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中考模擬卷歷史(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請選出以下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答案,在答題卡答題區域內用2B鉛筆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史料研讀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料反映了河姆渡人的生活,它們屬于A.實物史料B.口述史料C圖片史料D文獻史料2梁啟超在《世界偉人》中這樣記載:“教育家之主義及方法,只能通用于一時代、一社會,而孔子之教育,俟(等待)百世而不惑也。”孔子的教育思想是A.以德治國。B.有教無類C.以法治國D.無為而治3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兼并六國,建立秦朝,定都威陽,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公元前221年是A.公元前2世紀20年代B.公元2世紀20年代C.公元前3世紀20年代D.公元3世紀20年代4.漢武帝為了加強對商業和商人的管理,實行徹底的幣制改革,集中貨幣發行權,禁止地方鑄錢,統一貨幣,使朝廷對社會的經濟控制加強。他統一的貨幣是A.半兩錢B.五銖錢C.開元通寶D.交子5唐詩是我國文學藝術的一座巔峰:其中玉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描述了“九天閭闔開宮殷,萬國衣冠拜冕旒。”詩中描寫的盛世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6宋代統治者深知文教的社會功能,在政治上突出文治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和完善科舉制,學校教直和科舉制的聯系也日益緊密。這A.避免了統治危機的出現B.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C.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人D.阻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7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山水相連,人文相親,自古以來就交往頻繁。有很多地方以“三寶”命名如泰國有“三寶塔寺”,馬六甲有“三寶廟”,新加坡有“三寶山”。以上稱呼與我國哪位歷史人物有關A.玄奘B.鑒真C.鄭和D.戚繼光8明朝科技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不僅在于對傳統技術的總結,而且蘊含著某些帶有近代意味的科學精神。下列著作中,能體現這一特點的工業科學巨著是A.《農政全書》B.《本草綱目》·口.《齊民要術》D.《天工開物》9.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斷的國家。5000年來中華文明的不斷演進,統一多民族國家不斷鞏周和發展。中國歷史一般分為中國古代史、近代史和現代史。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事件是A.鴉片戰爭B.五四運動C.開國大典三大改造10.中國近代化是指中國社會由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過程,其內容包括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經濟工業化,思想文化科學化、大眾化。其中第一次近代化運動是A.圖一虎門銷煙B.圖二太平天國運動C.圖三洋務運動D.圖四戊戌變法歷史第1頁,(全卷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