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考押題卷】2025年高考政治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考押題卷】2025年高考政治核心考點考前沖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考復習押題預測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讓胡路區校級期末)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 ?。?br/>①新的領導階級,即由無產階級領導
②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③新的指導思想,即以三民主義為指導
④新的革命范疇,即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24秋 隨州期末)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其歷史任務是總結七大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成就,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由此可知,這次會議上可能提到的問題有( ?。?br/>①確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③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開始進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④國內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2024秋 錦州期末)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大會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精神的新的方針和設想。歷史證明這些成果對于黨的事業的發展有長遠的重要意義。關于該會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擘畫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對象和措施
②正確闡述了當時社會所面臨的主要矛盾
③有力推動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
④合理規劃了當時社會要承擔的主要任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秋 瀏陽市期末)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 ?。?br/>①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②以蘇聯經驗教訓為借鑒,回避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④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來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秋 錦州期末)從人類發展史來看,新中國的成立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極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由此可見,從世界意義的角度來看,新中國的成立(  )
①促使中國由專制向民主飛躍
②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
③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
④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秋 錦州期末)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包括走資本主義道路等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的阻撓
B.中國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相勾結
C.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D.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7.(2024秋 衡陽縣校級期末)2024年7月3日“紅色根脈薪火相傳”紅色革命研學活動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啟動。本次研學路線既有溫州永嘉的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寧波余姚的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等省內經典紅色文化資源,又有省外湖南的毛澤東同志故居,遵義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如果你是其中一員,在你的研學報告中不應該出現的觀點是( ?。?br/>①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人民解放指明了正確方向
②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
③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秋 錦州期末)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過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短暫過渡,跨越了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當時完成這一轉變的歷史必然性有( ?。?br/>①個體農業經濟需要組織起來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要求
②社會主義民營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③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④國家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 陜西模擬)1953年春,中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農業個體經濟存在分散、脆弱的缺陷。于是,黨又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我國走農業合作化道路(  )
①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②推動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③因土地實現由“公有→私有→公有”而極大解放生產力
④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25 蘇州模擬)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艾格尼絲 史沫特萊,曾用充滿詩意的文字熱情贊頌道“這是帝國主義黑幕籠罩下的拂曉之光,是全世界受苦難人民的巨大福音,是繼十月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共產主義運動的滔天巨浪!”史沫特萊所贊頌的事件( ?。?br/>A.標志14年浴血奮戰的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B.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C.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D.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11.(2024秋 大慶校級期末)自從鴉片戰爭時起,先進的中國人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但都以失敗告終。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其影響,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②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③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④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成立了中國共產黨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12.(2025 永州一模)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偉大的書寫者。75年前新中國的誕生,是國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覺醒,更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偉大的時刻,新中國的誕生( ?。?br/>①表明中國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②徹底地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
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5 新疆一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黨領導人民開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隨后開始了艱辛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以下對此時期認識正確的是( ?。?br/>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③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
④黨在此時期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后期提供了體制保證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2024秋 綠園區校級期末)202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第75個生日。75年滄桑巨變,中國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新中國的成立(  )
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②標志著我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4秋 大連校級期末)新中國成立初期,手工業者是勞動者與私有者的結合體,在生產、設備、技術、規模、經營上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的節奏和進程。若不進行經濟改組,手工業者極易走向破產或資本主義道路,進而影響新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進程。為改變這一現狀,黨中央決定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梢?,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r/>①能改變手工業分散、落后的狀態
②適應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
③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④激發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5 都勻市一模)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猶如磅礴的日出,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嶄新征程,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造山河、建設祖國的偉大壯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
①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②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③創造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④極大地改變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4秋 瀏陽市期末)優秀文藝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的歷史巨變。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注釋: ①該詩創作于1950年。 ②赤縣:指中國。 ③百年魔怪:指1840年鴉片戰爭起侵入中國的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者。 ④于闐:新疆西南部縣名。
上述詩歌所歌頌的歷史事件( ?。?br/>A.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B.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C.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D.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18.(2024秋 東莞市期末)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堅持用“中國辦法”解決“中國難題”,闖過了難以計數的難關險隘,創造了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以下充分彰顯“中國辦法”的是( ?。?br/>①“一化三改”實現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②無產階級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以和平方式取得國家政權
③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促使全體社會成員同步富裕
④中國共產黨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4秋 沈陽校級期末)2026年至2030年,我國將實施第十五個五年計劃,這一時期是我國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仡櫄v史,從1953年起,中國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關于這一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br/>①“一五”初期中國的社會性質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②我國仍處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
③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正在進行“三大改造”,實質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革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2024秋 武漢校級期末)“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2024年國慶假期,小明規劃自己的紅色旅游線路,要想重溫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段光榮而艱苦卓絕的歷史,下列路線最適合的是(  )
A.安徽小崗村——汕頭國貿大廈蓮花山公園——港珠澳大橋
B.虎門炮臺舊址——圓明園遺跡——故宮博物院——世界地質公園
C.孫中山故居——浙江奉化溪口——南京總統府——黃埔軍校遺址
D.浙江嘉興南湖——延安楊家嶺——西柏坡博物館——天安門城樓
二.材料題(共1小題)
21.(2024秋 五華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載風雨兼程,中國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正穩步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一輝煌成就凝聚著中國共產黨與全國人民的智慧與汗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的生動寫照。
回望近代中國,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眾多先驅者前赴后繼,探索救亡圖存之路,卻屢遭挫敗,未能引領國家走出困境。中國的未來路在何方?歷史的洪流最終匯聚于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非凡成就,不僅深刻證明了“走自己的路”的正確性,也極大地堅定了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行的決心與信心。在這條光明大道上,歷經滄桑的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未來。
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請以“回望來時路,遠眺前行路”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
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
高考復習押題預測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4秋 讓胡路區校級期末)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科學概念。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新”主要體現在( ?。?br/>①新的領導階級,即由無產階級領導
②新的革命前途,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③新的指導思想,即以三民主義為指導
④新的革命范疇,即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哪里:
①就領導權來說: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由資產階級領導,而是由無產階級領導,這一點具有決定性意義。
②就革命前途來說: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和資本主義制度,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各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并最終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
③就所屬世界革命范疇來說:它已不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解答】①④正確,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新”在新的領導階級,即由無產階級領導,新的革命范疇,即屬于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②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聯合專政;
③錯誤,新民主主義革命并不是以新三民主義為指導。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識記及理解的能力,較為簡單?;A知識的掌握是學習好文科的基礎。學生要注意夯實基礎,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識記,以避免失分。
2.(2024秋 隨州期末)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其歷史任務是總結七大以來的歷史經驗和成就,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了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由此可知,這次會議上可能提到的問題有(  )
①確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③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開始進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④國內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①中共八大于1956年在北京政協禮堂召開,大會完全肯定了黨中央從“七大”以來的路線是正確的,同時正確地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國階級關系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
②大會提出,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而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為此,大會作出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大會在總結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實施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堅持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解答】①不合題意,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②不合題意,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③④符合題意,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上可能提到的問題有,國內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我國開始進入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
3.(2024秋 錦州期末)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召開。大會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精神的新的方針和設想。歷史證明這些成果對于黨的事業的發展有長遠的重要意義。關于該會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①擘畫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對象和措施
②正確闡述了當時社會所面臨的主要矛盾
③有力推動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
④合理規劃了當時社會要承擔的主要任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共八大關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探索
黨的八大報告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階級矛盾不再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解答】①錯誤,黨的八大召開時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擘畫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對象和措施”說法錯誤;
②④正確,中共八大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提出了許多富有創造精神的新的方針和設想,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最重要的貢獻是對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
③錯誤,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動了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要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把握題干關鍵詞,可以適當運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
4.(2024秋 瀏陽市期末)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 ?。?br/>①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②以蘇聯經驗教訓為借鑒,回避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
③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④充分利用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來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1)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2)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或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①毛澤東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思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
②民主革命時期,我們吃了大虧之后才成功地實現了這種結合,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F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到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③照抄是很危險的,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國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國家如果不同本國的情況相結合而一模一樣的照搬就會導致失敗,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搬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
【解答】①③符合題意,依據題意,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并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立足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②錯誤,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曲折是客觀的,不可回避的;
④不合題意,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未必適合中國的國情;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選項與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單項選擇題的根本原則。
5.(2024秋 錦州期末)從人類發展史來看,新中國的成立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極大壯大了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庇纱丝梢?,從世界意義的角度來看,新中國的成立(  )
①促使中國由專制向民主飛躍
②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
③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
④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世界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戰爭。
【解答】①不合題意,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由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飛躍,但這是國內意義,不是世界意義;
②③符合題意,新中國的誕生,是20世紀的偉大歷史事件,它沖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④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故選:C。
【點評】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
6.(2024秋 錦州期末)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包括走資本主義道路等各式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根本原因是(  )
A.帝國主義的阻撓
B.中國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相勾結
C.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
D.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
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1)帝國主義不允許中國強大。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是要把中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維護其在華特權,他們決不允許中國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強大起來,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2)封建勢力阻礙資本主義發展。中國封建勢力有兩千多年的統治經驗,并同帝國主義相勾結,力量異常強大,嚴重阻礙著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民族資產階級軟弱性、妥協性。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十分弱小,并且與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能擔起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4)歸根結底,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解答】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近代中國社會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帝國主義的阻撓、中國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相勾結、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都是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的原因,但都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題意的選項。解答時要抓住關鍵詞“根本原因”。
7.(2024秋 衡陽縣校級期末)2024年7月3日“紅色根脈薪火相傳”紅色革命研學活動在嘉興南湖革命紀念館啟動。本次研學路線既有溫州永嘉的紅十三軍軍部舊址,寧波余姚的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等省內經典紅色文化資源,又有省外湖南的毛澤東同志故居,遵義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如果你是其中一員,在你的研學報告中不應該出現的觀點是( ?。?br/>①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人民解放指明了正確方向
②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
③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革命的征程
(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2)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解答】本題屬于逆向選擇題。材料中的紅色革命研學活動涉及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要選出不符合這一時期的。
①②不合題意,在革命斗爭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人民解放指明了正確方向,這兩個選項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成就,故排除;
③符合題意,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屬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成就,故入選;
④符合題意,我國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屬于社會主義革命時期的成就,故入選。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屬于逆向選擇題,難度一般。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學生對教材基礎知識的理解及運用?;A知識的掌握是學習好文科的基礎。因此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夯實基礎。
8.(2024秋 錦州期末)新中國成立后,我國通過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短暫過渡,跨越了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當時完成這一轉變的歷史必然性有(  )
①個體農業經濟需要組織起來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要求
②社會主義民營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③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④國家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
(3)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解答】①③正確,依據教材知識,個體農業經濟需要組織起來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要求,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必然性;
②錯誤,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已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④不合題意,國家完成了對資本主義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說法正確,但不屬于新民主主義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必然性。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再現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和掌握課本基礎知識,并能夠熟練運用。
9.(2025 陜西模擬)1953年春,中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但農業個體經濟存在分散、脆弱的缺陷。于是,黨又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我國走農業合作化道路( ?。?br/>①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②推動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③因土地實現由“公有→私有→公有”而極大解放生產力
④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
(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
(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
(3)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
【解答】①不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②符合題意,我國通過走農業合作化道路,實現了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推動了我國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③錯誤,我國走農業合作化道路是將土地私有變為集體公有;
④符合題意,我國走農業合作化道路是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
10.(2025 蘇州模擬)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艾格尼絲 史沫特萊,曾用充滿詩意的文字熱情贊頌道“這是帝國主義黑幕籠罩下的拂曉之光,是全世界受苦難人民的巨大福音,是繼十月革命之后的又一次共產主義運動的滔天巨浪!”史沫特萊所贊頌的事件(  )
A.標志14年浴血奮戰的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B.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C.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D.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解答】A錯誤,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
B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C錯誤,從黨的十八大開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D錯誤,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要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把握題干關鍵詞,可以適當運用排除法去除錯誤的選項。
11.(2024秋 大慶校級期末)自從鴉片戰爭時起,先進的中國人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但都以失敗告終。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下列關于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過程及其影響,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②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③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
④在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中,成立了中國共產黨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征程
(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2)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解答】③排第一,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
①排第二,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促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④排第三,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的過程中,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②排第四,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1949年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因此正確的順序是③→①→④→②。
故選:A。
【點評】本題屬于推導類試題,在傳導過程中需要注意,前后必須要有因果關系或時間先后的邏輯關系,該類試題考查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12.(2025 永州一模)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偉大的書寫者。75年前新中國的誕生,是國家的重生,是民族的覺醒,更是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最偉大的時刻,新中國的誕生(  )
①表明中國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②徹底地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
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世界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戰爭。
【解答】①錯誤,根據教材知識可知,1956年,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②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③錯誤,根據教材知識可知,實現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
13.(2025 新疆一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黨領導人民開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隨后開始了艱辛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道路。以下對此時期認識正確的是( ?。?br/>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③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
④黨在此時期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后期提供了體制保證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1)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探索的成就
基本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初步滿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兩彈一星”等尖端科技領域的某些方面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探索的局限
文化大革命,使探索中形成的正確思想沒有得到全面貫徹。
(3)中國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探索的意義
在探索中取得的已為實踐證明的是正確的理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指導作用。黨依靠人民所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解答】①正確,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②錯誤,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完成,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③正確,黨的八大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明確提出了黨和全國人民在新形勢下的主要任務,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④錯誤,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
14.(2024秋 綠園區校級期末)202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第75個生日。75年滄桑巨變,中國由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新中國的成立( ?。?br/>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②標志著我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③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④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世界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戰爭。
【解答】①④正確,新中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
②錯誤,1919 年五四運動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
③錯誤,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
15.(2024秋 大連校級期末)新中國成立初期,手工業者是勞動者與私有者的結合體,在生產、設備、技術、規模、經營上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的節奏和進程。若不進行經濟改組,手工業者極易走向破產或資本主義道路,進而影響新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進程。為改變這一現狀,黨中央決定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可見,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
①能改變手工業分散、落后的狀態
②適應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
③標志著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④激發了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
(1)1956年,我國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中國全面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改變中國歷史前進方向、引領中國社會形態變遷總體進程中所取得的劃時代的偉大勝利。
(2)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后,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內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解答】①②符合題意,手工業者是勞動者與私有者的結合體,在生產、設備、技術、規模、經營上無法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的節奏和進程。若不進行經濟改組,手工業者極易走向破產或資本主義道路,由此可見,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能改變手工業分散、落后的狀態,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
③不合題意,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④不合題意,材料強調對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必要性,未提及激發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排除法去除無關選項。
16.(2025 都勻市一模)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猶如磅礴的日出,照亮了民族復興的嶄新征程,中國人民開始了改造山河、建設祖國的偉大壯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br/>①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②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③創造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④極大地改變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2、世界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戰爭。
【解答】①錯誤,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②③符合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極大地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對比,鼓舞和推動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④錯誤,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對基礎知識的準確把握去除觀點本身錯誤的選項。
17.(2024秋 瀏陽市期末)優秀文藝作品能夠反映時代的歷史巨變。
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 毛澤東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注釋: ①該詩創作于1950年。 ②赤縣:指中國。 ③百年魔怪:指1840年鴉片戰爭起侵入中國的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侵略者。 ④于闐:新疆西南部縣名。
上述詩歌所歌頌的歷史事件( ?。?br/>A.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B.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C.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D.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分析】本題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
(1)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長期壓迫和剝削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
(2)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3)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
(4)中華民族開始以嶄新的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歷史進入新紀元。
【解答】A正確,《浣溪沙 和柳亞子先生》歌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成立了新中國。新中國的成立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
B錯誤,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C錯誤,社會主義改造順利完成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D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答過程要結合教材所學選出答案,可以運用排除法去除說法錯誤的選項。
18.(2024秋 東莞市期末)中國共產黨始終帶領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堅持用“中國辦法”解決“中國難題”,闖過了難以計數的難關險隘,創造了前無古人的發展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以下充分彰顯“中國辦法”的是( ?。?br/>①“一化三改”實現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②無產階級可以通過自身努力以和平方式取得國家政權
③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促使全體社會成員同步富裕
④中國共產黨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1、社會主義改造取得勝利
(1)1956年,我國基本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中國全面確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改變中國歷史前進方向、引領中國社會形態變遷總體進程中所取得的劃時代的偉大勝利。
(2)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后,我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內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含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標志,必須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解答】①④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順利實現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相結合,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均充分彰顯“中國辦法”;
②錯誤,無產階級可以通過革命斗爭方式取得國家政權,而不是和平方式;
③錯誤,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促使全體社會成員實現共同富裕。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闡明的主旨,并和所學知識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運用對基礎知識的準確把握去除觀點本身錯誤的選項。
19.(2024秋 沈陽校級期末)2026年至2030年,我國將實施第十五個五年計劃,這一時期是我國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仡櫄v史,從1953年起,中國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關于這一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一五”初期中國的社會性質是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②我國仍處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
③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④正在進行“三大改造”,實質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革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本題考查: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
(1)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過渡時期總路線,是以“一化三改造”為核心內容的總路線,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發展生產力、實現工業化為主體;二是以解放生產力、實現三大改造為兩翼。工業化是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和目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工業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和手段。
【解答】①錯誤,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1953年我國的社會性質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
②④正確,從1953年起,到三大改造的完成宣布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這一時期,我國仍處在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三大改造”如火如荼地正在進行,實質是變革生產關系的社會革命;
③錯誤,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
20.(2024秋 武漢校級期末)“有五星紅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燈塔,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2024年國慶假期,小明規劃自己的紅色旅游線路,要想重溫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段光榮而艱苦卓絕的歷史,下列路線最適合的是( ?。?br/>A.安徽小崗村——汕頭國貿大廈蓮花山公園——港珠澳大橋
B.虎門炮臺舊址——圓明園遺跡——故宮博物院——世界地質公園
C.孫中山故居——浙江奉化溪口——南京總統府——黃埔軍校遺址
D.浙江嘉興南湖——延安楊家嶺——西柏坡博物館——天安門城樓
【分析】本題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征程
(1)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
(2)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條以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解答】A錯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安徽小崗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本項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的進程與成就;
B錯誤,虎門炮臺舊址和圓明園遺址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遺址,故宮博物院、世界地質公園也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無關;
C錯誤,孫中山故居、奉化溪口、南京總統府都是國民黨活動的遺址,這些與黃埔軍校遺址都顯然與中共的新民主主革命的艱苦斗爭的歷史不相符;
D正確,嘉興南湖是中共一大遺址,延安楊家嶺、西柏坡是中共中央曾經所在地,在此領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開國大典曾在天安門舉行。本項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段光榮而艱苦卓絕的歷史。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
二.材料題(共1小題)
21.(2024秋 五華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75載風雨兼程,中國從積貧積弱到繁榮富強,正穩步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這一輝煌成就凝聚著中國共產黨與全國人民的智慧與汗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的生動寫照。
回望近代中國,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眾多先驅者前赴后繼,探索救亡圖存之路,卻屢遭挫敗,未能引領國家走出困境。中國的未來路在何方?歷史的洪流最終匯聚于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非凡成就,不僅深刻證明了“走自己的路”的正確性,也極大地堅定了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行的決心與信心。在這條光明大道上,歷經滄桑的中華民族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未來。
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請以“回望來時路,遠眺前行路”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
要求:①圍繞主題,觀點明確;②論證充分,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總字數在250字左右。
【分析】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知識,請以“回望來時路,遠眺前行路”為主題,撰寫一篇短評,屬于開放類試題。關鍵詞①:回望近代中國,面對深重的民族危機,眾多先驅者前赴后繼,探索救亡圖存之路,卻屢遭挫敗,未能引領國家走出困境→可聯系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必須另辟新路進行說明;關鍵詞②:歷史的洪流最終匯聚于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可聯系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成立了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行改革開放,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行說明;關鍵詞③:新中國成立75年來的非凡成就,不僅深刻證明了“走自己的路”的正確性,也極大地堅定了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前行的決心與信心→可聯系回望來時路,有助于我們堅定前行路進行說明。
【解答】近代中國,仁人志士進行艱辛探索證實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實現民族復興,必須另辟新路。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正確道路,成立了新中國;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進行改革開放,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新中國成立75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啟示我們,回望來時路,有助于我們堅定前行路,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繼續取得更大的成就。
【點評】本題為開放類試題,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精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探究性,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喜德县| 保德县| 禹州市| 西峡县| 桦川县| 泊头市| 东宁县| 平潭县| 凤台县| 会昌县| 平遥县| 桃园市| 六盘水市| 庄浪县| 黄大仙区| 积石山| 达日县| 抚州市| 兴业县| 皮山县| 杭锦后旗| 南华县| 英吉沙县| 通辽市| 平遥县| 榆树市| 封开县| 宝兴县| 自治县| 腾冲县| 华宁县| 永宁县| 永昌县| 高陵县| 江都市| 米林县| 景东| 上犹县| 桂林市| 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