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科教師輔導講義學員編號:年級:初三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化學學科教師:授課主題C(碳和碳的化合物)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一、課前檢測1、下列物質的用途與其依據的性質不相符合的是()A、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業——一氧化碳能夠燃燒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華同時吸收大量的熱C、金剛石用于裁玻璃——金剛石很硬D、石墨用于制鉛筆芯——石墨很軟【答案】A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環和碳循環,其中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的是()A、水變成水蒸氣B、動植物的呼吸C、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的燃料的燃燒【答案】C3、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開了世界氣候大會,各國共同協商對策,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下列氣體中大家關注的溫室氣體是()A、氮氣B、氧氣C、氫氣D、二氧化碳【答案】D4、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處于循環狀態B、二氧化碳可用于生產碳酸飲料C、干冰可用于儲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氫氧化鈉溶液檢驗二氧化碳【答案】D5、遵義市從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持續干旱,政府組織實施了人工降雨。下列可作為人工降雨的物質是()A、干冰B、食鹽C、木炭D、酒精【答案】A6、為了區別O2和CO2兩瓶(或兩種)無色氣體,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B、分別倒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C、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D、用塑料可樂瓶分別盛滿上述兩種氣體后各倒入約1/5容積的水,蓋緊瓶塞振蕩【答案】B7.低碳經濟是一種以低能耗、高效能和較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較大產出的新經濟發展模式。生活中就是要節能、減少一次性物品消耗。下列不屬于“低碳”行為的是()A、少用冰箱儲存食物B、出門時隨手關閉電器電源C、購物時盡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用節能燈替換家里的白熾燈泡【答案】C8.“低碳”是一種生活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D、盡量乘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出行【答案】B二、知識梳理1.碳的單質(1)同一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金剛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們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2)金剛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質和用途金剛石石墨C60物理性質外觀無色透明正八面體形狀的固體深灰色細鱗片狀固體形似足球,這種足球狀的碳分子很穩定光澤加工雕琢后有奪目光澤有金屬光澤硬度最硬(天然存在)很軟導電性不導電優良的導電性用途刻刀、鉆石、鉆頭鉛筆芯、電極、潤滑劑制備新材料、制作新器件等(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物質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因此它們都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氣、色素以及有異味的物質等。據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業、食品工業、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4)物質的結構、性質、用途之間的關系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其關系可簡單表示為:物質的組成結構物質的性質物質的用途2.碳的化學性質(1)穩定性常溫下,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氣、水分接觸,都不容易發生變化。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碳的活動性大大增強,在高溫下,碳能夠跟很多物質起反應。(2)可燃性氧氣充足時:C+O2CO2氧氣不足時:2C+O22CO,用煤生爐子,燃燒不旺時就會發生這一反應。3、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標準狀況下二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的氣體。增大壓強、降低溫度能變成固體,俗稱“干冰”。?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它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支持燃燒是相對的,指它不支持非還原性物質燃燒,卻能支持一些還原性很強的物質(如活潑金屬鎂)燃燒。?(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H2OH2CO3,CO2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碳酸不穩定容易分解,H2CO3H2O+CO2↑(3)與Ca(OH)2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鈣,CO2+Ca(OH)2==CaCO3↓+H2OCO2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用來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3.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1)溫室效應的產生?因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森林破壞,大氣中CO2增多,地面吸收的太陽光不易散失而導致全球變暖,這種現象稱為“溫室效應”。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除了CO2,還有臭氧(O3)、甲烷(CO4)和氟氯代烷等。?(2)溫室效應產生的危害?①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沿海城市;②導致土地沙漠化;③造成農業減產。(3)防治溫室效應的措施?①減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清潔能源;③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④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產和使用。?4.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質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2.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1)可燃性 反應原理:2CO+O2點燃2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導致生物體因缺氧而死亡。煤氣中毒就是一氧化碳造成的中毒。 聯想發散: 在新鮮的雞血里通入一氧化碳,血液由鮮紅色變成深紅色,說明CO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從而使血紅蛋白不能很好地與氧氣結合,造成生物體內缺氧,嚴重時會危及生命。(3)還原性?一氧化碳能與大多數金屬氧化物反應,如與氧化銅、氧化鐵的反應。?[實驗探究]CO的還原性?①反應原理:CO+CuOCu+CO2??②操作步驟:a.加熱前先通入一氧化碳趕走空氣?b.再點燃酒精燈加熱?c.反應結束,先撤走酒精燈?d.等試管冷卻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③尾氣處理:因一氧化碳有毒,可點燃剩余尾氣?④實驗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紅色粉末;生成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尾氣燃燒產生藍色火焰。 要點提示:一氧化碳在本實驗中的作用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裝置內空氣,在加熱前必須先檢驗一氧化碳的純度,防止加熱時引起空氣和一氧化碳混合氣的爆炸。還原金屬氧化物。酒精燈應后點先熄,再通一會兒一氧化碳直到試管冷卻,防止金屬被氧化如為定量試驗,需測定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則實驗后通入一氧化碳的作用為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方法、技巧平臺: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區別與聯系CO2CO物理性質無色,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無色、無味,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化學性質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沒有還原性,可與堿溶液反應,沒有毒性能燃燒,有還原性,不能與堿溶液反應,有劇毒聯系二者的相互轉化:CO2CO5、一些簡單的有機物1).有機物的概念。(1)通常將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跟有機物相對應的是無機物,它包括單質和無機化合物。(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雖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們在結構、組成、性質上都跟無機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將它們歸到無機物中。(3)有機物大多含有碳、氫、氧、氮等元素。你知道的含有有機物的物質有哪些?能列舉出來嗎?煤氣,天然氣,木材,紙張,肉類,淀粉,骨骼,毛發,塑料…….思考:你能告訴我我們國家的一項重大的工程--“西氣東輸”工程,起點在哪里?終點在哪里?管道中輸送的是什么氣體?新疆塔里木——上海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甲烷2).甲烷。(1)甲烷的化學式為CH4,它是最簡單的一種有機物。自然界中的甲烷存在于沼氣、天然氣和石油氣中。稻草及動物糞便經過發酵也會產生大量的沼氣,農村里常作燃料供熱。沼氣的產生:細菌(C6H10O5)n+nH2O3nCO2↑+3nCH4↑(2)沼氣、天然氣和石油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氣層也發現有很多的甲烷。點燃甲烷氣體,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個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觀察現象的發生?現象――產生藍色火焰,同時石灰水變渾濁結論――說明了甲烷具有可燃性(3)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燒產生是__CO2_和H2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4)由于甲烷氣體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點燃時,易發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驗純。家庭在使用沼氣或天然氣體作燃料時要注意安全。提問:打火機內裝的是哪一種氣體?家用液化氣的主要成分是哪一種氣體?3).丁烷(C4H10)打火機中液體、液化石油氣的主要成分(它是常溫下經壓縮后變成液態,灌裝在鋼瓶中,使用時經減壓就行。)性質――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寫出它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C4H10+13O2===8CO2+10H2O4).乙炔C2H2性質――具有可燃性,燃燒時能產生3000度以上的高溫寫出它燃燒的化學方程式2C2H2+5O2===4CO2+2H2O用途――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屬。5).有機物的特性(1)大部分有機物熔點較低,易揮發,不易導電,易燃燒等。(2)許多有機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見的、很好的溶劑(2)許多有機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見的、很好的溶劑6).有機物的用途。(1)甲烷是常見的清潔燃料。(2)乙炔燃燒火焰用來割斷或焊接金屬。(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5)乙酸用作食醋。7)、對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的有機物1.有機物是生物體各組織的主要成分。人體的生長發育和體內各組織的新陳代謝,都需要各種有機物的參與。2.人體內最基本的有機物有糖類、蛋白質、脂肪__等。(1)糖類是人體消耗能量的主要來源(供能物質),也是合成人體中許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見的糖類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乳糖,最簡單的糖類是葡萄糖(C6H12O6)。(2)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物質,蛋白質是細胞結構里最復雜多變的一類大分子。相對分子量約在1.2~100萬之間。蛋白質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實驗:.燃燒指甲、頭發或羊毛,能聞到燒焦羽毛氣味,同時看到黑煙。.點燃棉花纖維,能聞到燒焦的棉布氣味點燃棉花纖維和頭發,所聞到氣味為什么不同?答: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3)脂肪: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攝入的脂肪,一部分通過氧化轉化為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貯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體內(皮下脂肪)。3.人每天攝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機物。這些有機物在生命活動中經過消化、_吸收__、貯存、轉化、消耗等過程不斷地變化著,實現各種物質的_轉化____和_能量___的轉移。4.自然界物質循環的基本途徑。植物光合作用無機物有機物生物體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6.碳循環與環境污染 是指氧氣的循環。氧循環在自然界中,消耗氧氣的途徑有生物呼吸、礦物質燃料的燃燒;產生氧氣的途徑有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氧循環使空氣中氧氣含量穩定即氧平衡。 是指碳的循環。碳循環在自然界中,消耗CO2的途徑有光合作用;產生CO2的途徑有動植物的呼吸;礦物燃料的燃燒。通過碳循環使空氣中CO2含量穩定即CO2平衡。 形成:氧原子和氧分子結合而形成的;臭氧(O3)作用:阻擋和削弱過強的紫外線。氟利昂會破壞臭氧層。 原因: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使地表溫度升高;溫室效應后果:全球氣候變暖如何防止:植樹造林增加森林面積;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積極開發新的能源 1、空氣污染物主要有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這些污染物主要由煤、石油燃燒、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等人類活動造成的。 是pH<5.6的降水。2、酸雨成因:二氧化硫的增多。危害:危害健康,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腐蝕建筑物等。 3.防止空氣污染的辦法有:控制污染源;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和預報;發展綠色工業,使用清潔能源,植樹造林等。題型突破1.物質的性質及其應用例1.在國際上為了使作為歷史資料的重要文件在長期保存中的簽署的姓名清晰,則簽署文件時一般用()A、藍墨水B、碳素墨水C、藍黑墨水D、墨汁【答案】B例2.防毒面具的濾毒罐中用來吸附毒氣的物質是()A、炭黑B、活性炭C、木炭D、石墨【答案】B例3.輕軌電車是近年來城市發展的一種無污染的新興交通工具,當輕軌電車開動時,輕軌電車與架空電線的接觸點由于高速摩擦會產生高溫,因此接觸點上的材料應該具有耐高溫、不易氧化、能導電的性質,你認為接觸點上的材料應該選用()A、金剛石B、鋁C、石墨D、銅【答案】C變式訓練:1.下列有關單質碳的化學性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B、碳在高溫時化學性質活潑;C、碳具有可燃性,其燃燒產物一定為CO2;D、碳具有還原性,在高溫下能還原多種氧化物。【答案】C2.證明金剛石與石墨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有力證據是()A、金剛石和石墨完全燃燒后的產物只有CO2;B、石墨在高溫高壓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轉化為金剛石;C、金剛石與石墨有較高的熔D、相同質量的金剛石和石墨在充滿氧氣的密閉容器中充分燃燒,生成相同質量的CO2;【答案】B2.實驗探究:例4.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組實驗。取四朵被石蕊試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分別按下圖進行實驗。完成下列問題:?Ⅰ.紙花變紅;Ⅱ. ;Ⅲ.紙花不變色;Ⅳ. 。?(2)該同學進行的Ⅰ、Ⅱ兩項實驗,說明什么? 。(3)該同學進行四組對比實驗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敘述) 。(4)寫出實驗Ⅳ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思路解析】實驗Ⅰ、Ⅱ起到了對比的作用,可以觀察到稀醋酸使紫色石蕊變紅,而水不能使之變色;Ⅲ中說明CO2不能使石蕊變色,噴水后紫色石蕊變紅,說明CO2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具有酸的性質。?【答案】(1)紙花不變色 紙花變紅?(2)稀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3)證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變紅,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4)CO2+H2OH2CO3變式訓練:1、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如圖所示:(1)酒精燈加燈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剛開始預熱,右面試管中立即產生氣泡,但石灰水不變渾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繼續加熱,觀察到石灰水逐漸變渾濁,黑色粉末中出現紅色物質。請你寫出劃橫線部分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停止加熱時,應先將導管從右邊試管中撤出,待左邊試管冷卻后再把試管里的粉末倒出。這樣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溫度(2)開始排出的是試管內的空氣(3)CO2+Ca(OH)2===CaCO3↓+H2OC+2CuO2Cu+CO2↑(4)防止水倒吸進入熱的試管中造成試管破裂。2、小蘇試圖研究CO的還原性,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下列信息:草酸(H2C2O4)與濃硫酸混合加熱會產生CO,反應如下:于是她設計了下圖的實驗裝置。完成下列問題: (1)圖A是利用草酸制取CO的發生裝置。根據實驗原理,應選擇圖(填“甲”、“乙”、或“丙”)。(2)裝置C的作用是。(3)為檢驗裝置D中產生的氣體,E裝置中的液體應為。解析:這是一道綜合考查洗氣、還原反應和驗證產物的綜合題。因為草酸和硫酸都是液態藥品,且反應要加熱,所以應該選擇甲圖的裝置制取。裝置C的作用應該是用來干燥生成的氣體。因為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要檢驗裝置D中產生的氣體,E裝置中的液體應為氫氧化鈣溶液。答案:(1)甲(2)干燥 (3)氫氧化鈣溶液3、小明在復習時注意到H2和CO在性質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他總結如下:共同性質化學反應方程式H2和CO均能與CuO發生置換反應CuO+H2△Cu+H2O;CuO+CO△Cu+CO2均能在空氣(氧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2CO+O2點燃2CO2(1)上述總結中有一處錯誤,請在錯誤之處下面劃“﹏﹏”;(2)請幫助小明歸納出1條H2和CO共同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的就是有關金屬冶煉方面的反應。第一問發現總結中的錯誤之處應該是:CuO+CO△Cu+CO2,因為這個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置換反應要求是單質與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而該反應中CuO和CO都是化合物,所以不符合。第二問歸納氫氣和一氧化碳的共同用途應該是都可以做燃料,都能用來冶煉金屬銅等。答案:(1)在“置換反應”下面畫上“﹏﹏”都可以做燃料都可以用來冶煉金屬銅有機物例5.乙醇(化學式C2H5OH)是一種能替代汽油等燃料的清潔能源,但在氧氣不足時燃燒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還會生成一氧化碳。現有69克乙醇與定量的氧氣點燃后發生如下反應:XC2H5OH+8O2=YCO2+ZCO+9H2O判斷系數x的值是;(2)計算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解析:這是一道有關有機物不完全燃燒的題,一般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會產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第一問重在考查方程式的配平,第二問重在考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具體見答案。答案:(1)3(2)設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m克1385669克m克m=28答:反應后生成一氧化碳28克。例6.夏天來了,空調驅走酷熱把我們帶入清涼世界,其實這是空調中制冷劑的功勞。但傳統的制冷劑(如氟利昂)會破壞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臭氧層。巨化集團公司氟化廠生產的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學式為CH2FCF3)對臭氧層的破壞系數為零 。請分析回答:(1)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是(選填“有機物”或“無機物”)。(2)新型環保制冷劑R134a中碳元素與氟元素的質量比是多少?解析:第一問重在考查有機物的含義,因為四氟乙烷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它應該是有機物。第二問重在考查八年級所學的化學式的有關計算,計算某物質中指定元素的質量比,過程見答案。答案:(1)有機物(2)C∶F=12×2∶19×4==6∶19變式訓練:丙烷(C3H8)作為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的燃料,其燃燒后的產物是什么?某校環保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如下裝置(鐵架臺等裝置已略去),對丙烷在氧氣中燃燒后的氣體進行實驗:(1)經分析,丙烷燃燒后的氣體可能含有、和。(2)將上述裝置按一定順序連接完整,使之盡可能檢測出丙烷燃燒后的產物。你設計的連接順序為:燃燒后的氣體→B→D。(3)該小組的同學按合理的連接順序進行檢測,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部分現象如下:A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無明顯現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氣中燃燒后的氣體為。(4)A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解析:本題主要是考查同學們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實驗過程中變量控制能力。第一問考查提問能力,根據丙烷的元素組成不難得出,丙烷燃燒后的氣體可能含有CO、CO2和H2O。第二問考查實驗組裝能力,在CO、CO2和H2O這三種氣體中我們應該首先用C裝置驗證水,其次用A裝置驗證二氧化碳,最后用B和D裝置驗證一氧化碳,所以我們設計的連接順序是:C→A→B→D。第三問考查總結結論的能力,A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裝置中的無水硫酸銅變藍說明有水生成,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無明顯現象說明沒有一氧化碳生成。第四問考查變量控制,A裝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O2,從而為下面驗證一氧化碳創造條件。答案:(1)CO、CO2和H2O(2)C→A(3)CO2和H2O(4)吸收多余的CO2信息題例7、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要求發達國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以控制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⑴綠色植物通過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過____作用將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⑵科學家采取組合轉化技術,將二氧化碳和氫氣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反應的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請在括號內填寫該化工原料的化學式:2CO2+6H2=1()+4H2O⑶為了緩減大氣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____(填序號)A、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C、大量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答案:(1)光合呼吸(2)C2H4(3)AC變式訓練:下表是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周報,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城市污染指數首要污染物空氣質量級別北京92TSP2濟南76TSP2天津82TSP2武漢83NOx2哈爾濱96TSP2重慶98SOx2上海74NOx2貴陽69TSP2注:TSP—空氣中的飄塵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1)最容易出現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為減少城市酸雨的產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脫硫技術③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開發新能源(2)汽車尾氣(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與一氧化氮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一個催化劑轉換器,其特點是使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化學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循環的無毒氣體。寫出一氧化碳與一氧化氮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控制城市汽車尾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①開發氫能源②使用電動車③植樹造林④戴呼吸面具(4)在我國以汽油為燃料的轎車正在快速進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燒時的化學方程式為:2C6H14+19O212CO2+14H2O;某種品牌轎車正常行駛100km需燃油12L(質量為8.6kg)。請通過計算回答:該轎車正常行駛100km會產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的體積有多大?(提示:汽油中的成分都以己烷計算,二氧化碳的密度約為2g/L)答案:(1)重慶①②④(2)2CO+2NO2CO2+N2(3)①②③(4)26.4g13200L專題過關一氧化碳是一種_____________色、_____________氣味、_____________溶于水的氣體;在化學性質方面,CO有_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_性.一氧化碳中混有一定量的氧氣或空氣,點火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點燃前必須先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一氧化碳的有關性質,實驗室制取一氧化碳是用排水法收集好,還是用排空氣法收集好 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沒有沒有難可燃性還原性發生爆炸檢驗純度用排水法收集好,因為CO密度與空氣接近,不易將集氣瓶中的空氣排盡,且CO有毒排到空氣中會造成污染.2.燃燒正旺的煤爐中由下至上發生的反應的方程式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O2CO2(2)CO2+C2CO(3)2CO+O22CO23.在做CO還原CuO的實驗時,CO通過硬質玻璃管,一部分與CuO發生了反應,其余部分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又逸出.如果逸出的CO氣體排放到空氣中,勢必造成空氣污染.你能設計出哪些可防止CO污染空氣的實驗裝置 答案:將尾氣用酒精燈直接點燃(或將尾氣凈化后點燃加熱盛有氧化銅的裝置).4.下列過程中不能產生二氧化碳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人體的呼吸C.木炭燃燒D.煅燒石灰石答案:A5.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且二氧化碳充當氧化劑的是()A.CO2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試液變紅B.CO2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混濁C.CO2在高壓低溫下變成雪狀固體D.CO2通入赤熱的炭變成CO答案:D6.對下列實驗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C.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火焰D.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答案:B7.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應采用的方法是()A.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焦炭B.把混合氣體點燃C.把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D.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答案:D去除雜質應著重考慮除雜試劑和實驗方法.除雜試劑的選擇一般應注意以下三點;(1)專一性,即所選試劑只與雜質反應,不與被提純的物質反應:(2)試劑能將雜質轉化成被提純物質,(3)不引入新的雜質或生成的新雜質易于分離除去,因此除去CO2中的CO有兩種途徑:(1)讓CO與某種物質反應,吸收掉CO,但不能吸收掉CO2,也不能生成其他氣體;(2)將CO轉化成CO2.注意:能將CO轉化為CO2的途徑有在氧中燃燒和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在除去CO2中的CO時,為什么不選前者 8.木炭粉、一氧化碳分別還原相同質量的氧化銅,則所需木炭粉、一氧化碳二者的質量比是()A.1∶1B.3;7C.3∶14D.3∶1答案:B9.用CO還原CuO,當mgCuO部分變紅時停止加熱,待冷卻后停止通CO,此時稱得殘余固體質量為ng,實驗共用去wgCO,生成agCO2,則最終得到Cu的質量為()A.4(m-n)gB.16w/7gC.16a/11gD.4m/5g答案:AC解本題時,應注意三點:(1)“實驗共用去wgCO”中“用去”不僅指參加反應,而且指作保護氣的那部分CO,而不是實際參加反應的CO的質量.(2)mg的CuO“部分變紅”意味著mg的CuO并非全部參加了反應.(3)要用反應完全的物質或生成物的質量代入方程式進行計算。10.關于下列物質的變化過程:H2→H2O;CO→CO2;C→CO2,說法不正確的是()A.都能通過化合反應實現B.都能通過置換反應實現C.都能通過和單質反應實現D.變化前后都有元素的化合價的改變答案:B11.某同學在家里做了如圖所示的小實驗,根據實驗回答以下問題:(1)圖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有關二氧化碳性質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此性質確定的一個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當蠟燭熄滅后,在玻璃杯口迅速蓋一塊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見圖B).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6-1有關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圖B中實驗能否證明蠟燭中含有碳元素 為什么 答案:(1)固體逐漸減少,有氣泡產生蠟燭熄滅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滅火(2)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不能,因為蠟燭燃燒也可以產生二氧化碳12.為了使雞蛋保鮮時間更長,有人提出了四種方法:①放入冰箱中;②放入食鹽水中;③放入石灰水中;④煮熟了保存.你認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填序號).答案:①13.現將N2、CO和CO2的混合氣體依次通過:①澄清石灰水;②灼熱的氧化銅;③澄清的石灰水;④濃硫酸(干燥劑).則第一次通過石灰水后,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經過濃硫酸后,剩余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N2和CON2五、課后作業1.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斷地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沉淀后,若繼續通入CO2,會發生另外的反應,方程式為:CO2+H2O+CaCO3=Ca(HCO3)2.若向一定質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產生沉淀的質量(縱坐標)與通入二氧化碳的質量(橫坐標)有如圖6-14的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1)A點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點的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與b的大小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OA段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氫氧化鈣全部轉變為碳酸鈣(2)碳酸鈣全部轉變為碳酸氫鈣(3)b=2a(4)CO2+Ca(OH)2=CaCO3↓+H2O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有渾濁現象,如果繼續通入二氧化碳渾濁消失,因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溶解生成的CaCO3,其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在解題時,不僅要考慮第一個反應,還要考慮第二個反應.從反應CO2+Ca(OH)2=CaCO3↓+H2O可知,參加反應的CO2與Ca(OH)2的質量比為44∶74,因為本題中CO2過量,計算沉淀質量時還要考慮第二個反應即將第一個反應中生成的碳酸鈣沉淀減去第二個反應中消耗的碳酸鈣的質量.2.集滿CO2的集氣瓶,蓋上玻璃片正立桌面,片刻后移去玻璃片,將燃著的木條放至瓶口,會看到什么現象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原因.答案:木條繼續燃燒;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短時間內不會從瓶口迅速溢出.3.在CO和CO2的混合氣體中,含氧64%,將該混合氣體10g通過足量的灼熱的氧化銅,使其充分反應.求:(1)共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 (2)有多少克氧化銅被還原 答案:(1)13.2g(2)16g可根據CO和CO2混合氣體的質量、含氧百分率分別求出其中含有的CO、CO2的質量,然后分別求出CO與CuO反應時生成CCh的質量和消耗CuO的質量,從而得出要求的結果.另外,此題還可以利用反應前后C、O兩種元素的質量守恒進行簡便計算.4.碳酸鈣與氧化鈣組成的混合物共100g,測得其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6.25%.在高溫條件下煅燒此混合物,生成的氣體完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稱得石灰水的質量增重35.2g,試計算:(1)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精確到0.01)(2)原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01%)答案:(1)39.89(2)79.91%5.某工廠用含氧化鐵75%(質量分數)的赤鐵礦石和一氧化碳為原料煉鐵(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在煉鐵過程中,為了使赤鐵礦石充分反應,通入了過量的一氧化碳.這些過量的一氧化碳也可看成是“不參加反應的雜質”.若反應后排出的氣體中一氧化碳的質量分數為10%.試計算:(1)氧化鐵(Fe2O3)的相對分子質量.(2)該煉鐵過程中所用原料赤鐵礦石和一氧化碳的質量比.(3)為了得到生鐵,煉鐵過程需要除去礦石中的部分雜質.如果不除去雜質,反應后所得到的產品中雜質的質量分數將會是多少 (結果可用分式表示)答案:(1)160(2)80∶73(3)32.3%(或10/31)6.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議定書”是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而制定的國際公約.某研究小組為監測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進行了如下實驗:用50mL注射器吸取紅色含酚酞的稀氨水(氨水是一種堿,具有堿的性質)10mL并密封,然后在下列地點分別抽取空氣到50mL刻度處,堵住注射器吸入口,振蕩后,將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將余氣排出,重復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內溶液的紅色褪去。記錄數椐如表。取樣地點平均抽氣次數(n)氣體CO2的體積分數空曠的操場上300.030%在剛下課的教室里20①汽車流量轉較大的車站旁15②(1)已知抽氣次數與CO的含量(體積)成反比,請計算并填寫上表的①②兩個空格.(2)這個實驗中使紅色褪去的化學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提出一個能降低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防止溫室效應的可行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0.045%;②0.060%.(2)二氧化碳與堿反應后溶液的堿性減弱,至接近中性時,使酚酞褪色(3)答案舉例:①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類:使用H2等新能源;控制汽車增長等②增加二氧化碳消耗類;植樹造林;設法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等.7.市場充氣包裝的食品如圖所示,它使用的是什么氣體呢 某興趣小組對此進行了研究.經訪問有關人員,了解到這樣包裝的目的是為了防止食品擠壓變形或食品腐敗,且從經濟性、環保等因素考慮,工廠使用的包裝氣體是空氣或空氣的成分之一.請你以此調查結果為依據,對包裝氣體的成分提出三種猜想,并說明你猜想的依據,填入下表.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我對氣體的猜想是我猜想的依據是(2)請設計實驗,檢驗上述三種猜想的正確性.填寫下表的實驗報告:實驗方法及操作可能觀察到的現象及結論從獲得氣體的難易和經濟性考慮,若只是為了防止食品擠壓變形,最好使用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答案舉例(如表):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空氣二氧化碳(CO2)氮氣(N2)依據防止擠壓變形防止擠壓變形或食品腐敗防止擠壓變形或食品腐敗(2)答案舉例(如表):實驗方法及操作可能觀察到的現象及結論①用針筒將包裝袋內氣體取出,將其壓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包裝袋內氣體是二氧化碳②若澄清石灰水不變渾濁,再將包裝袋內的氣體用針銅抽出,用排水法收集于集氣瓶中,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觀察燃燒情況若木條正常燃燒,則包裝袋內氣體是空氣;若木條熄滅,則包裝袋內氣體是氮氣(3)空氣六、專題總結題+C,高溫+O2,點燃點燃點燃點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