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章生物的結構與生殖章末復習卷-2024-2025學年科學七年級下冊浙教版(2024)一、選擇題1.病毒種類繁多,增殖速度快,給人類以及各種飼養動物和栽培作物帶來了極大危害,下列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④①⑤③②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③②2.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不包括(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3.我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如圖為家蠶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家蠶是有性生殖方式 B.家蠶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C.蠶絲產生于②時期 D.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4.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如圖為杏花的基本結構及某生理過程,相關敘述合理的是( )A.④屬于花的主要結構B.⑤中含有精子C.A過程是自花傳粉D.⑨將來發育成果實5.某科學興趣小組以大豆種子為實驗材料,在16℃和25℃條件下,測定大豆種子的萌發數。經連續統計,結果如圖所示。根據結果得出的結論是( )A.適宜的溫度更有利于大豆種子萌發B.大豆種子萌發需要陽光C.大豆種子完整且有活力更容易萌發D.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取營養6.造血干細胞移植能夠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為健康人骨骼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如圖所示),這一過程成為細胞的( )A.分化 B.分裂 C.生長 D.以上都是7.大熊貓以竹子為主要食物,不同季節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關生物結構層次表述正確的是( )A.大熊貓和竹子的細胞結構相同B.大熊貓的表皮屬于保護組織C.竹筍是竹子的莖,屬于營養器官D.大熊貓和竹子均有呼吸系統8.下列有關青春期學生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兩性相繼出現第一性征B.大腦興奮性強,容易接受新事物C.遺精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要及時治療D.部分同學身體發育已經完善,吸煙喝酒對身體危害不大二、填空題9.舟山晚稻楊梅肉質柔軟,汁液豐富,酸甜可口,是楊梅中的珍品,被農業農村部列為地理標志農產品。俗話說“楊梅好吃樹難栽”,果農常以“大葉楊梅”為砧木,以“晚稻楊梅”為接穗進行嫁接繁殖,則所結楊梅性狀與 相同,這種繁殖方式的優勢是 。10.研究人員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成功用人體細胞制造出了3D打印心臟。這顆心臟大約兩厘米長,不僅有細胞,還有血管和其他支撐結構,甚至能像真實的心臟一樣跳動,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帶來了希望。3D打印心臟的心肌細胞來自多能干細胞,下圖①過程是 ,該過程中細胞核中的 先復制再平均分配。11.辛棄疾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寫道:“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文中提到的三種動物中,其受精方式與其它兩種不同的是 ;其生長發育類型與其它兩種不同的是 ;而稻花香中水稻,其種子中的營養成分主要儲存在 中。12.某種桃的果實個大味甜,果農一般都采用上圖中的方法來處理,這種方法屬于 繁殖,這種培育方式的優點是 。13.(1)根據你的觀察,我們每天煮成米飯的大米主要是水稻種子的 部分。(2)上圖大豆種子示意圖中,標號 所示的結構為其萌發提供了營養。14.云南紅河蝴蝶谷有600多種蝴蝶,位居世界第一、今年5月上億只蝴蝶寶寶羽化成蝶。如圖是蝴蝶發育的幾個階段,蝴蝶發育順序應為 (填序號);下列哪個動物的發育過程與蝴蝶相同? 。A.青蛙 B.蝗蟲 C.蒼蠅 D.蠶三、探究題15.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某興趣小組研究種子植物菜豆的一生,測量并記錄種子萌發過程中相關質量變化,據圖回答問題:研究菜豆種子萌發的實驗設計:①取菜豆種子500粒,平均分成五組(一~五),浸入水中24小時,讓其萌發。②選擇其中四組,在萌發的不同時間除去子葉。③兩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稱量干重(主要是有機物的質量),所得結果如表所示。組別 時期 處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一 全程 不除去子葉 4.3二 種子萌發期 在萌發期的第4天除去子葉 0.7三 在萌發期的第7天除去子葉 1.8四 幼苗生長期 在生長期的第10天除去子葉 3.9五 在生長期的第13天除去子葉 4.3(1)菜豆種子浸種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種子會因缺少 而死亡。選取菜豆種子500粒的目的是為了 。(2)由表格可知,去除子葉的時間越 ,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越大。(3)圖1表示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其中X是由種子胚中的 發育而來。(4)圖2表示在自然狀態下,完整的種子萌發過程中質量的變化,其中可表示有機物質量變化的曲線是 。(填“曲線1”或“曲線2”)16.為了探究“肉湯變質的原因”,小伍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甲、乙、丙三套裝置連接好,分別用酒精燈加熱至肉湯沸騰15分鐘,然后將甲、乙裝置放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中,丙裝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裝置中的肉湯變質了,乙 丙裝置中的肉湯未變質。請據此分析:(1)甲、丙兩組對照實驗中的變量是 。(2)乙裝置中的肉湯未變質的原因是 (填序號)。A.室溫保持在25℃ B.彎管阻擋了細菌進入肉湯中C.選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沒有空氣進入乙裝置內(3)這個實驗說明了肉湯變質的原因是 。17.針對“手機屏幕的細菌比馬桶按鈕的多”的傳言,某興趣小組分別用無菌棉棒從手機屏幕和馬桶按鈕的相同面積上取樣后分別制成兩份10mL菌懸液,各取0.1mL菌懸液均勻涂抹在相同的培養基上,放入同一恒溫培養箱中,一段時間后進行觀察和統計,過程及結果如圖所示:(1)實驗前將培養基高溫滅菌,目的是 。(2)他們另取0.1mL無菌水均勻涂抹在丙組培養基上,增加丙組的目的是 。(3)通過三組實驗結果對比,發現甲組菌落數比乙組要多,由此得出結論: 。18.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不同濃度的重金屬污染液對水稻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方法和步驟】①采集重金屬污染液500mL,用蒸餾水將其逐級稀釋10、102、103、104倍,獲得4種不同濃度的重金屬溶液;②取4只相同培養皿,分別編號為甲、乙、丙、丁,墊上紗布,加入等體積的不同濃度重金屬污染液,浸潤紗布;③挑選好籽粒飽滿、大小相似的水稻種子200粒,隨機均分成4組,分別均勻放入上述4只培養皿的紗布上;④將4只培養皿置于25℃恒溫培養箱內,每天給它們補充等量、相應濃度的重金屬污染液。【統計和分析】(1)一段時間后,統計各組水稻種子的 ,進行比較。【預測結果】(2)如果重金屬污染液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實際結果應是 。【反思評價】(3)實驗方案存在缺陷是 。《第1章生物的結構與生殖章末復習卷-2024-2025學年科學七年級下冊浙教版(2024)》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D B A A A C B1.B【分析】病毒的自我復制過程為: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詳解】病毒的自我復制過程為: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所以病毒增殖過程排列順序正確的是①吸附④注入核酸③復制、合成⑤組裝②釋放,ACD錯誤,B正確。故選B。2.D【分析】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詳解】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經過裂、分化產生了不同的組織,而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器官;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植物體沒有系統這一結構層次,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B【分析】(1)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四個時期。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蚊子、蒼蠅、家蠶、菜粉蝶、蜜蜂等。(2)不完全變態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不完全變態發育的昆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螻蛄、蝗蟲等。(3)圖中,①受精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詳解】A.家蠶生殖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因此是有性生殖方式,A正確。B.家蠶的育經過①受精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等四個時期,因此家蠶的發育為完全變態而不是不完全變態,B錯誤。C.蠶絲產生于②幼蟲時期,C正確。D.蝗蟲的發育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家蠶的育經過①受精卵、②幼蟲、③蛹、④成蟲等四個時期,因此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D正確。故選B。4.A【分析】圖中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④雌蕊、⑤花藥、⑥花絲、⑦雄蕊、⑧卵細胞、⑨子房壁。【詳解】A.④雌蕊和⑦雄蕊是花的主要結構,A正確。B.⑤花藥成熟后會散放出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B錯誤。C.A過程表示異花傳粉,C錯誤。D.⑨是子房壁,將來發育成果皮,D錯誤。故選A。5.A【分析】種子萌發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如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等。在這個實驗中,以大豆種子為材料,探究了不同溫度(16℃和25℃)對大豆種子萌發的影響。【詳解】A .觀察 可知,在25℃條件下,大豆種子萌發的數量比16℃條件下多。這表明適宜的溫度(25℃相對16℃更適宜)更有利于大豆種子萌發,A正確。 B.該實驗中并沒有涉及陽光這一變量,無法得出大豆種子萌發需要陽光的結論,B錯誤。 C.實驗中沒有關于大豆種子完整度和活力對萌發影響的相關內容,C錯誤。 D.此實驗沒有探究大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與從土壤中吸取營養的關系,D錯誤。故選A。6.A【分析】(1)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2)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動物的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植物的保護組織、營養組織、分生組織和輸導組織。(3)新分裂產生的細胞體積很小,需要不斷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物質,并且轉變成組成自身的物質,體積逐漸增大,這就是細胞的生長。【詳解】圖中顯示造血干細胞,可不斷產生各種血細胞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因此,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這一過程稱為細胞的分化,A正確,BCD錯誤。故選A。7.C【分析】(1)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等。(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詳解】A.大熊貓屬于動物,細胞的基本結構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竹子屬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A錯誤。B.大熊貓屬于動物,其基本組織包括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保護組織屬于植物體的組織,B錯誤。C.綠色開花植物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組成,其中果實、花、種子屬于生殖器官,根、莖、葉屬于營養器官。竹筍是竹子的莖,屬于營養器官,C正確。D.竹子屬于植物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大熊貓屬于動物體,動物體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所以大熊貓比竹子多了系統這一結構層次,D錯誤。故選C。8.B【分析】青春期是決定一個人體質、心理、性格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詳解】A.第一性征是指生殖器官的差異,這是與生俱來的。而第二性征則是在青春期時,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出現的,A錯誤。B.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大腦興奮性增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B正確。C.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遺精是一種正常現象。“精滿自溢”,精液過多就會排出,C錯誤。D.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不應該吸煙、喝酒,否則會降低記憶力,分散注意力,影響身體的生長發育和正常的學習,D錯誤。故選B。9. 晚稻楊梅 繁殖速度快,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分析】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詳解】嫁接后接穗發育成植物體的上部或頂部,保留了接穗的優良特性,因此以“大葉楊梅”為砧木,“晚稻楊梅”為接穗,則所結果實的性狀與晚稻楊梅相同。嫁接屬于無性生殖,這種繁殖方法的優點是:繁殖速度快,能保持親本性狀的穩定,后代一般不會發生變異。10. 細胞分裂 染色體【分析】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圖中①細胞分裂、②細胞分化。【詳解】在正常的情況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這就是細胞的分化,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不同的組織。3D打印心臟的心肌細胞來自多能干細胞,下圖①過程是細胞分裂,分裂時細胞核先由一個分成兩個,隨后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有一個細胞核,最后在原來的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于是一個細胞就分裂成為兩個細胞。細胞核分裂時,染色體的變化最明顯,染色體的數量在細胞分裂時已經加倍,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分成完全相同的兩份,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兩個新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新細胞和原細胞所含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11. 蛙 鵲 胚乳【分析】(1)昆蟲的發育分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2)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生活在水中或陸地上,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詳解】鵲、蟬的受精方式是體內受精。青蛙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精子和卵細胞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的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蟬和青蛙都屬于變態發育,因此與生長發育類型與其它兩種不同的是鵲。水稻屬于單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包括種皮(種皮外緊貼著果皮)、胚和胚乳,胚又由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組成,種子的營養成分主要儲存在胚乳中。12. 營養/無性 繁殖速度快,保持親本優良性狀【分析】嫁接是直接把一種植物的枝條或芽,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接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完整的植物體。【詳解】圖中的生殖方式是嫁接,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嫁接屬于無性繁殖中的營養繁殖,繁殖速度快,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13.(1)胚乳(2)④【分析】大豆種子由種皮和胚組成,圖中①胚軸,②胚芽,③胚根,④子葉,⑤種皮,⑥胚。【詳解】(1)水稻種子屬于單子葉植物種子,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又由胚芽、胚軸、胚根和一片子葉組成。胚乳是單子葉植物儲存養料的結構,水稻加工成大米的過程中將種皮和果皮及胚都破壞掉了除去了,只剩下了胚乳。(2)大豆種子萌發時,④子葉主要起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14. ②①④③ C、D【分析】(1)昆蟲的發育經過受精卵,若蟲,成蟲3個時期,幼體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育成熟,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2)昆蟲的發育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發育。【詳解】蝴蝶的發育一般要經過②受精卵、①幼蟲、④蛹、③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做完全變態發育;青蛙的發育屬于變態發育,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蒼蠅、蠶的發育都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因此選項中發育過程與蝴蝶相同的動物是蒼蠅和蠶。15.(1) 空氣 避免偶然因素(2)早(3)胚芽(4)曲線2【分析】(1)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2)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詳解】(1)玉米種子萌發時,胚乳提供營養物質,供胚利用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浸種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種子會因缺少空氣死亡。選取較多數量(500粒)的菜豆種子進行實驗,是為了避免偶然性。如果種子數量過少,可能因為個別種子自身的特殊原因,對實驗結果產生較大影響,使實驗結果不準確。(2)由表格可知,在種子萌發第13天時除去子葉,對幼苗的生長幾乎不會造成影響。也就是說,除去子葉的時間越早,對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越大。(3)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圖一表示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其中X是莖和葉,由種子胚中的胚芽發育而來。(4)萌發的菜豆種子呼吸作用旺盛,消耗了大量的有機物,因此其有機物的質量逐漸減少。而在長出莖葉之后,進行光合作用,有機物又大量增加,所以有機物的質量變化最符合如圖二所示曲線2。16.(1)溫度(2)B(3)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肉湯并大量繁殖【分析】1.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2.由于各種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觸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養分,發育、繁殖。期間會產生很多的生長代謝產物,產生各種各樣的味道,如酸、臭等等。所以,食物腐敗變質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長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詳解】(1)甲裝置放在室溫為25℃的環境中,丙裝置放入冰箱中,甲、丙兩組只有溫度這一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甲、丙兩組對照實驗中的變量是溫度。(2)A.甲、乙裝置都放在室溫25℃的環境中,溫度相同,所以室溫保持在25℃不是乙裝置肉湯未變質的原因,A錯誤。B.乙裝置是彎玻璃管,彎管阻擋了細菌進入肉湯中,沒有細菌的污染,肉湯就不易變質,B正確。C.實驗中選用的肉應該是相同的,且該實驗主要探究的是外界因素對肉湯變質的影響,不是肉本身的差異,所以選用的肉比甲的好不是乙裝置肉湯未變質的原因,C錯誤。D.有空氣進入乙裝置內,只是細菌被彎管阻擋,所以沒有空氣進入乙裝置內說法不正確,D錯誤。故選B。(3)甲裝置肉湯變質,是因為空氣中的細菌能進入肉湯并大量繁殖;乙裝置彎管阻擋細菌進入,肉湯未變質;丙裝置溫度低,細菌繁殖速度慢,肉湯也未變質。這個實驗說明了肉湯變質的原因是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肉湯并大量繁殖。17.(1)將培養基中原有的雜菌殺死(2)形成對照(3)手機屏幕的細菌比馬桶按鈕的多【分析】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成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詳解】(1)為防止培養基中原有的雜菌影響實驗結果,要將培養基高溫滅菌,因此實驗前將培養基高溫滅菌,目的是將培養基中原有的雜菌殺死。(2)丙組除接種無菌水外其他實驗條件和甲、乙組相同,故增加丙組的目的是形成對照。(3)通過三組實驗結果對比,發現甲組菌落數比乙組要多,由此得出結論:手機屏幕的細菌比馬桶按鈕的多。18.(1)萌發數量(萌發率)(2)隨著金屬污染液濃度升高,水稻種子的萌發數量(發芽率)逐漸降低(3)沒有設置對照組【分析】(1)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詳解】(1)探究“不同濃度的重金屬污染液對水稻種子萌發是否有影響”,因此一段時間后,統計各組水稻種子的萌發數量(或發芽率),進行比較。(2)“如果重金屬污染液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則實際結果應是隨著重金屬污染液濃度的升高,水稻種子的萌發數量(或發芽率)逐漸降低。(3)實驗方案存在缺陷是沒有設置對照組,應設計一組不含重金屬污染液(清水)的對照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