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九年級第二次模擬6.據統計,太湖流域稻米畝產量從北宋時約277.5斤發展到南宋時約555~647.5斤,比戰國提高4倍,比漢唐提高23倍,成為全國最主要的糧食產區。這可用來說明歷史試卷(開卷)A.稻與粟的產量有南北差異B.戰國時期關中經濟最發達題號三四總分C.唐以前的政治中心在關中D.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得分7.據圖3可知,1433年時A.中國的現代版圖已經完全形成B.漢族、·蒙古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權同時并存注意事項:C.長城成為與韃靼的政權部族界1.歷史試卷滿分70分,歷史、道德與法治考試的時間共120分鐘。D.南海諸島、小琉球等都是明朝疆域的一部分8.“風浮碧水,義聚紅船。千秋赤縣,一炬始圖3明朝形勢圖(1433年)2.本試卷包括“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試題卷”共4頁,“答題卷”共2頁。請燃。移滬上之火種,蕩南湖之暮煙。大纛高擎,革命源頭之標志;明燈遠耀,民族希望之發端。于務必在“答題卷”上答題,在“試題卷”上答題無效。是云津龍躍,滄海波翻。舉興朝而駭世,成辟地而開天!”材料中的事件使()晶3.考試結束后,請將“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交回。A.中國革命從此轉危為安B.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C.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D.反帝反封建綱領被明確提出一、單項選擇【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答題卷”9.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有左權的望遠鏡、百團大戰期間繳獲的日軍軍刀、張自忠將對應的題號下)軍初葬處石碑、哥倫比亞華僑捐款收據印版、港九獨立大隊南鹿聯防隊使用過的獵槍等館藏文物。1.文物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圖1所示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這些文物共同見證了(.)A.敵強我弱的抗戰現實B.全民族團結一致抗戰C.中國人民的必勝信念D,中國抗戰的世界意義10.感動中國組委會授予錢學森的頒獎詞:“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這展現的精神內涵是A助人為樂B.艱苦奮斗C.平等友愛D.勤儉節約北京人使用的石器陜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寺都娥遺址出土的彩繪龍紋陶盤11.當時希臘人的宗教思想很濃厚,他們相信抽簽是天意所歸,賦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義。盡圖1管這種看法有點可笑,它實際上卻為公民提供了在古代條件下最廣泛也最平等的參政機會。這說明A.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起源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當時的希臘民主(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D.孕育統一和民族交融A.利于提高公民的參政幾率B.只限于成年男性公民享有2.陳侯建造陵陽臺,還未完工就殺了幾十人,后來又要殺監工的官吏。他問孔子:“周朝建造C.屬于傳播宗教的政治形式D.處于希臘內部的極盛時代靈臺也殺人吧?”孔子說:“文王建廟堂,老百姓像兒子給父親干活似的都來了,哪用殺人呢?”12.阿拉伯人珍愛典籍,他們翻譯了大量的希臘典籍。這些典籍流傳回歐洲后,在歐洲理性的陳侯感到很慚愧,就放了被抓的官吏,停止了工程。該故事體現的思想主張是(土壤上開出了絢爛的花朵。該材料說明A.無為而治B.有教無類C.貴賤有序D.仁者愛人A.阿拉伯人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梁B.阿拉伯帝國時期積極發展對外貿易3.秦簡《效律》記載,稱重的器物不準確,誤差在十六兩以上,罰負責該事務的官吏一副盔甲。C.阿拉伯文明是歐洲文明的源泉D.阿拉伯為近代思想產生提供了條件其他斗、升、·斤等不準確的,都要受法律的懲罰。這表明秦朝()13.19世紀40年代起,倫敦的報紙可以及時送往全國各地,鐵路公司為液態奶打開了城市市場,A堅決推行統一的度量衡B.意在彰顯皇權至高無上鐵路還需要標準時間來制定時刻表,火車還改變了郵政服務。材料表明C.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D.在全國范圍內平抑物價A.英國掀起了建設鐵路的熱潮B.近代交通改變了社會生活圖44.圖2反映了北魏墓志所見喪葬地分布的情況。C.蒸汽機車廣泛運用到運輸業D.鐵路導致人口大規模流動據此可知,當時的喪葬改革■喪葬地在濟陽14.漫畫是對現實的另一種表達。圖4顯示了亞非拉人民一直在非A.消除了胡漢差異游老葬地不明殖民化歷史使命的進程中不斷努力。非洲國家高舉這樣的旗幟一直持墨喪弄此在洛陽以外地區B.鞏固了國家統續到C.加強了民族交融圖2A20世紀40年代B.20世紀60年代D.緩解了人地矛盾C.20世紀90年代D.21世紀初期5.宋朝每逢重大節日,杭州城內都會陷入狂歡,特別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城內通宵15.1989年12月初,美蘇兩國領導人會晤,戈爾巴喬夫表示,將不再把美國視為敵人,“武力達旦,燈火不熄,到處都有表演,各種舞隊、雜耍隊和樂隊在街上游行,官府也會主特燈展。這些威脅、軍備競賽、相互不信任、心理和意識形態斗爭都應成為過去”。布什總統則表示“將東西方場景展現了當時()關系轉變為持久合作關系”。這反映了)A.豐富的市民生活B.國家統一圖景C.便利的中外交通D.民族交往交融A.蘇聯正式解體B.美蘇又走向聯合C.冷戰走向結束D.世界多極化趨勢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二)歷史試卷參考答案、單項選擇(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序號6891011121315答案ADADDCBBDBC二、辨析改錯(8分)16.(1)【√】把“《中華民國約法》”改為“《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V】(3)【×】把“《十二銅表法》”改為“《羅馬民法大全》”(4)【×】把“三級會議”改為“制憲議會”三、材料解析(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7.(1)原因:五四運動期間,人民群眾展現的磅蹲力量讓新文化陣營知識分子意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新青年》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信仰;共產國際的支持與幫助。(4分)(2)變化: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借鑒“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點2分,共4分)(3)啟示:要學習借鑒先進的思想和經驗:與本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等。(2分,任答其中1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18.(1)出發點:保障海運安全及開辟海外殖民地等。(2分)影響:保衛了英國本土及海上運輸通道的安全;為英國開辟海外殖民地和從事海外貿易提供了保障。(2分,任答其中1點即可)(2)史實:英、法、荷殖民爭霸;英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4分,任答出其中2點且意思相近即可)(3)必要性:維護國家的海洋權益;保障我國海洋國土安全;實現海洋運輸的暢通;近代列強從海上入侵的經驗教訓等。(2分,任答出其中1點即可,其他與題意相符的答案亦可)四、活動與探究(12分)19.(1)突出特點:矛盾復雜、尖銳;分為兩大陣營。(1分)影響:推動德奧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分)(2)圖5:遭到炮轟后的凡爾登。講解詞示例:圖5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6年德、法兩國軍隊在法國凡爾登展開的歷時約10個月的陣地戰一一凡爾登戰役,該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凡爾登戰役也因此被稱為“絞肉機”“地獄”“屠場”。這一圖片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了凡爾登戰役的激烈程度以及其對凡爾登地區的巨大破壞。圖6遭到轟炸的珍珠港美軍機場講解詞示例:圖6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1年日本法西斯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歷史史實。日本偷襲珍珠港后,美國隨即對日宣戰,推動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更多地區和人民被迫卷入戰爭當中。這一圖片真實地再現了日軍對美軍的偷襲。(3分,任選一個作答即可;答題要素應含時間、地,點、交戰雙方、影響等)(3)主題:合作共贏選擇的史事:④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⑧世界貿易組織成立論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牽制了大量的日軍力量,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世界局勢趨于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各國把發展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生產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促進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人類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綜上所述,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的必然選擇。(主題正確得1分,選擇兩個史事進行有理有據的論述得5分。主題不正確或者沒有作答不得分,論述不足依次的情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區九年級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pdf 24-25九年級歷史二模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