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
1.周末,媽媽在家做西紅柿雞蛋湯,發現西紅柿的皮與果肉很難分開,這時媽媽把西紅柿泡在開水中,過了一會,只見西紅柿變得圓鼓鼓的,皮都漲開了,于是媽媽很快的剝下了西紅柿的皮。
(1)西紅柿在熱水中變的圓鼓鼓是因為西紅柿( )。
A.受熱體積增大 B.受冷體積縮小
(2)下列與題中西紅柿變得圓鼓鼓原理相同的是( )。
A.冬天水管破裂 B.高壓電線夏天下垂
(3)在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應用了這個原理?請你舉出兩例。
2.化冰實驗。
(1)在化冰實驗中,水沸騰一段時間后,我們發現水( )。
A.減少了 B.沒變 C.增多了
(2)做化冰實驗時,溫度計的液泡在燒杯中( )。
A.和燒杯底接觸 B.和燒杯壁接觸 C.不能接觸燒杯的底和壁
(3)溫度上升至 時,冰開始融化成水,溫度上升至 時,水開始沸騰。
(4)從化冰實驗曲線中,我們發現冰融化成水和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雖然酒精燈在不停加熱,但溫度 變化。(“有”或“沒有”)
(5)結合實驗現象和曲線圖能得出的結論是: 。
3.冬天的早晨,奇奇起床后,拉開窗簾,發現玻璃窗上有許多小水珠,這是怎么回事呢?奇奇想不明白,于是他去查閱相關的資料,發現還有類似的現象:清晨植物的葉子上、冰箱里取出的飲料瓶上、汽車玻璃窗的內壁上……都能看到小水珠。
最低溫度降到了-8℃,于是齊齊穿上羽絨服去學校,正走著突然他腳下一滑摔了一跤,站起身來一看,地上結了冰。原來前面有棟樓的室外水管凍裂了,水流了出來,就結成了冰。奇奇想室外的水管怎么會被凍裂呢?家里的水管怎么就沒有被凍裂?
晚上七點鐘,爸爸準時回來了,一進門爸爸就說:“我看不見東西了。”奇奇嚇得連忙跑過來一看,原來是爸爸的眼鏡片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水珠。過了片刻,爸爸的眼鏡片上的小水珠消失不見了,眼鏡又恢復了清晰。
(1)請你根據以上資料分析:房間內溫度高,房間外溫度低,( )遇冷凝結成小水珠。
A.室內的水蒸氣 B.室外水蒸氣
(2)上完課回到家,奇奇又通過網絡查閱了相關的資料,了解到是因為室外的溫度降到了-8℃,水受冷結冰后體積變( ),所以水管凍裂了。
A.大 B.小
(3)爸爸說:“我看不見東西了”這是( )現象。
A.蒸發 B.凝結
(4)過了片刻,爸爸的眼鏡片上的小水珠消失不見了這是( )現象。
A.蒸發 B.凝結
(5)已經是晚上九點了,爸爸洗完頭發,把吹風機調到熱風狀態,頭發很快吹干了,說明( )可以使蒸發變快。
A.加熱 B.降溫
4.在試管中加入四分之一的清水,將裝有清水的試管放入盛滿碎冰(加入了食鹽)的容器中。用溫度計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并觀察試管中清水的變化。記錄如下表所示。
分鐘 0 1 2 3 4 5 6 7
溫度/℃ 10 5 2 0 0 0 0 0
變化 沒結冰 沒結冰 沒結冰 結冰中 結冰中 結冰中 結冰中 結冰中
仔細觀察上表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以下的問題。
(1)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
(2)試管中清水溫度的下降速度是 (填“均勻”“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
(3)結冰中,水的溫度 (填“會”或“不會”)一直降低。
(4)冰和水是同一種物質嗎? (填“是”或“不是”);理由是 。
5.地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肥沃的土壤、堅硬的巖石以及形態多樣的動植物,這些特征使得地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我們還探討了如何選擇合適的顏色來制作一張地球主題的海報,以突出地球的這些獨特特征。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相比,其特別之處在于( )。
A.地球能夠自身發光發熱
B.地球表面有水、土壤、巖石和豐富的動植物
C.地球是太陽的衛星
D.地球沒有生命
(2)太陽是一個什么樣的天體?( )
A.恒星,能夠自身發光發熱 B.行星,圍繞恒星運動
C.衛星,圍繞行星運動 D.小行星,圍繞行星運動
(3)月球是地球的什么?( )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小行星
6.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的基本特征,包括它的表面特征、與地球和太陽的區別,以及對地球的影響。我們還通過模擬實驗觀察了環形山的形成,并學習了“嫦娥四號”探測器的成功著陸。這些內容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了月球的科學意義。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月球與地球相比,體積和質量如何?( )
A.體積和質量都較大 B.體積和質量都較小
C.體積較小,質量較大 D.體積較大,質量較小
(2)月球表面的環形山主要是由什么形成的?( )
A.火山噴發 B.隕石撞擊 C.地震活動 D.風化作用
(3)“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的時間是哪一年?( )
A.2018年 B.2019年 C.2020年 D.2021年
(4)月球對地球的主要影響是什么現象?( )
A.風暴 B.潮汐 C.地震 D.火山噴發
7.實驗小學的學生在探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下表是他們記錄的影子變化數據。
時間(時) 9 10 11 12 13 14 15
影長(厘米) 90 50 20 0 20 50 90
(1)從表中發現,15時以后,物體的影子將( )90厘米。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從上述觀察記錄中可以發現,不同時間陽光下同一物體的影子的變化規律是( )。
A.長—長—短 B.短—長—短 C.長—短—長
(3)陰雨天,我們可以用手電筒代替太陽完成實驗。這種實驗方法叫作( )。
A.模擬實驗 B.觀察實驗 C.對比實驗
(4)下列時間中,( )時影子最長。
A.8時 B.7時 C.15時
(5)太陽高度高,影子( )。
A.長 B.短
8.下表是科學小組在5小時內測量的陽光下一根竹竿的影子長度數據。請仔細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測量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影長/厘米 78 57 40 25 41 26 77
(1)上表中,第( )次的影子最短,第( )次測量的數據是錯誤的。
A.2;4 B.4;6 C.6;4
(2)從表中發現,影子最短時的時間是( ),此時太陽高度角( )。
A.上午;最小 B.中午;最大 C.最??;上午 D.最大;中午
(3)第1次測量影子長度與第4次相比較,第1次的氣溫比較( )。
A.高 B.低
(4)一天中影子變化的方向是( )。
A.西→北→東 B.東→北→西
9.下面是某校第二小組對蠶的孵化的觀察記錄,依據觀察記錄回答問題。
日期 溫度/℃ 蠶卵的變化
5月7日 25 蠶卵是紫黑色的、非常小的顆粒,長約1毫米,寬約1毫米
5月16日 25 從卵殼外隱約能看見里面有黑色的環狀物在蠕動,小蠶破殼而出
5月17日 25 卵殼變成灰白色
(1)即將孵化的蠶卵是 色的,個體很 [填“大”或“小”]
(2)蠶卵大約經過( )天能孵化出來。
A.5
B.10
C.20
(3)最適合蠶卵孵化的溫度大約為 ℃。
(4)蠶卵孵化的過程中,卵殼的顏色 [填“不會”或“會”]發生變化。
(5)剛孵化出的小蠶是 色的,像螞蟻一樣,因此被稱為 。
(6)蠶是一種典型的昆蟲,根據你對蠶蛾的觀察,你認為下列選項中,屬于昆蟲特征的有 。(多選題)
①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②身體分為頭、胸、腹、尾四部分。
③頭部有一對觸角。 ④頭部有兩對觸角。
⑤胸部有三對足。 ⑥腹部有三對足。
⑦多數有一對或兩對翅膀。 ⑧背部沒有翅膀。
10.俊希對甲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和同學們開始了飼養甲蟲的活動。
(1)甲蟲是昆蟲的一種,根據你對昆蟲的了解,在橫線處填寫正確的答案。
①身體分為 、 、 三部分。
②頭部長有一對 。
③多數在胸背部長有一對或兩對 。
④在 部長有足,共 對足。
(2)下列昆蟲中屬于甲蟲的是( )。
A.蚯蚓 B.七星瓢蟲 C.蜻蜓
(3)下列幾種動物中,與甲蟲的生產方式不同的是( )。
A.金魚 B.雞 C.狗
(4)下面對甲蟲的描述,你認為不屬于甲蟲繁殖行為的是( )。
A.甲蟲以植物枝干的汁水或果實為食
B.有些甲蟲靠自身漂亮的顏色和外表來吸引配偶
C.有些甲蟲把卵產在葉子上,有些甲蟲則把卵產在泥土里
11.動物的繁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每種繁殖方式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適應環境。例如,蠶通過卵生方式繁殖后代,而人類則是通過胎生方式繁衍后代。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分為哪幾種?( )
A.卵生、胎生、出芽生殖、分裂生殖
B.卵生、胎生、出芽生殖
C.卵生、胎生、分裂生殖
D.卵生、胎生
(2)以下哪種動物屬于卵生動物?( )
A.雞 B.狗 C.貓 D.牛
(3)以下哪種動物屬于胎生動物?( )
A.雞 B.狗 C.魚 D.蛇
12.海豚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廣泛生活在大陸架附近的淺海里,偶見于淡水之中。海豚繁殖時,母豚會直接將小海豚生出來,生的小海豚會從母豚生殖孔兩側的乳頭中吸取乳汁。海豚是智商最高的動物家族之一,能在人類的訓練下學會許多動作,有著溫和友善、活潑好動的性格,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普遍喜愛。近年來,世界各地接連發生海洋生物擱淺事件,科學家解剖后發現,它們的腸胃里竟然全部都是垃圾,少的有數百千克,多的重達1噸。
(1)通過以上材料,我們知道海豚屬于( )動物。
A.卵胎生 B.胎生 C.卵生
(2)下列特點中不屬于哺乳動物的特征的是( )。
A.胎生 B.哺乳 C.卵生
(3)胎生動物一般都用( )的方式喂養幼崽
A.找食物 B.哺乳 C.寄生
(4)關于海豚,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海豚屬于哺乳動物
B.海豚是用肺進行呼吸的
C.海豚繁殖后代的方式與魚類相同
(5)為了避免海洋污染,以下做法不正確的是( )。
A.沿海農田減少使用化學農藥
B.生活垃圾直接傾倒到海洋里
C.工業廢水經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13.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在括號里填出蠶豆種子各部分的名稱。
(2)種子中的 是有生命的,可以發育成新的生命。
(3) 發育生長后變成莖和葉; 發育生長后變成根。
(4)種皮的作用是 。
(5)觀察種子實驗時,用到的工具有 、鑷子等。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麻雀真的是“害鳥”嗎?
麻雀是我們最常見的鳥類之一,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在房頂、樹上、墻上、電線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如果你走到田里,通常會有成片的麻雀從中飛出。不可否認的是,麻雀確實會吃農作物的種子(糧食),但是,糧食絕對不是麻雀的主食。麻雀一直以來被人視為"害鳥"的代表之一,原因主要兩個:一是成群的麻雀確實經常出入農田,它是雜食性鳥類;二是固有的印象。麻雀是"害鳥"的固有印象是從20 世紀中期開始的,它被劃入了"四害"之中,與老鼠、蚊子和蒼蠅同級別,而原因就是人們誤認為它主要吃糧食,在缺衣少食的那個年代,人的溫飽都是問題,所以搶糧食吃的麻雀自然就被人痛恨。據統計,在麻雀沒有從"四害"除名之前,全國范圍內捕殺的麻雀數量超過了10億只。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麻雀大面積減少并沒有讓糧食增產,反而因為大多數昆蟲缺少了天敵而造成了嚴重的病蟲害。因此,了解到真相之后,麻雀被列入了“三有名錄”中。
(1)以上資料表明,麻雀作為生態系統的成員之一。如果是這個環節被破壞,那么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 。
(2)造成麻雀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閱讀完資料,我認為現在麻雀 (填“能”或“不能”)被當成害鳥而除掉。
(4)麻雀的大面積減少并沒有讓糧食增產,反而造成嚴重的病蟲害,原因是什么?
(5)在游玩時遇到嚴重受傷的麻雀,這時最恰當的做法是( )。
A.就地喂食 B.不予干擾 C.及時送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15.俊希放暑假的時候去奶奶家玩,他發現奶奶家的屋檐下有一個灰黑色的鳥巢,里面經常有小鳥探出頭來,奶奶告訴俊希,這些小鳥是燕子??∠7藕俚臅r候又來到奶奶家,卻發現鳥巢里一只燕子也沒有了。
(1)俊希通過觀察,發現燕子的巢是用( )建造的。
A.樹枝、泥土 B.磚頭、石塊 C.木塊
(2)燕子選擇在屋檐下筑巢,主要是因為( )。
A.方便 B.安全 C.暖和
(3)放寒假的時候俊希沒有看到燕子,這是因為燕子飛到南方去了。燕子在南方和北方之間長途遷徙,主要是因為( )。
A.尋找配偶
B.冬天北方氣溫低、食物少,需要遷徙到南方越冬
C.北方不適合燕子繁殖后代,所以需要去南方繁殖
(4)雖然沒看到燕子,但是俊希發現樹上有很多麻雀,麻雀為什么沒有飛到南方?
(5)除此之外,俊希還發現奶奶家養的小狗的毛也比夏天要厚實很多,這主要是因為小狗長出了數量更多的 毛,這種毛的特點是 強。
(6)叔叔家的弟弟想用木棍將鳥巢破壞掉,俊希應該怎樣勸說弟弟呢?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8頁,共8頁
第7頁,共8頁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綜合題》參考答案
1.(1)A
(2)B
(3)鐵軌間留縫隙:防止鐵軌受熱膨脹時變形。溫度計中的液柱變化:溫度升高時液體膨脹,液柱上升;溫度降低時收縮,液柱下降。
2.(1)A
(2)C
(3) 0℃ 100℃
(4)沒有
(5)溫度是影響水結冰和水沸騰的主要因素
3.(1)A
(2)A
(3)B
(4)A
(5)A
4.(1)0
(2)先快后慢
(3)不會
(4) 是 只是水存在的不同狀態
5.(1)B
(2)A
(3)C
6.(1)B
(2)B
(3)B
(4)B
7.(1)A
(2)C
(3)A
(4)B
(5)B
8.(1)B
(2)B
(3)B
(4)A
9.(1) 紫黑 小
(2)B
(3)25
(4)會
(5) 褐(或黑褐) 蟻蠶
(6)①③⑤⑦
10.(1) 頭 胸 腹 觸角 翅 胸 三
(2)B
(3)C
(4)A
11.(1)A
(2)A
(3)B
12.(1)B
(2)C
(3)B
(4)C
(5)B
13.(1)
(2)胚
(3) 胚芽 胚根
(4)保護種子
(5)放大鏡
14.(1)平衡
(2)人類的大量捕殺
(3)不能
(4)麻雀吃害蟲,害蟲缺少了天敵,從而大量繁殖,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5)C
15.(1)A
(2)B
(3)B
(4)麻雀是留鳥,適應北方冬季環境,能通過覓食草籽、人類丟棄的食物等生存,無需遷徙。
(5) 絨 保暖性
(6)鳥類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不能破壞它們費盡力氣建造的巢。
答案第2頁,共3頁
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