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提升一 運動學圖像題型1 x-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和應用對x-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x-t圖像 v-t圖像圖像舉例意義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加速直線運動斜率意義 速度 加速度面積意義 無 位移交點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此時刻相遇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此時刻速度相同拐點 圖線的拐點表示速度反向 圖線的拐點表示加速度反向特別提醒:x-t圖像和v-t圖像都只能描述直線運動,反映位移x或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而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考向1 x-t圖像【典例1】 (多選)(2025·池州模擬)如圖,x-t圖像反映了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線上行駛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8 s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的速度為4 m/sB.4 s時兩車速度相等C.乙車的初位置在x0=64 m處D.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5 m/s2考向2 v-t圖像【典例2】 (多選)(2025·福州模擬)某跳傘運動員表演從飛機上跳下,他從跳離飛機到落地的過程中沿豎直方向運動的v-t圖像如圖所示,關于運動員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t1內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等于B.0~t1內運動員的加速度逐漸減小C.0~t1時間內與t1~t2時間內運動員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t1~t2時間內表演者的位移小于(t2-t1)題型2 運用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1.三類圖像的數學分析。(1)a-t圖像。由v=v0+at可知圖像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Δv,如圖甲所示。(2)-t圖像。由x=v0t+at2可得=v0+at,圖像的斜率為a,縱軸的截距為v0,如圖乙所示。(3)v2-x圖像。由v2-=2ax可得v2=+2ax,圖像的斜率為2a,縱軸截距為,如圖丙所示。甲 乙 丙2.提醒兩個易錯點。(1)a-t圖像與橫軸所圍“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Δv,而不是t時刻的速度。(2)-t圖像中縱軸是0~t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即時刻的速度,并不是t時刻的速度。3.解題技巧。對于非常規運動圖像,可由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兩個物理量間的函數關系,分析圖像的斜率、截距、面積的含義等即可得到結果。考向1 a-t圖像【典例3】 (多選)(2023·湖北卷)t=0時刻,質點P從原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按圖示的正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0。在0~3t0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2t0時,P回到原點B.t=2t0時,P的運動速度最小C.t=t0時,P到原點的距離最遠D.t=t0時,P的運動速度與t=t0時相同 a-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的是速度變化,而不是t時刻的速度。考向2 -t圖像【典例4】 (多選)動力車在剎車過程中位移和時間的比值與t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力車的初速度為20 m/sB.剎車過程動力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5 m/s2C.剎車過程持續的時間為4 sD.4 s內剎車位移為60 m考向3 v2-x圖像【典例5】 一質點在t=0時刻由坐標原點開始做加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的平方與位移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做變加速直線運動B.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2C.質點的初速度大小為1 m/sD.t=1 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為2 m/s題型3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1.解決圖像間轉換類問題的一般流程。2.解題時把解析法和排除法結合起來,可提高選擇題圖像類問題的準確率和解題速度。【典例6】 某汽車制造廠在測試某款汽車性能時,得到該款汽車沿直線行駛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其中OA段和BC段為拋物線的一部分,AB段為直線段。則該過程中的v-t圖像可能為( )A BC D專題提升一 運動學圖像題型1【典例1】 AC 解析 x-t圖像斜率表示速度,由題圖知,甲車的速度為v1== m/s=4 m/s,A項正確;乙車的位置與時間關系式應滿足x=x0-(v2t-at2),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t'=8 s處,則v2=at',代入圖中數據解得a=2 m/s2,x0=64 m,C項正確,D項錯誤;t″=4 s時,乙車的速度v3=v2-at″=8 m/s,B項錯誤。【典例2】 BD 解析 根據v-t圖像中圖線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運動員0~t1內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0~t1時間內與t1~t2時間內運動員的加速度方向相反,B項正確,C項錯誤;作出0~t1內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圖線,如圖甲中虛線所示,由v-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位移可知,運動員在0~t1時間內的實際位移大于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根據=,可知>=,A項錯誤; 同理,作出t1~t2時間內勻減速直線運動的v-t圖線,如圖乙中虛線所示,由圖可知,t1~t2時間內,表演者的位移x<(t2-t1),D項正確。甲 乙題型2【典例3】 BD 解析 質點在0~t0時間內從靜止出發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運動,再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運動,此過程一直向前加速運動,t0~2t0時間內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先做加速度增加的減速運動,再做加速度減小的減速運動,2t0時刻速度減小到零,此過程一直向前做減速運動,2t0~4t0重復此過程的運動,即質點一直向前運動,A、C兩項錯誤,B項正確; a-t圖像的面積表示速度變化量,~t0內速度的變化量為零,因此時刻P的速度與t0時刻相同,D項正確。【典例4】 AC 解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0t+at2,可變形為=v0+at,可見,題目中的圖像表示動力車剎車時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圖線與縱軸的截距表示初速度,所以初速度為20 m/s,A項正確;圖線的斜率表示a= m/s2=-2.5 m/s2,所以剎車加速度大小為5 m/s2,B項錯誤;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可求得剎車過程持續的時間為t==4 s,C項正確;由C項可知,4 s末速度已經減為0,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將此勻減速直線運動看成反方向的初速度為0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可得4 s內的位移為x=at2=40 m,D項錯誤。【典例5】 C 解析 根據v2=+2ax,因v2-x圖像是直線,可知加速度a恒定不變,即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項錯誤;由題圖可知2a=1 m/s2,=1 m2/s2,解得a=0.5 m/s2,v0=1 m/s,B項錯誤,C項正確;t=1 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v=v0+at=1 m/s+0.5×1 m/s=1.5 m/s,D項錯誤。題型3【典例6】 A 解析 根據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汽車的速度先增大,接著保持不變(不為零),最后又減小,且圖像斜率一直為正,即汽車一直向正方向運動,結合選項圖像,只有A項的圖線符合。(共26張PPT)專題提升一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運動學圖像題型1 x-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和應用題型2 運用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內容索引題型3 圖像間的相互轉化x-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和應用題型1對x-t圖像和v-t圖像的理解。 x-t圖像 v-t圖像圖像舉例 意義 傾斜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速直線運動 傾斜直線表示勻變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變加速直線運動斜率意義 速度 加速度面積意義 無 位移交點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此時刻相遇 兩條圖線的交點表示此時刻速度相同拐點 圖線的拐點表示速度反向 圖線的拐點表示加速度反向特別提醒:x-t圖像和v-t圖像都只能描述直線運動,反映位移x或速度v隨時間變化的函數關系,而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考向1x-t圖像【典例1】 (多選)(2025·池州模擬)如圖,x-t圖像反映了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線上行駛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8 s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的速度為4 m/sB.4 s時兩車速度相等C.乙車的初位置在x0=64 m處D.乙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5 m/s2解析考向2v-t圖像解析解析運用數學思維分析非常規圖像問題題型2考向1a-t圖像【典例3】 (多選)(2023·湖北卷)t=0時刻,質點P從原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其加速度a隨時間t按圖示的正弦曲線變化,周期為2t0。在0~3t0時間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2t0時,P回到原點B.t=2t0時,P的運動速度最小C.t=t0時,P到原點的距離最遠D.t=t0時,P的運動速度與t=t0時相同解析29 a-t圖像中圖線與時間軸所圍面積表示的是速度變化,而不是t時刻的速度。考向2-t圖像【典例4】 (多選)動力車在剎車過程中位移和時間的比值與t之間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動力車的初速度為20 m/sB.剎車過程動力車的加速度大小為2.5 m/s2C.剎車過程持續的時間為4 sD.4 s內剎車位移為60 m解析解析考向3v2-x圖像【典例5】 一質點在t=0時刻由坐標原點開始做加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的平方與位移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點做變加速直線運動B.質點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2C.質點的初速度大小為1 m/sD.t=1 s時,質點的速度大小為2 m/s解析圖像間的相互轉化題型31.解決圖像間轉換類問題的一般流程。 2.解題時把解析法和排除法結合起來,可提高選擇題圖像類問題的準確率和解題速度。【典例6】 某汽車制造廠在測試某款汽車性能時,得到該款汽車沿直線行駛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其中OA段和BC段為拋物線的一部分,AB段為直線段。則該過程中的v-t圖像可能為( )解析專題提升練1 運動學圖像 梯級Ⅰ基礎練1.(2024·新課標卷)一質點做直線運動,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2.(多選)如圖所示是一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關于A、B、C三點的速度及加速度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vA>vB aA>aB B.vAC.vA3.(2024·甘肅卷)小明測得蘭州地鐵一號線列車從“東方紅廣場”到“蘭州大學”站的v-t圖像如圖所示,此兩站間的距離約為( )A.980 m B.1 230 mC.1 430 m D.1 880 m4.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兩個不同的車道同向勻速行駛,兩車行駛至十字路口附近時發現前方紅燈亮起,兩車立即剎車,剎車后兩車均恰好停在停止線處,甲、乙兩車剎車后的x-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刻,甲車在乙車前面B.t=0時刻,甲車剎車前的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小C.在剎車過程中,甲車剎車后的位移大小比乙車的小D.在剎車過程中,甲車的平均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大5.(2025·錫山模擬)小明帶著相機游玩鼓浪嶼,邊游玩邊取景拍照,全程步行2萬步。如圖為某段時間內的x-t圖像,由圖可知( )A.在0~t0時間內,小明的行走軌跡為一條曲線B.在0~t0時間內,小明的加速度越來越小,行走的平均速度小于C.t0時刻以后,小明做勻速直線運動D.游玩過程中,為實時監測相機的大致位置,可以將小明與相機視為一個質點6.從距地面某一高度豎直向下拋出彈力球,不計空氣阻力,與地面的碰撞過程沒有能量損失,若規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圖中可大致表示物體從拋出到反彈至最高點這一運動過程的v-t圖像是( )7.(2025·淮安模擬)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圖像,則在0~2 s時間內( )A.甲、乙的位移相同B.甲、乙的路程相等C.甲的速度方向發生改變D.乙的加速度方向發生改變8.(2025·濟南模擬)某物體沿一條直線做勻變速運動,運動時間t內位移為x,物體的-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物體的初速度為6 m/s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C.t=0到t=3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13.5 mD.t=0到t=6 s這段時間物體的平均速度為3 m/s梯級Ⅱ能力練9.(多選)(2025·邯鄲模擬)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如圖所示為某龍舟比賽過程中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則龍舟的位移x、加速度a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10.(多選)(2025·菏澤模擬)一玩具無人機從地面由靜止豎直向上運動的加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已知0~2 s和3~5 s內的圖像為兩段彎曲程度完全相同的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 s時,無人機豎直向上運動且速度最大B.t=2.5 s時,無人機處于靜止狀態C.t=4 s時,無人機正豎直向上運動D.t=5 s時,無人機上升到最高點11.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其速度的平方隨位移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該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25 m/s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12.5 m/s2C.小球上升的時間為0.25 sD.小球上升過程的平均速度為5 m/s12.甲、乙兩物體在水平面上從同一地點由靜止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加速度a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 )A.x=4.8 m時,兩者相遇B.甲運動4.8 m時,甲的速度比乙大C.乙運動8 m時的速度等于4 m/sD.甲運動8 m的過程中,它的速度逐漸減小梯級Ⅲ創新練13.圖(a)是貴州特有的“獨竹漂”表演,此項目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某次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甲在河中心位置完成表演后沿直線劃向岸邊,同時表演者乙從另一岸邊沿同一直線劃向河中心并準備表演,該過程甲、乙運動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b)所示,則( )A.0~t0內甲、乙的運動方向相反B.0~t0內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C.0~2t0內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D.0~2t0內乙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最后勻速運動專題提升練1 運動學圖像1.C 解析 物體做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函數關系,A、B兩項中一個時刻對應2個及以上的位移是不可能的,A、B兩項錯誤;同理D項中一個時刻對應2個速度也是不可能的,只有C項速度與時間成函數關系,C項正確,D項錯誤。2.BC 解析 由題圖可知vA3.C 解析 v-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x=(74-25+94)×20× m=1 430 m,C項正確。4.D 解析 由題圖可知,甲、乙兩車剎車后的位移大小相等,t=0時刻,兩車并排行駛,A、C兩項錯誤;由題圖中圖線切線的斜率可知,t=0時刻,甲車剎車前的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大,B項錯誤;在剎車過程中,位移相等,甲車所用時間短,則甲車的平均速度比乙車的大,D項正確。5.D 解析 從題中x-t圖像可知,在0~t0時間內,小明一直向著規定的正方向運動,所以其運動軌跡為一條直線,A項錯誤;x-t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從題中圖像可得,在0~t0時間內,小明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但無法判斷其加速度的變化情況;這段時間內,小明的平均速度為=,B項錯誤;t0時刻以后,小明保持靜止,C項錯誤;游玩過程中,為實時監測相機的大致位置,可以將小明與相機視為一個質點,D項正確。6.D 解析 彈力球先做初速度向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同,與地面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改變,接著豎直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為0,全過程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正方向相同,A、B、C三項錯誤,D項正確。7.B 解析 根據題圖甲可知,甲物體一直向正方向運動,甲物體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根據題中v-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x甲=s甲=×1×2 m=1 m,根據題圖乙可知,乙物體先向負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再反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但加速度方向不變;根據題中v-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x乙=0,s乙=×1×1 m+×1×1 m=1 m,B項正確。8.A 解析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x=v0t+at2得=v0+at,根據數學知識可得a= m/s2=-1 m/s2,得加速度a=-2 m/s2,初速度為v0=6 m/s,A項正確,B項錯誤;t=0到t=3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x=v0t+at2=6×3 m+×(-2)×32 m=9 m,C項錯誤;t=0到t=6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x=v0t+at2=6×6 m+×(-2)×62 m=0,所以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0,D項錯誤。9.BC 解析 x-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速度,由題圖可知,在0~t1時間內x-t圖像的斜率應逐漸增大,t1~t2時間內斜率不變,t2~t3時間內斜率變小但是方向不變;A項中t2~t3時間內速度有正向有反向與題圖不符,A項錯誤,B項正確;v-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加速度,在0~t1時間內v-t圖像的斜率不變且為正值,t1~t2時間內斜率為0,t2~t3時間內斜率不變且為負值,即加速度為負值且不變,C項正確,D項錯誤。10.CD 解析 依題意,在題中a-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一段時間內的速度變化,由題圖可知0~2 s內無人機的速度一直在增大,所以t=2 s時,無人機豎直向上運動且速度最大,A項錯誤;由題圖可知,t=2.5 s時,無人機處于勻速上升狀態,B項錯誤;同理,0~4 s內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大于零,即無人機具有豎直向上的速度,正豎直向上運動,t=5 s時,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等于零,無人機速度變為零,上升到最高點,C、D兩項正確。11.B 解析 由速度—位移公式v2-=2ax得v2=2ax+,結合題中圖像可知=25 m2/s2,小球的初速度為v0=5 m/s,圖線的斜率為k=2a==-25,解得a=-12.5 m/s2,A項錯誤,B項正確;小球上升的時間為t=0-= s=0.4 s,C項錯誤;小球上升過程的平均速度為==2.5 m/s,D項錯誤。12.B 解析 甲、乙兩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均在變化,采用微元法,結合v2=2ax,可知題中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結合題圖可知,當013.C 解析 0~t0內甲、乙的斜率均為負,所以運動方向相同,A項錯誤;0~t0內乙的位移為-x0,甲的位移大小小于x0,所以0~t0內甲、乙的位移大小不相等,B項錯誤;0~2t0內乙的位移等于甲的位移,時間也相同,所以0~2t0內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C項正確;在x-t圖像中,圖線斜率的大小代表速度的大小,結合題圖乙可判斷乙的速度大小先增大后減小,最后速度為零,D項錯誤。(共29張PPT)專題提升練1運動學圖像156789101112132341.(2024·新課標卷)一質點做直線運動,下列描述其位移x或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中,可能正確的是( )梯級Ⅰ 基礎練物體做直線運動,位移與時間成函數關系,A、B兩項中一個時刻對應2個及以上的位移是不可能的,A、B兩項錯誤;同理D項中一個時刻對應2個速度也是不可能的,只有C項速度與時間成函數關系,C項正確,D項錯誤。解析156789101112132342.(多選)如圖所示是一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像。關于A、B、C三點的速度及加速度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vA>vB aA>aB B.vAC.vA15678910111213234由題圖可知vA解析156789101112132343.(2024·甘肅卷)小明測得蘭州地鐵一號線列車從“東方紅廣場”到“蘭州大學”站的v-t圖像如圖所示,此兩站間的距離約為( )A.980 m B.1 230 mC.1 430 m D.1 880 m15678910111213234v-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x=(74-25+94)×20× m=1 430 m,C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4.甲、乙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兩個不同的車道同向勻速行駛,兩車行駛至十字路口附近時發現前方紅燈亮起,兩車立即剎車,剎車后兩車均恰好停在停止線處,甲、乙兩車剎車后的x-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刻,甲車在乙車前面B.t=0時刻,甲車剎車前的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小C.在剎車過程中,甲車剎車后的位移大小比乙車的小D.在剎車過程中,甲車的平均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大15678910111213234由題圖可知,甲、乙兩車剎車后的位移大小相等,t=0時刻,兩車并排行駛,A、C兩項錯誤;由題圖中圖線切線的斜率可知,t=0時刻,甲車剎車前的速度大小比乙車的大,B項錯誤;在剎車過程中,位移相等,甲車所用時間短,則甲車的平均速度比乙車的大,D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5.(2025·錫山模擬)小明帶著相機游玩鼓浪嶼,邊游玩邊取景拍照,全程步行2萬步。如圖為某段時間內的x-t圖像,由圖可知( )15678910111213234A.在0~t0時間內,小明的行走軌跡為一條曲線B.在0~t0時間內,小明的加速度越來越小,行走的平均速度小于C.t0時刻以后,小明做勻速直線運動D.游玩過程中,為實時監測相機的大致位置,可以將小明與相機視為一個質點從題中x-t圖像可知,在0~t0時間內,小明一直向著規定的正方向運動,所以其運動軌跡為一條直線,A項錯誤;x-t圖像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從題中圖像可得,在0~t0時間內,小明運動的速度越來越小,但無法判斷其加速度的變化情況;這段時間內,小明的平均速度為=,B項錯誤;t0時刻以后,小明保持靜止,C項錯誤;游玩過程中,為實時監測相機的大致位置,可以將小明與相機視為一個質點,D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6.從距地面某一高度豎直向下拋出彈力球,不計空氣阻力,與地面的碰撞過程沒有能量損失,若規定豎直向下為正方向,則圖中可大致表示物體從拋出到反彈至最高點這一運動過程的v-t圖像是( )15678910111213234彈力球先做初速度向下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方向與正方向相同,與地面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變,方向改變,接著豎直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直到速度為0,全過程加速度為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與正方向相同,A、B、C三項錯誤,D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7.(2025·淮安模擬)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圖像,則在0~2 s時間內( )A.甲、乙的位移相同 B.甲、乙的路程相等C.甲的速度方向發生改變 D.乙的加速度方向發生改變15678910111213234根據題圖甲可知,甲物體一直向正方向運動,甲物體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根據題中v-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x甲=s甲=×1×2 m=1 m,根據題圖乙可知,乙物體先向負方向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再反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但加速度方向不變;根據題中v-t圖像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可知x乙=0,s乙=×1×1 m+×1×1 m=1 m,B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8.(2025·濟南模擬)某物體沿一條直線做勻變速運動,運動時間t內位移為x,物體的-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物體的初速度為6 m/s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 m/sC.t=0到t=3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13.5 mD.t=0到t=6 s這段時間物體的平均速度為3 m/s15678910111213234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時間公式x=v0t+at2得=v0+at,根據數學知識可得a= m/s2=-1 m/s2,得加速度a=-2 m/s2,初速度為v0=6 m/s,A項正確,B項錯誤;t=0到t=3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x=v0t+at2=6×3 m+×(-2)×32 m=9 m,C項錯誤;t=0到t= 6 s這段時間物體的位移為x=v0t+at2=6×6 m+×(-2)×62 m=0,所以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為==0,D項錯誤。解析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9.(多選)(2025·邯鄲模擬)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活動,如圖所示為某龍舟比賽過程中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則龍舟的位移x、加速度a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梯級Ⅱ 能力練15678910111213234x-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速度,由題圖可知,在0~t1時間內x-t圖像的斜率應逐漸增大,t1~t2時間內斜率不變,t2~t3時間內斜率變小但是方向不變;A項中t2~t3時間內速度有正向有反向與題圖不符,A項錯誤,B項正確;v-t圖像斜率的物理意義是加速度,在0~t1時間內v-t圖像的斜率不變且為正值,t1~t2時間內斜率為0,t2~t3時間內斜率不變且為負值,即加速度為負值且不變,C項正確,D項錯誤。解析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10.(多選)(2025·菏澤模擬)一玩具無人機從地面由靜止豎直向上運動的加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已知0~2 s和3~5 s內的圖像為兩段彎曲程度完全相同的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 s時,無人機豎直向上運動且速度最大B.t=2.5 s時,無人機處于靜止狀態C.t=4 s時,無人機正豎直向上運動D.t=5 s時,無人機上升到最高點依題意,在題中a-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表示一段時間內的速度變化,由題圖可知0~2 s內無人機的速度一直在增大,所以t=2 s時,無人機豎直向上運動且速度最大,A項錯誤;由題圖可知,t=2.5 s時,無人機處于勻速上升狀態,B項錯誤;同理,0~4 s內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大于零,即無人機具有豎直向上的速度,正豎直向上運動,t=5 s時,圖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等于 零,無人機速度變為零,上升到最高點,C、D兩項正確。解析1567891011121323411.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小球在向上運動的過程中,其速度的平方隨位移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該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25 m/s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12.5 m/s2C.小球上升的時間為0.25 sD.小球上升過程的平均速度為5 m/s15678910111213234由速度—位移公式v2-=2ax得v2=2ax+,結合題中圖像可知=25 m2/s2,小球的初速度為v0=5 m/s,圖線的斜率為k=2a==-25,解得a=-12.5 m/s2,A項錯誤,B項正確;小球上升的時間為t=0-= s=0.4 s,C項錯誤;小球上升過程的平均速度為==2.5 m/s,D項錯誤。解析1567891011121323412.甲、乙兩物體在水平面上從同一地點由靜止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加速度a隨位移x變化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 )A.x=4.8 m時,兩者相遇B.甲運動4.8 m時,甲的速度比乙大C.乙運動8 m時的速度等于4 m/sD.甲運動8 m的過程中,它的速度逐漸減小15678910111213234甲、乙兩物體運動過程中加速度均在變化,采用微元法,結合v2=2ax,可知題中圖線與橫軸圍成的面積表示。結合題圖可知,當0解析156789101112132341567891011121323413.圖(a)是貴州特有的“獨竹漂”表演,此項目已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某次表演過程中,表演者甲在河中心位置完成表演后沿直線劃向岸邊,同時表演者乙從另一岸邊沿同一直線劃向河中心并準備表演,該過程甲、乙運動的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圖像如圖(b)所示,則( )梯級Ⅲ 創新練15678910111213234A.0~t0內甲、乙的運動方向相反B.0~t0內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C.0~2t0內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D.0~2t0內乙的速度先增大后減小,最后勻速運動0~t0內甲、乙的斜率均為負,所以運動方向相同,A項錯誤;0~t0內乙的位移為-x0,甲的位移大小小于x0,所以0~t0內甲、乙的位移大小不相等,B項錯誤;0~2t0內乙的位移等于甲的位移,時間也相同,所以0~2t0內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平均速度,C項正確;在x-t圖像中,圖線斜率的大小代表速度的大小,結合題圖乙可判斷乙的速度大小先增大后減小,最后速度為零,D項錯誤。解析15678910111213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提升一 運動學圖像.docx 專題提升一 運動學圖像.pptx 專題提升練1 運動學圖像.docx 專題提升練1 運動學圖像.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