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請用照色簽字筆填下列考號哈師大附中2025年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及姓名項:歷史試卷本試卷共20題,共100分,共6頁。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裝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學生姓名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準考證號1.1980年,考古工作者對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地層進行了發掘,清理出長方形房址10余座、灰坑30余個,出土磨制石器100余件、陶器200余件,其中3座房址出土了玉錐形器共5件。據此可以推斷,這一時期的三星堆文化訂A.產生體系化的手工業B.出現社會貧富分化裝C.與中原文化聯系密切D.初步形成早期國家、2.秦始皇多次下令遷移農民。公元前219年遷3萬戶至沿海瑯琊臺,免除徭役12年;公元前212訂年遷3萬戶至西北邊陲,免除徭役10年;公元前211年遷3萬戶至北部邊地,拜爵一級。此舉意在線A.緩解人地矛盾,縮小區域差異B.瓦解六國殘余,消除地方割據C.實施獎勵耕戰,推動生產發展D.強化邊防體系,鞏固統一局面內3.表1為北朝胡姓墓志對祖源的不同記載。這反映,當時表1相關祖源記載要墓志名稱時間《元緒墓志》正始四年(507)》開基軒符,造業魏歷答《寧陵公主墓志》水平三年(510)遙源遠系,肇自軒皇題《叔孫協墓志》正光元年(520)》其先軒轅皇帝之裔胄《宇文延墓志》孝昌二年(526)軒轅之苗裔,宇文大單于之后A.儒家吸收了佛道思想B.黃帝崇拜成為社會主流C.民族文化認同的趨勢D.門閥士族勢力不斷增強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4.2012年,吉林大學考古隊在吉林省大安市發現了一處遼金時期的白酒釀造作坊遺址。該遺址不僅保存了完整的發酵池、蒸餾器具等釀酒設施,還出土了大量酒曲殘留物和酒器。這一發現將中國蒸餾白酒的起源從元代提前至遼金時期,并印證了《金史》中關于女真人“釀糜為酒”的記錄。據此可知A.考古發現有補史和證史的作用B.遼金的手工業技術超越中原C.女真族是蒸餾酒技術的發明者D.文物的價值受發掘時間影響5.實現不同集團權力的有機平衡,是中國古代歷代王朝長久維系的重要保障。圖1展現了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權力關系,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皇權皇權皇權皇權文官武人與貴族武人與文官武人與文官武人與集團武裝力量官僚武裝力量集團武裝力量集團武裝力量有效控制·有效控制有效控制十有效控制女控制過度一拉鋸妥協控制減弱或控制失敗階段特征:穩固而贏弱階段特征:發展、交融階段特征:版圖奠定階段特征:不穩定、易而不穩定動蕩①②③④圖1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6.據記載,在京師同文館(1862年由清政府設立)人學啟蒙,畢業后擔任外交使節的有四人,他們均為八旗子弟,分屬京師同文館開辦的法、德、英、俄文四館,他們的持節駐在地也是上述四國。另外還有十一名轉學生畢業后也擔任了外交使節。這表明當時A.新式教育助推外交近代化進程B.學堂選官成為了主要選官方式C.外交使節的來源具有不確定性D.京師同文館主要培養外交人才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四模原稿》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C A A A C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B B A D17. (1)家庭成員間具有相互的責任與義務;注重家庭關系的和諧與穩定,提倡家庭成員間的相互尊重與理解;將家庭倫理觀與天下大同的理想相結合,認為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基礎。(6 分)(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需要穩定的家庭倫理維系;儒家思想的興起,為家庭傳統的形成提供理論基礎;小農經濟的發展,家庭成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封建專制制度的建立,加強社會控制的需要。(任答三點給 6 分)18.(1)①主要表現:制度框架完善,多邊規則體系化;分工模式轉變,跨國公司主導全球產業鏈;區域化與碎片化,區域協定挑戰多邊主義。(任答兩點給 4 分)②推動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汲取世界大戰的教訓;世界殖民體系瓦解,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崛起;兩極格局瓦解,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任答兩點給 4 分)(2)政策調整(6 分)①改革開放初期(1978—2001 年):設立經濟特區,承接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發展制造業;以順應跨國公司產業轉移趨勢。②入世后(2001—2010 年):降低關稅、開放服務業;以順應WTO規則。③新形勢下(2010 年后):提出“雙循環”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以適應國際貿易格局新變化,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時期明確 2 分,政策調整內容準確 2 分,適應國際貿易發展變化 2 分。)19.(1)背景:全球航路的開辟,西方各國競爭加劇;近代民族國家興起;荷蘭商業資本主義發展,海上貿易相對發達。(6 分)(2)分歧:格勞秀斯主張海洋共有,海洋航行自由,鼓吹自由貿易等;塞爾登則強調海洋具有私有性,對于主權范圍內的海洋國家具有管理權等。(4 分,英荷各 2 分)。原因:殖民擴張中英荷存在利益沖突;荷蘭海洋貿易發達,英國處于崛起階段,在競爭中處于劣勢;國家主權意識的增強(任答兩點給 4 分)20.評分參考等級 要求論題不符合要求且論述完全不合理,或在論題、論述中出現不當言論 01 檔:0-5 分分。論題基本符合要求,無正確論述 2 分。論題不符合要求,有一定合理論述 2 分。論題符合要求,空泛論述無史實依據或是史實運用錯誤 4 分。論題符合要求,空泛論述沒有給出明確具體史實但邏輯合理 5 分。論題符合要求,能夠運用 1 個正確史實進行基本論述,邏輯性不強 6 分。論題符合要求,論述有基本史實,但論述不深刻 6 分。論題符合要求,能2 檔:6-8 分夠運用 1 個史實進行流暢論述,有一定邏輯性 8 分。論題符合要求不常見于一般認識,但史實運用和論述較為合理能夠自我支撐,鼓勵創新 8 分。論題符合要求,能夠較為合理運用 2 個史實進行論述邏輯較為合理 9-10分。論題符合要求,能夠運用 2 個及以上的史實進行流暢論述,行文邏輯合理 11-12 分。3 檔:9-12 分 滿分要求:全文不能有知識性史實錯誤,關鍵史實、名詞或關鍵論述不能有錯別字。如有錯別字酌情扣 1-2 分。全文如存在字跡非常潦草,存在大量涂改、病句等情況在基礎檔位上酌情扣 1-2 分。示例:論題:古代羅馬通過暴力交往推動文明擴展闡述:羅馬共和國時期,通過一系列對外戰爭,如布匿戰爭,擊敗迦太基,控制了地中海西部;之后又不斷向東擴張,征服希臘、馬其頓等地區。羅馬帝國時期,版圖進一步擴大,將地中海變為內湖。在這一過程中,羅馬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建筑風格、文化習俗等傳播到被征服地區。羅馬的法律體系對后世影響深遠,被征服地區的人們逐漸接受羅馬法,其蘊含的公平、正義等理念推動了當地社會的發展。同時,羅馬的建筑風格,如羅馬萬神殿、斗獸場等建筑技術和樣式在各地出現,促進了建筑藝術的交流。雖然暴力交往給被征服地區帶來了災難,但客觀上也擴大了羅馬文明的影響范圍,促進了不同地區文明的交流與融合,推動了文明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25年5月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歷史答案.docx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25年5月高三第四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