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熱點難點考前沖刺 夏商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熱點難點考前沖刺 夏商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歷史考前沖刺押題預測 夏商西周與春秋戰國時期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5 阜陽一模)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賈思勰: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二則皆強調( ?。?br/>A.遵循自然規律 B.依法治國
C.注重道德教育 D.仁政治國
2.(2024秋 廣東期末)2023年3月以來,“淄博燒烤”風靡全國,國人紛紛前往品嘗。淄博歷史上有位古人,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他就是( ?。?br/>A.秦穆公 B.晉文公 C.齊桓公 D.楚莊王
3.(2024秋 臨沭縣期末)春秋齊國興起之時,戎狄越過太行山向東侵擾,山戎乘機擾亂燕齊邊境,中原各國岌岌可危,在此形勢下,齊桓公打著旗號進行了征戰,其打出的旗號是( ?。?br/>A.一匡天下 B.諸夏親昵 C.尊王攘夷 D.寓兵于農
4.(2024秋 臨沭縣期末)變法前,秦國和魏國第二次河西之戰中50萬秦軍被5萬魏武卒所敗。商鞅變法后,秦魏第四次河西之戰,秦國打敗了聞名于世的魏武卒,被天下驚呼為“銳士”。這種變化說明商鞅變法起到的作用是(  )
A.提高了秦國軍隊戰斗力
B.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
C.助推秦朝實現思想統一
D.推動了秦朝經濟發展
5.(2024秋 如皋市期末)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改革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痹谇貒眺弊兎ㄖ校懈唷矮@得感”的群體是(  )
①勤于耕織的人
②立下軍功的戰士
③舊貴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2024秋 臨沭縣期末)某校七年級(2)班學生為了參加學校的文藝展演活動,編排了歷史劇《商鞅變法》,下列符合史實的是(  )
A.甲同學扮演了變法的支持者秦穆公
B.乙同學因軍功被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
C.丙同學努力耕織、仍如期服徭役數次
D.丁同學因貴族身份無條件擁有世襲特權
7.(2024秋 岳陽期末)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中,闡述了中國“致力于永續發展,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體現了諸子百家中的( ?。?br/>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8.(2024秋 岳陽期末)下面是學習完商鞅變法一節后,某興趣小組四位同學的發言,討論的題目是“假如我穿越到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國”。你認為有誤的一項是(  )
A.我要遵守法度不敢以身試法
B.我會在戰場上英勇作戰,得到爵位和土地
C.我可以世襲家族的一切特權
D.我要努力生產,爭取獲得免除徭役的獎勵
9.(2024秋 如皋市期末)一些成語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來源于春秋戰國的歷史。這些成語反映出這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是(  )
A.奴隸制度開始形成 B.封建制度正式確立
C.諸侯爭霸兼并不斷 D.生產技術不斷發展
10.(2024秋 岳陽期末)人們經常說“故土難離”,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戰亂和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多次遷都,直到一位君王遷都到殷,都城才穩定下來。這位南王是( ?。?br/>A.桀 B.湯 C.盤庚 D.紂
11.(2024秋 如皋市期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上述思想學說的主張者是( ?。?br/>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孔子
12.(2024秋 霞山區期末)如表反映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的共同思想是( ?。?br/>《墨子》 “一同天下”
《孟子》 (天下)“定于一”
《荀子》 “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
《韓非子》 “一匡天下”
A.反對不義的戰爭 B.以民為本
C.主張國家統一 D.加強中央集權
13.(2024秋 如皋市期末)“周王室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辈牧戏从车闹贫仁牵ā 。?br/>A.禪讓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推恩令
14.(2024秋 如皋市期末)下列關于先秦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成就,敘述正確的是( ?。?br/>A.《離騷》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
B.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
C.“中國”一詞最早見于青銅器司母戊鼎
D.刻在鐘、鼎等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甲骨文
15.(2024秋 通州區期末)《史記 商君列傳》中記載:“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宗室(國君家族)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列入家族名冊)。”據此可知,商鞅變法( ?。?br/>A.打擊了舊貴族的利益 B.主張減輕農民的賦稅
C.讓中國進入封建社會 D.加強中央對地方管轄
16.(2024秋 臨沭縣期末)“夏桀本是亡國君,夏朝歷時四百七……商紂暴虐施炮烙,引米武王正義師。……周王無道國人起,西周滅在前771?!边@一歷史歌謠主要反映了( ?。?br/>A.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B.社會等級制度的確立
C.世襲制取代禪讓制 D.亡國的原因均是暴政
17.(2024秋 岳陽期末)下列是我國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使用工具,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打制石器 ②鐵農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銅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8.(2025 叢臺區校級一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材料反映的是(  )
A.秦滅六國的影響 B.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C.商鞅變法的背景 D.商鞅變法成功原因
19.(2025 吳中區模擬)西周時期天子土地直轄方圓千里,兵力直轄14萬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到東周時期天子直轄土地方圓百里,直轄兵力幾千人,天子成為諸侯的傀儡。這種變化反映的歷史現象是( ?。?br/>A.貴族腐敗 B.農業發展 C.王室衰微 D.諸侯爭霸
20.(2025 吳中區模擬)“戰國李悝估計,(當時)一個農民可以耕田百畝(約相當于20800平方米),每畝產粟三斗,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這些都為解放勞動力創造了條件,也使得有相當一些人成為有閑階層,從而有時間去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為‘百家爭鳴’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從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br/>A.戰國時舊制度瓦解
B.農業生產進步促進思想解放
C.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D.思想解放推動農業生產發展
21.(2025 太倉市模擬)2022年10月底,邢臺市扁鵲祭祀非遺項目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扁鵲在歷史上的貢獻是( ?。?br/>A.總結出望、聞、問、切的中醫“四診法”
B.著作為《黃帝內經》
C.寫有《論語》一書
D.發現了龍骨上刻有古文字
中考歷史考前沖刺押題預測 夏商西周與史前時期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5 阜陽一模)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賈思勰: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二則皆強調( ?。?br/>A.遵循自然規律 B.依法治國
C.注重道德教育 D.仁政治國
【分析】本題考查老子和孔子、賈思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意思是人類的行為應該效法大地,大地的運動遵循于天,天的運行遵循“道”,而“道”則以自然為法則,強調了人要順應自然規律。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意思是農業生產要順應天時,估量地利,這樣可以用較少的力氣獲得較多的收獲,也體現了遵循自然規律進行生產的思想。故A符合題意;題干中老子和賈思勰的言論均未涉及法律相關內容,與依法治國無關,排除B;題干中老子和賈思勰的言論主要圍繞自然規律展開,沒有體現道德教育的內容,排除C;題干中老子和賈思勰的言論重點不是治國理念中的“仁政”,而是關于順應自然的觀點,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老子和孔子、賈思勰,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強調遵循自然規律。
2.(2024秋 廣東期末)2023年3月以來,“淄博燒烤”風靡全國,國人紛紛前往品嘗。淄博歷史上有位古人,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偉業。他就是(  )
A.秦穆公 B.晉文公 C.齊桓公 D.楚莊王
【分析】本題考查齊桓公,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執掌國政。他采納管仲的建議,改革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使齊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為提高。齊桓公打著“尊天子,攘四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C項正確;秦穆公、晉文公、楚莊王均是春秋五霸,但并非第一個霸主,排除AB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以齊桓公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3.(2024秋 臨沭縣期末)春秋齊國興起之時,戎狄越過太行山向東侵擾,山戎乘機擾亂燕齊邊境,中原各國岌岌可危,在此形勢下,齊桓公打著旗號進行了征戰,其打出的旗號是(  )
A.一匡天下 B.諸夏親昵 C.尊王攘夷 D.寓兵于農
【分析】本題考查齊桓公的相關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春秋時期,齊國盛產魚鹽,經濟富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積極改革內政,發展生產;同時改革軍制,組建強大的軍隊,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公元前7世紀中期,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成為春秋時的第一個霸主,C項符合題意;排除ABD三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掌握齊桓公的相關知識。
4.(2024秋 臨沭縣期末)變法前,秦國和魏國第二次河西之戰中50萬秦軍被5萬魏武卒所敗。商鞅變法后,秦魏第四次河西之戰,秦國打敗了聞名于世的魏武卒,被天下驚呼為“銳士”。這種變化說明商鞅變法起到的作用是( ?。?br/>A.提高了秦國軍隊戰斗力
B.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
C.助推秦朝實現思想統一
D.推動了秦朝經濟發展
【分析】本題考查商鞅變法,識記商鞅變法相關知識。
【解答】A.依據題干“……商鞅變法后,秦魏第四次河西之戰,秦國打敗了聞名于世的魏武卒”可知商鞅變法后,秦軍由不敵魏國魏武卒轉變為擊敗魏武卒,由此可見商鞅變法獎勵軍功,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和田宅,提高了秦國軍隊戰斗力,A正確。
B.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是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排除B。
C.為實現思想統一,秦始皇焚書坑儒,排除C。
D.統一貨幣、度量衡,推動了秦朝經濟發展,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商鞅變法相關知識。
5.(2024秋 如皋市期末)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改革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痹谇貒眺弊兎ㄖ?,有更多“獲得感”的群體是( ?。?br/>①勤于耕織的人
②立下軍功的戰士
③舊貴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措施,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①商鞅變法規定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故①正確;②商鞅變法規定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故②正確;商鞅變法規定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故③錯誤;故A①②正確,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措施。
6.(2024秋 臨沭縣期末)某校七年級(2)班學生為了參加學校的文藝展演活動,編排了歷史劇《商鞅變法》,下列符合史實的是(  )
A.甲同學扮演了變法的支持者秦穆公
B.乙同學因軍功被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
C.丙同學努力耕織、仍如期服徭役數次
D.丁同學因貴族身份無條件擁有世襲特權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措施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在軍事上,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B項符合史實,符合題意;甲同學扮演了變法的支持者秦穆公,說法錯誤,A項不符合題意;商鞅變法中,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C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商鞅變法中,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D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措施等知識。
7.(2024秋 岳陽期末)2023年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在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的演講中,闡述了中國“致力于永續發展,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這體現了諸子百家中的( ?。?br/>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道家,解題關鍵信息是“致力于永續發展,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解答】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道家主張順應自然,與材料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相符合,正確;
B.法家強調法治,加強中央集權,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C.儒家倡導倫理道德,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D.墨家主張“兼愛”“非攻”,與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選:A。
【點評】本題側重于考查道家,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
8.(2024秋 岳陽期末)下面是學習完商鞅變法一節后,某興趣小組四位同學的發言,討論的題目是“假如我穿越到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國”。你認為有誤的一項是( ?。?br/>A.我要遵守法度不敢以身試法
B.我會在戰場上英勇作戰,得到爵位和土地
C.我可以世襲家族的一切特權
D.我要努力生產,爭取獲得免除徭役的獎勵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相關知識,重點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發展起來,軍隊的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秦孝公為了增強秦國的實力,在爭雄戰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變法。商鞅變法規定:廢井田,開阡陌,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獎勵軍功,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編制戶籍,實行連坐法。統一度量衡,有利于經濟交流和發展,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根據題干:C我可以世襲家族的一切特權,表述錯誤,不符合商鞅變法的內容,因為商鞅變法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C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重點掌握商鞅變法的內容。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9.(2024秋 如皋市期末)一些成語如“退避三舍”、“臥薪嘗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來源于春秋戰國的歷史。這些成語反映出這一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是( ?。?br/>A.奴隸制度開始形成 B.封建制度正式確立
C.諸侯爭霸兼并不斷 D.生產技術不斷發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爭霸兼并戰爭,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變革時期。在這一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崛起,各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人口和霸權,不斷進行戰爭?!巴吮苋帷笔谴呵飼r期晉楚爭霸時,晉文公為報答楚國曾經的幫助,在城濮之戰中主動后退九十里的典故;“臥薪嘗膽”講述了春秋末年越王勾踐為復國,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的故事;“圍魏救趙”是戰國時期齊國救援趙國,攻打魏國都城大梁,迫使魏軍回援的戰役策略;“紙上談兵”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將領趙括,只會理論,不會實戰,最終導致長平之戰失敗的故事,這些成語都與當時諸侯之間的戰爭和爭霸活動密切相關,C項正確;奴隸制度開始形成是在夏朝,而不是春秋戰國時期,A項錯誤;封建制度正式確立是在戰國時期各國變法之后,但題干中的成語主要體現的是戰爭和爭霸,而非封建制度的確立,B項錯誤;題干中的成語并沒有涉及生產技術發展的內容,D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爭霸兼并戰爭,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2024秋 岳陽期末)人們經常說“故土難離”,但是商朝前期由于戰亂和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多次遷都,直到一位君王遷都到殷,都城才穩定下來。這位南王是( ?。?br/>A.桀 B.湯 C.盤庚 D.紂
【分析】本題考查盤庚遷都。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到殷,商朝的統治才穩定下來。
【解答】由于政治動亂和水患,商朝前期多次遷都,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把都城遷到殷,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后人把商朝又稱為殷朝,C符合題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國王,排除A;湯是商朝的建立者,排除B;紂是商朝的亡國之君,排除D。
故選:C。
【點評】本題以盤庚遷都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11.(2024秋 如皋市期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上述思想學說的主張者是( ?。?br/>A.荀子 B.孟子 C.老子 D.孔子
【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識記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孟子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提倡仁政,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體現了民本思想,B項正確;結合所學,荀子、老子、孔子都不是提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的高尚道德觀念的人物,排除AC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以百家爭鳴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12.(2024秋 霞山區期末)如表反映了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的共同思想是( ?。?br/>《墨子》 “一同天下”
《孟子》 (天下)“定于一”
《荀子》 “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
《韓非子》 “一匡天下”
A.反對不義的戰爭 B.以民為本
C.主張國家統一 D.加強中央集權
【分析】考查百家爭鳴,注意識記和區別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解答】A.反對不義的戰爭是墨家思想,排除A項。
B.以民為本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項。
C.根據材料“《墨子》‘一同天下’;《孟子》天下‘定于一’;《荀子》‘“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韓非子》‘一匡天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戰國時期思想家們的共同思想都是主張統一,故C項正確。
D.戰國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提倡法治,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識記能力,掌握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
13.(2024秋 如皋市期末)“周王室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民眾的權力,建立諸侯國?!辈牧戏从车闹贫仁牵ā 。?br/>A.禪讓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推恩令
【分析】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解答】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為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周王根據血緣關系遠近和功勞大小,將宗親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們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權力,建立諸侯國,以保證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同時穩定政局,擴大統治范圍。諸侯具有較大的獨立性,但需要向周王進獻貢物,并服從周王調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進行再分封,從而確立了周王朝的社會等級制度“分封制”。故B符合題意;禪讓制是堯舜禹時期的制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世襲制指的王位繼承的方式,與題意不符,排除C;推恩令是漢朝時期的制度,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D。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14.(2024秋 如皋市期末)下列關于先秦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成就,敘述正確的是( ?。?br/>A.《離騷》是我國現存第一部詩歌總集
B.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
C.“中國”一詞最早見于青銅器司母戊鼎
D.刻在鐘、鼎等青銅器上的文字稱甲骨文
【分析】本題考查甲骨文,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和題干信息進行解答即可。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時期的文字,我國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B項正確;《詩經》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排除A項;“中國”一詞最早見于青銅器利簋,排除C項;刻在鐘、鼎等青銅器上的文字稱銘文,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以甲骨文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分析題干信息的能力。
15.(2024秋 通州區期末)《史記 商君列傳》中記載:“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宗室(國君家族)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列入家族名冊)?!睋丝芍眺弊兎ǎā 。?br/>A.打擊了舊貴族的利益 B.主張減輕農民的賦稅
C.讓中國進入封建社會 D.加強中央對地方管轄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的措施,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法令規定,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據“宗室(國君家族)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列入家族名冊)”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法令規定,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綜上可知,商鞅變法沉重打擊了舊貴族的利益,A項正確;商鞅變法規定的是獎勵耕織,而不是所有的農民都能減輕賦稅,排除B項;戰國時期,因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排除C項;商鞅變法中,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的措施是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但這一規定在題干中并未提到,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措施以及影響。
16.(2024秋 臨沭縣期末)“夏桀本是亡國君,夏朝歷時四百七……商紂暴虐施炮烙,引米武王正義師?!芡鯚o道國人起,西周滅在前771?!边@一歷史歌謠主要反映了( ?。?br/>A.奴隸制國家的建立 B.社會等級制度的確立
C.世襲制取代禪讓制 D.亡國的原因均是暴政
【分析】本題考查夏、商、西周滅亡,知道夏、商、西周滅亡的原因是統治者的暴政。
【解答】據題干“夏桀本是亡國君,夏朝歷時四百七……商紂暴虐施炮烙,引米武王正義師?!芡鯚o道國人起,西周滅在前771”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個王,自比太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華宮室,強迫人們服勞役,統治非常殘暴,導致了夏朝的滅亡;商紂是商朝最后一個王,他修筑豪華宮殿,制作“炮烙之刑”,鎮壓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墮落,導致了商朝的滅亡;周厲王與民爭利,引發了國人暴動,周幽王統治時期,橫征暴斂,他寵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諸侯的義務,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滅亡。由此可見,這一歷史歌謠主要反映了夏商周亡國的原因均是暴政,D項正確;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與題意無關,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社會等級制度確立的相關信息,排除B項;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標志著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排除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以夏、商、西周滅亡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能力。
17.(2024秋 岳陽期末)下列是我國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使用工具,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br/>①打制石器 ②鐵農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銅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使用工具的相關史實。這種題目要有一種時間觀念,否則比較難作答。
【解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根據使用材料的種類,人類漫長的歷史分為三個大的時代,分別是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如北京人、元謀人。新石器時代是以使用磨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如河姆渡、半坡文化。青銅時代在考古學上是以使用青銅器為標志的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個階段。如商周。金石并用時代是指介于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之間的過渡時期,以紅銅的使用為標志。鐵器時代是繼青銅時代之后的又一個時代。它以能夠冶鐵和制造鐵器為標志。如春秋戰國。①③④②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我國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的使用工具的相關史實。
18.(2025 叢臺區校級一模)“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材料反映的是( ?。?br/>A.秦滅六國的影響 B.秦鞏固統一的措施
C.商鞅變法的背景 D.商鞅變法成功原因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秦滅六國的影響是結束了分裂割據,完成了國家統一,排除A項;
秦鞏固統一的措施主要有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為小篆、北擊匈奴等,排除B項;
商鞅變法的背景是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秦國以求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排除C項;
根據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和所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在變法中公正無私、賞罰分明,這是商鞅變法成功的重要原因,D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19.(2025 吳中區模擬)西周時期天子土地直轄方圓千里,兵力直轄14萬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到東周時期天子直轄土地方圓百里,直轄兵力幾千人,天子成為諸侯的傀儡。這種變化反映的歷史現象是( ?。?br/>A.貴族腐敗 B.農業發展 C.王室衰微 D.諸侯爭霸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東周時期的周王室勢力衰微,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西周時期天子土地直轄方圓千里,兵力直轄14萬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到東周時期天子直轄土地方圓百里,直轄兵力幾千人,天子成為諸侯的傀儡”可知,材料反映了西周和東周的政治狀況對比變化情況。這種變化反映的歷史現象是周王室勢力衰微。東周時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故C符合題意;題干反映的是諸侯爭霸,不是貴族腐敗,排除A;題干反映的是東周時期的政治方面的特點,與農業方面不符,排除B;題干反映的是周王室勢力衰微,沒有體現諸侯爭霸,排除D。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東周時期的周王室勢力衰微。
20.(2025 吳中區模擬)“戰國李悝估計,(當時)一個農民可以耕田百畝(約相當于20800平方米),每畝產粟三斗,可供五口人食用。以上這些都為解放勞動力創造了條件,也使得有相當一些人成為有閑階層,從而有時間去從事自己的學術活動,為‘百家爭鳴’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睆牟牧现锌梢缘贸龅恼_結論是( ?。?br/>A.戰國時舊制度瓦解
B.農業生產進步促進思想解放
C.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D.思想解放推動農業生產發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結合百家爭鳴的背景分析作答。
【解答】材料中提到戰國時期農民耕田的畝數和產量,這些農業生產方面的發展為解放勞動力創造了條件,進而使一些人有時間從事學術活動,為“百家爭鳴”奠定了經濟基礎。所以戰國時期農業生產的進步(農民耕田畝數和產量情況)促進了思想解放(“百家爭鳴”),B項正確;材料中未提及戰國時舊制度瓦解的相關內容,A項錯誤;材料中沒有涉及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C項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農業生產發展推動思想解放,而不是思想解放推動農業生產發展,D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1.(2025 太倉市模擬)2022年10月底,邢臺市扁鵲祭祀非遺項目入選2022年“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扁鵲在歷史上的貢獻是( ?。?br/>A.總結出望、聞、問、切的中醫“四診法”
B.著作為《黃帝內經》
C.寫有《論語》一書
D.發現了龍骨上刻有古文字
【分析】本題考查扁鵲,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相傳,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能用針刺、按摩、湯藥治療疾病。他發明了切脈診法,使用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沿用。故A正確;《黃帝內經》并非扁鵲所著?!饵S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是眾多醫家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排除B;《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排除C;清朝人王懿榮首次發現龍骨上刻有古文字,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扁鵲,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扁鵲的貢獻。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岭县| 鹿泉市| 丹凤县| 铜川市| 三台县| 苍梧县| 白银市| 治县。| 永德县| 南充市| 藁城市| 隆化县| 施甸县| 义马市| 兴和县| 宜良县| 定州市| 双城市| 赣榆县| 获嘉县| 剑河县| 江华| 错那县| 贵阳市| 姚安县| 澄城县| 郑州市| 喀喇沁旗| 长泰县| 永吉县| 泽库县| 电白县| 包头市| 临猗县| 大埔县| 定西市| 汽车| 崇左市| 施秉县| 东乡族自治县| 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