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9.大象的耳朵【教學目標】文化自信:正確看待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語言運用:能根據文中的語句,說說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并借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思維能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審美創造:品味童話故事的語言特點,表演含有自己見解的故事情節。【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講一講大象的想法是怎樣改變的,明白別人說的不一定正確,要學會思考的道理。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體悟故事蘊含的道理。【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鞏固1.詞語聽寫電扇 快慢 兔子 安全 根本2.課文內容回顧(1)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 ),( )。(2)覺得大象耳朵有問題的小動物都有哪些呢?3.大象耳朵發生幾種變化?任務一:品讀語言,知變之因(一)朗讀對話,讀好人物語氣1.自由朗讀2-8自然段。2.用“—”畫出小兔和小羊說的話。3.思考大象說這些話的時候都是什么心情?4.朗讀對話:(1)讀大象與小兔、小羊的對話。(2)想象小鹿、小馬、小老鼠見到了大象,分別會說些什么。(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大象此時的心情并帶有感情的朗讀。(4)拓展ABAC的詞語。任務二:品讀行為,感變之痛(一)小組合作,補充表格,思考大象的心理變化1.默讀9—13自然段。2.根據表格提示,同桌討論大象做了什么,結果怎么樣,大象有什么感覺?(1)聚焦第一次變化,大象是怎么讓耳朵豎起來的?(2)耳朵撐起來導致了什么樣的后果?(3)寫生字“痛”。3.讀12自然段,找一找大象將耳朵耷拉下來的作用。讀大象最后一句話,人家是人家,我是我。(1)這時候他的想法又有什么變化?(非常堅定)5.再來回顧一下大象說的這三句話,讀一讀,討論:大象僅僅只是知道自己耳朵耷拉的原因嗎?你覺得他還懂得了什么?任務三:聯系實際,悟變之理(一)表達練習,生活化延伸1.看到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來,小兔子可能又會來問他。大象又會怎么回答?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出示: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又耷拉下來了?”大象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結:從你們的話語中,我聽出了大象的自信和堅定。2.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經歷類似的事情。3.大象的故事講完了,他發來感謝信啦:"原來我的耳朵不僅能趕蟲子,還讓我成為獨一無二的大象!謝謝同學們讓我遇見最美好的自己!"但是它有個字不會寫,我們一起幫助它吧!5.學習寫字,方法:看結構;看關鍵筆畫“遇”字,書寫:(1)“遇”是半包圍結構(2)第六筆橫折鉤起筆在橫中線上,第七筆豎在豎中線右邊一點。【作業設計】作業 具體要求 星級講一講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畫一畫 畫出大象耳朵的變化過程閱一閱 課外閱讀《大象的耳朵》【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次教學圍繞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變化”主題展開,通過童話故事《大象的耳朵》引導學生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道理。以下是對本節課的反思:1.優點(1)通過分角色朗讀和表演對話,學生能深入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從自信到不安再到堅定)。尤其是“不安”和“自言自語”的環節,學生通過語氣和動作生動展現了角色的情感,為理解奠定了基礎。(2)小組合作填寫表格(大象的行為與結果),幫助學生清晰梳理故事情節和邏輯關系。學生能借助表格完整復述大象的兩次改變,體現了“借助提示講故事”的單元目標。2.不足之處(1)本節課重點字“遇”“最”的書寫指導較倉促,部分學生未完全掌握關鍵筆畫。(2)“任務三”聯系生活實踐分布時間短,導致“聯系生活”環節稍顯匆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