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衡陽縣四中 2025 年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二地理試題卷卷面總分值:100 分 考試時間:75 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年 11月 28 日,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全長 3046公里的綠色阻沙防護 帶在和田地區于田縣完成合龍。下表示意當地 “ 鎖住 ” 沙漠主要采取的三種方式:生 物治沙、工程治沙和光伏治沙。在此基礎上,針對高大沙丘的治理,于田縣還探索出 “ 梯田式 ” 治沙的新模式。據此完成下面小題。治沙 方式 生物治沙 工程治沙 光伏治沙主要 措施 種植耐旱、耐風沙的喬木、 灌木和草本植物,如檸條、 沙棘等;建立綠洲農田防護 林體系等。 設置草方格沙障、黏土沙 障、石方格沙障等;設置 阻沙柵欄、擋沙墻等。 設置光伏電站,在光伏板 下種植適合的植物,養殖 動物,發展生態農業等。1 .根據治沙目標區水資源由多到少的狀況,對應治沙方式最合理的是( )A.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生物治沙 B.生物治沙、光伏治沙、工程治沙C.工程治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 D.生物治沙、工程治沙、光伏治沙2 .如圖為被改造成“梯田”狀的高大沙丘地形素描圖,斜坡處最佳的治沙措施是 ( )A.鋪設草方格沙障 B.營造灌木防風林C.修建高立式擋沙墻 D.安裝太陽能光伏板海洋牧場是指在定海域內,采用規模化漁業設施和系統化管理體系,利用自然的 海洋生態環境,對魚、貝、蝦、藻等海洋資源進行有計劃和有目的的海上放養。為了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海洋空間資源,綜合型海洋牧場逐漸得到推廣。下圖為綜合型海洋 牧場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 .與單一功能的海洋牧場相比,綜合型海洋牧場的優勢是( )A.養殖周期更短 B.產品價格更低 C.生產成本更低 D.市場前景更好 4 .綜合型海洋牧場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①管理維護成本高 ②養殖技術要求高 ③規模化發展受限 ④市場競爭力不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跨國企業 F 設在中國 H省的工廠,主要從事高端手機的加工、組裝,其零部件來 自全球,產品大量銷往世界各地。 2020年以后, F 企業陸續將工廠遷往印度。 2024 年,F 企業將部分產能重新遷回 H省,但利潤率下降仍然是其在中國發展的主要挑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 .F 企業將工廠遷往印度的主要原因是印度( )A.人口結構更年輕 B.高端手機市場更廣闊 C.基礎設施更完善 D.零部件供應鏈更完整 6 .F 企業將工廠遷出對 H 省的主要影響是( )A.工業化進程加快 B.環境污染明顯減少 C.勞動力數量增加 D.服務業就業崗位減少 7 .F 企業的中國工廠未來主要發展方向是( )A.提高自動化水平 B.降低員工工資 C.生產以設計為主 D.擴大生產規模下圖表示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土地面積、水資源總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標的 對比。讀圖回答下列各題。8 .圖中字母 a、b、c、d 代表的指標分別是( )A.水資源總量、土地面積、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積、人口、水資源總量 C.人口、水資源總量、耕地、土地面積 D.土地面積、人口、耕地、水資源總量 9 .北方地區資源的配置現狀會導致( )A.耕地后備不足 B.水資源浪費嚴重C.人均土地面積少 D.缺水問題突出烏鞘嶺是我國三大自然區的交匯地帶,也是多種自然要素的過渡地帶,具有極為 重要的地理意義。圖 1為我國某區域簡圖。圖2為我國典型地貌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 .典型地貌景觀與我國三大自然區對應正確的是( )A.① —甲②—乙③—丙 B.① —乙②—丙③—甲 C.① —丙②—乙③—甲 D.① —丙②—甲③—乙 11 .烏鞘嶺地理位置的過渡性表現為( )A.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 B.地勢第二向第三級階梯過渡C.季風區向非季風區過渡 D.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過渡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碳排放國,我國提出力爭 2030年實現碳達峰(即 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種方式抵 消)的“ 雙碳 ”目標,實現“ 雙碳 ”目標的關鍵是確保能源行業的碳中和轉型。下圖中 甲圖是 2000—2018年黃河流域碳排放變化趨勢,乙圖是黃河流域地理分布圖。據此, 完成下列小題。12 .關于 2000—2018 年黃河流域能源消費碳排放變化趨勢,說法正確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下游>上游空間分異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趨勢,地區產業結構優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趨勢,對能源依賴性較弱D.下游碳排放占比整體呈先上升趨勢,經濟發展質量提高13 .黃河中游地區能源消費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經濟發展水平 B.地區產業結構C.地區人口總量 D.工業技術水平14 .為實現我國“雙碳”目標,下列黃河流域減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區側重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低碳理念②上游地區轉移高耗能產業,繼續保持低碳優勢③中游地區注重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④鼓勵科技創新,提高技術水平,發展循環經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戰略性礦產資源是指關系國計民生、國家穩定,在資源系統中居支配地位的資 源。我國 75%以上的戰略性金屬礦產供應風險處于高位,且比例不斷擴大。 2022年我國鐵礦、鉻礦、鉆礦等多種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超過 80%,石油對外依存度 超過 70%。完成下面小題。15 .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礦產開發能力不足 B.資源消費能力較強C.礦產資源儲量較小 D.進口礦產成本較低16 .針對戰略性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的現狀,我國應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控制自身的資源消費量 ②逐步減少資源的進口來源③提高資源的循環利用率 ④加大礦產資源勘探與儲備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道題,共 52 分。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水磨坊是利用水能進行谷物加工的小型生產車間。波蘭維斯瓦河下游位于波德平 原,年降水量不足 500mm。從 12世紀開始,維斯瓦河下游農業區沿河(溪)流建設了 大量水磨坊,自 18世紀末以來水磨坊逐漸被廢棄。隨著土地資源大規模開發,耕地面 積增加,農業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該地河流水文水系發生了顯著變化。左圖示意維 斯瓦河下游農業區水磨坊分布。右圖示意水磨坊景觀。( 1 )指出早期在維斯瓦河下游農業區建設水磨坊的有利條件。( 4 分)( 2 )說明自 18 世紀末以來維斯瓦河下游農業區水磨坊逐漸被廢棄的原因。( 6 分)( 3 )針對水磨坊被廢棄的現狀,請提出水磨坊景觀開發利用的合理建議。( 6 分)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武夷山主峰黃崗山海拔 2158m,為我國大陸東南部最高峰。這里生物種類繁多, 被 譽為 “ 動植物寶庫 ” 。武夷山海拔在 1900m以上的自然帶為中山草甸帶, 草本植物分布 面積大, 且生長茂密; 木本植物低矮, 胸徑大, 分布較少, 樹木枝條彎曲, 木質好。中山草 甸帶土壤有機質含量高。隨著氣候變暖, 近二十幾年來中山草甸帶土壤有機質含量呈減 少趨勢。下圖為武夷山脈的地理位置示意圖及武夷山主峰黃崗山的垂直自然帶分布。( 1 )說明武夷山被譽為“動植物寶庫”的原因。( 6 分)( 2 )從植被特點角度,推測武夷山中山草甸帶的氣候特征。( 6 分)( 3 )研究發現,近年來中山草甸帶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試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 (6分)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8分)稀土是重要的戰略性金屬資源。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消費國和供應國, 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稀土工業體系, 對外稀土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 80%以上。 2012年 前, 我國曾大規模廉價出口稀土原料及初級加工產品。 2012年我國開始對稀土實施國 家儲備制度, 稀土管理逐漸走向專業化, 稀土材料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新材料, 逐步注重 產品深加工, 中國稀土貿易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表為 2020年中國稀土產量地區占比, 圖示意 2008~2018年中國稀土貿易產品結構變化。表 2020年中國稀土產量地區占比地區 內蒙古 福建 江西 山東 湖南 廣東 廣西 四川 云南占比(%) 53. 6 2. 7 6. 4 3. 1 1. 4 2. 0 1. 9 28. 8 0. 1( 1 )簡述我國稀土資源的空間分布特點。( 4 分)( 2 )分析 2012 年中國對稀土實施國家儲備制度的原因。( 8 分)( 3 )隨著我國稀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有學者建議重新調整稀土產業政策,減少國內 稀土資源開采并拓寬稀土進口渠道。你是否贊同,請表明觀點并說明理由。( 6 分)高二地理期中考試答案一、選擇題BADAA DAADC CABCB C二、綜合題17 .( 1 )河網密布(水系發達、河/溪流多);地處農業區,谷物加工量大(市場需 求大)( 2 )技術進步,水力逐漸被風力、蒸汽、電力等其他動力取代;水磨坊生產加工效率 低,市場需求減少;該地降水量少,農業用水量增加,河(溪)流水量變小,一些小 河道消失,部分水磨坊無法正常運行。( 3 )利用磨池發展漁業;利用磨池發展水上娛樂項目;在水磨村落建造成水磨文化展 覽館;在水磨村落改造成民宿;因地制宜改造成小型水電站;利用森林發展生態旅游。18 .( 1 )武夷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水熱資源充足;武夷山相對高度大,山地垂 直差異顯著,生態環境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人類活動干擾小。( 2 )該區域植被以草甸為主,草本植物分布面積大,且生長茂密,說明熱量條件較差 (氣候溫涼);水分條件較好(降水量豐沛,濕度較大);木本植物少,且胸徑大, 木質好,枝條彎曲,說明多大風,光照充足(日較差大)。( 3 )全球變暖,該地溫度升高,生長環境改變,草甸群落生產力下降,有機質來源減 少:草甸植被減少,對地表保護作用降低,加之該區域降水多,地表侵蝕(水土流失)加劇;地溫升高導致微生物活性增強,有機質分解加快;全球變暖導致草甸向森 林演變,森林從土壤吸收有機質增加。19 .( 1 )空間分布不均,北多南少;集中分布于內蒙古、四川。( 2 )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儲量有限;原有加工方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低;2012 年 前以原材料和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低;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對稀土需求不 斷增加,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 3 )贊同:保護國內稀土資源,維護國家資源安全;節約環境成本,改善國內生態環 境;推動稀土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維持國內稀土產業穩定發展。不贊同:我國稀土 儲量大,資源稟賦好;國際市場稀土價格不穩定;大量進口稀土不利于我國建設稀土 全產業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