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25 分,每題 1 分) 1-5: C C D C A 6-10: D A B B C 11-15: B D D C A 16-20: B C D C D 21-25: A C A C A二、非選擇題(35 分)26.(20 分)(1) 張騫;文化路(或商路、交流路等,合理即可)。(2 分)(2) 明成祖(朱棣);特點:和平交往、平等互利、規模大。影響:促進世界和平穩定;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樹立中國權威。(4 分)(3) 漫畫一體現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漫畫二體現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市場,走私鴉片是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3 分)(4) 由開放走向封閉。(2 分)(5) 屈辱外交;史實:簽訂“二十一條”。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4 分)(6) 第一次(1949 年):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建交;第二次(1972 年):中美關系正常化推動多國建交;第三次(1992 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任選兩次,2 分)(7) 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因素:國家利益、綜合國力、國際形勢。(3 分)27.(15 分)(1) A:經濟大危機;B:羅斯福新政;C:歐亞戰爭策源地形成。(4 分)(2) 時間:20 世紀 90 年代;特征:信息化、全球化。(3 分)(3) 示例:觀點:二戰后世界格局從兩極對峙走向多極化趨勢。論述:1947 年杜魯門主義出臺標志冷戰開始,1949 年北約和 1955 年華約成立形成兩極格局。1961 年不結盟運動成立,第三世界崛起;1991 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這表明二戰后國際力量對比變化推動世界格局演變。(8 分,觀點正確、史論結合即可)歷史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5分)1.屬于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共同點的是A,都生活在黃河流域B.都發現了頭骨化石C.都屬于舊石器時代D.都會人工取火2.春秋戰國時期,倡導樹立君主權威,強調以法治國的學派的創始人是裝A.老子B.荀子C.韓非D.墨子3.在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中不可能涉及到的歷史事件是A.武王伐紂B.楚漢之爭C.大澤鄉起義D.華佗制成“麻湖散”4.漢武帝時期充實了財政,支援了經略四方,為鞏固邊疆奠定了經濟基礎的措施是A“推恩令”B.興辦太學C.鹽鐵專賣D.北擊匈奴5.三國兩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一個長期分裂時期,但其間有過短暫統一的朝代是的A.西晉B.東晉C.前秦D.北魏翠6.唐朝滅亡后,各藩鎮紛紛自立稱帝,建立政權,形成分裂割據的局面。該局面被稱為A.遼宋對峙B.五胡十六國C,安史之亂D.五代十國7.元朝統治者對邊疆地區管軺的突出特點是A.因地制宜B.大力開發C.遷人內地D.互助合作8.有學者評價“在西方工業革命飛速發展的時代,洪秀全卻懷著濃厚的復古情愫,將小農生訂活理想化、絕對化。”能體現這一“情愫”的是A.《資政新篇》B.《天朝田畝制度》批C.《中國土地法大綱》D.《中華民國臨時約法》9.有人說祥務運動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里的“花”是指A,扶清滅洋B.自強求富C.民主共和D.君主立憲10.中法戰爭中,指揮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的民族英雄是A.劉永福B.劉錦棠C.馮子材D.沈葆楨11.今年是孫中山逝世100周年,下面關于他的年譜中,空白處的內容應為成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創辦黃埔軍校在北京逝世1894年1905年1912年1924年1925年A.指揮武昌起義B.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C.發起二次革命D.領導護國戰爭線12.《中國報學史》曾介紹一份雜志:初提倡文學革命,后則轉人共產。該雜志應是A.《時務報》B.《國聞報》C.《民報》D.《新青年》13.1924年,李大釗代表中國共產黨在某次會議上發言并指出:共產黨員的加人,是為貢獻于國民革命事業而來的。該會議的召開標志著翠A.工人運動高漲B.北伐戰爭爆發C.黃埔軍校建立D.第一次國共合作實現14.1929年,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來信,信中指示道:“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該指示肯定了A.新三民主義B.城市中心論C.井岡山道路D.全面抗戰路線九年級歷史第1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中考二模歷史試卷.pdf 參考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