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熱點難點考前沖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押題卷】2025年中考歷史熱點難點考前沖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歷史考前沖刺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5 吳中區模擬)史明辨同學在電腦上輸入了“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等關鍵詞,搜出來的最可能是(  )
A.廣西起義 B.廣州起義 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
2.(2025 吳中區模擬)報刊雜志是我國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陣地。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是(  )
A.《民報》 B.《新青年》
C.《知新報》 D.《勞動界》
3.(2025 吳中區模擬)“在云南長征途中,紅軍每到一處都嚴懲地霸、體貼百姓、開倉濟貧、秋毫無犯,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贊。在紅軍感召下,云南各族青年踴躍參軍,在不少地方出現了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當紅軍的感人場面。”材料旨在強調紅軍長征(  )
A.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抗擊了日本侵略者
D.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
4.(2025 蘇州一模)某校九年級(1)班歷史小組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如表宣傳標語。
“建立遵義的工農政權!”“遵義工農解放萬歲!”
“和敵人搶時間,和敵人賽跑,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
“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過七十八,算個啥!同志們,比賽吧、看誰最先登上它、頂呱呱!”
以下與標語相關的事件是(  )
A.秋收起義后,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B.紅軍長征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
C.紅軍飛奪瀘定橋,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5.(2024秋 豐城市校級期末)蔡元培在《中國新文學大系》總序中寫道:“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牽涉到文學上?這是因為文學是傳導思想的工具”。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
A.梁啟超創辦《時務報》
B.中國同盟會創辦《民報》
C.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D.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
6.(2024秋 舞鋼市期末)電影《建黨偉業》描述黨的成立為:“13名代表,50多位黨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其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
A.為中國革命指明了發展方向
B.使得中國革命發展暢通無阻
C.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D.掃除了中國革命的外部阻力
7.(2024秋 舞鋼市期末)1919年,商務印書館推出《新體國語教科書》,被稱為“得風氣之先的第一部小學國語教科書”。“新體國語”的出現旨在(  )
A.掃除舊道德弊端 B.批判尊孔復古逆流
C.推動白話文普及 D.聲援學界愛國斗爭
8.(2024秋 亭湖區期末)“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紅軍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其軍心士氣和政治意志的堅強一如往昔。”宣告遠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
A.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會師
B.渡過金沙江跳出包圍圈
C.紅軍三大主力軍會寧會師
D.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
9.(2024秋 包頭期末)“……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材料中的“它”(  )
A.使中國革命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B.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
C.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D.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0.(2024秋 舞鋼市期末)五四運動時期掛起“寧為救國死,毋(勿)作(做)亡國奴”“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大幅標語。這反映了五四運動主張(  )
A.反帝反封建 B.民主共和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平等
11.(2024秋 廈門期末)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黨的政治主張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為(  )
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 ——摘自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 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摘自中共二大《中國共產黨宣言》
A.無產階級力量開始強大
B.國共兩黨對峙局面形成
C.中共對國情認識的深化
D.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12.(2024秋 思明區校級期末)如圖可知胡適支持(  )
胡適日記 卷十四(1916年) 答梅覲莊—白話詩……437 答覲莊白話詩之起因……442 一首白話詩引起的風波……447 打油詩寄元任……460
A.文學革命 B.民主科學 C.男女平等 D.自由博愛
13.(2024秋 綠園區期末)“它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在瑞金城外,這條詩意而壯美的紅飄帶背后,是滔滔江河、是饑餓、寒冷、是理想、信念……”。材料中說的“紅飄帶”是指(  )
A.黃花崗起義
B.秋收起義
C.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紅軍長征
14.(2024秋 包頭期末)1927年,這里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里”指的是(  )
A.上海 B.廣州 C.武漢 D.井岡山
15.(2024秋 惠東縣期末)1929年,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來信,信中指示道:“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該指示肯定了(  )
A.城市中心論 B.井岡山道路
C.國共合作 D.全面抗戰路線
16.(2024秋 包頭期末)“從此,中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材料中的“從此”是指(  )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
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
17.(2024秋 淄川區期末)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
A.民主與法制 B.民主與科學
C.科學與技術 D.科學與進步
18.(2024秋 沂南縣期末)《信念永恒》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一聲,砸向舊世界錘頭撞擊,合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材料所述事件(  )
A.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D.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創造了條件
19.(2024秋 廣平縣期末)某班同學籌備一期板報,包括以下內容: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勝利到達陜北。此板報的題目應是(  )
A.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B.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C.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D.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20.(2024秋 湘橋區期末)美國作家哈里森說:“(它)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的凱歌……是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終為毛澤東和共產黨贏得了中國,在本世紀沒有哪一個事件如此地觸發世界的想象。”材料所述事件(  )
A.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B.使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C.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21.(2024秋 廈門期末)如圖漫畫反映出五四運動(  )
A.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B.由于外交失敗而引發
C.目標是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
D.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中考歷史考前沖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1.(2025 吳中區模擬)史明辨同學在電腦上輸入了“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等關鍵詞,搜出來的最可能是(  )
A.廣西起義 B.廣州起義 C.南昌起義 D.秋收起義
【分析】本題考查南昌起義的相關史實,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發動了武裝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C項正確;廣西起義是1929年12月,由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在廣西百色舉行的起義,與題干時間和人物等關鍵詞不符,排除A項;廣州起義發生于1927年12月,是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時間與題干關鍵詞不一致,排除B項;秋收起義是1927年9月,由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舉行的一次武裝起義,主要領導人與題干關鍵詞不符,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南昌起義的相關史實。
2.(2025 吳中區模擬)報刊雜志是我國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陣地。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是(  )
A.《民報》 B.《新青年》
C.《知新報》 D.《勞動界》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需要學生掌握宣傳新文化運動的報刊。
【解答】根據題干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青年》和北京大學是新文化運動最為重要的陣地,B項正確;《民報》是中國同盟會的機關報,排除A項;《知新報》出現在維新運動時期,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具體運作創辦,排除C項;《勞動界》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份通俗工人讀物,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3.(2025 吳中區模擬)“在云南長征途中,紅軍每到一處都嚴懲地霸、體貼百姓、開倉濟貧、秋毫無犯,獲得了老百姓的稱贊。在紅軍感召下,云南各族青年踴躍參軍,在不少地方出現了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當紅軍的感人場面。”材料旨在強調紅軍長征(  )
A.播下了革命的種子
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C.抗擊了日本侵略者
D.使中國革命取得了勝利
【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識記紅軍長征相關知識。
【解答】A.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紅軍長征過程中,宣揚了中國共產黨的道路,得到老百姓的積極支持和認可,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A項正確。
B.長征并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還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排除B項。
C.長征是國共對峙時期,是與國民黨之間的對立,而不是打擊日本侵略者,排除C項。
D.長征勝利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當時中國革命并沒有勝利,新中國成立使中國革命勝利,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紅軍長征相關知識。
4.(2025 蘇州一模)某校九年級(1)班歷史小組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如表宣傳標語。
“建立遵義的工農政權!”“遵義工農解放萬歲!”
“和敵人搶時間,和敵人賽跑,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
“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過七十八,算個啥!同志們,比賽吧、看誰最先登上它、頂呱呱!”
以下與標語相關的事件是(  )
A.秋收起義后,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B.紅軍長征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
C.紅軍飛奪瀘定橋,跳出了敵人的重重包圍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分析】本題考查了紅軍長征,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和敵人搶時間,和敵人賽跑,堅決完成任務,拿下瀘定橋!”“大雪山,不算大,最高不過七十八,算個啥!同志們,比賽吧,看誰最先登上它,頂呱呱!”等信息結合所學可知,這些標語都與紅軍長征有關,紅軍長征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新局面,B項正確;ACD項均與題干中的標語無關,排除ABC項。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紅軍長征,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5.(2024秋 豐城市校級期末)蔡元培在《中國新文學大系》總序中寫道:“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牽涉到文學上?這是因為文學是傳導思想的工具”。最能體現這一觀點的史實是(  )
A.梁啟超創辦《時務報》
B.中國同盟會創辦《民報》
C.魯迅發表《狂人日記》
D.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
【分析】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為什么改......思想的工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C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梁啟超創辦《時務報》,宣傳變法,“梁啟超創辦《時務報》”不是最能體現材料觀點的史實,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同盟會創辦《民報》,作為同盟會的機關報,主要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民主革命思想,“中國同盟會創辦《民報》”不是最能體現材料觀點的史實,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聶耳創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等名曲,譜寫了時代的最強音,“聶耳創作《義勇軍進行曲》”不是最能體現材料觀點的史實,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新文化運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6.(2024秋 舞鋼市期末)電影《建黨偉業》描述黨的成立為:“13名代表,50多位黨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其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
A.為中國革命指明了發展方向
B.使得中國革命發展暢通無阻
C.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
D.掃除了中國革命的外部阻力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材料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參加大會的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代表全國50多個黨員。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強調了中國共產黨誕生指明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方向,A項正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不可能使中國革命發展暢通無阻,且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五四運動開啟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排除C項;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沒有掃除了中國革命的外部阻力,外國侵略勢力仍然存在,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7.(2024秋 舞鋼市期末)1919年,商務印書館推出《新體國語教科書》,被稱為“得風氣之先的第一部小學國語教科書”。“新體國語”的出現旨在(  )
A.掃除舊道德弊端 B.批判尊孔復古逆流
C.推動白話文普及 D.聲援學界愛國斗爭
【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1919年,商務印書館推出《新體國語教科書》,被稱為‘得風氣之先的第一部小學國語教科書’”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時期主張推倒陳腐、雕琢、艱澀的舊文學,建設新鮮、平易、通俗的新文學,主張使用白話文。結合材料“1919年”“新體國語”可知,與新文化運動時期推動白話文普及有關,C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文學,與舊道德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尊孔復古”受到批判,排除B項;聲援學界愛國斗爭與商務印書館推出《新體國語教科書》無關,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8.(2024秋 亭湖區期末)“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紅軍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其軍心士氣和政治意志的堅強一如往昔。”宣告遠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是(  )
A.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會師
B.渡過金沙江跳出包圍圈
C.紅軍三大主力軍會寧會師
D.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依據題干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材料中的遠征是指紅軍長征;1934﹣1936年紅軍進行戰略轉移;據此分析,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C項正確;中央紅軍與陜北紅軍會師、渡過金沙江跳出包圍圈、四渡赤水打亂敵人追剿都發生在長征途中,并不是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排除AB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紅軍長征勝利結束的標志等知識。
9.(2024秋 包頭期末)“……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材料中的“它”(  )
A.使中國革命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B.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
C.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D.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識記紅軍長征相關知識。
【解答】A.使中國革命從城市轉移到農村的標志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排除A項。
B.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端是南昌起義,排除B項。
C.根據題干信息“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可知反映的是紅軍長征,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C項正確。
D.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記紅軍長征相關知識。
10.(2024秋 舞鋼市期末)五四運動時期掛起“寧為救國死,毋(勿)作(做)亡國奴”“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大幅標語。這反映了五四運動主張(  )
A.反帝反封建 B.民主共和
C.馬克思主義 D.自由平等
【分析】本題考查五四運動,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材料“五四運動時期掛起‘寧為救國死,毋(勿)作(做)亡國奴’‘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大幅標語”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既有反帝內容也有反封建內容,體現五四運動的反帝反封建主張,A項正確;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C項;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發展的自由,是人類社會的美好向往,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與題意無關,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五四運動,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1.(2024秋 廈門期末)從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黨的政治主張發生了變化,主要是因為(  )
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 ——摘自中共一大《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 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摘自中共二大《中國共產黨宣言》
A.無產階級力量開始強大
B.國共兩黨對峙局面形成
C.中共對國情認識的深化
D.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共一大、二大,重點掌握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綱領的意義。
【解答】中共一大提出推翻資本家階級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等主張,這是直接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社會主義革命的設想。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如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等內容。這種政治主張的變化主要是因為中共在實踐過程中對中國國情認識的深化。中共認識到當時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反帝反封建,而不是立即進行社會主義革命,C項正確;當時無產階級力量還比較弱小,并非開始強大,排除A項;國共兩黨對峙局面形成是1927年之后的事情,與中共一大到二大的時間不符,排除B項;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是在五四運動時期,在中共一大之前,不是中共一大到二大政治主張變化的原因,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共一大、二大,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記憶、遷移與運用能力。
12.(2024秋 思明區校級期末)如圖可知胡適支持(  )
胡適日記 卷十四(1916年) 答梅覲莊—白話詩……437 答覲莊白話詩之起因……442 一首白話詩引起的風波……447 打油詩寄元任……460
A.文學革命 B.民主科學 C.男女平等 D.自由博愛
【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解答】根據圖片中的“白話詩”“一首白話詩引起的風波”并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時,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提倡文學革命,A項正確;
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高舉的兩大口號,但題意內容并沒有體現這些,排除B項;
根據圖片中的“白話詩”“一首白話詩引起的風波”并結合所學可知,男女平等是新文化運動的內容,但與材料無關,排除C項;
自由博愛是啟蒙運動的內容,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3.(2024秋 綠園區期末)“它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一頭連著黃土高原,一頭連在瑞金城外,這條詩意而壯美的紅飄帶背后,是滔滔江河、是饑餓、寒冷、是理想、信念……”。材料中說的“紅飄帶”是指(  )
A.黃花崗起義
B.秋收起義
C.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D.紅軍長征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紅軍長征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解答】根據所學可知,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從瑞金到黃土高原的陜北吳起鎮,完成了長征,這一壯麗史詩一樣的遠征,是地球上的一條紅飄帶,D項正確;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的黃花崗,排除A;秋收起義目標是長沙而不是瑞金或黃土高原,排除B;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在是南方而不是北方的黃土高原,排除C。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紅軍長征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14.(2024秋 包頭期末)1927年,這里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這里”指的是(  )
A.上海 B.廣州 C.武漢 D.井岡山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
【解答】從所學知識可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權,開展游擊戰爭,創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局面。到1930年,全國各地創建了大小十幾塊革命根據地。其中,以紅四軍根據地面積最大。D項正確;從所學知識可知,1927年,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的地方是井岡山,而不是上海、廣州、武漢,排除ABC項。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秋收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
15.(2024秋 惠東縣期末)1929年,中共中央給紅四軍前委來信,信中指示道:“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這是中國革命的特征,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該指示肯定了(  )
A.城市中心論 B.井岡山道路
C.國共合作 D.全面抗戰路線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
【解答】據題干“先有農村紅軍......這是中國經濟基礎的產物”可知,中共中央的指示強調了農村紅軍的重要性,且提出了先有農村紅軍,后有城市政權的說法,這體現了中共中央對在農村進行革命的認可,即肯定了井岡山道路,B項正確;“先有農村紅軍”體現了中共中央并未堅持城市中心論,排除A項;從所學知識可知,國共第一次合作已經在1927年破裂,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從所學知識可知,全面抗戰路線出現于抗戰時期,1929年抗戰尚未開始,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
16.(2024秋 包頭期末)“從此,中國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材料中的“從此”是指(  )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
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九一八事變和中國局部抗戰,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
【解答】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開始了局部抗戰,這是中國抗日戰爭的開端,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A正確。
華北事變是指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把華北從中國分離出去而制造的一系列侵略事件,這一事件使中日民族矛盾進一步上升為主要矛盾,但不是抗日戰爭的開端,B錯誤。
西安事變是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為挽救民族危亡、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而發動的兵諫,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但不是抗日戰爭的開端,C錯誤。
七七事變是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而不是抗日戰爭的開端,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九一八事變和中國局部抗戰,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
17.(2024秋 淄川區期末)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  )
A.民主與法制 B.民主與科學
C.科學與技術 D.科學與進步
【分析】本題以民主與科學為切入點,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解答】1915年,由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和魯迅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民主與科學是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
故選:B。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識記和應用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史實。
18.(2024秋 沂南縣期末)《信念永恒》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一聲,砸向舊世界錘頭撞擊,合著十月革命的驚天霹靂,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紅船發力,鍛造出一個民族駛向復興彼岸的航跡。”材料所述事件(  )
A.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
B.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C.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D.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創造了條件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女共產黨的成立,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共一大召開地點“從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紅船發力”。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C項正確;標志著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的是遵義會議,排除A項;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的是五四運動,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屬于為中國共產黨誕生創造了條件,排除D項。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中國女共產黨的成立,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
19.(2024秋 廣平縣期末)某班同學籌備一期板報,包括以下內容: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勝利到達陜北。此板報的題目應是(  )
A.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B.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C.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D.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近代史相關事件的掌握情況。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被迫放棄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車三大主力會,宣告長征勝利結束。
【解答】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從材料提取關鍵詞的能力,由“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勝利到達陜北”等信息可知是紅軍長征。A是反映的黃海大戰,B是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占臺灣,D是渡江戰役。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基本考查的是學生對史實的掌握程度,要求學生對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掌握扎實,此題還考查了學生的比較判斷能力。
20.(2024秋 湘橋區期末)美國作家哈里森說:“(它)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的凱歌……是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終為毛澤東和共產黨贏得了中國,在本世紀沒有哪一個事件如此地觸發世界的想象。”材料所述事件(  )
A.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B.使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
C.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D.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分析】本題考查紅軍長征,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解答】據題干“(它)不是戰役,也不是勝利,它是一曲人類求生的凱歌……是一次生死攸關,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終為毛澤東和共產黨贏得了中國,在本世紀沒有哪一個事件如此地觸發世界的想象”可知,材料所述事件是紅軍長征。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故A符合題意;中共七大使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指導思想,排除B;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排除C;九一八事變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排除D。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紅軍長征,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材料所述事件是紅軍長征。紅軍長征播下了革命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21.(2024秋 廈門期末)如圖漫畫反映出五四運動(  )
A.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B.由于外交失敗而引發
C.目標是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
D.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解答】根據漫畫信息拳頭上刻有“商、學、勞動”打向“曹、章、陸”結合所學知識,五四運動在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A符合題意;漫畫體現不出由于外交失敗而引發,B不符合題意;漫畫體現不出推翻北洋政府的統治,C不符合題意;漫畫體現不出是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枞阳县| 渭南市| 昌黎县| 许昌县| 浠水县| 叙永县| 大港区| 泽州县| 凉城县| 桦川县| 黑龙江省| 南和县| 嵩明县| 西峡县| 南宁市| 阜阳市| 敦煌市| 德惠市| 安阳市| 凯里市| 拜城县| 康保县| 临泉县| 克东县| 长子县| 静乐县| 泽普县| 合山市| 常宁市| 湖口县| 东乌珠穆沁旗| 榕江县| 泰兴市| 宝鸡市| 资中县| 海原县| 河东区| 鹿泉市| 宁晋县| 长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