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掃描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七年級練習(七)
歷史
說明:1.范圍:1-17課。
2.滿分:80分;時間:75分鐘。
3.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宋朝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他認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
過人之聰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綱的高度評價反映了隋文帝最大的
作為是
A.開通大運河
B.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C.開創科舉制
D.結束分裂實現統一

2.“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出自唐詩《隴西行四首》。這句詩反映了唐朝()
A.文藝的多姿多彩
B.開放的社會風氣
C.民族的交往交融
D.經濟的繁榮昌盛
3.開元時,長安常出現“萬國朝未央”的場面;安史之亂期間,對外交往基本中斷;唐后期,與
唐朝交往的國家與地區減少了近2/3。據此可知
()
A.安史之亂削弱中央權力
B.唐末調整對外政策

C.藩鎮割據阻礙邊境貿易
D.國力強弱影響外交
4.據統計,《唐百家詩選》中近百分之九十的詩人都參加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者占入選詩
人的百分之七十。以詩取士的產生,促使著唐人學習創作詩歌。據此可知,出現唐詩繁
榮的政治因素是
A.“貞觀之治”的出現
B.科舉制度的促進

C.社會風氣的開放
D.八股取士的實施
5.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寫道:“唐季以來,戰斗不息,國家不安者,其故非他,節鎮太重,君
弱臣強而已矣?!被谝陨犀F象,北宋
()
A.消滅地方割據政權
B.大力發展商業貿易

C.實行崇文抑武方針
D.改革和發展科舉制
練習(七)·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6頁)
6.下表觀點是對“澶淵之盟”的評價,由此可見
(
觀點
觀點來源
不為長久之計,而用最下之策
《東坡應詔集》,作者為北宋中期文學家、高級官員蘇軾
以屈昏換取茍安
歷史學家范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出版于抗日戰爭時期
對遼宋關系既有積極性,也有消極性
歷史學教授趙永春的論文,發表于2008年
A.歷史事件并沒有確切定論
B.歷史事件復雜難以客觀評價
C.時代和立場影響歷史評價
D.觀點越新歷史評價就越客觀
7.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下
列屬于研究遼宋夏金元時期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北宋鹵簿鐘
B.楊家將的故事
C.《郾城大捷》的歷史劇本
D.電視劇《成吉思汗》
8.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經濟地理格局
唯一的一次巨大變遷?!蔽覈糯洕匦哪弦谱罱K完成是在
()
A.南北朝時期
B.唐朝中后期
C.南宋時期
D.元朝時期
9.元朝在全國遍設驛站,構成了以大都為中心通向全國乃至境外的驛站交通網?!瓣憚t以
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這些舉措旨在
()
A.適應廣闊疆域的統治需求
B.削弱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C.促進農業生產工具的進步
D.消除邊疆與內地的差距
10.元朝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從江西景德鎮買了一批瓷器,想通過泉州港口運到國外,找
到相關的機構咨詢,這一機構應該是
()
A.瓦子
B.樞密院
C.御史臺
D.市舶司
11.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載:“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若止印三二本,
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文獻描述的技術成就為
()
A.造紙術
B.雕版印刷術
C.活字印刷術
D.轉輪排字法
12.宋代朱彧在1119年寫成《萍洲可談》一書,書中寫道:“舟師(船上的技術人員)識地理,
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边@描繪了
()
A.人們利用天然磁石做成指南工具
B.北宋末年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
C.南宋指南針廣泛應用于航海事業
D.指南針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發展
13.“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北宋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具
有重要價值。下列歷史事件在其著作中有記載的是
()
A.武王伐紂
B.黃巢起義
C.陳橋兵變
D.靖康之變
練習(七)·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6頁)七年級練習(七)
歷史參考答案
一、(40分)
1-5 DCDBC 6-10 CACAD 11-15 CBBCA 16-20 BCADD
二、(40分)】
21.(1)三省六部制。(2分)創立了行省制度。(2分)
(2)原因:丞相專權。(2分)措施:設置廠衛機構、實行八股取士等。(任答一點,2分)》
(3)發展趨勢: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強化)。(2分)
22.(1)“均田免糧”。(2分)
(2)【示例一】選擇的事件:1368年元朝滅亡、1644年明朝滅亡
觀點:政治腐敗會導致國家滅亡。(1分)
論述: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敗,各級官吏竭力搜刮民財,導致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爆發了農
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率領明軍攻占元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2分)明朝末年,政治
腐敗越發嚴重,國家財政危機深重,朝廷不斷加派賦稅,民眾不堪重負,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最終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2分)
由此可見,政治腐敗會導致國家滅亡,統治者要勤于政事,整頓吏治,以民為本。得民心者得
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分)
【示例二】選擇的事件:1405一1433年鄭和率船隊七次下西洋、1561年戚繼光抗倭
觀點:杰出人物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1分)》
論述:鄭和的船隊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
沿岸。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了解
和友好往來,而且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2分)明朝中期,我國東南沿海倭患
嚴重,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打敗倭寇,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
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2分》
綜上所述,杰出人物可以推動歷史發展的進程,我們要學習他們身上勇于擔當、熱愛祖國、百
折不撓的精神,做一名新時代好少年。(1分)》
23.(1)少數民族(政權)名稱:突厥、回紇、靺羯、吐蕃等。(任答兩個,2分)
機構名稱:安西都護府或北庭都護府。(1分)
(2)特點:行省長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員擔任。(1分)
歷史作用:是我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成為我國省制的開端。(1分)
(3)變化:廢行省制,設立三司。(1分)
影響: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2分)
(4)啟示:古代中央集權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是維護
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關鍵所在;等等。(任答一點,2分)
24.(1)國家:日本。(1分)影響:促進了中日文化交流(對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2分)
(2)機構名稱:市舶司。(1分)原因: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進步: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經
濟重心的南移:手工業的發達:政府重視海外貿易:等等。(任答兩點,2分)
(3)主要日的:提高明朝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威望。(2分)意義:發展了海上絲綢之路,增進了
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了解和友好往來,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2分)
(4)認識:要堅持開放的對外政策:對外開放可以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與發展:等等。(任答一
點,2分)
練習(七)·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康市| 鄂托克前旗| 宁夏| 定陶县| 通化县| 泰和县| 东丰县| 伊吾县| 婺源县| 榆林市| 盘锦市| 凌云县| 龙海市| 武功县| 芷江| 灵台县| 正蓝旗| 贡山| 武山县| 安新县| 榆林市| 武陟县| 舞钢市| 福清市| 安平县| 桂林市| 黎城县| 文昌市| 长丰县| 辰溪县| 营口市| 株洲县| 英超| 海伦市| 乐陵市| 荣成市| 莲花县| 贡山| 桃园市| 罗定市|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