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第三次月考歷史試題考生注意:1.考試時間90分鐘2.全卷共五道大題,總分100分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總分 核分人得分得分 評卷人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30分)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它的中心是( )A. 涿郡 B. 余杭 C. 洛陽 D. 長安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興 C. 貞觀之治 D. 開元盛世歷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時期稱為( )A. 文景之治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于( )A. 隋文帝時 B. 隋煬帝時 C. 唐太宗時 D. 唐玄宗時唐朝時期,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 鑒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呂 D. 崔致遠得分 評卷人 二、填空題(每小題2分,共10分)960 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的是( )A. 趙匡胤 B. 趙光義 C. 趙構 D. 趙恒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后,對社會經濟和民眾生活的影響是( )A. 加重了北宋的經濟負擔,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B. 使邊境民眾生活環境相對安定,促進了經濟交流C. 導致南北對峙局面形成,阻礙了民族交融D. 造成了北宋政治的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南宋時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運載一批貨物到泉州銷售,他抵達泉州后應到哪個機構辦理手續( )A. 都護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數民族是( )A. 契丹族 B. 黨項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設宣政院。宣政院主要管轄的地區是( )A. 新疆 B. 西藏 C. 臺灣 D. 云南被譽為 “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的是( )A. 《齊民要術》 B. 《農政全書》 C. 《天工開物》 D. 《本草綱目》明朝時期,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考試內容是( )A. 四書五經 B. 詩詞歌賦 C. 天文地理 D. 諸子百家明朝中期,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在抗倭斗爭中涌現出的民族英雄是( )A. 岳飛 B. 文天祥 C. 戚繼光 D. 鄭成功1662 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繼光 B. 鄭成功 C. 康熙帝 D. 林則徐唐太宗時期,敢于直言,前后進諫 200 多次的大臣是______。唐朝時,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______和筒車。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 “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元朝時期,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 ——______。明朝長城東起______,西至嘉峪關。得分 評卷人 三、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10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北宋時期,為了削弱相權,設立了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 )元朝時期,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明朝時期,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得分 評卷人 四、史料解析題(共3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材料二: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材料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思想?(2 分)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請舉一例說明。(4 分)材料三描繪了唐朝哪一時期的繁榮景象?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4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材料二:“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材料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材料一、二、三分別反映了宋朝哪些節日的景象?(6 分)宋朝最受重視的節日是什么?(2 分)這些傳統節日在今天依然存在,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傳統節日?(2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鄭成功材料二:清政府設置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材料一中的 “貴國” 指的是哪個國家?鄭成功收復臺灣有何意義?(4 分)(2)清政府設置臺灣府是在哪一年?有何重要意義?(6 分)得分 評卷人 五、簡答題(共20分)簡述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8 分)請列舉唐朝在詩歌、書法、繪畫方面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并簡要介紹其成就。(12 分)2025 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三次月考試卷(100 分)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它的中心是( )A. 涿郡 B. 余杭 C. 洛陽 D. 長安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興 C. 貞觀之治 D. 開元盛世歷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時期稱為( )A. 文景之治 B. 貞觀之治 C. 開元盛世 D. 康乾盛世我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正式誕生于( )A. 隋文帝時 B. 隋煬帝時 C. 唐太宗時 D. 唐玄宗時唐朝時期,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 鑒真 B. 玄奘 C. 阿倍仲麻呂 D. 崔致遠960 年,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的是( )A. 趙匡胤 B. 趙光義 C. 趙構 D. 趙恒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后,對社會經濟和民眾生活的影響是( )A. 加重了北宋的經濟負擔,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B. 使邊境民眾生活環境相對安定,促進了經濟交流C. 導致南北對峙局面形成,阻礙了民族交融D. 造成了北宋政治的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南宋時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運載一批貨物到泉州銷售,他抵達泉州后應到哪個機構辦理手續( )A. 都護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理藩院我國經濟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建立元朝的少數民族是( )A. 契丹族 B. 黨項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并在中央設宣政院。宣政院主要管轄的地區是( )A. 新疆 B. 西藏 C. 臺灣 D. 云南被譽為 “中國 17 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的是( )A. 《齊民要術》 B. 《農政全書》 C. 《天工開物》 D. 《本草綱目》明朝時期,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實行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考試內容是( )A. 四書五經 B. 詩詞歌賦 C. 天文地理 D. 諸子百家明朝中期,倭寇侵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在抗倭斗爭中涌現出的民族英雄是( )A. 岳飛 B. 文天祥 C. 戚繼光 D. 鄭成功1662 年,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 )A. 戚繼光 B. 鄭成功 C. 康熙帝 D. 林則徐二、填空題(每題 2 分,共 10 分)唐太宗時期,敢于直言,前后進諫 200 多次的大臣是______。唐朝時,發明并推廣了一些重要的生產工具,如______和筒車。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 “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元朝時期,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 ——______。明朝長城東起______,西至嘉峪關。三、判斷題(每題 2 分,共 10 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北宋時期,為了削弱相權,設立了多重機構,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政大權。( )元朝時期,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 )明朝時期,鄭和率領船隊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四、材料分析題(共 30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材料二: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材料三: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1)材料一體現了唐太宗怎樣的治國思想?(2 分)(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實行怎樣的民族政策?請舉一例說明。(4 分)(3)材料三描繪了唐朝哪一時期的繁榮景象?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4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材料二:“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歐陽修材料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1)材料一、二、三分別反映了宋朝哪些節日的景象?(6 分)(2)宋朝最受重視的節日是什么?(2 分)(3)這些傳統節日在今天依然存在,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傳統節日?(2 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 分)材料一:“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鄭成功材料二:清政府設置臺灣府,下轄臺灣、鳳山、諸羅三縣,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1)材料一中的 “貴國” 指的是哪個國家?鄭成功收復臺灣有何意義?(4 分)(2)清政府設置臺灣府是在哪一年?有何重要意義?(6 分)五、簡答題(共 20 分)簡述隋朝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8 分)請列舉唐朝在詩歌、書法、繪畫方面的代表人物各一位,并簡要介紹其成就。(12 分)答案一、選擇題C 2. C 3. C 4. B 5. A 6. A 7. B 8. B 9. C 10. D 11. B 12. C 13. A 14. C 15. B二、填空題魏征曲轅犁交子回族鴨綠江三、判斷題√√√√√四、材料分析題(1)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2 分)(2)開明的民族政策。(2 分) 例子:文成公主入藏。(2 分)(3)開元盛世。(2 分) 唐玄宗。(2 分)(1)材料一反映的是春節;材料二反映的是元宵節;材料三反映的是中秋節。(6 分)(2)元旦(春節)。(2 分)(3)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讓傳統節日的習俗和精神內涵得以延續,同時可以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對傳統節日進行創新和發展,使其更具時代魅力。(言之有理即可,2 分)(1)荷蘭。(2 分) 意義:鄭成功收復臺灣,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促進了臺灣的開發,增強了民族凝聚力。(2 分)(2)1684 年。(2 分) 意義: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4 分)五、簡答題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促進了沿岸地區城鎮和工商業發展;成為溝通亞洲內陸 “絲綢之路” 和海上 “絲綢之路” 的樞紐;對維護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也起到了促進作用。(每點 2 分,共 8 分)詩歌:李白,他的詩歌風格豪放飄逸、意境奇妙,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代表作有《將進酒》《望廬山瀑布》等,被譽為 “詩仙”。(4 分)書法:顏真卿,他的書法雄渾敦厚,方嚴正大,大氣磅礴,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等,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4 分)繪畫: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他的畫作筆力剛健,線條像盤屈的鐵絲,人物神形兼備,代表作有《步輦圖》等。(4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三次月考試卷.docx 七年級歷史下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