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二)

資源簡介

【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24八下·杭州期中)關于下列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確的是(  )
①NO2;②NO;③NH3;④HNO3;⑤NaNO2;⑥N2。
A.④⑤①②⑥③ B.④①⑤②⑥③
C.④①③⑤⑥② D.①④⑤③②⑥
【答案】B
【知識點】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
【解析】【分析】根據化合價原則和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可以計算出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再通過比較,就能得出本題的答案。
【解答】①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x+(﹣2)×2=0,x=+4;
②NO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設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y+(﹣2)=0,y=+2;
③NH3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設氨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z,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z+(+1)×3=0,z=-3;
④HNO3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氫元素化合價為+1,設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w,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1)+w+(﹣2)×3=0,w=+5;
⑤Na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鈉元素化合價為+1,設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m,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1)+m+(﹣2)×2=0,m=+3;
⑥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氮氣為單質;
因此六種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的順序為④①⑤②⑥③。
故答案為:B。
2.(2025七下·北侖期中)從2019年5月-20日起,科學家改用普朗克常數定義質量的單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國際千克原器,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為1千克
B.物體質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狀態
C.千克原器因生銹而質量減小,故不宜作為標準
D.物體的質量不會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答案】D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的質量由其所含的物質多少決定,與物體的狀態、溫度、位置、形狀等因素無關。
【解答】A、水的密度是,可知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故A錯誤;
B、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狀態無關,物質的質量指的是所含物質的多少,故B錯誤;
C、千克原器生銹后質量增大,不是減小,故C錯誤;
D、物體的質量取決于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無關,即不會隨物體的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指寫萬千氣象的詩句前共有形象詩人世情志、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液態(吸熱);凝固:液態→固態(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升華: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解答】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液化現象,需要放熱,A錯誤;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B錯誤;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C錯誤;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正確;
故答案為:D
4.(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是某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
B.變化Ⅰ實質是分子間隙發生變化
C.變化Ⅱ中分子的種類和原子的種類均發生改變
D.圖3中為混合物
【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示意圖及根據分子結構模型、質量守恒定律、物質的分類來分析;
【解答】A、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每個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A正確;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Ⅰ實質是分子間隙發生變化,B正確;
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Ⅱ中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C錯誤;
D、圖3中含有三種分子,因此圖示物質屬于混合物,D正確。
故答案為:C。
5.(2025七下·杭州期中)為了解宇宙空間環境條件對種子發芽的影響,某中學科技活動小組利用在太空飛行兩周后(搭載于我國返回式衛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國蘆筍種子,進行萌發實驗。實驗分2類:空間類(S類),即選用遨游太空后的種子;地面類(G類),即選自然條件下保存的種子。在各類中又分加氧氣和不加氧氣兩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 空間類(S類)發芽率 (%) 地面類(G類)發芽率(%)
S+氧氣組 S組 G+氧氣組 G組
油菜 94 83.3 72 58
美國蘆筍 91.5 85 90 80.4
從實驗結果看,空間組比地面組的發芽率高,獲得此結論,應該比較那兩組數據得出(  )
A.S+氧氣組與S組
B.S+氧氣組與G組或G+氧氣組與S組
C.G+氧氣組與G組
D.S+氧氣組與G+氧氣組或S組與G組
【答案】D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實驗結果是“空間組比地面組的發芽率高”,說明此實驗唯一變量是宇宙空間環境條件,即是空間類還是地面類,其它條件都相同且適宜,因此他們是通過比較空間類S+氧氣組與地面類G+氧氣組、空間類S組與地面類G組的數據得出的結論。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6.(2025七上·南潯期末)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從椅子上要站起來的瞬間猛地一頭栽過去的事故,如右圖所示。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對椅子的扶手前端和底腿前端進行改進,以下改進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
【解析】【分析】根據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在多個方案經過構思形成之后,我們往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后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
【解答】有斜桿可使椅子向前傾斜時能支撐,扶手前端上翹便于手握。
故答案為:C。
7.(2025七下·龍泉期中)2023年7月12日,由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內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符號表征看:甲的化學式是C2H8N2
B.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甲和乙分子數目之比為2:3
C.從微觀構成看:丙物質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D.從宏觀物質看: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微觀粒子的構成分析;
B、根據圖示中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確定分子個數比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分析;
D、根據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單質,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解答】 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H2O。
A、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甲的化學式是C2N2H8,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方程式為C2H8N2+2N2O43N2↑+2CO2↑+4H2O,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之比為2:8,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C、丙物質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2025·舟山模擬)醫學家余賀利用噬菌體成功地防治了綠膿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成為一段佳話,下列關于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和病毒都是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生殖
B.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是有無成形細胞核
C.細菌和病毒都沒有葉綠體,依靠現成有機物維持生活
D.微生物個體都很小,需要顯微鏡觀察
【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對細菌和病毒的認識,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細菌通過分裂方式繁殖,而病毒通過自我復制的方式繁殖,故A錯誤;
B. 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是有無細胞結構,故B錯誤;
C. 細菌和病毒都沒有葉綠體,依靠現成有機物維持生活,故C正確;
D.絕大多數微生物很小,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但是真菌類例如蘑菇,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故D錯誤。
故選C。
9.甲醛是室內裝修時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甲醛由一個碳元素、兩個氫元素、一個氧元素組成
C.甲醛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
D.甲醛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A、根據甲醛的組成元素種類分析;
B、根據元素不論個數分析;
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D、根據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解答】A、 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B、 甲醛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元素不論個數,只論種類,不符合題意;
C、 甲醛由甲醛分子構成,一個甲醛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 ,不符合題意;
D、 甲醛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2025八下·溫州期中)下列分子模型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單質是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是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
【解答】A、表示的是氧分子,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故A錯誤;
B、含有水分子和氧分子,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
C、表示額是氨氣分子,含有兩種元素,屬于化合物,故C正確;
D、含有氧分子、氮氣分子和氫分子,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1.(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中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化學式的意義,他們描述的化學式是(  )
A.CO2 B.Cl2 C.H2O2 D.Fe
【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H2O2 和 CO2 都由兩種不同元素組成,故A、C不合題意;
Cl2 表示氯氣這種物質,且表示氯氣只由氯元素組成,還能表示一個氯分子由兩個氯原子構成,故B符合題意;
Fe只表示一個原子,不能表示2個原子,故D不合題意。
故選D。
12.(2025七下·杭州期中)等電子體具有原子數目相同、電子數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組中的微粒屬于等電子體的是(  )
A.NO和O3 B.O2和 SO2 C.NO2和H2O D.CO32和NO3-
【答案】D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等電子體的概念來分析,等電子體具有原子數目相同、電子數目相同的特征。
【解答】 A、NO和O3,所含原子數目不相等,故A錯誤;
B、CO2和SO2,原子數目相同,都為3個,電子數分別為:6+8×2=22,16+8×2=32,故B錯誤;
C、NO2和H2O,原子數目相同,都為3個,電子數分別為:7+8×2=23,2+8=10,故C錯誤;
D、碳酸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原子數相同,電子數分別為:6+8×3+2=32,7+8×3+1=32,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圖示中的甲、乙、丙分別為黃花風鈴木的花、果實、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所示結構中有卵細胞
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珠
C.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內胚珠的數量
D.圖丙所示的種子結構有利于種子的萌發
【答案】C
【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圖中①花藥、②柱頭、③子房。
【解答】A、①是花藥,內有精子,錯誤。
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錯誤。
C、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子房內胚珠的數量,正確。
D、圖丙所示的種子由薄膜狀的翅膀,該結構有利于種子的傳播,錯誤。
故答案為:C。
14.(2023七下·寧波期中)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
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
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
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
【解答】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
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
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5.(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小蛟坐飛機去旅游,當飛機在高空平穩飛行時,她從背包中取出一袋密封的薯片,發現薯片袋子比起飛前膨脹一些。若如圖的點M表示起飛前薯片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則能正確表示起飛后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關系的是(  )
A.點L B.點N C.點P D.點Q
【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科學上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不隨位置。溫度、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體積是物體所占空間位置的大小;
【解答】 若如圖的點M表示起飛前薯片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則能正確表示起飛后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關系的是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所以P正確;
故答案為:C
16.(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玉米種子萌發時,胚與胚乳的有機物含量變化如圖甲;水稻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中干重和鮮重的變化如曲線圖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甲中曲線a表示胚乳中有機物變化
B.圖乙中f→g段的變化是因為胚乳內的有機物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逐步被轉運到胚中
C.在有機物變化過程中,胚根、胚芽等結構的細胞不斷分裂、分化
D.圖乙中的曲線X代表水稻種子的鮮重
【答案】D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 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除了種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發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解答】A.玉米種子作為單子葉植物,營養在胚乳中,種子萌發所提供的能量在是胚乳中的有機物,所以有機物一直減少;A正確;
B. 圖乙中e→f段的變化是因為胚乳內的有機物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逐步被轉運到胚中,子葉起到轉運的作用,B錯誤;
C. 在有機物變化過程中,胚根、胚芽等結構的細胞不斷分裂、分化 ,C正確;
D. 圖乙中的曲線X代表水稻種子的鮮重 ,D正確,因為鮮重含有水分,比干重重;
故答案為:D
17.(2025七下·瑞安期中)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它表示(  )
A.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為32克
B.一個硫原子的原子核內有32個質子
C.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32倍
D.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1/12的32倍
【答案】D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據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只不過常省略而已進行解答。
【解答】 A、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只不過常省略而已,而不是g,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的等于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所以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不能反映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2,故C錯誤;
C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故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32倍,故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8.小張家種著幾棵柚子樹,他發現高處的柚子摘不到,爬樹采摘又不安全,于是他想設計一款柚子采摘工具。小張在設計方案時,不需要做的是 (  )
A.判斷是否有必要設計該采摘工具
B.分析用什么材料制作該采摘工具
C.用草圖呈現設計方案
D.根據要求,篩選出合理的設計方案
【答案】A
【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
【解析】【分析】所謂工程設計,是指設計師在一定工程需求目標的指導下,運用相應的科學原理及知識設計出對人類社會有用的“產品”。具體地說,工程設計是根據對擬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學方法統籌規劃、制定方案,最后用設計圖紙與設計說明書等來完整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設計原理、外形和內部結構、設備安裝等。
【解答】工程設計先要明確問題,然后是設計方案。工程問題來自實際需求,判斷是否有必要設計該采摘工具是明確問題環節就該做的,即在設計方案前完成。
答案 A
19.(2025·臺州模擬)橡膠樹內的乳膠是一種有機物。工人常通過割開橡膠樹的樹干來采集乳膠,乳膠會從割口處持續流出。則割口至少需要深入到莖的(  )
A.木質部 B.韌皮部 C.形成層 D.髓
【答案】B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莖的結構包括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韌皮部內有篩管,篩管負責運輸有機物;木質部內有導管,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形成層具有分裂能力,能使莖加粗;髓具有儲存營養的作用 。乳膠是有機物,需要找到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所在部位。
【解答】A、木質部中的導管主要運輸水和無機鹽,不是運輸有機物的部位,所以割口不需要深入到木質部,故 A 錯誤。
B、韌皮部內有篩管,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通道,乳膠是有機物,割口至少要深入到能運輸有機物的韌皮部,才能使乳膠流出,故 B 正確。
C、形成層的主要功能是分裂產生新細胞使莖加粗,與運輸有機物無關,故 C 錯誤。
D、髓主要起儲存營養的作用,不參與有機物的運輸,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20.(2024·杭州模擬)某實驗小組用含有各種必需營養元素的稀溶液培養大麥。試驗分兩組,一組在光照下,一組在黑暗中,48小時后測定幾種離子的濃度。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如表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由該實驗作出的分析錯誤的是 (  )
實驗條件 水分消耗/升 Ca2+:濃度比 K+濃度比 Mg2+濃度比
光照 1 4:3 1:4 9:5
黑暗 0.43 11: 10 1:3 6:5
A.大麥在光照下吸收 比吸收水分快
B.植物吸收礦物質并不都隨吸水量增加而增加,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C.植物對礦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D.光照對植物吸收礦物質和吸收水分都會產生影響
【答案】A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解析】【分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強;植物對溶液中各種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植物吸收水和吸收離子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解答】A、實驗結束后溶液中鎂離子濃度增大,說明大麥在光照下吸收Mg2+比吸收水分慢,該選項說法錯誤;
B、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鎂離子、鈣離子的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大于1,說明植物吸收礦物質隨吸水量增加而相對減少;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鉀離子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小于1,說明植物吸收礦物質隨吸水量增加而相對增加,所以植物吸收礦物質并不都隨吸水量增加而增加,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該選項說法正確;
C、大麥吸收鉀離子和吸收鈣離子、鎂離子的程度不一樣,說明植物對礦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該選項說法正確;
D、大麥在光照、黑暗條件下吸收水、離子的程度不一樣,說明光照對植物吸收礦物質和吸收水分都會產生影響。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1分)
21.(2025八下·濱江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中子、⑤電子、⑥原子核、⑦陽離子、⑧陰離子這些微粒中(填序號):
(1)顯電中性的微粒有   。
(2)帶正電的微粒有   。
(3)在同一原子里數目相等的是   。
【答案】(1)①②④
(2)③⑥⑦
(3)③⑤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 據微觀粒子的電性、電量、質量和變化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1)顯示電中性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中子,故選①②④;
(2)帶正電的微粒有質子、原子核、陽離子,故選③⑥⑦;
(3)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質子、電子,故選③⑤。
22.(2025八下·越城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據表回答問題。
H   He
      C ① O   Ne
②     ③ ④     Ar
(1)根據元素排列規律,鋰與鈉、氖與氬的化學性質相似,以此推理,碳與表中   (選填序號)的化學性質相似。
(2)2022年,我國科研團隊開創了利用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全新原理與技術。難以直接電解海水的原因之一,是海水中的第17號元素會優先于氧元素,在陽極被轉化為單質,則第17號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為    (填寫化學式)。
【答案】(1)③
(2)Cl2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據此進行分析。
【解答】(1)根據元素排列規律,鋰與鈉、氖與氬的化學性質相似,據以上信息可知,同一豎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因此碳與表中③(即硅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2)第17號元素為氯元素,電解時,氯元素在陽極被轉化為氯氣單質,化學式為Cl2;
23.(2025七下·龍泉期中)為了感恩母親,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如圖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   (填圖甲中字母)。
(2)圖乙為人體身高增長速度與年齡的曲線圖,圖中表示男孩發育曲線的是   (選填圖乙中序號)。
【答案】(1)B
(2)①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
2、圖甲中女性生殖系統由A卵巢、B輸卵管、C子宮、D陰道等組成,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即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B輸卵管。
(2)青春期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從圖中可以看出男孩身高開始突增的年齡是13歲,女孩身高開始突增的年齡是11歲,一般來說,女孩早于2年男孩,可見①表示男孩的發育曲線。
24.(2025八下·溫州期中)有核電荷數均小于20的A、B、C、D四種元素。A和B能形成A2B(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其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1.1%,A元素原子內有1個質子,C原子和D+分別比A原子多11個和9個電子,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元素的符號:A    ,C   。
(2)寫出B和D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1)H;Mg
(2)Na2O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
(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
【解答】(1)A元素原子內有1個質子,原子序數等于質子數可知A是一號元素,為氫元素,符合為:H。
C原子比氫原子多11個電子,可知C原子的電子數為12,可知C原子為鎂原子,符號為:Mg。
(2) D+ 比氫原子多9個電子,說明其含有10個電子, D+ 帶一個單位正電荷,說明是由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的,可知原子中電子數為11,則質子數為11,可知D為鈉元素。
A2B(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其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1.1%,,解得x=16,則B為氧元素。由B和D組成的化學式為:Na2O或。
25.(2025七下·海曙期中) “立夏飯”(如圖甲)是寧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來自于糯稻的種子(如圖乙),寧波地區糯稻一般一年種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糯稻成熟收獲時宜干燥。從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為4個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長期略長。
(1)糯稻的繁殖方式屬于   (選填“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如圖丙為寧波地區年降水和氣溫變化曲線圖。根據糯稻的習性,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請簡述理由   。
(3)圖丁是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   (填序號)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答案】(1)有性生殖
(2)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玉米種子為單子葉,種子內含有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子葉組成)和胚乳等。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
【解答】(1)糯稻是通過稻種繁殖,而種子的形成過程會涉及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過程,屬于有性生殖。
(2)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根據對圖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
(3)玉米種子為單子葉,種子內含有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子葉組成)和胚乳等,單子葉植物的種子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胚乳中,為胚發發育提供營養。
故答案為:(1)有性生殖 (2)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26.(2025七下·北侖期中)請根據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生活中常接觸到“高鈣牛奶”,其中的“鈣”指的是   (“鈣元素”或“鈣原子”)。
(2)戊二醛(化學式為C5H8O2)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3)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
A. B.
C. D.
【答案】(1)鈣元素
(2)15:2
(3)B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一般物質中含有xx,xx指的都是元素。
(2)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
(3)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單質是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是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
【解答】(1)物質由元素組成,可知高鈣牛奶的鈣指的是鈣元素。
(2)戊二醛(化學式為C5H8O2)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
(3)A、只含有一種物質,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故A錯誤;
B、只含有一種物質,物質中含有兩種元素,屬于化合物,故B正確;
CD、含有兩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D錯誤。
故答案為:B。
27.(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桃花的結構和果實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桃花開放后,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   和   兩個生理過程;
(2)如圖中過程A所示,桃花的花粉從一朵花雄蕊的花藥中散放而落到另一朵花雕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選填“自花”或“異花”)傳粉;
(3)圖丙中的[12]是桃的果肉,它是由圖乙中的[   ]   發育而來的。
【答案】(1)傳粉;受精
(2)異花
(3)10;子房壁
【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圖中1柱頭,2花柱,3子房,4雌蕊,5花藥,6花絲,7雄蕊,8胚珠,9子房,10胚珠,11種子。
【解答】(1)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傳粉是花粉從雄蕊花藥傳到雌蕊柱頭,受精是精子和卵細胞融合,這兩個過程必不可少。
(2)花粉從一朵花雄蕊花藥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頭,屬于不同花朵間傳粉,是異花傳粉。
(3)桃的果肉屬于果皮,在果實發育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圖乙中 10 是子房壁 。
28.(2025八下·溫嶺期中)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
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從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   。
(2)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 ____。
A. B.
C. D.
【答案】(1)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a粒子帶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荷,則二者靠近時會受到排斥力而改變運動軌跡。根據改變運動軌跡的a粒子數量可以判斷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圍,進而確定原子核的體積大小;
(2)根據題干信息描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 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 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體積很小,所以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且是很少被彈回,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合題意。
故選A。
29.(2025七下·龍港期中)半導體在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從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代半導體(硅、鍺等),到現在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鋁等),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請根據元素周期表回答有關問題。
(1)第一代半導體 Si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
(2)原子的化學性質一般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根據元素周期表(圖甲)以及物質 Si的示意圖(圖乙),Si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
(3)純凈的半導體 Si幾乎是不導電的。為了使之導電,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在微觀層面將部分的 Si原子進行替換(如圖丙),從而使之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據此分析,還可以將 Si原子替換為____原子,使之也可以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多選)
A.B B. Be C.S D.Cl
【答案】(1)14;
(2)4
(3)B;C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原子中: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
(2)根據圖甲進行分析即可。
(3)根據題中的提示,換用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硅即會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從而增強導電性。
【解答】(1)核電荷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
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可知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2)由圖甲可知,硅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
(3)硅的最外層電子為4,硫最外層電子數為6,若用硫替換硅,多出兩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氯最外層電子數為7,若用硫替換硅,多出三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鈹最外層電子數為2,少于硅,沒有多余的自由移動的電子。
故答案為:BC。
30.(2025七下·杭州期中)現有兩種果樹:果大又甜的桃形李(如圖甲)和生長快、易存活但果小味酸的山桃樹。小科同學想用嫁接的方法(如圖乙)改良家中果樹品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中他選用的①應是   的枝條。嫁接成功的關鍵是讓①和②的   緊貼。
(2)采用嫁接的方法來培育果樹的優點是   。
【答案】(1)桃形李;形成層
(2)能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解答】(1) 嫁接時,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①應是桃形李枝條,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成功的關鍵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2) 嫁接的優點是能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
31.(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2)屬于陰離子的是   (填字母),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請寫出僅由AE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填化學式)。
【答案】(1)BD
(2)D;三
(3)最外層電子數
(4)NaCl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BD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2)D的質子數=9,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A粒子是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B和E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E的質子數為17,為Cl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A的質子數為11,為Na元素,N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則AE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
32.(2025八下·新昌期中)下表是小敏同學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粒子代號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A 8 8 8
B 8 8 10
C 8 10 8
(1)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   。
(2)粒子B的符號為   。
【答案】(1)A、C
(2)O2-
【知識點】同位素
【解析】【分析】(1)同位素概念: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 。判斷時看粒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粒子互為同位素。
(2)粒子符號書寫:根據粒子的質子數和電子數判斷粒子所帶電荷,進而確定粒子符號。質子數小于電子數時,粒子帶負電荷;質子數大于電子數時,粒子帶正電荷;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時,粒子呈電中性。
【解答】(1)粒子 A 質子數為 8,中子數為 8;粒子 C 質子數為 8,中子數為 10。A 和 C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符合同位素的定義,所以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 A、C 。
(2)粒子 B 質子數為 8,電子數為 10,質子數比電子數少 2 個,說明粒子 B 帶 2 個單位負電荷。質子數為 8 的元素是氧元素,所以粒子 B 的符號為 O2-。
33.(2023七下·蕭山期中)櫻桃是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歡的水果。
(1)櫻桃是植物的果實,它是由花的   發育而來的。
(2)櫻桃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進行繁殖,上圖為嫁接過程示意圖。
甲插進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繩或塑料條捆扎好,目的是使它們的   緊貼,這是嫁接成活的關鍵。
(3)如果甲是品種“短柄櫻桃”的接穗,將其嫁接到乙“長柄櫻桃”的砧木上,最后結出的果實是   櫻桃(填“短柄”或“長柄”)。
【答案】(1)子房
(2)形成層
(3)短柄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果實是由雌蕊中的子房發育而來的,嫁接過程中必須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相結合,其性狀與接穗的性狀相同。
【解答】(1)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
(2)嫁接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相結合。
(3)嫁接中新植株的性狀與接穗的性狀相同,保持接穗的原有性狀。
故答案為:(1) 子房 ;(2) 形成層 ;(3) 短柄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7分)
34.(2025七下·路橋期中)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甲圖所示,礦石的質量是   g;
(2)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乙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并計算出礦石的密度是   g/cm3;
(3)從圖A到圖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偏小”、“不變”)。
【答案】(1)175.6
(2)2.5
(3)偏小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固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2)根據排水法可知物體的體積等于量筒倒入燒杯中水的體積。
(3)知道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物體從水中取出,物體上會沾有一部分水,使倒入燒杯中水的體積大于物體的體積,會使物體體積測量值偏大,密度會偏小。
【解答】(1)如圖所示,標尺的分度值為 0.2g,游碼的讀數為 0.6g,礦石的質量是:
m=100g+50g+20g+5g+0.6g =175.6g;
(2)根據圖所示,加入水的體積為石塊的體積,量筒的分度值為10mL,礦石的體積為:
V=200mL-130mL=70mL=70cm3,礦石的密度是ρ=≈2.5g/cm3;
(3)從圖A到圖B的操作中,由于石塊取出時會帶出一部分水,使測得的石塊體積偏大,根據密度公式ρ=可知會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故答案為:(1)175.6g (2)2.5g/cm3 (3)2.5g/cm3
35.(2025·舟山模擬)野生華重樓分布于我國西南高海拔林區陰濕環境,是云南白藥等中成藥的關鍵原料。因過度采挖、種子休眠期長及自然出苗率低等原因,其野生資源瀕臨枯竭。為解決資源保護與藥用需求矛盾,發展人工栽培技術成為關鍵路徑。為此,科研人員并展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利用通陰網對華重樓進行人工遮陰栽培,比較不同遮陰度下,華重樓葉綠素相對含量和凈光合速率,結果如圖甲所示。
實驗二:探究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其實驗思路及結果如下:
①取華重樓種子的種皮,研磨、過濾并稀釋,制成不同濃度的種皮提取液。
②用等量的不同濃度的種皮提取液和蒸餾水分別浸泡白菜和小麥種子。
③為浸泡后的白菜和小麥種子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48小時后統計其萌發率,結果如下表。
  蒸餾水 華重樓種皮提取液濃度(g/mL)
0. 02 0. 04 0. 06 0. 08
白菜種子萌發率 (%) 97. 78 100.00 96. 67 94. 44 25. 56
小麥種子萌發率 (%) 50. 00 58.00 46. 00 44. 00 35. 33
圖乙
(1)根據實驗一的結果,建議選擇遮陰度為70%的條件進行人工栽培,原因是   。
(2)設置“蒸餾水”組別的目的是   。據實驗二的結果推測,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可能是   。
(3)為了解決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問題,小樂提出可將其嫩莖切成碎 片培育成胚狀體,再用營養物質等將其包裹起來,制成如圖乙所示的人工種子,進行播種。則人工種子的胚狀體與天然種子中的   功能相近。
【答案】(1)遮陰度為70%時,人工栽培的華重樓凈光合速率最高。
(2)設置對照;華重樓種皮抑制了種子的萌發
(3)胚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遮陰度為70%時光合速率的大小即可;
(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3)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且過了休眠期。
【解答】 (1)由甲圖可知,選擇遮陰度為70%的條件進行人工栽培華重樓的原因是:遮陰度為70%時,人工栽培的華重樓凈光合速率最高。
(2)蒸餾水組不接受對實驗的變量進行處理,保持本來的狀態,故設置蒸餾水組別的目的是設置對照。實驗二的結果是:華重樓種皮提取液濃度為0.08g/mL時,白菜種子和小麥種子的萌發率均較低,則說明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華重樓種皮抑制了種子的萌發。
(3)種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故人工種子的胚狀體與天然種子中的胚功能相近。
四、綜合題(每空1分,共12分)
36.(2025八下·濱江期中)化學家 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 (化學式為C26H26) 。請計算:
(1) “小狗烯”中分子結構圖屬于   (選填“模型”或“符號”)。
(2) 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精確到0.1%)
(3)33.8克“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多少克CO2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答案】(1)模型
(2)“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設CO2的質量為x,

解得:x=114.4g,
即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114.4gCO2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1)模型法借助于與原型相似的物質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質的思想模型,間接地研究客體原形的性質和規律 ;
(2)元素的質量分數=;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根據碳元素質量相等列式計算。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小狗烯中分子結構圖屬于模型。
37.(2025八下·濱江期中)鐵攝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常見癥狀有無力、頭暈、氣短等。
(1) 某些食物中富含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如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指的“鐵”   (選填“能”或“不能”)被磁鐵所吸出。
(2)市場上有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琥珀酸亞鐵(C4H4FeO4),其規格如下表所示:
【藥物名稱】 琥珀酸亞鐵片劑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亞鐵0.1克及其他輔料蔗糖等。
【適應癥】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及治療。
【用法與用量】 口服
用于治療:成人一日2—4片,兒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
用于預防:成人一日1片,孕婦一日2片,兒童一日0.5片
【用后須知】 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琥珀酸亞鐵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
(3)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鐵多少毫克 請通過計算說明。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4) 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作為他的同學,你的建議是:   。
【答案】(1)不能
(2)12:1
(3)解: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鐵元素質量分數為

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一天可攝入鐵的質量為0.5×0.1×32.56%=0.01628g≈16.3mg;
(4)趕緊就醫,查明病因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進行分析;
(2)根據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進行分析;
(3)先計算出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根據題中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計算;
(4)根據人體有病需要就醫的原則進行回答。
【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不是金屬鐵,不能被磁鐵所吸出;
(2)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12×4):4=12:1;
(4)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現,作為他的同學,我的建議是趕緊就醫,查明病因。
38.(2025七下·路橋期中)密度瓶是一種科學實驗裝置,用來測量物質的密度。加油站常用密度瓶來檢測汽油的密度。合格的92號汽油的密度為0.72×103kg/m3。某次檢測時,工作人員分別測量了空瓶、裝滿水的密度瓶、裝滿待測汽油的密度瓶的質量,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求:
(1)該密度瓶的容積;
(2)計算說明該汽油是否合格?
(3)某地相鄰的甲、乙兩個加油站92號合格汽油的價格分別標有10.00元/kg和7.20元/L,計算說明乙加油站的單價是否更便宜?并且從密度知識的角度解釋哪種單價標注更合理。
【答案】(1)m水=m1-m0=200g-150g=50g,,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水時水的質量,根據ρ=求水的體積,即密度瓶的容積;
(2)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汽油時汽油的質量,汽油的體積等于密度瓶的容積,根據ρ=求汽油的密度,所得計算結果與題意中的密度值比較從而判斷是否合格;
(3)將1L汽油換算成質量,根據公式m=ρV計算1L汽油的質量,進而算出1L汽油的價格分析比較;汽油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相比于夏天,冬天時相同質量的汽油體積會變小,根據ρ=可知汽油的密度變化,油箱的容積一定,根據ρ=可知加滿汽油時,相比于夏天,冬天所加油的質量變化。
【解答】(1)m水=m1-m0=200g-150g=50g,V水==50cm3,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39. 城市街道以及一些公共場所的路面常常鋪設了盲道。盲道的設置是社會文明的一種表現,它體現了社會對盲人的關愛。如圖甲、乙所示為兩條盲道,細致觀察這兩條盲道,回答下列問題:
(1)兩條盲道的設計存在什么缺陷
(2)兩張圖中的盲道都采用了黃色,與邊上的路面顏色不同。盲人又看不見路面,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有什么作用
【答案】(1)圖甲中的盲道太過曲折,而且轉彎處沒有用不一樣的表面花紋(如圓形凸點)來反映,不利于盲人行走;圖乙中的盲道突然斷頭,不利于盲人繼續前行。
(2)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如黃色),不是給盲人看的,而是給能看得見的人看的。它警示人們不要在盲道上放置物品,以免對盲人的行走構成障礙。
【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
【解析】【分析】 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類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彎了,稱為提示盲道。
【解答】故答案為(1) 圖甲中的盲道太過曲折,而且轉彎處沒有用不一樣的表面花紋(如圓形凸點)來反映,不利于盲人行走;圖乙中的盲道突然斷頭,不利于盲人繼續前行。
(2) 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如黃色),不是給盲人看的,而是給能看得見的人看的。它警示人們不要在盲道上放置物品,以免對盲人的行走構成障礙。
1 / 1【浙教版2025】七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2024八下·杭州期中)關于下列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由高到低的排序中正確的是(  )
①NO2;②NO;③NH3;④HNO3;⑤NaNO2;⑥N2。
A.④⑤①②⑥③ B.④①⑤②⑥③
C.④①③⑤⑥② D.①④⑤③②⑥
2.(2025七下·北侖期中)從2019年5月-20日起,科學家改用普朗克常數定義質量的單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國際千克原器,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為1千克
B.物體質量的大小取決于物體的狀態
C.千克原器因生銹而質量減小,故不宜作為標準
D.物體的質量不會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
3.(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指寫萬千氣象的詩句前共有形象詩人世情志、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熔化現象,需要吸熱
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
4.(2025七下·路橋期中)如圖是某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變化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每個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
B.變化Ⅰ實質是分子間隙發生變化
C.變化Ⅱ中分子的種類和原子的種類均發生改變
D.圖3中為混合物
5.(2025七下·杭州期中)為了解宇宙空間環境條件對種子發芽的影響,某中學科技活動小組利用在太空飛行兩周后(搭載于我國返回式衛星)返回地面的油菜和美國蘆筍種子,進行萌發實驗。實驗分2類:空間類(S類),即選用遨游太空后的種子;地面類(G類),即選自然條件下保存的種子。在各類中又分加氧氣和不加氧氣兩組實驗。實驗結果如下表:
組別 空間類(S類)發芽率 (%) 地面類(G類)發芽率(%)
S+氧氣組 S組 G+氧氣組 G組
油菜 94 83.3 72 58
美國蘆筍 91.5 85 90 80.4
從實驗結果看,空間組比地面組的發芽率高,獲得此結論,應該比較那兩組數據得出(  )
A.S+氧氣組與S組
B.S+氧氣組與G組或G+氧氣組與S組
C.G+氧氣組與G組
D.S+氧氣組與G+氧氣組或S組與G組
6.(2025七上·南潯期末)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最容易發生從椅子上要站起來的瞬間猛地一頭栽過去的事故,如右圖所示。為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對椅子的扶手前端和底腿前端進行改進,以下改進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 B.
C. D.
7.(2025七下·龍泉期中)2023年7月12日,由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助推器內燃燒時發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符號表征看:甲的化學式是C2H8N2
B.從量的角度看:反應前甲和乙分子數目之比為2:3
C.從微觀構成看:丙物質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D.從宏觀物質看: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
8.(2025·舟山模擬)醫學家余賀利用噬菌體成功地防治了綠膿桿菌對燒傷病人的感染,成為一段佳話,下列關于微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和病毒都是通過分裂方式進行生殖
B.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是有無成形細胞核
C.細菌和病毒都沒有葉綠體,依靠現成有機物維持生活
D.微生物個體都很小,需要顯微鏡觀察
9.甲醛是室內裝修時產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甲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甲醛由一個碳元素、兩個氫元素、一個氧元素組成
C.甲醛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
D.甲醛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混合物
10.(2025八下·溫州期中)下列分子模型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1.(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中四位同學正在討論某化學式的意義,他們描述的化學式是(  )
A.CO2 B.Cl2 C.H2O2 D.Fe
12.(2025七下·杭州期中)等電子體具有原子數目相同、電子數目相同的特征。下列各組中的微粒屬于等電子體的是(  )
A.NO和O3 B.O2和 SO2 C.NO2和H2O D.CO32和NO3-
13.(2025七下·杭州期中)圖示中的甲、乙、丙分別為黃花風鈴木的花、果實、種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所示結構中有卵細胞
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珠
C.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內胚珠的數量
D.圖丙所示的種子結構有利于種子的萌發
14.(2023七下·寧波期中)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
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
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
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15.(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小蛟坐飛機去旅游,當飛機在高空平穩飛行時,她從背包中取出一袋密封的薯片,發現薯片袋子比起飛前膨脹一些。若如圖的點M表示起飛前薯片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則能正確表示起飛后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關系的是(  )
A.點L B.點N C.點P D.點Q
16.(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蛟川書院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測試 科學試卷)玉米種子萌發時,胚與胚乳的有機物含量變化如圖甲;水稻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中干重和鮮重的變化如曲線圖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甲中曲線a表示胚乳中有機物變化
B.圖乙中f→g段的變化是因為胚乳內的有機物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逐步被轉運到胚中
C.在有機物變化過程中,胚根、胚芽等結構的細胞不斷分裂、分化
D.圖乙中的曲線X代表水稻種子的鮮重
17.(2025七下·瑞安期中)硫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它表示(  )
A.一個硫原子的質量為32克
B.一個硫原子的原子核內有32個質子
C.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32倍
D.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1/12的32倍
18.小張家種著幾棵柚子樹,他發現高處的柚子摘不到,爬樹采摘又不安全,于是他想設計一款柚子采摘工具。小張在設計方案時,不需要做的是 (  )
A.判斷是否有必要設計該采摘工具
B.分析用什么材料制作該采摘工具
C.用草圖呈現設計方案
D.根據要求,篩選出合理的設計方案
19.(2025·臺州模擬)橡膠樹內的乳膠是一種有機物。工人常通過割開橡膠樹的樹干來采集乳膠,乳膠會從割口處持續流出。則割口至少需要深入到莖的(  )
A.木質部 B.韌皮部 C.形成層 D.髓
20.(2024·杭州模擬)某實驗小組用含有各種必需營養元素的稀溶液培養大麥。試驗分兩組,一組在光照下,一組在黑暗中,48小時后測定幾種離子的濃度。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離子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如表所示(不考慮水分蒸發)。由該實驗作出的分析錯誤的是 (  )
實驗條件 水分消耗/升 Ca2+:濃度比 K+濃度比 Mg2+濃度比
光照 1 4:3 1:4 9:5
黑暗 0.43 11: 10 1:3 6:5
A.大麥在光照下吸收 比吸收水分快
B.植物吸收礦物質并不都隨吸水量增加而增加,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C.植物對礦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D.光照對植物吸收礦物質和吸收水分都會產生影響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1分)
21.(2025八下·濱江期中)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質子、④中子、⑤電子、⑥原子核、⑦陽離子、⑧陰離子這些微粒中(填序號):
(1)顯電中性的微粒有   。
(2)帶正電的微粒有   。
(3)在同一原子里數目相等的是   。
22.(2025八下·越城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依據表回答問題。
H   He
      C ① O   Ne
②     ③ ④     Ar
(1)根據元素排列規律,鋰與鈉、氖與氬的化學性質相似,以此推理,碳與表中   (選填序號)的化學性質相似。
(2)2022年,我國科研團隊開創了利用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全新原理與技術。難以直接電解海水的原因之一,是海水中的第17號元素會優先于氧元素,在陽極被轉化為單質,則第17號元素形成的氣體單質為    (填寫化學式)。
23.(2025七下·龍泉期中)為了感恩母親,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定為“母親節”。如圖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統結構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受精卵形成的部位在   (填圖甲中字母)。
(2)圖乙為人體身高增長速度與年齡的曲線圖,圖中表示男孩發育曲線的是   (選填圖乙中序號)。
24.(2025八下·溫州期中)有核電荷數均小于20的A、B、C、D四種元素。A和B能形成A2B(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其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1.1%,A元素原子內有1個質子,C原子和D+分別比A原子多11個和9個電子,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元素的符號:A    ,C   。
(2)寫出B和D元素組成化合物的化學式:   (寫出一種即可)。
25.(2025七下·海曙期中) “立夏飯”(如圖甲)是寧波百姓在立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主要食材有:糯米、土豆、菜豆、玉米等。其中糯米來自于糯稻的種子(如圖乙),寧波地區糯稻一般一年種植一季,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糯稻成熟收獲時宜干燥。從糯稻幼苗到成熟一般為4個月左右,比普通水稻生長期略長。
(1)糯稻的繁殖方式屬于   (選填“無性生殖”或“有性生殖”)。
(2)如圖丙為寧波地區年降水和氣溫變化曲線圖。根據糯稻的習性,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請簡述理由   。
(3)圖丁是玉米種子結構示意圖,   (填序號)為胚的發育提供營養。
26.(2025七下·北侖期中)請根據所學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生活中常接觸到“高鈣牛奶”,其中的“鈣”指的是   (“鈣元素”或“鈣原子”)。
(2)戊二醛(化學式為C5H8O2)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3)已知“○”“●”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表示的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
A. B.
C. D.
27.(2025七下·杭州期中)如圖是桃花的結構和果實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桃花開放后,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   和   兩個生理過程;
(2)如圖中過程A所示,桃花的花粉從一朵花雄蕊的花藥中散放而落到另一朵花雕蕊柱頭上的過程,叫   (選填“自花”或“異花”)傳粉;
(3)圖丙中的[12]是桃的果肉,它是由圖乙中的[   ]   發育而來的。
28.(2025八下·溫嶺期中)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
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從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   。
(2)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 ____。
A. B.
C. D.
29.(2025七下·龍港期中)半導體在工業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從20世紀50年代的第一代半導體(硅、鍺等),到現在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氮化鋁等),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請根據元素周期表回答有關問題。
(1)第一代半導體 Si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
(2)原子的化學性質一般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根據元素周期表(圖甲)以及物質 Si的示意圖(圖乙),Si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   。
(3)純凈的半導體 Si幾乎是不導電的。為了使之導電,常見的一種方式是在微觀層面將部分的 Si原子進行替換(如圖丙),從而使之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據此分析,還可以將 Si原子替換為____原子,使之也可以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 (多選)
A.B B. Be C.S D.Cl
30.(2025七下·杭州期中)現有兩種果樹:果大又甜的桃形李(如圖甲)和生長快、易存活但果小味酸的山桃樹。小科同學想用嫁接的方法(如圖乙)改良家中果樹品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中他選用的①應是   的枝條。嫁接成功的關鍵是讓①和②的   緊貼。
(2)采用嫁接的方法來培育果樹的優點是   。
31.(2025七下·浙江期中)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問題。
(1)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2)屬于陰離子的是   (填字母),A粒子所屬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
(3)B和E兩種原子的   相同,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請寫出僅由AE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   (填化學式)。
32.(2025八下·新昌期中)下表是小敏同學收集的一些微粒的資料,請根據表格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粒子代號 質子數 中子數 電子數
A 8 8 8
B 8 8 10
C 8 10 8
(1)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   。
(2)粒子B的符號為   。
33.(2023七下·蕭山期中)櫻桃是一種深受消費者喜歡的水果。
(1)櫻桃是植物的果實,它是由花的   發育而來的。
(2)櫻桃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進行繁殖,上圖為嫁接過程示意圖。
甲插進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繩或塑料條捆扎好,目的是使它們的   緊貼,這是嫁接成活的關鍵。
(3)如果甲是品種“短柄櫻桃”的接穗,將其嫁接到乙“長柄櫻桃”的砧木上,最后結出的果實是   櫻桃(填“短柄”或“長柄”)。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7分)
34.(2025七下·路橋期中)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甲圖所示,礦石的質量是   g;
(2)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乙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并計算出礦石的密度是   g/cm3;
(3)從圖A到圖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   (填“偏大”“偏小”、“不變”)。
35.(2025·舟山模擬)野生華重樓分布于我國西南高海拔林區陰濕環境,是云南白藥等中成藥的關鍵原料。因過度采挖、種子休眠期長及自然出苗率低等原因,其野生資源瀕臨枯竭。為解決資源保護與藥用需求矛盾,發展人工栽培技術成為關鍵路徑。為此,科研人員并展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利用通陰網對華重樓進行人工遮陰栽培,比較不同遮陰度下,華重樓葉綠素相對含量和凈光合速率,結果如圖甲所示。
實驗二:探究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其實驗思路及結果如下:
①取華重樓種子的種皮,研磨、過濾并稀釋,制成不同濃度的種皮提取液。
②用等量的不同濃度的種皮提取液和蒸餾水分別浸泡白菜和小麥種子。
③為浸泡后的白菜和小麥種子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48小時后統計其萌發率,結果如下表。
  蒸餾水 華重樓種皮提取液濃度(g/mL)
0. 02 0. 04 0. 06 0. 08
白菜種子萌發率 (%) 97. 78 100.00 96. 67 94. 44 25. 56
小麥種子萌發率 (%) 50. 00 58.00 46. 00 44. 00 35. 33
圖乙
(1)根據實驗一的結果,建議選擇遮陰度為70%的條件進行人工栽培,原因是   。
(2)設置“蒸餾水”組別的目的是   。據實驗二的結果推測,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可能是   。
(3)為了解決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問題,小樂提出可將其嫩莖切成碎 片培育成胚狀體,再用營養物質等將其包裹起來,制成如圖乙所示的人工種子,進行播種。則人工種子的胚狀體與天然種子中的   功能相近。
四、綜合題(每空1分,共12分)
36.(2025八下·濱江期中)化學家 Tim Richard將分子結構簡式像小狗的某有機物(如圖所示),取名為“小狗烯” (化學式為C26H26) 。請計算:
(1) “小狗烯”中分子結構圖屬于   (選填“模型”或“符號”)。
(2) 求“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 (精確到0.1%)
(3)33.8克“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多少克CO2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37.(2025八下·濱江期中)鐵攝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常見癥狀有無力、頭暈、氣短等。
(1) 某些食物中富含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如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指的“鐵”   (選填“能”或“不能”)被磁鐵所吸出。
(2)市場上有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琥珀酸亞鐵(C4H4FeO4),其規格如下表所示:
【藥物名稱】 琥珀酸亞鐵片劑
【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亞鐵0.1克及其他輔料蔗糖等。
【適應癥】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及治療。
【用法與用量】 口服
用于治療:成人一日2—4片,兒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
用于預防:成人一日1片,孕婦一日2片,兒童一日0.5片
【用后須知】 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
琥珀酸亞鐵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
(3)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鐵多少毫克 請通過計算說明。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4) 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作為他的同學,你的建議是:   。
38.(2025七下·路橋期中)密度瓶是一種科學實驗裝置,用來測量物質的密度。加油站常用密度瓶來檢測汽油的密度。合格的92號汽油的密度為0.72×103kg/m3。某次檢測時,工作人員分別測量了空瓶、裝滿水的密度瓶、裝滿待測汽油的密度瓶的質量,如圖所示(ρ水=1.0×103kg/m3)。求:
(1)該密度瓶的容積;
(2)計算說明該汽油是否合格?
(3)某地相鄰的甲、乙兩個加油站92號合格汽油的價格分別標有10.00元/kg和7.20元/L,計算說明乙加油站的單價是否更便宜?并且從密度知識的角度解釋哪種單價標注更合理。
39. 城市街道以及一些公共場所的路面常常鋪設了盲道。盲道的設置是社會文明的一種表現,它體現了社會對盲人的關愛。如圖甲、乙所示為兩條盲道,細致觀察這兩條盲道,回答下列問題:
(1)兩條盲道的設計存在什么缺陷
(2)兩張圖中的盲道都采用了黃色,與邊上的路面顏色不同。盲人又看不見路面,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有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
【解析】【分析】根據化合價原則和常見元素的化合價,可以計算出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再通過比較,就能得出本題的答案。
【解答】①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x+(﹣2)×2=0,x=+4;
②NO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設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y,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y+(﹣2)=0,y=+2;
③NH3中,氫元素化合價為+1,設氨氣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z,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z+(+1)×3=0,z=-3;
④HNO3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氫元素化合價為+1,設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w,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1)+w+(﹣2)×3=0,w=+5;
⑤NaNO2中,氧元素化合價為-2,鈉元素化合價為+1,設亞硝酸鈉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m,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為零,則有:(+1)+m+(﹣2)×2=0,m=+3;
⑥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氮氣為單質;
因此六種物質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由高到低的順序為④①⑤②⑥③。
故答案為:B。
2.【答案】D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物質的質量由其所含的物質多少決定,與物體的狀態、溫度、位置、形狀等因素無關。
【解答】A、水的密度是,可知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故A錯誤;
B、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狀態無關,物質的質量指的是所含物質的多少,故B錯誤;
C、千克原器生銹后質量增大,不是減小,故C錯誤;
D、物體的質量取決于所含物質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無關,即不會隨物體的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D
【知識點】熔化與熔化現象;汽化及汽化吸熱的特點;液化及液化現象;升華及升華現象;凝華及凝華現象
【解析】【分析】三態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液態(吸熱);凝固:液態→固態(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 液態→氣態 (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 氣態→液態 (放熱);升華:固態→氣態 (吸熱)凝華:氣態→固態(放熱)
【解答】A.籬香消渴桂花芳,天氣偏饒八月涼”中“露”的形成液化現象,需要放熱,A錯誤;B.“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南消,繁露霏霏”中“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B錯誤;C."鸂鶒灘頭風浪晚 ,霧里煙輕,不見來時伴”中“霧”“煙”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C錯誤;
D.“人家寒食清明后,天氣輕煙細雨中”中“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放熱,D正確;
故答案為:D
4.【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化學反應的實質
【解析】【分析】結合題目示意圖及根據分子結構模型、質量守恒定律、物質的分類來分析;
【解答】A、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每個分子是由3個氧原子和1個硫原子構成的,A正確;
B、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Ⅰ實質是分子間隙發生變化,B正確;
C、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變化Ⅱ中分子的種類發生改變,說明發生了化學變化,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C錯誤;
D、圖3中含有三種分子,因此圖示物質屬于混合物,D正確。
故答案為:C。
5.【答案】D
【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解答】實驗結果是“空間組比地面組的發芽率高”,說明此實驗唯一變量是宇宙空間環境條件,即是空間類還是地面類,其它條件都相同且適宜,因此他們是通過比較空間類S+氧氣組與地面類G+氧氣組、空間類S組與地面類G組的數據得出的結論。D正確,ABC錯誤。
故答案為:D。
6.【答案】C
【知識點】工程方案設計
【解析】【分析】根據方案的比較和權衡。在多個方案經過構思形成之后,我們往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評判和比較,同時要從設計的目的出發,針對一些相互制約的問題進行權衡和決策,最后選出較為滿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優點進行改進。
【解答】有斜桿可使椅子向前傾斜時能支撐,扶手前端上翹便于手握。
故答案為:C。
7.【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A、根據微觀粒子的構成分析;
B、根據圖示中原子種類和個數不變,確定分子個數比分析;
C、根據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分析;
D、根據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單質,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解答】 由微觀示意圖可知,偏二甲肼與四氧化二氮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2H8N2+2N2O43N2↑+2CO2↑+4H2O。
A、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甲的化學式是C2N2H8,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方程式為C2H8N2+2N2O43N2↑+2CO2↑+4H2O,反應前后分子數目之比為2:8,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
C、丙物質為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D、生成物中含有單質與化合物兩類物質,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病毒及其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對細菌和病毒的認識,對各個選項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細菌通過分裂方式繁殖,而病毒通過自我復制的方式繁殖,故A錯誤;
B. 細菌和病毒的區別是有無細胞結構,故B錯誤;
C. 細菌和病毒都沒有葉綠體,依靠現成有機物維持生活,故C正確;
D.絕大多數微生物很小,需要借助顯微鏡觀察。但是真菌類例如蘑菇,用肉眼就能直接看到,故D錯誤。
故選C。
9.【答案】A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常見物質的分類
【解析】【分析】A、根據甲醛的組成元素種類分析;
B、根據元素不論個數分析;
C、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分析;
D、根據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分析。
【解答】A、 甲醛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符合題意;
B、 甲醛由碳元素、氫元素、氧元素組成,元素不論個數,只論種類,不符合題意;
C、 甲醛由甲醛分子構成,一個甲醛分子由一個碳原子、兩個氫原子、一個氧原子構成 ,不符合題意;
D、 甲醛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0.【答案】C
【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單質是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是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
【解答】A、表示的是氧分子,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故A錯誤;
B、含有水分子和氧分子,屬于混合物,故B錯誤;
C、表示額是氨氣分子,含有兩種元素,屬于化合物,故C正確;
D、含有氧分子、氮氣分子和氫分子,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1.【答案】B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意義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H2O2 和 CO2 都由兩種不同元素組成,故A、C不合題意;
Cl2 表示氯氣這種物質,且表示氯氣只由氯元素組成,還能表示一個氯分子由兩個氯原子構成,故B符合題意;
Fe只表示一個原子,不能表示2個原子,故D不合題意。
故選D。
12.【答案】D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根據等電子體的概念來分析,等電子體具有原子數目相同、電子數目相同的特征。
【解答】 A、NO和O3,所含原子數目不相等,故A錯誤;
B、CO2和SO2,原子數目相同,都為3個,電子數分別為:6+8×2=22,16+8×2=32,故B錯誤;
C、NO2和H2O,原子數目相同,都為3個,電子數分別為:7+8×2=23,2+8=10,故C錯誤;
D、碳酸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原子數相同,電子數分別為:6+8×3+2=32,7+8×3+1=32,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3.【答案】C
【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圖中①花藥、②柱頭、③子房。
【解答】A、①是花藥,內有精子,錯誤。
B、當花完成傳粉受精后,受精卵會發育成胚,錯誤。
C、胚珠發育成種子,圖乙種子的數量取決于③子房內胚珠的數量,正確。
D、圖丙所示的種子由薄膜狀的翅膀,該結構有利于種子的傳播,錯誤。
故答案為:C。
14.【答案】C
【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細菌與人的關系
【解析】【分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
【解答】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
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
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
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15.【答案】C
【知識點】質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科學上把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不隨位置。溫度、狀態等的改變而改變;體積是物體所占空間位置的大小;
【解答】 若如圖的點M表示起飛前薯片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則能正確表示起飛后袋內氣體質量和體積關系的是質量不變,體積變大,所以P正確;
故答案為:C
16.【答案】D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 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除了種子本身要具有健全的發芽力以及解除休眠期以外,也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主要是充足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足夠的氧氣。
【解答】A.玉米種子作為單子葉植物,營養在胚乳中,種子萌發所提供的能量在是胚乳中的有機物,所以有機物一直減少;A正確;
B. 圖乙中e→f段的變化是因為胚乳內的有機物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逐步被轉運到胚中,子葉起到轉運的作用,B錯誤;
C. 在有機物變化過程中,胚根、胚芽等結構的細胞不斷分裂、分化 ,C正確;
D. 圖乙中的曲線X代表水稻種子的鮮重 ,D正確,因為鮮重含有水分,比干重重;
故答案為:D
17.【答案】D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據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稱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只不過常省略而已進行解答。
【解答】 A、相對原子質量是有單位的,其單位為“1”,只不過常省略而已,而不是g,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近似的等于原子中質子數+中子數,所以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不能反映其原子核內質子數為32,故C錯誤;
C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比值,故一個硫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的32倍,故C錯誤,D正確。
故答案為:D。
18.【答案】A
【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
【解析】【分析】所謂工程設計,是指設計師在一定工程需求目標的指導下,運用相應的科學原理及知識設計出對人類社會有用的“產品”。具體地說,工程設計是根據對擬建工程的要求,采用科學方法統籌規劃、制定方案,最后用設計圖紙與設計說明書等來完整表現設計者的思想、設計原理、外形和內部結構、設備安裝等。
【解答】工程設計先要明確問題,然后是設計方案。工程問題來自實際需求,判斷是否有必要設計該采摘工具是明確問題環節就該做的,即在設計方案前完成。
答案 A
19.【答案】B
【知識點】莖的運輸作用
【解析】【分析】植物莖的結構包括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韌皮部內有篩管,篩管負責運輸有機物;木質部內有導管,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形成層具有分裂能力,能使莖加粗;髓具有儲存營養的作用 。乳膠是有機物,需要找到運輸有機物的結構所在部位。
【解答】A、木質部中的導管主要運輸水和無機鹽,不是運輸有機物的部位,所以割口不需要深入到木質部,故 A 錯誤。
B、韌皮部內有篩管,篩管是運輸有機物的通道,乳膠是有機物,割口至少要深入到能運輸有機物的韌皮部,才能使乳膠流出,故 B 正確。
C、形成層的主要功能是分裂產生新細胞使莖加粗,與運輸有機物無關,故 C 錯誤。
D、髓主要起儲存營養的作用,不參與有機物的運輸,故 D 錯誤。
故答案為:B。
20.【答案】A
【知識點】植物生長需要無機鹽;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解析】【分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在光照條件下,植物吸收水分的能力強;植物對溶液中各種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植物吸收水和吸收離子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解答】A、實驗結束后溶液中鎂離子濃度增大,說明大麥在光照下吸收Mg2+比吸收水分慢,該選項說法錯誤;
B、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鎂離子、鈣離子的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大于1,說明植物吸收礦物質隨吸水量增加而相對減少;實驗結束后溶液中的鉀離子濃度與實驗開始時的濃度之比小于1,說明植物吸收礦物質隨吸水量增加而相對增加,所以植物吸收礦物質并不都隨吸水量增加而增加,這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該選項說法正確;
C、大麥吸收鉀離子和吸收鈣離子、鎂離子的程度不一樣,說明植物對礦物質的吸收具有選擇性。該選項說法正確;
D、大麥在光照、黑暗條件下吸收水、離子的程度不一樣,說明光照對植物吸收礦物質和吸收水分都會產生影響。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21.【答案】(1)①②④
(2)③⑥⑦
(3)③⑤
【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解析】【分析】 據微觀粒子的電性、電量、質量和變化等的知識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1)顯示電中性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中子,故選①②④;
(2)帶正電的微粒有質子、原子核、陽離子,故選③⑥⑦;
(3)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質子、電子,故選③⑤。
22.【答案】(1)③
(2)Cl2
【知識點】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縱行)的元素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據此進行分析。
【解答】(1)根據元素排列規律,鋰與鈉、氖與氬的化學性質相似,據以上信息可知,同一豎行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因此碳與表中③(即硅元素)的化學性質相似;
(2)第17號元素為氯元素,電解時,氯元素在陽極被轉化為氯氣單質,化學式為Cl2;
23.【答案】(1)B
(2)①
【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解析】【分析】1、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胚泡中的細胞繼續分裂和分化,逐漸發育成胚胎,懷孕到40周左右,胎兒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和胎盤一起從母體的陰道排出。
2、圖甲中女性生殖系統由A卵巢、B輸卵管、C子宮、D陰道等組成,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1)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夠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即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B輸卵管。
(2)青春期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和體重增加;從圖中可以看出男孩身高開始突增的年齡是13歲,女孩身高開始突增的年齡是11歲,一般來說,女孩早于2年男孩,可見①表示男孩的發育曲線。
24.【答案】(1)H;Mg
(2)Na2O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1)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
(2)原子通過得失電子轉化為離子,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失去電子形成陽離子。
【解答】(1)A元素原子內有1個質子,原子序數等于質子數可知A是一號元素,為氫元素,符合為:H。
C原子比氫原子多11個電子,可知C原子的電子數為12,可知C原子為鎂原子,符號為:Mg。
(2) D+ 比氫原子多9個電子,說明其含有10個電子, D+ 帶一個單位正電荷,說明是由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形成的,可知原子中電子數為11,則質子數為11,可知D為鈉元素。
A2B(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物質,其中A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11.1%,,解得x=16,則B為氧元素。由B和D組成的化學式為:Na2O或。
25.【答案】(1)有性生殖
(2)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知識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種子的結構;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分析】有性生殖指精子與卵細胞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不需要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無性生殖。玉米種子為單子葉,種子內含有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子葉組成)和胚乳等。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果皮和種皮、⑥胚乳。
【解答】(1)糯稻是通過稻種繁殖,而種子的形成過程會涉及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過程,屬于有性生殖。
(2)糯稻幼苗在生長時期喜好高溫多水,根據對圖乙分析可知,在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所以,農民一般選擇7月左右進行糯稻育苗和插秧。
(3)玉米種子為單子葉,種子內含有胚(胚由胚軸、胚根、胚芽、子葉組成)和胚乳等,單子葉植物的種子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胚乳中,為胚發發育提供營養。
故答案為:(1)有性生殖 (2)七月時高溫多水,利于糯稻育苗和插秧 (3)⑥
26.【答案】(1)鈣元素
(2)15:2
(3)B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1)一般物質中含有xx,xx指的都是元素。
(2)質量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個數的乘積之比。
(3)混合物中含有多種物質,純凈物中只含有一種物質。單質是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化合物是含有兩種或以上元素的純凈物。
【解答】(1)物質由元素組成,可知高鈣牛奶的鈣指的是鈣元素。
(2)戊二醛(化學式為C5H8O2)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
(3)A、只含有一種物質,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屬于單質,故A錯誤;
B、只含有一種物質,物質中含有兩種元素,屬于化合物,故B正確;
CD、含有兩種物質,屬于混合物,故CD錯誤。
故答案為:B。
27.【答案】(1)傳粉;受精
(2)異花
(3)10;子房壁
【知識點】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圖中1柱頭,2花柱,3子房,4雌蕊,5花藥,6花絲,7雄蕊,8胚珠,9子房,10胚珠,11種子。
【解答】(1)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傳粉是花粉從雄蕊花藥傳到雌蕊柱頭,受精是精子和卵細胞融合,這兩個過程必不可少。
(2)花粉從一朵花雄蕊花藥落到另一朵花雌蕊柱頭,屬于不同花朵間傳粉,是異花傳粉。
(3)桃的果肉屬于果皮,在果實發育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圖乙中 10 是子房壁 。
28.【答案】(1)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a粒子帶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荷,則二者靠近時會受到排斥力而改變運動軌跡。根據改變運動軌跡的a粒子數量可以判斷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圍,進而確定原子核的體積大小;
(2)根據題干信息描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 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 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體積很小,所以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且是很少被彈回,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合題意。
故選A。
29.【答案】(1)14;
(2)4
(3)B;C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周期表;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原子中:核電荷數=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
(2)根據圖甲進行分析即可。
(3)根據題中的提示,換用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大硅即會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從而增強導電性。
【解答】(1)核電荷數等于原子序數,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4。
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可知氮化鋁的化學式為。
(2)由圖甲可知,硅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
(3)硅的最外層電子為4,硫最外層電子數為6,若用硫替換硅,多出兩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氯最外層電子數為7,若用硫替換硅,多出三個只自由移動的電子;鈹最外層電子數為2,少于硅,沒有多余的自由移動的電子。
故答案為:BC。
30.【答案】(1)桃形李;形成層
(2)能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
【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
【解答】(1) 嫁接時,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①應是桃形李枝條,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嫁接成功的關鍵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
(2) 嫁接的優點是能保持母體的遺傳特性,并且能快速大量繁殖。
31.【答案】(1)BD
(2)D;三
(3)最外層電子數
(4)NaCl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當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根據B的質子數為9,為氟元素,C的質子數為12,為鎂元素,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1)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BD的質子數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2)D的質子數=9,核外電子數=10,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A粒子是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其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該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3)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B和E兩種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4)E的質子數為17,為Cl元素,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7,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帶一個單位負電荷的陰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A的質子數為11,為Na元素,N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1,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形成帶1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化合價的數值等于離子所帶電荷的數值,且符號一致,在化合物中顯+1價,則AE兩種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Cl。
32.【答案】(1)A、C
(2)O2-
【知識點】同位素
【解析】【分析】(1)同位素概念: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 。判斷時看粒子的質子數和中子數,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粒子互為同位素。
(2)粒子符號書寫:根據粒子的質子數和電子數判斷粒子所帶電荷,進而確定粒子符號。質子數小于電子數時,粒子帶負電荷;質子數大于電子數時,粒子帶正電荷;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時,粒子呈電中性。
【解答】(1)粒子 A 質子數為 8,中子數為 8;粒子 C 質子數為 8,中子數為 10。A 和 C 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符合同位素的定義,所以互為同位素的粒子是 A、C 。
(2)粒子 B 質子數為 8,電子數為 10,質子數比電子數少 2 個,說明粒子 B 帶 2 個單位負電荷。質子數為 8 的元素是氧元素,所以粒子 B 的符號為 O2-。
33.【答案】(1)子房
(2)形成層
(3)短柄
【知識點】莖的形態結構;花的結構;植物的無性生殖
【解析】【分析】植物的果實是由雌蕊中的子房發育而來的,嫁接過程中必須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相結合,其性狀與接穗的性狀相同。
【解答】(1)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
(2)嫁接的關鍵是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相結合。
(3)嫁接中新植株的性狀與接穗的性狀相同,保持接穗的原有性狀。
故答案為:(1) 子房 ;(2) 形成層 ;(3) 短柄
34.【答案】(1)175.6
(2)2.5
(3)偏小
【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固體密度的測量
【解析】【分析】(1)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對應的刻度值。
(2)根據排水法可知物體的體積等于量筒倒入燒杯中水的體積。
(3)知道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物體從水中取出,物體上會沾有一部分水,使倒入燒杯中水的體積大于物體的體積,會使物體體積測量值偏大,密度會偏小。
【解答】(1)如圖所示,標尺的分度值為 0.2g,游碼的讀數為 0.6g,礦石的質量是:
m=100g+50g+20g+5g+0.6g =175.6g;
(2)根據圖所示,加入水的體積為石塊的體積,量筒的分度值為10mL,礦石的體積為:
V=200mL-130mL=70mL=70cm3,礦石的密度是ρ=≈2.5g/cm3;
(3)從圖A到圖B的操作中,由于石塊取出時會帶出一部分水,使測得的石塊體積偏大,根據密度公式ρ=可知會引起的密度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
故答案為:(1)175.6g (2)2.5g/cm3 (3)2.5g/cm3
35.【答案】(1)遮陰度為70%時,人工栽培的華重樓凈光合速率最高。
(2)設置對照;華重樓種皮抑制了種子的萌發
(3)胚
【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表格數據確定遮陰度為70%時光合速率的大小即可;
(2)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3)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且過了休眠期。
【解答】 (1)由甲圖可知,選擇遮陰度為70%的條件進行人工栽培華重樓的原因是:遮陰度為70%時,人工栽培的華重樓凈光合速率最高。
(2)蒸餾水組不接受對實驗的變量進行處理,保持本來的狀態,故設置蒸餾水組別的目的是設置對照。實驗二的結果是:華重樓種皮提取液濃度為0.08g/mL時,白菜種子和小麥種子的萌發率均較低,則說明華重樓種子不易萌發的原因可能是華重樓種皮抑制了種子的萌發。
(3)種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故人工種子的胚狀體與天然種子中的胚功能相近。
36.【答案】(1)模型
(2)“小狗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設CO2的質量為x,

解得:x=114.4g,
即33.8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與114.4gCO2中所含碳元素質量相等。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1)模型法借助于與原型相似的物質模型或抽象反映原型本質的思想模型,間接地研究客體原形的性質和規律 ;
(2)元素的質量分數=;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據此根據碳元素質量相等列式計算。
【解答】 (1)根據題意可知,小狗烯中分子結構圖屬于模型。
37.【答案】(1)不能
(2)12:1
(3)解: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鐵元素質量分數為

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一天可攝入鐵的質量為0.5×0.1×32.56%=0.01628g≈16.3mg;
(4)趕緊就醫,查明病因
【知識點】元素的概念;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進行分析;
(2)根據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進行分析;
(3)先計算出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根據題中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計算;
(4)根據人體有病需要就醫的原則進行回答。
【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不是金屬鐵,不能被磁鐵所吸出;
(2)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12×4):4=12:1;
(4)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現,作為他的同學,我的建議是趕緊就醫,查明病因。
38.【答案】(1)m水=m1-m0=200g-150g=50g,,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與密度相關的物理現象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水時水的質量,根據ρ=求水的體積,即密度瓶的容積;
(2)根據題意可得密度瓶裝滿汽油時汽油的質量,汽油的體積等于密度瓶的容積,根據ρ=求汽油的密度,所得計算結果與題意中的密度值比較從而判斷是否合格;
(3)將1L汽油換算成質量,根據公式m=ρV計算1L汽油的質量,進而算出1L汽油的價格分析比較;汽油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即相比于夏天,冬天時相同質量的汽油體積會變小,根據ρ=可知汽油的密度變化,油箱的容積一定,根據ρ=可知加滿汽油時,相比于夏天,冬天所加油的質量變化。
【解答】(1)m水=m1-m0=200g-150g=50g,V水==50cm3,V容器=V水=50cm3;
(2),
因為0.74g/cm3> 0.72g/cm3,所以不合格。
(3)乙加油站單價為7.20元/L的92號汽油,1L汽油的質量為,標注單價,即乙加油站的單價與甲加油站價格相同。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汽油密度受溫度等因素影響,故體積會發生變化,所以用質量為計量單位更合理。
39.【答案】(1)圖甲中的盲道太過曲折,而且轉彎處沒有用不一樣的表面花紋(如圓形凸點)來反映,不利于盲人行走;圖乙中的盲道突然斷頭,不利于盲人繼續前行。
(2)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如黃色),不是給盲人看的,而是給能看得見的人看的。它警示人們不要在盲道上放置物品,以免對盲人的行走構成障礙。
【知識點】工程問題的定義和界定;工程方案設計;工程的實施;工程的測試與改進;工程成果發布與交流
【解析】【分析】 盲道是專門幫助盲人行走的道路設施。盲道一般由兩類磚鋪就,一類是條形引導磚,引導盲人放心前行,稱為行進盲道;一類是帶有圓點的提示磚,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礙,該轉彎了,稱為提示盲道。
【解答】故答案為(1) 圖甲中的盲道太過曲折,而且轉彎處沒有用不一樣的表面花紋(如圓形凸點)來反映,不利于盲人行走;圖乙中的盲道突然斷頭,不利于盲人繼續前行。
(2) 盲道采用與邊上路面不一樣的顏色(如黃色),不是給盲人看的,而是給能看得見的人看的。它警示人們不要在盲道上放置物品,以免對盲人的行走構成障礙。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武邑县| 蓬安县| 高雄市| 大同市| 房山区| 赤壁市| 瓦房店市| 石嘴山市| 昌乐县| 梧州市| 日土县| 和硕县| 文化| 阿坝| 大化| 偏关县| 逊克县| 潞城市| 榆社县| 甘泉县| 揭阳市| 浦东新区| 星座| 铜梁县| 民丰县| 闽清县| 西充县| 肥西县| 卓尼县| 五寨县| 灯塔市| 远安县| 资中县| 禄丰县| 郯城县| 东乡| 珠海市| 太仆寺旗| 阿尔山市|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