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人教版8.1 功與功率-功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目標物理觀念 明確功是標量;知道功的公式適用范圍;會用功的公式進行計算。科學思維 理解正功、負功的概念;會根據公式計算多個力的總功;初步理解恒力做功的計算方法。科學探究 通過功的定義及公式理解 ,能用于分析、計算和解釋現象。科學態度與責任 培養學生理解功的概念;培養學生理解正功、負功的物理意義。復習回顧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運動了距離W=FL一、功這時應當怎么計算功?新課引入更普遍的情形是物體運動的方向與力的方向不一致,例如馬拉雪橇時拉力方向和雪橇運動方向間有一個角度。新課教學根據力的合成與分解,將F分解為沿位移方向和垂直位移方向。沿位移方向垂直位移方向拉力做的功W等于F1做的功FF2F1α新課教學l1=lcosαl2=lsinαW1= Fl 1= Flcos αW2= 0Fα除了分解力以外還可以分解位移沿力F方向垂直力F方向拉力做的功W2.公式:W = Flcosα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與位移夾角( α取0~180°)的余弦這三者的乘積。3.國際單位:焦耳(簡稱:焦 ——符號:J)1J=1N×1m=1N·m“lcosα” 整體也可稱為力方向上的位移小結一下1.功的定義: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一段位移 ,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對功定義的理解觀察,分析圖中的哪個人對物體做了功?答案:小川拉著重物上升的過程,小川對重物做了功,其他三人都沒有對物體做功.例1思考:不做功的情況有哪些?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位移為零。有力無距(勞而無功)思考:不做功的情況有哪些?2.有位移,但是位移同一方向上沒有力的作用。有距無力(不勞無功)被運動員踢出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滾動過程中(不計任何阻力)思考:不做功的情況有哪些?3.有力,也有距,但是力和位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垂直無功思考:不做功的情況有哪些?3.有力,也有距,但是力和位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垂直無功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位移為零。有力無距(勞而無功)2.有位移,但是位移同一方向上沒有力的作用。有距無力(不勞無功)功是過程量,對應一段位移(時間)是力對空間的積累效果;故判斷功時一定要指明是哪個力在哪個過程對物體做的功。新課教學FSFSFSFSαααα注意:必須將F、 l平移于同一點,再確定其夾角。思考1:如何辨認力與位移方向的夾角?W = Flcosα典例精析如圖所示,坐在雪橇上的人與雪橇的總質量為m,在與水平面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動了一段距離l.已知雪橇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則雪橇受到的A.支持力做功為mglB.重力做功為mglC.拉力做功為Flcos θD.滑動摩擦力做功為-μmgl例2√α cosα W 物理意義新課教學α=π/2α<π/2π/2<α≤πcosα=0cosα>0cosα<0W = 0W>0W<0表示力F對物體不做功表示力F對物體做正功表示力F對物體做負功若物體做直線運動,由力和位移夾角來判斷若物體做曲線運動,由力和速度夾角來判斷二、正功和負功 W = Flcosα新課教學FSFS思考2:判斷以下各個力F做功的正負?αα思考3:功有正負,功的正負表示什么意思?vF(物體在力F作用下由M運動到N過程)(地面光滑,S位移)vF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1.正負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表示該力是動力還是阻力。某力做正功表示該力是動力;某力做負功表示該力是阻力。2.某力做多少負功,也可說成“物體克服該力做多少功”(取絕對值)。3.功的大小:比較絕對值。小結一下要點1:功的正負判斷:力和位移(速度)方向夾角要點2:功是標量,其運算法則遵循算術運算法則!我們學習了一個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的求解方法,而物體所受的力往往不止一個,那么如何求解這幾個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呢?三、總功新課教學例3:一個質量為150kg的雪橇,受到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大小為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動的距離為5m。地面對雪橇的阻力為100N,cos37°=0.8,求各力對雪橇做的總功。典例精析例3:一個質量為150kg的雪橇,受到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大小為500N,在水平地面上移動的距離為5m。地面對雪橇的阻力為100N,cos37°=0.8,求各力對雪橇做的總功。FFNmgF阻37°W1 = Flcos37°拉力做功:= 2000JW2 = -F阻l阻力做功:= -500JW = W1 + W2總功:=1500J重力、支持力不做功2.分別求出每個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的代數和。即:W總 =W1 +W2+……+Wn1.先求出物體所受的合力(矢量和),然后再求出合力的功,即:W總 = F合lcosα小結一下求解幾個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新課教學對功的說明:(1)功是過程量,對應一段時間或位移是力對空間的積累效果;故判斷功時一定要指明是哪個力在哪個過程對物體做的功。(2)公式W = Flcosα只適用于計算恒力的功,l是物體的對地位移,不是路程。(3)力F與位移l必須具有同時性,即l必須是力F作用過程中的位移,計算時, F、 l取絕對值, α決定W的正負。1.做功的條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位移2.功的計算:W = F l cosα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正負只表示做功的力的效果; 功的正負 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功的大小只看絕對值。4.總功計算:(1)功是標量 合力的功(即總功)就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數和:W總=W1+W2+W3+ (2)力是矢量 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W總=F合 Lcos α課堂總結課堂隨練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和m的兩物塊A、B(均可視為質點,且M>m)分別在同樣大小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兩力與水平面的夾角相同,兩物塊經過的位移相同.設此過程中F1對A做的功為W1,F2對B做的功為W2,則A.無論水平面光滑與否,都有W1=W2B.若水平面光滑,則W1>W2C.若水平面粗糙,則W1>W2D.若水平面粗糙,則W1練1√課堂隨練(多選)如圖所示,用樹枝提著毛毛蟲水平向右勻速運動一段距離,毛毛蟲始終與樹枝保持相對靜止,且毛毛蟲所在位置的樹枝與水平方向成一定夾角,則在該運動過程中A.摩擦力對毛毛蟲做負功B.樹枝對毛毛蟲的彈力做正功C.重力對毛毛蟲做的功為零D.樹枝對毛毛蟲做的功為零練2√√課堂隨練如圖所示,質量m=50 kg的滑雪運動員從高度h=30 m的坡頂由靜止下滑,斜坡的傾角θ=37°,滑雪板與雪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則運動員滑至坡底的過程中:(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裝備質量不計)(1)滑雪運動員所受的重力對他做了多少功?練3(2)各力對運動員做的總功是多少?答案 1.5×104 J 1.3×104 J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