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考復習押題預測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秋 長沙期末)下面所示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據此判斷,其學習內容的主題是( )1821年,墨西哥宣告獨立 1810年,委內瑞拉、阿根廷、墨西哥等先后爆發起義 1826年,西班牙殖民軍最后一支殘余部隊投降 1818年,智利獨立 1804年,海地獨立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進程B.亞洲國家擺脫殖民統治C.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D.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崩潰2.(2024秋 白云區期末)以下選項符合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是( )A.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歷程B.掃清了俄國農奴制的殘余C.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D.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3.(2024秋 嵩明縣期末)某中學的同學們在歷史探究學習中,準備創辦一期歷史板報。為此,他們搜集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材料。這期歷史板報的主題是( )①彼得一世改革②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③美國內戰④日本明治維新A.走向近代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4.(2024秋 太倉市期末)歷史學家劉宗緒指出: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由此分析,這個時期美國、俄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 )A.使三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B.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擴展C.改變了原有落后的封建制度D.保留了大量封建制度殘余5.(2024秋 梁溪區期末)19世紀,西方列強的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其中沉重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是( )A.美國獨立戰爭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C.國際工人運動 D.印度民族大起義6.(2024秋 錫山區期末)“1861年改革加速了俄國生產關系的發展,一大批貴族地主加入了資產階級的行列,就在此時,那些因受盡地主和富農盤剝壓榨而被迫放棄土地和生產資料的貧苦農民正好迎合了工業發展的對勞動力的需求。”這說明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 )A.開啟了學習西方歷程 B.大幅度減輕農奴負擔C.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D.完成了工業化的轉型7.(2024秋 梁溪區期末)歷史示意圖可以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如圖示意圖表現的主題是( )A.俄國沙皇專制統治的確立B.俄國沙皇廢除農奴制改革C.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道路D.改革推動了俄國社會進步8.(2024秋 錫山區期末)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外來先進文化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日本進行了“以華為師,和魂漢才”為口號和“以歐為師,和魂洋才”為口號的兩次改革,這兩次改革都( )A.以西方為榜樣 B.吸收中國文化C.推翻幕府統治 D.促進社會轉型9.(2024秋 登封市期末)如圖描繪的是1870年日本銀座(東京一個繁華的商業區)的場景,據此可知( )A.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完全西化B.明治維新開始后日本近代化成果顯著C.明治維新使日本實現了富國強兵D.明治維新加強了日本的中央集權10.(2024秋 登封市期末)西方列強的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繼爆發了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材料應納入的主題是(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D.殖民地人民的抗爭11.(2024秋 黃島區期末)如表是俄國1826﹣1861年農民起義次數統計表。它可以幫助我們探究俄國( )年份 1826﹣1839 1845﹣1854 1855﹣1857 1858﹣1860 1861農民年均起義次數 19 35 63 101 1176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改革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12.(2024秋 黃島區期末)如表是某部著作其中一章的目錄。據此分析,這一章講述的國家是( )第七章____ 一、中國的學生 二、布國威于四方 三、上下一致學西方 四、萬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武力擴張、爭霸東亞的不歸路A.英國 B.印度 C.日本 D.美國13.(2024秋 泉港區期末)該史料可用于研究( )“我絕不放棄我的章西,誰敢占領我的章西,絕沒有好下場”。——章西女王 “堅定堅定再堅定,耐心耐心再耐心,我拉美大陸的解放者”。——玻利瓦爾A.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印度民族大起義D.拉丁美洲獨立戰爭14.(2024秋 吳江區期末)閱讀如圖俄國改革與革命進程示意圖,“?”處應填寫的最恰當的內容是( )A.提倡西歐禮節,學習生活方式B.改組行政機構,加強沙皇權力C.廢除農奴制度,發展資本主義D.擺脫殖民統治,獲得民族獨立15.(2024秋 吳江區期末)如圖是印度的英雄人物,在印度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主要貢獻是( )A.領導美國獨立戰爭 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C.推動拉美獨立運動 D.反抗英國殖民統治16.(2024秋 蘇州期末)某歷史興趣小組探究“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過程”,應該選用的資料是( )A.圖片:《“解放者”玻利瓦爾》B.地圖:《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C.著作:《華夫脫黨與埃及獨立》D.視頻:《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17.(2024秋 寒亭區期末)對如表所示內容的共同點概括最準確的是( )人物 內容彼得一世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亞歷山大二世 1861年,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A.改變俄國社會性質 B.實現民族獨立C.農奴制成為焦點 D.向亞洲國家學習18.(2024秋 中原區期末)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表中的史實與對應的結論表述正確的是( )序號 史實 結論A “光榮革命” 英國逐步形成了聯邦制B 《獨立宣言》發表 美國實現了民族獨立C 印度民族大起義 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D 俄國1861年改革 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A.A B.B C.C D.D19.(2024秋 洛江區期末)開港通商后,日本經濟受到很大沖擊,許多手工工場倒閉。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解決民生經濟問題的措施之一是( )A.廢藩置縣 B.學習西方教育C.推行地稅改革 D.提倡“文明開化”20.(2024秋 中原區期末)如表為明治維新時期的部分大事年表,從中看出日本政府的舉措是( )時間 事件1871年 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學、中學、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并重金聘請歐美教授在大學任教。1873年 官派留學生250人,經費75萬日元,占文部省經費預算18%。1883年 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豪華的“鹿嗚館”,館內有18個西洋式活動廳室,成為推廣歐式生活的場所。A.實行廢藩置縣 B.實施“殖產興業”C.推行地稅改革 D.提倡“文明開化”中考復習押題預測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20小題)1.(2024秋 長沙期末)下面所示是某同學的學習筆記。據此判斷,其學習內容的主題是( )1821年,墨西哥宣告獨立 1810年,委內瑞拉、阿根廷、墨西哥等先后爆發起義 1826年,西班牙殖民軍最后一支殘余部隊投降 1818年,智利獨立 1804年,海地獨立A.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進程B.亞洲國家擺脫殖民統治C.非洲民族民主運動的高漲D.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崩潰【分析】考查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相關知識。【解答】根據材料“1821年,墨西哥宣告獨立……1810年,委內瑞拉、阿根廷、墨西哥等先后爆發起義……1804年,海地獨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末19世紀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場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起義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廣大地區。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打敗西班牙軍隊。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在南美洲南部地區,圣馬丁領導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獨立運動。他和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因此材料體現的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進程,A項正確;題干體現的是拉丁美洲,與亞洲、非洲無關,排除BC項;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崩潰,排除D項。故選:A。【點評】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掌握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相關知識。2.(2024秋 白云區期末)以下選項符合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的是( )A.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歷程B.掃清了俄國農奴制的殘余C.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D.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分析】本題考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歷程,排除。B.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保留的大量的農奴制殘余,排除。C.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推動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符合題意。D.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排除。故選:C。【點評】記憶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3.(2024秋 嵩明縣期末)某中學的同學們在歷史探究學習中,準備創辦一期歷史板報。為此,他們搜集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材料。這期歷史板報的主題是( )①彼得一世改革②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③美國內戰④日本明治維新A.走向近代B.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等史實,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俄國農奴制改革,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使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美國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障礙,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因此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反映的歷史主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故這期歷史板報的主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D符合題意;走向近代主要包括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三角貿易等史實,排除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的主要史實是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排除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主要反映的是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等史實,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等史實。4.(2024秋 太倉市期末)歷史學家劉宗緒指出: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由此分析,這個時期美國、俄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 )A.使三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B.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擴展C.改變了原有落后的封建制度D.保留了大量封建制度殘余【分析】本題考查美國內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A.美國獨立戰爭使美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美國內戰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據題干材料“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可知,這個時期美國、俄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分別是美國內戰、1861年改革、明治維新。美國通過內戰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俄國廢除了農奴制,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這樣資本主義制度得到擴展,符合題意。C.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美國、日本不存在農奴制殘余,排除。D.美國不存在封建制度殘余,排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美國內戰、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5.(2024秋 梁溪區期末)19世紀,西方列強的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其中沉重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是( )A.美國獨立戰爭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C.國際工人運動 D.印度民族大起義【分析】本題考查了拉美獨立運動。18世紀末19世紀初,受到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拉丁美洲社會各階層紛紛行動起來,展開了爭取獨立的斗爭。【解答】18世紀末19世紀初,受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爭取獨立的運動在拉丁美洲興起。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紛紛行動起來,展開了爭取獨立的斗爭。發生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涉及地區廣,卷入人口多,斗爭時間長,沉重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B符合題意;美國獨立戰爭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A;國際工人運動與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無關,排除C;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的是英國的殖民統治,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拉美獨立運動沉重地打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治。6.(2024秋 錫山區期末)“1861年改革加速了俄國生產關系的發展,一大批貴族地主加入了資產階級的行列,就在此時,那些因受盡地主和富農盤剝壓榨而被迫放棄土地和生產資料的貧苦農民正好迎合了工業發展的對勞動力的需求。”這說明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 )A.開啟了學習西方歷程 B.大幅度減輕農奴負擔C.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 D.完成了工業化的轉型【分析】本題考查了俄國農奴制改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據題干“一大批貴族地主加入了資產階級的行列,就在此時,那些因受盡地主和富農盤剝壓榨而被迫放棄土地和生產資料的貧苦農民正好迎合了工業發展的對勞動力的需求”和所學知識可知,俄國1861改革催生了大批資產階級,農奴得到解放后成為了自由勞動力,為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C項正確;彼得一世改革開啟了俄國學習西方的歷程,與題干無關,排除A項;題干表述的是農奴制改革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與大幅度減輕農奴負擔無關,排除B項;題干表述的是農奴制改革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影響,與完成了工業化的轉型無關,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7.(2024秋 梁溪區期末)歷史示意圖可以形象地展現歷史,是歷史學習的一種基本方法。如圖示意圖表現的主題是( )A.俄國沙皇專制統治的確立B.俄國沙皇廢除農奴制改革C.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道路D.改革推動了俄國社會進步【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需要學生在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給予作答。【解答】根據示意圖“封閉落后、開啟俄國近代化進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沙皇的專制統治下,俄國農奴制盛行,是個封閉落后的國家。農業和手工工場里主要使用農奴勞動,工商業的發展極其緩慢。彼得一世學習西歐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俄國軍事實力大增,開啟了俄國近代化的進程。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出現了嚴重危機,農奴暴動此起彼伏,嚴重威脅著沙皇的封建專制統治,為擺脫農奴制危機,沙皇被迫進行了改革,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成為俄國歷史重大的轉折點。因此可得出示意圖反映的主題是改革推動了俄國社會進步,D項正確;俄國沙皇專制統治的確立材料體現不出來,A錯誤;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彼得一世改革無直接關系,B錯誤;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的道路,與題意不符,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考查閱讀材料的能力和對基本歷史事件特征的再認再現能力。8.(2024秋 錫山區期末)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外來先進文化的民族。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日本進行了“以華為師,和魂漢才”為口號和“以歐為師,和魂洋才”為口號的兩次改革,這兩次改革都( )A.以西方為榜樣 B.吸收中國文化C.推翻幕府統治 D.促進社會轉型【分析】本題考查了日本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據所學可知,日本“以華為師,和魂漢才”為口號進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日本進行了“以華為師,和魂漢才”為口號進行的改革是明治維新。通過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因此,兩次改革,都促進了社會轉型,排除D項;以西方為榜樣的是明治維新,排除A項;吸收中國文化的是大化改新,排除B項;推翻幕府統治在明治維新以前,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9.(2024秋 登封市期末)如圖描繪的是1870年日本銀座(東京一個繁華的商業區)的場景,據此可知( )A.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完全西化B.明治維新開始后日本近代化成果顯著C.明治維新使日本實現了富國強兵D.明治維新加強了日本的中央集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史實。識讀題干圖文是解答本題的關鍵。【解答】據1870年日本銀座(東京一個繁華的商業區)的場景可知,日本明治維新在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這說明明治維新開始后日本近代化成果顯著,B項正確;“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完全西化”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明治維新使日本實現了富國強兵”在題干圖文中未有體現,排除C項;“明治維新加強了日本的中央集權”在題干圖文中未有體現,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題干圖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日本明治維新的相關史實。10.(2024秋 登封市期末)西方列強的對外擴張與殖民活動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繼爆發了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材料應納入的主題是(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B.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D.殖民地人民的抗爭【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拉丁美洲、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共同點的相關史實,重點掌握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相關史實。【解答】據所學知識可知,玻利瓦爾領導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力圖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統治。章西女王領導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根據材料“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異同點的相關史實”可知,玻利瓦爾、章西女王的共同特點是領導了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屬于殖民地人民的抗爭,D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有利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排除A項;“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屬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張,排除B項;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異同點的相關史實。11.(2024秋 黃島區期末)如表是俄國1826﹣1861年農民起義次數統計表。它可以幫助我們探究俄國( )年份 1826﹣1839 1845﹣1854 1855﹣1857 1858﹣1860 1861農民年均起義次數 19 35 63 101 1176A.彼得一世改革 B.1861年改革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分析】本題考查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難度不大,熟練記憶基礎知識并準確解讀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A.彼得一世改革開始于1689年,排除。B.題干表格中1826﹣1861年間俄國農民起義次數劇增,說明俄國面臨嚴重的農奴制危機,面對危機,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于1861年推行廢除農奴制的改革,符合題意。C.俄國二月革命爆發于1917年3月(俄歷二月),排除。D.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于1917年11月(俄國十月),排除。故選:B。【點評】記憶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相關知識,做到融會貫通、靈活應答。12.(2024秋 黃島區期末)如表是某部著作其中一章的目錄。據此分析,這一章講述的國家是( )第七章____ 一、中國的學生 二、布國威于四方 三、上下一致學西方 四、萬世一系的近代天皇制 五、武力擴張、爭霸東亞的不歸路A.英國 B.印度 C.日本 D.美國【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大化改新、明治維新等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中國的學生”“上下一致學西方”“天皇制”“武力擴張、爭霸東亞的不歸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該章節反映的是日本從學習中國唐朝進行大化改新,到明治維新學習西方,再到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的史實,C項正確;英國不符合“中國的學生”“天皇制”“上下一致學西方”,排除A項;印度不符合“中國的學生““天皇制”,排除B項;美國不符合“中國的學生”“天皇制”“,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大化改新、明治維新等知識。13.(2024秋 泉港區期末)該史料可用于研究( )“我絕不放棄我的章西,誰敢占領我的章西,絕沒有好下場”。——章西女王 “堅定堅定再堅定,耐心耐心再耐心,我拉美大陸的解放者”。——玻利瓦爾A.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B.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印度民族大起義D.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分析】本題考查民族解放運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8世紀末19世紀初,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場反抗殖民地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玻利瓦爾、圣馬丁領導了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在亞洲,章西女王領導了印度民族大起義,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題干史料可用于研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B項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覺醒,但時間不符,排除A項;玻利瓦爾解放的是拉丁美洲,和印度無關,C片面,排除C項;章西女王領導的是印度民族大起義,和拉丁美洲無關,D片面,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14.(2024秋 吳江區期末)閱讀如圖俄國改革與革命進程示意圖,“?”處應填寫的最恰當的內容是( )A.提倡西歐禮節,學習生活方式B.改組行政機構,加強沙皇權力C.廢除農奴制度,發展資本主義D.擺脫殖民統治,獲得民族獨立【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及材料信息“改革和革命”“1861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的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C項符合題意;17世紀末18世紀初,俄國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上改組行政機構,建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加強沙皇的專制權力,在生活方式上提倡西歐禮節,學習西方的生活方式,排除A、B兩項;俄國沒有淪為殖民地,不存在擺脫殖民統治、獲得民族獨立的問題,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15.(2024秋 吳江區期末)如圖是印度的英雄人物,在印度享有崇高的地位,其主要貢獻是( )A.領導美國獨立戰爭 B.打擊歐洲封建勢力C.推動拉美獨立運動 D.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章西女王。掌握基礎知識。【解答】根據圖片可以得出,這個人物是章西女王,結合所學知識,章西女王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中領導軍民,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促進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D項正確;領導美國獨立戰爭的是華盛頓,排除A項;拿破侖的對外戰爭打擊歐洲封建勢力,排除B項;推動拉美獨立運動的是玻利瓦爾和圣馬丁,排除C項。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印度民族大起義中的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16.(2024秋 蘇州期末)某歷史興趣小組探究“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過程”,應該選用的資料是( )A.圖片:《“解放者”玻利瓦爾》B.地圖:《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C.著作:《華夫脫黨與埃及獨立》D.視頻:《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分析】本題考查的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的相關史實。【解答】1857年,印度爆發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章西女王是這次起義的杰出領袖,B符合題意;玻利瓦爾是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排除A;華夫脫運動是1918—1922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萬隆會議是20世紀中期,排除D。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識記能力,掌握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相關史實。17.(2024秋 寒亭區期末)對如表所示內容的共同點概括最準確的是( )人物 內容彼得一世 鼓勵興辦手工工場,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亞歷山大二世 1861年,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A.改變俄國社會性質 B.實現民族獨立C.農奴制成為焦點 D.向亞洲國家學習【分析】本題考查彼得一世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A.彼得一世改革沒有改變俄國社會性質,排除A。B.為了改變俄國落后的面貌,彼得一世改革;為了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廢除農奴制,二者與實現民族獨立無關,排除B。C.根據所學分析圖表信息,從“準許工場主購買整個村莊的農奴”可知,彼得一世改革為了發展手工工場強化了農奴制,從“頒布了廢除農奴制法令”可知,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由此可知,兩次改革的焦點之一都是農奴制,故C符合題意。D.俄國彼得一世改革、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均學習西方,排除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彼得一世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彼得一世改革、俄國1861年改革的共同點是農奴制成為兩次改革的焦點。18.(2024秋 中原區期末)史論結合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如表中的史實與對應的結論表述正確的是( )序號 史實 結論A “光榮革命” 英國逐步形成了聯邦制B 《獨立宣言》發表 美國實現了民族獨立C 印度民族大起義 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D 俄國1861年改革 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A.A B.B C.C D.D【分析】本題考查了俄國農奴制改革,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俄國1861年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勞動力、市場和資金,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D正確;“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之后通過《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而非聯邦制。聯邦制是美國等國家的政治體制,與英國不符,排除A;結合所學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杰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當時美國還遠遠沒有實現民族獨立,排除B;印度民族大起義實際上是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而非西班牙,排除C。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19.(2024秋 洛江區期末)開港通商后,日本經濟受到很大沖擊,許多手工工場倒閉。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解決民生經濟問題的措施之一是( )A.廢藩置縣 B.學習西方教育C.推行地稅改革 D.提倡“文明開化”【分析】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答】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史稱“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的主要措施有:經濟上,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等。故C符合題意;廢藩置縣屬于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A;學習西方教育、提倡“文明開化”屬于社會生活方面的措施,排除BD。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日本明治維新,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19世紀60年代,日本明治維新解決民生經濟問題的措施之一是推行地稅改革。20.(2024秋 中原區期末)如表為明治維新時期的部分大事年表,從中看出日本政府的舉措是( )時間 事件1871年 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學、中學、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并重金聘請歐美教授在大學任教。1873年 官派留學生250人,經費75萬日元,占文部省經費預算18%。1883年 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豪華的“鹿嗚館”,館內有18個西洋式活動廳室,成為推廣歐式生活的場所。A.實行廢藩置縣 B.實施“殖產興業”C.推行地稅改革 D.提倡“文明開化”【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日本明治維新的知識,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解答】根據題干材料“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學、中學、大學三級教育體制,并重金聘請歐關教授在大學任教”“官派留學生250人,經費75萬日元,占文部省經費預算18%”“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聚華的‘鹿鳴館’,館內有18個西洋式活動廳室,成為推廣歐式生活的場所”可知,日本政府在教育、留學、生活等方面都學習西方,這體現了日本政府提倡“文明開化”,D正確;實行廢藩置縣是政治方面的措施,與題干材料無關,A錯誤;實施“殖產興業”、推行地稅改革是經濟方面的措施,與題干材料無關,BC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日本明治維新的知識。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