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三加油珍藏卷4A卷(綱要上下+選必三本)1.戰國后期,荀子到秦國訪問,他對人講述訪問觀感時說:“入其國,觀其士大夫,出于其門,入于公門,出于公門,歸于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據此可知,荀子認為秦崛起的原因是A.士階層的崛起B.良好的吏治C.法家思想的推行D.強大的戰斗力2.西漢墓室中有刑渠哺父、董永事父等孝子圖,這些孝子在生前并未得到官府表彰。東漢時期,不僅史書中記載了官府表彰孝子的情形,部分孝子的事跡還被官府繪制成像冊供人傳閱,用以訓誡民眾。這表明東漢時期A.以孝治國理念缺乏社會基礎 B.察舉選官制度臻于成熟完善C.農耕經濟發展重構喪葬傳統 D.儒家倫理政治化的趨勢明顯3.唐代奚人質子熱瓌墓志載:“原夫軒丘有子,朔垂分王,代雄遼碣,厥胤繁昌。”“軒丘”當指黃帝,即將吳人始祖追溯為黃帝。將祖先追溯為炎帝或黃帝等三皇五帝,在邊疆民族史中司空見慣。上述材料反映了A.唐朝開放的民族政策 B.正統思想的影響深入C.民族認同感的加深 D.論證政權合理性的需要4.宋時,從皇宮到坊間均以蹴鞠(類似足球運動)為樂。蹴鞠時極力宣揚“和氣、信實、禮讓”,更有時人賦詩稱贊它“智輕體健實堪夸”“善誘眾人禮義加”。這說明蹴鞠A.順應儒學的復興的趨勢 B.迎合市民階層的需求C.適應商品經濟發展需要 D.彰顯禮儀與強身觀念5.宋代以降至明清,出現了《童蒙訓》《小學》《童蒙須知》《小兒語》《弟子規》等蒙學教材,對少年兒童的衣著穿戴、語言行步、清潔居室、讀書寫字、為人處世做出了規范和要求。這些要求意在A.提高少兒的讀書識字寫作能力 B.培養少兒的日常生活與勞動技能C.改進村落學校教師的教學方式 D.促成少兒從小養成良好道德品質6.1894年6月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說:竊嘗深維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于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于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由此可知,孫中山這一主張A.超過同時期康梁維新思想水平 B.具有成熟的民主主義思想C.沒有跳出維新改良主義的范圍 D.根本上認識到中西間差異7.辛亥革命期間,上海、北京等地出現了《女學報》、《女界月報》、《中國婦人小雜志》等大批婦女報刊,這些報刊常以天賦人權學說為思想武器,鼓勵婦女參加革命,宣傳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主張。這說明辛亥革命A.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 B.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C.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D.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8.1941年和1942年就有一批國內企業和海外企業到邊區投資辦廠,如延安難民毛巾廠、振華造紙廠、橋兒溝化工廠、光華制藥廠、延安偉華毛巾廠、光華農場等企業先后在邊區建立起來。這說明邊區引進資金的主要意圖是A.滿足邊區的生活需求 B.緩解抗戰的物資緊缺C.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 D.鞏固邊區政府的統治9.1950年1月22日,全國煤礦工會代表會議決定在全國的煤礦企業進行廢除封建把頭制度,改變舊的封建管理制度,進行建立工廠管理委員會等改革。隨后全國各行業各地區都展開此類改革。這些改革措施A.踐行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理念 B.開啟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C.建立起基層人民代表大會組織 D.奠定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10.表3所示是1978—2017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變化簡表。據表可知,這一時期我國表3年份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世界排名1978 206.40 第32位1997 3250.60 第10位2007 21738.00 第3位2017 41045.04 第2位A.外貿體系逐漸完善 B.逐步構建開放型經濟C.出口商品結構優化 D.經濟總量在持續增長11.許多歐美學者試圖證明埃及文明來自于兩河流域,非洲和美國黑人學者則極力強調古代埃及文明的黑非洲性質。近年來的考古發掘表明,古代埃及文明是一種原生文明,同時它又受到來自埃及以北和以南兩個方向的影響。這說明A.新史料的發現推動歷史認知進步 B.世界文明的進程具有多樣性C.歷史共識的確立需要批判性思維 D.地理環境決定了文明的屬性12.內閣是從樞密院中派生出來的,其職責在于為君主出謀劃策并協助君主處理政務。1688年光榮革命后,內閣逐漸完成了從君主御用咨詢決策機構向國家最高決策和行政機構的過渡。內閣的公開化、正式化以及內閣與議會、政黨的關聯,使得內閣的合法性逐漸增強。這表明近代英國政治制度A.具有務實與妥協的政治智慧 B.是對開明專制思想的實踐C.存在專制與民主的現實沖突 D.體現了三權分立政治原則13.下圖為殖民擴張和收縮的兩個長周期示意圖(1500—1975年),其中第一次殖民收縮期出現的原因是A.啟蒙思想的傳播和拿破侖戰爭的影響 B.工業革命的興起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C.新航路的開辟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D.世界殖民體系瓦解和新興國家的發展14.據記載,13世紀英國諾福克郡的Fomcett莊園有地2700余畝。生產的糧食中,燕麥主要用來養馬,幾乎不出售,大麥自用的也不少,只有小麥才是全部出售,而且使用的手工業品大多自制,另外還出售水果和酒。這一現象表明當時該莊園A.仍以自給自足經濟為主 B.經濟來源依賴副業收入C.以市場為目的進行生產 D.供求關系處于緊張狀態15.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下圖“被壟斷組織操控的美國參議院(漫畫)”典型地反映了此間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從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國家A.壟斷組織控制國家經濟命脈 B.需強化政府干預經濟的職能C.對外擴張不斷加劇 D.資本輸出競爭激烈16.2017年,23個歐盟國家的外長與防長在布魯塞爾簽署了永久結構性合作防務協定。根據協定,歐盟不僅應當建立防衛協調機制,成立防衛協調指揮機構,還需要組建軍事行動的實體以及歐盟共同的軍醫院。這反映了A.歐盟致力于推動世界和平 B.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強C.擴軍備戰加劇了地區動蕩 D.一體化提升了歐洲地位高三加油珍藏卷4B卷(綱要上下+選必三本)一、選擇題1.尊是商周時期酒器造型之一。商周時期的尊常被做成動物的樣子,而鴨尊是其中比較常見的器型。圖1為1955年遼寧省凌源市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銅鴨尊。鴨尊的出現圖1A.體現出游牧文明影響的擴大 B.表明祭祀典禮日益世俗化C.反映生活實踐的藝術性再現 D.說明鴨類馴養活動的普及2.西漢初年,諸侯國多在邊遠地區。東漢時,諸侯王多被封在洛陽以東,且離洛陽皆近。其中,離洛陽最遠者為河間國,2500里;離洛陽最近者為陳國,700里;其他王國離洛陽一般在1000里左右。東漢王國封域的變化A.改變了郡國并行的局面 B.擴大了郡縣官員的職權C.有助于王國問題的解決 D.加強了中央的集權統治3.下表為隋唐時期南北方繪畫文化要素分布對比表。據此可知畫家 百分比 壁畫寺觀 百分比 壁畫墓 百分比 石窟壁畫 百分比北方 111 72.08% 112 54.11% 125 93.28% 6 100%南方 43 27.92% 95 45.89% 9 6.72% 0 0.00%A.南北方文化狀況總體較均衡 B.文化發展深受經濟南移影響C.文化發展受歷史慣性的影響 D.隋唐時期文化領域蓬勃發展4.宋朝立法活動頻繁,涉及民商問題的大規模立法活動成為了宋朝立法新的特征,如:舶來品專賣法、鈔法等。這一特征的出現反映了當時A.政治中心的南移 B.榷場貿易的興起C.對外交往的頻繁 D.商品經濟的發展5.明代,馬歡曾三次隨鄭和下西洋,據其《瀛涯勝覽》所載:“(鄭和)所至頒中華正朔(指《大統歷》),宣敷文教(如頒賜《烈女傳》)”。這表明鄭和下西洋A.以宣揚明朝國威為目的 B.促進了中華文化傳播C.推動了受訪國科技發展 D.鞏固了明朝上國地位6.1867年以來,一直由清朝海關外籍稅務司主持中國參加國際博覽會的事宜。20世紀后,國人認為外國人辦展使中國喪失了辦展自主權,造成賽品挑選不當,有損中國國格。清政府遂于1905年收回博覽會主辦權。清政府收回主辦權的主要目的是A.回應民族主義的興起 B.改變海關的權力格局C.重塑中國的國家形象 D.調整海關的業務范圍7.北洋政府時期,選拔官員主要采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甄別主要是指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通過檢驗畢業文憑、調查經歷、檢查工作成績、考查學識與工作經驗等決定其能否留任。這一方式的主要意圖在于A.建立近現代文官制度 B.保持施政的連續穩定C.選拔德才兼備的官員 D.保證人事制度公正性8.表2是抗戰時期晉綏根據地婦救會參戰動員慰勞工作統計表。材料表明表2縫衣服 帽子 袋子 襪子 鞍 飯包 洗衣興縣 38475 1000 24 976臨縣 3000 2000 3500 450方山 300 600 2880 900保德 2693 8000 4989 19500 393 3200離石 500 7537 300——資料來源:《晉西北群眾工作總結(1940年)》A.土地革命激發了群眾抗日積極性 B.統一戰線發揮巨大動員作用C.群眾為抗戰貢獻了大量人力物力 D.人民群眾積極支援太原會戰9.1950年4月,毛澤東在工商組討論會的發言記錄講到“今天斗爭對象,主要是資產階級”處寫道:“今天的斗爭對象主要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殘余,而不是民族資產階級。”在與會者發言談到“對私營工商業的限制和排擠”處寫道:“應限制和排擠的是那些不利于國計民生的工商業。”這表明毛澤東主張A.對民族工商業全面扶助 B.發展新民主主義經濟C.實行國家資本主義政策 D.限制私營企業的發展10.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發表講話,表示:“和平是我們最大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國人民最大的共同期盼。我們要做地區和平的建設者和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攜手應對威脅破壞和平的各種負面因素。”這體現出,新時代中國外交A.側重于發展睦鄰友好關系 B.堅持區域一體化方向C.以聯合國為中心開展活動 D.凸顯大國智慧和擔當11.約自公元前5世紀后期起,雅典對18—20歲的青年進行集體訓練。受訓期間,青年人要學習重裝步兵的格斗技術,駐防雅典要塞,宣誓把城邦利益置于個人之上,遵從雅典文化傳統。經過兩年的訓練后,青年人要在公民面前展示訓練成果,并接受城邦頒發的武裝。這表明古代雅典A.推行地區殖民霸權 B.集體教育重視培育愛國熱情C.注重傳承人文精神 D.嚴格限制公民個人政治權利12.13世紀,北德意志地區出現著名的城市同盟——漢薩同盟,其鼎盛時期擁有160多個自治城市,且配備武裝和金庫。該同盟壟斷了波羅的海地區的貿易,實力雄厚,但組織十分松散。這反映了A.城市自治的潮流 B.德國王權的強化C.封建割據的加劇 D.城市國家的出現13.從18世紀開始,英國東印度公司對東南亞香料的興趣逐漸減弱,茶葉、棉花等新商品的占比大幅增加。英國新設立北婆羅洲公司,將東南亞地區作為印度和中國之間的貿易中轉站。這反映出A.東南亞地區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 B.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綜合國力上升C.特許公司是殖民擴張的重要工具 D.東方從屬于西方的貿易格局形成14.下圖所示為關于門羅主義的漫畫,畫中左下方的英文意為“西半球”。該漫畫意在說明當時美國A.干預拉美獨立運動 B.獨霸美洲的企圖C.主張共同瓜分世界 D.稱霸世界的野心15.下圖為弗拉基米爾·塞爾羅夫1950年創作的油畫《農民代表訪問列寧》:列寧正專注地聽取和記錄三位衣著破爛的農民的傾訴。農民傾訴的主題,最有可能的是A.俄國十月革命 B.農業集體化 C.蘇聯衛國戰爭 D.余糧收集制16.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在基層治理方面更強調政府、社區、非政府組織的共同作用,社區承擔更多政府功能。1991年,英國在《競爭求質量》白皮書中提出:地方政府的任務在于明確要求和設定優先項目、制定服務標準,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務。這種做法旨在A.協調中央與地方政府關系 B.恢復自由放任的傳統C.減輕政府的公共財政負擔 D.提升基層治理的效率珍藏卷4A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D D C A B A B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A A A B B珍藏卷4B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D B A B C B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A C B D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