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蕭縣城東初級中學第二次錯題整理七年級·歷史9.注意事項:1.歷史試卷共四大題,滿分100分。歷史與道德與法治的考試時間共120分鐘。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其中試題卷4頁,答題卷2頁。3.請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歷史試卷考試為閉卷考試,不得參考書籍、相互借閱。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605年3月,隋煬帝下令開鑿通濟渠,同時派官吏往江南造龍舟及各色船只數萬艘。同年8月,通濟渠這一段運河剛鑿通,隋煬帝就帶了后宮,諸王,公主,百官等,浩浩蕩蕩乘舟,前往江都。這體現()A.大運河的開鑿有利于國家統一B隋煬帝奢靡的生活C大運河的貫通帶動了沿岸繁榮D.隋朝徭役的繁重2唐太宗曾對臣下說過:“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可見他()A.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B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長C,奉行開明的滿足政策D,戒奢從簡和輕徭薄賦3.《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中描述:“波斯國人李素,以天文歷法之特殊技能被調長安任職司天臺,并獲賜莊宅、店鋪,前后居長安共五十余年,經歷了代、德、順、憲四朝皇帝,其六子也全部入仕唐朝”。這可以判斷(A民族交融蔚然成風B.唐代重視邊疆的管理C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D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4唐代出現了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益州等大都市,長江和運河沿岸以及東南沿海港口城市獲得很大發展,甚至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各地的特產通過商業網絡流通全國,如江南的絲綢、茶葉,北方的瓷器、鐵器等。據此可知唐朝(A商業繁榮B.文化昌盛C,政治穩定D.國家統一5在邊疆地區,元朝統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加強統治東南地區,為加強對臺灣的管理,設置①,這是歷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正式建立行政機構。①應該對應(A伊犁將軍B.澎湖巡檢司C.宣政院D.安西都護府6.12世紀時,蒙古草原上分布著許多部落,相互間為爭奪人口、草場、水源和牲畜頻繁發生戰爭。人們盼望草原統一,結束戰爭。誰實現了蒙古的統一()A楊堅B鐵木真C元吳D.忽必烈7.《宋史》中“國家根本,仰給東南”。這說明(A元朝建立行省制度管理地方B.南宋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唐朝長安成為國際大都市D.大運河促進南北交流8.下圖是元朝交通路線圖。據圖可知(錯題整理(二)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