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八單元測評卷建議時間:60分鐘 滿分:60分 完成時間: 得分:第一部分(選擇題 共24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2道試題,每題2分,計24分。每道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1945年8月,柳亞子贈毛澤東詩云: “闊別羊城(今廣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 州(今重慶),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 尚休。”柳亞子所說“彌天大勇”是指毛澤東( )A. 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B. 領導中國工農紅軍長征C. 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談判D. 率領中共中央轉戰陜北2.某電視連續劇中有一句臺詞:“有一 種勝利叫撤退,有一種失敗叫占領。”人民 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主動撤退而取得 了戰爭勝利。這一事件發生的地點是( )A. 北京 B. 延 安 C.沈 陽 D. 南京3.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了一個徹底 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綱領是 ( )A.《天朝田畝制度》B. “雙十協定”C.《資政新篇》D.《中國土地法大綱》4. “毛澤東和中央軍委走了兩步最關 鍵又最精彩的棋: 一是首先殲滅黃百韜兵 團,爭取了戰役主動權;二是截斷徐蚌線, 對整個戰役的發展起了加速作用。”材料中的戰役是 ( )A. 遼沈戰役 B. 平津戰役C. 渡江戰役 D.淮海戰役5.1948年底,我國著名建筑學大師梁 思成先生曾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要盡可 能地保護故宮、頤和園等古代建筑,避免戰 爭對文物的損壞。這與當時正在進行的哪 一戰役有直接關系 ( )A.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6. (2023 · 張家界中考)“鐘山風雨起 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 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 是滄桑。”該詩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 南京解放 B. 躍進大別山C. 百團大戰 D. 淞滬會戰7. (2024 · 宿遷中考)毛澤東說:“講到 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 忘記張謇。”張謇創辦了 ( )A. 大生紗廠B. 江南機器制造總局C. 漢陽鐵廠D. 上海輪船招商局8. (2023 · 河南中考)據統計,1901年, 上海、武漢兩地的華商紗廠紗錠占到全國 的74.7%;1910年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 占全國的51 . 5%。這說明當時中國的紡 織業 ( )A. 發展曲折 B.分布不平衡C.技術落后 D. 規模比較小9.“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 子滅 ·……鞠躬禮興,跪拜禮滅……”這首民 歌反映了某個重大歷史事件引起的社會風 俗的變化。這一事件是 ( )A. 洋務運動 B. 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 D. 新文化運動10.1905年5月,依然被稱為“老爺”的 京師大學堂學生,穿起了短袖衫,開始了首 屆西式運動會。這反映了京師大學堂( )A. 是中國近代首所新式學校B. 具有新舊交織的時代特點C.創辦于科舉制度廢除之后D. 首創完備的新式教育體制11.下圖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報》,其表明《申報》 ( )(爭唐競風科復) (原大媳統島散)豫 穗(萬崴) (席袖福拜手)民萬 圖璐萬 微(T出)豫園 文臨A.創辦于新文化運動期間B. 專門報道政治新聞C. 宣傳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機關報12.下列有關近代文學藝術成就的搭 配,正確的是 ( )A. 聶耳 — 《黃河大合唱》B. 郭沫若 — 《雷雨》C. 齊白石 — 《愚公移山》D.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36分)二、非選擇題(共3道試題,計36分)13.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民族工業自19世紀60年代出現以后,發展速度一直比較緩慢。 到1895年,中國民族工業數量大致在170家,資本總額不足500萬元。然而,據不完 全統計,1895—1898年間新創辦的企業就有62家,資本總額達120多萬元,出現了一 個興辦實業的浪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工業始終保持發展,甚至出現了 “短暫的春天”。材料二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過程中,從分布到類型上 都體現出“后天不足”的病征 …… (中國的)資產階級雖然無力領導中國革命取得最終 的勝利,卻是推動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重要進步力量之一……資產階級也成為近代中 國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動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1)根據材料一,指出1895—1898年我 國出現興辦實業浪潮的思想因素。(2 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如何 理解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從分布到類型 上都體現出‘后天不足’的病征”。(2分 )(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 出中國的資產階級是如何“推動中國近代 化進程”的。你認為一個國家工業的發展, 需要具備哪些前提 ( 6 分 )14. (2022 · 河南中考)(11分)閱讀下 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進行 了許多意義重大的改革。政治方面,保障 人權,保護人民財產等;經濟方面,獎勵工 商業發展,鼓勵興辦實業;社會生活方面, 革除“大人”“老爺”等稱謂,廢止跪拜等;教 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廢止小學讀經等。——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 中國歷史八年級 上冊》材料二 1912—19 20年,中國新建萬元以 上工礦企業1048家,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 有了新的增長;1913—1919年,全國產業工 人從約50萬增加到260多萬。 ……中國資 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發展,代表著新的政 治力量的增長,為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摘編自王檜林《中國現代史》(1)材料一 中的改革措施與中國近代 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主要體現了哪個 階級的思想 (6 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與材料 二內容之間的聯系。(2分)(3)請列舉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力量” 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史實。(3分)15. (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人民解放戰爭開始的8個 月里,解放區軍民積極作戰,殲滅敵人70多 萬人,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不久, 又粉碎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材料二 人民解放戰爭初期,毛澤東 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說:“蔣介石兩個拳頭 (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 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材料三圖一 大決戰圖二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1)材料一中所說的國民黨軍隊全面 進攻解放區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947年3月,國民黨開始發動對哪兩個解 放區的重點進攻 (3分)(3)材料二中“插上一刀”的軍事行動 是指什么事件 該事件的領導人是誰 請 你談談該事件的戰略作用。(4分)(4)材料三中圖一反映的“大決戰”具 體指的是什么 有何意義 ( 4 分 )(5)材料三中圖二這一軍事行動所取 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 2 分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