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下學期漳州三中階段性教學診斷(三)八年級歷史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友情提示:請把答案填涂到答題紙上!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為迎接開國大典的到來,中央組織清理雜草叢生的天安門廣場,每天都有無數群眾趕來參與義務勞動,由于人數過多,不得不進行抽簽。這一現象體現了A.人民對新生政權的期待B.新中國實現了獨立自主C.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D.封建制度已經徹底廢除2.表1所示紀錄片見證了表1A.國共合作序號紀錄片B.國家新生1《中國人民的勝利》C.工業奠基2《解放了的中國》D.春潮涌動3《煙花兒女翻身記》3.表2中的①處應填寫×《六億人民的意志》表2①社會主義建設的楷模杰出貢獻的科學家黃繼光、邱少云焦裕祿、王進喜袁隆平、屠呦呦A.民族團結的典范B.保家衛國的英雄C.鄉村振興的功臣D.改革開放的先鋒4.上甘嶺戰役中,敵軍投入兵力6萬余人,傾瀉近200萬顆炸彈和炮彈。我軍在敵火力、兵力、后勤等全方位絕對優勢下,依靠坑道作戰,在區區3.8平方公里的兩個小山頭激戰43天,寸土未失。這鍛造了A.延安精神B.抗美援朝精神C.鐵人精神D.“兩彈一星”精神5.圖1、圖2所示歷史事件共同反映了圖11953年,新中國圖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進行了全國規模的基層選舉第一次會議的代表進行舉手表決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B.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初步建立C.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奠基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成功實踐6.1960年,蘇聯停止對我國供應大型軋輥。鞍鋼工人王崇倫帶領500多名技術工人,先后突破十幾項技術難題,終于試制成功大型軋輥。這體現鞍鋼工人A.堅韌不拔謙虛謹慎B.市場意識競爭觀念C.樂觀豁達奮勇爭先D.艱苦奮斗創新進取7.表3所示數據的變化主要得益于表3項目年度1952年1957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6791071.4糧食(億噸)1.63921.9505鋼產量(萬噸)135535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貓APP發電量(億度)73193A.土地改革的完成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C.三大改造的開展D.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8.1953年,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有34985人,其中大多分配到工業和交通系統。這種就業去向順應了A.抗美援朝的形勢B.公私合營的訴求C.經濟建設的需要D.祖國統一的夙愿9.史料是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圖3印證的歷史事件是圖3A.土地革命0地p必2訊9應分別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終中高領社工票不D.人民公社化運動o:L10.王進喜被譽為“鐵人”、焦裕祿被稱頌為“黨壹拾分的好干部”,他們共同展示了艱苦奮斗、奮發1950年食行圖強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反映的時代背景是oIoLonon oiopotoA.鞏固新生政權與恢復經濟B.探索建設道路與克服困難C.強調實事求是與思想解放D.推動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11.圖4中介紹的“同志”是圖4A.王進喜有一位同志,與我們年年B.焦裕祿相約于三月,他僅僅憑著C.雷鋒一顆樸實無華的心在生活D.袁隆平中做了些不平凡的事,他12.小崗村村民嚴俊昌說:“‘大包干’之后的名字就被人民永遠銘記就沒有要飯的了。吃飯的問題都解決了,在心里了。誰還出去要飯呢?”這一變化是由于A.三大改造的開展B.家庭聯產承包貴任制推廣C.企業自主權擴大D.“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13.1979年,中國農村家庭在食用油、肉禽蛋類等主要副食品的消費比上年增加了10%,呈現出主食消費減少、副食消費增加的趨勢。這主要得益于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B.鄉鎮企業異軍突起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D.國有企業深化改革14.下列時間軸所示內容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所做的努力。這些舉措1950年1953年1978年土地改蘋農業合作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消滅了封建地主階級B.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C.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D.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5.20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曾計劃建立身份證制度但未能實施:1983年公安部提議實行公民證制度獲批;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正式施行。這一變化折射出A.人口流動需求增加B.信息技術條件成熟C.依法治國方略出臺D.城鄉差距大幅縮小16.1992年,拍賣的槌聲此起彼伏響起,上千萬人峰擁進股市。這表明我國A.邁出了對外開放的步伐B.高科技發展計劃得到實施C.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D.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已啟動17.近年來,江西婺源篁嶺通過“曬秋”農俗與梯田景觀融合,匠心打造“篁嶺模式”,使其變身“網紅打卡地”,村民的年均收入實現了新突破。篁嶺的轉變反映了A.農業合作化的優越性B.包產到戶的穩步推進C.鄉鎮企業的迅速興起D.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