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加油珍藏卷3A卷(綱要上下+選必三本)1.與商代相比,西周王臣在身心兩方面都變成了王的附庸,只能向唯一的君主傾注全部身心而“付畀余一人”。且在王本人身死升天后,后于王去世的親屬與其近臣也須作為“附”配享先王,意即登天服侍。西周這一變化A.強化了君臣的附屬關系 B.重建了周人的信仰體系C.延續了部族的宗法觀念 D.提升了王臣的政治地位2.在今南京、紹興等地的東漢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鐵農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繼出土了東漢鐵農具,有鋤、鏟、鍤、斧等。湖南出土的東漢鐵農具有鋤、鍤、斧等;三國時期桂陽郡的耒陽縣(今湖南)“出鐵石”,設“鐵官”。這反映了東漢至三國時期A.江南精耕細作農業的確立 B.南北經濟發展差距的縮小C.南方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 D.江南鐵犁牛耕方式的成熟3.唐代有濃厚的尚武風氣,任俠尚義成為當時一種普遍的社會價值觀。帝王也崇義尚俠,對俠義精神頌揚,甚至詩人也受尚武風氣熏陶,投筆從戎,對其文學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據此可知,唐代A.政策因素制約思想發展 B.開放文化推動文學創作C.時代風尚體現時代精神 D.皇室喜好決定社會風氣4.在宋朝城市消防治理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專職消防隊。據考證,截至淳佑十二年(1252年),臨安已有消防隊20隅,7隊,總計5100人,有望火樓10座。這一成就反映出宋朝A.政府著力強化城市管理 B.城市居民防火意識淡薄C.城市經濟發展日益繁榮 D.城市職能發生根本改變5.研讀下列一組歷史圖片,從中可解讀出的正確信息是,這些歷史圖片A.體現了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B.呈現了古代手工技術的概貌C.可為古代體育文化提供佐證 D.反映了工藝品影響體育發展6.1883年,上海自來水公司的楊樹浦水廠正式建成并供水;到清末,上海的租界和華界先后建成了各自的供水系統。其他城市如廣州、武漢、北京也相繼建立了自來水公司,向居民供水。一首詞這樣贊詠北京的自來水:“城北方塘一鑒開,千龍萬蛇地下排。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城市基礎設施的這種變化,反映了近代中國A.城市的人口壓力日益增大 B.工業文明影響著城市發展C.城市化進程得到迅猛發展 D.城市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7.宋教仁在1913年2月的一次演說時稱:“有人主張總統制,有人主張內閣制,我們是主張內閣制的,希望建設成議院政治。因為如果內閣不稱職,是可以更換的,如果總統不稱職,是沒辦法變更的,如果一定要變更,一定會動搖國本。”此演說旨在A.防止袁世凱的復辟 B.維護共和制的穩定C.嘗試建立政黨政治 D.促成國民黨的組閣8.抗日戰爭初期,毛澤東指出:只要“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可以達到“三個造成”:一是造成“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二是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三是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這一論述A.闡明了人民戰爭的思想 B.忽視了正面戰場抗戰作用C.勾畫了新民主主義理論 D.消除了各黨派之間的矛盾9.1951—1957年間,新中國在參加的國際展覽活動中,天安門、毛澤東畫像和國旗等經常出現,在展覽設計上將重工業展品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時,在展覽期間還放映了多部精彩的中國電影,雖然語言文字不通,但觀眾的情緒仍隨著劇情而變化。從外交層面看,中國這些參展活動A.體現了新中國多層次的外交布局 B.打破了西方國家對新中國的孤立C.有利于國際社會對新中國的認識 D.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思想10.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勞動模范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如“九天攬星人”孫澤洲式的科技型勞模;“深海鉗工第一人”管延安式的工匠型勞模;“貧困群眾的親閨女”劉雙燕式的服務型勞模。以下是我國不同時代的“勞模精神”,與上述勞模所體現的時代特征相吻合的是A.開拓創新、人民至上 B.無私奉獻、集體至上C.創先爭優、實干至上 D.艱苦奮斗、愛國至上11.在古代雅典,謀殺和迫害也會落到學者和藝術家頭上。色諾芬和希羅多德被流放,菲迪亞斯、修昔底德被驅逐,蘇格拉底被迫喝下毒汁,阿那克薩哥拉斯、柏拉圖為避免被流放逃離雅典,亞里士多德為不被處死逃往他鄉。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古代雅典A.陶片放逐法的濫用誤用 B.人文主義傳統日漸消失C.直接民主帶來集體暴政 D.城邦公民制度的排他性12.13世紀制定的《巴黎羊毛織工行會章程》規定:如果沒有從國王處購得手工業執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織工;每個巴黎羊毛織工在其家里只能有兩臺寬織機和一臺窄織機;行會里的人不得在日出前開始工作,違者罰款。這說明行會A.注重維護織工的利益 B.受到王權的控制C.推動了城市經濟發展 D.限制了自由競爭13.下圖為1500年至1799年間,從歐洲出發,前往亞洲海域貿易前三名國家的船只數量變化圖。根據該圖,甲、乙、丙三國分別是()A.西班牙、英國、荷蘭 B.荷蘭、英國、西班牙C.葡萄牙、荷蘭、英國 D.英國、葡萄牙、荷蘭14.1883 年頒布的《美國文官法》中,有禁止政治解雇的保護性條款。但在實際運行中,一個政府主管要免職下屬,需提前 30 天向下屬說明,下屬可向上級申訴,申訴被駁回可要求聽證,再駁回還可向聯邦法院控訴,這一流程常需 6—18 個月。根據材料,該條款A.體現了政治中立原則 B.影響了行政效率C.貫徹了三權分立思想 D.減少了官員腐敗15.19世紀中后期,為遏制天花蔓延,英國政府強制國民接種天花疫苗,有效降低了天花的危害,但不少議員與民眾強烈反對“以健康福利為由干涉自由”。20世紀初,在天花威脅逐漸減小的背景下,英國政府實施“真誠反對”者免除接種義務的政策,取消了強制接種制度。這一過程反映出英國A.疫病防治成效有限 B.自由主義影響具有復雜性C.政府權力極度膨脹 D.福利政策遭到大規模抵制16.一戰結束后,法德兩國都把戰爭責任歸咎于對方。1952年,兩國肯定了共同承擔一戰責任的觀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國強調各國被同盟體系“拖進”戰爭,兩國也是這種沖突的犧牲品。這一變化A.理性地探討了一戰的戰爭罪責 B.緣于對歷史事件所持立場不同C.隨著冷戰格局演變而不斷調整 D.適應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需要高三加油珍藏卷3B卷(綱要上下+選必三本)1.周公的長子伯禽就封于魯國,周成王除了賞賜禮器和名貴之物外,還將所謂的“殷民六族”賜給了魯國。這些宗族均是曾經的殷商貴族,他們掌握了大量統治國家的專業技術,周王讓他們在魯國宮廷中任職。周成王的這一做法A.為諸侯爭霸埋下了禍端 B.有利于鞏固西周的統治秩序C.擴大了周朝的統治疆域 D.加強了周朝的中央集權統治2.司馬遷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評價政治斗爭手段頗為殘暴的呂后時認為:“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民務稼穡,衣食滋殖”。這反映出司馬遷A.著史活動受權力干涉 B.持開明的女性權利觀C.認可與民休息的政策 D.儒法結合的思想理念3.下圖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卻很罕見。這間接說明隋唐時期A.對外貿易處于頂峰 B.西北邊疆戰亂頻繁C.絲路貿易較為興盛 D.榷場互市相當活躍4.《四季山水圖》繪于遼慶陵中室四壁,分為春、夏、秋、冬4部分,是目前我國僅見的以四季山水為主題的古代墓室壁畫。有學者認為此畫“并非一般的山水風景畫,而是富有遼四時‘捺缽’制的含義。”“捺缽”是遼代皇帝游獵時臨時所設的“行帳”或“行營”的稱謂。這反映出圖1 遼慶陵壁畫《四季山水圖》A.統治者醉心于山水的情志 B.契丹人保持著游牧的傳統C.文人畫流行于契丹的現實 D.四時捺缽制鞏固遼的統治5.明代學者王艮解釋“格物”時指出,“身與天下國家為一物”,“身為物之本”、“天下國家為物之末”,身是道的載體,所以生命是非常珍貴的。這一思想A.動搖了程朱理學正統地位 B.體現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C.受到西方啟蒙運動的影響 D.實現了儒學求理路徑轉型6.下表所示為1840年與1894年中國生絲銷售價值估計比較。據表可知,這一時期的中國(單位:萬關兩)生絲出口值 生絲內銷值 制絲總收入1840年 202.17 864.83 1165.061894年 2728.01 2438.13 5640.91A.外貿入超局面得以扭轉 B.列強資本輸入規模擴大C.近代民族工業發展迅速 D.農業商品化的趨勢增強7.“民國政府厲行保護獎勵之策,公布商業注冊條例、公司注冊條例,凡公司、商店、工廠之注冊者,均妥為保護,許各專利。”這段話旨在說明民國政府A.注重完善各種法規條例 B.鼓勵民族工業發展C.致力于破除陳規陋習 D.抵御外來經濟侵略8.1938年,陜甘寧邊區要求“一切課程內容都應與抗戰聯系,不適應戰時需要的課程,應取消或減少”,并要求加強軍事體育學習與訓練,“中等以上的學校應實行軍事教育,小學應實行半軍事化的組織”。這些要求A.體現了邊區教育的時代特色 B.說明蘇聯的教育思想影響力巨大C.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凝聚力 D.表明邊區建立起完備的教育體系9.195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國慶紀念辦法中規定,縣以上中小城市都應舉行紀念會,農村可根據情況以鄉或村為單位舉行適當范圍的群眾集會。這一做法旨在A.恢復社會經濟 B.促進民生建設 C.建構政治認同 D.重塑民族精神10.20世紀80年代,一批時代楷模的事跡廣為人知。蔣筑英研制出我國第一臺光學傳遞函數測試裝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鋪路石”;軍人朱伯儒奉獻自我、溫暖別人,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對這些人物事跡的宣傳反映了這一時期我國A.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B.立足法治加強思想道德建設C.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效巨大 D.崇德向善成為核心價值標準11.據學者研究,修昔底德記述歷史的標準之一便是看所聞之事是否合乎常人之常情。他在著述《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一書時,曾不辭辛苦地奔赴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對戰爭中所涉及的山丘、河谷等都做了具體而準確的描述。這表明修昔底德的史學觀念A.蘊含著一定的人文主義色彩 B.開創了西方傳統史學之先河C.揭示了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 D.突出歷史對現實的指導作用12.墨西哥共和國的國徽上包含著鷹啄食蛇的圖案,這一圖案來自阿茲特克人的傳說:12~13世紀時,阿茲特克人開始大規模西遷,直到發現一只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來自戰神的啟示)由此可知,古代阿茲特克人A.完全服從于神權的支配 B.具有較獨特的文化認同C.最早統一了墨西哥地區 D.主要傳統風俗延續至今13.經濟學家約翰·密爾1823~1858年曾在東印度公司任職,他一度制定和決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關政策。密爾認為印度處于文明發展的較低階段,東印度公司的殖民統治給印度人民帶來更多的善,東印度公司的統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爾的說法意在A.強調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B.論證自由貿易的合理性C.宣揚西方文明的優越性 D.肯定市場經濟的可行性14.有學者指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無法建立真正的皇權統治,他只是聯邦主席;聯邦會議不能把帝國改造成邦聯,帝國里存在一家獨大的普魯士王國;帝國議會不能推翻帝國,建立人民共和國,它沒有完整的立法權,甚至連彈劾帝國宰相都做不到。該學者旨在說明,德意志帝國的建立A.強化了中央集權 B.沿襲了歷史傳統C.體現了務實精神 D.違背了民主潮流15.1925年,英國提出保衛資本主義世界免遭蘇聯威脅論;1927年,英國向蘇聯遞交斷絕外交關系照會;1927年6月,蘇聯駐波蘭大使被刺后,西方六國外長會議主張對蘇進行“十字軍討伐”。對此,斯大林明確指示,通過出口更多的糧食換取外匯啟動工業化,應對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國際形勢。這說明當時蘇聯A.推行的新經濟政策已不合時宜 B.面臨首要任務是鞏固新生政權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具有必然性 D.經濟發展受到國際環境的阻礙16.根據下圖數據判斷,該圖統計的是1800至2010年A.英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 B.城鎮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C.美國工業就業人口的占比 D.發達國家第三產業所占比例珍藏卷3A卷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C C B B A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C B B D珍藏卷3B卷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C B B D B A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C C C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