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2025】八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一)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5·舟山模擬)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環(如圖),分析兩種循環,其中正確的是( )A.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只發生了物理反應B.氧氣只有通過燃燒才能參與碳循環C.兩種循環各自獨立,彼此之間無聯系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2.(2025·舟山模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B.向生鐵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3.(2025·舟山模擬)在驗證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的實驗中,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第一次實驗時,用足量的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第二次實驗中,將足量的食品脫氧劑均勻涂在集氣瓶內壁上與氧氣反應。兩次實驗瓶內氧氣體積分數變化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用食品脫氧劑能耗盡瓶內氧氣,提高實驗的精確度B.將食品脫氧劑涂在集氣瓶內壁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兩次實驗流入集氣瓶中的水量不同,第1次實驗中流入的水更多D.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會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偏小4.(2025·溫嶺模擬)科學家利用鐵銹形成原理制成“鐵-空氣電池”,被視為新儲能設備,有望在2030年前后實現突破。它以金屬鐵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鐵-空氣電池”在工作時,金屬鐵質量保持不變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3O4,鐵氧化過程中會有熱量產生C.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發生的緩慢氧化反應D.電子移動方向是空氣電極→電阻→金屬鐵5.(2025·路橋模擬)支付寶“碰一碰”收款設備能不斷發出變化的磁場,當付款手機靠近時,手機內的NFC芯片產生感應電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換。下列實驗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C.D.6.(2025八下·龍泉期中)如圖甲為太陽能路燈的原理圖。白天光線強時,太陽能電池板為蓄電池充電,夜晚光線弱時,蓄電池為電燈供電。電路中的R為光敏電阻,其電阻大小與光照強度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天蓄電池相當于電源 B.光線較強時,電磁鐵磁性較強C.電磁鐵上端為S極,下端為N極 D.a是太陽能電池板,b是路燈7.(2025八下·龍泉期中)如圖所示,這是一個自制的小指南針。用硬紙板和大頭針制作指南針的底座,使縫衣針磁化后,穿過按扣的兩孔,放在底座的針尖上,當小指南針靜止后,針尖指向北方。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A.針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圍磁感線的作用B.針尖是指南針的S極,針尾是指南針的N極C.制作縫衣針的材料可能是金屬銅D.若自制指南針靜止時大角度偏離南北方向,說明該處存在除地磁場以外的其他磁場8.(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為家庭電路的一部分,對其按如下順序檢測:①閉合開關S1,燈L1亮;②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燈L2不亮;再用測電筆測試a、b兩點,發現只有測a點時,氖管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A.a、b兩點間斷路 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C.燈L2短路 D.燈L2斷路9.(2025八下·濱江期中)現有一瓶未貼標簽的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該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熱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屬氧化物(由R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冷卻后再稱重。獲得如表數據。已知R的化合價為+2價,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32.0 40.0A.24 B.56 C.64 D.6510.(2025八下·濱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四個裝置,以下關于演示其物理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圖a可用來演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B.圖b可用來演示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C.圖c可用來演示發電機的原理D.圖d可用來演示電磁鐵電流大小與磁性強弱的關系11.(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科學研究中,有時需要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有時也可以用符號來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A.原子結構B.液態水C.節水標志D.條形磁鐵的磁感線12.(2024·浙江期末)在如圖所示的密閉裝置中進行白磷燃燒實驗,在白磷被點燃至裝置恢復到室溫的這段時間內,集氣瓶中的氣壓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最接近( )A. B.C. D.13.(2021八下·濱江期末)如圖是小敏設計的汽車尾氣中CO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圖中氣敏電阻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鈴應接在A和C之間B.當CO濃度升高,電磁鐵磁性減弱C.用久后,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1會減小,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設定值高D.為使該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R2控制電路的滑片向下移14.(2025七下·路橋期中)小科他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為教具,如圖所示。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下列物質可以用丙模型表示的是()A.CO2 B.Mg3N2 C.Al2O3 D.CaCO315.(2021九上·拱墅月考)科學家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N2、N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N4的說法正確的是( )A.N4由2個N2分子構成B.N4中N的化合價為+4價C.N4是一種單質D.N4與N2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學性質相同16.(2025八下·柯橋月考)“高顏值”的磁懸浮音箱(圖甲)深受年輕人喜愛。音箱底部有一塊磁鐵,圓柱狀底座內部有電磁鐵,原理如圖乙。為了適應不同需求,音箱的懸浮高度是可調的,下列能使音箱的高度上升的做法是( )A.減少線圈的匝數 B.減小電源電壓C.滑片P向右移動 D.抽掉電磁鐵鐵芯17.(2025·龍港模擬)高等植物的葉綠體中有兩種葉綠素:葉綠素a(化學式為C55H72O5N4Mg)和葉綠素b(化學式為C55H70O6N4Mg)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植物的所有細胞內都含有葉綠體B.兩種葉綠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完全相同C.兩種葉綠素的性質完全相同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植物合成葉綠素需要鎂元素18.(2025八下·蕭山期中)在科技展會上,小科給大家展示了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浮沉子,通過調節滑片,就可以讓小瓶子上浮、下沉或懸停在水中,它的原理如圖所示(磁鐵固定在活塞上),閉合開關S后,移動滑片P,使小瓶子懸停在圖示位置。對此,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電磁鐵和條形磁鐵之間相互吸引B.若將滑片P向左移,電磁鐵的磁性會變弱C.若將滑片P向右移,小瓶子將會上浮D.小瓶子上浮時,小瓶子中的氣體體積變小19.(2025九下·上城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關閉閥門①和②,給予裝置充足光照4小時后,打開閥門①和②并擠壓塑料袋,觀察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前必須對植物暗處理以消耗原有有機物B.實驗過程中,I袋內的葉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C.實驗結束后,甲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一定變渾濁D.I、II袋內產生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20.(2025八下·青田期中)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物 質 x Y z w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反應后的質量(g) 12 m 8 14A.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C.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12gD.參加反應的Z與W 的質量比為4:1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0分)21.(2025八下·臨平期中)在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的實驗中,小明將組裝好的電動機模型、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串聯起來如圖甲所示。(1)小明閉合開關,發現線圈不轉,她用手輕輕轉了一下線圈,電動機模型開始正常轉動。線圈原來不轉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線圈處于平衡位置 B.電源正負極接反了 C.磁鐵沒有磁性(2)若要電動機轉速加快,小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移動。(3)完成以上實驗后,小明取下圖甲中的電源換上小燈泡,在模型的轉軸上繞上細線,如圖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動細線,使線圈轉動起來,結果小燈泡發光,此時這模型就相當于 機。22.(2025八下·臨平期中)如圖所示,條形磁鐵置于水平面上,電磁鐵與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逐漸向左移動時,條形磁鐵一直保持靜止。則:(1)電磁鐵右端是 極。(2)在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將 (填“不變”“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方向 。23.(2023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和的質量比是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氫元素,則和的分子個數比為 。24.(2025八下·瑞安期中)實驗室常用下列A-D裝置來制取和收集氧氣。(1)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圖甲中的 。(2)小科利用如圖乙所示裝水的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管通入;但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 (多選)。A.瓶中水沒有排干凈 B.導管口剛有氣泡時開始收集氧氣C.收集前未將集氣瓶灌滿水 D.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3)在完成制取并收集氧氣后,小科進行了檢驗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他取一根光亮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鐵絲上,點燃火柴,待火柴將要燒完時,立即伸進一瓶預留少量水的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25.(2025八下·瑞安期中)斷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廣泛使用。(1)下圖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圖,當電流過大時,它的工作順序是 。 (填序號)①接觸點斷開②簧鎖裝置脫開③電流過大,雙金屬片發熱就多④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2)漏電保護斷路器俗稱家用漏電保護器。正常情況下,進戶線中流入的電流I1和流出的電流I2相等,住戶家中沒有電流流向地面,即圖乙中I3為零。如果電路中某處發生漏電,漏電保護器便會迅速自動切斷電路。①漏電保護器實質上就是一個 (選填“電源” “用電器”或“開關”)。②如果電路中發生漏電,請判斷流入的電流I1和流出的電流I2的大小關系: 。26.(2025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是簡易“電動火車”的示意圖,把一個干電池兩端吸有圓柱形強磁鐵的“結合體”,放入很長的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螺旋線圈內(線圈和干電池會構成閉合回路),干電池和強磁鐵的“結合體”就會在螺旋線圈內運動。(1)為了使小火車能順利的運動,螺旋線圈最好選擇哪一種材料組成____(填字母)。A.鐵 B.銅 C.陶瓷 D.塑料(2)如圖所示,小火車將 (填“向左”或“向右”)運動。(3)若小火車不能在線圈中運動,你認為下列改進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號)。①線圈可以用漆包線繞成,確保各處絕緣 ②調換磁極 ③換用磁性更強的磁體 ④換一節新的干電池27.(2025八下·海曙期中)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如圖是用來描繪某一磁體周圍磁場的部分磁感線,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 處。(選填“P”或“Q”)28.(2025七下·義烏期中)甲醇有“液態陽光”之稱,可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得,其原理和反應如圖所示。(1) 圖1是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微觀過程。由圖1可知,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2) 圖2中原料B可通過電解C來獲得,物質B的化學式是 。29.(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是“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分布”的實驗,先在硬紙板上均勻地撒滿鐵屑,通電后輕敲紙板,觀察鐵屑的排列情況。(1)實驗中輕敲紙板的目的是 ,使鐵屑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力而有規律地排列,說明力能 。(2)為了進一步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的方向,可用 代替鐵屑進行實驗。30.(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請寫出甲和乙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該反應類型屬于 反應。31.(2023八下·金華期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1)擠壓滴管,觀察 到左側裝置中產生大量氣泡,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打開燃燒管左側膠管,通入氮氣,燃燒的磷很快熄滅,體現出的滅火原理為 。32.(2025八下·玉環期中)圖甲為某家用電路示意圖,為防止電路短路而引發火災,小明欲將某款雙金屬片段路器接入該家庭電路中,圖乙為斷路器分別在“電路正常”和“某處短路”兩種狀態的示意圖。(1)圖甲中燈泡與插座的聯接方式是 。(2)將圖乙的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應選擇a. b. c中的 兩個接線柱。(3)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若用測電筆測試插座三個孔的帶電情況,其中能使氖管發光的是 ____。(可多選)A.接地插孔 B.零線插孔 C.火線插孔(4)一般的斷路器由雙層金屬片組合而成,圖乙中斷路器的雙層金屬材料分別為銅和鐵,已知銅片在受熱時的膨脹程度比鐵大,則圖中上層的金屬材料為 (填“銅”或者“鐵”)33.(2025八下·杭州期中)鐵攝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常見癥狀有無力、頭暈、氣短等。(1)某些食物中富含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如每 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指的“鐵” (選填“能”或“不能”)被磁鐵所吸出。(2)市場上有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琥珀酸亞鐵(C4H4FeO4),其規格如下表所示:【藥物名稱】 琥珀酸亞鐵片劑【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亞鐵0.1克及其它輔料蔗糖等。【適應癥】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及治療。【用法與用量】 口服用于治療:成人一日2~4片,兒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用于預防:成人一日1片,孕婦一日2片,兒童一日0.5片【用后須知】 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①琥珀酸亞鐵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②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 毫克鐵元素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作為他的同學,你的建議是: 。34.(2024七下·余姚期中)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又叫做抗壞血酸,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維生素C相對分子質量為176,則x為 。(2)維生素C分子中的碳原子為碳-12原子。在自然界中碳-12原子的同位素原子為碳-13、碳-14,分別可表示為12C、13C、14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A.12C、13C、14C中的中子數相同B.、13C、14C的核外電子數相同C.12C、13C、14C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D.12C、13C、14C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2、13和14(3)維C銀翹片是一種清熱解毒的藥物,規格如下:每片含維生素C49.5毫克、對乙酰氨基酚10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1.05毫克。由此可知維C銀翹片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1分)35.(2025·普陀模擬)小科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發現問題】有同學質疑:該方案中既沒有氣體參加反應,也沒有氣體生成,為什么也要用密閉裝置呢 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同學再次實驗,并使用pH傳感器測定錐形瓶內溶液pH,其數據如圖。分析圖像可知,反應開始階段溶液的酸性逐漸 (填“增強”或“減弱”)。那么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硫酸銅溶液和鐵作用所致。猜想二:可能是硫酸銅溶液和空氣作用所致。猜想三:可能是硫酸銅溶液、鐵及空氣共同作用所致。【進行實驗】為驗證上述猜想,現提供如下用品:用煮沸并迅速冷卻的蒸餾水配成4%的硫酸銅溶液、潔凈的鐵釘、pH傳感器等。實驗過程如下表,請完成表格中★處的填空。 。實驗序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實驗內容實驗現象 pH 先減小后略增大 pH略增大 pH不變實驗結論 猜想 成立(3)【反思拓展】通過以上探究活動,請分析該方案采用密閉裝置的原因是 。36.(2025·普陀模擬)螺螄粉是風靡全國的網紅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筍。小科同學對酸筍發酵很感興趣,于是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第一步 將新鮮竹筍洗凈,切絲,煮熟。第二步 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然后★放置,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第三步 A 組 B組 C組用1%的食鹽水腌制 用7%的食鹽水腌制 用12%的食鹽水腌制實驗結果 第3天酸化, 第11 天出現腐臭 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現腐臭 酸化不明顯, 第60天出現腐臭(1)該實驗探究的目的是研究 對酸筍發酵快慢的影響。(2)實驗第三步要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的目的是 。(3)第三步“★”表示的放置方式是 (選填“密封”或“敞開”)。(4)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酸筍腌制如何實現迅速酸化并適當延長保存時間: 。37.(2025·路橋模擬)小柯選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小柯在檢查裝置氣密性時 打開止水夾,將右側導管浸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看到 ,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氣密性符合要求后,小柯在燃燒匙中裝入足量紅磷后點燃并迅速放入集氣瓶中進行實驗,會看到 ,證明集氣瓶中氧氣被消耗。(3)小柯處理數據發現測得氧氣體積分數小于真實值,導致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4)小妍用鐵粉代替紅磷進行實驗,并用氧氣傳感器分別測定容器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如圖乙所示。請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并說明優缺點: 四、綜合題(每空1分,計算小題2分,共9)38.(2025·舟山模擬)某工廠生產的NaCl產品中含有雜質MgCl2,化學興趣小組取100g樣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該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每次30g,充分反應。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 30 30 30 30 30累計生成沉淀的質量/g 2.9 5.8 8.7 11.6 11.6請完成下列各題:(1)第 次恰好完全反應。(2)樣品中MgCl2的質量是 g。(3)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規范的計算過程)39.(2025·舟山模擬)“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這是我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碳達峰是指在某個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1)碳封存是指通過技術或自然過程將二氧化碳(CO2)從大氣中捕獲并長期儲存,以減少溫室氣體濃度的技術或方法。下列做法屬于碳封存的是____(選填字母)。A.推廣使用氫能源B.將CO2注入深層地質構造(2)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環節,小科同學認為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碳,遭到了小舟同學的反對,請說出一點他的反對理由 。(3)為了實現CO2資源化,將含有22噸CO2的工業尾氣通過NaOH 溶液進行吸收,共消耗 NaOH溶液200噸(尾氣中其他成分不與NaOH 溶液反應),求該 NaOH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40.(2025八下·海曙期中)無線充電是一種更便捷的充電方式。如圖甲所示是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器。無線充電的原理是:電流通過送電線圈(充電器內)產生磁場,受電線圈(手機上)靠近磁場時就會產生電流,給智能手機充電,如圖乙所示。送電線圈處的工作原理是 (選填“奧斯特”、“法拉第”)發現的,受電線圈處和下圖 (選填序號)所示的原理相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解答】A、碳循環和氧循環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B、氧氣參與有氧呼吸也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故B錯誤;C、由圖可知,兩種循環相互影響,故C錯誤;D、由圖可知,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無機物和有機物中相互轉化,故D正確。故答案為:D。2.【答案】A【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空氣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氣的原理;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根據方程式計算可知,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8。【解答】A、高錳酸鉀制氧氣產生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錳元素始終在固體中,可知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不變,故A正確;B、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加稀硫酸,鐵與稀硫酸發生反應而溶解,碳不能溶解,可知固體質量減小但不會減到零,故B錯誤;C、紅磷燃燒,剛開始放熱導致壓強變大的影響大于氧氣消耗導致的壓強較小的影響,所以裝置內壓強增大;后來反應結束,溫度降低,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冷卻后小于實驗前的壓強,故C錯誤;D、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不是質量比,故D錯誤。故答案為:A。3.【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進入集氣瓶內的水的體積表示氧氣的體積。【解答】A、由圖乙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氧氣幾乎被完全耗盡,而使用白磷,實驗結束后仍有氧氣剩余,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進行實驗,實驗的精確度更高,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將食品脫氧劑涂在集氣瓶內壁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A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的第二組氧氣消耗量更大,壓強減小量更大,可知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更多,故C錯誤,符合題意;D、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裝置內的氣體處于膨脹之中,壓強減小量偏小,會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4.【答案】C【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鐵生銹屬于緩慢氧化,產物為氧化鐵,即三氧化二鐵,鐵在純氧中燃燒是,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解答】AB、鐵為負極,與氧氣接觸會生銹,轉化為氧化鐵,可知金屬鐵的質量發生改變,故AB錯誤;C、鐵同時接觸水和空氣時被氧化成氧化鐵,屬于緩慢氧化過程,故C正確D、鐵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可知電子由負極即鐵經電阻移動到空氣電極,故D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區分電動機原理圖和發電機原理圖可通過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有電源的是電動機,沒有電源的是發電機。【解答】由“當付款手機靠近時,手機內的NFC芯片產生感應電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換”可知,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原理是電磁感應,與發電機的原理相同。A、奧斯特實驗,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A錯誤;B、發電機原理圖,原理是電磁感應,故B錯誤;C、電動機原理圖,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D、小磁針發生偏轉是因為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故D錯誤。故答案為:B。6.【答案】B【知識點】右手螺旋定則;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解答】A、白天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可知蓄電池相當于用電器,故A錯誤;B、由圖乙可知,光線較強時,光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較大,電磁鐵的磁性較強,故B正確;C、電磁鐵中電流從左向右,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其上端為N極,故C錯誤;D、由B可知,光線較強時,電磁鐵的磁性較強,此時銜鐵被吸下,b所在電路被接通,此時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可知b是太陽能電池板,故D錯誤。故答案為:B。7.【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地磁場【解析】【分析】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地球上的磁體靜止時,其N極指向地理北極。【解答】A、針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圍磁場的作用,磁感線不存在,是人為引入的,故A錯誤;B、小指南針靜止后,針尖指向北方,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由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針尖被地磁南極吸引則針尖為N極,故B錯誤;C、銅不能被磁化,故C錯誤;D、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指示南北,若自制指南針靜止時大角度偏離南北方向,說明該處存在除地磁場以外的其他磁場,在該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不再指示南北,故D正確。故答案為:D。8.【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進行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哪個與題目描述一致,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a.b兩點間斷路,開關S1閉合時,燈泡L1正常與火線和零線相連,會正常發光。而開關S2閉合時,L2只與火線連通,沒有與零線連通,因此不會發光。a點雖然接在零線上,但是通過燈泡L2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發光,故A正確。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入時,燈泡L1與零線斷開,則 開關S1閉合時,它不會發光,與題意不符,故B錯誤。C、燈L2短路時,一旦閉合開關S2,保險絲就會熔斷,此時測電筆接觸a點也不會發光,故C錯誤。D、燈L2斷路,閉合開關S2時,a點不能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不會發光,故D錯誤。故答案為:A。9.【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化合價書寫R氧化物的化學式,再根據化學式計算R與O元素的質量比。【解答】 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根據R元素的化合價可知,R與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O;R與O元素的質量比為x:16=32.0g:(40.0g-32.0g),解得:x=64。故選C。10.【答案】A【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觀察圖片,分析描述的物理過程,確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 A.圖a中有電池,驗證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實驗,故A正確;B.圖b中沒有電池,驗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時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實驗,故B錯誤;C.圖c中驗證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這是奧斯實驗,說明了電流的磁效應,發電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故C錯誤;D.圖d中電流大小一定,匝數多的線圈吸引較多的鐵釘,驗證了磁性強弱與線圈匝關系,故D錯誤。故選A。11.【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A、此圖為原子結構模型,故A正確;B、此圖為液態水分子結構模型,故B正確;C、此圖為節水標志,故C錯誤;D、此圖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故D正確。故答案為:C。12.【答案】D【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據磷燃燒消耗氧氣并放出大量熱及反應過程中壓強的變化情況分析。【解答】白磷點燃后發生燃燒,燃燒放熱,裝置內壓強會明顯變大,反應結束后溫度慢慢恢復,壓強又減小,因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則最終壓強停留在0.2P0處。故選D。13.【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報警時銜鐵的位置判斷;(2)根據一氧化碳濃度變化確定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化,再確定電流大小變化,最終確定電磁鐵磁場強弱變化;(3)根據電壓變化確定電流變化,進而判斷電阻變化,最終確定一氧化碳的濃度變化。(4)電磁鐵被吸合時的電流大小不變,則總電阻不變,根據R總=R2+R1分析即可。【解答】AB.一氧化碳的濃度增大,氣敏電阻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場變強,銜鐵被吸下來,接通BD所在的電路而報警,則電鈴應該接再BD之間,故A、B錯誤;C.用久后,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1會減小,當一氧化碳達到原來報警的濃度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偏小而不能報警。此時只有繼續增大一氧化碳的濃度,使氣敏電阻的阻值更小,才能實現報警,故C正確;D.一氧化碳的濃度更低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更大,為了保持總電阻不變,此時需要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即滑片向上滑動,故D錯誤。故選C。14.【答案】C【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由圖示可知,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則丙由2個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和3個帶負電荷的陰離子構成,比較以下4個選項可知,只有C選項符合要求。故答案為:C。15.【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單質及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分析。【解答】A、 N4由N4分子構成 ,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題意;B、 N4中N的化合價為0價 ,不符合題意;C、 N4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單質 ,符合題意;D、 N4與N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因分子構成不同因此化學性質相同 ,不符合題意;故選C。16.【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電磁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據此結合影響電磁鐵磁場強弱因素的知識判斷。【解答】 A.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變少,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A錯誤;B.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減小電源電壓,電路中的電流也會減小,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B錯誤;C.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會增大,音箱受到的磁力增大,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上升,故C正確;D.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抽掉電磁鐵鐵芯,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D錯誤。故選C。17.【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于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除以相對分子質量。【解答】A、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內都含有葉綠體,例如洋蔥表皮細胞中就沒有葉綠體,故A錯誤;B、由兩種葉綠素的分子式可知,分子中碳原子個數相同,但兩種葉綠素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同,故B錯誤;C、兩種葉綠素的分子不同,可知化學性質不同,故C錯誤;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葉綠素中含有鎂元素,說明合成葉綠素需要鎂元素,故D正確。故答案為:D。18.【答案】C【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N、S極,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分析;(2)根據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判斷電路中的電流變化、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3)結合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小瓶子的浮沉情況。【解答】 A、由圖可知,該電路為串聯電路,電流從螺線管的右側流入,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右端是N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則電磁鐵和條形磁鐵之間相互排斥,故A錯誤;B、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電路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故B錯誤;CD、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變弱,電磁鐵與磁鐵排斥作用變小,活塞向左運動,大瓶內空氣氣壓變小,小瓶子的水會擠出來,小瓶子中的氣體體積變大,小瓶子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小瓶子將上浮,故C正確,D錯誤。故答案為:C。19.【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暗處理目的:把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排除原有有機物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一般針對驗證光合作用產物等實驗 。(2)呼吸作用:活細胞時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等 。(3)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4)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表面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會在密閉環境中形成水珠 。【解答】A、此實驗主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不是驗證光合作用產物,不需要暗處理消耗原有有機物 ,A 錯誤。B、活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Ⅰ 袋內葉片只要是活的就能進行呼吸作用 ,B 錯誤。C、Ⅰ 袋內葉片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會消耗二氧化碳,若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消耗,甲試管澄清石灰水不一定變渾濁 ,C 錯誤。D、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水分以水蒸氣形式散失,在 Ⅰ、Ⅱ 袋這樣的密閉環境中遇冷會凝結成水珠,所以袋內水珠主要來自植物蒸騰作用 ,D 正確。故答案為:D。20.【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本題可分析X、Z、W三種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Y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可以確定反應類型。【解答】 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X的質量增加了12g-2g=10g,故X是反應物,生成的X的質量為10g;同理可以確定Z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16g-8g=8g;W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W的質量為16g-14g=2g;由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A.由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A錯誤;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Z和W,生成物是X,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B錯誤;C.由上述分析,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了12g-2g=10g,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8g:2g=4:1,故D正確。故選D。21.【答案】(1)A(2)左(3)發電機【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解析】【分析】(1)若電源正負極接反,線圈會反方向轉動,不會不轉;若磁鐵沒有磁性,則轉動線圈,電動機模型不會轉動。(2)電動機轉速與電流大小及磁場強度有關,電流越大,磁場強度越大,轉速越快。(3)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回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解答】(1)閉合開關,發現線圈不轉,她用手輕輕轉了一下線圈,電動機模型開始正常轉動的原因是剛開始線圈處于平衡位置,受力平衡,所以不會轉動。故答案為:A。(2)要想讓轉速變快,可通過電路中的電流來實現,則應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故將滑片向左移。(3)快速拉動細線,使線圈轉動起來,結果小燈泡發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與發電機的能量轉化形式相同,可知此模型相當于發電機。22.【答案】(1)N(2)逐漸變大;水平向左【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回到電源負極,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2)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在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力越大。【解答】(1)電流在線圈中自上而下流動,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磁鐵右端為N極。(2)滑片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對條形磁鐵的吸引力增大,條形磁鐵始終靜止,受力平衡,可能靜摩擦力逐漸變大。平衡力方向相反,電磁鐵給條形磁鐵向右的吸引力,可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23.【答案】18:17;1:1【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含義計算;【解答】根據題意,氧元素質量相等,則氧原子個數也相等; 一個H2O與H2O2的分子中氧原子個數比為1: 2,要氧原子個數相等,所需H20與H2O2的分子個數比為2: 1, 用2: I分別乘以H2O與H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比18: 34, 則有36: 34=18: 17;由于氫元素質量相等,則氫原子個數也相等,一個H2O與H2O2的分子中氫原子個數比為1: I, 要氫原子個數相等,所需H2O與H2O2的分子個數比為1: 1。24.【答案】(1)BD(2)b;BC(3)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并放出大量的熱【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若反應物均為固體,選擇的發生裝置為A。(2)瓶內水未排盡不會對氧氣的純度造成影響;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收集滿后要集氣瓶要正放。(3)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能出現生成物的名稱。【解答】(1)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固液不加熱,可知選擇的發生裝置為B;氧氣密度大于空氣,應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知收集裝置選擇的是D。故答案為:BD。(2)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短管即b端進入集氣瓶,將水從長管即a管排出。氧氣不純,可能是因為一有氣泡就收集,剛開始收集的氣泡是裝置內殘留的空氣。與可能是因為收集前集氣瓶內沒有灌滿水,殘留的空氣與氧氣混合,導致氧氣不純。故答案為:BC。(3)鐵絲可以在純氧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生成黑色固體。25.【答案】(1)③④②①(2)開關;I1>I2【知識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解析】【分析】(1)雙層金屬片材料不同,圖中左側的金屬片受熱膨脹程度更大,導致金屬片整體向右彎曲。(2)根據漏電保護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在電路中相當于一個開關,火線輸出的電流與回到零線的電流不相等時,會將電路切斷。【解答】(1)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由于電流具有熱效應,雙層金屬片受熱膨脹,因為兩種金屬受熱膨脹程度不同,導致金屬片彎曲,觸動右側的簧鎖裝置,簧鎖裝置脫離,導致觸點斷開,電路被切斷。故答案為:③④②①。(2)①由“如果電路中某處發生漏電,漏電保護器便會迅速自動切斷電路”可知,漏電保護裝置相當于一個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斷。②發生漏電,即I3不為零,此時,可知I1>I2。26.【答案】(1)B(2)向右(3)③④【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線圈因選擇導電性好又不能被磁化的材料制作。(2)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螺線管的磁場方向,再根據磁極間相互作用進行判斷。(3)小火車不動,可能是因為磁力過小,可通過增強磁場強度來增大磁力,使小火車開始運動。【解答】(1)A、鐵會被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小火車的運動,故A錯誤;B、銅是導體,不能被磁化,故B正確;CD、陶瓷和塑料屬于絕緣體,不能導電,故CD錯誤。故答案為:B。(2)右側為電源正極,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為S極,與小火車右側的N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火車將向右運動。(3)①線圈和干電池會構成閉合回路,強磁與線圈在任何位置都應保持良好的接觸,故①錯誤;②調換磁極,磁體間的相互作用發生改變,但磁力大小不變,小火車仍不能運動,故②錯誤;③換用磁性更強的磁體,磁場強度變大,磁力增大,小火車可以運動,故③正確;④換一節新的干電池,電路中電流增大,線圈的磁場增強,磁力增大,故④正確。故答案為:③④。27.【答案】磁場;Q【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磁場的性質是對于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磁感線是為了描述看不見的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的曲線方向表示磁場的方向,磁場方向跟放在該點的小磁針的北極指向一致。【解答】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根據圖示的磁感線方向可知,b點的磁場方向指向Q,也就是小磁針靜止在該點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即N極指向Q點。28.【答案】(1)3:1:4(2)H2【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2)根據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來分析。【解答】 (1)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16=3:1:4;(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取甲醇的同時,還生成了水,則C是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B是制甲醇的反應物之一,則B是氫氣,其化學式為H2。29.【答案】(1)減小鐵屑與紙板的摩擦;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小磁針【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解析】【分析】 (1)周圍鐵屑會被磁化,但由于其與紙板的摩擦力太大,它不能自己轉動,因此實驗中輕敲紙板。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解答。(2)放在磁場的小磁針會由于磁力而發生偏轉。【解答】 (1)由于周圍鐵屑會被磁化,但由于其與紙板的摩擦力太大,它不能自己轉動,因此實驗中輕敲紙板的目的是減小鐵屑與紙板的摩擦,使鐵屑受到磁場的作用力而有規律地排列,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由于放在磁場的小磁針會由于磁力作用而運動,因此為了進一步探究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的方向,可用小磁針代替鐵屑進行實驗。30.【答案】;化合反應【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進而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解答】(1) 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硫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由于生成物只有一種,那么為化合反應。31.【答案】(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隔絕氧氣(空氣)【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過氧化氫會被二氧化錳催化分解出氧氣,供給白磷和紅磷的燃燒。【解答】(1)觀察到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是因為紅磷燃燒時的著火點更高;(2)氮氣對于磷而言不是助燃劑,故使其缺少助燃劑達到滅火的效果。故答案為:(1)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 隔絕氧氣(空氣)32.【答案】(1)并聯(2)a、c(3)B;C(4)銅【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家庭電路中的用電器是并聯的;(2)斷路器接入電路中時,電路是正常工作的;(3)N處為零線;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會發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4)斷路器中雙金屬片的工作原理:雙金屬片由兩種熱膨脹系數不同的金屬組成,受熱時膨脹程度不同會發生彎曲,從而斷開電路 。熱膨脹系數大的金屬在溫度升高時伸長更多 。【解答】(1)由圖可知,燈泡與插座工作時互不影響,是并聯的;(2)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斷路器正常工作,應選擇a、c兩個接線柱;(3)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線,左孔通過燈泡接到火線上,所以火線插孔、零線插孔都能時測電筆的氖管發光,故BC正確。(4)已知銅片在受熱時的膨脹程度比鐵大,斷路器工作時,上層金屬膨脹程度大才能向下彎曲斷開電路,所以上層的金屬材料為銅 。33.【答案】(1)不能(2)12:1;16.3(3)趕緊就醫,查明病因【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進行分析;(2)①根據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進行分析;②先計算出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根據題中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計算;(3)根據人體有病需要就醫的原則進行回答。【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不是金屬鐵,不能被磁鐵所吸出;(2)①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12×4):4=12:1;②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鐵元素質量分數為;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鐵的質量為0.5×0.1×32.56%=0.01628g≈16.3mg;(3)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現,作為他的同學,我的建議是趕緊就醫,查明病因。34.【答案】(1)6(2)C(3)混合物【知識點】同位素;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2)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據此分析判斷;(3)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解答】(1) 維生素C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那么得到:12×6+1×8+16x=176,解得:x=6;(2)12C、13C、14C同屬于一種元素,則質子數相等,都是6。而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等。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它們的中子數不等,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3)根據題意可知, 維C銀翹片由維生素、 對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組成,屬于混合物。35.【答案】(1)增強(2)4%的硫酸銅溶液5mL;三(3)防止空氣中的物質參加反應或防止溶液因酸性增強與鐵反應生成氫氣【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常溫下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強。(2)根據現象可知,只有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會減小,可知猜想三正確。(3)鐵是活潑金屬,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若裝置敞口,氫氣會逸出,影響探究。【解答】(1)由圖乙可知,剛開始時pH值逐漸減小,說明酸性逐漸增強。(2)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處的內容為:4%的硫酸銅溶液5mL。由實驗現象可知,當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先減小后略增大,可知導致pH值減小是硫酸銅溶液、鐵及空氣共同作用所致,故猜想三正確。(3)由(2)可知,當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先減小,溶液酸性過強可能會導致鐵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為防止氫氣逸出,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探究。36.【答案】(1)食鹽水的濃度(2)高溫殺死雜菌,排除對實驗產生干擾(3)密封(4)利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2)為防止容器內原有的微生物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在實驗前進行殺菌處理。(3)為防止外界環境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裝置密閉。(4)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既要酸化快,又要延長保質期,可先用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增大食鹽濃度以延長保質期。【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變量為食鹽水的濃度,可知探究的是食鹽水的濃度對酸筍發酵快慢的影響。(2)進行高溫處理可以殺死雜菌,防止其對實驗造成干擾。(3)為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罐體密閉。(4)由表中數據可知,使用濃度為1%的食鹽水酸化速度最快,12%的食鹽水條件下變質速度最慢,所以應利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37.【答案】(1)有氣泡產生(2)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打開止水夾后,水倒流進入集氣瓶中(3)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4)紅磷,反應快但消耗氧氣不徹底/鐵粉,反應慢但消耗氧氣更徹底【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1)裝置氣密性良好,說明能形成穩定的壓強差,空氣受熱膨脹逸出。(2)氧氣被消耗,裝置內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3)氧氣體積分數偏小的原因有:裝置漏氣、紅磷不足、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4)對比圖乙兩幅圖可知,使用鐵粉誤差小,使用紅磷反應快。【解答】(1)用手捂住集氣瓶,瓶內氣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受熱膨脹而逸出,可以將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2)紅磷將在集氣瓶內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壓入集氣瓶,說明集氣瓶內的氧氣被消耗。(3)體積偏小,可能是因為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此時氣體仍處于膨脹,之中,壓強減小量偏小;也可能是因為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未進入集氣瓶。(4)由圖可知,使用鐵粉能將氧氣消耗的更徹底,誤差更小,但所需時間過長。38.【答案】(1)4(2)19(3)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反應后溶質的質量=100g-19g+23.4g=104.4g反應后溶液的質量=100g+313.6g+4×30g-11.6g=522g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不再產生新的沉淀,說明反應已完全。(2)根據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結合方程式計算氯化鎂的質量。(3)根據方程式計算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注意原溶液中也含有氯化鈉,兩者之和為反應后溶質的質量。【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第5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沉淀點的質量沒有增多,說明第4次實驗時溶液中的氯化鎂已經完全反應。(2)解:設氯化鎂的質量為x。x=19g。39.【答案】(1)B(2)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不穩定,很難長期保存二氧化碳氣體(3)解:設該溶液中NaOH的質量為x。2NaOH+CO2=Na2CO3+H2O80 44x 22t;解答:x=40t;則該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碳封存”的定義判斷;(2)根據碳酸并不穩定解答;(3)寫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溶液中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最后與溶液質量作比即可。【解答】(1)推廣使用氫能源與二氧化碳無關,而將CO2注入深層地質構造可以達到封存二氧化碳的目的,故選B。(2) 小科同學認為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碳,遭到了小舟同學的反對, 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不穩定,很難長期保存二氧化碳氣體。40.【答案】奧斯特;B【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解析】【分析】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原理類似于變壓器。在發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分析各圖中實驗原理分析解答。【解答】從題意中可知,電流通過送電線圈(充電器內)產生磁場,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電流的磁效應是奧斯特發現的;A、圖中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是電流的磁效應,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能夠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故B符合題意。1 / 1【浙教2025】八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一)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1.(2025·舟山模擬)氧循環和碳循環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環(如圖),分析兩種循環,其中正確的是( )A.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只發生了物理反應B.氧氣只有通過燃燒才能參與碳循環C.兩種循環各自獨立,彼此之間無聯系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答案】D【知識點】自然界中的氧循環、碳循環和氮循環【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文字表達式。【解答】A、碳循環和氧循環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B、氧氣參與有氧呼吸也能轉化為二氧化碳,故B錯誤;C、由圖可知,兩種循環相互影響,故C錯誤;D、由圖可知,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自然界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無機物和有機物中相互轉化,故D正確。故答案為:D。2.(2025·舟山模擬)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的實驗操作的是( )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B.向生鐵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紅磷在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燃燒D.將水通電一段時間【答案】A【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空氣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氣的原理;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水電解產生氫氣和氧氣,根據方程式計算可知,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8。【解答】A、高錳酸鉀制氧氣產生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錳元素始終在固體中,可知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不變,故A正確;B、生鐵是鐵和碳的合金,加稀硫酸,鐵與稀硫酸發生反應而溶解,碳不能溶解,可知固體質量減小但不會減到零,故B錯誤;C、紅磷燃燒,剛開始放熱導致壓強變大的影響大于氧氣消耗導致的壓強較小的影響,所以裝置內壓強增大;后來反應結束,溫度降低,氣體體積減小,壓強減小,冷卻后小于實驗前的壓強,故C錯誤;D、水電解產生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不是質量比,故D錯誤。故答案為:A。3.(2025·舟山模擬)在驗證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21%的實驗中,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第一次實驗時,用足量的白磷燃燒消耗氧氣。第二次實驗中,將足量的食品脫氧劑均勻涂在集氣瓶內壁上與氧氣反應。兩次實驗瓶內氧氣體積分數變化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用食品脫氧劑能耗盡瓶內氧氣,提高實驗的精確度B.將食品脫氧劑涂在集氣瓶內壁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兩次實驗流入集氣瓶中的水量不同,第1次實驗中流入的水更多D.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會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偏小【答案】C【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實驗采用了轉換法,用進入集氣瓶內的水的體積表示氧氣的體積。【解答】A、由圖乙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氧氣幾乎被完全耗盡,而使用白磷,實驗結束后仍有氧氣剩余,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進行實驗,實驗的精確度更高,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將食品脫氧劑涂在集氣瓶內壁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由A可知,使用食品脫氧劑的第二組氧氣消耗量更大,壓強減小量更大,可知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更多,故C錯誤,符合題意;D、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裝置內的氣體處于膨脹之中,壓強減小量偏小,會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4.(2025·溫嶺模擬)科學家利用鐵銹形成原理制成“鐵-空氣電池”,被視為新儲能設備,有望在2030年前后實現突破。它以金屬鐵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裝置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鐵-空氣電池”在工作時,金屬鐵質量保持不變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Fe3O4,鐵氧化過程中會有熱量產生C.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發生的緩慢氧化反應D.電子移動方向是空氣電極→電阻→金屬鐵【答案】C【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金屬的腐蝕與防護【解析】【分析】鐵生銹屬于緩慢氧化,產物為氧化鐵,即三氧化二鐵,鐵在純氧中燃燒是,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解答】AB、鐵為負極,與氧氣接觸會生銹,轉化為氧化鐵,可知金屬鐵的質量發生改變,故AB錯誤;C、鐵同時接觸水和空氣時被氧化成氧化鐵,屬于緩慢氧化過程,故C正確D、鐵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電流從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定向移動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反,可知電子由負極即鐵經電阻移動到空氣電極,故D錯誤。故答案為:C。5.(2025·路橋模擬)支付寶“碰一碰”收款設備能不斷發出變化的磁場,當付款手機靠近時,手機內的NFC芯片產生感應電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換。下列實驗中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A.B.C.D.【答案】B【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通電螺線管的磁場;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區分電動機原理圖和發電機原理圖可通過觀察電路中是否有電源,有電源的是電動機,沒有電源的是發電機。【解答】由“當付款手機靠近時,手機內的NFC芯片產生感應電流被激活,完成信息交換”可知,該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原理是電磁感應,與發電機的原理相同。A、奧斯特實驗,原理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故A錯誤;B、發電機原理圖,原理是電磁感應,故B錯誤;C、電動機原理圖,原理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D、小磁針發生偏轉是因為通電螺線管周圍存在磁場,故D錯誤。故答案為:B。6.(2025八下·龍泉期中)如圖甲為太陽能路燈的原理圖。白天光線強時,太陽能電池板為蓄電池充電,夜晚光線弱時,蓄電池為電燈供電。電路中的R為光敏電阻,其電阻大小與光照強度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天蓄電池相當于電源 B.光線較強時,電磁鐵磁性較強C.電磁鐵上端為S極,下端為N極 D.a是太陽能電池板,b是路燈【答案】B【知識點】右手螺旋定則;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電磁鐵的磁性越強。【解答】A、白天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可知蓄電池相當于用電器,故A錯誤;B、由圖乙可知,光線較強時,光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較大,電磁鐵的磁性較強,故B正確;C、電磁鐵中電流從左向右,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可知,其上端為N極,故C錯誤;D、由B可知,光線較強時,電磁鐵的磁性較強,此時銜鐵被吸下,b所在電路被接通,此時太陽能電池板給蓄電池充電,可知b是太陽能電池板,故D錯誤。故答案為:B。7.(2025八下·龍泉期中)如圖所示,這是一個自制的小指南針。用硬紙板和大頭針制作指南針的底座,使縫衣針磁化后,穿過按扣的兩孔,放在底座的針尖上,當小指南針靜止后,針尖指向北方。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A.針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圍磁感線的作用B.針尖是指南針的S極,針尾是指南針的N極C.制作縫衣針的材料可能是金屬銅D.若自制指南針靜止時大角度偏離南北方向,說明該處存在除地磁場以外的其他磁場【答案】D【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地磁場【解析】【分析】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地球上的磁體靜止時,其N極指向地理北極。【解答】A、針尖能指北,是受到地球周圍磁場的作用,磁感線不存在,是人為引入的,故A錯誤;B、小指南針靜止后,針尖指向北方,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由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可知,針尖被地磁南極吸引則針尖為N極,故B錯誤;C、銅不能被磁化,故C錯誤;D、在地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指示南北,若自制指南針靜止時大角度偏離南北方向,說明該處存在除地磁場以外的其他磁場,在該磁場的作用下,指南針不再指示南北,故D正確。故答案為:D。8.(2023八下·杭州期中) 如圖所示為家庭電路的一部分,對其按如下順序檢測:①閉合開關S1,燈L1亮;②斷開開關S1,閉合開關S2,燈L2不亮;再用測電筆測試a、b兩點,發現只有測a點時,氖管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是( )A.a、b兩點間斷路 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C.燈L2短路 D.燈L2斷路【答案】A【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 對各個選項中的故障進行分析,推測可能出現的現象,哪個與題目描述一致,哪個就是正確選項。【解答】A、a.b兩點間斷路,開關S1閉合時,燈泡L1正常與火線和零線相連,會正常發光。而開關S2閉合時,L2只與火線連通,沒有與零線連通,因此不會發光。a點雖然接在零線上,但是通過燈泡L2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發光,故A正確。B、b點左側的零線斷路入時,燈泡L1與零線斷開,則 開關S1閉合時,它不會發光,與題意不符,故B錯誤。C、燈L2短路時,一旦閉合開關S2,保險絲就會熔斷,此時測電筆接觸a點也不會發光,故C錯誤。D、燈L2斷路,閉合開關S2時,a點不能與火線相連,因此測電筆接觸時不會發光,故D錯誤。故答案為:A。9.(2025八下·濱江期中)現有一瓶未貼標簽的常見金屬R。為了測定R的相對原子質量,準確稱取一定量該金屬粉末,在坩堝內加熱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屬氧化物(由R和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冷卻后再稱重。獲得如表數據。已知R的化合價為+2價,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金屬質量(g) 金屬氧化物質量(g)32.0 40.0A.24 B.56 C.64 D.65【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化合價書寫R氧化物的化學式,再根據化學式計算R與O元素的質量比。【解答】 設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根據R元素的化合價可知,R與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RO;R與O元素的質量比為x:16=32.0g:(40.0g-32.0g),解得:x=64。故選C。10.(2025八下·濱江期中)如圖所示的四個裝置,以下關于演示其物理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圖a可用來演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B.圖b可用來演示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C.圖c可用來演示發電機的原理D.圖d可用來演示電磁鐵電流大小與磁性強弱的關系【答案】A【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解析】【分析】觀察圖片,分析描述的物理過程,確定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解答】 A.圖a中有電池,驗證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實驗,故A正確;B.圖b中沒有電池,驗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時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實驗,故B錯誤;C.圖c中驗證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這是奧斯實驗,說明了電流的磁效應,發電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故C錯誤;D.圖d中電流大小一定,匝數多的線圈吸引較多的鐵釘,驗證了磁性強弱與線圈匝關系,故D錯誤。故選A。11.(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科學研究中,有時需要建立一個適當的模型來揭示客觀對象的形態、特征和本質;有時也可以用符號來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下列屬于符號的是( )A.原子結構B.液態水C.節水標志D.條形磁鐵的磁感線【答案】C【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統、過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種表達形式,也可指根據實驗、圖樣放大或縮小而制作的樣品,一般用于展覽或實驗或鑄造機器零件等用的模子。【解答】A、此圖為原子結構模型,故A正確;B、此圖為液態水分子結構模型,故B正確;C、此圖為節水標志,故C錯誤;D、此圖為條形磁鐵的磁感線模型,故D正確。故答案為:C。12.(2024·浙江期末)在如圖所示的密閉裝置中進行白磷燃燒實驗,在白磷被點燃至裝置恢復到室溫的這段時間內,集氣瓶中的氣壓隨時間變化的圖象最接近( )A. B.C. D.【答案】D【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解析】【分析】根據磷燃燒消耗氧氣并放出大量熱及反應過程中壓強的變化情況分析。【解答】白磷點燃后發生燃燒,燃燒放熱,裝置內壓強會明顯變大,反應結束后溫度慢慢恢復,壓強又減小,因磷燃燒消耗氧氣,氧氣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則最終壓強停留在0.2P0處。故選D。13.(2021八下·濱江期末)如圖是小敏設計的汽車尾氣中CO排放量的檢測電路,當CO濃度高于某一設定值時,電鈴發聲報警,圖中氣敏電阻R1阻值隨CO濃度的增大而減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鈴應接在A和C之間B.當CO濃度升高,電磁鐵磁性減弱C.用久后,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1會減小,報警時CO最小濃度比設定值高D.為使該檢測電路在CO濃度更低時報警,可將R2控制電路的滑片向下移【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報警時銜鐵的位置判斷;(2)根據一氧化碳濃度變化確定氣敏電阻的阻值變化,再確定電流大小變化,最終確定電磁鐵磁場強弱變化;(3)根據電壓變化確定電流變化,進而判斷電阻變化,最終確定一氧化碳的濃度變化。(4)電磁鐵被吸合時的電流大小不變,則總電阻不變,根據R總=R2+R1分析即可。【解答】AB.一氧化碳的濃度增大,氣敏電阻阻值減小,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增大,磁場變強,銜鐵被吸下來,接通BD所在的電路而報警,則電鈴應該接再BD之間,故A、B錯誤;C.用久后,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1會減小,當一氧化碳達到原來報警的濃度時,通過電磁鐵的電流偏小而不能報警。此時只有繼續增大一氧化碳的濃度,使氣敏電阻的阻值更小,才能實現報警,故C正確;D.一氧化碳的濃度更低時,氣敏電阻的阻值更大,為了保持總電阻不變,此時需要變阻器的阻值減小,即滑片向上滑動,故D錯誤。故選C。14.(2025七下·路橋期中)小科他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為教具,如圖所示。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下列物質可以用丙模型表示的是()A.CO2 B.Mg3N2 C.Al2O3 D.CaCO3【答案】C【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根據題意,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進行分析判斷。【解答】甲、乙模型分別NaCl、MgCl2的形成,由圖示可知,凹角和凸角的模型分別表示陽離子和陰離子,則丙由2個帶正電荷的陽離子和3個帶負電荷的陰離子構成,比較以下4個選項可知,只有C選項符合要求。故答案為:C。15.(2021九上·拱墅月考)科學家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N2、N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N4的說法正確的是( )A.N4由2個N2分子構成B.N4中N的化合價為+4價C.N4是一種單質D.N4與N2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學性質相同【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根據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分子由原子構成,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0,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單質及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分析。【解答】A、 N4由N4分子構成 ,不含氮分子,不符合題意;B、 N4中N的化合價為0價 ,不符合題意;C、 N4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單質 ,符合題意;D、 N4與N2的組成元素相同,但因分子構成不同因此化學性質相同 ,不符合題意;故選C。16.(2025八下·柯橋月考)“高顏值”的磁懸浮音箱(圖甲)深受年輕人喜愛。音箱底部有一塊磁鐵,圓柱狀底座內部有電磁鐵,原理如圖乙。為了適應不同需求,音箱的懸浮高度是可調的,下列能使音箱的高度上升的做法是( )A.減少線圈的匝數 B.減小電源電壓C.滑片P向右移動 D.抽掉電磁鐵鐵芯【答案】C【知識點】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電磁力隨距離的增大而減小,隨距離的減小而增大,據此結合影響電磁鐵磁場強弱因素的知識判斷。【解答】 A.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將電磁鐵的線圈匝數變少,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A錯誤;B.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減小電源電壓,電路中的電流也會減小,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B錯誤;C.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會增大,音箱受到的磁力增大,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上升,故C正確;D.閉合開關S,若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抽掉電磁鐵鐵芯,音箱受到的磁力減小,音箱在底座上懸浮時的高度會變低,故D錯誤。故選C。17.(2025·龍港模擬)高等植物的葉綠體中有兩種葉綠素:葉綠素a(化學式為C55H72O5N4Mg)和葉綠素b(化學式為C55H70O6N4Mg)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植物的所有細胞內都含有葉綠體B.兩種葉綠素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完全相同C.兩種葉綠素的性質完全相同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植物合成葉綠素需要鎂元素【答案】D【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解析】【分析】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于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除以相對分子質量。【解答】A、并不是所有植物細胞內都含有葉綠體,例如洋蔥表皮細胞中就沒有葉綠體,故A錯誤;B、由兩種葉綠素的分子式可知,分子中碳原子個數相同,但兩種葉綠素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可知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同,故B錯誤;C、兩種葉綠素的分子不同,可知化學性質不同,故C錯誤;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葉綠素中含有鎂元素,說明合成葉綠素需要鎂元素,故D正確。故答案為:D。18.(2025八下·蕭山期中)在科技展會上,小科給大家展示了一個由電磁鐵控制的浮沉子,通過調節滑片,就可以讓小瓶子上浮、下沉或懸停在水中,它的原理如圖所示(磁鐵固定在活塞上),閉合開關S后,移動滑片P,使小瓶子懸停在圖示位置。對此,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電磁鐵和條形磁鐵之間相互吸引B.若將滑片P向左移,電磁鐵的磁性會變弱C.若將滑片P向右移,小瓶子將會上浮D.小瓶子上浮時,小瓶子中的氣體體積變小【答案】C【知識點】電磁鐵的構造和原理;電磁鐵的其他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安培定則判斷電磁鐵的N、S極,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分析;(2)根據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判斷電路中的電流變化、電磁鐵磁性強弱的變化;(3)結合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小瓶子的浮沉情況。【解答】 A、由圖可知,該電路為串聯電路,電流從螺線管的右側流入,根據安培定則可知,電磁鐵的右端是N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則電磁鐵和條形磁鐵之間相互排斥,故A錯誤;B、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小,電路的電流變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故B錯誤;CD、若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變大,電路的電流變小,電磁鐵的磁性變弱,電磁鐵與磁鐵排斥作用變小,活塞向左運動,大瓶內空氣氣壓變小,小瓶子的水會擠出來,小瓶子中的氣體體積變大,小瓶子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小瓶子將上浮,故C正確,D錯誤。故答案為:C。19.(2025九下·上城模擬)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關閉閥門①和②,給予裝置充足光照4小時后,打開閥門①和②并擠壓塑料袋,觀察實驗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前必須對植物暗處理以消耗原有有機物B.實驗過程中,I袋內的葉片不能進行呼吸作用C.實驗結束后,甲試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一定變渾濁D.I、II袋內產生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蒸騰作用【答案】D【知識點】蒸騰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和產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解析】【分析】(1)暗處理目的:把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排除原有有機物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一般針對驗證光合作用產物等實驗 。(2)呼吸作用:活細胞時刻都在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二氧化碳等 。(3)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植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 。(4)蒸騰作用: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表面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會在密閉環境中形成水珠 。【解答】A、此實驗主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不是驗證光合作用產物,不需要暗處理消耗原有有機物 ,A 錯誤。B、活細胞時刻進行呼吸作用,Ⅰ 袋內葉片只要是活的就能進行呼吸作用 ,B 錯誤。C、Ⅰ 袋內葉片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會消耗二氧化碳,若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產生的二氧化碳被消耗,甲試管澄清石灰水不一定變渾濁 ,C 錯誤。D、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水分以水蒸氣形式散失,在 Ⅰ、Ⅱ 袋這樣的密閉環境中遇冷會凝結成水珠,所以袋內水珠主要來自植物蒸騰作用 ,D 正確。故答案為:D。20.(2025八下·青田期中)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物 質 x Y z w反應前的質量(g) 2 1 16 16反應后的質量(g) 12 m 8 14A.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C.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12gD.參加反應的Z與W 的質量比為4:1【答案】D【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解析】【分析】反應后質量增加的屬于生成物,反應后質量減少的屬于反應物,反應后質量不變可能屬于催化劑;本題可分析X、Z、W三種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情況,確定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然后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Y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進而可以確定反應類型。【解答】 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X的質量增加了12g-2g=10g,故X是反應物,生成的X的質量為10g;同理可以確定Z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16g-8g=8g;W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W的質量為16g-14g=2g;由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A.由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A錯誤;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Z和W,生成物是X,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B錯誤;C.由上述分析,反應后生成X的質量為了12g-2g=10g,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8g:2g=4:1,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0分)21.(2025八下·臨平期中)在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的實驗中,小明將組裝好的電動機模型、滑動變阻器、電源、開關串聯起來如圖甲所示。(1)小明閉合開關,發現線圈不轉,她用手輕輕轉了一下線圈,電動機模型開始正常轉動。線圈原來不轉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線圈處于平衡位置 B.電源正負極接反了 C.磁鐵沒有磁性(2)若要電動機轉速加快,小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移動。(3)完成以上實驗后,小明取下圖甲中的電源換上小燈泡,在模型的轉軸上繞上細線,如圖乙所示,然后快速拉動細線,使線圈轉動起來,結果小燈泡發光,此時這模型就相當于 機。【答案】(1)A(2)左(3)發電機【知識點】滑動變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電磁感應;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原理與工作過程;發電機的構造和原理【解析】【分析】(1)若電源正負極接反,線圈會反方向轉動,不會不轉;若磁鐵沒有磁性,則轉動線圈,電動機模型不會轉動。(2)電動機轉速與電流大小及磁場強度有關,電流越大,磁場強度越大,轉速越快。(3)發電機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閉合回路的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解答】(1)閉合開關,發現線圈不轉,她用手輕輕轉了一下線圈,電動機模型開始正常轉動的原因是剛開始線圈處于平衡位置,受力平衡,所以不會轉動。故答案為:A。(2)要想讓轉速變快,可通過電路中的電流來實現,則應減小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故將滑片向左移。(3)快速拉動細線,使線圈轉動起來,結果小燈泡發光,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與發電機的能量轉化形式相同,可知此模型相當于發電機。22.(2025八下·臨平期中)如圖所示,條形磁鐵置于水平面上,電磁鐵與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逐漸向左移動時,條形磁鐵一直保持靜止。則:(1)電磁鐵右端是 極。(2)在此過程中條形磁鐵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將 (填“不變”“逐漸變大”或“逐漸變小”),方向 。【答案】(1)N(2)逐漸變大;水平向左【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摩擦力的存在;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回到電源負極,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磁鐵的磁極。(2)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及線圈匝數有關,在匝數一定時,電流越大,磁力越大。【解答】(1)電流在線圈中自上而下流動,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電磁鐵右端為N極。(2)滑片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減小,由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增強,對條形磁鐵的吸引力增大,條形磁鐵始終靜止,受力平衡,可能靜摩擦力逐漸變大。平衡力方向相反,電磁鐵給條形磁鐵向右的吸引力,可知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23.(2023八下·杭州期中)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氧元素,則和的質量比是 。若使和中含有相同質量的氫元素,則和的分子個數比為 。【答案】18:17;1:1【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式的含義計算;【解答】根據題意,氧元素質量相等,則氧原子個數也相等; 一個H2O與H2O2的分子中氧原子個數比為1: 2,要氧原子個數相等,所需H20與H2O2的分子個數比為2: 1, 用2: I分別乘以H2O與H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比18: 34, 則有36: 34=18: 17;由于氫元素質量相等,則氫原子個數也相等,一個H2O與H2O2的分子中氫原子個數比為1: I, 要氫原子個數相等,所需H2O與H2O2的分子個數比為1: 1。24.(2025八下·瑞安期中)實驗室常用下列A-D裝置來制取和收集氧氣。(1)若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來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分別是圖甲中的 。(2)小科利用如圖乙所示裝水的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應從 (選填“a”或“b”)管通入;但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 (多選)。A.瓶中水沒有排干凈 B.導管口剛有氣泡時開始收集氧氣C.收集前未將集氣瓶灌滿水 D.收集滿氧氣的集氣瓶正放在桌面上(3)在完成制取并收集氧氣后,小科進行了檢驗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他取一根光亮的細鐵絲繞成螺旋狀,一端系上一根火柴,另一端系在一根粗鐵絲上,點燃火柴,待火柴將要燒完時,立即伸進一瓶預留少量水的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可以觀察到的現象: 。【答案】(1)BD(2)b;BC(3)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并放出大量的熱【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原理;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解析】【分析】(1)若反應物均為固體,選擇的發生裝置為A。(2)瓶內水未排盡不會對氧氣的純度造成影響;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收集滿后要集氣瓶要正放。(3)描述實驗現象時,不能出現生成物的名稱。【解答】(1)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固液不加熱,可知選擇的發生裝置為B;氧氣密度大于空氣,應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可知收集裝置選擇的是D。故答案為:BD。(2)排水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短管即b端進入集氣瓶,將水從長管即a管排出。氧氣不純,可能是因為一有氣泡就收集,剛開始收集的氣泡是裝置內殘留的空氣。與可能是因為收集前集氣瓶內沒有灌滿水,殘留的空氣與氧氣混合,導致氧氣不純。故答案為:BC。(3)鐵絲可以在純氧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生成黑色固體。25.(2025八下·瑞安期中)斷路器因方便、安全,被廣泛使用。(1)下圖為斷路器的工作原理圖,當電流過大時,它的工作順序是 。 (填序號)①接觸點斷開②簧鎖裝置脫開③電流過大,雙金屬片發熱就多④雙金屬片彎曲,觸動簧鎖裝置(2)漏電保護斷路器俗稱家用漏電保護器。正常情況下,進戶線中流入的電流I1和流出的電流I2相等,住戶家中沒有電流流向地面,即圖乙中I3為零。如果電路中某處發生漏電,漏電保護器便會迅速自動切斷電路。①漏電保護器實質上就是一個 (選填“電源” “用電器”或“開關”)。②如果電路中發生漏電,請判斷流入的電流I1和流出的電流I2的大小關系: 。【答案】(1)③④②①(2)開關;I1>I2【知識點】熔斷器的作用及保險絲的選擇方法【解析】【分析】(1)雙層金屬片材料不同,圖中左側的金屬片受熱膨脹程度更大,導致金屬片整體向右彎曲。(2)根據漏電保護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其在電路中相當于一個開關,火線輸出的電流與回到零線的電流不相等時,會將電路切斷。【解答】(1)當電路中電流過大時,由于電流具有熱效應,雙層金屬片受熱膨脹,因為兩種金屬受熱膨脹程度不同,導致金屬片彎曲,觸動右側的簧鎖裝置,簧鎖裝置脫離,導致觸點斷開,電路被切斷。故答案為:③④②①。(2)①由“如果電路中某處發生漏電,漏電保護器便會迅速自動切斷電路”可知,漏電保護裝置相當于一個開關,可以控制電路的通斷。②發生漏電,即I3不為零,此時,可知I1>I2。26.(2025八下·溫州期中)如圖是簡易“電動火車”的示意圖,把一個干電池兩端吸有圓柱形強磁鐵的“結合體”,放入很長的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螺旋線圈內(線圈和干電池會構成閉合回路),干電池和強磁鐵的“結合體”就會在螺旋線圈內運動。(1)為了使小火車能順利的運動,螺旋線圈最好選擇哪一種材料組成____(填字母)。A.鐵 B.銅 C.陶瓷 D.塑料(2)如圖所示,小火車將 (填“向左”或“向右”)運動。(3)若小火車不能在線圈中運動,你認為下列改進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號)。①線圈可以用漆包線繞成,確保各處絕緣 ②調換磁極 ③換用磁性更強的磁體 ④換一節新的干電池【答案】(1)B(2)向右(3)③④【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則;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線圈因選擇導電性好又不能被磁化的材料制作。(2)根據右手螺旋定則判斷螺線管的磁場方向,再根據磁極間相互作用進行判斷。(3)小火車不動,可能是因為磁力過小,可通過增強磁場強度來增大磁力,使小火車開始運動。【解答】(1)A、鐵會被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小火車的運動,故A錯誤;B、銅是導體,不能被磁化,故B正確;CD、陶瓷和塑料屬于絕緣體,不能導電,故CD錯誤。故答案為:B。(2)右側為電源正極,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螺線管右端為S極,與小火車右側的N極相互吸引,可知小火車將向右運動。(3)①線圈和干電池會構成閉合回路,強磁與線圈在任何位置都應保持良好的接觸,故①錯誤;②調換磁極,磁體間的相互作用發生改變,但磁力大小不變,小火車仍不能運動,故②錯誤;③換用磁性更強的磁體,磁場強度變大,磁力增大,小火車可以運動,故③正確;④換一節新的干電池,電路中電流增大,線圈的磁場增強,磁力增大,故④正確。故答案為:③④。27.(2025八下·海曙期中)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 發生的。如圖是用來描繪某一磁體周圍磁場的部分磁感線,若在b點放置一個可自由轉動的小磁針,則小磁針靜止時,其N極指向 處。(選填“P”或“Q”)【答案】磁場;Q【知識點】磁體、磁極、磁化;磁極間的相互作用;磁場和磁感線【解析】【分析】磁場的性質是對于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磁感線是為了描述看不見的磁場而引入的,磁感線的曲線方向表示磁場的方向,磁場方向跟放在該點的小磁針的北極指向一致。【解答】磁體間力的作用是通過磁場發生的;根據圖示的磁感線方向可知,b點的磁場方向指向Q,也就是小磁針靜止在該點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即N極指向Q點。28.(2025七下·義烏期中)甲醇有“液態陽光”之稱,可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得,其原理和反應如圖所示。(1) 圖1是二氧化碳合成甲醇的微觀過程。由圖1可知,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2) 圖2中原料B可通過電解C來獲得,物質B的化學式是 。【答案】(1)3:1:4(2)H2【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來分析;(2)根據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來分析。【解答】 (1)甲醇中所含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1×4):16=3:1:4;(2)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用二氧化碳和氫氣制取甲醇的同時,還生成了水,則C是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分解為氫氣和氧氣,B是制甲醇的反應物之一,則B是氫氣,其化學式為H2。29.(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是“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分布”的實驗,先在硬紙板上均勻地撒滿鐵屑,通電后輕敲紙板,觀察鐵屑的排列情況。(1)實驗中輕敲紙板的目的是 ,使鐵屑受到磁場力的作用力而有規律地排列,說明力能 。(2)為了進一步探究通電螺線管周圍磁場的方向,可用 代替鐵屑進行實驗。【答案】(1)減小鐵屑與紙板的摩擦;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小磁針【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解析】【分析】 (1)周圍鐵屑會被磁化,但由于其與紙板的摩擦力太大,它不能自己轉動,因此實驗中輕敲紙板。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的知識解答。(2)放在磁場的小磁針會由于磁力而發生偏轉。【解答】 (1)由于周圍鐵屑會被磁化,但由于其與紙板的摩擦力太大,它不能自己轉動,因此實驗中輕敲紙板的目的是減小鐵屑與紙板的摩擦,使鐵屑受到磁場的作用力而有規律地排列,這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由于放在磁場的小磁針會由于磁力作用而運動,因此為了進一步探究通電直導線周圍磁場的方向,可用小磁針代替鐵屑進行實驗。30.(2025八下·青田期中)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請寫出甲和乙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該反應類型屬于 反應。【答案】;化合反應【知識點】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進而確定反應的方程式;(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和種數,確定反應的基本類型。【解答】(1) 由圖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硫和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三氧化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由于生成物只有一種,那么為化合反應。31.(2023八下·金華期中)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微型實驗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1)擠壓滴管,觀察 到左側裝置中產生大量氣泡,微熱燃燒管,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由此可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2)打開燃燒管左側膠管,通入氮氣,燃燒的磷很快熄滅,體現出的滅火原理為 。【答案】(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隔絕氧氣(空氣)【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過氧化氫會被二氧化錳催化分解出氧氣,供給白磷和紅磷的燃燒。【解答】(1)觀察到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是因為紅磷燃燒時的著火點更高;(2)氮氣對于磷而言不是助燃劑,故使其缺少助燃劑達到滅火的效果。故答案為:(1)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 隔絕氧氣(空氣)32.(2025八下·玉環期中)圖甲為某家用電路示意圖,為防止電路短路而引發火災,小明欲將某款雙金屬片段路器接入該家庭電路中,圖乙為斷路器分別在“電路正常”和“某處短路”兩種狀態的示意圖。(1)圖甲中燈泡與插座的聯接方式是 。(2)將圖乙的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應選擇a. b. c中的 兩個接線柱。(3)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若用測電筆測試插座三個孔的帶電情況,其中能使氖管發光的是 ____。(可多選)A.接地插孔 B.零線插孔 C.火線插孔(4)一般的斷路器由雙層金屬片組合而成,圖乙中斷路器的雙層金屬材料分別為銅和鐵,已知銅片在受熱時的膨脹程度比鐵大,則圖中上層的金屬材料為 (填“銅”或者“鐵”)【答案】(1)并聯(2)a、c(3)B;C(4)銅【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家庭電路中的用電器是并聯的;(2)斷路器接入電路中時,電路是正常工作的;(3)N處為零線;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會發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4)斷路器中雙金屬片的工作原理:雙金屬片由兩種熱膨脹系數不同的金屬組成,受熱時膨脹程度不同會發生彎曲,從而斷開電路 。熱膨脹系數大的金屬在溫度升高時伸長更多 。【解答】(1)由圖可知,燈泡與插座工作時互不影響,是并聯的;(2)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斷路器正常工作,應選擇a、c兩個接線柱;(3)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線,左孔通過燈泡接到火線上,所以火線插孔、零線插孔都能時測電筆的氖管發光,故BC正確。(4)已知銅片在受熱時的膨脹程度比鐵大,斷路器工作時,上層金屬膨脹程度大才能向下彎曲斷開電路,所以上層的金屬材料為銅 。33.(2025八下·杭州期中)鐵攝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鐵性貧血,常見癥狀有無力、頭暈、氣短等。(1)某些食物中富含鐵,可以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如每 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指的“鐵” (選填“能”或“不能”)被磁鐵所吸出。(2)市場上有一種常見的補鐵藥物:琥珀酸亞鐵(C4H4FeO4),其規格如下表所示:【藥物名稱】 琥珀酸亞鐵片劑【成分】 每片含琥珀酸亞鐵0.1克及其它輔料蔗糖等。【適應癥】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及治療。【用法與用量】 口服用于治療:成人一日2~4片,兒童一日1~3片,分次服用用于預防:成人一日1片,孕婦一日2片,兒童一日0.5片【用后須知】 如服用過量或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立即就醫①琥珀酸亞鐵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 。②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 毫克鐵元素 (結果保留一位小數)(3)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作為他的同學,你的建議是: 。【答案】(1)不能(2)12:1;16.3(3)趕緊就醫,查明病因【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1)根據物質是由元素組成進行分析;(2)①根據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進行分析;②先計算出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根據題中的信息和數據進行計算;(3)根據人體有病需要就醫的原則進行回答。【解答】 (1)物質是由元素組成,每100克鴨血中約含有30.5毫克的鐵,這里的“鐵”是指鐵元素,不是金屬鐵,不能被磁鐵所吸出;(2)①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碳、氫元素質量之比為(12×4):4=12:1;②琥珀酸亞鐵(C4H4FeO4)中的鐵元素質量分數為;兒童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按照使用說明書上的用法和用量來服用,一天可攝入鐵的質量為0.5×0.1×32.56%=0.01628g≈16.3mg;(3)小明感到頭暈、氣短,認為自己得了缺鐵性貧血癥,也可能有其它疾病出現,作為他的同學,我的建議是趕緊就醫,查明病因。34.(2024七下·余姚期中)維生素C(化學式:C6H8Ox)又叫做抗壞血酸,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1)維生素C相對分子質量為176,則x為 。(2)維生素C分子中的碳原子為碳-12原子。在自然界中碳-12原子的同位素原子為碳-13、碳-14,分別可表示為12C、13C、14C,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A.12C、13C、14C中的中子數相同B.、13C、14C的核外電子數相同C.12C、13C、14C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同D.12C、13C、14C中的質子數分別為12、13和14(3)維C銀翹片是一種清熱解毒的藥物,規格如下:每片含維生素C49.5毫克、對乙酰氨基酚105毫克、馬來酸氯苯那敏1.05毫克。由此可知維C銀翹片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答案】(1)6(2)C(3)混合物【知識點】同位素;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2)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據此分析判斷;(3)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由多種物質組成混合物。【解答】(1) 維生素C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那么得到:12×6+1×8+16x=176,解得:x=6;(2)12C、13C、14C同屬于一種元素,則質子數相等,都是6。而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不等。根據“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可知,它們的中子數不等,故C正確,而A、B、D錯誤。故選C。(3)根據題意可知, 維C銀翹片由維生素、 對乙酰氨基酚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組成,屬于混合物。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11分)35.(2025·普陀模擬)小科利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探究質量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發現問題】有同學質疑:該方案中既沒有氣體參加反應,也沒有氣體生成,為什么也要用密閉裝置呢 于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同學再次實驗,并使用pH傳感器測定錐形瓶內溶液pH,其數據如圖。分析圖像可知,反應開始階段溶液的酸性逐漸 (填“增強”或“減弱”)。那么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硫酸銅溶液和鐵作用所致。猜想二:可能是硫酸銅溶液和空氣作用所致。猜想三:可能是硫酸銅溶液、鐵及空氣共同作用所致。【進行實驗】為驗證上述猜想,現提供如下用品:用煮沸并迅速冷卻的蒸餾水配成4%的硫酸銅溶液、潔凈的鐵釘、pH傳感器等。實驗過程如下表,請完成表格中★處的填空。 。實驗序號 實驗1 實驗2 實驗3實驗內容實驗現象 pH 先減小后略增大 pH略增大 pH不變實驗結論 猜想 成立(3)【反思拓展】通過以上探究活動,請分析該方案采用密閉裝置的原因是 。【答案】(1)增強(2)4%的硫酸銅溶液5mL;三(3)防止空氣中的物質參加反應或防止溶液因酸性增強與鐵反應生成氫氣【知識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金屬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常溫下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且pH值越小,酸性越強。(2)根據現象可知,只有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會減小,可知猜想三正確。(3)鐵是活潑金屬,能與酸反應產生氫氣,若裝置敞口,氫氣會逸出,影響探究。【解答】(1)由圖乙可知,剛開始時pH值逐漸減小,說明酸性逐漸增強。(2)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處的內容為:4%的硫酸銅溶液5mL。由實驗現象可知,當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先減小后略增大,可知導致pH值減小是硫酸銅溶液、鐵及空氣共同作用所致,故猜想三正確。(3)由(2)可知,當硫酸銅溶液、空氣和鐵均存在時,pH值先減小,溶液酸性過強可能會導致鐵與酸反應產生氫氣,為防止氫氣逸出,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探究。36.(2025·普陀模擬)螺螄粉是風靡全國的網紅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筍。小科同學對酸筍發酵很感興趣,于是設計并進行了以下實驗:第一步 將新鮮竹筍洗凈,切絲,煮熟。第二步 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然后★放置,其他條件相同且適宜。第三步 A 組 B組 C組用1%的食鹽水腌制 用7%的食鹽水腌制 用12%的食鹽水腌制實驗結果 第3天酸化, 第11 天出現腐臭 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現腐臭 酸化不明顯, 第60天出現腐臭(1)該實驗探究的目的是研究 對酸筍發酵快慢的影響。(2)實驗第三步要對發酵罐體進行高溫處理的目的是 。(3)第三步“★”表示的放置方式是 (選填“密封”或“敞開”)。(4)根據實驗結果分析,酸筍腌制如何實現迅速酸化并適當延長保存時間: 。【答案】(1)食鹽水的濃度(2)高溫殺死雜菌,排除對實驗產生干擾(3)密封(4)利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分析】(1)由控制變量法可知,唯一變量即為探究的影響因素。(2)為防止容器內原有的微生物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在實驗前進行殺菌處理。(3)為防止外界環境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裝置密閉。(4)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既要酸化快,又要延長保質期,可先用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增大食鹽濃度以延長保質期。【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變量為食鹽水的濃度,可知探究的是食鹽水的濃度對酸筍發酵快慢的影響。(2)進行高溫處理可以殺死雜菌,防止其對實驗造成干擾。(3)為防止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對實驗造成干擾,應將罐體密閉。(4)由表中數據可知,使用濃度為1%的食鹽水酸化速度最快,12%的食鹽水條件下變質速度最慢,所以應利用1%的食鹽水腌制,三天后再添加適量食鹽。37.(2025·路橋模擬)小柯選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小柯在檢查裝置氣密性時 打開止水夾,將右側導管浸入水中,用手緊握集氣瓶,看到 ,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2)氣密性符合要求后,小柯在燃燒匙中裝入足量紅磷后點燃并迅速放入集氣瓶中進行實驗,會看到 ,證明集氣瓶中氧氣被消耗。(3)小柯處理數據發現測得氧氣體積分數小于真實值,導致上述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4)小妍用鐵粉代替紅磷進行實驗,并用氧氣傳感器分別測定容器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隨時間變化的數據,如圖乙所示。請選擇其中一種方案并說明優缺點: 【答案】(1)有氣泡產生(2)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打開止水夾后,水倒流進入集氣瓶中(3)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4)紅磷,反應快但消耗氧氣不徹底/鐵粉,反應慢但消耗氧氣更徹底【知識點】氣體裝置的裝配、連接、選擇與氣密性檢查;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解析】【分析】(1)裝置氣密性良好,說明能形成穩定的壓強差,空氣受熱膨脹逸出。(2)氧氣被消耗,裝置內壓強減小,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3)氧氣體積分數偏小的原因有:裝置漏氣、紅磷不足、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4)對比圖乙兩幅圖可知,使用鐵粉誤差小,使用紅磷反應快。【解答】(1)用手捂住集氣瓶,瓶內氣體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受熱膨脹而逸出,可以將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2)紅磷將在集氣瓶內燃燒,產生大量白煙,冷卻后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水壓入集氣瓶,說明集氣瓶內的氧氣被消耗。(3)體積偏小,可能是因為沒有冷卻至室溫就打開止水夾,此時氣體仍處于膨脹,之中,壓強減小量偏小;也可能是因為有部分水殘留在導管中,未進入集氣瓶。(4)由圖可知,使用鐵粉能將氧氣消耗的更徹底,誤差更小,但所需時間過長。四、綜合題(每空1分,計算小題2分,共9)38.(2025·舟山模擬)某工廠生產的NaCl產品中含有雜質MgCl2,化學興趣小組取100g樣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該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每次30g,充分反應。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g 30 30 30 30 30累計生成沉淀的質量/g 2.9 5.8 8.7 11.6 11.6請完成下列各題:(1)第 次恰好完全反應。(2)樣品中MgCl2的質量是 g。(3)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規范的計算過程)【答案】(1)4(2)19(3)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y。y=23.4g反應后溶質的質量=100g-19g+23.4g=104.4g反應后溶液的質量=100g+313.6g+4×30g-11.6g=522g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知識點】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鹽的性質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據表中數據進行分析,不再產生新的沉淀,說明反應已完全。(2)根據氫氧化鎂沉淀的質量結合方程式計算氯化鎂的質量。(3)根據方程式計算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量,注意原溶液中也含有氯化鈉,兩者之和為反應后溶質的質量。【解答】(1)由表中數據可知,第5次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沉淀點的質量沒有增多,說明第4次實驗時溶液中的氯化鎂已經完全反應。(2)解:設氯化鎂的質量為x。x=19g。39.(2025·舟山模擬)“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這是我國對世界的莊嚴承諾。碳達峰是指在某個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過節能減排和吸收二氧化碳,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1)碳封存是指通過技術或自然過程將二氧化碳(CO2)從大氣中捕獲并長期儲存,以減少溫室氣體濃度的技術或方法。下列做法屬于碳封存的是____(選填字母)。A.推廣使用氫能源B.將CO2注入深層地質構造(2)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環節,小科同學認為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碳,遭到了小舟同學的反對,請說出一點他的反對理由 。(3)為了實現CO2資源化,將含有22噸CO2的工業尾氣通過NaOH 溶液進行吸收,共消耗 NaOH溶液200噸(尾氣中其他成分不與NaOH 溶液反應),求該 NaOH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答案】(1)B(2)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不穩定,很難長期保存二氧化碳氣體(3)解:設該溶液中NaOH的質量為x。2NaOH+CO2=Na2CO3+H2O80 44x 22t;解答:x=40t;則該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知識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解析】【分析】(1)根據“碳封存”的定義判斷;(2)根據碳酸并不穩定解答;(3)寫出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溶液中氫氧化鈉的溶質質量,最后與溶液質量作比即可。【解答】(1)推廣使用氫能源與二氧化碳無關,而將CO2注入深層地質構造可以達到封存二氧化碳的目的,故選B。(2) 小科同學認為可以用水吸收二氧化碳,遭到了小舟同學的反對, 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而碳酸不穩定,很難長期保存二氧化碳氣體。40.(2025八下·海曙期中)無線充電是一種更便捷的充電方式。如圖甲所示是市場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和充電器。無線充電的原理是:電流通過送電線圈(充電器內)產生磁場,受電線圈(手機上)靠近磁場時就會產生電流,給智能手機充電,如圖乙所示。送電線圈處的工作原理是 (選填“奧斯特”、“法拉第”)發現的,受電線圈處和下圖 (選填序號)所示的原理相同。【答案】奧斯特;B【知識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解析】【分析】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原理類似于變壓器。在發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分析各圖中實驗原理分析解答。【解答】從題意中可知,電流通過送電線圈(充電器內)產生磁場,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工作的,電流的磁效應是奧斯特發現的;A、圖中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是電流的磁效應,故A不符合題意;B、圖中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能夠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故B符合題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2025】八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一)(學生版).docx 【浙教2025】八下科學期末測試拔高培優試卷(一)(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