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3 培優(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3 培優(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3 培優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易觀察或復雜的事物,下列四幅圖中屬于模型的( )
A.氫元素 B.甲烷分子結構 C.電流表 D.有禮標志
2.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  )
A.火山活動的結果 B.河流沖刷的結果
C.地殼變動的結果 D.地震活動的結果
3.小蛟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體積是b位中的一半,c中黏粒體積和b中砂粒體積相同,在三個裝置中分別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時間內滲出的水量如圖所示(三個錐形瓶完全一樣)。若圖中所示的滲水量有一個是錯誤的,那么最有可能錯誤的是( ?。?br/>A.a裝置 B.b裝置 C.c裝置 D.三個裝置都沒有錯
4.“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是人們對梅花不畏嚴寒的贊賞。梅樹上的梅花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5.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 B.
C. D.
6.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款新型植物莖流傳感器(如圖),可直接貼附在莖稈、葉片等表面,監測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及分配情況。由此推測,該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
A.保護組織 B.輸導組織 C.分生組織 D.機械組織
7.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能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滅火劑
8.科學上規定,將碳-12原子的質量分成12等份,其他原子的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如圖所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r/>A.12 B.16 C.1.33 D.192
9.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甲、乙兩種動物生殖和發育共同特征。下列有關陰影部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若甲是蝴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B.若甲是鴿子,乙是家兔,則陰影部分可表示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D.若甲是家蠶,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10.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1. 依據氯元素的化合價不同,有關物質按照一定規律可排列為:①NaCl ②Cl2 ③HClO ④X ⑤HClO4,則物質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FeCl2 B.KClO3 C.KCl D.Cl2O7
12.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5.47g
C.銣元素的元素符號為Rb D.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
13.如圖為某花的結構示意圖,對該圖描述錯誤的是( ?。?br/>A.此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B.在開花時期,雨天多于晴天會影響過程①
C.完成受精后④凋落,②③能繼續發育
D.圖中⑤將發育成果實
14.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某實驗小組欲檢測 A、B兩種抗生素的殺菌效果,下列實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甲圖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
B.從乙圖中可見,陰影部分的面積S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克
C.從甲圖中可見,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200厘米3
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0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暑假期間小明同學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金華時發現他在西藏喝剩的礦泉水瓶變癟了。則礦泉水瓶變癟后,瓶中水的質量   ,瓶內氣體的密度  ?。ň睢白兇蟆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br/>17.小明在浴室洗澡時,看到浴室內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燙著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有水滴那根是  ?。ㄟx填“冷”或“熱”)水管,這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成。
18.2023年9月 7日,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利用新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在豬體內再造了人源中腎(中腎指其體內的腎臟已經發育為中期腎臟), 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人源化功能性實質器官異種體內再生,對未來獲得可用的人源器官具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1)腎臟是人體產生尿液、排毒的重要   (填結構層次);
(2)新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最終成功地在豬體內發育為人源中腎,此過程經歷了細胞分裂、細胞生長以及   。
19.蜜蜂的數量和健康與人類的糧食安全和生態穩定息息相關。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蜜蜂數量大幅下降,其原因主要有棲息地的喪失和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
(1)蜜蜂之所以跟糧食和生態息息相關,是由于它們能幫助植物完成   過程,促進了植物的繁衍。
(2)如圖為中華蜜蜂的發育過程,其中    (選填字母)是其發育的起點。
(3)蜂群中的雄蜂是由卵細胞發育而來的,這種生殖方式稱為孤雌生殖。與孤雌生殖相比,有性生殖需要卵細胞與    結合形成受精卵。
20.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請回答問題。
(1)宏觀現象:按如圖所示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檢驗B中氣體的方法是  。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   。
(3)寫出上述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4)理論上電解水時,a、b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是2:1,但是某次實驗結果與理論值不符合,則下列對此采取的進一步實驗方法可取的有(  )
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C.認為是實驗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D.大膽假設,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21.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畫,請同學們用所學知識解釋漫畫中的主角的觀點。
(1)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其木質部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
(2)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   的功能;
(3)莖“復工”后仍正常生長并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具有   的結構。
22.小科同學學完《物質的微觀結構》后,進行了單元知識的梳理和應用,請你幫助他一起完成下列內容: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助于建構知識體系的模型,圖甲是小科完成的思維導圖。
(1)上述思維導圖中“▲”處的內容為:   。
(2)硒是抗衰老元素,能抑制癌細胞生長,某品牌口服液中含有硒酸根離子(SeO42-),那么硒酸根離子中硒的化合價為   。
(3)科學用語2SO3中數字“2”所表示的意義為   。
(4)小科去超市選購食鹽,其包裝袋的部分說明如圖乙所示,請利用上述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B.表中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分子
C.碘酸鉀是混合物
D.可推測碘酸鉀(KIO3)的一種化學性質是在受熱或光照下不穩定,易分解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為驗證“鎂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無機鹽,鎂參與綠色植物葉綠素的形成,植物缺鎂會出現葉片失綠變黃、植物生長不良等癥狀。
【實驗器材】完全營養液(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元素)、缺鎂的完全培養液、長勢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餾水、含鎂蒸餾水、玻璃器皿若干。
【實驗步驟】
①選20株長勢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備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編號甲、乙。甲組加入適量完全營養液,乙組加入等量的另一種液體、將幼苗隨機均分栽入其中;
③將裝置放在溫暖有光通風的環境,并適時給根部通入空氣;
④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幼苗的高度、葉片顏色等生長指標;
⑤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請回答:
(1)步驟①中,“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
(2)步驟②中,乙瓶中應該加入的液體是   
(3)小紅認為,實驗所用的營養液濃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其理由是:  ?。?br/>(4)小明認為,步驟②中,如果在甲、乙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含鎂蒸餾水和普通蒸餾水,其它步驟和條件與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論。請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
24.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卮鹣铝袉栴}:
(1)組裝圖甲的裝置時,應先確定   (選填“鐵桿”或“鐵圈”)的高度;
(2)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他們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小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短,可能的原因有  ?。▽懗鲆稽c);
(3)分析乙圖可知,水的沸點是   ℃;
(4)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25.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
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
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瘜W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 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0-16 B. C.Ag-108
(2)在克魯克斯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
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
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
26.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①將天平調節平衡;
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
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
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
⑤計算鹽水的密度。
(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
(2)計算鹽水的密度:    。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
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
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
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27.某校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設計了探究“洗手能否減少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數量“的實驗,請分析回答問題。
培養皿號 A B C
實驗步驟 ① 配制牛肉汁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待用
②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直接在培養基表面涂抹
③ 將A、B、C三組培養皿放入適宜溫度的培養箱培養,每天定時觀察記錄,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實驗結果 許多菌落 少數菌落
(1)與真菌相比,細菌細胞內沒有   。
(2)實驗步驟①中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
(3)C組的實驗結果理論上應該是  ?。?br/>(4)依據本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
28.(本題6分,每空2分)相關數據顯示,早產(指妊娠28周之前未足月生產)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為了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科學家們做了如下模擬實驗:選取八只早產的羔羊胎兒,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為期4周的培育,結果所有羊羔均發育良好且順利“出生”。
(1)該裝置中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擬的是母羊的   。
(2)依據圖中信息, “外置設備”還需為羊羔的發育提供   。
(3)膠管A.B的一端都連接著羊羔胎兒,其內血液流動的方向如圖箭頭所示。相比B.膠管,A膠管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加的物質是   氣體和其他廢物。
29.(本題6分,每空2分)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問題。
(1)小金用半個土豆制作等高線地形圖,制作過程依次為圖一中的a、b、c所示,則白紙上繪出的“土豆山”等高線地形圖應是如圖中的____(選填字母)。
A. B. C. D.
(2)若圖二中虛線C為泥石流的運動軌跡,泥石流發生時有人位于O點,合理的逃生路線為   (選填①、②、③或④)(3)若想體驗攀巖的刺激和激情,地點應設置在  ?。ㄟx填甲、乙或丙)。
30.(本題7分,每空1分)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十幾個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 。
(2)從實驗中可知,根、莖、葉中的導管和篩管在植物體內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管道系統。其中導管負責運輸 ,篩管負責運輸 。
(3)縱切枝條,觀察發現紅色越往上越淺,這是因為____(填字母)。
A.上面水太多了,把紅色沖淡
B.上面的紅色隨水分蒸發了
C.水分是從下往上運輸的,越往上就越淺
D.這是枝條自身的一個特點,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A.放在黑暗環境中 B.放在陽光下照射
C.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風的環境中
(5)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 導管切口橫截面積,有利于 的運輸。
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中成藥“金銀花”治療新冠成效顯著,其有效成分綠原酸(C16H18O9)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請回答:
(1)綠原酸由   種元素組成。
(2)綠原酸分子中氫、氧原子的個數比   。
(3)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   。
(4)計算354克綠原酸中碳元素的質量。
32.(本題8分,每空2分)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在出版行業,通常用“克重”來表示紙張的厚薄。例如,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60克。實際上,這種表示紙張厚薄的方法與密度的知識是相關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所以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量,只需知道其單位面積的質量即可。單位面積的質量又叫物質的“面密度”,即“克重”。國家標準規定以A0、A1、A2、B1、B2等標記來表示紙張幅面規格。其中A1紙張的尺寸是841毫米×594毫米。A2紙張的尺寸是594毫米×420毫米。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量,單位長度的質量又叫物質的“線密度”。
(1)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A1的“面密度”   A2的“面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家庭電線正常使用橫截面積為2.5毫米2和4毫米2的銅導線,下列關于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
A.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不相同
B.它們的密度相同,“線密度”不相同
C.它們的密度不相同,“線密度”相同
D.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相同
(3)某圖書所用紙張克重為60克,若要計算其密度,則還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4)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毫米2銅絲,質量為89千克,試計算該銅絲的“線密度”。(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千克/米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下 期末測試3 培優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請選出每小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 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易觀察或復雜的事物,下列四幅圖中屬于模型的()
A.氫元素 B.甲烷分子結構 C.電流表 D.有禮標志
【答案】B
【解析】符號是代表事物的標記,能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達的文字語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亂;模型常??梢詭椭藗冋J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事物或復雜的 現象,模型可以是一幅圖、一張表或一幅計算機圖像,可以用于表示一個復雜的對象或過程。
【解答】A、該圖表示氫的元素符號,不是模型,不合題意;
B、該圖表示甲烷分子結構模型,屬于模型,符合題意;
C、該圖表示電流表符號,不是模型,不合題意;
D、該圖表示有禮標志,不是模型,不合題意。
故答案為:B。
2.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  )
A.火山活動的結果 B.河流沖刷的結果
C.地殼變動的結果 D.地震活動的結果
【答案】C
【解析】地形地貌會隨著地殼運動發生改變。
【解答】地殼自形成以來,其結構和表面形態就在不斷發生變化。巖石的變形、海陸的變遷以及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都是地殼變動的結果。
3.小蛟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三個裝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體積是b位中的一半,c中黏粒體積和b中砂粒體積相同,在三個裝置中分別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時間內滲出的水量如圖所示(三個錐形瓶完全一樣)。若圖中所示的滲水量有一個是錯誤的,那么最有可能錯誤的是( ?。?br/>A.a裝置 B.b裝置 C.c裝置 D.三個裝置都沒有錯
【答案】C
【解析】黏土地和沙地同樣都濕潤,但是沙地的通氣性肯定比土地的通氣性要好很多(沙質比土質更疏松)。
【解答】砂粒空隙越大,通氣性和透水性越強,但保水性越差。黏粒空隙小,通氣性能和透水性能差,因此在三個裝置中分別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時間內,c裝置的滲出水量應最少。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4.“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這是人們對梅花不畏嚴寒的贊賞。梅樹上的梅花在植物的結構層次中屬于( ?。?br/>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答案】C
【解析】細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最小單位。組織是細胞分化的結果,細胞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叫組織。器官是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系統是由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構成的。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據此解答。
【解答】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梅花是器官,屬于生殖器官。
故答案為:C。
5.下列各圖中●和○分別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其中能表示保持H2O化學性質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化學性質由分子保持,水是由水分子構成,所以,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微粒應為水分子;根據水分子的構成,判斷圖中為水分子的選項。
【解答】A、能表示水分子,能保持H2O化學性質的,故A符合題意;
B、該圖是氫分子和氧分子的混合氣體,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B不符合題意;
C、該圖是氫氣,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C不符合題意;
D、該圖表示氫原子和氧原子,不能保持H2O化學性質,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6.我國科學家發明了一款新型植物莖流傳感器(如圖),可直接貼附在莖稈、葉片等表面,監測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及分配情況。由此推測,該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
A.保護組織 B.輸導組織 C.分生組織 D.機械組織
【答案】B
【解析】 植物的組織主要有保護組織、薄壁組織、輸導組織、分生組織、機械組織等,它們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解答】 A.保護組織一般由植物根、莖、葉表面的表皮細胞構成,具有保護內部柔嫩部分的功能,故A不符合題意;
B.輸導組織有運輸物質的作用,植物體內的導管能運送水和無機鹽,篩管能運送有機物,即傳感器可監測的植物組織是輸導組織,故B符合題意;
C.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形成其它組織,故C不符合題意;
D.薄壁組織有制造和儲存營養的功能,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7.下列關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質的是( ?。?br/>A.二氧化碳可以能讓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來生產汽水等碳酸飲料
D.二氧化碳可用作滅火劑
【答案】B
8.科學上規定,將碳-12原子的質量分成12等份,其他原子的質量與碳原子質量的比值,就是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如圖所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br/>A.12 B.16 C.1.33 D.192
【答案】B
【解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于一個該原子的實際質量與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
【解答】由圖可知,一個該原子的質量與16片碳12原子的十二分之一的質量相同,可知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
故答案為:B。
9.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甲、乙兩種動物生殖和發育共同特征。下列有關陰影部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br/>A.若甲是蝴蝶,乙是蝗蟲,則陰影部分可表示有蛹期
B.若甲是鴿子,乙是家兔,則陰影部分可表示胎生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鴿,則陰影部分可表示卵生
D.若甲是家蠶,乙是青蛙,則陰影部分可表示體內受精
【答案】C
【解析】(1)蝴蝶和家蠶屬于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且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別明顯。完全變態發育與不完全變態發育的區別是完全變態發育要經歷蛹期。
(2)青蛙的一生經過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個階段,屬于變態發育的過程,卵生、體外受精。
(3)鴿子屬于鳥類,家兔屬于哺乳動物,哺乳類最大的特點是胎生、哺乳。
【解答】陰影部分為甲乙的相同點。
A、若甲是蝴蝶,乙是蝗蟲,甲是完全變態發育,乙是不完全變態發育,沒有蛹期,A錯誤。
B、鴿子屬于鳥類,家兔屬于哺乳動物,鴿子是卵生,家兔是胎生,B錯誤。
C、若甲是青蛙,乙是家鴿,兩者都為卵生,C正確。
D、若甲是家蠶,乙是青蛙,家蠶是體內受精,青蛙是體外受精,D錯誤。
故答案為:C。
10.物理教材中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下列演示實驗中,涉及物態變化放熱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 (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 ①金屬盤下水滴變多,這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
②燒杯中的冰變少,這是冰熔化為水,熔化吸熱;
③管中乙醚變多,這是乙醚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
④碘錘中碘粒變少,這是碘升華的結果,升華吸熱;
綜上所述,①③物態變化是放熱,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11. 依據氯元素的化合價不同,有關物質按照一定規律可排列為:①NaCl ②Cl2 ③HClO ④X ⑤HClO4,則物質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FeCl2 B.KClO3 C.KCl D.Cl2O7
【答案】B
【解析】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和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計算出①②③⑤四種物質中Cl元素的化合價,并找出物質排列與Cl元素化合價的關系;經計算后發現①到⑤應該是按Cl元素化合價由低到高進行排列的,則④X中Cl元素化合價應在+1和+7之間。依據這一關系,確定所給選項的四種物質中Cl元素化合價符合這一規律的物質。
【解答】A、設FeCl2中Cl元素化合價a,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為零,可得(+2)+a×2=0,解得a=-1,Cl元素化合價不在+1和+7之間,A不符合題意;
B、設KClO3中Cl元素化合價b,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為零,可得(+1)+b+(-2)×3=0,解得b=+5,Cl元素化合價在+1和+7之間,B符合題意;
C、設KCl中Cl元素化合價c,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為零,可得(+1)+c=0,解得c=-1,Cl元素化合價不在+1和+7之間,C不符合題意;
D、設Cl2O7中Cl元素化合價d,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代數為零,可得d×2+(-2)×7=0,解得d=+7,Cl元素化合價不在+1和+7之間,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12.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銣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85.47g
C.銣元素的元素符號為Rb D.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
【答案】C
【解析】根據元素的名稱即可判斷元素屬于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金屬元素的名稱是“钅”字旁的,特別要注意汞也是金屬。
【解答】A、“銣”是“钅”字旁的,可知銣元素為金屬元素,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元素符號為Rb,故C正確;
D、原子序數等于質子數,可知銣原子核內有37個質子,質子數加中子數約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可知
中子數可能為48個,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13.如圖為某花的結構示意圖,對該圖描述錯誤的是( ?。?br/>A.此花的主要結構是雌蕊和雄蕊
B.在開花時期,雨天多于晴天會影響過程①
C.完成受精后④凋落,②③能繼續發育
D.圖中⑤將發育成果實
【答案】C
【解析】A.根據花朵的結構判斷;
B. 植物開花后,成熟的花藥自動裂開,花粉從花藥里散發出來,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
CD.根據花和果實的關系判斷。
【解答】A.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它們是花的主要結構,且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過程①為傳粉,而陰雨天會影響植物的傳粉,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完成傳粉、受精后,④花絲、②柱頭、③花柱都凋謝,只有⑤子房繼續發育,故C錯誤符合題意;
D.果實是由花的⑤子房將來發育成果實, 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4.抗生素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某實驗小組欲檢測 A、B兩種抗生素的殺菌效果,下列實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根據控制變量法可知,實驗時應設置空白對照組,即不作特殊處理的一組,該探究中對照組為不添加抗生素只有細菌的一組。
【解答】為探究抗生素的殺菌效果,由控制變量法可知,應分別使用抗生素A和B與細菌接觸,同時設置空白對照組,即只有細菌的對照組進行對照。
故答案為:C。
15.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從甲圖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
B.從乙圖中可見,陰影部分的面積S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克
C.從甲圖中可見,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200厘米3
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0
【答案】C
【解析】(1)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據此判斷A、B、C的密度關系,并根據公式結合圖甲中的數據計算C的密度,與水的密度進行對比;
(2)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即等于質量,并根據m=ρV結合乙圖中的數據計算質量;
(3)結合甲中的數據結合ρ=計算出D的密度,根據V=計算120克D物質的體積;
(4)結合甲圖中的數據,根據ρ=分別計算A、B的密度,計算兩密度之比。
【解答】A、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由甲圖知,ρA>ρB>ρC,ρc=
==1g/cm3=ρ水,A錯誤;
B、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等于質量,即m=ρV=4g/cm3×3cm3=12g,B錯誤;
C、由甲圖知D物質的密度為ρD===0.6g/cm3,120克D物質的體積VD==200cm3,C正確;
D、由甲圖知A的密度ρA==2.5g/cm3,B的密度ρB==1.5g/cm3,
A、B密度之比=5:3,D錯誤。
故答案為:C。
二、填空題(本題共7小題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暑假期間小明同學隨父母去西藏旅游,回到金華時發現他在西藏喝剩的礦泉水瓶變癟了。則礦泉水瓶變癟后,瓶中水的質量   ,瓶內氣體的密度  ?。ň睢白兇蟆薄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br/>【答案】不變;變大
【解析】質量是固有屬性,不隨位置變化而變化,密度是物質特性,有可能隨物體狀態變化而變化。
【解答】質量是固有屬性,不隨位置變化而變化所以瓶中水的質量不變,瓶中氣體質量不變,但礦泉水瓶變癟了,說明空氣體積減小,由密度等于質量除以體積可知, 瓶內氣體的密度變大。
17.小明在浴室洗澡時,看到浴室內有兩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卻沒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熱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燙著不敢摸,請你幫他判斷出有水滴那根是   (選填“冷”或“熱”)水管,這是水蒸氣  ?。ㄌ钗飸B變化名稱)而成。
【答案】冷;液化
【解析】根據物質的初始態和終末態確定物態變化的名稱。
【解答】浴室內水蒸氣的溫度較高,冷水管的溫度很低,則水蒸氣在冷水管表面放熱從氣態變成液態發生液化現象,從而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因此有水滴的是冷水管,沒水滴的是熱水管。
18.2023年9月 7日,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利用新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在豬體內再造了人源中腎(中腎指其體內的腎臟已經發育為中期腎臟), 是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人源化功能性實質器官異種體內再生,對未來獲得可用的人源器官具有重要意義。回答下列問題:
(1)腎臟是人體產生尿液、排毒的重要   (填結構層次);
(2)新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最終成功地在豬體內發育為人源中腎,此過程經歷了細胞分裂、細胞生長以及   。
【答案】(1)器官
(2)細胞分化
【解析】 細胞分裂是活細胞繁殖其種類的過程,是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的過程.分裂前的細胞稱母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細胞稱子細胞。細胞的生長,主要是指細胞體積的增大;細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細胞,在形態,結構和功能上向著不同方向變化的過程.正常情況下,細胞分化是穩定、不可逆的;
【解答】(1) 腎臟是人體產生尿液、排毒的重要 器官,它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等多種組織構成的;
(2) 新型人誘導多能干細胞最終成功地在豬體內發育為人源中腎,此過程經歷了細胞分裂、細胞生長以及 細胞分化;
故答案為:(1)器官(2)細胞分化
19.蜜蜂的數量和健康與人類的糧食安全和生態穩定息息相關。近年來,世界范圍內的蜜蜂數量大幅下降,其原因主要有棲息地的喪失和氣候變化等多個方面。
(1)蜜蜂之所以跟糧食和生態息息相關,是由于它們能幫助植物完成   過程,促進了植物的繁衍。
(2)如圖為中華蜜蜂的發育過程,其中    (選填字母)是其發育的起點。
(3)蜂群中的雄蜂是由卵細胞發育而來的,這種生殖方式稱為孤雌生殖。與孤雌生殖相比,有性生殖需要卵細胞與    結合形成受精卵。
【答案】(1)傳粉
(2)d
(3)精子
【解析】昆蟲的發育過程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不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包括受精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圖中,a幼蟲、b蛹、c成蟲、d受精卵。
【解答】(1)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在長期生存與發展的過程,形成相互適應、相互依存的關系。如蜜蜂采蜜能夠幫助植物傳粉,促進了植物的繁衍,因此蜜蜂跟糧食和生態息息相關。
(2)由圖可知,中華蜜蜂的發育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3)有性生殖需要卵細胞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個體。
20.如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請回答問題。
(1)宏觀現象:按如圖所示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檢驗B中氣體的方法是  。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   。
(3)寫出上述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4)理論上電解水時,a、b試管內產生的氣體體積比是2:1,但是某次實驗結果與理論值不符合,則下列對此采取的進一步實驗方法可取的有( ?。?br/>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
B.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
C.認為是實驗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D.大膽假設,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
【答案】(1)用帶火星的木條去檢驗,若木條復燃,則為氧氣
(2)增加液體導電性
(3)水氧氣+氫氣
(4)A;B;D
【解析】(1)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結合氧氣的檢驗方法解答;
(2)純水不導電,加入溶質后其中的離子可以導電;
(3)根據反應物、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確定反應的方程式;
(4)根據自己對科學探究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A管與電源負極相連,因此產生氫氣,化學式為H2。B試管產生氧氣,則檢驗 B 中氣體(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若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
(2)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3)水在通直流電的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 + 氧氣。
(4)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通過多次實驗可以減少偶然誤差,找到可能存在的問題,故A正確;
B.如果裝置漏氣會導致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不準確,因此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該方法可取,故B正確;
C.不能認為是實驗誤差就忽略不計,應積極尋找原因,該方法不可取,故C錯誤;
D.大膽假設,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氫氣和氧氣在水中溶解性確實不同,這可能是導致實驗結果與理論值不符的原因之一,故D錯誤。
故選ABD。
(1)電解水時,與電源負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氫氣,所以試管 A 中產生氣體是氫氣,化學式為H2;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產生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所以檢驗 B 中氣體(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試管口,若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
(2)硫酸和氫氧化鈉在水中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增強水的導電性,所以通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氫氧化鈉,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
(3)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文字表達式為水氫氣 + 氧氣。
(4)A、反復多次實驗查找原因,通過多次實驗可以減少偶然誤差,找到可能存在的問題,該方法可取,符合題意;
B、查找實驗裝置是否漏氣,如果裝置漏氣會導致收集到的氣體體積不準確,該方法可取,符合題意;
C、不能認為是實驗誤差就忽略不計,應積極尋找原因,該方法不可取,不符合題意;
D、大膽假設,兩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可能不同,氫氣和氧氣在水中溶解性確實不同,這可能是導致實驗結果與理論值不符的原因之一,該方法可取,符合題意。
故選ABD。
21.老師在課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畫,請同學們用所學知識解釋漫畫中的主角的觀點。
(1)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其木質部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
(2)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   的功能;
(3)莖“復工”后仍正常生長并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具有   的結構。
【答案】(1)導管
(2)有機物
(3)形成層
【解析】木質莖結構組成部分: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比較小,起支持作用。韌皮部:在莖的橫切面上呈環狀排列,其中含有韌皮纖維和疏導有機物的篩管。形成層:呈環狀排列,細胞扁平,能不斷進行細胞分裂,產生子細胞。子細胞能吸收營養物質,從而不斷長大,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加粗。水稻、小麥、竹類等植物沒有形成層,因此,它們的莖不能加粗生長。木質部包括導管(運輸水和無機鹽)和木纖維(堅硬)。髓:細胞壁比較薄,常有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
【解答】(1)莖“罷工”使葉干渴、萎蔫,這是其木質部中的導管停止工作引起的,導管負責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2)莖“罷工”使根饑餓難耐,說明莖有輸導有機物的功能,莖的韌皮部中的篩管具有運輸有機物的作用;
(3)莖“復工”后仍正常生長并逐年加粗,是因為莖中具有形成層的結構,能夠不斷分裂,向內形成木質部,向外形成韌皮部。
故答案為:(1)導管(2)有機物(3)形成層
22.小科同學學完《物質的微觀結構》后,進行了單元知識的梳理和應用,請你幫助他一起完成下列內容: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助于建構知識體系的模型,圖甲是小科完成的思維導圖。
(1)上述思維導圖中“▲”處的內容為:   。
(2)硒是抗衰老元素,能抑制癌細胞生長,某品牌口服液中含有硒酸根離子(SeO42-),那么硒酸根離子中硒的化合價為   。
(3)科學用語2SO3中數字“2”所表示的意義為   。
(4)小科去超市選購食鹽,其包裝袋的部分說明如圖乙所示,請利用上述信息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B.表中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分子
C.碘酸鉀是混合物
D.可推測碘酸鉀(KIO3)的一種化學性質是在受熱或光照下不穩定,易分解
【答案】(1)原子
(2)+6
(3)2個三氧化硫分子
(4)A;D
【解析】(1)在物質的微觀構成中,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
(2)根據離子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等于離子所帶電荷數;
(3)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
(4)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
B.物質由元素組成;
C.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
D.根據貯藏指南避光、避熱以及食用方法勿長時間燉炒分析。
【解答】 (1)在物質的微觀構成中,原子可以構成分子,原子得失電子形成離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所以思維導圖中“▲”處的內容為原子。
(2)在硒酸根離子中,氧元素的化合價通常為 2價。設硒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離子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等于離子所帶電荷數,可得x+( 2)×4= 2,即x 8= 2,解得:x=+6。
(3)在化學式前面的數字表示分子的個數,所以數字“2”表示2個三氧化硫分子。
(4)A.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不是由分子構成的,故A正確;
B.表中的“含碘量”中的碘是指碘元素,不是碘分子,故B錯誤;
C.碘酸鉀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不是混合物,故C錯誤;
D.根據貯藏指南避光、避熱以及食用方法勿長時間燉炒,可以推測碘酸鉀的一種化學性質是在受熱或光照下不穩定,易分解,故D正確。
故選AD。
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2分,共40分)
23.為驗證“鎂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小科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
【查閱資料】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無機鹽,鎂參與綠色植物葉綠素的形成,植物缺鎂會出現葉片失綠變黃、植物生長不良等癥狀。
【實驗器材】完全營養液(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各種礦物質元素)、缺鎂的完全培養液、長勢相同的青菜幼苗、普通蒸餾水、含鎂蒸餾水、玻璃器皿若干。
【實驗步驟】
①選20株長勢旺盛、大小相似的青菜幼苗,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備用;
②取2只玻璃器皿,編號甲、乙。甲組加入適量完全營養液,乙組加入等量的另一種液體、將幼苗隨機均分栽入其中;
③將裝置放在溫暖有光通風的環境,并適時給根部通入空氣;
④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并記錄幼苗的高度、葉片顏色等生長指標;
⑤對所得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請回答:
(1)步驟①中,“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br/>(2)步驟②中,乙瓶中應該加入的液體是   
(3)小紅認為,實驗所用的營養液濃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其理由是:   ;
(4)小明認為,步驟②中,如果在甲、乙兩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含鎂蒸餾水和普通蒸餾水,其它步驟和條件與小科相同,也能得到相同的實驗結論。請對小明的觀點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
【答案】(1)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擾實驗
(2)等量不含鎂元素的完全營養液
(3)營養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根部細胞脫水死亡
(4)小明觀點不正確,控制變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為變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證適合其生長,本實驗中就不能用雖然相同而不適合其生長的蒸餾水,而要用完全營養液
【解析】植物的根具有固定作用,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
【解答】(1)為驗證“鎂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步驟①中,“用蒸餾水洗凈根上的泥土”的目的是 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擾實驗 ;
(2) 步驟②中,乙瓶中應該加入的液體是 等量不含鎂元素的完全營養液,其對照的作用;
(3) 小紅認為,實驗所用的營養液濃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其理由是: 營養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根部細胞脫水死亡 ,因為水分會跑向濃度高的地方;
(4) 小明觀點不正確,控制變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為變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證適合其生長,本實驗中就不能用雖然相同而不適合其生長的蒸餾水,而要用完全營養液
故答案為:(1) 防止根上泥土原有元素干擾實驗 (2) 等量不含鎂元素的完全營養液 (3) 營養液濃度過高會導致根部細胞脫水死亡 (4) 小明觀點不正確,控制變量法除了控制需要探究的因素為變量外,其他因素要保證適合其生長,本實驗中就不能用雖然相同而不適合其生長的蒸餾水,而要用完全營養液
24.小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卮鹣铝袉栴}:
(1)組裝圖甲的裝置時,應先確定   (選填“鐵桿”或“鐵圈”)的高度;
(2)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裝置進行實驗,圖乙是他們根據各自的實驗數據繪制成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A小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明顯較短,可能的原因有  ?。▽懗鲆稽c);
(3)分析乙圖可知,水的沸點是   ℃;
(4)從吸放熱和溫度變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過程和水的沸騰過程具有的共同特點是:  。
【答案】鐵圈;A組水的質量小于B組水的質量;98;吸熱但溫度不變
25.科學家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時間。
材料一: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
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瘜W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 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0-16 B. C.Ag-108
(2)在克魯克斯假設中,同種元素的原子,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
(3)根據材料三,現發現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圖,根據上述資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   。
(4)結合以上材料及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它對科學的發展沒有價值
B.只要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就不會存在誤差
C.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
【答案】(1)C
(2)中子數
(3)21×a%+22×b%+20×c%
(4)C
【解析】 (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資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故選B。
(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
(3)由題意可知,1961年8月,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個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式子為21×a%+22×b%+20×c%。
(4)A.19世紀初,以氫為母體的相對原子質量標準是錯誤的,但它對科學的發展是有價值的,故A錯誤;
B.即使方法正確、儀器精確,實驗結果也會存在誤差,故B錯誤;
C.隨著科學的發展,若干年后,科學家有可能更改現在國際上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故C正確;
D.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都不是整數,可推測很多元素有多種同位素原子,故D正確。
故選CD。
26.學習了“測量物質的密度”之后,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測量鹽水的密度。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方法一:小浩利用天平和量筒來測量鹽水的密度,操作過程如下:
①將天平調節平衡;
②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104.2g;
③將燒杯中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圖甲所示;
④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如圖乙所示;
⑤計算鹽水的密度。
(1)根據圖乙,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   g。
(2)計算鹽水的密度:    。
(3)若步驟③中有部分鹽水灑到外面,則測得的鹽水密度將會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4)方法二:小明同學找來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入體積都為V的水和上述鹽水,在用調好的天平而不用砝碼的情況下,也測量出了鹽水的密度(水的密度為ρ水)。步驟如下:
①將裝有鹽水的瓶子放在天平的左盤,裝有水的瓶子放在右盤;
②調節標尺上的游碼使天平平衡,讀出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為m1。
計算鹽水的密度:    (用V、m1、ρ水表示)。
【答案】(1)71.2
(2)1.1
(3)偏大
(4)
【解析】(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等于砝碼加游碼的質量,游碼的分度值為0.2g。
(2)計算鹽水密度用的是量筒內鹽水的質量除以量筒內鹽水的體積。
(3)由(1)可知,剩余液體點的質量偏小,會導致量筒內鹽水的質量偏大,再根據密度公式判斷。
(4)根據左盤質量等于右盤質量加砝碼進行計算。
【解答】(1)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m=50g+20g+1.2g=71.2g。
(2)量筒內鹽水的體積為30mL,鹽水的質量為:m=104.2g-71.2g=33g。
鹽水的密度為。
(3)有部分水灑出,會導致剩余鹽水的質量偏小,由(2)可知,會導致測得的量筒內的鹽水的質量偏大,由可知,測得的鹽水的密度將偏大。
(4)鹽水的質量為水的質量加游碼,可知鹽水的質量為,鹽水的體積等于水的體積,可知鹽水的密度為。
27.某??茖W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盛有無菌培養基的培養裝置設計了探究“洗手能否減少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數量“的實驗,請分析回答問題。
培養皿號 A B C
實驗步驟 ① 配制牛肉汁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待用
②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直接在培養基表面涂抹
③ 將A、B、C三組培養皿放入適宜溫度的培養箱培養,每天定時觀察記錄,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實驗結果 許多菌落 少數菌落
(1)與真菌相比,細菌細胞內沒有   。
(2)實驗步驟①中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
(3)C組的實驗結果理論上應該是  ??;
(4)依據本實驗的結果,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細胞核
(2)排除原有雜 (細) 菌的干擾
(3)無菌落
(4)洗手能減少手上的細菌和真菌數量
【解析】(1)根據細菌和真菌的結構不同解答;
(2)原來就有細菌,會對實驗的探究產生影響;
(3)經消毒后細菌無法存活;
(4)根據表格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解答】 (1)細菌與真菌相比,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因此屬于原核生物。
(2) 實驗步驟①中高溫滅菌的目的是 :殺死培養皿中的細菌和真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3)C組由于均已經消毒,理論上沒有接種到細菌和真菌,因此應該是沒有菌落生長。
(4)根據表格可知,經菌棉棒涂抹后培養基上只有少數菌落,則說明: 洗手能減少手上的細菌和真菌的數量。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35分)
28.(本題6分,每空2分)相關數據顯示,早產(指妊娠28周之前未足月生產)是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的最大原因。 為了提高早產兒的成活率,科學家們做了如下模擬實驗:選取八只早產的羔羊胎兒,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為期4周的培育,結果所有羊羔均發育良好且順利“出生”。
(1)該裝置中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擬的是母羊的   。
(2)依據圖中信息, “外置設備”還需為羊羔的發育提供   。
(3)膠管A.B的一端都連接著羊羔胎兒,其內血液流動的方向如圖箭頭所示。相比B.膠管,A膠管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加的物質是   氣體和其他廢物。
【答案】(1)子宮
(2)氧氣
(3)二氧化碳
【解析】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胎兒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是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
【解答】 (1)如圖所示裝置的聚乙烯薄膜袋模擬子宮,其中充滿了含有鹽和其他物質的電解質溶液,電解質溶液模擬的是胎兒生活環境中的的羊水。
(2)羊胎通過胎盤從母體的血液里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把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也通過胎盤經母體排出體外。故“外置設備”還需為羊羔的發育提供氧氣。
(3)圖中A模擬臍動脈,胎兒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臍動脈輸送到胎盤,然后通過母體排出,B模擬臍靜脈,從胎盤處獲取母體提供的氧氣、營養物質,通過臍靜脈運給胚胎。因此相比B膠管(臍靜脈),A膠管(臍動脈)血液中含量明顯增加的物質是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
29.(本題6分,每空2分)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的相關知識,回答下面問題。
(1)小金用半個土豆制作等高線地形圖,制作過程依次為圖一中的a、b、c所示,則白紙上繪出的“土豆山”等高線地形圖應是如圖中的____(選填字母)。
A. B. C. D.
(2)若圖二中虛線C為泥石流的運動軌跡,泥石流發生時有人位于O點,合理的逃生路線為   (選填①、②、③或④)(3)若想體驗攀巖的刺激和激情,地點應設置在  ?。ㄟx填甲、乙或丙)。
【答案】(1)A
(2)②
(3)丙
【解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解答】(1)讀圖可知,土豆山由三截組成,截面為閉合的曲線,因此“土豆山”的等高線地形圖應有三條閉合等高線,因此白紙上繪出的“土豆山”等高線地形圖應是如圖A,A符合題意。
(2)發生泥石流時,人逃生時方向應盡量與泥石流流動方向垂直,逃向地勢較高的山坡。根據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的規律,④方向與河流中水流方向一致,①方向與河流中水流方向相反,②、③方向與泥石流發生的山谷走向大致垂直,但③路線要越過河谷,因此在O點的人合理的逃生路線為②。
(3)丙地等高線重合,為陡崖,想體驗攀巖的刺激和激情,地點應設置在丙。
30.(本題7分,每空1分)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十幾個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   。
(2)從實驗中可知,根、莖、葉中的導管和篩管在植物體內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管道系統。其中導管負責運輸    ,篩管負責運輸   。
(3)縱切枝條,觀察發現紅色越往上越淺,這是因為____(填字母)。
A.上面水太多了,把紅色沖淡
B.上面的紅色隨水分蒸發了
C.水分是從下往上運輸的,越往上就越淺
D.這是枝條自身的一個特點,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填字母)。
A.放在黑暗環境中 B.放在陽光下照射
C.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風的環境中
(5)實驗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為了   導管切口橫截面積,有利于      的運輸。
【答案】(1)A(木質部)
(2)水分和無機鹽;韌皮部;有機物
(3)C
(4)A
(5)增加;水分;無機鹽
【解析】(1)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一個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可以降低植物體的溫度,通過蒸騰拉力促進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促進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植物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根從土壤中吸收來的,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來進行了蒸騰作用,只有少部分水作為植物體的組成成分和參與植物體的各種生理過程。
(2)樹皮有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再往里是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儲存營養物質。
【解答】(1)水分和無機鹽通過導管運輸,導管位于木質部,所以變紅的部分是A部分。
(2)根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通過導管運輸;篩管位于莖的韌皮部,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
(3)縱切枝條,觀察到越往上紅顏色越淺,是由于運輸距離不同引起的,這說明水分是從下往上運輸的。故C符合題意。
(4)植物在光下蒸騰作用越強,所以要想讓實驗更明顯應該放在光下,而不是黑暗環境中,故A符合題意。
(5)把枝條削成斜面,是為了擴大導管切口橫截面積,有利于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
31.(本題8分,每小題2分)中成藥“金銀花”治療新冠成效顯著,其有效成分綠原酸(C16H18O9)具有抗菌殺毒的作用。請回答:
(1)綠原酸由   種元素組成。
(2)綠原酸分子中氫、氧原子的個數比   。
(3)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   。
(4)計算354克綠原酸中碳元素的質量。
【答案】(1)3 (2)2:1 (3)4:3
(4)解: 碳元素的質=
【解析】(1)根據化學式確定物質元素組成分析;
(2)根據化學式右下角數字為原子個數比分析;
(3)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4)根據元素質量為物質質量×元素質量分數分析。
【解答】(1)綠原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2) 綠原酸分子中氫、氧原子的個數比18:9=2:1;
(3) 綠原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12×16):(16×9)=4:3;
32.(本題8分,每空2分)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在出版行業,通常用“克重”來表示紙張的厚薄。例如,有些圖書所用的紙張克重為60克。實際上,這種表示紙張厚薄的方法與密度的知識是相關的。由于紙張的厚薄是均勻的,所以我們無需測算其單位體積的質量,只需知道其單位面積的質量即可。單位面積的質量又叫物質的“面密度”,即“克重”。國家標準規定以A0、A1、A2、B1、B2等標記來表示紙張幅面規格。其中A1紙張的尺寸是841毫米×594毫米。A2紙張的尺寸是594毫米×420毫米。同樣,對粗細均勻的線形材料,我們也常常只考慮其單位長度的質量,單位長度的質量又叫物質的“線密度”。
(1)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A1的“面密度”   A2的“面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家庭電線正常使用橫截面積為2.5毫米2和4毫米2的銅導線,下列關于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
A.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不相同
B.它們的密度相同,“線密度”不相同
C.它們的密度不相同,“線密度”相同
D.它們的密度和“線密度“都相同
(3)某圖書所用紙張克重為60克,若要計算其密度,則還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4)有一捆橫截面積為2.5毫米2銅絲,質量為89千克,試計算該銅絲的“線密度”。(已知銅的密度為8.9×103千克/米3)
【答案】(1)等于
(2)B
(3)每張紙的厚度
(4)22.25g/m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
【解析】(1)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的單位面積的質量相等,即面密度相等;
(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無關,再根據線密度的定義比較其大??;
(3)根據結合面密度的概念得出計算密度時應知道的物理量;
(4)知道銅絲的質量和銅的密度,根據求出銅的體積,又知道銅絲的橫截面積,根據V=Sh求出銅絲的長度,然后根據線密度的概念求出其大小。
【解答】(1)同種材質做成等厚紙張的密度相同,由V=Sd可知單位面積紙的體積相同,由m=ρV可知,單位面積紙的質量相等,即同種材質做成的等厚紙張的面密度相等,則A1的“面密度”等于A2的“面密度”;
(2)家庭電線正常使用截面積為2.5mm2和4mm2的銅導線,導線的材料相同,它們的密度相同,
因為它們的橫截面積不同,單位長度銅導線的體積不同,
所以,由m=ρV可知,單位長度的質量不同,即它們的線密度不同,
故選B;
(3)某圖書所用紙張克重為60g,表示1m2這種紙的質量為60g,
由可知,要計算其密度應知道每張紙的厚度;
(4)質量為89kg銅導線的體積,
這捆銅絲的長度,
該銅絲的線密度。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徐水县| 江西省| 霍城县| 大洼县| 金平| 咸宁市| 清原| 沂水县| 清新县| 天镇县| 林甸县| 黄梅县| 麻城市| 冕宁县| 河东区| 阳山县| 三门县| 汉中市| 新泰市| 曲阳县| 崇仁县| 措勤县| 武强县| 鹤壁市| 合山市| 安龙县| 盐池县| 哈尔滨市| 治多县| 松江区| 高邮市| 密山市| 法库县| 广平县| 佛冈县| 枣强县| 日照市| 新和县| 富裕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