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級歷史試題(本試卷共19道題 滿分:70分考生注意:所有試題必須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 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題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符合題意的選項)1. 文物承載著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下列文物反映出我國古代A.原始工具的發展 B.原始農業的發展C.原始手工業的發展 D.原始商業的發展2. 秦朝在地方徹底廢除了“封諸侯、建藩衛”的做法,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實行郡縣制度,郡縣主要官員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這一制度意在A. 強化經濟管理 B. 實行思想控制C.加強中央集權 D. 防止外戚專權3. 《漢書》中記載: “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于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哉!”這反映的治世局面是A. 貞觀之治 B. 開元盛世C. 光武中興 D. 文景之治4. “科舉制涉及廣泛,客觀上刺激了文化在社會上的普及,為唐代文學藝術發展提供了社 會基礎。”材料反映了科舉制創立的A. 影響 B. 目的C. 背景 D. 過程5.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兩位載入史冊的人物,一位“血戰殲倭,勛垂閩浙”,另一位“驅除荷虜,一代英雄”。他們的共同貢獻是A. 鞏固清朝統治 B. 反抗外來侵略C. 促進經濟發展 D.推動社會變革.6.某班設計主題為“中華大地·英才輩出”的板報,下列歷史人物所在版塊的標題是A.宣傳民主共和思想 B.宣傳維新啟蒙思想C、宣傳民族與科學的思想 D.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7.1924年至1927年,國共兩黨合作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基本上消滅了北洋軍閥的主力。這次“國共兩黨合作”開始的標志是A. 中共一大的召開 B.黃埔軍校的建立C. 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D.南京國民政府成立8.詩歌能記錄歷史和反映歷史。與詩歌“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有關的歷史事件是A.廣州起義 B.安慶起義C.廣西起義 D.辛亥革命9. “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20世紀50年代,為促進亞洲和世界和平發展,中國政府提出了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全方位外交的原則C. “一國兩制”的原則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10.請你為下列表格內容選擇一個恰當的主題文學 雕塑 建筑 哲學荷馬史詩 宙斯像、擲鐵餅者 帕特農神廟 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A.古代兩河流域文明 B.希臘羅馬古典文化C.中世紀大學的興起 D.拜占庭帝國文化11. 下面是某同學整理的歷史筆記,他學習的內容是A. 大學的興起 B. 文藝復興運動C. 探尋新航路 D. 早期的殖民掠奪12.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的態度和方法。下列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B.聯邦政府頒布《宅地法》C.聯合國成立D.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13.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農奴制改革的法令,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以下關于這兩個文獻評價正確的是A.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B. 都保留了一定封建殘余C.都避免了國家南北分裂 D.都走上了對外擴張道路14.研究“羅斯福新政”時,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簡·愛德華·史密斯寫的《羅斯福傳》B.紀錄片《世界史:羅斯福新政》C.當時拍攝的建設田納西水利工程的照片D.德萊塞的長篇小說《美國的悲劇》15.1992年6月,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與會各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明確了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義務。由此可知,環境問題的解決A.主要是聯合國的責任 B. 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C.完全依賴于發達國家 D.消除了國家間的矛盾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本題4道小題,16題8分, 17題11分, 18題9分, 19題12分, 共40分)16.某班以“中華之美·異彩紛呈”為主題制作展板,請你參與完成。 (8分)中華之美·異彩紛呈經典篇 ① 《資治通鑒》 ② 《紅樓夢》 ③ 《天工開物》 ④ 《本草綱目》人物篇思想與交往篇 材料一:戰國時期,舊的社會制度進一步瓦解,新的社會制度逐步確立。此時的學術思想領域非常活躍,形成了不同的學派,各陳其說。 ——摘編自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 材料二: 1405-1433年, 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規模之浩大。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 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摘編自七年級下冊《中國歷史》(1)請將“經典篇”中的內容進行歸類。 (要求:寫出序號) (3分)示例 史學經典: ①醫學經典 ▲ 文學經典 ▲ 科技經典 ▲(2)請你從“人物篇”中任選一項,說明其入選展板的理由。 (多選多答只評第一個) (2分)(3)閱讀“思想與交往篇”,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 (1分)材料二中的歷史事件有什么歷史作用 (2分)17.回望歷史,展望未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1分)【求索·覺醒】材料一 這次起義堅持斗爭14年,轉戰大半個中國,沉重地打擊清朝的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譜寫了中國近代史壯烈的一章。——摘編自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材料二 1919年,蓋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為本志之職。批評時政,乃枝節問題,不足論……——1915 年陳獨秀《敬告青年》(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歷史事件。 (2分)【開拓·抗爭】材料三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革命軍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占領南昌城。——摘編自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材料四 1945年4至6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摘編自八年級上冊《中國歷史》(2)材料三所述起義的爆發標志著什么 (2分)材料四所述會議有什么歷史意義 (2分)【昂揚·奮進】材料五時間 會議 意義(或地位)1935年 __①__▲____ 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56年 中共八大 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1978年 ②___▲____ 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2017年 中共十九大 ③▲_________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3)請將材料五中①②③處補充完整。 (3分)(4)綜合以上材料,回望中華民族近現代奮斗歷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2分)18.某班同學開展探究學習,下面是各小組承擔的學習內容,請你參與完成。 (9分)【魅力遼寧】(1)人物一參與了哪一歷史事件 (1分)人物二描述的是哪一歷史名人 (1分)我們要學習人物二哪些優秀品質 (1分) (答出一條即可)【烽火遼寧】1948年9月12日,東北野戰軍經過31小時的激戰,于15日攻克錦州,全殲守軍10萬余人,俘虜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錦州解放后,東北野戰軍乘勝迅速分多路向沈陽、營口猛追疾進, 于11月2日占領沈陽、營口。(2)這則材料敘述的是哪一戰役 (1分)請列舉出這一時期的另外兩次戰役。 (2分)【活力遼寧】我國的對外開放從沿海經濟特區開始,逐步向內地推進,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的全方位、 多層次、 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遼寧省哪座城市在1984年成為沿海開放城市 (1分)這得益于我國哪一歷史性決策的施行 (2分)19.某歷史小組以“鑒往知來·向史而新:”為主題開展探究學習,請你參與完成。 (12分)【改革創新】材料一 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以漢服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漢姓;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聯姻等。——摘編自七年級上冊《中國歷史》材料二 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摘編自九年級下冊《中國歷史》(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1分)材料二描述的歷史事件有什么積極的歷史意義 (2分)【人物之無人人物:張仲景 人物:但丁著作:《傷寒雜病論》 著作: ________②_________評價: _______①____________ 評價:他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稱為文藝復興“文學三杰”之一。(2)請將卡片中①和②處補充完整。 (3分)【合作共贏】(3)請以“合作實現共贏”為觀點,從以下史實中任選兩項加以論證。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規范) (6分)1.抗日戰爭2.中國共建“一帶一路”3.世界反法西斯聯盟4.世界貿易組織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質量檢測 (四) 九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第一部分 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30 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D A B B C D A B C D A C B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 40 分)16 題(8 分)1.經典篇歸類:醫學經典:④;文學經典:②;科技經典:③(3 分)2.人物篇示例(任選其一):司馬遷:西漢史學家,著有《史記》,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對中國史學和文學發展影響深遠。李白:唐代詩人,其詩歌飄逸灑脫、意境奇妙,被譽為 “詩仙”,代表唐代詩歌最高成就。(2 分)3.思想與交往篇:歷史事件:百家爭鳴。(1 分)歷史作用:增進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與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偉大貢獻。(任答一點,2 分)17 題(11 分)歷史事件:材料一:太平天國運動;材料二:新文化運動。(2 分)南昌起義標志: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2 分)中共七大意義: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準備了條件,并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2 分)表格補充:①遵義會議;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③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 分)啟示: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發展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等。(任答一點,2 分)18 題(9 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物一:五四運動。(1 分)人物二:雷鋒。(1 分)優秀品質:無私奉獻、愛崗敬業、助人為樂等。(任答一條,1 分)戰役與列舉:戰役:遼沈戰役。(1 分)另外兩次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2 分)沿海開放城市與決策:城市:大連。(1 分)決策:改革開放。(2 分)19 題(12 分)改革事件與意義: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1 分)材料二意義: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2 分)卡片補充:①:東漢末年名醫,著《傷寒雜病論》,奠定中醫治療學基礎,被尊為 “醫圣”。②:《神曲》。(3 分)合作共贏論證示例(任選兩項):抗日戰爭與世界反法西斯聯盟: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與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合作,最終取得戰爭勝利,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促進了民族覺醒。中國共建 “一帶一路” 與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通過 “一帶一路” 倡議與沿線國家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世界貿易組織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合作,表明國際合作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關鍵,實現共贏發展。(觀點明確,史論結合,6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