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2 培優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在玉雕中有一種鏤空技法,所謂“鏤空”是指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如圖所示)。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這塊玉不變的物理量是()。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形狀2.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美麗寧波。下列做法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A.對河道開展清淤保潔工作B.提倡步行或騎單車等出行方式C.對垃圾分類后再放入指定的垃圾桶D.提倡焚燒秸稈增加土壤肥力3.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死亡4.下列土壤模型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 )A. B. C. D.5.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滿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汽又會變為固態碘附著在試管內壁上,關于物質碘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C.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6.《地鏡圖》中曾記載利用植物找礦的方法:“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銅錫;山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據此信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利用植物找礦是依據根的生長B.證明植物根吸收礦物質元素能力強C.說明不同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礦物質不同D.土壤中某種元素少,植物就會多吸收7.如圖為女性的生殖系統,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卵細胞是在①中產生的B.精子在②中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C.③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D.懷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過程8.現在果園里很多水果外面都套有一個袋子,如圖所示。這些袋子既能夠保證水果健康,也能保證水果質量。小科嘗試做了如下實驗:在開花前,完全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將甲、乙兩朵桃花分別罩起來,并扎好袋口,可能出現的是( )A.甲能結果,乙不結果 B.甲不結果,乙能結果C.甲、乙均能結果 D.甲、乙均不結果9.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10.既表示某種元素,又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2H B.O C.Fe D.H2O11.近年來,科學家在太空中檢測到氦合氫離子(HeH+),關于1個He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1個原子核 B.共有3個質子C.共有4個電子 D.相對質量為3g12.如下圖粗心的小科同學將等質量的濃鹽水、酒精和蒸餾水(ρ鹽水>ρ蒸餾水>ρ酒精)裝入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后,忘了貼標簽。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幫小科同學來判斷三個容器中所裝的液體( )A.甲是酒精、乙是蒸餾水、丙是濃鹽水B.甲是酒精、乙是濃鹽水、丙是蒸餾水C.甲是濃鹽水、乙是酒精、丙是蒸餾水D.甲是濃鹽水、乙是蒸餾水、丙是酒精13.讀某地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處海拔高于b處 B.a、b兩處相對高度為400米C.河流處的地形是山脊 D.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14.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C15H22O5)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青蒿素是青蒿提取物,能溶于酒精和乙醚,在水中幾乎不溶,它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影響而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可以用乙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C.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D.青蒿素具有熱的不穩定性15.已知一個 SO2分子的質量為 n千克,一個 SO3分子的質量為 m 千克(假設SO2、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別具有相同中子數),若以硫原子質量32分之1作為標準,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一次科學課上,老師拿出了4個表面涂著相同顏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實心正方體金屬塊(上面分別標著1、2、3、4四個數字,漆的質量、體積都忽略不計),老師告訴大家其中兩個是鐵塊,另兩個是銅塊(ρ銅>ρ鐵),同學們測量了每個金屬塊的質量和體積后。老師在黑板上用描點法畫圖象,如圖所示,剛剛描好對應的四個點。聰明的小陽就知道了哪兩個是銅塊哪兩個是鐵塊,請你判斷金屬塊3是 塊,和金屬塊2是同樣材料做的是金屬塊 。17.如圖是幾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有 (填字母)。(2)C與A的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3)圖中的②是 ,圖中的B和D都可以通過產生②來繁殖后代。18.楊梅(如圖甲)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乙);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根據楊梅花的特征推斷,楊梅花屬于 (填“風媒花”或“蟲媒花”)。(2)小科同學吃完楊梅,拿著吐出楊梅核斷定: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顆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時在楊梅果實上會看見白色的小蟲子,這是果蠅幼蟲,其生長周期與蠶類似,右圖能表示果蠅發育過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19.圖甲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1)第15min時該物質處于 (填狀態)。(2)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0.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米。(2)分別從C點和D點出發,沿實線和虛線登上山頂B,坡度較緩的路線是 (填“BC”或”BD”)。(3)山頂B位于山頂A的 方向。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圖是部分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1)表中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是 。(2)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表中Mg、S、Cl三種元素排在同一橫行(周期)是因為 相同。(3)圖a、b、c中屬于陽離子的是 (填離子符號)。22.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1)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所示。則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模型圖是____(填字母序號)。A. B. C. D.(2)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甲。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選填“碳酸鈣”、“二氧化硅”、或“氧化鐵”)。(3)圖乙是小明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乙中的A表示的元素是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黃粉蟲又叫“面包蟲”,干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蛹含蛋白質57%、成蟲含蛋白質60%,故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庫”,被作為宇航員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材料二:科研人員為研究黃粉蟲在降解泡沫塑料中發揮的主要作用,進行了實驗。實驗設計見表,實驗結果見圖1 和圖2。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黃粉蟲幼蟲 500條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麥麩 無食物飼喂時間 30天注:麥麩(小麥種子外皮)是黃粉蟲幼蟲喜愛的食物。(1)黃粉蟲的生長發育類型屬于 (選填“完全變態發育”或“不完全變態發育”);(2)表中★應該為 ,本實驗中設置第三組的目的是 ;(3)通過比較圖2中泡沫塑料組與麥麩組黃粉蟲的存活率,可說明 。24.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C-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魯克斯的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25.為了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七年級(3)班間學分成若干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期,填在下表中。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m3 質量/體積(g*cm-3)1 鋁塊甲 2.7 1 2.72 鋁塊乙 21.6 8 2.73 鋁塊丙 27 10 2.74 銅塊甲 3.9 1 8.95 銅塊乙 71.2 8 8.96 銅塊丙 89 10 8.9(1)稱量物體質量前,應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再調節天平平衡。(2)根據表中數據,小科畫出了銅塊的m-V圖,請在同一坐標上畫出鋁塊的m-V圖。(3)比較第1、2、3或4、5、6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跟它的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4)比較銅與鋁的m-V圖像,可得出結論: 。26. 科學課上,為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某組同學設想: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于是他們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請據圖回答:(1)選擇裝置甲和裝置丁作對照,可以研究 對蒸發快慢的影響;(2)若要探究“空氣流速”對蒸發快慢的影響,應該選擇的裝置是 ;(3)如表是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的數據記錄。實驗組別 實驗1 實驗2 實驗3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電子天平讀數(克) 開始時 7.5 7.5 7.6 7.6 7.4 7.45分鐘后 7.1 6.5 7.3 6.7 7.0 6.6①數據分析:在每組實驗中,5分鐘后裝置甲的質量都比裝置乙大,可以得出裝置甲的無紡布中水蒸發得 (“快”或“慢”);②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可以得出結論: 。27.小科爬山時在山谷陰濕處找到很多腎蕨和鳳尾蘚,發現他們都有根莖葉的結構但卻分屬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這使他很疑惑.于是它帶回一些樣本和同學一起探究.【提出問題】鳳尾蘚是苔蘚植物怎么也有根?【建立假設】鳳尾蘚的根是假根;(1)【獲取事實與證據】小科認為真根除了固定植株外還有 的功能,假如鳳尾薛的根是假根,將其切除應該不會影響它的生存.于是他和同學將腎蕨和鳳尾蘚都分成兩組,對照組不做處理,實驗組都切除根部.兩組都固定在疏松多孔的巖石上,定時澆水和植物營養液.(2)多日后發現腎蕨對照組存活而實驗組死亡,鳳尾蘚 (填實驗預期結果).(3)【得出結論】鳳尾蘚的根是假根;【討論與交流】有同學提出質疑:該實驗結論不嚴謹,他發現切除根部的鳳尾蘚又長出新根,可能是新長出的根承擔了根的功能.【重新設計研究方案】小科和同學們查閱文獻后認為,根是由多種組織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可以用顯微鏡觀察鳳尾蘚的根是否有根的結構來鑒定.【新的研究和證據】經過對鳳尾蘚根部切片的顯微觀察,發現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完全找不到正常根尖的基本結構,比如沒有發現在根尖最頂端具有保護功能的組織 (填根尖結構);(4)也沒有發現正常根毛區中應該有的運輸水和無機鹽的 (填某輸導組織).【再次得出結論】鳳尾蘚的根是假根.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28.(本題6分,每空2分)如圖甲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以提高成活率.下表是某種大樹營養液的部分成分表.營養液成分(克/100毫升)851.010.490.14(1)給大樹輸營養液時,“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到莖的 。(填“導管”或“篩管”)(2)剛移栽的大樹,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較弱的原因是 。A.根毛受損 B.樹葉少蒸騰作用弱 C.土壤中水分和無機鹽太少(3)乙圖表示硝酸鉀KNO3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其中表示鉀元素K的是 。29.(本題6分,每空2分)(2023八下·嘉興期末)某品牌兒童咀嚼鈣片的標簽內容如圖所示,請通過計算后回答下列問題。××兒童咀嚼鈣片(50片裝)[成分]碳酸鈣、維生素D[功效]補鈣[規格]2g/片,鈣片中含碳酸鈣80%。[用法]嚼食(1)碳酸鈣(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 。(2)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3)一歲以后的兒童每天補鈣應該不小于0.6g。若這些鈣全部來自于該咀嚼鈣片,則每日至少服用幾片?30.(本題7分,1-2每空1分,第3題每空2分)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發’現的新元素鎵,鎵是銀白色金屬,科技社團的同學們對這種金屬很好奇,進行了如下探究:(1)將一小塊固態的鎵金屬放入溫水中,金屬變成液態了,這一物態變化為 (選填“熔化”或“液化”).如果放入沸水中,會劇烈反應,產生氫氣,這一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為了測出金屬鎵的密度,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⒉橫梁平衡后進行測量,左盤放好被測金屬,在天平的右盤加了幾個砝碼后,當放入質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若將這最小的砝碼取出,指針偏左.要測出物體的質量,正確方法是 .A.取出最小的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 B.取出最小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C.不取出最小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 D.不取出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⒊接著記錄金屬的質量為 .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與人類關系密切。病毒的發現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根據以上史料,回答下列問題:(1)細菌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結構,但沒有 ,稱之為原核生物。(2)如果麥爾的推測成立,伊萬諾夫斯基的實驗結果應該是 。(3)對于貝杰林克的實驗,以下分析合理的是____。A.應將患病煙草葉片汁液接種于多個培養基B.導致煙草患病的“病原體”能在細菌培養基上獨立生活C.初步推測導致煙草患病的“病原體”不是細菌D.稀釋汁液致病性未減弱可能是“病原體”在植物體內進行了繁殖(4)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病毒侵染細菌”實驗中,觀察到細菌細胞內繁殖出與親代一樣的子代噬菌體,說明 是病毒的遺傳物質。32.(本題8分,每空2分)(2024七上·仙居期末)泡沫鋼是含有豐富氣孔的鋼材料,具有硬度大、密度小、吸能減震、多孔過濾、電磁屏蔽等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建筑工程等領域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某小組對泡沫鋼進行研究:(1)硬度大、密度小是泡沫鋼的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2)泡沫鋼可作為防彈盾牌的內芯,現有一防彈盾牌,經測定其內部泡沫鋼的體積為1000cm3,質量為800克。該防彈盾牌內部泡沫鋼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3)現有另一塊實心鋼制防彈盾牌,為了減質量,將該盾牌內部體積為1000cm3區域的實心鋼替換成等體積的密度為0.6g/cm2泡沫鋼,求替換后該盾牌減少的質量 (本題中實心鋼的密度取8g/cm3)(4)不同密度的泡沫鋼,孔隙度不同。孔隙度是指泡沫鋼中所有氣孔的體積與泡沫鋼總體積之比。現有一塊正方體泡沫鋼,質量為800g,邊長為10cm,該泡沫鋼的孔隙度是____。(本題中實心鋼的密度取8g/cm3)A.1% B.80% C.90% D.99%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2 培優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在玉雕中有一種鏤空技法,所謂“鏤空”是指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如圖所示)。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這塊玉不變的物理量是()。A.質量 B.體積 C.密度 D.形狀【答案】C【解析】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解答】對這塊玉進行“鏤空”雕刻過程中,玉的質量、體積及重力都發生變化,但物質種類和狀態沒有變化,所以密度不變。故答案為:C。2.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美麗寧波。下列做法不符合該理念的是( )A.對河道開展清淤保潔工作B.提倡步行或騎單車等出行方式C.對垃圾分類后再放入指定的垃圾桶D.提倡焚燒秸稈增加土壤肥力【答案】D【解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思想就是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據此分析判斷。【解答】A.對河道開展清淤保潔工作,可以保證過往船舶的順利通行,故A不合題意;B.提倡步行或騎單車等出行方式,可以節約化石能源,減小環境污染,故B不合題意;C.對垃圾分類后再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可以減小環境污染,節約材料和能源,故C不合題意;D.提倡焚燒秸稈增加土壤肥力,但是產生的煙塵會污染環境,故D符合題意。故選D。3.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這一過程稱為(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死亡【答案】B【解析】細胞分裂的結果的細胞的數量增多;細胞生長后細胞的體積變大;細胞分化的結果是形成不同的組織。【解答】由圖可知,造血干細胞轉化為血小板、白細胞和紅細胞,細胞的外形不同,結構不同,功能不同,該過程屬于細胞分化。故答案為:B。4.下列土壤模型中,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壤土類土壤的特點;【解答】 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是壤土類土壤,壤土的特點:通氣、透水、保水、保肥。壤土含大小顆粒、空隙適中、排水和涵水適中。優良的壤土含有高達50%的空隙,內含水和空氣各半,其它為適當比例的碎石、沙粒和黏土,另外還有大量的腐植質。D合理;故答案為:D.5.在試管中放少量碘,塞緊蓋子放入熱水中。當固態碘變為紫色的碘蒸汽并充滿試管后,將試管從熱水中取出,放入涼水中,碘蒸汽又會變為固態碘附著在試管內壁上,關于物質碘的物態變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先放熱升華后吸熱凝華 B.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C.先放熱熔化后吸熱凝固 D.先吸熱熔化后放熱凝固【答案】B【解析】物質會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也會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解答】ACD、由題意,固態碘吸熱變為氣態碘蒸氣的過程叫升華,碘蒸氣放熱變為固態碘的過程為凝華,所以ACD不符合題意;B、根據碘的狀態變化可知,碘先吸熱升華后放熱凝華,所以B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6.《地鏡圖》中曾記載利用植物找礦的方法:“山上有蔥,下有銀;山上有薤,下有金;山上有姜,下有銅錫;山有寶玉,木旁枝皆下垂。”據此信息,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利用植物找礦是依據根的生長B.證明植物根吸收礦物質元素能力強C.說明不同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的礦物質不同D.土壤中某種元素少,植物就會多吸收【答案】C【解析】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植物的根會吸收無機鹽;【解答】從記載中可以知道不同植物對無機鹽的需要不同;故答案為:C.7.如圖為女性的生殖系統,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卵細胞是在①中產生的B.精子在②中與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C.③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D.懷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過程【答案】D【解析】圖中①是卵巢、②是輸卵管、③是子宮。【解答】A、①是卵巢,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②是輸卵管,為受精提供場所,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③是子宮,是胚胎發育的主要場所,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懷孕是指受精卵成功在子宮內壁著床,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8.現在果園里很多水果外面都套有一個袋子,如圖所示。這些袋子既能夠保證水果健康,也能保證水果質量。小科嘗試做了如下實驗:在開花前,完全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將甲、乙兩朵桃花分別罩起來,并扎好袋口,可能出現的是( )A.甲能結果,乙不結果 B.甲不結果,乙能結果C.甲、乙均能結果 D.甲、乙均不結果【答案】D【解析】桃花是蟲媒花,雌蕊經異花傳粉受精后,子房可發育成果實,據此分析判斷。【解答】用透明塑料袋將甲、乙兩朵桃花分別罩起來,并扎好袋口,這樣就隔斷了花粉傳出和傳入的可能,而乙去掉了雄蕊無法進行授粉,甲只有雄蕊,無法發育成果實,所以甲和乙都不結果,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9.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B.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C.細菌能夠使食品腐敗、傷口化膿,所以細菌都是有害的D.細菌和真菌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答案】C【解析】微生物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蒸饅頭、做面包、釀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與人類的關系等,據此作答。【解答】A、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釀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無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發酵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題意。B、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應用廣泛,如制作豆醬、腐乳等食品離不開霉菌,不符合題意。C、有的細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體致病,使物質腐爛變質,但大部分細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凈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體可以使人或動物得病,有些噬菌體則是有益的,噬菌體又叫細菌病毒,它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涂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它可以吞噬細菌。可見題中的敘述是錯誤的。符合題意。D、細菌的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未成形的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一些附屬結構如鞭毛和莢膜等,真菌有單細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細胞的結構有:細胞壁、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態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0.既表示某種元素,又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種物質的是( )A.2H B.O C.Fe D.H2O【答案】B【解析】(1)元素符號的意義:宏觀上表示一種元素;微觀上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對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能表示這種物質 。(2)當元素符號前面加上數字時,只表示原子的個數,不具有宏觀意義 。(3)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包括金屬單質(如鐵等)、稀有氣體單質(如氦氣等)、部分固態非金屬單質(如碳、硅等) 。【解答】A、“2H” 表示2個氫原子,不表示氫元素,也不能表示一個氫原子(單獨的H可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更不能表示一種物質,故該選項錯誤。B、“O” 宏觀上表示氧元素,微觀上表示一個氧原子,由于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所以 “O” 不能表示一種物質 ,該選項符合題意,故該選項正確。C、“Fe” 宏觀上表示鐵元素、鐵這種物質,微觀上表示一個鐵原子,不符合 “不能表示一種物質” 這一條件,故該選項錯誤。D、“H2O” 宏觀上表示水這種物質、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微觀上表示一個水分子等,它不是元素符號,不符合題意,故該選項錯誤。故答案為:B。11.近年來,科學家在太空中檢測到氦合氫離子(HeH+),關于1個He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有1個原子核 B.共有3個質子C.共有4個電子 D.相對質量為3g【答案】B【解析】根據氦原子核內質子數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且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1個氦合氫離子(HeH+)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進行分析解答。【解答】A、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A錯誤;B、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氦原子核內質子數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則共有3個質子,B正確;C、1個氦合氫離子(HeH+)中含有2個原子核,氦原子核內質子數為2,氫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則共有3個質子,陽離子是原子失去電子形成的,失去幾個電子就帶幾個單位的正電荷,1個氦合氫離子(HeH+)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則其核外電子數為3-1=2,C錯誤;D、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故氦合氫離子相對質量為4+1=5,D錯誤。故答案為:B。12.如下圖粗心的小科同學將等質量的濃鹽水、酒精和蒸餾水(ρ鹽水>ρ蒸餾水>ρ酒精)裝入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后,忘了貼標簽。請你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幫小科同學來判斷三個容器中所裝的液體( )A.甲是酒精、乙是蒸餾水、丙是濃鹽水B.甲是酒精、乙是濃鹽水、丙是蒸餾水C.甲是濃鹽水、乙是酒精、丙是蒸餾水D.甲是濃鹽水、乙是蒸餾水、丙是酒精【答案】C【解析】根據公式V=可知,在質量m相同時,液體密度ρ越小,液體體積越大;液體密度ρ越大,液體體積越小。【解答】根據公式V=可知,在質量m相同時,液體密度ρ越小,液體體積越大,由于ρ酒精<ρ蒸餾水<ρ濃鹽水,所以分析可知:V酒精>V蒸餾水>V濃鹽水,所以甲是濃鹽水,乙是酒精,丙是蒸餾水,故答案為:C。13.讀某地等高線(單位:米)地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處海拔高于b處 B.a、b兩處相對高度為400米C.河流處的地形是山脊 D.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答案】D【解析】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態,主要反映地表的高低起伏狀況及其特征,基本的地形類型有五種,分別是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地形。平原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以內,地勢較為低平的廣闊區域,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區以及沿海地區。高原地形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相對平坦的廣闊區域 ; 丘陵和山地地形都是指地表崎嶇,有一定起伏的地形形態,不過丘陵的海拔在200至500米之間,起伏相對較小;山地的海拔在500米以上,起伏相對較大。盆地地形是指四周高中部低的地形形態 ;【解答】A.該地形形成河流,說明是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所以a處海拔低于b處,A錯誤;B. a、b兩處相對高度為400米是無法判斷的,B錯誤;C. 河流處的地形是山谷,C錯誤;D. 河流自西南流向東北 ,D正確;故答案為:D.14.我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現青蒿素(C15H22O5)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青蒿素是青蒿提取物,能溶于酒精和乙醚,在水中幾乎不溶,它易受濕、熱和還原性物質影響而分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可以用乙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C.青蒿素由15個碳原子、22個氫原子和5個氧原子構成D.青蒿素具有熱的不穩定性【答案】C【解析】A.根據物質的組成以及有機物的概念來分析;B.根據青蒿素的溶解性來分析;C.根據物質的結構來分析;D.根據青蒿素的性質來分析。【解答】 A.由青蒿素的化學式可知,青蒿素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故A正確;B.青蒿素可溶于乙醇、乙醚,幾乎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乙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故B正確;C.青蒿素是由分子構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故C錯誤;D.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會破壞其有效成分,說明青蒿素具有熱的不穩定性,故D正確。故選C。15.已知一個 SO2分子的質量為 n千克,一個 SO3分子的質量為 m 千克(假設SO2、SO3分子中硫原子、氧原子分別具有相同中子數),若以硫原子質量32分之1作為標準,則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 B. C. D.【答案】B【解析】由題意可知: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m-n)kg;則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2(m-n)kg;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求法,進行分析求出SO3的相對分子質量。【解答】 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m-n) kg;則1個硫原子的質量為:n-2(m-n)kg=(3n-2m)kg;若以硫原子質量的作為原子質量的標準,則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根據相對分子的質量為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所以S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故答案為:B。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一次科學課上,老師拿出了4個表面涂著相同顏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實心正方體金屬塊(上面分別標著1、2、3、4四個數字,漆的質量、體積都忽略不計),老師告訴大家其中兩個是鐵塊,另兩個是銅塊(ρ銅>ρ鐵),同學們測量了每個金屬塊的質量和體積后。老師在黑板上用描點法畫圖象,如圖所示,剛剛描好對應的四個點。聰明的小陽就知道了哪兩個是銅塊哪兩個是鐵塊,請你判斷金屬塊3是 塊,和金屬塊2是同樣材料做的是金屬塊 。【答案】銅;4【解析】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對于同種物質,密度一定,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其 m - V 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將各點分別與原點連接,可知點1與原點的連線、點3與原點的連線重合,可知1、3為同種物質,2、4 為另一種物質。根據密度公式得出兩種金屬的密度大小關系,從而得出結論。【解答】同種物質,密度一定,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其 m - V 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將各點分別與原點連接,可知點1與原點的連線和點3與原點的連線重合,可知1、3為同種物質,點2與原點的連線和點4與原點的連線重合,可知2、4 為另一種物質;縱向作輔助線可知,當體積相同時,1、3金屬的質量大于2、4金屬,故1、3金屬密度大于2、4金屬,所以1、3金屬塊為銅塊,2、4金屬塊為鐵塊。故答案為:銅;4。17.如圖是幾種微生物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圖中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有 (填字母)。(2)C與A的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3)圖中的②是 ,圖中的B和D都可以通過產生②來繁殖后代。【答案】(1)ABCDF(2)有無成形的細胞核(3)孢子【解析】(1)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構成。(2)細菌和其它細胞的最大區別是:是否有成形的細胞核。(3)真菌通過孢子繁殖,酵母菌還能采用出芽生殖的方式進行繁殖。【解答】(1)A是酵母菌,屬于單細胞真菌;B是霉菌,屬于霉菌;C是細菌;D是真菌;E是病毒;F是衣藻,除了病毒以外都具有細胞結構。故答案為:ABCDF。(2)細菌和真菌最大的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3)真菌一般通過孢子繁殖。18.楊梅(如圖甲)的花期非常短,楊梅樹是雌雄異株的,雄株只能開雄花,花粉多而輕(如圖乙);雌株只能開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請回答:(1)根據楊梅花的特征推斷,楊梅花屬于 (填“風媒花”或“蟲媒花”)。(2)小科同學吃完楊梅,拿著吐出楊梅核斷定: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只有1顆胚珠,他的理由是 。(3)有時在楊梅果實上會看見白色的小蟲子,這是果蠅幼蟲,其生長周期與蠶類似,右圖能表示果蠅發育過程的是:D→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答案】(1)風媒花(2)一個果實內只有一粒種子(3)D→A→B→C【解析】風媒花一般都比較小,既沒有艷麗的色彩,也沒有香味。蟲媒花不僅靠顏色和氣味吸引昆蟲,子房的基部還生有蜜腺。【解答】(1)楊梅雄花花粉多而輕,雌花柱頭呈須狀張開,能分泌黏液,故楊梅花屬于風媒花。(2)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一個胚珠發育成一粒種子,故一朵楊梅雌花的子房里有一顆胚珠,理由是一個果實內只有一粒種子。(3)果蠅的生長和發育需經歷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即D→A→B→C。19.圖甲為某物質的熔化圖像,根據圖像可知:(1)第15min時該物質處于 (填狀態)。(2)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1)固液共存(2)增大;不變【解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常溫下空氣處于氣態,酒精處于液態,銅處于固態。根據固體熔化的不同特點,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晶體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持續上升。固體熔化時要從外界吸熱。晶體熔化的溫度叫做熔點,熔點會受大氣壓的影響而發生變化,例如,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的熔點為0℃,當壓力升高時,冰的熔點也會相應提升,當壓力下降時,冰的熔點也會降為0℃以下。不同晶體的熔點不同。同一個晶體的凝點與熔點相同。非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放熱,且溫度不斷下降,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解答】(1) 第15min時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態;0-10分鐘屬于固態,10-20分鐘是固液共存態,20-30分鐘是液態;(2) 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則試管內冰的質量會增加,因為正在熔化的物質中會吸熱,冰水混合物被吸熱,水結成冰,所以冰的質量增加,水在凝固的過程中會放熱并且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 不變 ;故答案為:(1)固液共存(2)增大;不變20.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的相對高度為 米。(2)分別從C點和D點出發,沿實線和虛線登上山頂B,坡度較緩的路線是 (填“BC”或”BD”)。(3)山頂B位于山頂A的 方向。【答案】(1)50(2)BD(3)正東【解析】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山地;反之,數值從中心向四周逐漸升高—盆地或洼地;兩個山頂中間的低地——鞍部;等高線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山谷;等高線重合處——陡崖。等高線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解答】(1)山頂A海拔高度為300米,B地海拔高度為135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350米-300米=50米;(2)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BD處的等高線與BC處的等高線疏,所以BD 坡度較緩 ;(3)根據指向標判斷,該圖正上方是北,山頂B位于山頂A的正東方向。2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圖是部分元素的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1)表中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是 。(2)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表中Mg、S、Cl三種元素排在同一橫行(周期)是因為 相同。(3)圖a、b、c中屬于陽離子的是 (填離子符號)。【答案】(1)硫/S(2)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3)Mg2+【解析】(1)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2)同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數相同。(3)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若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為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陽離子;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陰離子。【解答】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表中與氧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是硫元素。②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表中Mg、S、Cl三種元素排在同一橫行(周期)是因為電子層數相同。③從圖中可知b的質子數=12,為鎂。又因為質子數=12質子數=12>電子數=10,是鎂離子,屬于陽離子,符號是Mg2+。故答案為:(1)硫/S (2)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 (3)Mg2+22.模型可以反映客觀現象,簡單明了地表示事物。(1)提起壓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發生汽化,如圖所示。則最能表示水汽化后在相同空間內粒子分布的模型圖是____(填字母序號)。A. B. C. D.(2)某礦石樣品中可能含有碳酸鈣、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等化合物,經測定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如圖甲。由此可推測,該樣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 (選填“碳酸鈣”、“二氧化硅”、或“氧化鐵”)。(3)圖乙是小明同學模仿甲圖構建的尿素[CO(NH2)2]中各元素質量分數的模型,則圖乙中的A表示的元素是 。【答案】(1)C(2)碳酸鈣(3)N【解析】(1)根據物態變化的本質解答;(2)(3)根據化學式的意義,結合題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確的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和解答。【解答】(1)物態變化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即分子的種類不變,變化的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當水由液態變成氣態時,分子間的間隔最大,故答案為:C;(2)由于給出的圖示中不含碳元素,所以不存在的是碳酸鈣,所以不可能含有碳酸鈣,故答案為:碳酸鈣(或CaCO3);(3)CO(NH2)2中碳、氫、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4×2):16=12:4:28:16,所以質量分數最大的是氮元素,所以A表示氮元素,故答案為:氮(或N)。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黃粉蟲又叫“面包蟲”,干燥的黃粉蟲幼蟲含蛋白質40%、蛹含蛋白質57%、成蟲含蛋白質60%,故被譽為“蛋白質飼料庫”,被作為宇航員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材料二:科研人員為研究黃粉蟲在降解泡沫塑料中發揮的主要作用,進行了實驗。實驗設計見表,實驗結果見圖1 和圖2。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黃粉蟲幼蟲 500條唯一食物 ★ 等量的麥麩 無食物飼喂時間 30天注:麥麩(小麥種子外皮)是黃粉蟲幼蟲喜愛的食物。(1)黃粉蟲的生長發育類型屬于 (選填“完全變態發育”或“不完全變態發育”);(2)表中★應該為 ,本實驗中設置第三組的目的是 ;(3)通過比較圖2中泡沫塑料組與麥麩組黃粉蟲的存活率,可說明 。【答案】(1)完全變態發育(2)等量的泡沫塑料;作對照(3)黃粉蟲能降解泡沫塑料,泡沫塑料能作為黃粉蟲的食物。【解析】(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的變量。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2)完全變態:同家蠶一樣,蜜蜂、菜粉蝶、蠅、蚊、蛾等昆蟲的發育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不完全變態:蝗蟲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像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解答】(1)黃粉蟲同家蠶一樣,發育過程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發育。(2)為了研究黃粉蟲在降解泡沫塑料中發揮的主要作用,需要設置以泡沫塑料為唯一變量的對照實驗。所以表中★應該為等量的泡沫塑料。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所以本實驗中設置第三組的目的是作對照。(3)通過比較圖2中泡沫塑料組與麥麩組黃粉蟲的存活率,可知泡沫塑料與麥麩都可以維持黃粉蟲的正常生活,黃粉蟲的存活率差別很小。據此可說明黃粉蟲能降解泡沫塑料,泡沫塑料能作為黃粉蟲的食物。24.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C-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該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A.O﹣16 B.Cl﹣35.5 C.Ag﹣108(2)在克魯克斯的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答案】(1)B(2)中子數(3)21×a%+22×b%+20×c%(4)C;D【解析】(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進行分析解答。(4)根據資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解答】(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3)由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為21×a%+22×b%+20×c%(4)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但它對科學的發展是有價值的,故選項說法錯誤。B.即使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也會存在誤差,故選項說法錯誤。C.隨著科學的發展,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故選項說法正確。D.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故選項說法正確。25.為了探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七年級(3)班間學分成若干小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數期,填在下表中。實驗次數 物體 質量/g 體積/m3 質量/體積(g*cm-3)1 鋁塊甲 2.7 1 2.72 鋁塊乙 21.6 8 2.73 鋁塊丙 27 10 2.74 銅塊甲 3.9 1 8.95 銅塊乙 71.2 8 8.96 銅塊丙 89 10 8.9(1)稱量物體質量前,應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 移至標尺左端的“0”刻度線上,再調節天平平衡。(2)根據表中數據,小科畫出了銅塊的m-V圖,請在同一坐標上畫出鋁塊的m-V圖。(3)比較第1、2、3或4、5、6實驗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跟它的體積的比值 (選填“相同”或“不同”).(4)比較銅與鋁的m-V圖像,可得出結論: 。【答案】(1)游碼(2)(3)相同(4)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解析】(1)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前,要先將天平調平先將游碼歸零,指針向哪邊偏,說明哪邊偏重,應將平衡螺母向另一側調,直至指針指向分度盤中央。(2)根據表中數據作圖。(3)由表中數據可得出結論:同一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為一定值。(4)圖像不重合是,說明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解答】(1)調平天平前要先將游碼歸零。(2)將表中各點描在坐標中,再用光滑的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如圖所示:。(3)由表中數據可知,123次實驗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2.7,456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均為8.9,故可得:同一種物質組成的物體,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4)由圖像可知,銅和鋁的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不相同,故可得:不同物質質量和體積的比值一般不相同。26. 科學課上,為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某組同學設想:當吸了水的無紡布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會因水分蒸發而質量變小,所以可以通過測量無紡布在相同時間后的質量變化情況,來判斷其中水分蒸發的快慢。于是他們用相同材質、相同大小的無紡布,在等質量水中浸泡相同時間,使其含水量相同,并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請據圖回答:(1)選擇裝置甲和裝置丁作對照,可以研究 對蒸發快慢的影響;(2)若要探究“空氣流速”對蒸發快慢的影響,應該選擇的裝置是 ;(3)如表是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的數據記錄。實驗組別 實驗1 實驗2 實驗3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 裝置甲 裝置乙電子天平讀數(克) 開始時 7.5 7.5 7.6 7.6 7.4 7.45分鐘后 7.1 6.5 7.3 6.7 7.0 6.6①數據分析:在每組實驗中,5分鐘后裝置甲的質量都比裝置乙大,可以得出裝置甲的無紡布中水蒸發得 (“快”或“慢”);②利用裝置甲與裝置乙進行實驗后可以得出結論: 。【答案】(1)液體表面積(2)甲、丙(3)慢;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解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空氣流動速度。液體的溫度越高、表面積越大、液體表面上空氣流速越大,液體蒸發越快。蒸發時吸收熱量。【解答】(1)比較甲、丁可知,丁中的無紡布折疊了,所以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積,可以研究液體表面積對蒸發快慢的影響;(2)若要探究“空氣流通”對蒸發快慢的影響,需控制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積相同,改變液面附近空氣流速,故應該選擇的裝置是甲和丙;(3)①數據分析:在每組實驗中,5分鐘后裝置甲的質量都比裝置乙大,說明甲中水分多,可以得出裝置甲的無紡布中水蒸發得慢;②結論: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27.小科爬山時在山谷陰濕處找到很多腎蕨和鳳尾蘚,發現他們都有根莖葉的結構但卻分屬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這使他很疑惑.于是它帶回一些樣本和同學一起探究.【提出問題】鳳尾蘚是苔蘚植物怎么也有根?【建立假設】鳳尾蘚的根是假根;(1)【獲取事實與證據】小科認為真根除了固定植株外還有 的功能,假如鳳尾薛的根是假根,將其切除應該不會影響它的生存.于是他和同學將腎蕨和鳳尾蘚都分成兩組,對照組不做處理,實驗組都切除根部.兩組都固定在疏松多孔的巖石上,定時澆水和植物營養液.(2)多日后發現腎蕨對照組存活而實驗組死亡,鳳尾蘚 (填實驗預期結果).(3)【得出結論】鳳尾蘚的根是假根;【討論與交流】有同學提出質疑:該實驗結論不嚴謹,他發現切除根部的鳳尾蘚又長出新根,可能是新長出的根承擔了根的功能.【重新設計研究方案】小科和同學們查閱文獻后認為,根是由多種組織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可以用顯微鏡觀察鳳尾蘚的根是否有根的結構來鑒定.【新的研究和證據】經過對鳳尾蘚根部切片的顯微觀察,發現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完全找不到正常根尖的基本結構,比如沒有發現在根尖最頂端具有保護功能的組織 (填根尖結構);(4)也沒有發現正常根毛區中應該有的運輸水和無機鹽的 (填某輸導組織).【再次得出結論】鳳尾蘚的根是假根.【答案】(1)吸收水分和無機鹽(2)對照組存活,實驗組也存活(3)根冠(4)導管【解析】1、苔蘚植物主要特征:①一般具有莖和葉,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所以無輸導組織;②沒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細的假根.起固著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③葉只有一層細胞,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④受精過程離不開水。2、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區。3、導管是由一種死亡了的,只有細胞壁的細胞構成的,而且上下兩個細胞是貫通的。它位于維管束的木質部內,它的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解答】(1)真根的功能通常包括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以及儲存養分。因此小科認為真根除了固定植株外還有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功能。(2)預期結果是,如果鳳尾蘚的根是假根,切除它們不應該影響植物的生存,因為假根不負責吸收水分和養分。因此多日后發現腎蕨對照組存活而實驗組死亡,鳳尾蘚對照組存活,實驗組也存活。(3)根冠是覆蓋在根尖上的保護組織,有助于保護分生組織和根尖。經過對鳳尾蘚根部切片的顯微觀察,發現它的結構非常簡單,完全找不到正常根尖的基本結構,比如沒有發現在根尖最頂端具有保護功能的組織根冠。(4)輸導組織包括導管和篩管,負責在植物體內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質。因此也沒有發現正常根毛區中應該有的運輸水和無機鹽的導管。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28.(本題6分,每空2分)如圖甲園林工人給移栽后的綠化樹“掛吊瓶”,補充水分和提供營養,以提高成活率.下表是某種大樹營養液的部分成分表.營養液成分(克/100毫升)851.010.490.14(1)給大樹輸營養液時,“掛吊瓶”的針頭應插到莖的 。(填“導管”或“篩管”)(2)剛移栽的大樹,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較弱的原因是 。A.根毛受損 B.樹葉少蒸騰作用弱 C.土壤中水分和無機鹽太少(3)乙圖表示硝酸鉀KNO3中各元素質量分數,其中表示鉀元素K的是 。【答案】(1)導管(2)A(3)A【解析】(1)根據植物中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導管位于木質部分析;(2)根據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區分析;(3)根據圖示再計算KNO3中各元素質量比或質量分數即可明確答案。【解答】(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給大樹“掛吊瓶”輸營養液,補充的是水和無機鹽,因此,針頭應插到莖的導管。(2)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根尖的根毛區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剛移栽的大樹,植物的根損傷嚴重,特別是幼根和根毛損傷更嚴重,影響了植物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樹葉少蒸騰作用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土壤中水分和無機鹽太少與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較弱沒有關系。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選A。(3)KNO3的相對分子量=39+14+16×3=101。鉀元素的質量分數=×100%=38.6%。氮元素的質量分數=×100%=13.86%。氧元素的質量分數=×100%=47.5%。對比圖乙可知,表示鉀元素K的是A。(1)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構;篩管是植物體中由上而下輸導有機物的管道。給大樹“掛吊瓶”輸營養液,補充的是水和無機鹽,因此,針頭應插到莖的導管。(2)植物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根尖的根毛區是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剛移栽的大樹,植物的根損傷嚴重,特別是幼根和根毛損傷更嚴重,影響了植物對水和無機鹽的吸收。樹葉少蒸騰作用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土壤中水分和無機鹽太少與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能力較弱沒有關系。故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故選A。(3)KNO3的相對分子量=39+14+16×3=101。鉀元素的質量分數=×100%=38.6%。氮元素的質量分數=×100%=13.86%。氧元素的質量分數=×100%=47.5%。對比圖乙可知,表示鉀元素K的是A。29.(本題6分,每空2分)(2023八下·嘉興期末)某品牌兒童咀嚼鈣片的標簽內容如圖所示,請通過計算后回答下列問題。××兒童咀嚼鈣片(50片裝)[成分]碳酸鈣、維生素D[功效]補鈣[規格]2g/片,鈣片中含碳酸鈣80%。[用法]嚼食(1)碳酸鈣(CaCO3)的相對分子質量 。(2)鈣片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3)一歲以后的兒童每天補鈣應該不小于0.6g。若這些鈣全部來自于該咀嚼鈣片,則每日至少服用幾片?【答案】(1)100(2)解:80%×Ca/CaCO3=80%×40/100=32%(3)解:2g×80%×40/100=0.64g 因為0.64g>0.6g所以1片。【解析】(1)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分析;(2)根據化學式中元素質量分數=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相對分子質量,先計算出碳酸鈣中鈣元素質量分數,再由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計算鈣片中鈣元素質量分數分析;(3)由兒童每天補鈣元素質量,元素質量為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分析。【解答】(1) 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0+12+16×3=100。30.(本題7分,1-2每空1分,第3題每空2分)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公布了他發’現的新元素鎵,鎵是銀白色金屬,科技社團的同學們對這種金屬很好奇,進行了如下探究:(1)將一小塊固態的鎵金屬放入溫水中,金屬變成液態了,這一物態變化為 (選填“熔化”或“液化”).如果放入沸水中,會劇烈反應,產生氫氣,這一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2)為了測出金屬鎵的密度,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⒈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線處,發現指針靜止時指在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如圖甲,則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使橫梁平衡.⒉橫梁平衡后進行測量,左盤放好被測金屬,在天平的右盤加了幾個砝碼后,當放入質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若將這最小的砝碼取出,指針偏左.要測出物體的質量,正確方法是 .A.取出最小的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 B.取出最小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C.不取出最小砝碼,將橫梁螺母向右調 D.不取出最小的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⒊接著記錄金屬的質量為 .【答案】(1)熔化;化學變化(2)右;B;106.4g【解析】(1)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化學變化的本質:有新物質生成。(2)①平衡螺母總是向輕的那端調節;②在測量物體質量的過程中,當放入最小的砝碼就偏大,去掉最小的砝碼又偏小時,必須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為止,據此分析判斷。(3)物體的質量等于砝碼質量加游碼質量。【解答】(1)將一小塊固態的鎵金屬放入溫水中,金屬變成液態了,這一物態變化為熔化。如果放入沸水中,會劇烈反應,產生氫氣,有新物質生成,這一過程屬于化學變化。(2)①根據甲圖可知,天平的指針偏左,那么左盤重,右盤輕,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使橫梁平衡。②在天平的右盤加了幾個砝碼后,當放入質量最小的砝碼時,指針偏右;若將這最小的砝碼取出,指針偏左。要測出物體的質量,正確方法是:取出最小砝碼,將處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碼向右調,故選B。(3)根據乙圖可知,砝碼的質量為:100g+5g=105g,游碼的質量為1.4g,那么物體的質量為:105g+1.4g=106.4g。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與人類關系密切。病毒的發現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根據以上史料,回答下列問題:(1)細菌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結構,但沒有 ,稱之為原核生物。(2)如果麥爾的推測成立,伊萬諾夫斯基的實驗結果應該是 。(3)對于貝杰林克的實驗,以下分析合理的是____。A.應將患病煙草葉片汁液接種于多個培養基B.導致煙草患病的“病原體”能在細菌培養基上獨立生活C.初步推測導致煙草患病的“病原體”不是細菌D.稀釋汁液致病性未減弱可能是“病原體”在植物體內進行了繁殖(4)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病毒侵染細菌”實驗中,觀察到細菌細胞內繁殖出與親代一樣的子代噬菌體,說明 是病毒的遺傳物質。【答案】(1)細胞核(2)健康煙葉上沒有出現病斑(3)A;C;D(4)DNA【解析】(1)根據細菌細胞結構的特點解答;(2)根據伊萬諾夫斯基的實驗中用過濾器將細菌除掉分析;(3)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主要由內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質外殼組成,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細胞里才能進行生命活動.一旦離開就會變成結晶體。(4)基因里的DNA決定了生物的性狀。【解答】(1)細菌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等結構,但沒有細胞核,稱之為原核生物。(1)麥爾把患有花葉病的煙草葉片的汁液滴到健康煙草的葉片上,結果引起花葉病,證明這種病是可以傳染的,于是麥爾推想煙草花葉病可能是由細菌引起的。如果麥爾的推測成立,伊萬諾夫斯基的實驗結果應該是健康煙葉上沒有出現病斑。(2)A.為排除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種類對實驗的干擾,我們可以設置多個含不同營養物質或營養物質盡可能全面的培養基進行實驗,故A合理;B.如果“感染源”能夠在培養基上獨立生活,則在培養基上應該可以觀察到其生活的痕跡,故B不合理。C.根據實驗結果,培養基上沒有細菌菌落,可初步判斷“感染源”不是細菌,故C合理;D.如果“病原體”在植物體內進行了繁殖,那么稀釋汁液不會引起病原體的變化,故D合理。故選ACD。(4)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病毒侵染細菌”實驗中,觀察到細菌細胞內繁殖出與親代一樣的子代噬菌體,說明DNA是病毒的遺傳物質。32.(本題8分,每空2分)(2024七上·仙居期末)泡沫鋼是含有豐富氣孔的鋼材料,具有硬度大、密度小、吸能減震、多孔過濾、電磁屏蔽等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建筑工程等領域呈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某小組對泡沫鋼進行研究:(1)硬度大、密度小是泡沫鋼的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2)泡沫鋼可作為防彈盾牌的內芯,現有一防彈盾牌,經測定其內部泡沫鋼的體積為1000cm3,質量為800克。該防彈盾牌內部泡沫鋼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3)現有另一塊實心鋼制防彈盾牌,為了減質量,將該盾牌內部體積為1000cm3區域的實心鋼替換成等體積的密度為0.6g/cm2泡沫鋼,求替換后該盾牌減少的質量 (本題中實心鋼的密度取8g/cm3)(4)不同密度的泡沫鋼,孔隙度不同。孔隙度是指泡沫鋼中所有氣孔的體積與泡沫鋼總體積之比。現有一塊正方體泡沫鋼,質量為800g,邊長為10cm,該泡沫鋼的孔隙度是____。(本題中實心鋼的密度取8g/cm3)A.1% B.80% C.90% D.99%【答案】(1)物理性質(2)ρ=m/V=800g/1000cm3=0.8g/cm3(3)m1=ρ1V1=8g/cm3×1000cm3=8000gm2=ρ2V2=0.6g/cm3×1000cm3=600gm1-m2=8000g-600g=7400g(4)C【知識點】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1)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變化;(2)根據公式計算泡沫鋼的平均密度;(3)根據公式m=ρV分別計算出實心鋼和泡沫鋼的質量,然后相減得到盾牌減小的質量;(4)根據計算實心部分的體積,再根據V空=V-V鋼計算氣孔的體積,最后用氣孔體積和總體積作比即可。【解答】(1)硬度大、密度小,都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這是泡沫鋼的物理性質。(4)泡沫鋼中實心的體積為:;泡沫鋼的總體積V=abc=(10cm)3=1000cm3;則氣孔的體積:V空=V-V鋼=1000cm3-100cm3=900cm3;因此泡沫鋼的空隙度為:。故選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2 培優(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2 培優(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