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科學C專題(鹽的性質2星)學員編號:年級:初三課時數:3學員姓名:輔導科目:科學學科教師:授課主題C(鹽的性質)授課日期及時段教學內容課前檢測1、下列不屬于鹽的是A、食鹽B、肥皂(脂肪酸鈉)C、味精(谷氨酸鈉)D、蔗糖2、鋅鋇白是一種白色顏料,難溶于水,則它由下列哪兩種物質組成?A、ZnCO3、BaCl2B、ZnCl2、BaCO3C、ZnS、BaSO4D、ZnCO3、Ba(NO3)23、要想除去熱水瓶內壁的水垢,應選用的試劑是()(A)稀鹽酸(B)燒堿溶液(C)石灰水(D)食鹽水4、若下列4組物質都能溶于水,則在水溶液中一定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A、鹽和堿B、酸和堿C、鹽和鹽D、鹽和酸5、要能證明碳酸鹽中含有CO32-離子,需要的2種試劑常是()A、鹽酸、澄清的石灰水B.硫酸溶液、澄清的石灰水C.稀鹽酸、飽和的食鹽水D.硝酸溶液、透明的蒸餾水6、下列關于純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純堿不屬堿類物質B、純堿溶液pH值大于7C、純堿式量為286D、純堿與酸發生中和反應7、下列何物質的名稱中含有“亞”字()A、Fe(NO3)2B、Cu(OH)2C、CuCl2D、FeCl3答案:1-7:DCABADA知識梳理1:鹽的概念:由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2:幾種主要的鹽:1)碳酸鈉:化學式Na2CO3俗名純堿物理性質:白色固體,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化學性質:a、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在空氣中易失去結晶水,叫風化b、能與酸反應放出CO2,方程式Na2CO3+HCl=2NaCl+H2O+CO2↑c、能與Ca(OH)2反應制取NaOH,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用途:一般用于制造氫氧化鈉,其余用于造紙、洗滌劑等。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在改進生產純堿工藝上做出重大貢獻。2)碳酸鈣:化學式CaCO3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質:白色固體,難溶于水化學性質:能與酸反應制取CO2,方程式2HCl+CaCO3====CaCl2+H2O+CO2↑用途:制石灰、水泥,建筑材料等。\3)氯化鈉:化學式NaCl俗名食鹽物理性質:無色透明晶體,易溶于水,有咸味。用途:食用、防腐、生理鹽水、化工原料銨鹽:物理性質:溶于水吸熱。化學性質:受熱易分解、能與堿溶液反應。5)鹽與化肥a.氮肥(銨鹽為主,還包括硝酸鹽和尿素) 作用:能促使農作物的莖葉生長茂盛,含有組成葉綠素的重要元素 制取:酸與氨氣反應制得 舉例說明 氨與硫酸 氨與碳酸等b.磷肥 作用:促進農作物要系發達,增強吸收養份和抗寒抗旱能力,促進作物穗數增多,籽粒飽滿等。 代表物:過磷酸鈣(混合物)c.鉀肥作用:促進農作物生長旺盛,莖桿粗壯,增強抗病蟲害能力,促進糖和淀粉的生成。代表物:硫酸鉀、氯化鉀、草木灰(成份K2CO3)使用注意: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板結,破壞土壤結構,所以需要施一些農家肥料(有機肥)d.復合肥(含N、P、K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如KNO3)作用:具有氮肥、磷肥、鉀肥的多種功能鹽的性質:復分解反應:a.概念:所謂復分解反應,即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這類反應可表示為:AB+CD=AD+CB。寫復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時,也和寫其他化學反應方程式一樣,應該注意它們表示的化學方程式必須真實存在,而不是憑空想象捏造出來的。b.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必須有沉淀或水或氣體生成,否則不反應。例①2Fe(OH)3+3H2SO4=Fe2(SO4)3+6H2O能反應,有水生成。例②Na2CO3+K2SO4≠K2CO3+Na2SO4不反應,既沒有沉淀物、水生成也沒有氣體生成。2):鹽的溶解性:鉀、鈉、硝、銨鹽均可溶;鹽酸鹽只有Ag不溶;硫酸鹽只有Ba不溶;碳酸鹽只溶鉀、鈉、銨可溶。3)堿與鹽反應必須都可溶,都可溶不一定都能反應。例③Na2CO3+Ba(OH)2=BaCO3↓+2NaOH能反應,因為反應物都可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例④CaCO3+Fe(OH)2≠FeCO3+Ca(OH)2K2CO3+Cu(OH)2≠2KOH+CuCO3不反應,雖然好象有沉淀物生成,但是反應物都不溶或不都溶。例⑥2NaOH+BaCl2≠2NaCl+Ba(OH)2不反應,因為反應物雖都可溶,但沒有符合條件的生成物。4)鹽與鹽的反應,反應物必須都可溶,但是,也不一定都能反應。例⑦Na2CO3+CaCl2=CaCO3↓+2NaCl能反應,因為反應物都可溶,且有沉淀物生成。例⑧BaCO3+ZnSO4≠BaSO4+ZnCO3CaCO3+2AgCl≠CaCl2+Ag2CO3兩個化學方程式,好象都有沉淀物生成,但兩個化學方程式的反應物都不溶或有一種化合物不溶,所以都不反應。例⑨2KCl+ZnSO4≠K2SO4+ZnCl2,不反應,雖然反應物都可溶,但生成物中無沉淀、無水、也無氣體。5)常見的酸與鹽的反應,這類反應比較復雜,初中階段只要求記住,碳酸鹽與常見的酸都能反應,其他鹽則要求可溶且生成物中要有氣體、沉淀或水。例⑩H2SO4+BaCO3=BaSO4↓+H2O+CO2↑能反應,生成物,反應物都符合要求。例2HCl+BaSO4≠H2SO4+BaCl2H2SO4+2KCl≠2HCl+K2SO4前一化學反應式中反應物BaSO4不溶,所以不反應。后一化學方程式,反應物雖都可溶,但生成物不合要求,因此也都不反應。6)某些鹽和金屬反應:(鹽(可溶)+金屬1→金屬2+新鹽)Fe+CuSO4====FeSO4+Cu7)鹽的制法:酸與堿反應、酸與金屬單質、酸與金屬氧化物、酸與鹽、堿與非金屬氧化物、鹽與鹽、鹽與金屬單質。題型突破1、鹽與堿反應例1、下列圖像中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的是A.某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續加入食鹽并不斷攪拌B.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過量D.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答案:D試題分析:某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續加入食鹽并不斷攪拌,溶質質量分數應從0點開始升高;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溶液PH應從小于7逐漸升高,但不會到達或者超過7;向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過量,產生的沉淀應從0點開始增加;等質量的鋅、鐵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鋅反應的較快,但產生的氫氣較少,而鐵反應的較慢,但產生的氫氣較多。選D。例2、甲、乙、丙、丁是四種化合物,其中乙是一種常見的氣體(“→”表示物質經一步反應可實現轉化,“—”表示兩端物質可發生反應),則甲為A.NaClB.NaOHC.CaCO3D.Ca(OH)2答案C【解析】乙是一種常見的氣體化合物,能轉化生成甲,則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轉化生成碳酸鹽,觀察選項,故選C.變式訓練:下列物質中能與澄清的石灰水反應,但反應若不加指示劑則無明顯現象的是A.硫酸銅溶液B.碳酸鈉溶液C.氯化鈉溶液D.稀鹽酸答案.D【解析】根據氫氧化鈣的性質可以進行判斷,它屬于堿,具有堿的通性:①能與酸發生中和反應②能與某些鹽反應發生復分解反應.化學反應的實質是有新物質生產,同時有的化學變化中伴隨一些明顯現象(發光、放熱、顏色的變化、沉淀的生成),此為兩種化合物發生復分解的條件是:有水或者氣體或者沉淀生成.本題有兩個條件:①要能反應;②反應了,但無明顯現象。A、硫酸銅溶液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很明顯的現象.故不符合題意。B、碳酸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很明顯的現象.故不符合題意。C、根據復分解發生的條件,氯化鈉溶液與澄清石灰水不反應,故不符合題意。D、稀鹽酸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無明顯的現象.故符合題意。鹽與鹽溶液反應:例1、溶液的特征顏色,為我們判斷溶液中存在的物質提供了重要依據。小聰同學為探究硫酸銅溶液呈藍色的原因,設計了下面的實驗:①取硫酸銅溶液,加水稀釋,顏色變淺②比較硫酸銅、硫酸鈉兩種溶液,硫酸銅溶液為藍色,硫酸鈉溶液為無色③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過量氫氧化鈉溶液至沉淀完全,靜置后溶液為無色其中,能證明Cu2+為硫酸銅溶液呈藍色原因的方案是()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C【解析】選C。稀釋溶液顏色變淺不能證明溶液呈藍色的原因;硫酸銅、硫酸鈉兩種溶液中都含有SO42-硫酸鈉溶液為無色,則與SO42-無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完全反應后溶液為無色是因為溶液中無有Cu2+。例2.實驗室給大家提供了酚酞、稀鹽酸兩種試劑和必要的儀器,利用上述條件能夠分開的物質組是()A、NaCl、NaOH、Na2CO3B、NaCl、CaCl2、NaOHC、NaOH、Ca(OH)2、CaCl2D、NaCl、Ca(OH)2、CaCl2答案.A【解析】選A。酚酞遇堿性溶液變色,稀鹽酸與堿反應無明顯現象,與碳酸鹽反應冒氣泡;B項中NaCl和CaCl2顯中性不能區分,只能分開NaOH;C項中只能分開CaCl2;D項中只能分開Ca(OH)2;A項中通過酚酞分開NaCl,通過稀鹽酸冒氣泡的是Na2CO3,無明顯現象是NaOH。例3.甲乙兩工廠的生產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種離子中的三種〔兩廠含有一種相同的離子〕:H+、Cu2+、K+、NO3-、OH-。若兩廠單獨排放都會造成嚴重的污染,若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會變成只含有一種溶質的無色澄清溶液,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關于污水的分析,正確的是〔 〕A.OH–和Cu2+來自同一工廠B.Cu2+和K+來自同一工廠C.K+和OH–來自同一工廠D.H+和K+來自同一工廠答案.C【解析】A、因OH-和Cu2+能結合生成沉淀,則不能來自同一工廠,故錯誤;B、根據離子的共存及兩廠污水中各含三種離子,兩廠污水中的離子分別為:H+、Cu2+、NO3-;K+、NO3-、0H-,故錯誤;C、根據離子的共存及兩廠污水中各含三種離子,其中一廠污水中有K+、NO3-、0H-,故正確;D、根據兩廠污水中的離子可知,H+和K+不來自同一工廠,故錯誤;變式訓練:1.下列四個圖象分別對應四種操作(或治療)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A.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療胃酸過多(胃液pH隨時間變化圖)B.向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C.常溫下,相同質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D.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份,直至有少量晶體析出答案.B【解析】A、胃酸呈酸性,氫氧化鋁呈堿性,胃酸過多時不能使胃液呈堿性,故A錯誤;B、硫酸和硫酸銅都可以與氫氧化鈉反應,但酸堿中和反應優先,故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一開始沒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不會過一段時間再生產沉淀,故B正確;C、相同質量的鋅和鐵分別與足量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反應,鐵產生的氫氣比鋅多,鋅的反應速度比鐵快,故C錯誤;D、將一定質量的硝酸鉀不飽和溶液恒溫蒸發水分,其質量分數不斷增大,有晶體析出后質量分數不再改變,故D錯誤.2.向下表的甲物質中逐滴加入相映的乙溶液至過量,反應過程中生成氣體或沉淀的質量與加入乙的質量關系,能用下圖所示曲線表示的是()EMBEDPBrush①②B.②④C.③④D.④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開始環節沒有氣體或者沉淀產生,而后期有,說明開始有反應,但是無明顯的現象,而后期會生成氣體或者沉淀.①、銅和稀鹽酸不反應,鋅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開始即有氣體產生.不符合圖中信息.②、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產生的氫氧化銅沉淀,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所以開始沒有沉淀出現.當硫酸消耗完后才出現沉淀.符合圖中信息.③、稀硫酸和氯化鋇產生的沉淀,不能和鹽酸反應,所以開始即有沉淀產生.不符合圖中信息.④、生銹的鐵釘和稀鹽酸反應,首先表面鐵銹與鹽酸反應,此時沒有氣體產生,當稀鹽酸和鐵反應才生成氫氣,故開始時沒有氣體產生,符合圖中信息.3.有一混合溶液是由硝酸、碳酸鈉、硫酸、氯化銅四種物質中的兩種混合而成,向該混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Ba(OH)2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據此回答:該混合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組成的。不含另外兩種物質的理由: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NO3;CuCl2;(2)Ba(OH)2遇H2SO4立刻生成沉淀;Na2CO3與HNO3、CuCl2不能共存(答案合理均可)。【解析】因Ba(OH)2遇H2SO4立刻生成沉淀,而圖中起始階段并沒有沉淀生成,故溶液中不含硫酸;剩余三種中Na2CO3遇HNO3會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而且Na2CO3溶液顯堿性,溶液中存在氫氧根,遇氯化銅會有氫氧化銅沉淀生成,故Na2CO3與HNO3、CuCl2不能共存。鹽與酸反應例1.(2分)某學生為證明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和碳酸具有不穩定性,設計了如下實驗。(1)將石灰石和濃鹽酸反應產生的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來證明濃鹽酸的揮發性。(2)將上述已變紅的石蕊試液加熱煮沸,就可證明碳酸已分解。試分析實驗設計的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實驗一:實驗二:答案.(1)不合理,石灰石和濃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不合理,變紅的石蕊試液加熱煮沸紅色變為紫色,也有可能是實驗(1)中的氯化氫氣體加熱逸出所導致【解析】(1)因為石灰石和濃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也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所以此實驗設計不合理;因為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也可以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加熱后氯化氫氣體會逸出,使得變紅的石蕊試液重新變為紫色,所以此實驗設計也不合理.例2、今有AgNO3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B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Zn粉供選用.若欲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以得到純凈的稀硝酸,應加入適量,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欲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鹽酸,以得到純凈的氯化鈉溶液,應加入適量,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類型是.解答:除去稀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實質就是除去硫酸根,硫酸根能與鋇離子生成硫酸鋇沉淀,在不帶入新的雜質的基礎上,應選用硝酸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Ba(NO3)2═2HNO3+BaSO4↓;除去氯化鈉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鹽酸,實質就是除氫離子,氫離子能和碳酸鹽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也能和氫氧根反應生成水,也能和金屬反應生成氫氣,根據提供的試劑和除雜的原則,應選用碳酸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鹽和酸之間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答案為:Ba(NO3)2溶液,H2SO4+Ba(NO3)2═2HNO3+BaSO4↓;.Na2CO3溶液,Na2CO3+2HCl═2NaCl+H2O+CO2↑,復分解反應.專題過關1、鹽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廣泛的一類物質.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添加大量的亞硝酸鈉來保鮮食品B、硝酸鉀在農業上可用作復合肥C、農業上常用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D、用純堿除去面粉發酵生成的酸【答案】A.2、荔枝快成熟的時候特別需要磷肥和氮肥,下列符合條件的一種化肥是( )A、NH4NO3B、KClC、NH4H2PO4D、KNO3【答案】C.3、合理使用化學肥料可提高農作物產量,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下列化學肥料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A、KClB、NH4HCO3C、NH4H2PO4D、Ca3(PO4)2【答案】C4、酸、堿、鹽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下列有關酸、堿、鹽的生產或應用的說法不合理的是( )A、將草木灰(含K2CO3)與氯化銨混合施用B、純堿既可從內陸鹽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聯合制堿法”生產C、用石灰乳與硫酸銅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爾多液D、汽車或電動車的蓄電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濃硫酸稀釋而成【答案】A.5、現有鐵、稀鹽酸、氧化鐵、氯化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鉀溶液六種物質,在常溫下兩兩混合,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共有( )A、4個B、5個C、6個D、7個【答案】B6、能在pH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一組物質是( )A、FeCl3、CuSO4、NaClB、BaCl2、Na2SO4、NaOH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答案】D.7、下列常見鹽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亞硝酸鈉腌制食品B、用硫酸銅精煉銅C、用純堿消耗面粉發酵生成的酸D、用食鹽生產燒堿【答案】A.8、下列物質中,能作磷肥的是( )A、KNO3B、Ca(H2PO4)2C、CO(NH2)2D、NH4NO3【答案】B9、下列實驗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A、氫氧化鈉溶液滴入氯化鋇溶液中B、稀鹽酸滴入硫酸鈉溶液中C、硝酸銀溶液滴入氯化鈉溶液中D、硫酸鈉溶液滴入碳酸鋇中【答案】:C.10、下列各組物質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MgSO4、Cu(NO3)2B、AgNO3、NaCl、Mg(NO3)2、NaOHC、Ca(OH)2、NaNO3、Na2CO3、NH4ClD、HCl、K2SO4、NaOH、NaNO3【答案】A.五、課后作業1、右圖是某同學鑒別NH4HCO3、NH4C1、KCl三種化肥的過程,其中試劑甲和乙分別可能是A、甲:熟石灰;乙:稀鹽酸B、甲:水;乙:氫氧化鈉溶液C、甲:氫氧化鈉溶液;乙:水D、甲:稀鹽酸;乙:氯化鈉溶液2、下列化學反應中,符合右圖卡通畫情景的是()A.C+2CuO2Cu+CO2↑B.Cu+2AgNO3===Cu(NO3)2+2AgC.Fe2O3+3CO2Fe+3CO2D.BaCl2+Na2SO4===BaSO4↓+2NaCl3、鑭(La)是一種活動性比鋅更強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堿,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斷下列幾組物質,不能直接反應制取LaCl3的是()A.La2O3和HClB.La(OH)3和HClC.NaCl和La(OH)3D.La和HCl4、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別是K2CO3、Ba(NO3)2、H2S04、K2S04中的一種,其中甲分別能與乙、丙、丁發生反應,甲是()A.K2SO4B.H2S04C.Ba(NO3)2D.K2CO35、下列試劑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鑒別出來的是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鹽酸6、下列物質發生的變化與空氣的成分無關的是()A.鋼鐵在空氣中生銹B.生石灰在空氣中變質C.燒堿固體在空氣中潮解、變質D.碳酸氫銨露置在空氣中質量減少7、下表中為家庭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蚊子、蜂、螞蟻等昆蟲叮咬人時,會向人體注入一種叫蟻酸(具有酸的性質)的物質,使皮膚紅腫、痛癢。要消除這種癥狀,可在叮咬處涂抹一些家庭中的常見物。它是下列中的()A.牙膏或肥皂水B.食鹽水C.火堿溶液D.食醋8、下列各組物質,只需用組內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鑒別出來的是A.K2SO4、BaCl2、NaNO3、NaClB.HCl、Na2CO3、BaCl2、Na2SO4C.KOH、Na2SO4、CuSO4、NaClD.KCl、AgNO3、KNO3、NaCl9、食品腌制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因亞硝酸鹽易誘發癌癥而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有人設想:先向含有亞硝酸鹽(NaNO2為例說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銨,共熱后生成無毒、無害的氨氣、水、和氯化鈉;然后再持續加熱,使過量的氯化銨分解為氨氣、氯化氫氣體,經過這樣處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請寫出設想中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⑴;⑵。10、從Ca、Mg、O、H、Cl中的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寫出相應物質的化學式:(1)一種非金屬單質(2)一種金屬氧化物(3)一種難溶性的堿(4)一種可溶性的鹽11、在下表空格中寫出相應的物質名稱、化學式或物質類別(填氧化物、酸、堿、鹽等)。物質名稱氫氧化鐵硝酸銨化學式MgOHNO3物質類別單質(金屬)12、草酸鈣(CaC2O4)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沉積物。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鹽[如硫酸鈣(CaSO4)等],菠菜、洋蔥、竹筍中含有豐富的草酸(H2C2O4)、草酸鈉(Na2C2O4)豆腐和上述幾種蔬菜混合食用,可能誘發“結石”癥。(1)由草酸的化學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草酸與硫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2O4十CaSO4==CaC2O4↓十H2SO4請寫出草酸鈉與硫酸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3、現有碳酸鈉、氯化鈉、氫氧化鈉、熟石灰、高錳酸鉀、氫氣、干冰、甲烷、一氧化碳、氧氣等物質,請按要求選擇(填化學式)舞臺常用固體的氣化,產生煙霧彌漫的感覺;使用燃氣熱水器時,若通風不暢,容易產生一種有毒的氣體是;資源廣、燃燒值高、無污染的新型能源是;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可用于調味、防腐的是;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堿是。14、煙臺是美麗的海濱城市,有較長的海岸線,海洋資源十分豐富。以下是我市對海水資源的部分利用。(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鹽是,海水經結晶可獲得粗鹽。(2)粗鹽中含有泥沙、硫酸鎂、氯化鈣等雜質。將粗鹽溶于水,然后再進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較純的氯化鈉:①過濾;②加過量的NaOH溶液;③加適量的鹽酸;④加過量的Na2CO3溶液;⑤加過量的BaCl2溶液。正確的操作順序是。(3)從曬鹽后的鹵水中提取重要金屬鎂。提取鎂的步驟如下:提取Mg的過程中,試劑A最好選用(從我市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考慮),試劑B選用。電解無水MgCl2的過程中能轉化為能。(4)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依次通人氨氣、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氫鈉晶體,加熱碳酸氫鈉晶體可制得純堿。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②。15、現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現做如下實驗: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無色溶液;②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鹽酸,無明顯現象。請回答:(1)由實驗①可確定原粉末中一定沒有;由實驗②可確定原粉末中一定沒有。(2)根據上述實驗現象,得出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質是、。(3)為進一步確定原粉末的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圖所示進行實驗:[在AgNO3、Ba(NO3)2、BaCl2溶液中選擇兩種作為A、B試劑,且A、B的陽離子不同]原粉末的成分是;試劑A為;試劑B為。(若有多種情況,只需寫出其中一種)1_8:ABCCBDAB9、⑴NH4Cl+NaNO2N2↑+2H2O+NaCl⑵NH4ClNH3↑+2HCl↑10、(1)O2(或H2或Cl2或O3)(2)CaO(或MgO)(3)Mg(OH)2(4)CaCl2(或MgCl2)11、物質名稱鐵、鋅等氧化鎂氫氧化鐵硝酸硝酸銨化學式Fe、Zn等MgOFe(OH)3HNO3NH4NO3物質類別單質(金屬)氧化物堿酸鹽12、(1)+3(2)Na2C2O4+CaSO4=CaC2O4↓+Na2SO413、CO2COH2CH4NaClCa(OH)214、(1)氯化鈉蒸發(2)②⑤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或⑤②④①③)(3)熟石灰稀鹽酸電能化學能(4)①NaCl+NH3+H20+C02=NaHCO3+NH4Cl②2NaHC03△Na2C03+C02↑+H2O15、(1)CuSO4Na2CO3、CuSO4(2)NaClNa2SO4(3)NaClAgNO3Ba(NO3)2〔或Na2SO4Ba(NO3)2AgNO3專題總結題滴加石灰水的質量0時間滴加水的質量加入食鹽質量000溶液的產生沉淀的質量ABCD7pHc%產生氫氣的質量ZnF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