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科學C專題(金屬的性質2星)學員編號:年級:初三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學科教師:授課主題C(金屬的性質)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課前檢測1、下列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Cu+2AgCl==2Ag+CuCl2B、Zn+2AgNO3==2Ag+Zn(NO3)2C、2Na+CuSO4==Cu+Na2SO4D、2Fe+3CuCl2==2FeCl3+3Cu2、某工廠的廢渣中混有少量的鋅粉和氧化銅(其他的成分不跟酸反應),這些廢渣與廢鹽酸接觸時會形成污水,產生公害。若向污水中撒入鐵粉,且反應后讓鐵粉有剩余,則此時污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離子是()A、Fe2+、Cu2+B、Cu2+、H+C、Zn2+、Fe2+D、Zn2+、H+3、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發(fā)現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后往濾液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析出的少量金屬是()A.Fe和CuB.Cu和AgC.AgD.Cu4、有a、b兩塊等質量的鐵,先將a浸入稀硫酸中,同時將b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同時取出晾干,兩塊鐵的質量是()。A、aB、a>bC、a=bD、a>=b5、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A.Cu+2AgCl=2Ag+CuCl2B.2Ag+Zn(NO3)2=Zn+2AgNO3C.2Na+CuSO4=Cu+Na2SO4D.Fe+CuSO4=FeSO4+Cu6、將鋅片投入下列鹽溶液反應后,使溶液質量減輕的是()(相對原子質量:Zn65Mg24Cu64Hg201Al27) A.MgCl2B.CuCl2C.Hg(NO3)2D.Al(NO3)3答案:BCCADC知識梳理1、金屬的物理性質①、金屬的用途非常廣泛,不同的金屬有不同的用途。而金屬的用途是由金屬的性質決定的。為了研究金屬的性質,推測某些金屬的用途,或根據應用的需要去尋找具有某種特性的金屬,我們能否初步建立常見金屬的性質和用途的關系?②、根據常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我們可以推測:有金屬光澤―――可以做裝飾品比較硬―――鋼門、鋁合金門窗,可以做鉆頭、機器等。有延展性―――拉鐵絲、打鋤頭、做鋁箔等有導電性―――鋁絲、銅絲等做導線。導熱性―――鐵鍋、鋁茶壺等鐵磁性―――永久磁鐵等。③、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實驗方案或調查來分析金屬的物理性質,證實它們有哪些用途。(1)分析常見的金屬有哪些物理性質。―――例如:純鐵是一種具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的固體,密度為7.9χ103千克/米3,熔點為1535℃。有良好的延展性,有導電性、導熱性、鐵磁性。純鐵較軟,含有雜質時較硬。小結:金屬的物理性質:金屬一般具有金屬光澤、延展性、導電性、導熱,具有一定的熔點和沸點等特點。(2)分析常見的金屬有哪些用途。答:銅由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常用作導線、電纜;銅由于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常用作一些導熱皿,銅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拉成銅絲等2、金屬的化學性質我們已學過金屬有哪些化學性質?答:鐵會生銹、鋅能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這些都是金屬所具有的化學性質。①金屬跟氧氣的反應實驗一、1、將一根鎂帶、一根銅絲同時放在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觀察到______銀白色鎂帶很快燃燒起來,發(fā)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白色固體;紅色銅絲不會燃燒,但表面變成黑色。2、將不燃燒的銅絲插入盛有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到_____溶液變成藍綠色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Mg+O22MgO2Cu+O22CuOCuO+2HCl==CuCl2+H2O結論:有些金屬能在空氣中燃燒,如鎂;有些金屬能在純氧中燃燒,如鐵;有些雖不能燃燒,但也會反應,生成氧化物,如銅、鐵、鋁等分別能生成氧化銅、氧化鐵、氧化鋁。氧化鋁是一層致密的保護膜。②金屬跟酸的反應實驗二:將鋁片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觀察并記錄現象:__鋁片表面產生大量的氣泡_______。思考1:鋁制容器在實用時應注意些什么?答:鋁制容器在使用時應注意,不可盛酸性或堿性物質,否則容器會被腐蝕。思考2、是否所有的金屬都能被酸腐蝕?實驗三、1、取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到:____鎂條、鋅粒表面有氣泡產生,而銅片卻沒氣泡產生。2、產生氣體的試管口點燃,會發(fā)生爆鳴聲,說明產生的是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3、 少量鎂條、鋅粒、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硫酸的3支試管中,觀察現象:__________鎂條、鋅粒表面產生氣泡。銅片沒有氣體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Mg+H2SO4==MgSO4+H2↑Zn+2H2SO4==ZnSO4+H2↑結論:鋁、鎂、鐵、鋅等金屬能跟稀硫酸、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而銅等卻不能跟稀硫酸、稀鹽酸反應。思考:根據以上實驗事實,比較銅、銀、鋅的活動性大小的順序為___鋅>銅>銀____。你能總結出金屬的性質及反應前提?答:有的金屬(活潑金屬)能與酸起反應生成氫氣,有的金屬(不活潑金屬)不能與酸起反應。思考:實驗室制取氫氣選擇什么藥品最適宜?選擇濃鹽酸有什么不好?選擇稀硫酸和銅反應可以嗎?答:實驗室制取氫氣常用鋅、鐵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用濃鹽酸制取氫氣,會使制得的氫氣不純(因為濃鹽酸有揮發(fā)性)。銅與稀硫酸不反應。銅與濃硫酸反應不生成氫氣。實驗室制取氫氣藥品:鋅稀硫酸(稀鹽酸)原理:Zn+2H2SO4==ZnSO4+H2↑儀器:啟普發(fā)生器氣體收集:排水法向下排空氣發(fā)思考:金屬與酸反應的條件:(金屬活動順序表中H前面的金屬)③置換反應思考:上述反應與前面學過的化合、分解、復分解反應有什么不同?單質+化合物=化合物+單質1、 由一種單質跟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2、 通式:A+BC=AC+B或A+BC=BA+C3、 金屬跟酸、金屬跟鹽的反應都是置換反應。思考:化學方程式:CO+CuO=Cu+CO2,這是不是置換反應?為什么?答:不是置換反應,反應物都是化合物,沒有單質,不符合置換反應的定義④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實驗1:在盛有硫酸銅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段潔凈的鐵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有什么變化___鐵絲表面有一層紅色物質生成。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在盛有硫酸亞鐵溶液的試管中,進入一段潔凈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到___銅絲表面沒變化說明銅與硫酸亞鐵溶液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金屬活動性:Fe>Cu在盛有硝酸銀溶液和硫酸鋅的試管中,分別浸入一段潔凈的銅絲,過一會兒取出,觀察到___浸入硝酸銀溶液中的銅絲表面有一層銀白色物質生成,而浸入硫酸鋅溶液中的銅絲卻沒有發(fā)生變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金屬活動性:Zn>Cu>Ag思考:金屬與鹽溶液反應的條件:(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可以把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⑤、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規(guī)律: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跟酸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中的氫置換出來,只能看出金屬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的快慢。(金屬+酸=鹽+氫氣)金屬跟鹽溶液的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一種活動性較強的金屬才能把另一種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前金置后金),單質鐵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亞鐵鹽。(金屬+可溶性的鹽=金屬+鹽)一種金屬與幾種鹽溶液反應時,先把活動性弱的金屬置換出來。幾種金屬與一種鹽溶液反應時,活動性強的先與鹽溶液反應。比較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與氧氣反應;與酸反應;與鹽溶液反應)題型突破1、金屬與酸反應例1、由兩種金屬組成的混合物共20g,與足量鹽酸完全反應,共放出1gH2,試判斷原混合物的組成不可能是()A.Zn和Mg;B.Fe和Mg;C.Zn和Fe;D.Fe和Cu解析:在每個選項中,首先假設20g全部為某一種金屬,計算出與足量HCl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在兩種金屬中,如果有一種放出的H2質量大于1g,另一種放出的H2質量小于1g,則該組合就可能存在;若兩種放出的H2都大于1g,或都小于1g,則該組合不可能存在。答案是:CD例2、在托盤天平的兩邊各放一只盛有足量相同質量、相同質量分數稀鹽酸的燒杯,調至平衡,然后向左邊燒杯中加⒌6g鐵,欲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應向右邊燒杯中加入( )A.6g鎂 B.⒌6g銅 C.⒌4g氧化鈣 D.10g碳酸鈣解析:左邊燒杯中加入⒌6g鐵,因為稀鹽酸是足量的,⒌6g鐵完全反應放出H2的質量為⒌6g×2/56=0.2g。實際上左邊燒杯中增加了5.6g-0.2g=5.4g,6g鎂放H2的質量為:6g×2/24=0.5g,增加6g-0.5g=5.5g,答案A不正確,而銅不與稀鹽酸反應,答案B錯誤;答案D中10g碳酸鈣放出CO2的質量是4.4g,增加10g-4.4g=5.6g,所以D也不正確,故選答案C。5.4g氧化鈣與稀鹽酸反應CaO+2HCl=CaCl2+H2O沒有氣體逸出。例3、等質量的鋅和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 ) A.鋅的多 B.鐵的多 C.一樣多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根據題意,金屬完全反應,酸有剩余,利用化學方程式只能找金屬與氫氣之間的關系式,列比例式可求出氫氣的質量x=(a為金屬的質量,M為金屬的相對分子質量,n為金屬化合價數,下同),從上式可看出,金屬的質量相同,生成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相對分子質量和金屬化合價數的倒數的乘積成反比,所以答案為B。同理可推,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所需金屬的質量與金屬相對分子質量和金屬化合價數的倒數的乘積成正比。例4.等質量的同一種稀硫酸分別與等質量且足量的鎂、鐵、鋅發(fā)生反應,下圖中能正確表示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之間關系的是【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Mg>Zn>Fe,則鎂的反應速率最快,鐵的反應速率最慢,等質量的硫酸與足量的鎂、鐵、鋅反應,則酸全部參加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A、此圖象中生成氫氣的質量不同,故A錯誤;B、此圖象中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且鎂的斜線最陡,表明鎂反應的速率最快,鐵的斜線最平緩,表明鐵的反應速率最慢,故B正確;C、此圖中鐵的斜線比鋅的斜線陡,表明是鐵比鋅反應的速率快,故C錯誤;D、此圖中反應生成的氫氣質量不同,故D錯誤;故選B.變式訓練:1.相同質量的鋁、鎂、鐵、鋅四種金屬分別投入到足量的相同質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待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最小的是()A.鋁B.鎂C.鋅D.鐵突破口:根據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分析【答案】A2.在天平兩盤上的燒杯中,各放入質量相同的稀硫酸,調節(jié)天平至平衡。分別向兩邊燒杯各加入5g鎂和5g鐵,鎂和鐵全部反應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針()A.偏向加鐵的一邊B.偏向加鎂的一邊C.仍停留在原來的位置D.無法確定 突破口:相同質量的不同金屬與足量的酸反應,相對原子質量小的產生的氫氣多。【答案】A3.將Mg,Al,Zn分別放入相同溶質質量分數的鹽酸中,反應完成后,放出的氫氣質量相同,其可能原因是()A.放入的三種金屬質量相同,鹽酸足量B.放入的Mg、Al、Zn的質量比為12:9:32.5,鹽酸足量C.鹽酸的質量相同,放入足量的三種金屬D.放入的鹽酸質量比為3:2:1,反應后鹽酸無剩余 突破口:放出的氫氣質量相同,有兩種情況,金屬不足,酸足量或者酸不足,金屬足量。【答案】:BC4.等質量的M、N兩種金屬,分別與相同質量分數的足量稀鹽酸反應(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為+2價),生成氫氣質量和反應時間的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M、N兩種金屬中較活潑的是NB.生成H2的質量M<NC.相對原子質量較大的是ND.產生H2的速率N>M分析:A、金屬越活潑,單位時間內與酸反應生成氫氣就越多,由圖可知同一時間內M產生氫氣多,故金屬M比N活潑,該說法錯誤;B、由圖可知,最終產生氫氣的質量M比N多,故該說法錯誤;C、等質量的金屬與足量的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與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成反比(化合價相同),產生氫氣的質量M比N多,故M的相對原子質量小于N的相對原子質量,故該說法正確;D、由圖可知,單位時間內金屬M產生的氫氣大于N,故產生H2的速率M>N,故該說法錯誤;故選C。金屬與鹽溶液反應:例1、在AgNO3、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在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A、濾液中一定有Fe(NO3)3B、濾渣中一定有Ag和Cu,一定無ZnC、濾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D、濾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無Zn解題思路:D、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說明有Fe剩余,那么溶液中一定有Ag和Cu。Zn的活潑性比Fe強,肯定沒有Zn。所以選D例2、已知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最前幾位的活潑金屬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請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推測可能產生的實驗現象。①把一塊綠豆大的金屬鈉放入1小杯滴有酚酞的水中。2Na+2H2O=2NaOH+H2↑有氣體產生,滴有酚酞的水顯紅色②把一塊綠豆大的金屬鉀放入1小杯滴有硫酸銅溶液中。2K+2H2O=2KOH+H2↑2KOH+CuSO4=K2SO4+Cu(OH)2↓有氣體產生,硫酸銅溶液與KOH溶液反應產生氫氧化銅籃色沉淀。解題思路:金屬活動性順序表最前幾位的活潑金屬能與水反應生成堿和氫氣,反應物知道,生成物也告知我們,配平。金屬鈉與水反應生成NaOH與H2,NaOH使酚酞的水顯紅色。金屬鉀與水反應生成KOH與H2,硫酸銅溶液與KOH溶液反應產生氫氧化銅籃色沉淀。例3、小強同學分別取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大小、形狀都相同的某種金屬X、Al、Cu進行實驗,實驗現象記錄如下AlXCu現象開始時幾乎無氣泡產生產生氣泡速度慢無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產生氣泡速度快產生氣泡速度慢無氣泡產生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開始時,鋁表面幾乎無氣泡產生的原因是。(2)Cu表面始終無氣泡產生的原因是。(3)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4)如果金屬X的活動性比鐵弱,且金屬X與稀鹽酸反應后生成易溶于水的XCl2。向只含有XCl2、CuCl2兩種溶質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用離子符號表示)。答案:(1)鋁表面有一層氧化鋁薄膜(2)銅不能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3)Al>X>Cu(4)Fe2+、X2+(有錯不給分)【解析】根據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之一:和同種酸反應的速度快慢,反應越快越劇烈的,該金屬的活動性就越強。由于鋁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鋁剛開始與鹽酸接觸無明顯的現象,而一段時間后反應劇烈,則說明它的金屬活動性最強;銅在氫元素后面,故始終都沒有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最弱;金屬X與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很慢,其活動性排在氫的前面但排在鋁的后面。由題可知:金屬活動順序Fe、X、(H)、Cu。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固體中沒有鐵和金屬X,因此固體中只有銅,鐵和X已經全部參與反應,故濾液中一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Fe2+、X2+。變式訓練:1:有從左到右依次排列的三種金屬X、Y和Z,把Z放入稀鹽酸中不反應,放入X(NO3)2溶液中有單質X析出。Y放入ZCl2溶液中產生YCl2。符合以上事實的是A.Hg、Fe、CuB.Ag、Fe、AuC.Cu、Zn、FeD.Hg、Al、Cu答案:A2:在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g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Mg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Fe2+,而無Mg2+和Cu2+B.若Mg粉無剩余,溶液中如有Cu2+,則必定有Fe2+C.若Mg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Mg2+,而無Fe2+和Cu2+D.若Mg粉無剩余,溶液中無Cu2+,則一定有Mg2+和Fe2+答案:AD3.小剛設計實驗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并分析相關問題.請?zhí)羁眨孩潘O計的四種實驗方案,所需試劑如下:①銅、銀、硫酸亞鐵溶液②鐵、銀、硫酸銅溶液③銀、硫酸亞鐵溶液、硫酸銅溶液④銅、硫酸亞鐵溶液,硝酸銀溶液上述方案中,正確的是(填寫序號).⑵某化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殘液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銅兩種物質.小剛取少量該殘夜,分別盛在A、B兩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不同質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分別取濾渣或濾液進行下表所示實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分析與結論①將A試管濾出的濾渣洗滌后加入到稀鹽酸中有氣泡產生從A試管得到的濾液中的溶質是②向B試管得到的濾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B試管濾出的濾渣的成分是答案:(1)2、4;(2)Fe(NO3)3,Ag【解析】根據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氫前的金屬可以和稀酸溶液反應生成氫氣,只有前面的金屬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解答專題過關1.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體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鐵B.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和鐵C.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可能有硝酸銀和硝酸銅D.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2.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濾紙上一定有Ag和CuB.濾紙上一定有Ag,可能有Cu、Fe和MgC.濾液中可能含有Fe2+、Mg2+D.濾液中一定有Fe2+、Mg2+,可能含有Ag+、Cu2+3.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有氣體生成,則濾出的固體一定為A.Ag、Cu兩種單質的混合物B.Cu、Fe兩種單質的混合物C.Ag、Fe兩種單質的混合物D.Ag、Cu、Fe三種單質的混合物4.把金屬X放人CuCl2溶液中有紅色物質析出,放人MgCl2溶液中無現象。則X、Cu、Mg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正確的是A.Mg、X、CuB.Cu、X、MgC.Mg、Cu、XD.X、Mg、Cu5.在托盤天平兩端的燒杯內,分別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足量稀硫酸,調節(jié)天平至平衡。現向左邊燒杯中加入6.5g表面銹蝕的鐵釘,同時向右邊燒杯中加入6.5g鋅粒。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指針偏轉的情況可能是A.始終向左偏轉B.不發(fā)生偏轉C.始終向右偏轉D.最初向左偏轉,然后向右偏轉6.含有雜質的鎂2.4g放入一定量鹽酸中,得到0.202g氫氣,該鎂中可能混有的雜質是A.鋅B.鐵C.鋁D.銅7.氫氣作為一種很有發(fā)展前途的綠色能源,得到了日益廣泛的重視和應用,但氫能的使用還存在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就是氫的儲存。科學家經過研究發(fā)現:將氫氣在超高壓條件下轉變?yōu)榻饘贇涞姆椒ǎ梢院芎玫慕鉀Q氫的儲存問題。你認為金屬氫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質是A.能和稀硫酸反應B.密度小于一般的金屬C.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燃燒D.具有導電性8.將盛有等質量、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的兩只燒杯,放在托盤天平左右兩盤上,調節(jié)至平衡,再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放入質量相等的鐵和鋅,待反應停止后(不考慮反應中水分揮發(fā),不考慮空氣成分參加反應),請判斷,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A.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燒杯中的鐵一定沒有剩余B.若天平失去平衡,指針一定偏向放鋅的一邊C.反應后兩只燒杯中溶液的質量都比反應前的溶液質量減輕了D.放鐵的一邊產生的氫氣一定比放鋅的一邊產生的氫氣多9.把某稀硫酸分為等體積的兩份,放入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金屬都沒有剩余。產生H2的質量隨時間變化的趨勢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代表鋅、乙代表鐵B.甲的反應速度比乙快C.反應消耗等質量的硫酸D.與鐵反應的稀硫酸可能恰好用完10.把一定質量的鋅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有氣體產生。根據以上現象,下列判斷濾渣中的成分正確是A.只有CuB.只有ZnC.一定有Zn和CuD.一定有Cu,可能有Zn11、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鐵粉充分反應后,有少量金屬析出,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紙上的少量金屬是A.CuB.AgC.Fe和CuD.Cu和Ag12、在天平兩端分別放置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燒杯,把天平調節(jié)平衡,向左盤燒杯中加入2.2克氧化鈣,若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右盤中需要加入金屬鎂的質量為A.1.2克B.2.2克C.2.4克D.4.4克13、將20克10%的鹽酸和20克10%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試液,溶液為A.紫色B.藍色C.紅色D.無法判斷14、下列物質中,在水溶液中和鐵、氯化鋇、燒堿都能反應的是A.食鹽B.二氧化碳C.硫酸銅D.氧化鈣15、一包質量為6克的鐵粉,可能含有下列某種雜質,當它和足量鹽酸反應后,生成氫氣0.2克,金屬無剩余,則鐵粉中含有的雜質為A.CuB.ZnC.AlD.Mg答案:CDDA(AD)、CABDC、BCCCB16、把鐵和銅的混合物樣品22.4克投入到100克的稀硫酸中恰好反應,生成0.4克氫氣.(1)求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2)反應后所的溶液的質量分數.(3)所用硫酸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參考答案:(1)50%(2)27.4%(3)19.6%解題思路:根據生產0.4g的氫氣,可求出鐵的質量、硫酸的質量、硫酸鐵的質量。之后依據題意寫出答案。17、四位同學用鋅和稀硫酸反應制氫氣,所得相關數據記錄如下(單位克)甲乙丙丁所用硫酸質量100100100200加入金屬質量x1.25x2x2x生成氫氣質量0.40.50.60.81)求甲同學加入金屬鋅的質量(2)稀硫酸的質量分數參考答案:(1)、甲同學加入金屬鋅的質量為13g(2)、29.4%解題思路:甲中金屬鋅完全反應、根據生產氫氣的質量,可求出甲同學加入金屬鋅的質量。第二題,先分析出丙中的硫酸反應完全,可根據生成氫氣質量0.6g,得出反應掉的硫酸的質量,再求出硫酸的質量分數。五、課后作業(yè)1、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下列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圖,合理的是() ABCD2、把鋅片放入下列物質的溶液中,溶液的質量增加且無氣體產生的是()A.硫酸銅B.硫酸鎂C.硫酸D.硝酸銀3、金(Au)、銀(Ag)、銅(Cu)曾長期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我國有著悠久的金屬貨幣歷史和豐富的貨幣文化。下列關于金、銀、銅三種金屬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金、銀、銅都屬于不活潑金屬B.單質銅可將銀從硝酸銀溶液中置換出來C.黃銅(為銅、鋅合金)貌似黃金,有人以此冒充黃金行騙,其真?zhèn)慰捎孟←}酸鑒別D.三種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能力的大小順序為:金>銀>銅4、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留在濾紙上的物質是()A.CuB.Cu和AlC.Zn和CuD.Cu、Al和Zn5、向CuCl2、Zn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的Fe粉,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A、ZnCl2、HClB、FeCl2、CuCl2C、CuCl2、HClD、ZnCl2、FeCl26、現有一塊合金,其質量為35克,使它與足量稀硫酸完全反應后,生成氫氣2克,則此合金的組成元素應為()A.Zn和FeB.Zn和AlC.Mg和AlD.Fe和Cu二、填空題:1、某金屬元素R的硫酸鹽化學式為Rn(SO4)m,則它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2、Fe2O3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與稀硫酸反應生成,Fe(OH)3與鹽酸反應生成,Fe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寫含鐵化合物的化學式)3、A、B、C三種金屬,B可以把A和C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A不能把C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則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弱到強的順序為。4、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觀察到的現象為,向試管中滴入酚酞,溶液為色,再加入過量的鹽酸,觀察到的現象為。5、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鉀、碳酸鈉、硫酸銅、氯化鋇中的一種或幾種,將此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攪拌,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過濾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無色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則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沒有,可能含有。6、有鐵粉、銅粉、氧化銅、鋅粉四種固體,硫酸、鹽酸、硫酸銅、硫酸亞鐵四種溶液,它們之間按下列關系相互轉化:固體甲+溶液C溶液B+氫氣固體甲+溶液A固體乙+溶液B固體丙+溶液C溶液A+水試推斷:固體甲是,固體乙是,固體丙是。溶液A是,溶液B是,溶液C是。答案:1、選擇:1——6:BADCDB2、填空:1、RnOm2、Fe2(SO4)3、FeSO4、FeCl3、Fe3O43、A4、出現白色沉淀、紅、沉淀消失,生成無色氣體,紅色褪去。5、一定含有碳酸鈉和氯化鋇,一定沒有硫酸銅,可能含有硝酸鉀。6、固體甲是鐵粉,固體乙是銅粉,固體丙是氧化銅。溶液A是硫酸銅溶液,溶液B是硫酸亞鐵溶液,溶液C是稀硫酸。專題總結金屬的性質是中考考點之一,重點掌握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與酸反應、金屬與鹽溶液反應、金屬活動順序表及應用)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