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5月中考適應性訓練歷史(滿分:80分時長: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 下圖是2025年春晚標志,以甲骨文的“巳”字為創(chuàng)意設計元素。將兩個“巳”字對稱擺放,形成了“乙”字和“巳”字,對應2025乙巳蛇年。這一創(chuàng)意源于甲骨文,主要由于甲骨文是( )A. 人類歷史上已知的最完備的文字 B. 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文字C. 普遍雕刻在青銅和玉器上的文字 D. 研究夏朝祭祀禮儀活動的依據(jù)2. 秦王嬴政統(tǒng)一六國后把古代傳說中神和人最尊貴的三皇五帝的稱號合二為一,號稱“皇帝”此外,還規(guī)定皇帝自稱“朕”,“命”稱“制”,“令”稱“詔”,“印”稱“璽”。這反映出秦朝( )A. 皇權至上 B. 刑法殘酷 C. 強化監(jiān)察 D. 思想固化3. 675年,新羅開始采用唐朝的歷法。639—749年,新羅相繼設立了醫(yī)學、天文、漏刻博士,來研究唐朝的醫(yī)學、天文、歷法。788年,新羅采用科舉制選官取吏,以《左傳》《禮記(孝經》為主要考試科目。這體現(xiàn)了( )A. 唐朝政治制度先進 B.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C. 唐朝文化的輻射力 D. 中朝民間交往密切4. 北宋時,文官逐漸成為作戰(zhàn)時的主導力量。他們并不在前方廝殺.而是僅僅靠語言來命令將士們去服從,導致軍隊士氣低下,將士們產生逆反心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重文輕武政策 B. 宰相權力弱化 C. 守內虛外戰(zhàn)略 D. 軍隊調防頻繁5. 《中國的邊疆治理: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一書中寫道:“在長期邊疆治理實踐的基礎上,中國逐漸形成了富有智慧的邊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種因勢而定的邊疆治理方式。”與該論述相關的元朝史實是( )A. 在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 B. 設安西都護府管理西域C. 設駐藏大臣監(jiān)督西藏政務 D. 在新疆地區(qū)設伊犁將軍6. 《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多疑、奸詐”的人物形象。曹操的戲曲臉譜對此也有所體現(xiàn),并以象征陰險奸詐的白臉為底色。這種文學、藝術形象( )A. 恪守對歷史人物客觀全面評價 B. 極力將曹操里造成正面人物C. 向世人傳遞出一定的價值觀念 D. 完全沒有任何歷史事實依據(jù)7. 清朝康熙年間,“蘇州機戶,類多雇人工織。機戶出資經營,機匠記工受值。”據(jù)此可知,清朝時期蘇州地區(qū)( )A. 生產關系發(fā)生變革 B. 官營手工業(yè)十分發(fā)達C. 傳統(tǒng)經濟結構解體 D. 生產經營區(qū)域化初現(xiàn)8.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天皇宣稱要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此后,日本參謀本部不斷派出大批間諜和特務秘密潛入中國,竊取中國情報,秘密繪制中國東北和渤海灣的詳細地圖;1885年,日本把擴張目標定為釣魚臺群島,但因清朝反對未果;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戰(zhàn)爭。據(jù)此可知( )A. 日本明治維新成效顯著 B. 朝鮮成為日本侵略跳板C. 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 日本侵略中國蓄謀已久9. 北洋政府時期,袁世凱復辟帝制,把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帝國,遭到了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和以梁啟超為首的進步黨的一致反對;蔡鍔在云南組織護國軍武力討袁,北洋將領段祺端、馮國璋也對袁世凱恢復帝制持消極態(tài)度。材料可以用來印證( )A. 北洋軍閥實行專制統(tǒng)治 B. 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 反帝反封建任務完成 D. 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局面形成10. 《武漢日報》曾刊載過以下報道(如圖),報道中事件的和平解決標志著( )A. 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B. 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破裂C. 中國全民族抗戰(zhàn)的開始 D. 南京政府名義上統(tǒng)一全國11. 據(jù)統(tǒng)計,中國近代產業(yè)工人的人數(shù)辛亥革命前不過50—60萬人,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工人人數(shù)即達到了200萬人。這可以從側面印證民國初期( )A 工人運動高漲 B. 民族工業(yè)發(fā)展 C. 工人福利提高 D. 農民瀕臨破產12. 下圖是民國時期上海街景的照片,據(jù)此可知當時的上海( )A. 市民觀念保守 B. 通信設施完備 C. 出行方式多樣 D. 教育事業(yè)發(fā)達13. 《光明日報》1978年5月發(fā)表的特約評論員文章中指出:對“‘四人幫’設置的禁區(qū)要敢于去觸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現(xiàn)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無限豐富的飛速發(fā)展的革命實踐,應該勇于研究新的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這是強調( )A. 堅持“兩個凡是”的觀點、 B.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C. 制定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 D.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4.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如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標志性項目的建成和運營,極大改善了當?shù)氐慕煌l件中國與多個國家成立了多邊開發(fā)融資合作中心(MCDF)基金,吸引了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參與,這可以直接說明中國( )A. 解決了世界的局部沖突與矛盾 B. 解決了發(fā)展中國家面臨的眾多難題C. 與亞非國家建立文明互鑒關系 D. 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15. 亞里士多德提出“知識和理性是實現(xiàn)個人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關鍵”,蘇格拉底則主張人應該“認識你自己”。從中可得出二者的共同點是( )A. 都主張實行民主政治 B. 都主張加強君主專制C. 都主張對外領土擴張 D. 都關注人類自身發(fā)展16. 1112年,法蘭西的瑯城市民舉行起義,殺死了主教,即瑯城的領主,此后又堅持斗爭多年,瑯城終于取得了自治地位。據(jù)此可知,瑯城最終獲得自治的方式是( )A. 金錢贖買 B. 暴力斗爭 C. 友好協(xié)商 D. 王權特許17. 法國大革命前夕,和資產階級站在一起的,還有一批自由貴族,即資產階級化的貴族。他們有的從事海外殖民活動和在殖民地經營種植園,更多的是從事采礦、冶金業(yè)的企業(yè)主-這些力由貴族和資產階級站在一起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原因 B. 生活習慣 C. 經濟利益 D. 宗教信仰18. 下圖是社會主義運動的理論與實踐示意圖。空白處應為( )A. 列寧主義的形成 B. 國際工人協(xié)會的成立C. 巴黎公社的建立 D. 法國里昂工人大起義19. “十月革命借助戰(zhàn)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效仿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材料旨在說明十月革命( )A. 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B. 徹底否定了資本主義發(fā)展模式C. 結束了沙皇腐朽專制統(tǒng)治 D. 開創(chuàng)了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新道路20. 下圖反映人類生存面臨問題是( )A. 網絡安全問題 B. 民族宗教矛盾C 生態(tài)人口問題 D. 霸權主義威脅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 江西人杰地靈,某中學歷史社用制作了宣傳江西的網頁,共有四大欄目。瀏覽欄目內容,回答問題。欄目一客家搖籃——贛州 江西贛州是中原客家先民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fā)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世稱“客家搖籃”。中原客家先民第一次南遷發(fā)生在西晉①事件之后。 欄目二文化廬陵——吉安 吉安文天祥紀念館是江西省首批新建的十大歷史名人紀念館之一,1995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全國中小學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欄目三英雄城市——南昌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成立于1956年,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1月30日,八一起義紀念館向全社會永久免費開放。 欄目四中部崛起——江西 2014年9月之前,江西尚無高鐵。GDP排名第20位,全國CDP百強城市,僅省會南昌上榜,且位列第54位;2014年12月,杭長高鐵開通,江西連通長三角經濟圈;2019年,昌贛高鐵開通,江西晉升為全國第4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高鐵里程一舉闖進全國三甲2021年,贛深高鐵開通,江西連通粵港澳大灣區(qū),牽手珠三角經濟圈。2021年,時隔7年,江西GDP上升5個臺階,排名第15,與排名第14的陜西僅相差約180億,幾近一年一個臺階……(1)瀏覽欄目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填寫①處內容。(2)瀏覽欄目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嘗試以導游身份寫一段介紹文天祥的解說詞(3)瀏覽欄目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南昌為什么被稱為“英雄城”(4)瀏覽欄目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清為實現(xiàn)江西在中部地區(qū)的崛起提出合理建議。22. 建筑是凝固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時代信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長城 故宮 圓明園中國古代建筑(部分)(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國古代建筑的共同價值。材料二居民住房(1975年) 居民住房(2015年)學校教室(1973年) 學校教室(2013年)(2)材料二的兩組建筑圖片都反映了社會的發(fā)展和歷史的變遷,請結合所學自定一個觀點,加以闡述。(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23. 當今世界,區(qū)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西歐六國在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建了共同市場,從那時起到21世紀開始之際,歐洲統(tǒng)一進程成效顯著。1957年建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1965年成長為歐洲共同體,1991年簽署《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后進而發(fā)展成歐洲聯(lián)盟……自愿采用一種共同貨幣……組續(xù)發(fā)展共同的外交與防務政策……已經成為經濟與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歐洲已經為之大變——摘編自[美]R.R.帕爾默著《現(xiàn)代世界史》(1)材料一中的“共同貨幣”指的是何種貨幣?指出歐盟成立對歐洲發(fā)展所顯的作用。材料二 二戰(zhàn)以來,交通運輸工具技術迅猛發(fā)展,把世界各國各地區(qū)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資本和勞動力的國際流動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的推動者,兩極格局的瓦解也為經濟全球化掃清了障礙,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fā)展——摘編自《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2)根據(jù)材料二,分析經濟全球化的背景。材料三(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4)綜合上述材料,歸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24. 文明是人類社會進步的產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政治文明】材料一 秦統(tǒng)一后,嬴政首先從體制改革入手,將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二級的行政長官(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這種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打破了以血緣為基礎的分封制,確保了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摘編自紀錄片《中國第一位皇帝》(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制度的實行產生的影響。【物質文明】材料二 自開口通商后,各種內憂外患引發(fā)的問題與矛盾日趨嚴重與激化,在連續(xù)劇變的刺激下引發(fā)社會生活多方面的變化。興建鐵路火車,使陸路交通實現(xiàn)革命性發(fā)展一學習西方、標榜文明,新派人士倡導移風易俗,戒鴉片、戒纏足、婚喪從簡、講究衛(wèi)生,從生活習慣上提倡“文明”城市公共休閑娛樂形式更加豐富并擴大,文化生活日趨活躍——摘自李長莉《中國近代社會生活史》(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近代社會生活領域發(fā)生變化。并歸納影響社會變遷的因素。【精神文明】材料三 回顧黨的百年奮斗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夠領導人民完成中國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根本在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并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使黨掌握了強大的真理力量——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是歷史的結論。——摘自國家主席習近平《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3)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1世紀我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什么?寫出新時代以來說明“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史實一例。【科技文明】材料四 虛擬現(xiàn)實、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不斷發(fā)展,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帶來了巨大變化和影響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國家治理體系、國際秩序構建,互聯(lián)網無處不在。——摘編自李舒《互聯(lián)網極端風險防范與大國博弈》(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類文明的認識。2025年5月中考適應性訓練歷史(滿分:80分時長:75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題答案】【答案】B【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A【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A【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A【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C【13題答案】【答案】B【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D【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C【18題答案】【答案】C【19題答案】【答案】D【20題答案】【答案】C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21題答案】【答案】(1)①八王之亂。(2)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南宋狀元,是南宋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南宋滅亡后依然在南方組織軍民進行抗元斗爭。被元軍俘虜后,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始終保持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拒絕投降,最終英勇就義。他的這種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3)1927年8月1日在這里發(fā)生了著名的南昌起義。這次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被譽為“軍旗升起的地方”。(4)建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fā)揮江西資源和區(qū)位的優(yōu)勢;加大宣傳江西,吸引投資和人才;等等。(任答兩點,言之有理即可)【22題答案】【答案】(1)共同價值:都是研究古代社會和建筑科技實物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都凝聚了一定的文化價值,是重要的旅游資源;都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任答一點)(2)論題: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論述: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城市改革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增強企業(yè)活力,實行企業(yè)承包經營責任制,提高了企業(yè)和職工的生產積極性。通過改革,我國的工農業(yè)生產總值和城鄉(xiāng)居民收入都取得了明顯增長。我國居民搬出了低矮擁擠的房屋,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我國的學校辦公條件也明顯改善,簡陋的桌椅板凳和黑板已經為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所取代,教育事業(yè)也取得了很大發(fā)展。綜上所述,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經濟建設,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23題答案】【答案】(1)貨幣:歐元。作用:加速了歐洲區(qū)域一體化進程,提高了歐盟各國的競爭力。(2)背景:交通運輸工具技術的發(fā)展;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的推動;兩極格局的瓦解。(3)共同問題:戰(zhàn)爭威脅;環(huán)境污染;糧食危機。(4)必要性: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24題答案】【答案】(1)影響:廢除了分封制,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了中央集權,開創(chuàng)了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2)變化:新式交通工具出現(xiàn);生活方式和社會習俗文明化;城市休閑娛樂增多,文化生活活躍。因素: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西方文明成果的傳入;辛亥革命的推動等。(3)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史實:2021年,我國實現(xiàn)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4)認識:人類文明的內涵是多元化的,它不僅包括物質層面的進步,還涵蓋了精神、政治和科技等多個方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