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準考證號:姓名:機密★啟用前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歷史(校模擬)試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祝考試順利★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國語》載:“厲王說(悅)榮夷公既,榮公為卿十。”周宜王時,曾選拔大量的卿佐,這些卿佐在完成他們的使命后,他們的子孫不能獲得卿位。這反映出西周末期A.王權專制得到加強B.宗法分封制日益松動C.貴族政治已經衰微D.不同階級流動性增強2.東漢時期,由郡縣臨時差遣、流動性強的勸農掾和制度掾等專業性職官分工更加細化,并“漸代嗇夫之職”,原有的鄉官漸成虛銜。這一調整旨在A.抑制地方豪強勢力B.強化基層教化C.精簡地方行政機構D.完善監察制度3.據下圖可知,北魏前期和后期官員籍貫數量的變化推動了80636660402422206101240閥漠南燕代地區營平幽冀河北地區河西甘涼地區河南、河東汾并地區 前期圓后期北魏中樞機構部分長宮籍貫數量分布A.政權政治中心的轉移B.南北經濟格局的變化C,華夏認同觀念的形成D.北方民族交融的趨勢M2025歷史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卵4.宋代的奴婢大多來自雇傭。而遼、金的奴婢多來源于戰爭的擄掠。形成這一差異的決定性因素是A.發展進程B,治國理念C.民族風俗D.”戰爭性質5.清初四川“丁戶稀若晨星”,政府以“五年不征”政策招募湖廣移民。至乾隆四十一年,四川省人口從60萬增至2140萬,形成“五方雜處,俗尚各別”的多元文化。由此可知A.行政區劃調整加速移民進程B.賦役改革利于減輕農民負擔C,國家政策推動社會組織重構D.戰亂是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6.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江南十紳紛紛進入城市商界,成為紳商、買辦,或進人報館,從事翻譯,撰寫小說等等,成為自由職業者。這一時期十紳階層的分化A.為廢除科舉制提供了心理準備B.為洋務運動提供了人才基礎C.導致商業經營方式的重大變革D.導致近代民族危機不斷加劇7.1921年中共一大的黨綱規定:“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半成品等生產資料,歸社會共有。”1925年,中共四大在農民運動的決議案中提山:“須切合當時當地農民需要,但不宜輕率由農會決議實行減租運動。”這說明中國共產黨A.逐漸從幼稚走向了成熟B.為統一戰線做出了努力C.以農民運動為工作重心D.在土地政策上存在右傾8.1949年2月,《人民日報》刊文指出,為防止春季瘟疫在華北解放區流行,提倡搞好家庭衛生和公共衛生,建議制定家庭衛生公約。《人民日報》此舉A.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優勢B.改變了民眾的衛生意識C.有利于鞏固民主革命成果D.助推醫療保障體系建設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國家對故宮博物院進行了整體改造,將“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陳列室”從原址移除,在故宮內設立了“近代帝國主義侵華史料陳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陳列室”等專題陳列室,并向公眾開放。這些改造A.開啟了博物館管理的現代化B.清除了群眾的封建殘余思想C.突出了工業時代的社會風貌D.反映了當時社會性質的改變10.1985年,鄧小平說中國已經完成了兩個重要轉變,一是“改變了原來認為戰爭的危險很迫近的看法”,二是放棄反蘇統一戰線政策,不再在所謂“蘇、美、中‘大三角”的思維框架中制定對外政策。這表明A.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B.中蘇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C.中國致力與大國建立伙伴關系D.中國外交擺脫美蘇冷戰束縛M2025歷史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