美觀等,同時測試其在實際使用中的性能,如承載能力等。⑤改進完善:根據檢驗結果,對花盆架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和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進行完善,使花盆架更加完美,滿足班級的使用需求。故答案為:B。5.【答案】A【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是人們通過觀察和實驗研究自然現象、發現自然規律的活動。【解答】風是如何形成的屬于科學發現,是科學家研究的問題,而風能如何轉化為電能、如何建造風力發電站和如何將風電并入電網屬于工程師研究的范疇。故答案為:A。6.【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計算機等電子設備的發展對于文字記錄的和處理方式的影響很大,文字記錄的和處理方式越來越便捷。【解答】最早的文字記錄是通過用筆手寫文稿進行記錄的,之后演變為使用打字機打印,再之后可使用計算機輸入并編輯文稿,再到現在可以用語音識別系統輸入并編輯文稿。故答案為:D。7.【答案】C【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工程實踐的流程:明確問題:這是工程實踐的起始步驟。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時,需要先確定要解決什么問題,比如模型要展示哪些天體運動、達到怎樣的演示精度等,清晰界定需求和目標。設計方案:基于明確的問題,構思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并從中選擇最優的。要考慮模型的結構組成(如球體的連接方式)、運動實現方式(如如何模擬天體的公轉和自轉)、使用的材料(如輕質且耐用的塑料等)以及尺寸規格等,形成詳細的設計藍圖。實施計劃:依據設計方案,準備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按照一定的步驟和順序動手制作模型。在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過程中,可能涉及零件的加工、組裝等操作,需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檢驗作品:對制作完成的模型進行測試,將模型的實際表現與預期目標進行對比。比如觀察三球的運動是否能準確模擬天體運動,模型是否穩定等,找出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改進完善:根據檢驗發現的問題,對模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如調整球體的運動軌道、加固結構等,使模型的性能和效果不斷提升。發布成果:經過改進完善后,將最終的作品及其相關說明、制作過程等信息進行展示和分享,讓他人了解該工程實踐的成果。【解答】工程實踐的一般流程是:首先是明確問題,了解需求。之后就是①設計方案,根據明確的問題構思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和設計藍圖,包括模型的結構、各部分尺寸等。接著進入②實施計劃階段,按照設計方案準備材料、工具,動手制作三球運動演示模型 。制作完成后要進行③檢驗作品,通過實際操作模型,觀察其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演示效果,是否存在一些問題 。最后根據檢驗結果進行④改進完善,對模型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其更符合設計要求,之后就可以發布成果了。故答案為:C。8.【答案】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穩度是指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的穩定程度,穩度的大小由物體重心的高度和支撐面的大小決定。重心低,支撐面大的物體穩度大,反之則穩度小。【解答】有斜桿可使椅子向前傾斜時能支撐,扶手前端上翹便于手握,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9.【答案】C【知識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解析】【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為新物質的生成。【解答】成型過程中,只是黏土的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合題意;干燥過程中,只是黏土的水分從液態變成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合題意;燒結過程中,黏土在高溫條件下變成陶瓷,生成了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C符合題意;冷卻過程中,只是陶瓷的溫度發生改變,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合題意。故選C。10.【答案】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問題和工程問題的區別在于: 工程問題通常涉及設計、開發、實施和管理實際系統、產品或項目的挑戰,旨在滿足特定需求、達成特定目標或解決實際問題。科學問題關注對自然界和現象的理解和解釋,旨在發現自然規律、探索未知領域或解決科學界面臨的問題。【解答】ABC屬于科學問題,D屬于工程問題;故答案為:D11.【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根據問題與成果的對應性進行解答。【解答】①風是如何形成的 對應的是c風是由地表受熱不均等因素引起的;②如何制造風力產品 對應的是b風力發電機;③光是如何傳播的 對應的是d光的反射規律;④如何利用光的傳播規律 對應的是a內窺鏡;故ACD錯誤,B正確。故答案為:B。12.【答案】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經線是連接南北兩極并同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經線長度相等。緯線是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圈的大小不等,赤道為最大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緯線圈逐漸縮小,到南、北兩極縮小為點。經過測量,地球的極半徑為6357千米,赤道半徑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解答】A、本初子午線標為0°經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A錯誤。B、沿赤道給地球做一條金腰帶,腰帶長約4萬千米,B錯誤。C、從地球一端經地心到另一端打個隧道,隧道長約6371×2=12742千米,C錯誤。D、在地球上建一座四面朝南的宮殿,宮殿建在北極點上,該點位于地球的最北端,D正確。故答案為:D。13.【答案】B【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成果是指某一問題或者是某項研究的結果,技術成果是指技術上面的成功,往往體現在操作上;【解答】 關于我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都屬于技術成果;故答案為:B14.【答案】C【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過程: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計劃、檢驗作品、改進完善、發布成果。【解答】確定設計要求后,應根據要求設計相框的外形并畫出草圖。故答案為:C。15.【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 所謂工程設計,是指設計師在一定工程需求目標的指導下,運用相應的科學原理及知識設計出對人類社會有用的“產品”。具體地說,工程設計是根據對擬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學方法統籌規劃、制定方案,最后用設計圖紙與設計說明書等來完整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設計原理、外形和內部結構、設備安裝等。【解答】A. 洗滌劑倒出后,不容易從瓶口流到瓶的外壁上,屬于設計優點;B. 將洗滌劑倒入瓶蓋后,更容易控制洗滌劑的用量,屬于設計優點;C. 瓶蓋套在瓶口上時,其內部殘留的洗滌劑不會流到瓶的外壁上,屬于設計優點;D.瓶蓋旋在瓶口上后,洗滌劑能與空氣更好地隔絕,不容易變質 ,不屬于設計優點,因為每個洗滌劑都需要滿足這個要求;故答案為:D16.【答案】A【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 現在很多城市的路面都用水泥磚鋪設,但我們也常常看到很多水泥磚沒用多久就出現開裂的情況。除了路面缺乏維護、保養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水泥磚的質量差。從水泥磚的制造這一工程分析,下列原因中,可能的對水泥磚的強度要求低 ;故答案為:A17.【答案】A【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A.小程通過問卷調查同學們的需求后,還應該收集其他的相關信息,在進行方案設計,A錯誤B. 小程發現工程問題的途徑之一是觀察日常生活,B正確‘;C. 小程在加工制作收納架前,需要先繪制技術圖樣,C正確;D. 收納架生產出來投放市場后銷量一直不高,可能是定價太高,D正確;故答案為:A18.【答案】B【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溫度計的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制作溫度計需要思考 如何將液體的體積變化轉化為液面位置的移動 ; 如何將溫度變化時液面位置微小的變化放大 ; 液體溫度計里的測溫液應選用什么液體 ;【解答】 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特性制成的。如果你是一個工程師,那么你在設計液體溫度計的方案時,不會去思考的問題是 B;故答案為:B19.【答案】C【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發現和明確問題: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需求,并明確設計的目標。制定設計方案:收集相關信息,進行設計分析,構思多個設計方案,并通過評估篩選出最優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根據選定的設計方案,制作出模型或原型。測試、評估及優化:對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評估其性能和效果,并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優化改進。產品的使用和維護:確保設計的產品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滿足需求,并考慮產品的維護和使用壽命。這個過程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通過不斷的測試和優化,最終實現設計目標。【解答】 小明想制作一個擺放在桌面上,并且可以在水平方向進行旋轉的相框。從工程設計的一般過程看,在確定了設計要求之后,接下來應該做的是構思相框的形狀并用草圖呈現 ;故答案為:C20.【答案】D【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論證工程的價值;了解工程的需求;提出工程的要求;【解答】 關于工程設計的過程,下列內容中不需要在明確問題環節完成的是提出產品的改進方案 ;故答案為:D21.【答案】(1)設計方案(2)C【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工程實踐的一般步驟:需求分析:這是工程實踐的第一步。需要收集并明確項目需求,包括功能性、非功能性要求以及約束條件等。與客戶進行深入溝通,理解項目的背景、目標和期望結果,同時進行市場調研和競爭分析。設計與規劃:在明確了需求之后,就需要確定工程實施方案。這包括技術選型、架構設計、數據庫設計以及流程規劃等。此外,還需要制定項目計劃,包括時間表、里程碑、資源需求和風險評估等。實施與開發:按照設計方案,工程師們會進行代碼編寫、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確保代碼質量和可維護性。在此過程中,會定期構建和部署系統,驗證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并進行調試。測試與驗證:這一階段主要是執行系統測試、集成測試、驗收測試和性能測試,確保系統滿足所有需求和規格,包括功能性、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等。部署與運維:系統通過測試后,會被部署到生產環境,確保順利上線。之后,還需要提供持續的系統運維和支持,包括故障排除、性能優化和安全保障等。驗收與結項:最后,會進行系統的最終驗收,確認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和客戶期望。同時,進行系統文檔和知識分享,確保項目成果的傳承。【解答】(1) 研發團隊進行多次討論、交流后,繪制了學生椅的草圖(如圖甲)。這個過程屬于工程實踐中的設計方案;(2) 在設計辦公椅合適的高度(h)范圍時,他需要測量人體(如圖乙)坐姿膝高,選C;故答案為:(1) 設計方案 (2)C22.【答案】工程師;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而不是自然規律【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科學源于問題的發現,我們要留意身邊的事,生活中處處有科學;【解答】科學家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是發現自然規律,而工程師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是技術發明。 因為魯班發明的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所以他應當被稱為工程師,而不是科學家。答案 工程師 鋸子是一項技術發明而不是自然規律。23.【答案】雨水收集抽屜;雨傘干燥、便于拿取雨傘等(合理即可);尺寸【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評價陳同學設計的雨傘柜可知:為了方便雨水收集,設計了可拿出的雨水收集抽屜.設計了折疊傘和長柄傘的分類存放區.采用無門的結構,有利于雨傘干燥.圖中未標注尺寸,所以不知道柜子的大小。【解答】草圖畫得比較工整,文字說明比較完整;設計了雨水收集抽屜,方便雨水的收集;考慮到長柄傘和折疊傘的不同規格,設計了隔板,有利于分類存放;采用了無門的結構,有利于雨傘干燥、便于拿取雨傘等;但是圖上沒有尺寸,無法知道柜子的大小。24.【答案】(1)B(2)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結構設計的目標及草圖的繪制及尺寸的標注。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結構,結構多種多樣且決定著事物存在的性質;尺寸的標注需要注意:正確,尺寸注寫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完整,尺寸必須注寫齊全,不遺漏,不重復;清晰,尺寸注寫布局整齊、清晰,便于讀圖;合理,尺寸注寫方式符合加工要求。【解答】(1)小明在設計該連接件時不需要考慮的因素是課桌的高度;故答案為:B。(2)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水杯架時需要考慮到水杯的大小,主要考慮了環境的因素;故答案為:B。25.【答案】青銅器;鐵器;新型材料【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結合人類歷史使用材料的歷史過程回答。【解答】原始人利用石頭制成了石斧、石刀、箭頭、刮器,又用獸骨和魚骨制成了骨,.這使他們捕獲了更多的野生動物,并利用它們的毛保暖。隨著火的使用,古代人開始創造和使用陶器,使人類文明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掌握濕法煉銅技術之后,又制造出了種類繁多的青銅器和銳利無比的青銅武器。隨著煉鐵技術的掌握,人們制造了犁,從而使農業生產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人們利用粘土燒制磚瓦,又將石材用作房屋的柱子和臺階,使住宅變得富麗堂皇。大量合成材料的誕生,更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精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有目的地改進材料的性能,使半導體材料、光纖材料、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型材料不斷涌現,促進了通訊、計算機、航空、航天等行業迅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故答案為:青銅器;鐵器;新型材料26.【答案】(1)A(2)C(3)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解析】【分析】考查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解答】(1)肥皂盒不可以放置大于肥皂盒的肥皂,A要求不合理。故答案為:A。(2)三種肥皂盒中,A取用不方便,B加工復雜,C加工和取用是最合理的。故答案為:C。(3)一般情況下,肥皂盒安裝在右側,便于取放。故答案為:A。27.【答案】(1)D(2)示例略(3)B【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結構設計的目標及草圖的繪制及尺寸的標注。結構是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結構,結構多種多樣且決定著事物存在的性質;尺寸的標注需要注意:正確,尺寸注寫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完整,尺寸必須注寫齊全,不遺漏,不重復;清晰,尺寸注寫布局整齊、清晰,便于讀圖;合理,尺寸注寫方式符合加工要求。【解答】(1)小明發現明確問題之后,開始進入制定設計方案環節,繪制圖樣,制作模型不屬于該環節;故答案為:D。(2)能放置一瓶洗浴用品,能放置4瓶;瀝水功能;能懸掛于浴室玻璃墻頂端;洗浴用品不易掉落。置物架懸掛裝置高度700mm;置物架欄高不超過 200mm;置物架的寬度 280-600mm;(4)測試置物架的強度技術試驗不合理。故答案為:B。28.【答案】(1)D(2)B;C;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設計的一般原則。設計的原則包括創新原則、實用原則、經濟原則、美觀原則、技術規范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安全原則。創新是技術的核心,創新就是創造出新的產品、造型、功能等。實用原則是最基本的原則,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經濟原則是以最低的費用取得最佳的效果;美觀性原則除了形狀美、色彩美、材質美,還包括文化性的美、技術性的美、氣質性的美、風格性的美等.技術規范原則是指產品需要符合行業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可持續發展性原則是產品適應環境和可是續發展的需求;安全是設計設計工作最基本的需求。【解答】(1)工作原理不需要收集,會使用會操作即可;故答案為:D。(3)A、需要綜合考慮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以達成“學習用”這個目標。B、不用增加筆筒、時鐘、語音控制等功能,考慮成本、時間問題。C、需要考慮使用場所,是在教室,還是寢室,還是家里,需要匹配不同的空間環境。D、可以考慮信息交互,比如亮度旋鈕旋到底,或角度調到最大時,會發出聲音。故答案為:BCD。29.【答案】(1)C;D;E(2)(3)A;B;D【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簡單結構的設計分析。【解答】(1)在制定設計方案時,需要收集衣架的重量、支架的材料和可用空間。故答案為: CDE。(2)根據設計要求作答如答圖所示。(3)掛了衣架之后的支架正常受力是向下的,猛力將支架向外拉,其施力方向與支架正常受力情況不符,無試驗的意義。故答案為: ABD。30.【答案】(1)A;C;E(2)②④①⑤③(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工程方案設計;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包括以下四個: 1、策劃決策:建設前期工作階段,主要包括編報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兩項工作內容; 2、勘察設計階段:勘察過程分為初勘和詳勘兩個階段,為設計提供實際依據。設計過程一般分為初步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施工圖一經審查批準,不得擅自進行修改,必須重新報請原審批部門,由原審批部門委托審查機構審查后再批準實施; 3、建設準備施工階段:按規定做好施工準備,具備開工條件后,建設單位申請開工,進入施工安裝階段,建設工程具備了開工條件并取得施工許可證后方可開工,項目新開工時間,按設計文件中規定的任何一項永久性工程第一次正式破土開槽時間而定,不需開槽的以正式打樁作為開工時間,鐵路、公路、水庫等以開始進行土石方工程作為正式開工時間; 4、竣工驗收階段:工程竣工驗收是全面考核建設成果、檢驗設計和施工質量的重要步驟,也是建設項目轉入生產和使用的標志,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編制竣工決算,項目正式投入使用。【解答】(1) 下列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 ACE,這些條件是限制下來的;(2) 塔臺的建造需經歷以下步驟,正確的排列序號是 ②④①⑤③ ;(3) 根據評價表,我們可以發現第2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不足。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故答案為:(1)ACE(2) ②④①⑤③ (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三角形結構③材料不均勻,接頭不牢固31.【答案】(1)③①②⑥④⑤(2)A(3)二;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解析】【分析】(1) (1)根據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解答即可。(2)太陽能電池板的面積越大,單位時間內接收的太陽能越多,根據設計任務的目的分析解答。(3)將各個評價項目的得分相加,得分最高的模型最好。根據車輛的使用環境和要求對評價項目進行猜想。【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步驟通常是:明確問題、設計方案、實施計劃、檢驗產品、改進完善和發布成果,故正確排序為③①②⑥④⑤。(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火星條件下,獲取并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能。故選A。(3)根據表格可知,第一組的綜合評價得分為10分,第二種的綜合評價得分為12分,第三組的綜合評價得分為9分,則第二組制作的模型最好;根據車輛的使用環境可知,我們還可以從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等角度對“火星車”進行評價。(1)設計制作“火星車”的標準步驟通常是:明確問題(③)確定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方案(①)制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實施計劃(②)根據方案進行實施;檢驗產品(⑥)測試產品效果;改進完善(④)根據測試結果進行改進;發布成果(⑤)最終完成并發布成果。故正確排序為③①②⑥④⑤。(2)“祝融號”火星車比“玉兔二號”月球車設計了更大尺寸的太陽能板,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火星條件下,獲取并接受到更多的太陽能,以保證火星車正常工作,而不是為了美觀或控制轉向。A正確,BC錯誤。故選A。(3)為了評估“火星車”的全方面性能,除了光電轉換率、保溫性、抗震性、平穩性和設計圖文與說明,還可以從越障能力、耐久性、通訊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越障能力是指火星車在復雜地形中行進和應對障礙物的能力,這對于火星探測任務非常重要;耐久性是火星車評價的重要方面之一,可測試火星車在火星苛刻環境下的長期工作能力;火星車的通訊能力是其設計和操作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因為它需要與地球上的控制中心進行數據交換和接收指令。32.【答案】(1)B(2)D【知識點】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參照物就是在描述或研究一個物體的運動時,選來作標準的物體。關于參照物,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相對性: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擇的參照物。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的參照物,其運動狀態可能不同4。任意性:理論上,任何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但在實際問題中,選擇參照物時通常會考慮方便性和直觀性8。不唯一性: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不同的參照物可能會導致對該物體運動狀態的不同描述【解答】(1)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以誰為參照物,誰就是靜止的,所以科學能指導技術與工程的開展。工程師利用運動與靜止是相對的原理,設計并制造了風洞。風洞實驗中,將飛機固定在支架上,使高速氣流流過機身,以檢測飛機的性能。此時,若認為飛機是運動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 氣流;(2) 技術與工程能促進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利用頻閃照相機研究高速物體的運動。如圖為蘋果下落的頻閃照片,下列圖像能表示該過程中蘋果運動狀態變化的是D,因為相同的時間內,路程是越來越長了,說明速度是越來越大了;故答案為:(1)B(2)D33.【答案】(1)B(2)(3)根據設計要求和設計過程通過調整螺絲與螺母緊固后,可調節角度,實現結構的可調節性與穩定性。;在支架上放置一個與平板電腦等重的物體,模擬實際使用時的負載情況;然后將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從不同方向(如前后、左右)輕輕推動支架,觀察支架是否容易傾倒。若支架在推動過程中沒有明顯晃動或傾倒,則說明支架穩定性良好;若容易傾倒,則說明支架的穩定性有待改進。【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1、發現問題的途徑收集和分析信息:通過對大量相關資料、數據等的收集與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或潛在需求。比如在研究市場上各類平板電腦支架的銷售數據和用戶反饋時,發現現有支架存在的不足等問題。觀察日常生活: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留意到一些不便或可以改進的地方,從而發現問題。就像本題中小寧在使用平板電腦的過程中,發現缺少合適支架的問題,屬于從日常生活的實際體驗中發現需求。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在進行技術研發、實驗等過程中,發現技術難題或可以優化的環節等問題。例如在研究新型材料用于支架制作時,發現材料性能方面的問題。2、設計方案相關設計草圖繪制:需要根據設計要求,將頭腦中的設計想法以圖形的形式直觀地表達出來。要標注出關鍵尺寸和結構,以便于后續的制作和理解。比如本題中要根據平板電腦尺寸和支架功能要求,設計出合理的形狀和尺寸,并在草圖上清晰標注。結構設計原理:穩定性原理:像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在設計支架底座等部分時可以利用這一原理,確保支架不易傾倒。可調節原理:通過設計可旋轉、可伸縮等連接結構,實現角度等的調節功能。如使用轉軸、滑槽等結構來連接不同部件,達到調節的目的。【解答】(1)小明發現問題的途徑是觀察日常生活;故答案為:B。(2)根據設計要求繪制草圖和標注尺寸如答圖所示。(3)①根據設計要求和設計過程通過調整螺絲與螺母緊固后,可調節角度,實現結構的可調節性與穩定性。②在支架上放置一個與平板電腦等重的物體,模擬實際使用時的負載情況;然后將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從不同方向(如前后、左右)輕輕推動支架,觀察支架是否容易傾倒。若支架在推動過程中沒有明顯晃動或傾倒,則說明支架穩定性良好;若容易傾倒,則說明支架的穩定性有待改進。34.【答案】(1)A;B;C(2)小腿加足背高度數據的中位數或稍小于中位數的值作為座椅高度的參考值,小腿加足背高度主要集中在30—40cm之間;座椅高度可設計為32—35cm左右,同時可設置一定的高度調節范圍(如30-38cm)。(3)結構穩固:確保學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椅子不會輕易晃動或損壞,保證使用安全和椅子的使用壽命。符合人體工程學:扶手的高度、形狀設計合理,能讓學生在伏案書寫或使用電腦時手臂自然放置,減輕肩部和手臂的疲勞等。可調節性強:除了座椅高度可調節外,靠背的高度、扶手的位置等也能進行適當調節,以適應不同身高、體型學生的多種需求。(4)①;②【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解析】【分析】工程設計的基本步驟:明確問題,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前期研究,通過各種渠道,尋找相關的信息,了解問題的來龍去脈,并制作成文本或圖表;設計方案,針對要解決的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案;方案篩選,分析每一個方案的優點和缺點,篩選出最佳方案;設計制作,根據篩選出的最佳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測試改進,對設計制作出的模型或原型進行測試,根據測試結果,反思并改進模型或原型;展示交流,對最終的設計方案進行展示交流。【解答】(1)A、靠背傾角:合適的靠背傾角能讓學生靠坐時更舒適,減輕背部壓力,是需要考慮的因素。B、選項座位的尺寸:座位尺寸包括長度、寬度等,合適的尺寸能讓不同體型的學生都能舒適就坐,是重要的考慮因素。C、選項座椅的材料:材料的透氣性、柔軟度等會直接影響學生坐著的舒適度,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故答案為:ABC。(2)步驟一:分析數據:觀察數據統計圖可知,小腿加足背高度主要集中在30—40cm之間。步驟二:確定座椅高度設計原則:為了滿足大多數學生雙腳恰好垂直觸地的需求,座椅高度應該略低于大多數學生的小腿加足背高度。可以考慮取小腿加足背高度數據的中位數或稍小于中位數的值作為座椅高度的參考值。根據圖中數據,中位數大約在35cm左右,所以座椅高度可設計為32—35cm左右,同時可設置一定的高度調節范圍(如30—38cm),以便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3)根據實際需求再提出一條學習椅設計的驗收標準。結構穩固:確保學生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椅子不會輕易晃動或損壞,保證使用安全和椅子的使用壽命。符合人體工程學:例如扶手的高度、形狀設計合理,能讓學生在伏案書寫或使用電腦時手臂自然放置,減輕肩部和手臂的疲勞等。可調節性強:除了座椅高度可調節外,靠背的高度、扶手的位置等也能進行適當調節,以適應不同身高、體型學生的多種需求。(4)工程實踐的主要流程:明確問題:這是工程實踐的起始點,需要清晰地界定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包括問題的背景、涉及的相關因素、預期達到的目標等。例如在設計一款新型的學生座椅時,要明確是為了解決學生長時間就坐的舒適性問題等。建立假設:在明確問題后,需要通過建立各種假設來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設計解決方案。實施計劃:按照預先制定的計劃和設計方案進行具體的制作和實施。檢驗作品:對制作完成的作品進行測試和檢驗,看是否達到預期的性能指標和功能要求。改進完善:根據檢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行改進和優化。發布成果:將最終完成且經過檢驗和完善的成果進行發布,可以是產品的發布、技術報告的發布等。故答案為:①②。35.【答案】(1)馬鬃(2)B(3)大于;將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放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最終在試管底部有固體物質殘留.【知識點】塑料、橡膠、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特點【解析】【分析】根據物質的成分及其檢驗方法、根據塑料的性質來分析;【解答】(1)馬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蛋白質灼燒后有燒焦羽毛的氣味;而尼龍是一種合成纖維,灼燒時沒有燒焦羽毛氣味,所以灼燒后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馬鬃。(2)聚乳酸塑料是通過人工合成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答案選 B。(3)①從圖中可以看出,銅元素含量越高,合金的硬度越大。因為罐蓋硬度應大于罐體硬度,所以罐蓋中銅元素的含量應大于罐體中銅元素的含量。②鋁合金中除了鋁還含有其他金屬,如鋅等,而純鋁只含有鋁一種金屬。將已打磨的罐體金屬小碎片放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之充分反應,由于鋁合金中含有其他金屬,這些金屬可能不與稀鹽酸反應或反應后生成不溶于酸的物質,所以最終在試管底部會有固體物質殘留;而純鋁與稀鹽酸反應后不會有固體殘留,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證明罐體的金屬材料是鋁合金而不是純鋁。36.【答案】(1)玻璃杯,刻度線分布均勻(或塑料瓶,量程更大)(2)A(3)用刻度尺測出玻璃杯的高度,將其20 等分,在每一等分處畫上刻度線并標上刻度值(或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 10mL 水倒入玻璃杯,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20mL”,以此類推)【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認識技術與工程【解析】【分析】用刻度尺測出玻璃杯的高度,將其20等分,在每一等分處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在液面位置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10mL”。再量取10mL水倒入玻璃杯,畫上刻度線標上刻度值“20mL”,以此類推。【解答】使用量筒測量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和最小刻度。測量前,量筒必須放在水平桌面上。大多數液體在靜止時,液面在量筒內呈凹 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中央最低處相切,玻璃杯上下粗細相同,刻度線分布均勻,測量工具更好;故:(1)玻璃杯。玻璃杯上下粗細相同,刻度線分布均勻;(2)A區較細,較小的體積變化可以使讀數變化更加明顯,所以測量結果比較精確;(3)玻璃杯最多可以裝200mL水,20等分,每一等分為10mL。37.【答案】(1)B(2)C(3)A【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解析】【分析】(1)家用桌凳一般高度為80cm。(2)為了減小誤差通常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在數據處理時通常是先將錯誤數據刪除,然后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根據圖中凳面和凳腳結構連接進行分析。【解答】(1)A、8厘米太短,相當于一個學生用三角板的長度,故A不符合題意。B、桌凳的高度大約是0.8m,故B符合題意。C、8米比兩層樓還要高,故C不符合題意。D、8千米太長,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 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并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圓柱形桌腿的直徑是。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根據圖中凳面和凳腳的結構,發揮空間想像能力,橫檔需要與凳面和凳腳互相卡住的結構,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8.【答案】(1)A(2)②④①⑤③(3)2;①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②沒有采用鏤空結構【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在設計塔臺時,會考慮的因素有:材料的實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員分工,設計對環境的影響,抗風抗震能力等,這些因素都要考慮。完成一項工程要經歷重要的工作階段,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再重新設計建立模型,再測試,再改進完善。循環往復,直到設計達到各種限制條件的要求,才開始實施建設。【解答】(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塔臺要求高1.5米,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1平方米,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且成本不超過5000元。因此,屬于本次校園塔臺建設中的限制條件的是A塔臺高度、C占地面積、E建造成本。(2)建造一座塔臺,應該經歷的步驟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實施建設。因此,下列建造塔臺的步驟按照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排列序號是:②④①⑤③。(3)根據評價表中數據信息,我們可以發現第2組建造的塔臺穩定性存在不足,可能的原因包括沒有采用上輕下重、上小下大的結構,導致其抗震能力較弱;沒有采用鏤空結構,導致其抗風能力較弱。39.【答案】(1)A;B;C;E(2)乙【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測試與改進【解析】【分析】發現問題的來源有三個途徑:觀察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我們存在的背景和基礎,它往往蘊藏著豐富的問題資源,同時也離我們最近;收集和分析信息,我們通過對文獻信息、網絡信息、媒體信息的收集、檢索和分析,往往可以發現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技術研究、技術試驗是重要的技術活動,也是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解答】小明通過網絡等途徑收集了大量信息并進行了分析,其中與人機關系要實現的目標相關的有:榨汁機拆裝方便,便于清洗;水果放入后,不需要手扶即可完成電動榨汁的操作;榨汁過程安全可靠;榨汁過程噪音小;故選ABCE;(2)要實現榨汁功能,可能實現反復擠壓水果進行榨汁功能的是乙。故答案為:(1)ABCE;(2)乙。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第五單元制造技術與工程拔高培優試卷(學生版).docx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第五單元制造技術與工程拔高培優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