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六單元 課外古詩詞誦讀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素養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奏美和韻律美,背誦古詩詞。(重點)2.結合詩人的生活經歷,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賞析詩句的煉字之妙。(重點)3.激發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重難點)【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同學們,大家都有過爬山的經歷吧?當我們在爬山的過程中,好不容易翻過一座山,以為前面就是平坦的大道了,可往往會發現還有更多的山等著我們去攀登。這種感覺是不是既讓人有些沮喪,又充滿挑戰?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次旅途,看看他在翻越山嶺時有著怎樣獨特的感悟。【理解題目】過松源晨炊漆公店松源:與“漆公店”均在今江西弋陽與余江之間。晨炊:早餐【作者簡介】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代表作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過安仁》等。楊萬里的詩歌創作,自成一家,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在中國詩歌史上獨樹一幟。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背景介紹】這首詩作于南宋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的時候。詩人被外放做官,途經松源時,見群山環繞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這首詩。作此詩時,楊萬里65歲,經歷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自主學習】認真朗讀詩歌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讀詩歌】聽音頻讀準字音 讀準節奏 讀出韻腳 感知詩意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理解內容】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莫言:不要說。賺得:騙得錯喜歡:空歡喜。【譯文】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騙得前來爬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賞析:首句以否定形式提出論題,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輕松容易。次句補充首句,“賺”字幽默風趣。行人心目中下山的容易,與實際上下山的艱難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說行人是被自己對下山的主觀想象騙了。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政:同“正”。放出:這里是把行人放過去的意思。攔:阻攔,阻擋。【譯文】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圍之中,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現阻攔去路。賞析:三、四句承接“錯喜歡”,對第二句留下的懸念進行解釋。山本無知,“一山放出一山攔”的形容卻把山變成了有生命、有靈性的東西。詩人從日常現象中敏銳領悟經驗,以生動的語言敘出,給人以聯想和啟示。【分析討論】1.這首詩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卻極富包孕性,請同學們細讀此句,看看這句話包含了哪些意思。①說明作者已經體會到了下山的困難了,也暗含了爬山的艱難。②對常人的說法持否定態度。2.詩歌前后兩句是什么關系?前兩句:議論,提出感受,設置懸念;后兩句:描寫,下山見聞,解開懸念。關系:先果后因;景物描寫——下山感受——人生感悟。【學習寫法】誦讀體會,詩歌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增強情感的表達效果的?(1)擬人手法賺得行人錯喜歡,一山放出一山攔“賺”風趣地寫出山給人的情趣,帶給人的錯覺;“放出”“攔”這兩個詞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賦予了群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為,似乎有意留難行人,生動地寫出了山的動態感,形象地寫出了山山相連的特點。(2)景物描寫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通過描寫下山的見聞感受,表現出群山連綿的特點,證明了下山不易的觀點,也啟示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3)比喻:政入萬山圍子里把連綿的群山比喻成包圍圈,形象地寫出了下山的道路也不容易,啟示人們:人生在世豈能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斗爭,無“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品析詩句】任選角度賞析自己喜歡的詩句。提示:可以從煉字、情感、手法、畫面、意象等角度考慮,選擇自己理解最深入的一句詩進行賞析。注意表達要充分,格式要正確。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1)煉字角度“放出”“攔”這兩個詞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賦予了群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為,似乎有意留難行人,生動地寫出了山的動態感,形象地寫出了山山相連的特點。(2)修辭角度運用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生動地寫出了山的動態感,表現出群山連綿的特點,證明了下山不易的觀點,也啟示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3)描寫角度通過描寫下山的見聞感受,表現出群山連綿的特點,證明了下山不易的觀點,也啟示人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詩文主旨】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人們總說上山難下山易,卻不知下山途中還要翻過無數座山。詩人借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不要被眼前的順境所迷惑,要放眼長遠,認真對待,才能不斷克服困難,化險為夷。【板書設計】【課后練習】1.理解性默寫。(1)《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以否定形式指出下山并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輕松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楊萬里在《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說道:“ ,。”生活的道路猶如行走在萬山深處,充滿困難,奮斗要放眼長遠。參考答案:(1)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2)政入萬山圍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攔。2.這首詩以山行為喻,蘊含了對困難的認識和態度。試結合詩意,說說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難。參考答案: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是無法避免的,要做好充分的估計和克服困難的準備,不要為一時的成功所迷惑、欺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