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1.實驗:水蒸氣在什么條件下才會變成小水珠呢 猜想:實驗方法:a) 向兩只相同的燒杯內,倒入同樣多的、溫度相同的熱水。b) 用酒精燈給其中一場玻璃片加熱。c) 把加熱過的玻璃片和常溫下的玻璃片同時分別蓋在兩只燒杯上。觀察思考:①這是 實驗。兩個實驗中不同的條件是 。②實驗中存在大量水蒸氣的地方是 。③看到的現象是 。④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⑤水蒸氣變成水的這個過程叫做 。2.圖甲所示,是研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裝置圖。(1)實驗時,用酒精燈的 焰給燒杯加熱。(2)實驗時,依據觀察到水的內部產生大量的氣泡,判斷水開始 。(3)圖乙是實驗第4分鐘時溫度計顯示的數,將其讀數記錄到表中。時間/分鐘 0 1 2 3 4 5 6 7 8溫度/℃ 90 92 94 96 99 100 96 100(4)在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下端的 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和 。(5)從記錄數據看出,在第 分鐘記錄的數據是明顯錯誤。(6)從實驗可得出,加熱了 分鐘水開始沸騰;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但溫度 。3.在試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將裝有清水的試管放入盛滿碎冰(加入了食鹽)的容器中,用溫度計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并觀察試管中清水的變化。記錄如下:仔細觀察上表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以下問題。時間/分鐘 0 1 2 3 4 5 6 7溫度/C 12 5 2 0 0 0 0 0變化 沒結冰 沒結冰 沒結冰 沒結冰 結冰中 結冰中 結冰中 結冰中(1)試管中清水溫度下降速度是( )的。A.均勻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2)水在0攝氏度開始結冰,結冰的原因是水( )。A.受熱 B.遇冷 C.先熱后冷(3)冰和水是同一種物質嗎?( )A.是 B.不是(4)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時,溫度計( )接觸試管壁。A.能 B.不能 C.都可以(5)水結冰后,體積( )。A.增大 B.減小 C.不變4.小科準備了三個大小、形狀一樣的玻璃杯,其中1號杯里加自來水,2號杯是空杯子,3號杯裝著冰塊,都放在室溫26℃左右的桌子上。(1)隔幾分鐘后,觀察到杯子中水位逐漸上升的是( )。A.1號杯 B.2號杯 C.3號杯(2)三天后,不能觀察到杯子中水位下降的是( )。A.1號杯 B.2號杯 C.3號杯(3)如果把3號杯分別放在溫度不同的房間中,那么冰塊融化最快的是( )。A.5℃的房間 B.15℃的房間 C.30℃的房間(4)冰塊融化了一半,用溫度計測量杯中的溫度,此時溫度計的讀數是( )。A.0℃ B.大于℃ C.低于0℃(5)為了減慢冰塊融化的速度,我們可以( )。A.搖晃冰塊 B.對冰塊吹氣 C.用毛巾包住冰塊(6)小科在做這個實驗時發現 號杯外壁有水珠,這些水珠此時的狀態為 [填“固態”“液態”或“氣態”],它們來自 [填“杯內”或“杯外”]。(7)小科想用溫度計測量1號杯中水的具體溫度,溫度計測得溫度如圖所示,1號杯中的水溫為 ℃。5.水受熱以后 (1)冰融化前,溫度 。(2)冰融化時的溫度是 。(3)冰融化的過程中,溫度 。(4)當所有的冰融化成水后,持續加熱,溫度又會( )。A.持續下降 B.持續上升 C.保持不變 D.0℃ E.100℃(5)水沸騰前,溫度 。(6)水沸騰時的溫度是 。(7)水沸騰后,停止加熱前,溫度( )。A.持續下降 B.持續上升 C.保持不變 D.0℃ E.100℃6.小科學習了《月球》后,為進一步了解月球有關知識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小科通過實驗來模擬環形山的形成,實驗步驟如下:a.在一個盤子里鋪上約3厘米厚的沙。b.從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盤里丟相同大小的石子。c.再從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丟大小不同的石子。根據模擬實驗,選擇正確的選項。①盤子里的細沙模擬的是 。②石子模擬的是 。③被石子撞擊形成的大小不同的沙坑模擬的是 。A.流星 B.環形山 C.月球表面(2)下面是小科在一月內連續拍攝的月相圖片。請你按照時間的先后順序,將圖片排序: 。(3)小科在讀古詩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時,覺得“圓缺”就是指月相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月球本身發生了圓缺變化B.月球能自己發光,有時亮面多,有時亮面少C.每個月的不同日期,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大小不同7.關于環形山的形成,科學家認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擊月球形成的,我們來做模擬實驗。(1)在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盤和細沙模擬的是( )。A.月球 B.月球表面 C.大小不同的環形山(2)制造環形山的過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球從相同高度向下扔B.在不同的高度用大小相同的球向下扔C.必須朝同一個方向扔球(3)觀察到的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B.有的坑深,有的坑淺C.不會出現坑(4)模擬制造的環形山,由此可知,月球環形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8.某小組為了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長度的變化,在平地上豎直插了一根竹竿,陽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們及時記錄下了影子的長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鐘去測量一次影子的長度。測量時,他們發現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們測量的竹竿影子長度變化的數據表。請仔細閱讀,并回答下面的問題。測量時間(次數) 1 2 3 4 5 6 7 8 9影長(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1)該小組是在一天中的9:30開始測量的,由上面的數據表我們能推測出,該小組是在( )結束測量的。A.13:30 B.14:00 C.14:30(2)由上面的數據表可以推測,如果進行第10次測量,這時竹竿影子的長度大約為( )厘米。A.77 B.99 C.125(3)由上面的數據表可知,從第1次測量到第6次測量這段時間里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影子的長度逐漸( )。A.變長 B.變短 C.先變長后變短9.俊希想研究“剪開蠶繭后,蠶蛹還能活嗎?”這一問題。研究過程如下。(1)如圖所示,俊希把一只蠶繭剪開一個口子。在剪蠶繭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傷到 。(2)俊希先觀察一會兒,發現蠶蛹一動也不動,他用手輕輕碰一碰蠶蛹,發現蠶蛹 [填“有”或“沒有”]反應。(3)俊希把蠶蛹放進盒子里,一段時間后蠶蛹( )。A.會餓死B.會凍死C.會變成蠶蛾(4)通過研究,俊希發現,剪開蠶繭后,蠶蛹 [填“能”或“不能”]活。這說明蠶繭的主要作用是 。10.過了一段時間后,鳳仙花開花了,思思和小維想模仿自然界中的蜜蜂給鳳仙花人工授粉,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1)思思觀察到一朵完整的鳳仙花有花萼、花冠、雌蕊、雄蕊,她認為鳳仙花是(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無法確定(2)小維觀察到鳳仙花的( )里有花粉,用棉簽輕觸這一部分,把棉簽上的花粉涂在( )的柱頭上。A雄蕊 B.花萼 C.雌蕊 D.花冠(3)植物有多種方式來傳播花粉,請你寫出另外兩種方式: 、 。11.探究種子的萌發情況。提出問題:把蠶豆種子按不同的方向擺放,根都會向同樣的方向生長嗎?實驗步驟:①選幾顆蠶豆種子在水中浸泡幾小時。②將種子擺放在紗布和瓶壁之間,有正放的,有倒放的,有橫放的。③將紗布弄濕后貼在瓶壁。④把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幾天后,觀察種子的萌發情況。⑤取一玻璃瓶,向瓶內倒水,使水面距瓶底大約1厘米。 (1)以上是被打亂的實驗步驟,正確的排序是( )。A.①⑤③②④ B.①③⑤④② C.⑤①②③④(2)將蠶豆種子浸泡幾小時,是為了( )。A.加快種子發芽的速度 B.讓其吸取水中的營養 C.容易剝皮(3)實驗現象:種子在萌發時,先長出 ( ),向( )生長,然后長出( ),向( )生長。(4)實驗結論:無論種子按什么方向擺放,根都是向( )生長的。12.歡歡為探究種子的萌發情況,做了如下實驗:(1)選三顆蠶豆種子放在水中浸泡幾個小時,這樣可使發芽的速度 ;(2)向瓶內倒水,使水位達到1厘米。將紗布弄濕后貼在瓶壁;(3)將種子擺放在紗布和瓶壁之間。如上圖,蠶豆a為 放,蠶豆b為 放,蠶豆c為 放。之后把瓶子放在溫暖的地方;(4)幾天以后觀察發現:種子在萌發時,根向 生長,芽向 生長。種子的 會發育成植物的根, 會發育成植物的莖、葉。13.在研究“蚯蚓的選擇”時,小旭采用以下實驗裝置:將長方形紙盒里面涂黑,并鋪一層濕潤的土壤,以中線為界,一側蓋上玻璃板,另一側蓋上厚紙板。(1)紙盒的一側蓋上玻璃板,另一側蓋上厚紙板,這樣做紙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陰暗兩種不同的環境。這個實驗裝置研究的問題是 。(2)待選擇的蚯蚓放在( )比較好。A.盒子明亮的一端 B.盒子黑暗的一端 C.盒子中間(3)給蚯蚓選擇的時間以( )比較合適。A.1分鐘B.5分鐘或更長C.只要有蚯蚓爬向哪邊就可以停止了(4)通過小旭多組、多次實驗,可以發現蚯蚓總是爬向蓋厚紙板的一端,這說明:蚯蚓喜歡生活在 的環境中。(5)實驗結束后,應將蚯蚓放回到濕潤的土壤中。蚯蚓一旦離開這樣的土壤,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死亡,這是因為( )。A.所有動物都需要濕潤的環境B.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C.動物能夠改變環境14.下面是三位同學研究“萵筍葉是否可以喂蠶寶寶”的實驗設計。(1)木木的實驗設計:①準備兩個飼養盒,里面各放1條蠶寶寶;②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桑葉,給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萵筍葉;③將一個飼養盒放在窗臺上,將另一個飼養盒放在抽屜里。(2)曉曉的實驗設計:①準備兩個飼養盒,里面各放10條蠶寶寶;②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桑葉,給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萵筍葉;③將兩個飼養盒放在相同的地方。(3)月月的實驗設計:①準備兩個飼養盒,里面各放10條蠶寶寶;②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桑葉,給另一個盒子里的蠶寶寶喂萵筍葉;③10天后,將兩個飼養盒中蠶寶寶的食物互換。請回答下列問題:實驗設計合理的是 ,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 ,不合理的原因是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8頁,共8頁第7頁,共8頁《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參考答案1. 對比 玻璃片的溫度 燒杯內 加熱過的玻璃片上沒有小水珠,常溫下的玻璃片上有小水珠 水蒸氣遇冷會變成小水珠 凝結2.(1)外(2)沸騰(3)98(4) 液泡 底 側壁(5)7(6) 6 保持不變3.(1)B(2)B(3)A(4)B(5)A4.(1)C(2)B(3)C(4)A(5)C(6) 3 液態 杯外(7)265.(1)上升(2)0℃(3)保持不變(4)B(5)上升(6)100℃(7)C6.(1) C A B(2)ebcda(3)C7.(1)B(2)C(3)C(4)月球上的環形山主要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環形山的大小、深淺與撞擊物的大小和到月球的距離有關8.(1)A(2)B(3)B9.(1)蠶蛹(2)有(3)C(4) 能 保護蠶蛹10.(1)A(2) A C(3) 風媒傳粉 蟲媒傳粉11.(1)A(2)A(3) 根 下 莖和葉 上(4)下12. 加快 正 倒 橫 下 上 胚根 胚芽13.(1)蚯蚓生存環境對光照的要求(2)C(3)B(4)黑暗(5)B14. 曉曉 木木和月月 木木的實驗設計存在樣本量過小和環境變量不同的問題;月月的實驗設計在后續步驟中改變了變量,使得實驗無法準確評估萵筍葉對蠶寶寶的影響。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