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微生物說法正確的是( )。A.微生物都很微小,要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B.微生物沒有頭、足、眼睛C.微生物不能生活在火山、巖石中2.下列生物不屬于微生物的是( )。A.海洋中的硅藻 B.蚜蟲 C.蘑菇3.媽媽發現廚房的橘子長了一層白色絨毛,決定扔掉。白色絨毛可能是( )繁殖的結果。A.酵母菌 B.乳酸菌 C.霉菌4.聲吶被廣泛應用于( )。A.微波爐等電器B.各種艦艇、水下作業及漁業勘測C.手機通訊5.下列物品利用了拱形原理的是( )。A.金字塔 B.鍋蓋 C.椅子腿6.在沙漠環境中的迷彩,需要用到的主色調是( )。A.綠色 B.藍色 C.黃色7.詩人李白在《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中有這樣的詩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在花叢中對月獨酌,這種花可能是( )。A.郁金香 B.芍藥花 C.夜來香8.中國科考隊準備到南極考察,最好選擇在( )出發。A.春秋季 B.夏季 C.冬季9.貓頭鷹在夜晚活動,郁金香在白天開放,都是( )對動植物的影響。A.晝夜交替 B.四季循環 C.太陽高度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斜面不是簡單機械B.斜面坡度越大越省力C.高度相同,斜面越長越省力11.螺絲釘的螺紋是斜面的變形,下面的螺絲釘中,( )旋進木頭時最省力。A.螺紋稀疏的螺絲釘B.螺紋緊密的螺絲釘C.與螺紋疏密無關12.下列選項中,( )沒有應用斜面原理。A.盤山公路 B.門把手 C.樓梯二、填空題13.物品在 、 環境中容易發霉。14.許多傳染病由 或 引起。15.仿生學的發展,加速了人類發明創造的進程,常見的仿生有 仿生、 仿生、 仿生等。16.生物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有利于生存的 和 ,人們從中獲得很多 。17.地球繞著太陽逆時針轉動,就是地球的 ,時間為一年;同時地球也在 ,時間為一天。18.穿過地球南北極的軸叫做 ,一端始終指向 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樣繞其 自轉,約24小時轉一圈。19.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 、 、斜面等。20.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 、滑輪、斜面等。三、判斷題21.有的生物體不是由細胞構成的。( )22.英國人列文虎克第一次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 ( )23.我們的上肢在做伸臂、曲臂動作時,是骨骼帶動肌肉和關節工作的。( )24.小明同學在跟隨爸爸去山區旅游時,經過了很多隧道,他發現隧道頂部采用的都是拱形結構,這主要是因為拱形結構顯得空間大。( )25.地球北半球的夏天,白天短夜晚長。( )26.斜面不是簡單機械。( )四、連線題27.把下列工具與它相屬的工作原理連起來。螺絲釘羊角錘 斜面筷子 省力杠桿斧子 費力杠桿鑷子五、簡答題28.你知道的傳染病有哪些?(寫出三種),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寫出三種)。29.人類通過模仿的生物結構和功能,創造出各種人造物。請列舉出3種仿生產品及所對應的仿生生物?30.日出日落與晝夜變化有什么關系?31.什么是杠桿?杠桿有什么特點?32.自行車是一種既輕便又環保的交通工具。找一找:自行車上用到了哪些簡單機械?你能說出車把、車閘、腳踏板等部分的作用嗎?六、實驗題33.“十一”黃金周,小科和同學一起騎自行車去中海公園游玩,當他們走到中海大橋時,感覺上坡很費力,為了研究騎自行車爬坡怎樣才省力,他們在中海大橋進行了“斜面坡度與省力情況”的實驗,請你完成下列問題。(1)他們在設計實驗時應該設計的測試方法為 (選填“模擬測試”或“實際測試”)。(2)與中海大橋設計原理相同的是 ( )。A.蹺蹺板 B.盤山公路 C.引水渠(3)小科看到一位老爺爺在釣魚,請問釣魚的魚竿運用了 ( )原理。A.斜面 B.杠桿 C.輪軸 D.滑輪(4)他們玩了一會,小科和小軍對中海公園里的翹翹板產生了興趣,小軍比小科體重重,如果將小軍看成阻力點,那么小科的位置很明顯是 。(5)如果現在蹺蹺板正處于平衡位置,小科要想把蹺蹺板壓下去,應該( )。A.讓小軍增加一點重量 B.讓自己離支點遠一些C.讓小軍離支點遠一些(6)下列描述中,使用杠桿類工具的是 ( )。A.農田邊的水渠 B.用撬棍撬水泥板C.用磚頭砸核桃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頁,共4頁第3頁,共4頁《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科學期末綜合訓練》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B B C C C A C題號 11 12答案 B B1.B【詳解】A.雖然大多數微生物個體微小,需借助顯微鏡觀察,但也有一些大型真菌(如蘑菇)等屬于微生物,用肉眼就能看到,所以 “都很微小,要借助顯微鏡才能看清楚”說法太絕對,故錯誤。B.微生物結構簡單,通常沒有頭、足、眼睛等高等生物具有的器官結構,該說法正確。C.實際上,有一些嗜熱微生物能生活在高溫的火山地區,還有一些微生物能在巖石縫隙等極端環境中生存,所以“不能生活在火山、巖石中”說法錯誤,故錯誤。故選:B。2.B【詳解】A.海洋中的硅藻:屬于單細胞藻類,個體微小,是微生物;B.蚜蟲:是昆蟲(節肢動物),肉眼可見,屬于動物而非微生物;C.蘑菇:屬于真菌。雖然蘑菇的子實體較大,但真菌整體被歸類為微生物(如菌絲體為微觀結構);因此,蚜蟲是唯一不屬于微生物的選項,故選B。3.C【詳解】廚房的橘子長了一層白色絨毛,這通常是霉菌繁殖的結果。霉菌是一種真菌,它們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容易生長,尤其是在水果表面。當霉菌生長時,它們會形成一層白色的絨毛狀物質,這是霉菌的菌絲體。酵母菌屬于真菌,一般釀造業和做饅頭和面包離不開酵母菌。乳酸菌屬于細菌,一般應用在酸奶中。故選C。4.B【詳解】A.微波爐等電器是利用微波來加熱食物的,和利用聲波反射原理的聲吶沒有關系,故錯誤。B.聲吶可以利用聲波在水中傳播和反射的特性,來探測水下物體、測量距離等,所以在各種艦艇導航、水下作業探測環境以及漁業勘測魚群位置等方面廣泛應用,故正確。C.手機通訊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的,并非聲吶技術,故錯誤。故選:B。5.B【詳解】鍋蓋為拱形結構,利用拱形原理,能承受較大壓力;金字塔整體并非嚴格意義利用拱形原理;椅子腿與拱形原理無關。故選B。6.C【詳解】沙漠環境中主要覆蓋著沙子和干燥的土地,顏色以黃色或沙黃色為主。迷彩的作用是讓物體融入周圍環境,避免被發現。因此,沙漠迷彩的主色調需要與沙漠的典型顏色一致,即黃色。綠色常用于森林或草地,藍色則與水環境相關,與沙漠環境不匹配,故選C。7.C【詳解】在常見的植物中,大都是在白天開花,也有夜間開花的。郁金香白天開花,夜來香夜間開花,牽牛花清晨開花,都是能隨晝夜交替而變化的植物,李白在花叢中對月獨酌,這種花在夜晚開放,C符合題意。8.C【詳解】南極的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南極的夏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此時氣溫較高、白晝時間長,適合科學考察。中國位于北半球,若科考隊選擇在北半球的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出發,到達南極時正好是南極的夏季,便于開展考察活動。因此,正確答案是冬季,故選C。9.A【詳解】有的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稱為夜行性動物;有些花在夜晚開放,貓頭鷹在夜晚活動,郁金香在白天開放,都是受晝夜交替的影響。故選A。10.C【詳解】A.斜面屬于簡單機械的一種(如杠桿、滑輪等同屬),因此錯誤。B.斜面坡度越大(即越陡),斜面長度越短,此時更費力而非省力,因此錯誤。C.當高度固定時,斜面越長,坡度越平緩,所需推力越小,因此越省力,正確。故選C。11.B【詳解】螺絲釘是斜面的變形,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費力。螺紋越密,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螺紋緊密的螺絲釘旋進木頭時最省力。故選B。12.B【詳解】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應用斜面的地方很多,盤山公路、樓梯、剪刀都應用了斜面原理。門把手沒有用到斜面原理用到的是輪軸,故選B。13. 溫暖 潮濕【詳解】物品在潮濕和溫暖的環境中容易發霉。霉菌的生長需要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水分(潮濕環境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二是適宜的溫度(溫暖環境促進霉菌繁殖)。例如,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氣溫較高,物品容易發霉。保持干燥、通風或低溫儲存可有效防霉。14. 細菌 病毒【詳解】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與人類關系密切。許多傳染病由細菌或病毒引起。15. 形態 功能 結構【詳解】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科學。常見的仿生有形態仿生:模仿生物外形特征的設計(如飛機機翼模仿鳥翼形狀)。功能仿生:模仿生物特殊功能的設計(如雷達模仿蝙蝠回聲定位)。結構仿生:模仿生物內部構造的設計(如蜂窩結構應用于建筑材料)。16. 形態結構 生理特點 啟示【詳解】生物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有利于生存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點,人們從中獲得了很多啟示。如人類受蒲公英啟示,發明了降落傘;人類受鳥啟示,發明了飛機;人類受蒼耳啟示,發明了鞋上的毛氈;人類受章魚啟示,發明了粘鉤。17. 公轉 自轉【詳解】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地球繞著太陽不停地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18. 地軸 北極星 逆時針【詳解】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本身不發光,導致晝夜的產生,而晝夜交替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繞著地軸不停地自轉。穿過地球南北極的軸叫作地軸。地軸是一根假想的軸,一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地球像陀螺一樣繞著地軸逆時針自轉,約24小時轉一圈。19. 滑輪 輪軸【詳解】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滑輪、齒輪等。20.輪軸【詳解】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刀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常用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輪軸、滑輪、齒輪等。21.√【詳解】生物細胞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如艾滋病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和里面的遺傳物質(核酸)組成,沒有細胞結構。22.√【詳解】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列文虎克是荷蘭顯微鏡學家、微生物學的開拓者,他用自制的顯微鏡第一次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23.×【詳解】骨、關節和肌肉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它們相互配合,使身體進行各種運動。手臂工作時,肌肉帶動骨骼和關節運動。24.×【詳解】拱形結構能更有效地將隧道頂部承受的壓力(如上方土石的重力)分散到兩側的支撐結構(如隧道壁),從而增強承重能力,減少坍塌風險。雖然拱形可能讓空間顯得更高,但這并非主要設計原因。題目中小明的觀點錯誤,科學原理在于結構穩定性而非空間視覺效果。25.×【詳解】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的中心是太陽。公轉產生的現象有季節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產生、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等。春夏秋冬四季晝夜長短不斷變化著,夏天白天長,夜晚短,冬天白天短。26.×【詳解】機械是能使我們省力或方便的裝置。螺絲刀、釘錘、剪子這些機械構造很簡單,又叫簡單機械。簡單機械包括杠桿、輪軸、斜面、滑輪等。27.【詳解】常見的簡單機械有杠桿、斜面、滑輪、輪軸等。人們利用這些機械可以省力、省時間、改變力的方向。根據簡單機械的應用,螺絲釘、斧子是斜面的應用,羊角錘是省力杠桿,鑷子、筷子是費力杠桿。28.手足口、水痘、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肺結核、霍亂、傷寒、痢疾、感染性腹瀉、甲型肝炎)。基本方法:控制傳染源(隔離)、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詳解】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播的一類疾病。比如:手足口病:這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常見于兒童,主要通過接觸傳播,表現為口腔潰瘍、手足皮疹等。水痘:這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病,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表現為全身性皮疹和發熱。非典型肺炎:這是由SARS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嚴重呼吸道癥狀。預防傳染病的基本方法有三個,一要控制傳染源,防止病源體擴散;二要切斷傳染途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三要保護易感人群。29.答:1.通過鳥的啟示發明飛機;2.通過蝙蝠的啟示發明雷達;3.通過蒼耳的啟示發明尼龍搭扣。【詳解】仿生學通過觀察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為人類技術提供靈感。鳥類翅膀的弧形結構在飛行時上下氣壓差產生升力,飛機機翼通過類似設計實現空中飛行。蝙蝠通過發射超聲波并接收回聲來定位障礙物,雷達利用電磁波反射原理實現目標探測。蒼耳表面的小刺能鉤住動物毛發,尼龍搭扣的鉤面與毛面結合模仿此結構,達到可重復粘合的效果。30.日出是白天的開始,日落是黑夜的開始,兩者交替形成一天。一天的時間:從日出到日落是白天的時長,日落到下一次日出是黑夜的時長,合起來剛好24小時。【詳解】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因為地球自轉造成的。地球就像一個小球,一直在不停地轉動。它自西向東轉,所以我們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看到的太陽位置就會有所不同,也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31.杠桿是一種簡單機械。蹺蹺板就是一種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點,起支撐作用的固定點叫支點,自己對杠桿用力的點叫動力點,承受重物的點叫阻力點。杠桿都可以在力的作用下繞著支點轉動。【詳解】像這種用來撬動重物的裝置叫作杠桿,它包括一個支點和一根能繞支點轉動的硬棒。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動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杠桿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不省力不費力杠桿。32.答:車把是輪軸,既省力,又可以輕松控制方向。車閘是杠桿,可以省力。腳踏板是輪軸,可以省力。坐墊高低調節旋轉時是輪軸,可以省力。車鈴是輪軸,可以省力……【詳解】自行車是簡單、方便、環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喜歡使用它,自行車上有許多的簡單機械。自行車上車把是輪軸,既省力,又可以輕松控制方向。車閘是杠桿,可以省力。腳踏板是輪軸,可以省力。坐墊高低調節旋轉時是輪軸,可以省力。車鈴是輪軸,可以省力。33.(1)實際測試(2)A(3)B(4)用力點(5)B(6)B【分析】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起支撐作用,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動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詳解】(1)實驗設計時應該采用的測試方法為“實際測試”。因為要研究騎自行車爬坡的省力情況,這需要在實際的斜面(中海大橋的坡面)上進行測試,以獲得準確的數據。(2)與中海大橋設計原理相同的是“盤山公路”和“引水渠”。中海大橋的設計原理是通過延長路徑來減少上升的坡度,從而省力。盤山公路也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減緩坡度,而引水渠則是通過斜面原理來引導水流。蹺蹺板與中海大橋的設計原理不同。故選A。(3)釣魚的魚竿運用了“杠桿”原理。魚竿是一個典型的杠桿,手握的部分是動力點,魚線掛魚的地方是阻力點,而魚竿的把手處則是支點。故選B。(4)如果將小軍看成阻力點,那么小科的位置很明顯是“用力點”。在蹺蹺板中,用力點是指作用力(人的重量)作用的位置。(5)現在蹺蹺板正處于平衡位置,小科要想把蹺蹺板壓下去,應該“讓自己離支點遠一些”。這樣做可以增加小科端的力矩,使蹺蹺板傾斜。故選B。(6)使用杠桿類工具的描述是“用撬棍撬水泥板”。這個例子中,撬棍是杠桿,通過長的動力臂來放大力的作用,使得工作更加省力。而農田邊的水渠不涉及杠桿原理,用磚頭砸核桃雖然是一種力的作用,但不是典型的杠桿應用。故選B。答案第2頁,共7頁答案第7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