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生態系統的組成-【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生態系統的組成-【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簡介

生態系統的組成-【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每一種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   。在不同的環境中,   、   、   、   ,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生物也會有很大的   。
【答案】生存;陽光;溫度;空氣;土壤不同;差異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依賴特定環境生存繁衍,環境中的多種因素如溫度、濕度等對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生活習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影響,不同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每一種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繁衍。在不同的環境中,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條件、食物資源等因素不同,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生物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2.生態系統中植物為動物提供了   和   ;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需要的   。
【答案】食物;氧氣;營養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中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需要的營養。
3.制作生態瓶時要先放   ,再放   ,最后放   。
【答案】土壤;植物;動物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種動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種動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賴的條件。制作生態瓶的參考步驟:先在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小石子這時就可以放幾塊),再裝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動物。最后把寫了本組組員名字的標簽貼在生態瓶的外面。制作生態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證植物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放入的植物可以為動物提供氧氣和養料;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桶底的淤泥還可以是一些動物的棲身之所。改變生態瓶里的生物數量和非生物條件,生態瓶會發生變化。
4.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它對人類的   和   至關重要。
【答案】健康;生存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每一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多種多樣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話題。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至關重要。生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互相聯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
故答案為:健康;生存。
5.(2024五下·慈利期末)學校科學小組用綠豆種子做了種子發芽實驗,并觀察了綠豆苗的生長,綠豆苗長勢很好,但發現綠豆苗的葉子上出現了許多小洞,用放大鏡仔細看,原來是許多蚜蟲在吃葉子,旁邊還有一些草蛉蟲的幼蟲在吃蚜蟲。綠豆苗在光照條件下,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出了生存所需的養料并放出   ,分析材料寫出一條食物鏈   。
【答案】氧氣;綠豆苗→蚜蟲→草蛉蟲的幼蟲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綠色植物的葉片在陽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營養物質,同時放出氧氣,人們把葉的這種作用稱作光合作用。綠豆苗在光照條件下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營養物質,同時放出氧氣。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食肉動物,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因此食物鏈為:綠豆苗→蚜蟲→草蛉蟲的幼蟲。
6.(2024六上·正定期末)像池塘這樣的棲息地,由水草、魚、蝦和各種細菌等   以及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   共同構成的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被稱為   。
【答案】生物;非生物;生態系統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生命,非生物沒生命,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像池塘一樣由水草、魚、蝦和各種細菌等生物及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被稱為生態系統。
7.(2024五下·通河期末)群落里各種   與環境中的   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
【答案】生物;非生物
【知識點】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作生態系統。一個湖泊、一個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如果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就會失去平衡。
8.(2024六下·盤山)如果一個生物種群是    的,那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通常會更多,這就確保了物種的    ,這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答案】多樣性;延續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各種各樣的生物,在這個家園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生物只有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下來。如果一個生物種群是多樣性的,那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可能就更多,這就確保了物種的延續。而某一物種的消失,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相關生物的生存,從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生物多樣性。
9.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種的食物關系,叫作   。
【答案】食物鏈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是動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系。箭頭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箭頭指向捕食者。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2024五下·西峽期末)“小麥→蝗蟲→麻雀→鷹”,這是生態系統中的一條   ,其中生產者是   ,麻雀是     。
【答案】物鏈;小麥;消費者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是動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系。箭頭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箭頭指向捕食者。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小麥→蝗蟲→麻雀→鷹”,這是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其中生產者是小麥,麻雀是消費者。
二、判斷題
11.(2024六下·海門期中) 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  )
【答案】正確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食物是動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鏈條”關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12.草原上的青草、鼠、食蟲鳥、蛇和鷹等所構成的食物網中,一旦鼠滅絕,蛇就會餓死。( )
【答案】錯誤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草原的食物網中,雖然鼠是蛇的一種重要食物來源,但蛇并非只以鼠為食。食蟲鳥也可能是蛇的食物,當鼠滅絕后,蛇可以增加對食蟲鳥等其他獵物的捕食,從而維持生存,不一定會餓死。此外,在生態系統中,當一種生物數量發生較大變化時,整個食物網會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來達到新的平衡,其他生物的數量和關系也會相應改變,以幫助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
13.(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判斷題專項練習(三))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
【答案】正確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動物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共同生存在地球大家園中。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由能量構成食物鏈,食物鏈又組成食物網,所以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14.(2025六下·期中)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確實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包括空氣、水、食物和棲息地等。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維持著生命的持續和發展。
15.(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蟻穴中生活著幾萬只螞蟻,它們互相依賴,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答案】錯誤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內,生物群落(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與非生物環境(如陽光、空氣、水、土壤等)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三、單選題
16.(2024六下·英德期中)如圖所示為小明制作的陸地生態瓶,密封的瓶內除了濕潤的土壤和小草,還應放入(  )
A.沙子 B.小蟲 C.小魚
【答案】B
【知識點】生態瓶的應用
【解析】【分析】生態瓶里的生物與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間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能平衡和諧地生存下去。小明制作的陸地生態瓶,密封的瓶內除了濕潤的土壤和小草,還應放入小蟲。故選B。
17.在生態瓶中,為小魚提供氧氣的是(  )。
A.田螺 B.皇冠草 C.泥沙
【答案】B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皇冠草是一種水生植物,它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在生態瓶中,皇冠草釋放的氧氣可以溶解在水中,從而為小魚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氣。 田螺是一種水生動物,它需要呼吸氧氣,并不會為小魚提供氧氣。泥沙是生態瓶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起到穩定水體、提供微生物附著場所等作用,也不能為小魚提供氧氣。
18.在草原生態系統中,下列哪條食物鏈的加強有利于增加鷹的數量?(  )
A.草一鼠一鷹
B.草一鼠一蛇一鷹
C.草一蝗蟲一青蛙一蛇一鷹
【答案】A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沿著食物鏈傳遞時會逐漸遞減。食物鏈越短,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就越少,處于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能夠獲得更多的能量,從而有利于其數量的增加。
19.(2025五下·期末)根據成語“羊入虎口”寫出食物鏈,即(  )。
A.羊→虎 B.草→羊→虎 C.虎→羊 D.草←羊←虎
【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鏈需從生產者開始,體現生物間的捕食關系。“羊入虎口” 中,羊是植食性動物,以草為食,虎是肉食性動物,以羊為食。因此完整食物鏈為:草→羊→虎。選項 A 缺少生產者,C 方向顛倒且無生產者,D 箭頭方向錯誤。正確答案為B。
20.(2025五下·期末)“桃樹附近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會影響桃樹的繁殖。”這句話所包含的科學道理是(  )。
A.桃樹和蜜蜂不存在任何關系
B.桃樹的生存必須依賴蜜蜂的活動
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D.生物對生物有一定的影響
【答案】D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桃樹與蜜蜂通過傳粉形成依存關系:蜜蜂采蜜時幫助桃樹傳播花粉,促進其繁殖。若蜜蜂大量死亡,桃樹傳粉效率下降,可能影響結果,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D正確。
21.(2024五下·長興期中)如圖所示的生態瓶、放在(  )存活時間可以更久。
A.水中 B.陽臺上 C.冰箱里 D.抽屜里
【答案】B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其中能量是生態系統運作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始于太陽能的固定,終止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只有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這一過程需要陽光才能進行。
22.在做食物鏈套筒游戲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食肉動物套住食草動物
B.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食肉動物
C.綠色植物是最細的紙筒
D.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食物鏈套筒游戲中,套筒粗細或大小通常代表營養級高低。
A.食物鏈中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用食肉動物套住食草動物” 符合捕食關系,正確;
B.食物鏈起點是生產者(綠色植物),應從最底層開始套,最先被套住的應為綠色植物,而非食肉動物,錯誤;
C.綠色植物是生產者(第一營養級),數量最多,通常用最細紙筒表示底層 “基礎”,正確;
D.最大紙筒代表食物鏈頂端動物(最高營養級,數量最少),正確。
2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隱藏的食物鏈是(  )。
A.蟬→螳螂→黃雀 B.樹→蟬→螳螂→黃雀
C.蟬←螳螂←黃雀 D.樹←蟬←螳螂←黃雀
【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鏈需從生產者開始,依次為消費者。“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中,蟬以樹的汁液為食,樹是生產者;蟬是初級消費者,螳螂是次級消費者,黃雀是三級消費者。因此完整食物鏈為:樹→蟬→螳螂→黃雀。
24.“魚兒離不開水。”這句話包含的科學道理是(  )。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依賴環境
C.生物改變環境 D.環境改變生物
【答案】B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魚兒離不開水” 直接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魚的呼吸依賴水中溶解的氧氣(用鰓呼吸),生存需要水環境提供溫度、浮力等條件,脫離水會因無法呼吸和維持生命活動而死亡。這強調的是生物生存必須依賴特定環境,而非生物影響、改變環境或環境改變生物。答案:B
25.下列選項中,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穩定的生態系統的是(  )。
A.草、玉米、蝗蟲、蜻蜓、青蛙、蛇、小鳥、鷹、蟋蟀
B.陽光、水、空氣、土壤、小石子、沙
C.陽光、空氣、水、土壤、微生物、魚、水草、鳥
D.陽光、水、空氣、土壤、小石子、沙、水草
【答案】C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需包含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土壤)齊全,生物部分包含生產者(水草)、消費者(魚、鳥)、分解者(微生物),結構完整。
四、連線題
26.(2024六下·方山期末)將下列生物與其在食物鏈中對應的身份用線連起來。
【答案】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不僅養活自身,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生產者;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分解者是指利用動植物殘體及其他有機物為食的小型異養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等。 蚯蚓、霉菌、屎殼郎、蘑菇屬于分解者,山羊、狼、兔子屬于消費者,向日葵、薔薇、小麥屬于生產者。
27.(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學期 1.6做一個生態瓶同步練習 )連線題。
(1)下面4幅圖是生態瓶制作的過程,請將圖示與相應的序號進行連線。
(2)下面是小強制作生態瓶時放入的一些材料,請將它們分類。
【答案】(1)
(2)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解答】生態系統包括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
【分析】明白制作生態系統的步驟。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是本題考察的重點。
五、解答題
28.田野里有很多生物,這些生物間存在著復雜的食物關系,找一找,我們能發現它們中的哪些食物關系.
(1)試著用箭頭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
(2)寫出該食物網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   。
【答案】(1)
(2)水稻→田鼠→老鷹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1)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根據對食物鏈的認識,田野中的食物鏈有水稻→蝗蟲→青蛙→老鷹;水稻→老鼠→老鷹;水稻→稻螟蟲→青蛙→老鷹。
(2)圖中最短的食物鏈是水稻→田鼠→老鷹。
29.(2019五上·京山期中)請完成下列“植物與動物相互依存”關系圖表。
【答案】植物→(提供養料和氧氣)動物→(提供肥料和二氧化碳)→植物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植物和動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動物是離不開植物的,因為植物光合作用會產生養料和氧氣,是動物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其次植物也是離不開動物的,因為動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的是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在光照的條件下生成養料和氧氣的過程。
六、實驗探究題
30.(2024六下·英德期中)如圖所示,三個一模一樣的密封瓶子,里面有等量的細沙、水。A 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B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金魚;C瓶內的生物和 B瓶內的生物一樣。現在將A和B置于陽光照到的地方,C瓶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請問:
(1)B瓶和A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   。
(2)B瓶和 C瓶比較,可以研究   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這三個生態瓶中的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   瓶,該生態瓶中的生物能長期生存下去嗎,試分析原因   。
【答案】(1)是否有植物
(2)光照
(3)B;因為B瓶有光照,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滿足生態瓶中所需的條件。
【知識點】生態瓶的應用
【解析】【分析】(1)題目中為對比實驗,B瓶和A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是否有植物。
(2)B瓶和 C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光照,可以研究光照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生態瓶里的生物與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間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能平衡和諧地生存下去。這三個生態瓶中的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B瓶,這個生態瓶中的生物能長期生存下去是因為B瓶有光照,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滿足生態瓶中所需的條件。
1 / 1生態系統的組成-【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每一種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   。在不同的環境中,   、   、   、   ,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生物也會有很大的   。
2.生態系統中植物為動物提供了   和   ;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需要的   。
3.制作生態瓶時要先放   ,再放   ,最后放   。
4.生物多樣性包括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它對人類的   和   至關重要。
5.(2024五下·慈利期末)學校科學小組用綠豆種子做了種子發芽實驗,并觀察了綠豆苗的生長,綠豆苗長勢很好,但發現綠豆苗的葉子上出現了許多小洞,用放大鏡仔細看,原來是許多蚜蟲在吃葉子,旁邊還有一些草蛉蟲的幼蟲在吃蚜蟲。綠豆苗在光照條件下,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出了生存所需的養料并放出   ,分析材料寫出一條食物鏈   。
6.(2024六上·正定期末)像池塘這樣的棲息地,由水草、魚、蝦和各種細菌等   以及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   共同構成的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被稱為   。
7.(2024五下·通河期末)群落里各種   與環境中的   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整體。
8.(2024六下·盤山)如果一個生物種群是    的,那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通常會更多,這就確保了物種的    ,這也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9.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種的食物關系,叫作   。
10.(2024五下·西峽期末)“小麥→蝗蟲→麻雀→鷹”,這是生態系統中的一條   ,其中生產者是   ,麻雀是     。
二、判斷題
11.(2024六下·海門期中) 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  )
12.草原上的青草、鼠、食蟲鳥、蛇和鷹等所構成的食物網中,一旦鼠滅絕,蛇就會餓死。( )
13.(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判斷題專項練習(三))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
14.(2025六下·期中)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 (  )
15.(2024六下·南海期中)在蟻穴中生活著幾萬只螞蟻,它們互相依賴,互相影響,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三、單選題
16.(2024六下·英德期中)如圖所示為小明制作的陸地生態瓶,密封的瓶內除了濕潤的土壤和小草,還應放入(  )
A.沙子 B.小蟲 C.小魚
17.在生態瓶中,為小魚提供氧氣的是(  )。
A.田螺 B.皇冠草 C.泥沙
18.在草原生態系統中,下列哪條食物鏈的加強有利于增加鷹的數量?(  )
A.草一鼠一鷹
B.草一鼠一蛇一鷹
C.草一蝗蟲一青蛙一蛇一鷹
19.(2025五下·期末)根據成語“羊入虎口”寫出食物鏈,即(  )。
A.羊→虎 B.草→羊→虎 C.虎→羊 D.草←羊←虎
20.(2025五下·期末)“桃樹附近的蜜蜂大量死亡,可能會影響桃樹的繁殖。”這句話所包含的科學道理是(  )。
A.桃樹和蜜蜂不存在任何關系
B.桃樹的生存必須依賴蜜蜂的活動
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性
D.生物對生物有一定的影響
21.(2024五下·長興期中)如圖所示的生態瓶、放在(  )存活時間可以更久。
A.水中 B.陽臺上 C.冰箱里 D.抽屜里
22.在做食物鏈套筒游戲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食肉動物套住食草動物
B.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食肉動物
C.綠色植物是最細的紙筒
D.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
23.“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句話隱藏的食物鏈是(  )。
A.蟬→螳螂→黃雀 B.樹→蟬→螳螂→黃雀
C.蟬←螳螂←黃雀 D.樹←蟬←螳螂←黃雀
24.“魚兒離不開水。”這句話包含的科學道理是(  )。
A.生物影響環境 B.生物依賴環境
C.生物改變環境 D.環境改變生物
25.下列選項中,可以組成一個完整穩定的生態系統的是(  )。
A.草、玉米、蝗蟲、蜻蜓、青蛙、蛇、小鳥、鷹、蟋蟀
B.陽光、水、空氣、土壤、小石子、沙
C.陽光、空氣、水、土壤、微生物、魚、水草、鳥
D.陽光、水、空氣、土壤、小石子、沙、水草
四、連線題
26.(2024六下·方山期末)將下列生物與其在食物鏈中對應的身份用線連起來。
27.(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學期 1.6做一個生態瓶同步練習 )連線題。
(1)下面4幅圖是生態瓶制作的過程,請將圖示與相應的序號進行連線。
(2)下面是小強制作生態瓶時放入的一些材料,請將它們分類。
五、解答題
28.田野里有很多生物,這些生物間存在著復雜的食物關系,找一找,我們能發現它們中的哪些食物關系.
(1)試著用箭頭表示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
(2)寫出該食物網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   。
29.(2019五上·京山期中)請完成下列“植物與動物相互依存”關系圖表。
六、實驗探究題
30.(2024六下·英德期中)如圖所示,三個一模一樣的密封瓶子,里面有等量的細沙、水。A 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B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金魚;C瓶內的生物和 B瓶內的生物一樣。現在將A和B置于陽光照到的地方,C瓶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請問:
(1)B瓶和A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   。
(2)B瓶和 C瓶比較,可以研究   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這三個生態瓶中的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   瓶,該生態瓶中的生物能長期生存下去嗎,試分析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存;陽光;溫度;空氣;土壤不同;差異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
【解析】【分析】生物依賴特定環境生存繁衍,環境中的多種因素如溫度、濕度等對生物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生活習性等方面都有深刻影響,不同環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每一種生物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繁衍。在不同的環境中,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條件、食物資源等因素不同,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生物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2.【答案】食物;氧氣;營養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中植物為動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需要的營養。
3.【答案】土壤;植物;動物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生物與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的,種動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種動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賴的條件。制作生態瓶的參考步驟:先在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小石子這時就可以放幾塊),再裝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動物。最后把寫了本組組員名字的標簽貼在生態瓶的外面。制作生態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證植物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放入的植物可以為動物提供氧氣和養料;動物的糞便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桶底的淤泥還可以是一些動物的棲身之所。改變生態瓶里的生物數量和非生物條件,生態瓶會發生變化。
4.【答案】健康;生存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每一個物種都是獨一無二的。多種多樣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人類共同的話題。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存至關重要。生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互相聯系的生態系統,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
故答案為:健康;生存。
5.【答案】氧氣;綠豆苗→蚜蟲→草蛉蟲的幼蟲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綠色植物的葉片在陽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營養物質,同時放出氧氣,人們把葉的這種作用稱作光合作用。綠豆苗在光照條件下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營養物質,同時放出氧氣。生物之間普遍存在一種“吃與被吃”的食物關系,這種關系像鏈條一樣,把一些生物緊密地聯系起來,生物學家把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食肉動物,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的流動方向。因此食物鏈為:綠豆苗→蚜蟲→草蛉蟲的幼蟲。
6.【答案】生物;非生物;生態系統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具有生命,非生物沒生命,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像池塘一樣由水草、魚、蝦和各種細菌等生物及水、空氣、陽光、溫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構成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被稱為生態系統。
7.【答案】生物;非生物
【知識點】生物與非生物
【解析】【分析】群落里的各種生物與環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整體,我們把這個整體叫作生態系統。一個湖泊、一個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如果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就會失去平衡。
8.【答案】多樣性;延續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
【解析】【分析】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各種各樣的生物,在這個家園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生物只有適應環境的變化才能生存下來。如果一個生物種群是多樣性的,那么能適應環境變化的個體可能就更多,這就確保了物種的延續。而某一物種的消失,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相關生物的生存,從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所以,我們要保護好生物多樣性。
9.【答案】食物鏈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是動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系。箭頭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箭頭指向捕食者。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答案】物鏈;小麥;消費者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是動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食物是動物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的“鏈條”狀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一般用箭頭表示食物鏈中“誰被誰吃”的關系。箭頭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箭頭指向捕食者。食物鏈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以生產者為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小麥→蝗蟲→麻雀→鷹”,這是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其中生產者是小麥,麻雀是消費者。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食物是動的必要需求,動物消耗食物而獲得能量。有些動物既吃別的生物,自己也會被別的動物吃掉。生物之間因為食物關系,構成很多“鏈條”關的聯系,像這樣的食物關系,叫作食物鏈。如果食物鏈斷了,就會導致自然界的生態平衡遭受破壞,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草原的食物網中,雖然鼠是蛇的一種重要食物來源,但蛇并非只以鼠為食。食蟲鳥也可能是蛇的食物,當鼠滅絕后,蛇可以增加對食蟲鳥等其他獵物的捕食,從而維持生存,不一定會餓死。此外,在生態系統中,當一種生物數量發生較大變化時,整個食物網會通過一系列的調整來達到新的平衡,其他生物的數量和關系也會相應改變,以幫助維持生態系統的相對穩定。
13.【答案】正確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地球上的動物相互依存,互相影響,共同生存在地球大家園中。所以題目的說法是正確的。
【分析】地球上的生物由能量構成食物鏈,食物鏈又組成食物網,所以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確實提供了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條件,包括空氣、水、食物和棲息地等。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維持著生命的持續和發展。
15.【答案】錯誤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空間內,生物群落(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與非生物環境(如陽光、空氣、水、土壤等)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16.【答案】B
【知識點】生態瓶的應用
【解析】【分析】生態瓶里的生物與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間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能平衡和諧地生存下去。小明制作的陸地生態瓶,密封的瓶內除了濕潤的土壤和小草,還應放入小蟲。故選B。
17.【答案】B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皇冠草是一種水生植物,它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在生態瓶中,皇冠草釋放的氧氣可以溶解在水中,從而為小魚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氣。 田螺是一種水生動物,它需要呼吸氧氣,并不會為小魚提供氧氣。泥沙是生態瓶中的非生物部分,主要起到穩定水體、提供微生物附著場所等作用,也不能為小魚提供氧氣。
18.【答案】A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沿著食物鏈傳遞時會逐漸遞減。食物鏈越短,能量在傳遞過程中的損耗就越少,處于食物鏈頂端的生物能夠獲得更多的能量,從而有利于其數量的增加。
19.【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鏈需從生產者開始,體現生物間的捕食關系。“羊入虎口” 中,羊是植食性動物,以草為食,虎是肉食性動物,以羊為食。因此完整食物鏈為:草→羊→虎。選項 A 缺少生產者,C 方向顛倒且無生產者,D 箭頭方向錯誤。正確答案為B。
20.【答案】D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桃樹與蜜蜂通過傳粉形成依存關系:蜜蜂采蜜時幫助桃樹傳播花粉,促進其繁殖。若蜜蜂大量死亡,桃樹傳粉效率下降,可能影響結果,體現了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D正確。
21.【答案】B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分析】生態系統主要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其中能量是生態系統運作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始于太陽能的固定,終止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只有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這一過程需要陽光才能進行。
22.【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在食物鏈套筒游戲中,套筒粗細或大小通常代表營養級高低。
A.食物鏈中食肉動物捕食食草動物,“用食肉動物套住食草動物” 符合捕食關系,正確;
B.食物鏈起點是生產者(綠色植物),應從最底層開始套,最先被套住的應為綠色植物,而非食肉動物,錯誤;
C.綠色植物是生產者(第一營養級),數量最多,通常用最細紙筒表示底層 “基礎”,正確;
D.最大紙筒代表食物鏈頂端動物(最高營養級,數量最少),正確。
23.【答案】B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食物鏈需從生產者開始,依次為消費者。“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中,蟬以樹的汁液為食,樹是生產者;蟬是初級消費者,螳螂是次級消費者,黃雀是三級消費者。因此完整食物鏈為:樹→蟬→螳螂→黃雀。
24.【答案】B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魚兒離不開水” 直接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依賴關系。魚的呼吸依賴水中溶解的氧氣(用鰓呼吸),生存需要水環境提供溫度、浮力等條件,脫離水會因無法呼吸和維持生命活動而死亡。這強調的是生物生存必須依賴特定環境,而非生物影響、改變環境或環境改變生物。答案:B
25.【答案】C
【知識點】生態系統
【解析】【分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需包含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等)。非生物部分(陽光、空氣、水、土壤)齊全,生物部分包含生產者(水草)、消費者(魚、鳥)、分解者(微生物),結構完整。
26.【答案】
【知識點】生物多樣性;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 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其中,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不僅養活自身,還為動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生產者;動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因而叫做消費者;分解者是指利用動植物殘體及其他有機物為食的小型異養生物,主要有細菌、真菌等。 蚯蚓、霉菌、屎殼郎、蘑菇屬于分解者,山羊、狼、兔子屬于消費者,向日葵、薔薇、小麥屬于生產者。
27.【答案】(1)
(2)
【知識點】制作生態瓶
【解析】【解答】生態系統包括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
【分析】明白制作生態系統的步驟。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是本題考察的重點。
28.【答案】(1)
(2)水稻→田鼠→老鷹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分析】(1)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根據對食物鏈的認識,田野中的食物鏈有水稻→蝗蟲→青蛙→老鷹;水稻→老鼠→老鷹;水稻→稻螟蟲→青蛙→老鷹。
(2)圖中最短的食物鏈是水稻→田鼠→老鷹。
29.【答案】植物→(提供養料和氧氣)動物→(提供肥料和二氧化碳)→植物
【知識點】食物鏈、食物網
【解析】【解答】植物和動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其中動物是離不開植物的,因為植物光合作用會產生養料和氧氣,是動物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其次植物也是離不開動物的,因為動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指的是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在光照的條件下生成養料和氧氣的過程。
30.【答案】(1)是否有植物
(2)光照
(3)B;因為B瓶有光照,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滿足生態瓶中所需的條件。
【知識點】生態瓶的應用
【解析】【分析】(1)題目中為對比實驗,B瓶和A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是否有植物。
(2)B瓶和 C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光照,可以研究光照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3)生態瓶里的生物與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間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能平衡和諧地生存下去。這三個生態瓶中的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B瓶,這個生態瓶中的生物能長期生存下去是因為B瓶有光照,有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滿足生態瓶中所需的條件。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乐亭县| 屯昌县| 通河县| 运城市| 密山市| 雅江县| 横山县| 成安县| 东乌| 宜兰县| 揭西县| 南平市| 嘉峪关市| 岳池县| 沁水县| 湘乡市| 油尖旺区| 高密市| 南开区| 哈尔滨市| 祥云县| 和田县| 皮山县| 碌曲县| 淳化县| 贵州省| 什邡市| 新密市| 分宜县| 长海县| 青河县| 重庆市| 贵阳市| 嘉善县| 大渡口区| 广灵县| 郎溪县| 西平县| 宁南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