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暑假預習版 八上第一章 第1節 感覺世界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暑假預習版 八上第一章 第1節 感覺世界 舉一反三(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感覺世界
考點一、人的感覺
(一)人體的感覺器官和感覺
人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環境的刺激時會發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產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皮膚感覺等相應的感覺。
心人體有五種基本感覺及其感受器:視覺一眼, 聽覺一耳,嗅覺一鼻,味覺一舌,皮膚感覺一皮膚。
(二)影響感覺的因素
人們的感覺會受到酒精、藥物等的影響。酒精會影響人們的反應時間,有些藥物會影響人們的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所以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酒后一定不要開車。
典例1: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調香師辨味時,總要做短促而頻繁的吸氣,目的是在鼻腔頂端形成一種氣旋,這樣才能使更多的有氣味物質接觸   。
(2)人在感冒的時候,嗅覺的靈敏度會下降,此時味覺測試顯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塊糖放在口中,一開始覺得不怎么甜,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甜,這說明:   。 (4)在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
變式1:感覺的形成是在(  )
A.大腦 B.感覺器官 C.感受器 D.神經末梢
變式2:關于人的感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感覺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環境中的刺激,并發出信息 B.感覺是在感覺器官中形成的
C.刺激信息是由神經傳送到大腦的 D.感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
變式3:小科做了一個小實驗,他準備了三個盆,甲盆裝10 ℃的水,乙盆裝60 ℃的水,丙盆裝30 ℃的水。將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時間后,兩手同時放入丙盆,結果兩手的感覺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說明   感受器分別感受   皮膚溫度的刺激,且這些感覺形成于   。
考點二、皮膚的感覺
(一)皮膚的感覺
皮膚的感覺 特點
觸覺 皮膚不同部位的觸覺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手指的指尖觸覺較敏感,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盲人的觸覺往往比普通人要靈敏
痛覺 是人體對損傷性刺激作出的報警,對人體具有保護意義
冷熱覺 皮膚上有冷熱覺感受器。皮膚的不同部位冷熱覺的敏感程度不同。手背對熱比較敏感
(二)皮膚的其他功能
皮膚除了作為感覺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體水分散失、排汗散熱、保護身體免受細菌人侵等。
典例1:在“瞎子摸象”這個成語故事里,瞎子是用   (填感覺的名稱)來感知大象的形狀的,此種感覺形成部位在   。
變式1:(2023七下·龍灣期中)如圖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燒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燒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同時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燒杯溫水中,左手的感覺以及該感覺產生的部位是(  )
A.熱、大腦 B.熱、手上皮膚 C.冷、大腦 D.冷、手上皮膚
變式2:醫生對已經實施局部麻醉的病人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病人的感覺狀況是(  )
A.痛覺存在,觸覺消失 B.痛覺和觸覺完全消失
C.觸覺存在,痛覺消失 D.痛覺和觸覺都存在
變式3:(2022七下·杭州月考)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劃破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痛覺形成的部位分別是(  )
A.均在手指傷處 B.分別在手指傷處和傷處附近
C.在手指傷處的表皮和真皮 D.在手指傷處和大腦皮層
考點三、鼻和嗅覺
(一)用鼻子聞蛋糕的香味形成嗅覺的過程
蛋糕中的化學物質擴散到空氣中,當人呼吸的時候,這些化學物質進人鼻腔,并溶于鼻腔內的黏液中,刺激嗅覺神經末梢(嗅覺感受器)產生信息,信息通過嗅神經傳到大腦,產生蛋糕香味的感覺。這就是形成嗅覺的過程
(二)嗅覺的特點
(1)適應性:嗅覺適應快,數秒至數分鐘即可產生。例如,在魚類市場內,時間長了腥臭味就聞不出來了,這是大腦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2)差異性
①人的嗅覺會隨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孩子的嗅覺往往要比他們的父母靈敏得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嗅覺也會逐漸減弱。
②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人和猿猴屬于嗅覺不發達的鈍嗅覺類,有些哺乳動物屬于嗅覺高度發達的敏嗅覺類,狗的嗅覺能力是人的1200多倍。
(3)選擇性:動物對不同氣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貓對老鼠、魚的氣味敏感,對青草的氣味不敏感。
(三)嗅覺的功能
嗅覺不僅能幫助人們聞到食物的香味,還能夠幫助人們避開危險。例如,嗅到煤氣泄漏出來的氣味,可以發現煤氣泄漏了,從而及時采取防止煤氣中毒的措施。
典例1:(2023七下·金華期末)人們常從“色、香、味”三方面來評價食物,辨別“香”用到(  )
A.視覺 B.嗅覺 C.味覺 D.觸覺
變式1:(2023八下·鄞州期中)“聞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聞韶音”和“知肉味”分別屬于(  )
A.嗅覺和聽覺 B.聽覺和視覺
C.聽覺和味覺 D.觸覺和味覺
變式2:(2022七下·杭州月考)下列對人的嗅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不同的人的嗅覺敏感度相同
B.同一個人年齡越大,嗅覺敏感度越靈敏
C.人感冒時,嗅覺靈敏度不變
D.“久聞不覺其臭”說明人的嗅覺的適應性
變式3:(2023七下·金華期中)“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詩人描寫春晴天暖,鳥語花香的山村美景。從詩中“花氣襲人”可知,詩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是   ,形成感覺的部位是   。
考點四、舌和味覺
(一)味覺的形成過程
當人吃食物時,食物進人口腔內,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溶于唾液,刺激舌表面味蕾內的味覺細胞,就會產生味覺信息,味覺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就產生了味覺。
(二)舌感知的基本味覺
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點里的味蕾可分別感受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鮮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對味覺的敏感性有區別,舌尖兩側對咸敏感,舌體兩側對酸敏感,舌根對苦敏感,舌尖對甜敏感。
麻、辣、澀等味覺是人對多種刺激綜合后產生的感覺。
(三)味覺的敏感性隨人的年齡增長而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數目逐漸減少,味覺的敏感性也隨之下降。年齡大的人喜歡吃味道較濃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減少,味覺的敏感性減弱。
典例1:拿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舌頭表面,會發現舌頭的表面布滿許多小凸點,內藏________,它表面有許多味覺細胞,能感受不同物質刺激,尤其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
變式1:(2023七下·東陽期末)疫情放開之后,東陽燒烤火遍全網。品嘗美味的燒烤時,美味的感覺產生在(  )
A.口 B.舌 C.鼻 D.大腦皮層
變式2:2021年,縉云燒餅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其“色、香、味、脆”俱全在全球廣大食客中享有盛譽。下列關于“色、香、味、脆”說法錯誤的是(  )
A.“色”是燒餅反射的光進入人眼
B.“香”味是在鼻腔中形成的
C.“味”的感覺器官是舌
D.“脆”主要是靠觸覺感受的
變式3: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溝戔曾“臥薪嘗膽”,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
1.(2023七下·開化期末)”三頭一掌”是色香味俱全的衢州特色小吃。在感受”色香味”時沒有用到的感覺器官是(  )
A.眼 B.鼻 C.耳 D.舌
2.(2023七下·婺城期末)人有各種不同的感覺器官,它們是人類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窗口”。盲人“閱讀”盲文靠的是(  )
A.視覺 B.觸覺 C.痛覺 D.聽覺
3.(2023七下·柯橋期末)小柯感覺頭痛鼻塞,沒有胃口,媽媽用手背觸碰了小柯的額頭,判斷他發熱了。媽媽帶小柯去醫院抽血檢查、配藥,抽血時的疼痛、藥物的苦味都讓小柯非常難受。于是小柯產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錯誤的是(  )
A.味覺與嗅覺是會相互影響的
B.若沒有痛覺,生活將更加方便
C.媽媽用手背感受體溫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D.藥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苦味
4.吃完糖以后馬上吃橘子,可能會覺得只有酸味而沒有甜味,下列解釋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種味覺的靈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對甜味的靈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頭上感受甜味的區域 D.橘子汁本來就沒有甜味
5.(2023七下·東陽期末)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
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
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
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
6.為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繪圖筆在小徐皮膚的某些部位畫上測試區。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針輕輕接觸測試區上不同的點,當小徐感覺到針觸時,就說“是”,將小徐能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記錄下來。在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重復此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皮膚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
B.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
C.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體各部位的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
7.(2022七下·諸暨期中)周末,小明同學跟隨父母走進美麗諸暨市同山鎮參加一年一度的櫻桃節,櫻桃樹結果多,果熟之時,果紅葉綠,甚為美觀。他摘下一個,聞到了特有的香味,送進嘴里嘗起來,“酸酸甜甜”…
(1)小明看到果紅葉綠的感覺器官是   。
(2)小明品嘗到了櫻桃的“酸酸甜甜”,形成感覺的部位是   。
(3)小明聞到了櫻桃特有的香味,但農民卻很難感覺到種香味,這是因為   。
8.小娟因淋雨感覺不適去醫院檢查,一位老醫生用手背觸摸了一會她的額頭后便告訴她患了感冒,開了處方。掛鹽水時一陣疼痛令小娟差點哭了出來。晚飯時,面對母親辛辛苦苦準備的一桌好菜,小娟沒有聞到陣陣香味,也沒有胃口。請問:
(1)老醫生用手背去觸摸額頭,這主要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________比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沒有痛覺,那該多好啊!”你認為好不好?說明理由。________。
(3)小娟面對好菜沒有胃口的原因是:________。
9.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調香師辨味時,總要做短促而頻繁的吸氣,目的是在鼻腔頂端形成一種氣旋,這樣才能使更多的有氣味物質接觸________。
(2)人在感冒的時候,嗅覺的靈敏度會下降,此時味覺測試顯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塊糖放在口中,一開始覺得不怎么甜,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甜,這說明:________。
(4)在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沒有用清水漱口,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節 感覺世界
考點一、人的感覺
(一)人體的感覺器官和感覺
人的感覺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環境的刺激時會發出信息,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大腦作出分析,產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皮膚感覺等相應的感覺。
心人體有五種基本感覺及其感受器:視覺一眼, 聽覺一耳,嗅覺一鼻,味覺一舌,皮膚感覺一皮膚。
(二)影響感覺的因素
人們的感覺會受到酒精、藥物等的影響。酒精會影響人們的反應時間,有些藥物會影響人們的神經系統,尤其是大腦。所以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酒后一定不要開車。
典例1: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調香師辨味時,總要做短促而頻繁的吸氣,目的是在鼻腔頂端形成一種氣旋,這樣才能使更多的有氣味物質接觸   。
(2)人在感冒的時候,嗅覺的靈敏度會下降,此時味覺測試顯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塊糖放在口中,一開始覺得不怎么甜,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甜,這說明:   。 (4)在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
【答案】(1)嗅覺細胞(2)不正常(3)舌對液態物質比較敏感
(4)防止味道殘留、混合而導致“串味”,影響實驗結果
【解析】此題考查了嗅覺和味覺的相關知識;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七位的物質作用于嗅覺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是嗅覺;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酸甜苦咸是基本的味感;
【解答】(1)調香師這種行為是為了讓更多的氣體物質接觸嗅覺細胞,嗅覺細胞是對氣味的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在大腦中形成感覺;
(2)多種感受會相互影響,感冒是嗅覺感受器變弱了,會帶動味覺感覺器也變弱了,所以此時味覺測試顯示不正常;
(3)剛開始糖是固態的,慢慢的糖開始融化了,變成了液態,說明舌頭上的味蕾細胞對液態的的物質比較敏感;
(4)漱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味道殘留、混合而導致“串味”,影響實驗結果;
變式1:感覺的形成是在(  )
A.大腦 B.感覺器官 C.感受器 D.神經末梢
【答案】A
【解析】感覺的形成都在大腦中,感受器官中的感受器是感受刺激的,可以使是各種神經末梢;
【解答】大腦皮層分布著各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即神經中樞。大腦皮層中有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因此所有的感覺都在大腦中形成。
變式2:關于人的感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感覺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環境中的刺激,并發出信息 B.感覺是在感覺器官中形成的
C.刺激信息是由神經傳送到大腦的 D.感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
【答案】B
【解析】感覺的形成過程:感受器感受刺激,產生興奮并傳導興奮,有傳入神經將信息傳導大腦,在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產生相應的感覺;
【解答】A. 感覺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環境中的刺激,并發出信息,正確;
B.感覺是在大腦皮層中形成的,B錯誤;
C.刺激信息是由神經傳送到大腦的 ,正確;D. 感覺是在大腦中形成的 ;正確;
變式3:小科做了一個小實驗,他準備了三個盆,甲盆裝10 ℃的水,乙盆裝60 ℃的水,丙盆裝30 ℃的水。將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時間后,兩手同時放入丙盆,結果兩手的感覺是左手感到   ,右手感到   ;說明   感受器分別感受   皮膚溫度的刺激,且這些感覺形成于   。
【答案】熱;冷;冷熱覺;改變;大腦
【解析】人體所有的而感覺都形成于大腦皮層,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中有冷熱覺感受器,觸覺感受器,痛覺感受器等;
【解答】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從10℃到30℃,會感覺到熱,從60℃到30℃會感覺到冷,說明皮膚中的冷熱覺感受器分別感受改變皮膚溫度的刺激,且感覺形成于大腦皮層;
考點二、皮膚的感覺
(一)皮膚的感覺
皮膚的感覺 特點
觸覺 皮膚不同部位的觸覺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手指的指尖觸覺較敏感,因為這個部位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盲人的觸覺往往比普通人要靈敏
痛覺 是人體對損傷性刺激作出的報警,對人體具有保護意義
冷熱覺 皮膚上有冷熱覺感受器。皮膚的不同部位冷熱覺的敏感程度不同。手背對熱比較敏感
(二)皮膚的其他功能
皮膚除了作為感覺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還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體水分散失、排汗散熱、保護身體免受細菌人侵等。
典例1:在“瞎子摸象”這個成語故事里,瞎子是用   (填感覺的名稱)來感知大象的形狀的,此種感覺形成部位在   。
【答案】觸覺;大腦皮層
【解析】瞎子是利用手的觸覺來感知物體的形狀,對這種感覺比較敏感的部位在指尖,這種感覺形成部位在大腦皮層。
【解答】盲人的觸覺發達,在“瞎子摸象”這個成語故事里,瞎子是利用觸覺來感知大象的形狀的,此種感覺形成部位在大腦皮層。
變式1:(2023七下·龍灣期中)如圖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燒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燒杯熱水中:過一會兒,同時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燒杯溫水中,左手的感覺以及該感覺產生的部位是(  )
A.熱、大腦 B.熱、手上皮膚 C.冷、大腦 D.冷、手上皮膚
【答案】A
【解析】人體皮膚中分布有大量的感受器,包括溫度感受器,痛覺感受器,觸覺感受器等感受器;人體中產生的所有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產生的。
【解答】左手由于先伸入到冷水中,一開始感覺到冷,后來伸入到溫水中時,皮膚能感受溫度的變化,故感覺到熱了。
變式2:醫生對已經實施局部麻醉的病人進行手術的過程中,病人的感覺狀況是(  )
A.痛覺存在,觸覺消失 B.痛覺和觸覺完全消失
C.觸覺存在,痛覺消失 D.痛覺和觸覺都存在
【答案】C
【解析】局部麻醉阻斷的是痛覺神經的傳導作用,觸覺神經仍然具有傳導作用;
【解答】局部麻醉是應用局部麻醉藥暫時阻斷身體某一區域的神經傳導而產生麻醉目的,以達到無痛的目的,局部麻醉阻斷的是痛覺神經的傳導作用,觸覺神經仍然具有傳導作用,因此局部麻醉的病人,觸覺存在,痛覺消失;
變式3:(2022七下·杭州月考)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劃破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痛覺形成的部位分別是(  )
A.均在手指傷處 B.分別在手指傷處和傷處附近
C.在手指傷處的表皮和真皮 D.在手指傷處和大腦皮層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知識點是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解答時可以從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方面來切入。
反射是指在神經系統的參與下,人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規律性的反應。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能通過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神經中樞,通過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完成縮手反射,同時脊髓內的神經中樞還把神經沖動經過脊髓的白質上行傳到大腦皮層,形成痛覺。
【解答】因此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劃破后,感受此刺激的感受器的存在部位在手指皮膚,痛覺形成的部位是大腦皮質里的軀體感覺中樞,故D符合題意。
考點三、鼻和嗅覺
(一)用鼻子聞蛋糕的香味形成嗅覺的過程
蛋糕中的化學物質擴散到空氣中,當人呼吸的時候,這些化學物質進人鼻腔,并溶于鼻腔內的黏液中,刺激嗅覺神經末梢(嗅覺感受器)產生信息,信息通過嗅神經傳到大腦,產生蛋糕香味的感覺。這就是形成嗅覺的過程
(二)嗅覺的特點
(1)適應性:嗅覺適應快,數秒至數分鐘即可產生。例如,在魚類市場內,時間長了腥臭味就聞不出來了,這是大腦嗅覺中樞適應的緣故。
(2)差異性
①人的嗅覺會隨者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孩子的嗅覺往往要比他們的父母靈敏得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嗅覺也會逐漸減弱。
②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人和猿猴屬于嗅覺不發達的鈍嗅覺類,有些哺乳動物屬于嗅覺高度發達的敏嗅覺類,狗的嗅覺能力是人的1200多倍。
(3)選擇性:動物對不同氣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如貓對老鼠、魚的氣味敏感,對青草的氣味不敏感。
(三)嗅覺的功能
嗅覺不僅能幫助人們聞到食物的香味,還能夠幫助人們避開危險。例如,嗅到煤氣泄漏出來的氣味,可以發現煤氣泄漏了,從而及時采取防止煤氣中毒的措施。
典例1:(2023七下·金華期末)人們常從“色、香、味”三方面來評價食物,辨別“香”用到(  )
A.視覺 B.嗅覺 C.味覺 D.觸覺
【答案】B
【解析】人體的所有感覺都在大腦皮層中產生。
【解答】A.視覺用于色;B.嗅覺用于聞香味;C.味覺用于感覺味道;D.觸覺一般用于觸摸時。
變式1:(2023八下·鄞州期中)“聞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聞韶音”和“知肉味”分別屬于(  )
A.嗅覺和聽覺 B.聽覺和視覺
C.聽覺和味覺 D.觸覺和味覺
【答案】C
【解析】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覺。人的感覺有冷覺,熱覺,聽覺,味覺,視覺,觸覺等;
【解答】聞韶音是指聽聲音,屬于人的聽覺;“知肉味” ,是指品嘗肉的味道,屬于味覺;
變式2:(2022七下·杭州月考)下列對人的嗅覺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不同的人的嗅覺敏感度相同
B.同一個人年齡越大,嗅覺敏感度越靈敏
C.人感冒時,嗅覺靈敏度不變
D.“久聞不覺其臭”說明人的嗅覺的適應性
【答案】D
【解析】嗅覺特點1:適應性。大腦皮層中的嗅覺中樞易適應。2:差異性。不同的動物嗅覺敏感性差異很大,如狗的嗅覺很靈敏。同種動物對不同氣味的嗅覺敏感性也很多。3:受到年齡的影響。隨著年齡增大,嗅覺敏感性會逐漸下降。
【解答】A.不同的人的嗅覺敏感度不同。故A不符合題意。
B:同一個人年齡越大,嗅覺敏感度越不靈敏。故B不符合題意。
C:人感冒時,嗅覺靈敏度降低。故C不符合題意。
D:“久聞不覺其臭”聞久了就不覺得它臭了。說明人的嗅覺的適應性。故D符合題意。
變式3:(2023七下·金華期中)“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南宋詩人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詩人描寫春晴天暖,鳥語花香的山村美景。從詩中“花氣襲人”可知,詩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是   ,形成感覺的部位是   。
【答案】鼻子;大腦皮層
【解析】人體的感覺有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冷熱覺等;所有的感覺都在人的大腦皮層中產生;
【解答】從詩中“花氣襲人”可知,詩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是嗅覺,形成感覺的部位是大腦。
考點四、舌和味覺
(一)味覺的形成過程
當人吃食物時,食物進人口腔內,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溶于唾液,刺激舌表面味蕾內的味覺細胞,就會產生味覺信息,味覺信息沿著神經傳到大腦,就產生了味覺。
(二)舌感知的基本味覺
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點里的味蕾可分別感受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鮮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對味覺的敏感性有區別,舌尖兩側對咸敏感,舌體兩側對酸敏感,舌根對苦敏感,舌尖對甜敏感。
麻、辣、澀等味覺是人對多種刺激綜合后產生的感覺。
(三)味覺的敏感性隨人的年齡增長而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數目逐漸減少,味覺的敏感性也隨之下降。年齡大的人喜歡吃味道較濃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減少,味覺的敏感性減弱。
典例1:拿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舌頭表面,會發現舌頭的表面布滿許多小凸點,內藏________,它表面有許多味覺細胞,能感受不同物質刺激,尤其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
【答案】味蕾
【解析】味蕾:味覺感受器,主要位于舌上。每個味蕾都是由一組味覺細胞組成的梨形結構,屬于化學感受器。分布在舌頭表面上的接受味覺的感受器,能辨別滋味。
拿一面鏡子,仔細觀察自己舌頭表面,會發現舌頭的表面布滿許多小凸點,內藏味蕾,它表面有許多味覺細胞,能感受不同物質的刺激,尤其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
變式1:(2023七下·東陽期末)疫情放開之后,東陽燒烤火遍全網。品嘗美味的燒烤時,美味的感覺產生在(  )
A.口 B.舌 C.鼻 D.大腦皮層
【答案】D
【解析】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等。故嗅覺的產生是在大腦皮層。
【解答】A.口是攝食的器官,不是感覺形成部位,故A錯誤;
B.舌是味覺器官,不是感覺形成部位,故B錯誤;
C.鼻是嗅覺器官,不是感覺形成部位,故C錯誤;
D.所有的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的各個中樞中形成,故D正確。
變式2:2021年,縉云燒餅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因其“色、香、味、脆”俱全在全球廣大食客中享有盛譽。下列關于“色、香、味、脆”說法錯誤的是(  )
A.“色”是燒餅反射的光進入人眼
B.“香”味是在鼻腔中形成的
C.“味”的感覺器官是舌
D.“脆”主要是靠觸覺感受的
【答案】B
【解析】人體有許多感受內、外刺激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比較簡單,例如皮膚里的感覺神經末梢;有些感受器帶有附屬結構,叫做感覺器官,例如眼、耳。冷覺、熱覺、痛覺、觸覺等感覺都是由皮膚里的感受器感知的。
【解答】A:“色”是燒餅反射的光進入人眼,A正確。
B:“香”味是在大腦皮層中形成的,B錯誤。
C:“味”的感覺器官是舌,C正確。
D:“脆”主要是靠觸覺感受的,D正確。
變式3: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溝戔曾“臥薪嘗膽”,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
【答案】舌根
【解析】不同部位的味蕾對不同味刺激的敏感度不同,一般舌尖對甜味比較敏感,舌兩側對酸味比較敏感,舌兩側前部對咸味比較敏感,而軟腭和舌根部則對苦味敏感。
舌的不同部位對酸、甜、苦、咸的敏感性是不同的。越王溝戔曾“臥薪嘗膽”,感受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舌根。
1.(2023七下·開化期末)”三頭一掌”是色香味俱全的衢州特色小吃。在感受”色香味”時沒有用到的感覺器官是(  )
A.眼 B.鼻 C.耳 D.舌
【答案】C
【解析】人的感覺器是指機體內的特殊感受器,如視、聽等感覺器。視覺器官:眼睛,包括眼球,眼簾,角膜,視網膜等。聽覺器官:耳朵。嗅覺器官:鼻子。味覺器官:舌頭。觸覺器官:皮膚。以上就是常說的五種“感覺器官”。心理屬于思維范疇,是大腦的活動,不是“感覺”。更是無關于感覺器官。
【解答】色是指顏色,眼睛是其感受器官;香是氣味,通過鼻子感受;味是指味道,通過舌來感受,所以沒有用到的器官是耳;
2.(2023七下·婺城期末)人有各種不同的感覺器官,它們是人類認識和了解世界的“窗口”。盲人“閱讀”盲文靠的是(  )
A.視覺 B.觸覺 C.痛覺 D.聽覺
【答案】B
【解析】人體感覺有 1、視覺,眼睛的視網膜是對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2、聽覺,空氣中的聲音波刺激了內耳的聽覺接受器,把信息傳送到腦干聽覺中心。3、觸覺,觸覺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濕度、疼痛、壓力及震動的感覺。4、味覺,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對味覺器官化學感受系統的刺激并產生的一種感覺。從味覺的生理角度分類,只有四種基本味覺:酸、甜、苦、咸,他們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產生的。5、觸覺,觸覺是接觸、滑動、壓覺等機械刺激的總稱。多數動物的觸覺器是遍布全身的,像人的皮膚位于人的體表,依靠表皮的游離神經末梢能感受溫度。
【解答】盲人閱讀盲文依靠手指的觸摸,故為觸覺。
3.(2023七下·柯橋期末)小柯感覺頭痛鼻塞,沒有胃口,媽媽用手背觸碰了小柯的額頭,判斷他發熱了。媽媽帶小柯去醫院抽血檢查、配藥,抽血時的疼痛、藥物的苦味都讓小柯非常難受。于是小柯產生了一些想法,其中錯誤的是(  )
A.味覺與嗅覺是會相互影響的
B.若沒有痛覺,生活將更加方便
C.媽媽用手背感受體溫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熱比較敏感
D.藥物刺激作用于味蕾,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苦味
【答案】B
【解析】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在人體受到不良刺則激時,痛覺會提示人體正受到侵害,會提示人體及時防范不良刺激,及時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就會對不良反應的敏感性下降,人體受侵害的就會增加,而且受到侵害自身還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因此若沒有痛覺,生活將非常不方便。
皮膚的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輕未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未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
【解答】A、嗅覺是可能會影響味覺的,因為嗅覺和味覺都是神經感覺器官,兩者是有一定關聯的,故A正確;
B、痛覺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與自我保護反應之一。如果沒有了痛覺,那么人體在受到侵害時不容易察覺,這樣對人體的保護產生很不好的影響,故B錯誤。
C、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對熱的刺激比較敏感,故C正確。
D、藥物的苦味是藥物作用于味蕾,刺激味覺細胞,引起神經沖動,在大腦皮層形成的,D正確。
4.吃完糖以后馬上吃橘子,可能會覺得只有酸味而沒有甜味,下列解釋較合理的是( )
A.吃糖后各種味覺的靈敏度降低 B.吃了糖后對甜味的靈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頭上感受甜味的區域 D.橘子汁本來就沒有甜味
【答案】B
【解析】舌的表面布滿了許多小凸點,小凸點里有許多味蕾,味蕾里有許多味覺細胞,能感受各種不同物質的刺激,尤其對液態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當食物進入口腔內,食物中的一些化學物質刺激味覺細胞,味覺信息通過神經傳到大腦而產生味覺。味覺主要可以分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鮮味等。舌能夠感受這些味覺。
糖比橘子甜,當吃了糖之后味覺細胞對甜味的敏感程度降低,所以 吃完糖以后馬上吃橘子,可能會覺得只有酸味而沒有甜味,故B說法正確。
5.(2023七下·東陽期末)下列關于感覺器官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眼球內能夠形成視覺
B.鼻腔上端黏膜有對氣味十分敏感的細胞
C.舌能夠辨別酸、甜、苦、咸
D.皮膚能感受外界冷、熱、痛、觸、壓等刺激
【答案】A
【解析】人體能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人體能夠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膚等。眼睛是視覺,耳朵是聽覺,鼻子是嗅覺,舌頭是味覺,接收到的刺激通過神經傳輸,最后在大腦處形成各種感覺。
【解答】A、人眼的晶狀體相當于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人的眼睛是靠調節晶狀體的曲度來改變焦距獲得倒立、縮小的實像的。并同時產生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入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從而形成視覺。故A錯誤。
B、嗅覺是由化學氣體刺激嗅覺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覺,嗅覺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內,感受細胞為嗅細胞,氣味物質作用于嗅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經嗅神經傳導,最后到達大腦皮層的嗅中樞,形成嗅覺。故B正確。
C、味覺是由味覺感受器感受到的,味覺有甜、酸、苦、咸、辣、鮮、澀、麻等味感,其中甜、酸、咸、苦四種是基本味感.舌上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學物質的刺激。故C正確。
D、皮膚內含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產生各種不同的感覺,如觸覺、痛覺、壓力覺、熱覺、冷覺等。故D正確。
6.為測試不同部位的皮膚對觸覺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繪圖筆在小徐皮膚的某些部位畫上測試區。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針輕輕接觸測試區上不同的點,當小徐感覺到針觸時,就說“是”,將小徐能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記錄下來。在不同部位的皮膚上重復此實驗,其結果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皮膚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通過上述實驗可以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
B.本實驗說明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
C.對觸覺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D.身體各部位的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
【答案】A
【解析】皮膚的主要功能有保護、分泌、排泄、調節體溫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膚分為表皮、真皮和附屬物。表皮分為角質層和生發層,角質層細胞排列緊密,能阻擋化學物質的侵入,生發層中有黑色素細胞能產生黑色素,阻擋紫外線對內部組織的損傷。真皮中有大量的彈性纖維、膠原纖維,使皮膚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真皮內有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使皮膚得到營養,還能夠接受冷、熱、痛、觸等刺激。
A、實驗數據是感覺到針觸的百分率,不能判斷實驗時針觸指尖的力度大于針觸手臂的力度,A錯誤,符合題意;
B、人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不同部位觸覺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應部位功能適應性方面的差別,敏感部位為大腦皮層提供信息的機會遠遠多于非敏感部位,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指尖感到針觸的百分率最高,說明指尖的觸覺敏感程度最高;C正確,不符合題意;
D、手臂、手掌、指尖、前臂觸覺百分率不同,說明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器分布不同,觸覺的敏感性不同,D正確,不符合題意。
7.(2022七下·諸暨期中)周末,小明同學跟隨父母走進美麗諸暨市同山鎮參加一年一度的櫻桃節,櫻桃樹結果多,果熟之時,果紅葉綠,甚為美觀。他摘下一個,聞到了特有的香味,送進嘴里嘗起來,“酸酸甜甜”…
(1)小明看到果紅葉綠的感覺器官是   。
(2)小明品嘗到了櫻桃的“酸酸甜甜”,形成感覺的部位是   。
(3)小明聞到了櫻桃特有的香味,但農民卻很難感覺到種香味,這是因為   。
【答案】(1)眼 (2)大腦皮層 (3)大腦嗅覺中樞適應
【解析】人體從外界獲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覺,例如:眼是視覺器官,耳是聽覺器官,鼻是嗅覺器官,舌是味覺器官,感受酸、甜、苦、咸、辣等味道;皮膚是觸覺器官,感受冷、熱、痛、觸、壓等感覺;
【解答】(1)小明看到果紅葉綠的感覺器官是眼。
(2)小明品嘗到了櫻桃的“酸酸甜甜”,形成感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
(3)小明聞到了櫻桃特有的香味,但農民卻很難感覺到種香味,這是因為大腦嗅覺中樞適應。
8.小娟因淋雨感覺不適去醫院檢查,一位老醫生用手背觸摸了一會她的額頭后便告訴她患了感冒,開了處方。掛鹽水時一陣疼痛令小娟差點哭了出來。晚飯時,面對母親辛辛苦苦準備的一桌好菜,小娟沒有聞到陣陣香味,也沒有胃口。請問:
(1)老醫生用手背去觸摸額頭,這主要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________比較敏感。
(2)小娟娟想:“如果沒有痛覺,那該多好啊!”你認為好不好?說明理由。________。
(3)小娟面對好菜沒有胃口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冷熱(2)不好,痛覺對人體有保護作用
(3)感冒使嗅覺失靈,而味覺是各種感覺的綜合感覺
【解析】根據皮膚的功能知識解題。
【解答】(1)人體的皮膚具有冷覺、熱覺、觸覺和痛覺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熱覺神經末梢豐富,對熱覺比較敏感;故老醫生用手背去觸摸額頭,這主要是因為手背上的神經末梢對冷熱比較敏感;
(2)痛覺使人體感知一定的疼痛,從而使人體躲避有害刺激,對人體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故沒有痛覺并不好;
(3)小娟面對好菜沒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覺失靈,而味覺是各種感覺的綜合感覺;
9.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調香師辨味時,總要做短促而頻繁的吸氣,目的是在鼻腔頂端形成一種氣旋,這樣才能使更多的有氣味物質接觸________。
(2)人在感冒的時候,嗅覺的靈敏度會下降,此時味覺測試顯示________(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塊糖放在口中,一開始覺得不怎么甜,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甜,這說明:________。
(4)在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_______。如果沒有用清水漱口,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
【答案】(1)嗅細胞 (2)不正常 (3)舌感受液態物質的刺激更敏感
(4)防止味道殘留、混合而串味,影響實驗結果;實驗結果不準確
【解析】(1)根據嗅覺的形成進行解答;
(2)人感冒時,嗅覺、味覺的靈敏度都下降;
(3)舌頭對液態物質的刺激更敏感;
(3)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是為了防止串味,影響實驗結果。
【解答】(1)調香師辨味時,總要做短促而頻繁的吸氣,目的是在鼻腔頂端形成一種氣旋,這樣才能使更多的有氣味物質接觸嗅細胞;
(2)人在感冒的時候,嗅覺的靈敏度會下降,此時味覺測試顯示不正常;
(3)一塊糖放在口中,一開始覺得不怎么甜,后來慢慢地越來越甜,這說明知感受液態物質的刺激更敏感;
(4)在測試舌頭敏感區域的實驗中,測試完一種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防止味道殘留、混合而串味,影響實驗結果;如果沒有用清水漱口,對實驗的影響是實驗結果不準確;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典例分析
舉一反三
課后鞏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龙陵县| 奈曼旗| 高邑县| 永泰县| 六安市| 和田县| 滦南县| 和静县| 商南县| 沅陵县| 衡阳县| 林甸县| 深水埗区| 庄河市| 西宁市| 绍兴县| 长治市| 洛隆县| 滨海县| 桃源县| 祥云县| 汽车| 天气| 化德县| 凌海市| 崇仁县| 屏南县| 宁海县| 龙游县| 即墨市| 廊坊市| 武强县| 亚东县| 聊城市| 横山县| 昌图县| 金堂县| 普洱| 山东|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