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物質的變化-【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物質的變化-【小升初專題突破】

資源簡介

物質的變化-【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小學畢業升學模擬密卷(二))判斷物質是發生了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看有沒有   ,鐵生銹主要是鐵和空氣中的   發生了反應生成了鐵銹,所以是   。
【答案】生成新物質;水分和氧氣;化學變化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解答】判斷物質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看有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
2.(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期中過關檢測密卷(一))世界是由   構成的,它總是不停地   著。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   變化和   變化。像我們身邊的鐵生銹屬于   變化。
【答案】物質;變化;物理;化學;化學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解答】物質的變化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是會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而物理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
3.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會產生過多的   ,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造成貝類死亡,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
【答案】二氧化碳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我們應該學會分類回收礦泉水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破壞生態平衡。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
4.紫甘藍的化學變化:浸泡在白醋、檸檬汁中會變成   色;浸泡在洗衣液、小蘇打溶液中會變成   色;浸泡在水、白砂糖中不變色,仍然保持   色。(填“紫”“紅”或“藍”)
【答案】紅;藍;紫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紫甘藍的化學變化:浸泡在白醋、檸檬汁中會變成紅色;浸泡在洗衣液、小蘇打溶液中會變成藍色;浸泡在水、白砂糖中不變色,仍然保持紫色。
故答案為:紅;藍;紫。
5.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   ,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   ,方便飲用水的攜帶;可以開發新的清潔能源等。
【答案】藥物;礦泉水瓶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藥物,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礦泉水瓶,方便飲用水的攜帶;可以開發新的清潔能源等。綠色植物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制造氧氣,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
故答案為:藥物;礦泉水瓶。
6.   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利用   生產汽油、柴油、塑料、纖維、瀝青等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從鐵礦石里把   冶煉出來,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生產農業上需要的化肥等。
【答案】化學;石油;鐵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所有的物質總是在不停地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經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變化?;瘜W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利用石油生產汽油、柴油、塑料、纖維、瀝青等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從鐵礦石里把鐵冶煉出來,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生產農業上需要的化肥等。
故答案為:化學;石油;鐵。
7.通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   和水,轉化為   和營養物質。
【答案】二氧化碳;氧氣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所有的物質總是在不停地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經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變化。通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營養物質。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氧氣。
8.煤炭、石油、礦物、寶石等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   變化和物理變化。
【答案】化學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 【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物質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我們把這種變化叫物理變化。有些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煤炭、石油、礦物、寶石等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化學。
9.減緩鐵制品生銹的方法是隔絕與   或   的接觸,如涂一層油漆、保持干燥等。
【答案】空氣;水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鐵釘生銹的過程是化學變化,因為在變化中產生新物質--鐵銹。鐵生銹的條件:鐵制品與水、空氣接觸。減緩鐵制品生銹的方法是隔絕與空氣或水的接觸,如涂一層油漆、保持干燥等。
故答案為:空氣;水。
10.電燈通電可以發光發熱、泥水靜置產生沉淀、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可以改變顏色、水被燒開產生氣體等都沒有產生新物質,都是   變化。
【答案】物理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電燈通電可以發光發熱、泥水靜置產生沉淀、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可以改變顏色、水被燒開產生氣體等都沒有產生新物質,都是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物理。
二、判斷題
11.化學變化既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也能對環境造成破壞。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塑料不容易發生化學變化,如果它們被丟棄到環境中,會在環境中存在幾百年,造成環境污染。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破壞生態平衡。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12.食物進入人體后,只發生了化學變化。 (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食物進入人體后,既發生了物理變化,也發生了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方面:食物進入口腔后,通過牙齒的咀嚼將食物磨碎,舌頭的攪拌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這是將食物由大塊變成小塊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食物在胃和腸道中,通過胃腸的蠕動,將食物進一步磨碎、攪拌,使其與消化液充分混合,這個過程同樣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13.物質的變化有快有慢,變化得快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  )
【答案】錯誤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判斷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而不是變化的快慢。 雖然有些化學變化進行得比較快,比如炸藥爆炸,瞬間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新物質并釋放大量能量;但也有很多變化速度快的卻是物理變化,例如水的蒸發,在加熱條件下,水迅速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物質狀態發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又如將玻璃打碎,這個過程速度很快,只是玻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同樣屬于物理變化。 所以,不能僅僅根據變化的快慢來判斷一個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變化得快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14.(2024六下·蕭山期末)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 (  )
【答案】正確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常常伴隨的現象有狀態、形狀、大小的改變;在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物質發生變化伴隨的現象可以初步作為判斷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但最終還要看變化過程中是否產生了新物質。
15.(2023六上·太原期末)紙燃燒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因為構成紙的物質發生了變化。( ?。?br/>【答案】正確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紙燃燒的變化中產生了新物質,構成紙的物質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三、單選題
16.涼拌紫甘藍時,加了些白醋,觀察到的現象(  )。
A.葉片顏色變紅 B.沒有明顯變化
C.葉片顏色變深 D.有氣體產生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紫甘藍中含有花青素,白醋呈酸性,花青素遇酸性物質會變紅。所以涼拌紫甘藍時加了白醋,會觀察到紫甘藍葉片顏色變紅,A 選項正確。
17.紫甘藍浸入(  )后沒有發生顏色變化。
A.可樂 B.檸檬汁 C.純凈水 D.蘇打水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紫甘藍中含有的花青素是一種天然酸堿指示劑,遇酸性溶液會變紅,遇堿性溶液會變藍或變綠。
A、可樂中含有碳酸等酸性物質,紫甘藍浸入可樂會因酸性環境而發生顏色變化。
B、檸檬汁呈酸性,紫甘藍浸入檸檬汁會發生顏色變化。
C、純凈水是中性的,紫甘藍浸入純凈水后不會發生顏色變化。
D、蘇打水呈堿性,紫甘藍浸入蘇打水會因堿性環境而發生顏色變化。
18.下列化學變化肯定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的是(  )。
A.藥物治療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藥物治療過程中,藥物在體內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如抗生素類藥物進入人體后,會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等化學反應來達到殺菌、消炎的目的,所以該過程會在體內發生。
B、呼吸作用是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酶的作用下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是在人體細胞內不斷進行的重要化學變化。
C、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的過程,人體細胞不具備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和條件,因此該變化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
19.下列與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
A.運動員的情緒變化 B.運動員的體重變化 C.在雪地感覺到冷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雪地感覺到冷是因為熱傳遞,人體熱量散失到周圍環境中,這是物理過程,與化學變化無關。C選項正確。
20.世界萬物一直在變化中,以下現象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紫甘藍與白醋混合
C.酸雨形成 D.水沸騰
【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如葡萄糖)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紫甘藍中含有的花青素遇白醋中的醋酸會發生顏色變化,這是因為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從而導致顏色改變,屬于化學變化。
C、酸雨形成是由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與水、氧氣等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了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水沸騰時,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21.下列能源是通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形成的是(  )。
A.煤 B.沼氣 C.氫氣
【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煤是由遠古時期的植物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高溫、高壓等條件下,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
B、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種混合氣體,這個過程時間相對較短,不屬于經過億萬年形成的。
C、氫氣可通過水電解、化石燃料重整等多種方法制取,不是通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自然形成的。
22.我國的“西氣東輸”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所用鋼鐵管道大多埋在地下,請你推測,管道在(  )的土壤中生銹速度最慢。
A.潮濕、呈酸性 B.干燥、不透氣
C.潮濕、含沙粒較多 D.干燥、透氣
【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鋼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且在酸性或鹽溶液環境中生銹速度會加快。選項B中干燥、不透氣的土壤環境,既缺少水分,又能隔絕氧氣,鋼鐵管道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銹速度最慢。
23.下列物質變化都伴隨著顏色改變,其中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高錳酸鉀放入水中 B.家具上涂油漆
C.飯煮焦了 D.西瓜汁滴在衣服上
【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高錳酸鉀放入水中,會形成紫紅色溶液,這是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高錳酸鉀的顆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勻分散在水中。
B、家具上涂油漆,油漆只是覆蓋在家具表面,起到保護和裝飾的作用,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油漆的狀態和位置發生了改變。
C、飯煮焦了,這是由于米飯中的淀粉等物質在高溫下發生了碳化等化學反應,生成了黑色的焦炭等新物質,同時還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氣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西瓜汁滴在衣服上,只是西瓜汁的顏色沾染到衣服上,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物質的位置發生了轉移。
24.下列現象中,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蠟燭燃燒時,石蠟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質,同時還伴隨著發光、發熱等現象。
B、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只是兩種物質的簡單混合,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顏色均勻混合而已。
C、泥水靜置是一個物理過程,泥土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沉到水底,水變得澄清,沒有新物質產生,只是混合物的分離。
25.利用透明塑料袋收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體,這樣做的好處不包括(  )。
A.便于觀察發生的現象
B.可以密封收集氣體
C.可以產生更多的氣體
【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體的量是由二者的量以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決定的,使用透明塑料袋收集氣體并不能改變產生氣體的多少,所以C選項不是利用透明塑料袋收集氣體的好處。
四、解答題
26.如圖所示,水在不同條件下會發生三態變化,根據圖示內容可知,水的狀態   (填“變化”或“未變化”),   (填“有”或“沒有”)生成新物質。
【答案】變化;沒有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水蒸氣是它的氣態形式,水是它的液態形式,冰是它的固態形式的。在一定溫度下,三種形態可以相互轉化。雖然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但都是水,沒有產生新物質。
27.(2023六上·左云月考)請你和小東一起制作檸橡汽水并完成下列各題。
(1)將以上制作檸檬汽水的步驟按順序排列,將①②③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加一些糖和食用色素。
   將一個檸檬切開,往瓶中擠入檸檬汁,再倒入冷開水。
   將少許小蘇打快速放入瓶中,蓋緊瓶蓋,把瓶子顛倒幾次。
(2)觀察下圖,在制作檸檬汽水的過程中,   、   的環節中沒有產生新物質,在   環節中產生了新物質。(只填序號)
(3)在制作汽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是指____。
A.二氧化碳氣體 B.水 C.檸檬汁
【答案】(1)②;①;③
(2)①;③;②
(3)A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1)制作材料:一大一小水杯 2 只、白糖一賣匙、小蘇打一美匙、鮮檸襟一個。
制作步驟:(1)將冰水(或涼白開)注入大水杯中待用。(2)取新鮮檸檬一個,切開擠出檸禪汁滴入小杯中。(3)將大水杯里的冰水(或涼白開)造量徐徐注入小水杯中。(4)加入適量的白糖和檸檬水攪拌??梢圆粫r嘗一嘗,直至口味可口為止。(5)加入一小羹匙小蘇打輕輕搖晃或攪拌均勻,使小蘇打充分溶解。
(2)切開檸檬,給檸檬擠汁,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向瓶中導入小蘇打,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在制作汽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是指二氧化碳氣體。
五、連線題
28.(2025六下·期末)
【答案】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產生氣體,生成沉淀,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等。木柴燃燒、淀粉遇碘酒、往石灰水吹氣、白醋中加入小蘇打、切開的蘋果放在空氣中,都會發生化學變化。
29.(2024六下·河南期末)請將下列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
【答案】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因此水結冰、酒精揮發、鉛筆折斷、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變化;鐵生銹、食物腐爛、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糧食釀成酒、火柴燃燒、碘酒滴在米飯上是化學變化。
六、實驗探究題
30.光光吃飯時,發現米飯咀嚼一會兒后出現了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光光猜測可能和唾液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以下實驗。
A.分別在1號和2號試管中裝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 ℃的溫水中。
D.10分鐘后,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
(1)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
(2)“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的溫水中?!边@樣做的目的是(  )。
A.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
B.防止淀粉糊變冷
C.防止淀粉糊變質
(3)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  )。
A.1號試管淀粉消失
B.2號試管淀粉消失
C.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
(4)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答案】(1)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A
(3)C
(4)化學
【知識點】情緒管理;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化學變化,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1)結合題干對實驗進行分析,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實驗改變的條件是: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結合教材分析,“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的溫水中?!边@樣做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選項A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
(3)結合實驗實踐分析,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選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
(4)反復咀嚼米飯或饅頭,能夠感覺到它們變甜了。這就是唾液與淀粉發生了化學變化。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1)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A。
(3)C。
(4)化學。
1 / 1物質的變化-【小升初專題突破】
一、填空題
1.(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小學畢業升學模擬密卷(二))判斷物質是發生了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看有沒有   ,鐵生銹主要是鐵和空氣中的   發生了反應生成了鐵銹,所以是   。
2.(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期中過關檢測密卷(一))世界是由   構成的,它總是不停地   著。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   變化和   變化。像我們身邊的鐵生銹屬于   變化。
3.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會產生過多的   ,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造成貝類死亡,破壞海洋中的生態平衡。
4.紫甘藍的化學變化:浸泡在白醋、檸檬汁中會變成   色;浸泡在洗衣液、小蘇打溶液中會變成   色;浸泡在水、白砂糖中不變色,仍然保持   色。(填“紫”“紅”或“藍”)
5.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   ,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   ,方便飲用水的攜帶;可以開發新的清潔能源等。
6.   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利用   生產汽油、柴油、塑料、纖維、瀝青等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從鐵礦石里把   冶煉出來,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生產農業上需要的化肥等。
7.通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   和水,轉化為   和營養物質。
8.煤炭、石油、礦物、寶石等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   變化和物理變化。
9.減緩鐵制品生銹的方法是隔絕與   或   的接觸,如涂一層油漆、保持干燥等。
10.電燈通電可以發光發熱、泥水靜置產生沉淀、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可以改變顏色、水被燒開產生氣體等都沒有產生新物質,都是   變化。
二、判斷題
11.化學變化既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也能對環境造成破壞。 (  )
12.食物進入人體后,只發生了化學變化。 (  )
13.物質的變化有快有慢,變化得快的一定是化學變化。 (  )
14.(2024六下·蕭山期末)物質的變化經常會產生很多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等。 (  )
15.(2023六上·太原期末)紙燃燒是產生新物質的變化,因為構成紙的物質發生了變化。(  )
三、單選題
16.涼拌紫甘藍時,加了些白醋,觀察到的現象(  )。
A.葉片顏色變紅 B.沒有明顯變化
C.葉片顏色變深 D.有氣體產生
17.紫甘藍浸入(  )后沒有發生顏色變化。
A.可樂 B.檸檬汁 C.純凈水 D.蘇打水
18.下列化學變化肯定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的是(  )。
A.藥物治療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19.下列與化學變化無關的是(  )。
A.運動員的情緒變化 B.運動員的體重變化 C.在雪地感覺到冷
20.世界萬物一直在變化中,以下現象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紫甘藍與白醋混合
C.酸雨形成 D.水沸騰
21.下列能源是通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形成的是(  )。
A.煤 B.沼氣 C.氫氣
22.我國的“西氣東輸”是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所用鋼鐵管道大多埋在地下,請你推測,管道在(  )的土壤中生銹速度最慢。
A.潮濕、呈酸性 B.干燥、不透氣
C.潮濕、含沙粒較多 D.干燥、透氣
23.下列物質變化都伴隨著顏色改變,其中有新物質生成的是(  )。
A.高錳酸鉀放入水中 B.家具上涂油漆
C.飯煮焦了 D.西瓜汁滴在衣服上
24.下列現象中,有新物質產生的是(  )。
A. B. C.
25.利用透明塑料袋收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的氣體,這樣做的好處不包括(  )。
A.便于觀察發生的現象
B.可以密封收集氣體
C.可以產生更多的氣體
四、解答題
26.如圖所示,水在不同條件下會發生三態變化,根據圖示內容可知,水的狀態   (填“變化”或“未變化”),   (填“有”或“沒有”)生成新物質。
27.(2023六上·左云月考)請你和小東一起制作檸橡汽水并完成下列各題。
(1)將以上制作檸檬汽水的步驟按順序排列,將①②③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加一些糖和食用色素。
   將一個檸檬切開,往瓶中擠入檸檬汁,再倒入冷開水。
   將少許小蘇打快速放入瓶中,蓋緊瓶蓋,把瓶子顛倒幾次。
(2)觀察下圖,在制作檸檬汽水的過程中,   、   的環節中沒有產生新物質,在   環節中產生了新物質。(只填序號)
(3)在制作汽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是指____。
A.二氧化碳氣體 B.水 C.檸檬汁
五、連線題
28.(2025六下·期末)
29.(2024六下·河南期末)請將下列物質的變化進行分類。
六、實驗探究題
30.光光吃飯時,發現米飯咀嚼一會兒后出現了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光光猜測可能和唾液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以下實驗。
A.分別在1號和2號試管中裝相同量的淀粉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在1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
C.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 ℃的溫水中。
D.10分鐘后,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
(1)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
(2)“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的溫水中?!边@樣做的目的是(  )。
A.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
B.防止淀粉糊變冷
C.防止淀粉糊變質
(3)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  )。
A.1號試管淀粉消失
B.2號試管淀粉消失
C.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
(4)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生成新物質;水分和氧氣;化學變化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解答】判斷物質發生的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主要看有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
2.【答案】物質;變化;物理;化學;化學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解答】物質的變化包括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化學變化是會產生新物質的變化,而物理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
3.【答案】二氧化碳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我們應該學會分類回收礦泉水瓶,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破壞生態平衡。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
4.【答案】紅;藍;紫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紫甘藍的化學變化:浸泡在白醋、檸檬汁中會變成紅色;浸泡在洗衣液、小蘇打溶液中會變成藍色;浸泡在水、白砂糖中不變色,仍然保持紫色。
故答案為:紅;藍;紫。
5.【答案】藥物;礦泉水瓶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可以創造各種各樣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可以生產藥物,幫助我們恢復健康;可以制造礦泉水瓶,方便飲用水的攜帶;可以開發新的清潔能源等。綠色植物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制造氧氣,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
故答案為:藥物;礦泉水瓶。
6.【答案】化學;石油;鐵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所有的物質總是在不停地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經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變化。化學變化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們利用石油生產汽油、柴油、塑料、纖維、瀝青等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從鐵礦石里把鐵冶煉出來,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生產農業上需要的化肥等。
故答案為:化學;石油;鐵。
7.【答案】二氧化碳;氧氣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所有的物質總是在不停地變化,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經常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發光發熱、產生氣體、生成沉淀、顏色變化。通過光合作用,綠色植物將太陽能、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氧氣和營養物質。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氧氣。
8.【答案】化學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 【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有些物質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大小、形態等,我們把這種變化叫物理變化。有些物質變化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這種變化叫化學變化。煤炭、石油、礦物、寶石等的形成經歷了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化學。
9.【答案】空氣;水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鐵釘生銹的過程是化學變化,因為在變化中產生新物質--鐵銹。鐵生銹的條件:鐵制品與水、空氣接觸。減緩鐵制品生銹的方法是隔絕與空氣或水的接觸,如涂一層油漆、保持干燥等。
故答案為:空氣;水。
10.【答案】物理
【知識點】物理變化
【解析】【分析】在我們生存的世界里,物質無處不在,物質的變化無處不有。物質總是在不斷地變化。電燈通電可以發光發熱、泥水靜置產生沉淀、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可以改變顏色、水被燒開產生氣體等都沒有產生新物質,都是物理變化。
故答案為:物理。
11.【答案】正確
【知識點】化學變化;保護環境;新能源
【解析】【分析】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創造各種漂亮的色彩,美化我們的生活。塑料不容易發生化學變化,如果它們被丟棄到環境中,會在環境中存在幾百年,造成環境污染。對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會造成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化和海水酸化,破壞生態平衡。題干表述正確。
故答案為:正確。
12.【答案】錯誤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食物進入人體后,既發生了物理變化,也發生了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方面:食物進入口腔后,通過牙齒的咀嚼將食物磨碎,舌頭的攪拌使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合,這是將食物由大塊變成小塊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食物在胃和腸道中,通過胃腸的蠕動,將食物進一步磨碎、攪拌,使其與消化液充分混合,這個過程同樣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
13.【答案】錯誤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判斷物質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而不是變化的快慢。 雖然有些化學變化進行得比較快,比如炸藥爆炸,瞬間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產生新物質并釋放大量能量;但也有很多變化速度快的卻是物理變化,例如水的蒸發,在加熱條件下,水迅速由液態變為氣態,只是物質狀態發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又如將玻璃打碎,這個過程速度很快,只是玻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同樣屬于物理變化。 所以,不能僅僅根據變化的快慢來判斷一個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變化得快的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14.【答案】正確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理變化常常伴隨的現象有狀態、形狀、大小的改變;在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物質發生變化伴隨的現象可以初步作為判斷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但最終還要看變化過程中是否產生了新物質。
15.【答案】正確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紙燃燒的變化中產生了新物質,構成紙的物質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16.【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紫甘藍中含有花青素,白醋呈酸性,花青素遇酸性物質會變紅。所以涼拌紫甘藍時加了白醋,會觀察到紫甘藍葉片顏色變紅,A 選項正確。
17.【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紫甘藍中含有的花青素是一種天然酸堿指示劑,遇酸性溶液會變紅,遇堿性溶液會變藍或變綠。
A、可樂中含有碳酸等酸性物質,紫甘藍浸入可樂會因酸性環境而發生顏色變化。
B、檸檬汁呈酸性,紫甘藍浸入檸檬汁會發生顏色變化。
C、純凈水是中性的,紫甘藍浸入純凈水后不會發生顏色變化。
D、蘇打水呈堿性,紫甘藍浸入蘇打水會因堿性環境而發生顏色變化。
18.【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藥物治療過程中,藥物在體內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如抗生素類藥物進入人體后,會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干擾細菌蛋白質的合成等化學反應來達到殺菌、消炎的目的,所以該過程會在體內發生。
B、呼吸作用是人體細胞內的有機物在酶的作用下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過程,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這是在人體細胞內不斷進行的重要化學變化。
C、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和某些細菌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的過程,人體細胞不具備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和條件,因此該變化不在我們身體內發生。
19.【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在雪地感覺到冷是因為熱傳遞,人體熱量散失到周圍環境中,這是物理過程,與化學變化無關。C選項正確。
20.【答案】D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植物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如葡萄糖)和氧氣,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紫甘藍中含有的花青素遇白醋中的醋酸會發生顏色變化,這是因為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從而導致顏色改變,屬于化學變化。
C、酸雨形成是由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與水、氧氣等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生成了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水沸騰時,水由液態變成氣態,只是物質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21.【答案】A
【知識點】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煤是由遠古時期的植物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高溫、高壓等條件下,發生復雜的化學變化逐漸形成的。
B、沼氣是有機物質在厭氧條件下,經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種混合氣體,這個過程時間相對較短,不屬于經過億萬年形成的。
C、氫氣可通過水電解、化石燃料重整等多種方法制取,不是通過億萬年的化學變化自然形成的。
22.【答案】B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鋼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且在酸性或鹽溶液環境中生銹速度會加快。選項B中干燥、不透氣的土壤環境,既缺少水分,又能隔絕氧氣,鋼鐵管道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銹速度最慢。
23.【答案】C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高錳酸鉀放入水中,會形成紫紅色溶液,這是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高錳酸鉀的顆粒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均勻分散在水中。
B、家具上涂油漆,油漆只是覆蓋在家具表面,起到保護和裝飾的作用,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油漆的狀態和位置發生了改變。
C、飯煮焦了,這是由于米飯中的淀粉等物質在高溫下發生了碳化等化學反應,生成了黑色的焦炭等新物質,同時還會產生一些特殊的氣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D、西瓜汁滴在衣服上,只是西瓜汁的顏色沾染到衣服上,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物質的位置發生了轉移。
24.【答案】A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A、蠟燭燃燒時,石蠟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質,同時還伴隨著發光、發熱等現象。
B、混合紅墨水和清水,只是兩種物質的簡單混合,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顏色均勻混合而已。
C、泥水靜置是一個物理過程,泥土顆粒在重力作用下沉到水底,水變得澄清,沒有新物質產生,只是混合物的分離。
25.【答案】C
【知識點】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產生氣體的量是由二者的量以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決定的,使用透明塑料袋收集氣體并不能改變產生氣體的多少,所以C選項不是利用透明塑料袋收集氣體的好處。
26.【答案】變化;沒有
【知識點】水的三態變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水蒸氣是它的氣態形式,水是它的液態形式,冰是它的固態形式的。在一定溫度下,三種形態可以相互轉化。雖然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但都是水,沒有產生新物質。
27.【答案】(1)②;①;③
(2)①;③;②
(3)A
【知識點】設計、制作模型;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1)制作材料:一大一小水杯 2 只、白糖一賣匙、小蘇打一美匙、鮮檸襟一個。
制作步驟:(1)將冰水(或涼白開)注入大水杯中待用。(2)取新鮮檸檬一個,切開擠出檸禪汁滴入小杯中。(3)將大水杯里的冰水(或涼白開)造量徐徐注入小水杯中。(4)加入適量的白糖和檸檬水攪拌。可以不時嘗一嘗,直至口味可口為止。(5)加入一小羹匙小蘇打輕輕搖晃或攪拌均勻,使小蘇打充分溶解。
(2)切開檸檬,給檸檬擠汁,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向瓶中導入小蘇打,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在制作汽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新物質是指二氧化碳氣體。
28.【答案】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產生氣體的變化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往往伴隨著一些現象,如產生氣體,生成沉淀,改變顏色,發光發熱等。木柴燃燒、淀粉遇碘酒、往石灰水吹氣、白醋中加入小蘇打、切開的蘋果放在空氣中,都會發生化學變化。
29.【答案】
【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因此水結冰、酒精揮發、鉛筆折斷、易拉罐壓扁、混合沙和豆子、玻璃破碎是物理變化;鐵生銹、食物腐爛、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糧食釀成酒、火柴燃燒、碘酒滴在米飯上是化學變化。
30.【答案】(1)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A
(3)C
(4)化學
【知識點】情緒管理;化學變化
【解析】【分析】食物被我們吃進體內后,并不是像燃燒那么簡單地釋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經歷更復雜、更平穩的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我們身體的生長也是一種化學變化,這種化學變化把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轉換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1)結合題干對實驗進行分析,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實驗改變的條件是: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結合教材分析,“把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攪拌均勻后,放在37℃的溫水中?!边@樣做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選項A表述正確,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
(3)結合實驗實踐分析,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1號試管比2號淀粉含量多,選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
(4)反復咀嚼米飯或饅頭,能夠感覺到它們變甜了。這就是唾液與淀粉發生了化學變化。由實驗可知,唾液和淀粉糊發生了化學變化。
故答案為:(1)唾液是否將米飯轉化成有甜味的新物質,淀粉糊中加入水還是唾液
(2)A。
(3)C。
(4)化學。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荃湾区| 水富县| 永昌县| 石柱| 额敏县| 论坛| 铜山县| 濉溪县| 勐海县| 独山县| 通城县| 且末县| 百色市| 遂川县| 司法| 澄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和县| 济阳县| 余江县| 阿瓦提县| 资源县| 湄潭县| 静海县| 百色市| 雷波县| 宁夏| 临沂市| 报价| 东丰县| 紫金县| 阳江市| 邳州市| 黄浦区| 康乐县| 上高县| 黄平县| 科技| 凌源市| 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