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編號:年級:初三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學科教師:授課主題酸復習(c專題)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課前檢測1、濃鹽酸、濃硝酸具有。露置空氣中形成白霧而使溶質質量,溶質質量分數也。濃硫酸具有,露置于空氣中因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而使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濃硫酸還具有(使有機物碳化)、(與金屬反應不生成H2,生成SO2),這是濃硫酸的三大特性。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將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斷攪拌,因為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溶于水時放熱,這樣做可以防止液滴飛濺而傷人。答案:揮發性減少減少吸水性增加減少脫水性濃硫酸水2、某可溶性強酸的化學式為HmX,它溶于水時,其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HmX=H+m+Xm-B、HmX=Hm++Xm-C、HmX=mH++X-mD、HmX=mH++Xm-【答案】D分3、分別盛有濃硫酸、濃鹽酸、濃硝酸的三個試劑瓶,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不考慮水分的揮發),則三瓶溶液()A、質量都變小了B、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大了C、質量都變大了D、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都變小了【答案】D4、用“一定”“不一定”填空。(1)酸溶液的pH小于7;(2)酸溶液使石蕊試液變紅;(3)使紅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是酸溶液.答案:(1)一定;(2)一定;(3)不一定解析:(1)酸的溶液顯酸性,pH一定小于7;(2)酸溶液顯酸性,能使石蕊試液變紅;(3)使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如NH4Cl的溶液顯酸性但不是酸。5、現有某種物質的水溶液,為了檢驗是何種溶液,進行了下列實驗:①取少量該溶液,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顏色無變化;②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鋅粒后放出無色無氣味的氣體,點燃這種氣體,火焰呈淡藍色;③取少量該溶液,滴入硝酸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1)根據上述實驗回答:被檢驗的溶液是.(2)寫出該溶液分別跟鋅粒、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答案:(1)H2SO4(2)H2S04+Zn==ZnS04+H2↑H2S04+Ba(NO3)2==2HNO3+BaS04↓二、知識梳理酸1)電離:一些物質溶解于水中或者受熱熔化而解離成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HmX=mH++Xm-)2)酸的定義:電離時形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3)常見的酸:4)常見酸的電離方程式:HCl=H++Cl-,H2SO4=2H++SO42-5)酸堿指示劑指示劑溶液酸性溶液堿性溶液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變紅色藍色石蕊試液紅色不變色紅色石蕊試液不變色變藍色酸的通性酸的化學性質:酸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酸在水中都能電離出H+。1)酸溶液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2)酸+活潑金屬→鹽+氫氣(基本反應類型:置換反應A+BC=B+AC)(這里不包括濃硫酸和硝酸,金屬主要是Mg、Al、Zn、Fe、Sn、Pb)條件:a、酸指鹽酸和稀硫酸,b、金屬在活動性順序中位于氫之前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現象】鐵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為淺綠色(Fe2+的鹽溶液呈淺綠色)。以下五項都是復分解反應AB+CD=AC+BD,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為:反應物:有酸酸必溶、無酸鹽堿溶;(初中階段所學酸都為可溶,3、4、5項無需考慮反應物條件);生成物:生成物中必有沉淀、氣體、水之一生成。(3、4項都有水生成,無需考慮生成物條件;如果5項中是碳酸鹽也無需考慮生成物)3)酸+金屬氧化物→鹽+水金屬氧化物可以是活潑金屬的氧,化物和不活潑金屬的氧化物。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現象】鐵銹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黃色(Fe3+的鹽溶液呈黃色)。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現象】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消失;溶液由無色逐漸變成藍色(Cu2+的鹽溶液呈藍色)4)酸+堿→鹽+水(酸和堿的反應也叫中和反應;反應放熱)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5)酸+鹽→新酸+新鹽碳酸鹽都能與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除硫酸鋇以外的鋇鹽都能與硫酸反應:BaCl2+H2SO4=BaSO4↓+2HCl硝酸銀能與鹽酸反應:AgNO3+HCl=HNO3+AgCl↓(兩種沉淀是不溶于稀硝酸的)酸的個性(注:酸有不同的化學性質是因為能電離出的酸根離子不同)常見的酸比較:鹽酸(氫氯酸)硫酸化學式HClH2SO4形成H2+Cl2HCl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酸雨形成的原理)狀態無色液體、具有酸味、刺激性氣味(濃硫酸)無色粘稠的油狀液體(稀硫酸)無色液體特點濃鹽酸具有強揮發性①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物理性質)②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化學性質)③濃硫酸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熱用途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藥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以幫助消化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作干燥劑敞口放置的變化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減小(揮發性)質量變大,溶質質量分數減小(吸水性)注意事項①工業生產的鹽酸偏黃,是因為含有Fe3+,可用蒸餾法提純。②打開濃鹽酸的瓶塞,會有白霧出現,是因為:揮發的氯化氫氣體極易溶于水,揮發時溶解的氯化氫與水蒸氣形成了鹽酸的小液滴。①濃硫酸的稀釋: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目的:加快溶解、散熱)。②如果把水倒進濃硫酸里,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上面,硫酸溶解時放出的熱不易散失,使水暴沸,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導致危險。(特殊點):a.濃硫酸能將紙張、木材、布料、皮膚中的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這種作用通常叫做脫水作用。脫水性是化學性質。(使用濃硫酸時要注意安全,因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如果不慎將濃硫酸沾在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水沖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嚴重時立刻送醫院。)b.鹽酸、硝酸、醋酸具有揮發性;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硝酸、硝酸銀見光易分解,所以它們要放在棕色試劑瓶中。(濃硝酸跟可燃物質相遇時,會使可燃物發生劇烈的氧化反應引起燃燒。所以在保存和運輸濃硝酸時,要避免跟可燃性物質接觸。)d.濃硫酸的稀釋操作補充知識點:(1)酸溶液和酸性溶液區分共同點:溶液pH<7不同點:酸溶液的溶質一定是酸,酸性溶液的溶質不一定是酸,某些鹽也可以形成酸性溶液(如NH4Cl、NH4NO3)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2)酸雨定義:指酸堿度指數的Ph值低于5.6的酸性降水。形成的原因:由于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燃燒后產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SO2,SO3,NO2等)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形成硫酸或硝酸氣溶膠,或為云、雨、雪、霧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為酸雨。正常的雨水:我們日常呼吸都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的,所以,導致雨水是弱酸性的。但是當pH小于5.6時,就是酸雨了。(3)pH的測定方法用玻璃棒蘸(或用膠頭滴管吸取)被測溶液在pH試紙上,把試紙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得出溶液的pH(通常取整數)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要注意:a.不能直接將pH試紙浸入待測溶液中,以免帶入雜質,污染試劑。b.不能將pH試紙潤濕,否則,等測溶液被稀釋,測量不準確。(導致所測的酸性溶液:PH值偏大;堿性溶液:PH值偏?。ヽ.用pH試紙檢驗酸性或堿性氣體時,可將pH試紙潤濕再用。(4)鹽酸和HCl是同種物質嗎?【答案】不是同種物質【解析】HCl是純凈物,只含HCl分子,不含有H+,也不能是干燥的PH試紙變色,不具有酸的性質;鹽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其中存在大量的H+,具有酸的通性。三、題型突破題型一:基礎知識點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酸類物質的是()A.HClO3B.KHSO4C.H2SD.H2SO4【答案】B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能電離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含有酸根的物質一定是酸C、pH小于7的一定是酸D、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物質不一定是酸【答案】D3、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許多相似的化學性質的原因是()A、它們都是溶劑B、它們都含有酸根離子C、它們都含有氫元素D、它們都電離出氫離子【答案】D4、下列關于鹽酸的描述,錯誤的是()A、鹽酸中的溶質是HClB、鹽酸能使石蕊試液變藍C、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D、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蓋,瓶口處有白霧出現5、下列酸中沒有刺激性氣味的是()?A、濃硫酸B、濃鹽酸C、濃硝酸D、稀醋酸?【答案】A6、下列物質放在敞口容器中質量增加,溶質質量分數減少的是()?A、濃硫酸B、濃鹽酸C、濃硝酸D、稀硫酸【答案】A【解析】濃硫酸放置在空氣中吸收水蒸氣,質量增加,同時由于水多了,溶質(H2SO4)的質量分數減小。濃鹽酸放在空氣中,HCl揮發,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減小。濃硝酸放在空氣中會分解:4HNO3=4NO2+O2+2H2O,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分數均減小。稀硫酸放在空氣中,可以認為不發生變化。7、濃鹽酸酸若敞口放置在瓶口會看到()A.白煙B.白霧C白色煙霧D.鹽酸小液滴【答案】B8、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鹽酸兩者共存的是()A、實驗室制取氫氣B、實驗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C、金屬表面除銹D、制造多種化工產品【答案】B9、人體中若缺乏亞鐵離子,會造成貧血,市售一種麥片中有微量顆粒極小的還原鐵粉,能夠被人溶解吸收,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該反應屬(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敬鸢浮縁e + 2HCl=FeCl2+ H2 ↑ 置換反應 【解析】胃液的成分是鹽酸,金屬鐵和鹽酸反應時顯正二價的鹽和氫氣,屬于置換反應。10、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1)氧化銅和稀硝酸;(2)氫氧化鎂和稀硫酸;(3)胃酸過多的病人,服用胃舒平(含氫氧化鋁)藥物后,感覺舒服;(4)煮水的壺中積有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以加適量鹽酸除掉、;(5)實驗室常用AgNO3檢驗鹽酸:;(6)實驗室常用BaCl2檢驗硫酸:;(7)酸雨中的亞硫酸(化學式為:H2SO3)和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硫酸。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答案】(1)CuO+2HNO3=Cu(NO3)2+H2O;(2)Mg(OH)2+2H2SO4==MgSO4+2H2O;(3)Al(OH)3+3HCl=AlCl3+3H2O;(4)CaCO3+2HCl=CaCl2+CO2↑+H2O、Mg(OH)2+2HCl==MgCl2+2H2O ;(5)AgNO3+HCl=AgCl↓+HNO3 ;(6)Ba(NO3)2+H2SO4=BaSO4↓+2HNO3 ;(7)2H2SO3+O2=2H2SO4 。題型二:定性分析(酸的通性不涉及計算的相關題型)1、下列各組物質,分別加入稀鹽酸后,會出現兩種不同現象的是()A、NaCO3和K2CO3B、AgCl和BaSO4C、Ba(NO3)2和NaOH溶液D、Fe和Zn【答案】D【解析】A中均有氣體生成、B中都有白色沉淀、C中均無明顯現象2、一般條件下,下列物質不能用金屬與酸反應直接制得的是()A、硫酸鐵B、硫酸鋁C、硫酸鎂D、硫酸鋅【答案】A3、實驗室用的蒸餾水被某種酸嚴重污染,采用下列幾種方法進行檢驗,其中不可行的是()A、取樣品,向其中加入Na2CO3B、取樣品,向其中加入Ba(NO3)2C、取樣品,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D、取樣品,向其中加入CaCO3粉末【答案】B4、下列圖像與所對應的實驗相符的是()A、向硫酸溶液中不斷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與鋅粒反應C、加熱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混合物D、向稀H2SO4中滴加BaCl2溶液【答案】C5、下列圖①~④分別與相應的操作過程相對應,其中正確的是()①②③④A、①在恒溫的條件下,將足量的氯化鈉飽和溶液蒸發適量的水分B、②向露置在空氣中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C、③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水稀釋D、④相同質量的且過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與質量和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反應【答案】B6、鐵粉加入到過量稀硫酸溶液中,反應的過程中,溶液里相關變化圖象正確的是( )【答案】B7、用稀鹽酸和酚酞的混合液浸過的濾紙,晾干后再浸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使濾紙變紅的是( ?。〢、石灰水B、食鹽水C、氫氧化鈉溶液D、石蕊試液【答案】B8、如果人體內的CO2不能順利排除體外,人體血液的pH會()A、變大B、變小C、不變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B9、只有一種試劑區別AgNO3、BaCl2、Na2CO3三種溶液,可選用()A、氯化鈣溶液B、鹽酸C、稀硝酸D、硝酸鉀溶液【答案】B【解析】AgNO3與HCl反應有白色沉淀生成BaCl2與鹽酸不反應,即沒有明顯現象,Na2CO3與HCl反應生成無色氣體,即有氣泡生成。10、區別鹽酸和硫酸最好選用()A、氯化鋇溶液B、硝酸銀溶液C、鋅粒D、石蕊試液【答案】A【解析】A氯化鋇中的鋇離子會與硫酸根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而氯化鋇與鹽酸不反應;B與鹽酸生成氯化銀不溶,與硫酸生成硫酸銀微溶,現象區別不明顯;C鋅粒與兩者反應都會產生氫氣,現象區別不明顯;D石蕊試液遇鹽酸硫酸都會變紅。11、下列物質,與Fe2O3、BaCl2、Na2CO3、均能發生反應的是( ?。?br/>A.水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鈉溶液【答案】C12、對下列實驗評價,正確的是()A、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含SO42―C、某無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顯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溶液D、驗證燒堿中使否有Cl―,先加鹽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有白色沉淀出現,證明含有Cl―【答案】C【解析】A、金屬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二氧化碳,金屬為單質不含CO32-;B、溶液中含有SO42-,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BaSO4;溶液中含有Ag+,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所以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溶液不一定含有SO42-,故此選項錯誤.C、堿的溶液一定呈堿性,但堿性溶液卻不一定是堿的溶液;因此某無色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變成紅色,只能說明溶液為堿性,無法確定物質是不是堿;正確;D、鹽酸應改為稀硝酸。13、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可加熱),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對應選項錯誤的是( ?。┘滓冶嚬苤械默F象A濃鹽酸二氧化錳石蕊溶液先變紅后褪色B醋酸石灰石Ca(OH)2溶液先沉淀后消失C濃氨水生石灰AlCl3溶液先沉淀后消失D稀硝酸銅水試管口出現紅棕色【答案】C【解析】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反應需要加熱,該裝置加熱產生氯氣,導致使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故A正確.B、醋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鈣,繼續通入沉淀消失,故B正確.C、濃氨水和生石灰混合放熱導致氨水分解生成氨氣,氨氣和氯化鋁反應生成氫氧化鋁,雖然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但氫氧化鋁不和氨水反應,所以試管中看到的現象是只生成白色沉淀,故C錯誤.D、稀硝酸和銅反應生成一氧化氮,通過水不反應,遇空氣中氧氣會發生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所以試管中的現象是出現紅棕色,故D正確。14、以下推理正確的是()A、酸中都含有氫元素,所以含有氫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堿性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所以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溶液一定呈堿性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答案】B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碳酸氫鈉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B.用酚酞區分氫氧化鉀和氫氧化鈉溶液C.濃硫酸溶于水時吸收熱量D.不能用食鹽作原料制氫氧化鈉【答案】A【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可與碳酸氫鈉反應。16、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B.堿能跟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所以堿溶液能吸收一氧化碳氣體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所以二氧化碳是酸D.堿性物質的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所以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物質不一定是堿【答案】D17、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K2CO3、H2SO4、CuCl2溶液中的兩種混合而成,向該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產生的沉淀與加入Ba(OH)2溶液的關系如下圖。則混合溶液中溶質的組成為A、HCl、K2CO3B、HCl、H2SO4C、HCl、CuCl2D、H2SO4、CuCl2【答案】C【解析】剛開始沒有沉淀說明溶液中不能有硫酸,一定有鹽酸,有鹽酸就不能有碳酸鉀,后來又生成了沉淀,則說明還得有氯化銅18、右圖表示向甲物質中加入乙物質時,生成的沉淀或氣體的質量隨乙物質的質量變化的關系。其中合理的是甲物質乙物質A鋅和銅稀鹽酸B二氧化錳雙氧水溶液C硫酸鈉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氯化鋇溶液D硫酸銅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氫氧化鈉溶液【答案】D【解析】硫酸銅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稀硫酸先反應,所以剛開始沒有沉淀生成,當硫酸反應沒了,硫酸銅開始反應,才開始生成沉淀。其他選項都是開始就會產生氣體或沉淀19、甲、乙、丙、丁分別是硝酸、氫氧化鋇、碳酸鈉、氫氧化鈉四種溶液中的一種。已知乙和丙可以反應,乙和丁也可以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一定是硝酸B.丁一定是碳酸鈉C.甲不可能是硝酸D.丙不可能是氫氧化鋇【答案】C【解析】已知乙和丙可以反應,乙和丁也可以反應,硝酸與其他三種物質都發生反應,氫氧化鋇可以和硝酸和碳酸鈉反應;碳酸鈉可以和硝酸和氫氧化鋇反應,說明乙可能是硝酸、氫氧化鋇或者碳酸鈉;A、乙不一定是硝酸,乙還可以是氫氧化鋇、碳酸鈉,故A錯誤;B、丁不一定是碳酸鈉,還可以是硝酸、氫氧化鋇,故B錯誤;C、甲不可能是硝酸.硝酸可以跟氫氧化鋇、碳酸鈉、氫氧化鈉反應,若除去硝酸,剩下的三中物質只能至多與一種物質反應,即若甲是硝酸,這時候就不存在乙,故C錯誤;D、丙可能是氫氧化鋇,此時,乙是硝酸或者碳酸鈉,丁是氫氧化鈉.故選C.20、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NaOH溶液,下列圖像橫坐標表示加入NaOH溶液質量,縱坐標表示反應的有關變化情況,其中正確的是()【答案】D【解析】A、NaOH溶液顯堿性,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NaOH溶液,最終溶液的PH>7,故圖象與事實不符;故A不正確;B、隨著氫氧化鈉的不斷加入,H2SO4和CuSO4均和NaOH溶液反應完畢后,硫酸鈉不會繼續增加的,故圖象與事實不符;故B不正確;C、隨著氫氧化鈉的不斷加入,溶液的質量不斷增加,H2SO4的質量分數是不斷減小,故圖象與事實不符;故C不正確;D、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斷加入NaOH溶液,酸堿會發生中和反應,不會出現氫氧化銅沉淀,當硫酸反應完畢才開始生成沉淀,當硫酸銅反應完畢,即使不斷加入氫氧化鈉,也不會產生沉淀了,故圖象與事實相符;故D正確。21、某溶液是由鹽酸、稀硫酸、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稀硝酸、硝酸鐵溶液幾種中的兩種混合而成,向該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與生成沉淀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則該溶液是A.稀硝酸、氯化鐵B.稀硫酸、硝酸鐵C.稀硫酸、氯化鐵D.鹽酸、硫酸鐵【答案】A【解析】由圖像看到剛開始時沒有沉淀生成,可以確定溶液中肯定沒有稀硫酸、硫酸鐵,一定有一種酸,根據選項只能選A22、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集氣瓶中裝有純凈物A,分液漏斗中盛有物質B。(1)若A、B均為液體。將B滴入集氣瓶中,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而燒杯中的石灰水無明顯現象。則A物質是。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2)若A為白色固體,向燒杯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當物質B滴入集氣瓶時,觀察到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燒杯中溶液變為無色。則燒杯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若A為氣體,將適量B滴入集氣瓶,觀察到燒杯中石灰水倒吸入集氣瓶并變渾濁。而試管中無明顯現象。則石灰水變渾濁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然后從分液漏斗向集氣瓶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沉淀消失,。反應后集氣瓶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可能組成有(寫出所有可能組合,不同組合之間用“;”隔開)?!敬鸢浮浚?)H2O;濃硫酸稀釋放熱,使飽和石灰水溫度升高,而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氫氧化鈣析出從而變渾濁(2)Ca(OH)2+2HCl=CaCl2+2H2O(3)Ca(OH)2+Na2CO3=CaCO3↓+2NaOH;有氣泡冒出,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小試管中石灰水無明顯現象(說明:中和反應熱教材中并沒有講,不作為考試要求,真的做實驗也確實沒有現象);NaCl、CaCl2;NaCl、CaCl2、HCl。【解析】(1)根據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而燒杯中的石灰水無明顯現象說明A、B沒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試管中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溫度升高,氫氧化鈣析出從而變渾濁,進行解答(2)根據燒杯中溶液變為無色可知A為堿性物質,和B反應后生成中性物質進行解答(3)根據A和B能使集氣瓶乃的壓強減小進行解答。題型三:定量分析(酸的通性涉及計算的相關題型)1、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過量,有關量的變化見下圖(橫坐標表示Ba(OH)2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燒杯中量的變化)。其中錯誤的是()【答案】B2、將5克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與10克質量分數為5%的硫酸溶液混合后,下列物質中不能與該溶液發生反應的是( ?。〤uSO4B、Na2CO3C、BaCl2D、CO2【答案】B【解析】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H2SO4=Na2SO4+2H2O80----985g×10%,10g×5%所以硫酸完全反應,氫氧化鈉有剩余;故反應后溶液的溶質有NaOH和Na2SO4;因為CuSO4可與NaOH反應生成硫酸鈉與氫氧化銅;Na2CO3不能與NaOH和Na2SO4發生復分解反應;BaCl2能與NaOH和Na2SO4發生復分解反應;CO2可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3、20克的20%氫氧化鈉溶液與10克20%的稀硫酸混合,混合后溶液是( )A、pH>7B、pH=7C、pH<7D、滴入紫色石蕊試劑不變色【答案】A【解析】設與20g20%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需要20%的硫酸的質量為x,則有2NaOH+H2SO4=Na2SO4+2H2O809820g×20%x×20%80/20g×20%=98/x×20%x=24.5g而題目中僅給出10g硫酸,所以可以判斷反應后氫氧化鈉有剩余,故溶液呈堿性,其PH>7,能使石蕊試液變藍.4、20℃時,在與外界不發生熱量交換的密閉容器中,將400g10%的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與硫酸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〢、硫酸質量大于m克時,密閉容器內含有的溶質是硫酸和硫酸鈉B、硫酸質量等于m克時,密閉容器內含有的溶質是硫酸和硫酸鈉C、若用濃硫酸代替稀硫酸,則恰好反應時溶液溫度高于T℃D、若用40g氫氧化鈉固體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則恰好反應時溶液溫度高于T℃【答案】B【解析】A、溶溶液溫度達到最高點時,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恰好中和,此時消耗硫酸的質量是m,若硫酸質量大于m克時,說明硫酸過量,此時溶液含有的溶質是生成的硫酸鈉和過量的硫酸,故A說法正確;B、溶液溫度達到最高點時,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恰好中和,此時消耗硫酸的質量是m,溶液中的溶質只有生成的硫酸鈉,故B說法錯誤;C、因為濃硫酸溶于水放熱,若用濃硫酸代替稀硫酸,則恰好反應時溶液溫度應高于T℃,故C說法正確;D、因為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若用氫氧化鈉固體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則恰好反應時溶液溫度應高于T℃,故C說法正確。5、下列4個坐標圖分別表示4個實驗過程中的某些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ABCD向一定量鐵粉中加入稀鹽酸向pH=2的稀鹽酸中加入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現有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向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鐵【答案】C【解析】A、當鐵和稀鹽酸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鹽酸時,溶液的質量繼續增大.不正確.B、向pH=2的稀鹽酸中加入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時,溶液的pH逐漸升高,但是不可能升高到12.不正確.C、向鹽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碳酸鈉溶液時,碳酸鈉先和稀鹽酸反應,溶液的pH逐漸升高,再和氯化鈣反應時,溶液的pH不變,當碳酸鈉和鹽酸、氯化鈣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碳酸鈉溶液時,溶液的pH逐漸又升高.正確.D、向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等質量的金屬鎂和鐵時,因為鎂比鐵的相對原子質量小,化學方程式相似,所以當加入的質量相等時,自始至終鎂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的氫氣多.不正確.6、等質量的下列物質中,加入等質量的水和10mL稀硫酸,溶液的總質量在反應前后不發生改變的是()A、Na2CO3B、ZnC、Ba(NO3)2D、NaOH【答案】D7、將適量下列物質,分別與等質量且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應,所得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均相同的是()A、Mg和MgOB、Mg(OH)2和MgOC、MgO和MgCO3D、MgCO3和Mg(OH)2【答案】B8、取兩份質量分別為ag與bg的鋅片,一份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另一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若放出氫氣質量相等,則a與b關系為()A、a=bB、a>bC、a<bD、無法判斷【答案】A9、一塊質量為5.6g的鐵片,可能含有下列某一種雜質,當它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生成0.18g氫氣,則鐵片中含有的雜質可能是()A、CuB、ZnC、MgD、Al【答案】AB題型四:實驗題1、小紅同學為了探究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生成物,做了如下實驗:向盛有石蕊試液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到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為了探究是什么物質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了,小紅同學作了大膽猜想,并用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設計了下列四個實驗方案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如圖)(1)請和小紅儀器來完成下表:猜想實驗方案實驗現象結論可能是CO2使石蕊變紅C小花不變色B小花不變色猜想錯誤可能是CO2和水發生反應的生成物使石蕊變紅猜想正確(2)小紅同學做了一個對比實驗來確定CO2與水反應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此對比實驗方案是(填上圖中的實驗方案序號),生成該酸的化學方程式為【答案】(1)分析圖表可知:實驗D猜想正確,則小花變紅,則C錯誤,并依據實驗方案進行填寫;四個實驗觀察到的現象為:實驗A,石蕊花變紅;實驗B,石蕊花不變紅;實驗C,石蕊花不變紅;實驗D,石蕊花變紅;(2)對比此四個實驗可以得到:醋酸等酸溶液可以使石蕊變紅,而水、二氧化碳氣體都不能使石蕊變紅,有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使石蕊變紅,方程式是:CO2+H2O═H2CO3;故答案為:(1)猜想實驗方案實驗現象結論 猜想錯誤可能是水使石蕊變紅 D小花變紅色 (2)A;CO2+H2O═H2CO32、程明和王剛不小心將純堿灑到白醋(其有效成分為醋酸,可用HAc表示)里,發現有大量氣泡產生,這使他們對醋酸產生了新認識:醋酸像鹽酸一樣,能與純堿反應;此外,他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還檢索到以下信息:①醋酸與鹽酸都具有較強揮發性;②醋酸是一種有機酸,具有酸的通性,且其鈉鹽(NaAc)受熱不易分解;③鹽酸與純堿的反應分以下兩步進行:Ⅰ.Na2CO3+HCl===NaHCO3+NaCl;Ⅱ.NaHCO3+HCl===NaCl+H2O+CO2↑試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醋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2)根據信息①可知醋酸應置于陰涼處保存;(3)試寫出醋酸與純堿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他們向純堿溶液中滴加醋酸到不再產生氣泡后,將所得溶液蒸發結晶,獲得了少量白色固體。王剛認為這就是純凈的NaAc,而程明則認為里面含有HAc。你認為的觀點正確,理由是:?!敬鸢浮?1)紅(2)密封(3)Na2CO3+HAc==NaHCO3+NaAc(4)王剛由于HAc具有揮發性,在蒸發過程中已經揮發掉?!窘馕觥看姿峋哂兴岬耐ㄐ校f明醋酸也可以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由于醋酸易揮發,所以必須密封保存;醋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以和鹽酸一樣與碳酸鈉反應。3、現有失去標簽的兩瓶無色溶液: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某興趣小組設計用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區別它們。請回答有關問題:化學方法。在不選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的情況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空。所選試劑須屬不同物質類別(物質類別是指單質、氧化物、酸、鹽、有機物等)。所選試劑判斷方法方法一、鋅取少量樣品分別與鋅粒反應,有氣體產生的原樣品是稀鹽酸,沒有氣體產生的原樣品是氯化鈉溶液方法二、方法三、物理方法。同學小王僅使用了酒精燈和玻璃棒兩種儀器,就把兩種無色溶液區分開來了。請你猜測一下他的做法(簡要敘述操作方法及判斷方法)【答案】(1)方法二:取兩種無色溶液少許,分別與CuO反應,能與CuO反應生成藍色溶液的是稀鹽酸,不能與CuO反應的是NaCl溶液;方法三:取兩種無色溶液少許,分別與NaCO3反應,能與NaCO3反應放出氣體的是稀鹽酸,不能與NaCO3反應的是NaCl溶液。(2)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的是鹽酸,無氣味的是氯化鈉溶液(或者用玻璃棒分別蘸取少許溶液在酒精燈上加熱,玻璃棒上無固體留下的是鹽酸,有固體留下的是氯化鈉溶液)四、專題過關1、腌制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純堿等原料,因此食用時常有澀味,可在食用前加調味品去掉。這種調味品最好是()A、醬油B、食醋C、香油D、食鹽【答案】B2、結合下表中所列物質的pH判斷,在下列各組物質中,分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不變色、變藍的是()物質醬油廁所清潔劑血漿牙膏肥皂水橘汁草木灰水檸檬汁pH4.81.77.48.29.23.510.62.5A、檸檬汁、食鹽水、廁所清潔劑B、牙膏、蒸餾水、肥皂水C、草木灰、蒸餾水、檸檬汁D、橘汁、食鹽水、草木灰水【答案】D【解析】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的是酸性溶液,不變色的是中性溶液,變藍的是堿性溶液。廁所清潔劑的pH為1.7,顯酸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所以A錯誤,牙膏的pH為8.2,顯堿性,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所以B錯誤,草木灰和檸檬汁的pH分別為10.6和2.5,分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和變紅,所以D不正確。3、生活中常見的三種物質:①檸檬汁,②肥皂水,③食鹽水。檸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肥皂水顯堿性,食鹽水的pH=7。它們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確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答案】B4、稀硝酸中混有少量的鹽酸,為了除去鹽酸,可以加入適量的-----------()ABaCl2BAgNO3CKOHDFe【答案】B5、實驗室用的蒸餾水被某種酸嚴重污染,采用下列幾種方法進行檢驗,其中不可行的是()A、取樣品,向其中加入Na2CO3B、取樣品,向其中加入Ba(NO3)2C、取樣品,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D、取樣品,向其中加入CaCO3粉末【答案】B6、稀鹽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產生H+,故有許多共同的性質。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B)A、打開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試劑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霧產生B、稀鹽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去鐵銹C、濃鹽酸和濃硫酸都可用來干燥氧氣D、在稀鹽酸、稀硫酸中滴加氫氧化鋇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答案】B7、下列不屬于稀鹽酸和稀硫酸共有的化學性質的是()A、能與碳酸鈉反應放出二氧化碳B、能用來除去鐵銹C、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D、能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答案】C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如果不慎在皮膚上沾上濃硫酸,應立即用水沖洗,再涂上少量的碳酸氫鈉溶液B.紫色石蕊試液遇硝酸變紅C.在鐵的焊接或電鍍前,用鹽酸清除表面的銹D.濃鹽酸和濃硝酸均具有揮發性【答案】A9、有一種無色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還能跟硝酸鋇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這種溶液可能是()A.鹽酸B.稀硫酸C.食鹽溶液D.氫氧化鈉溶液【答案】A10、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別加入足量的水、金屬鋅、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下列圖示正確的是( )A.加足量水B.加足量鋅C.加足量氫氧化鈉溶液D.加足量氯化鋇溶液【答案】D【解析】A、對酸用水進行稀釋,不可能稀釋成堿,所以pH值不會超過7,故A錯誤,B、活潑金屬和酸接觸就會放出氫氣,所以起點應該從零開始,故B錯誤,C、硫酸的溶質質量是不變的,不能從零開始,故C錯誤,D、氯化鋇和硫酸接觸就會生成沉淀,當硫酸反應完后,沉淀量就不變了,剛開始逐漸增加,后面就成水平線了,故D正確.11、向下表中的甲物質中逐滴加入相應的乙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產生的氣體或沉淀的質量與加入質量關系,符合下圖曲線描述的是( )甲乙A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氫氧化鈉溶液B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鋇溶液C氫氧化鈉和氯化鈉的混合溶液稀鹽酸D銅.鋅的混合物粉末稀鹽酸【答案】A【解析】圖象的意義是:隨著乙的不斷加入,反應開始沒有氣體或沉淀生成,然后氣體或沉淀逐漸增加.A、鹽氫氧化鈉與氯化銅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銅沉淀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故開始時不能生成沉淀,等混合物中的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盡,氯化銅再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所以符合圖象.B、硝酸不會和氯化鋇溶液反應,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BaCl2=BaSO4↓+2HCl,生成沉淀,且不溶于酸,所以從反應開始就有沉淀,所以不符合圖象.C、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沒有氣體生成.氯化鈉與鹽酸不反應,不符合題意;D、銅不活潑,不能和鹽酸反應,鋅和鹽酸反應放出H2,所以開始就有氣體生成,不符合圖象.12、下列四種圖象分別對應四種操作過程,其中錯誤的是( ?。〢向硫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B向鹽酸中滴入過量碳酸鈉溶液C向鐵粉和銅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銅溶液D向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答案】B【解析】A、硫酸中加入氫氧化鈉雖然不斷消耗硫酸,但同時生成了可電離的硫酸鈉,所以溶液導電性基本不變,故此選項錯誤;B、酸的pH小于7,隨著碳酸鈉的加入酸在不斷消耗酸性減弱,直至反應完全pH等于7,再滴加碳酸鈉溶液顯堿性,pH大于7,并逐漸變大,圖象與過程不符,故此選項正確;C、鐵粉會置換出硫酸銅中的銅,使銅量不斷變大直至反應結束,形成一條水平線,銅的質量不變,故此選項錯誤;D、向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加氫氧化鈉溶液,首先是堿與酸的反應,然后是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的沉淀,直至反應結束,沉淀量不再改變,故此選項錯誤.13、用石灰水、銅片、鹽酸、碳酸鈉、石灰石五種物質進行下列實驗,其中無法完成的是()A、制氫氧化鈉B、制氯化銅C、制二氧化碳D、制氯化鈉【答案】B14、下列物質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物質都能發生反應,它是()A、鐵B、稀鹽酸C、碳酸鈣D、氫氧化鈉【答案】B【解析】稀鹽酸與鐵產生氫氣,稀鹽酸與碳酸鈣產生二氧化碳,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15、小明設計了如圖裝置探究“微粒是不斷運動的”,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的紫色石蕊變紅,則物質A是( )A、濃氨水B、濃硫酸C、生石灰D、濃鹽酸【答案】D【解析】A、濃氨水揮發出氨氣,氨氣溶于水溶液呈堿性,會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此項錯誤;B、濃硫酸沒有揮發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此項錯誤;C、生石灰沒有揮發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此項錯誤;D、濃鹽酸有揮發性,揮發出氯化氫氣體,溶于水后使紫色石蕊變紅,此項正確。15、、已知甲、乙、丙、丁四種溶液分別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HCl中的一種。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現;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體的導電性幾乎為零。則甲、乙、丙、丁四種溶液分別是A、Ba(OH)2、MgSO4、Na2CO3、HClB、Na2CO3、Ba(OH)2、MgSO4、HClC、HCl、MgSO4、Ba(OH)2、Na2CO3D、Ba(OH)2、Na2CO3、HCl、MgSO4【答案】B【解析】A、氫氧化鋇和硫酸鎂會生成氫氧化鎂沉淀,硫酸鎂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鎂沉淀和硫酸鈉,但是硫酸鈉是電解質,可以導電,故A錯誤;B、碳酸鈉和氫氧化鋇會生成碳酸鋇沉淀,氫氧化鋇和硫酸鎂會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鎂沉淀,反應后只剩下水,幾乎不導電,故B正確;C、鹽酸和硫酸鎂不會生成沉淀,故C錯誤;D、氫氧化鋇和碳酸鈉會生成碳酸鋇沉淀,碳酸鈉和鹽酸生成氯化鈉可以導電,故D錯誤;故選B.16、A、B、C是初中化學常見的液體、氣體、固體,氣球套在試管口且保證密封性能良好.(1)若A能使紫色石蕊變紅,B為空氣,將固體C倒入試管中產生氣泡,同時氣球因膨脹而鼓起來.液體A,固體C可能是什么物質?請給出兩種不同組合(C為不同類別物質),組合一:,化學方程式;組合二:,化學方程式.(2)若A是水,將氣球中的固體C倒入試管中,氣球很快被吸入試管中,氣體B是,固體C.【解析】(1)內部氣壓大于外界,氣球會因膨脹而鼓起來,考慮有氣體生成,或試管內的溫度升高;故答案為:A為稀硫酸或鹽酸、C為Zn、Fe、Mg、Al等活潑金屬;為稀硫酸或鹽酸、Zn+2HCl=ZnCl2+H2↑;C為Na2CO3、CaCO3等碳酸鹽;CaCO3+2HCl=CaCl2+H2O+CO2↑(2)內部氣壓小于外界,氣球很快被吸入試管中,考慮試管內的氣體被吸收消耗,或試管內的溫度降低.故答案為:CO2、HCl、等酸性氣體;NaOH等可溶性堿.17、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NO3)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取樣溶于水,有白色沉淀產生,過濾后向沉淀中滴加鹽酸,沉淀的質量、產生氣體的質量與加入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由此推斷白色固體中A.可能存在Na2SO4B.可能存在NaClC.肯定不存在Ba(NO3)2D.肯定只存在Na2CO3【答案】B四、課后作業1、下列物質能電離出氫離子,但不是酸的是()A、HClB、HNO3C、NaHSO4D、H2SO42、下列關于鹽酸的敘述正確的是()A、鹽酸就是液態氯化氫B、純凈的鹽酸是淺黃色液體C、濃鹽酸在空氣里會冒白煙D、鹽酸有腐蝕性3、下列物質中不屬于酸類的是()A、硫酸B、硝酸銀C、硝酸D、鹽酸4、下列物質中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是()A、鐵B、氯化鎂C、氫氧化鈉D、硝酸銀5、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正確的是()A、2Fe+6HCl==2FeCl3+3H2↑B、Fe2O3+HCl==FeCl2+H2OC、Cu+2HCl==CuCl2+H2↑D、Cu(OH)2+2HCl==CuCl2+2H2O6、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是()A、氯化鈉溶液B、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C、氫氧化鈉溶液D、硝酸鉀溶液7、在盛有下列固體的試管內,加入足量的稀鹽酸,能得到無色溶液的是()A、AgNO3B、Fe2O3C、CuOD、Na2CO38、下列關于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電離時能產生氫離子的化合物B、能與金屬反應生成氫氣的化合物C、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D、電離時能產生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9、能與酸反應,并放出可燃性氣體的是()A、AuB、AlC、Fe2O3D、BaCO310、往某溶液中滴入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說明()A、該溶液的PH=7B、該溶液的PH<7C、該溶液的PH>7D、該溶液一定是酸11、下列液體中,PH值小于7的是()A、氯化氫水溶液B、蒸餾水C、石灰水D、一氧化碳水溶液12、酸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這是因為()A、酸溶液的PH值都小于7B、酸溶液中都有酸根離子C、酸都能跟活潑金屬反應放出氫氣D、酸溶液中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13、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PH值一定()A、等于7B、大于7C、小于7D、無法確定14、熱水瓶膽的壁上沉積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以用把它們除去。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15、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可選用的試劑是;除去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可先加入適量的,然后,再,就可以得到較純的鹽酸;若要證明混合溶液中含有Cl-和SO42-應先加入適量的,再加稀硝酸,證明SO42-存在并除去SO42-,將沉淀濾去,在濾液中,再加入適量的,再加證明Cl-存在。16、向氧化銅和鐵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應停止后,過濾除去不溶物,向濾液中加一鐵片,未看到鐵片有任何變化,則濾出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溶液中一定含有;不可能含有。17、寫出下列事實或現象中包含的化學方程式:(1)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中含有氫氧化鋁(2)向氯化銀和碳酸銀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固體部分溶解切有氣體產生。18、把30g鋅放入200g未知濃度的稀H2SO4中,反應停止后,鋅有剩余,取出鋅后,稱溶液的質量比反應前增加了25.2g。試求:(1)原稀H2SO4的溶質質量分數;(2)反應后的溶液的主要質量分數;(3)未反應的鋅的質量是多少克 課后作業:選擇題:CDBADBDCBCADB填空題:14,鹽酸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HCl====MgCl2+H2O15,氯化鋇溶液氯化鋇過濾硝酸鋇硝酸硝酸銀16,銅鐵硫酸亞鐵硫酸銅17.3HCl+Al(OH)3====AlCl3+3H2OAg2CO3+2HNO3===CO2+2AgNO3+H2O↑六、專題總結酸含氧酸(命名“某酸”)H2SO4(硫酸)、H2CO3(碳酸)、HNO3(硝酸)、H2SO3(亞硫酸)…無氧酸(命名“氫某酸”)HCl(鹽酸,學名氫氯酸)、HF(氫氟酸)、H2S(氫硫酸)……特殊的有機酸:CH3COOH(醋酸,又名乙酸)有刺激性氣味,易揮發FeZn0反應時間/s氫氣質量/g0加入水的質量/g溶液pH70鹽酸的質量/g氣體質量/g0蒸發水的質量/g溶質質量分數%ANaOH溶液/g0BNaOH溶液/g0CNaOH溶液/g0DNaOH溶液/g07H2SO4質量分數沉淀質量g溶液pH硫酸鈉質量g沉淀質量/gBa(OH)2溶液體積/m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