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廣東省中考模擬試卷(二)》■ 九年級歷史答題卷第1面注意事項:缺考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等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左側的密封線內:條形碼粘貼處 缺考信息點由監考員填寫2.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密題號一31總分3233得分封選擇題答題區I[A][B][C][D]11[A][B][C][D]21IA][B][C][D]1.用2B鉛筆填涂2[A][B][C][D]12[A][B][C][D]22[A】[B】[C][D】2.修改時用塑料橡皮擦干凈后,3[A][B][C][D]13[A][B][C][D]23[AJ[B][C][D]重新填涂所選項:4[A][B][C][D]14[A]IB][C][D]24IA][B][C][D]3.填涂的正確方法是:一5[A][B][C][D]15[A][B]IC】ID]25[A】[B】[C][D6[A][B][C][D]16[A]IB][C][D]26[AJ[B】[C][D7[A][B][C][D]17 [A][B][C][D]27[A][B][C][D8[A][B][C][D]18[A][B][C][D]28[A][B][C][D]9[A][B][C][D]19[A][B][C][D]29[A][B][C1[D]10[A][B][C1[D120[A][B][C][D]30[AJ[B][C][D]請以下為非選擇題答題區,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在紅線框指定的區域內作答,否則答案無效勿在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31題14分,32題14分,33題12分,共40分)此31.(1)(6分)域作答或者(2)(4分)】作任何標記題(3)(4分)九年級歷史答題卡,第1頁,共2頁32.(1)(4分)(2)(4分)】封(3)(6分)線33.(1)(2分)(2)(10分)題九年級歷史答題卡,第2頁,共2頁2025年廣東省中考模擬試卷(二)7.明朝中后期,有很多的商人、小販、作坊主、工匠等成為小說的重要角色,如商人頻繁以正面16.天安門廣場原本是皇家專用的一塊禁地,不準百姓通行。1949年9月,政府下令整修天安主人公的身份現在小首中。這反映:些時門廣場場地,以供群眾集會使用。10月1日,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慶祝新中國九年級歷史試卷A.經濟重心的南移B.工商業的發展C.中央集權的加強D.八股文的感行成立。天安門廣場用途的變化反映了(范圍:初中全部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8.清朝康雍乾時期,清廷在臺灣各處設立書院24所,從內地延請教師到書院任教,推行儒學A.中國已經徹底消滅剝削階級B.人民的地位得到提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實施教化。這些措施有利于C.各褲人民實現大團結D.中國講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個正確答案,請把正確答案填在相對應的答題卡上。A.增強文化認同B.創立八股取C.實現國家統D.奠定疆域版圖17.1956年6月,第一屆全國人三次會議通過的決議規定,高級社“入社的農民必須把私有1.考古學者發現,二里頭都邑(夏王朝都城遺址)以道路和墻垣規劃為多個方正、規整的網格9.《本草綱目》共記載藥物1892種,其中新藥374種,插圖1160幅:《農政全書》大至農業政策制的土地和耕畜、大型農具等主要生產資料轉為合作社集體所有”。這一舉措區域。在其中多個網格內發現了不同規格的建筑和墓葬,每個網格應屬不同人群。這反映A開啟了對農業的計會主義改浩B助長了“大躍并”之風的泛度,小至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具體技術環節,都有詳盡記述:《天工開物》除介紹一般的農業生出于句C.旨在落實新民主主義經濟原則D.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建立章經驗外.更若重國術各類手工業的牛產技術。可見這三部差作A.階級分化和等級界限B.國家機構設置漸趨完善18.北京天橋百貨商場改組為股份制后,時任董事長的張繼斌曾深有感觸地說:“過去我們花7A.都記述了手工業生產經驗B體現了以農為本的思想C.實現權力高度集中D.宗族觀念影向政治制度元錢買兩把算盤,我這個經理也無權批;現在通過股票集資,企業急需的資金‘轉瞬'之間2.秦朝臣民的章奏文書可以逐級上達皇帝,有緊急的非常事件發生時,可越級向皇帝報告,稱C.收錄了中西方的技術革新D.注重總結利于國計民生就完成了。”這體現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使為“變事書”,任何機構和個人均不得阻攔和延誤傳遞,否則會受到嚴厲的懲處。這一制度10.《南京條約》答了后,外國洋貨不止可以在個通商口岸任意銷售,在未拆封情況下還可A.按勞分配的制度確立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A.使秦初實現了長治B.提高了行政效率轉運其他通商口岸售賣,且無需重新交稅。這表明,通商口岸的開放C.企業經營自主權擴大D.國家擁有了生產資料所有權C.廣展了套朝的管害范制D.削弱了中央集權A打破了材關請國政笛B.促進了沿海地區發展19.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都非常重視出疆入藏通道建設。如表所示內容體現了3.金縷玉衣是漢代皇帝和貴族死后穿的殮服,以金絲為縷編綴玉片而成。如圖所示金縷玉衣C.便利了列強商品輸出D.改變了中國社會性質時間1953-1957年20世紀末至今2021-2025年出土于漢代諸侯王墓,共用近2500塊玉片,金絲重1100多克、其制作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11.據不完全統計.1895一1897年,維新派和開明人士在全國共創辦學會、學堂、報館等總計51“一五”計劃:修建西部大開發戰《“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這可用以說明當時個,到1898年又增加到300多個。這表明維新運動項目川藏公路、青藏公略:修建青藏鐵規劃》:建成京新高速公路巴里坤至術A.“推恩今”實施的背景B.青銅鑄造技術的發達A.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B.成為富國強兵的轉折點路、新藏公路壘段:建成京藏高速公司那曲至拉薩段C.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C.具各一定的群眾基礎D.走上民主革命的新道路A.國家重點發展交通運輸業B.國家著力推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D.鹽鐵官營政策的效果12.如圖所列著作的主旨是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D.國家重視民族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4,如表展示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部分姓氏變化。這一現象反映了A.學習西方技術的運動20.體育外交是一個國家外交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1950年,中國體育代表團應邀訪問蘇A.繪畫藝術成羽族屬甸奴鮮卓氐羌弱B.堅持維新變法的呼聲聯。1963年,中國代表團參加了在雅加達舉行的新興力量運動會,積極開展與亞非拉獨立B.民族隔閡消尖C.民族民主革命的潮流國家的體育交流活動。這些活動C.北方民族交原姓赫連幕容蒲夫蒙乙速孤后改姓劉慕將蒙D.贊成君主專制的逆流A有利干改善當時中國的外交環墻B.有利于促進亞非會議的圓滿成功D.江南經濟開發13.“會議指出,在軍事上的單純防飽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測’的主要原因C.有利于“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D.有利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推5.下列唐朝時期官員統計表(部分)信息,可以用來說明唐朝會議上,增選毛澤東為中央致治局常委,并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21.雅典陪審法庭對在阿吉紐西海戰中打了勝仗但沒有及時營教落水士兵,導致約1000名士姓名出身官職兵死亡的將領進行審判.通過投嚴,最終以多數票判處將領死刑。這場審判反映雅典閉角青指揮全配的軍事行動”該“今議契英何力鐵勒部族可汗鎮軍大將軍A.首先確定了中國共產黨這個名稱B.通過了關于國共合作問題的決議1法庭審判程序失B.民主政治的缺陷高日歲高句麗人河西節彥使C.獎懲制度的失衡D.城邦膏理秩序泥李光預契丹人太尉兼侍中C,宜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D.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紅軍22.阿拉伯文學作品《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波斯和兩河流域等地:但丁的14.20世紀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中期,淮北抗日根據地通過文學和剛目表演,向基層民眾揭元鮮卑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神曲》莎士比亞的《終成眷屬》等,都含有《一千零一夜》的元素。這反映了露日本帝國主義的累累罪行」這些做法旨在李彥大食人翰林學士A.阿拉伯文化對世界文化的體承及影響B.阿拉伯帝國控制了歐洲的大部分地風A微勵民眾積極參與抗戰B.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C.拉伯文學是歐亞非民問故的偏D.阿拉伯人依靠武力征服發展民族文化A.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漸趨穩定B.民族政策呈現因俗而治的特D.統治政策具有包容性與開放性C.闡明抗日持久戰的方钅D.改革藝術的創作手段23.文藝復興以前,光在藝術中是用來表現神圣性的最直接要素。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光照被C.外重內輕的政治局面初步顯觀6.小李同學在進行探究式學習時,收集了以下史料。據此判斷,他探究的主題是15.下表是1947年土地改革前后陜甘寧邊區隴東分區25個鄉,不同階級或階層人均占有土地大量運用于對普通人物的塑造上。這一變化數量(單位:響)的情況。這一變化A.源于對光的科學認知加深B反映出教熱h的魚則其裝階級原地主和富農貧農程農C.體現了對人性價值的背定D.推動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24.《人權宜言》以人權和法治為核心,強調必須實行分權原則以防止政府的專橫與瀆職土地改革前26.064.1235791年憲法在確立新制度基本框架的基礎上,賦予公民集會、請愿等自由權利。這些文件土地玫革后7.227.069.77的布宋代堿鞫銅鏡宋代墓葬的鼓舞散樂壁畫元墓出土的雜刷陶俑A.適應了抗日戰爭發展的需要B.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A.推動了啟蒙思想的產生B.促進了法國社會的轉型A.多彩的文學藝術B.繁榮的商品經濟C.繁華的都市生活D.發到的海外貿易C.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保D.說明近代革命任務已經完成C.鞏固了拿破侖政治軍事獨裁D.實現了法國政治局勢的穩定九年級歷史試卷,第1頁,共6頁九年級歷史試卷,第2頁,共6頁九年級歷史試卷,第3頁,共6頁2025 年廣東省中考模擬試卷(二)九年級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 3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60 分。)1—5 ABACD 6—10 CBADC 11—15 CCDAC16—20 BDCDA 21—25 BACBC 26—30 BACA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題,31 題 14 分,32 題 14 分,33 題 12 分,共 40 分)31.(1)特點:布局嚴整,規劃整齊;交通布局合理;注重城市的美化;商業繁榮,市、坊分開,區劃分明;城市面積大;是國際大都市。(任答兩點即可,4 分)原因:唐朝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放的對外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任答一點即可,2 分)(2)變化:經濟功能日益增強,軍事功能逐漸弱化;集鎮逐漸出現了專業分工。(任答一點即可,2 分)影響: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加強城鄉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任答一點即可,2 分)(3)【示例】選擇古都:西安。理由:西安歷史悠久,歷史上多個王朝定都于此。西漢時,長安成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唐朝時長安是國際大都市。(任選一座城市,言之有理即可,4 分)32.(1)原因:①列強侵略不斷深入,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欲以音樂啟蒙民智;②近代改革教育制度,設立音樂課程。(一點 2 分,共 4 分)(2)作用:①有利于百姓思想的覺醒,表達農民的愿望和訴求;②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播,推動農民們參加革命斗爭。(一點 2 分,共 4 分)(3)【示例一】歌曲《辛亥首義行軍歌》反映的相關史事為辛亥革命。(2 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4 分)【示例二】歌曲《大刀進行曲》反映的相關史事為抗日戰爭。(2 分)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它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4 分)(任選一項作答即可)33.(1)歷史事件:第二次工業革命。(2 分)(2)【示例一】信息:③④⑤。(2 分)論題:科技進步推動鐘表的普及使用。(2 分)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第 1 頁(共 2 頁)闡述:近代早期,鐘表價格昂貴,屬于奢侈品,還未能普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增強,1850 年前后,英國社會各個階層都擁有了鐘表,這表明鐘表得到了普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20 世紀初,原為女性裝飾品的手表逐漸為男性所接受,并在不同場合都可佩戴,體現出鐘表普及度的提升。(4 分)結論:由此可見,科技進步推動了鐘表的普及使用,而鐘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時代科技的進步。(2 分)【示例二】信息:①②③⑥。(2 分)論題:科技進步推動鐘表精確度的提高。(2 分)闡述: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科技落后,日晷是當時普遍使用的計時工具,其精度較低。中世紀末期,最初的機械鐘只有時和刻,仍然不夠精確。隨著近代科技的產生與發展,實驗與數學相結合,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礎上,鐘表的精確度獲得提高。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時間觀念增強,特別是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人們根據原子物理學原理制造出原子鐘,鐘表的精確度得到大幅提升。(4 分)結論:由此可見,科技的進步推動了鐘表精確度的不斷提高,而鐘表精確度的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時代科技的進步。(2 分)九年級歷史參考答案 第 2 頁(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年級歷史 2024-2025第二學期 九年級 歷史 中考模擬(二) 參考答案.docx 九年級歷史 九年級 歷史 中考模擬(二) 答題卡.pdf 九年級歷史 九年級 歷史 中考模擬(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