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姓名準考證號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卷(二)歷史本試題卷共8頁,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寫在答題卡和本試題卷上,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和相關信息;2.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2B鉛筆填涂方框,修改時用橡皮擦千凈,不留痕跡;3.非選擇題部分請按題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否則作答無效;4.在草稿紙、試題卷上作答無效;5.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6.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果要考證“中國是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這一結論,需要選取的證據是()A.北京人遺址發現的灰燼、燒骨B.玉蟾巖遺址出土的稻谷C.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銅鼎D.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樹2.“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不管求學哪里,每個學子的夢想都被照亮。寒門學子、隨遷子女、殘疾兒童…無論身份如何,每個家庭的希望都被托起。”與材料言論對應的思想主張是()A.以德治國B.無為而治C.有教無類D.因材施教3.“一段長路,一條長河,走了兩千年也走不夠:駝鈴古道,大漠孤煙,·一路收獲到歐洲。東方神韻,西域春秋,馱去精彩,馱回追求;文明之旅,和平之行。”上述歌詞能夠說明()A.春秋爭霸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融B.北民南遷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C.西漢時新疆地區已成為中國領土D.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4.明末清初,農學家宋應星著有《天工開物》。他注意利用數據來說明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如留心人力踏轉龍骨車和牛力轉動龍骨車之間功效的具體差別,推算了一畝秧苗可供移栽的面積及稻秧生長的時日等。這說明當時的中國科技()A.崇尚創新進取的精神B.深受西學東漸的影響C.重視實踐經驗的總結D.開始向近代科技轉型歷史試題(第1頁共8頁) Q夸克掃描王極速掃描,就是高效可部5.某學習小組在進行項目化學習時收集了下列史實。據此可知,他們學習的主題是()唐朝元朝清朝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平定新疆地區大、小和卓叛在西域先后設置安西都球(今臺灣):在西藏設立宣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封亂,設置伊犁將軍;反擊沙俄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對雅克薩的入侵,簽訂《尼布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接統轄楚條約》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經濟重心的南移C.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6.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圖呈現的是與他相關的部分史事,圖中①、②處應依次填寫的是(成立興中會①②創辦黃埔軍校在北京逝世1894年1905年1912年1924年1925年A.發動黃花崗起義;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B.成立中國同盟會;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C.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籌劃廣西起義D.領導護國戰爭: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7.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寫到:“1905年是新舊中國的分水嶺,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始”。從教育發展的角度來看,此材料中所謂的“分水嶺”指的是()A.創辦南洋公學B.創辦《解放日報》C.廢除科舉制度D.創辦京師大學堂8.近代先進的中國人通過創辦報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如表所示報刊(和新漿音慟第日七兒旺9OFEN□ 回d維新運動期間《民報》創刊號《青年雜志》第I卷第1號共產黨創辦的工人刊物A.有效抵御了列強的侵略B.是宣傳先進思想的載體C.都是由民族資產階級所創辦D.推動國人文化素質普遍提高歷史試題(第2頁共8頁) Q夸克掃描王極速掃描,就是高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