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綜合題1.觀察生態瓶。如下圖所示,三個一模一樣的密封瓶子,里面有等量的細沙、水。A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B瓶內有生物:小魚、螺螄、金魚藻;C瓶內的生物和B瓶內的生物一樣?,F在將A和B置于陽光照到的地方,C瓶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請問:(1)B瓶和A瓶比較,改變的條件是 。(2)上題中這個改變的條件對生態系統的作用是提供了 和 。(3)B瓶和C瓶比較,可以研究 對生態系統的影響。(4)這三個生態瓶中的生態系統維持時間最長的應該是 瓶。2.研究蚯蚓在生活環境發生變化時的反應。在一個內部是黑色的淺盒中裝滿潮濕的土,放入幾條蚯蚓,再放一些菜葉,蓋上蓋子,放到陰暗、溫暖的地方。幾天后,做下面的實驗:(1)用蓋子遮住盒子的一半,把盒子放到陽光下。幾分鐘后,觀察發現:盒內明亮處蚯蚓數量 ,陰暗處蚯蚓的數量 。(填“多”或者“少”)(2)在盒子的一邊鋪上干土,在另一邊鋪上濕土,把一些蚯蚓放在兩種土之間。幾分鐘后,觀察發現:盒內干燥土中蚯蚓數量 ,潮濕土中蚯蚓的數量 。(填“多”或者“少”)(3)因此我得出的結論是:蚯蚓喜歡 的生活環境。3.實驗名稱:流動的雨水對地表的影響實驗材料:水槽、托盤、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塊等。實驗方法: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盤中制造一個小景觀 ,再將托盤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擠壓裝水的塑料瓶,讓水從瓶蓋上的小孔噴出,澆在土壤上。(1)土壤會慢慢變 , 托盤中的水越來越 ,會攜帶著 流到水槽里。(2)托盤中的 漸漸變少,出現一道道溝壑。(3)推想: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土質結構松散,缺乏 的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 期間,容易受到侵蝕。由于長期的 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4.某小組想研究“怎樣的土地容易被水侵蝕”,決定做幾組實驗,他們在塑料盆底一側挖了幾個洞,在盆里鋪上石子倒入土壤等,做成4種樣本,如圖所示;再用噴水壺從同樣的高度,灑同樣多的水。(1)本次研究的實驗方法是( )。A.只采用了對比 B.只采用了模擬 C.既有模擬,又有對比(2)在這個實驗中,噴水壺灑水代表的是( )。(3)如果他們選擇“甲和乙”進行比較,發現乙的土壤流失更嚴重,說明( )。A.沒有植被覆蓋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蝕B.有坡度的土地更容易被雨水侵蝕C.雨水侵蝕土地程度與坡度大小無關(4)此實驗小組想選擇一處侵蝕程度最小的地點建立“家園”,最合適的是( )。A.甲 B.丙 C.丁5.回憶“研究地震成因”的實驗,完成各題。(1)如上圖,實驗時把毛巾和樹枝當作 ,這種實驗類型是 (選填“模擬實驗”或“對比實驗”)實驗時用手從毛巾的兩端向中間 ,表示巖層受到力會發生 。折斷樹枝,從這個現象可以推測,巖層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時,巖層就會發生 (選填:彎曲或斷裂)(2)當地震發生時,下列行為不適合的是( )。A.快速跑到窗邊,打開窗戶大聲呼救B.用書包等物體保護好頭部,保存體力C.如果在低樓層,迅速跑到室外開闊地帶6.探究火山成因實驗材料有:燒杯、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火柴、土豆泥、番茄醬等。(1)其中土豆泥模擬 ,番茄醬模擬 ,酒精燈模擬 ,石棉網的作用是 。(選擇正確答案序號填空)A.巖漿B.使燒杯受熱均勻C.高溫而產生高壓D.火山(2)我的發現:當加熱到一定程度,番茄醬會(3)實驗結論:地球內部熔融狀物質叫作巖漿,由于 運動,受到 等作用的巖漿向上尋找噴發口。當有的巖漿順著地殼的 處噴出時,就會形成壯觀的火山噴發現象,巖漿及伴生的氣體和碎屑物質噴出后,在地表冷凝、堆積而成火山體。7.制作水火箭制作材料:硬卡紙、空水瓶、動力塞、剪刀、膠帶、發射架、水等制作方法:(1)在硬卡紙上剪出一個扇形,做成圓錐,固定在 的底端。(2)在 上畫出尾翼并剪下來粘貼在靠近水瓶上端的位置。(3)瓶中裝一些 ,少于瓶身的三分之一,并將 緊緊地套在瓶口上,放在發射架上發射。我的發現:水“火箭”是靠 升空的。在發射水“火箭”時,如果發現箭身在空中打轉,我們應該調整 。8.在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對著英法聯軍釋放180噸氯氣,隨著綠色煙霧在戰場蔓延開來,5萬英法聯軍士兵相繼中毒死亡,周圍的大量野生動物也相繼中毒喪命。神奇的是該地區的野豬竟意外地生存下來,這件事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經過實地考察,仔細研究后,科學家發現當野豬聞到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后,就用鼻子拱地,而泥土被野豬拱動后其顆粒就變得較為松軟,對毒氣起到了過濾和吸附的作用。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很快就設計、制造出了第一批防毒面具。但這種防毒面具沒有直接采用泥土作為吸附劑,而是使用吸附能力很強的活性炭,豬鼻子的形狀能裝入較多的活性炭。如今,盡管吸附劑的性能越來越優良,但防毒面具酷似豬鼻子的基本樣式卻一直沒有改變。(1)防毒面具發揮作用是因為( )。A.土壤和活性炭能分解毒氣 B.土壤和活性炭能過濾和吸附毒氣(2)下列生產發明,沒有運用到仿生學的是( )。A.手表 B.迷彩服 C.雷達(3)人類通過動物還受到了哪些啟發呢?請列舉出2種仿生產品及其對應的仿生生物。9.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山西的母親河——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太原段,在改造前垃圾遍地,雜草叢生,河水斷流,不足10米寬的河面充滿了綠藻和垃圾。進入枯水期后,這里臭味撲鼻,夏天的時候,汾河附近住戶根本沒法開窗戶。2017年,山西打響全省汾河治理攻堅戰,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五策并舉”。經過綜合治理,如今這里,天空蔚藍,青山綠水,植被茂密,各種各樣的鳥類都來這里居住了,汾河公園也成了太原市民休閑娛樂的打卡地。(1)治理汾河污染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2)文中說“各種各樣的鳥類都來這里居住了”是治理汾河在( )方面的貢獻。A.經濟效益 B.生物多樣性 C.精神文明(3)如今汾河太原段的河水治理好了,我們要繼續打造理想家園,建設生態城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焚燒垃圾 B.綠色出行 C.減少對野生動物制品的消費需求(4)下列哪些詞語能表達我們理想家園的一部分( )。A.霧霾蔽日 B.荒漠戈壁 C.綠水青山(5)結合以上材料,請從水、空氣、生物、土地四方面任選一方面,談一談我們能為理想家園做些什么?10.周末爸爸帶小科來到西山公園游玩時,在公園內參加了制作生態瓶的科學實踐活動,研究生物、非生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1)制作生態瓶有一定的操作順序,下列操作正確的排序為( )。A.鋪沙裝水→去蓋→放魚蝦→種水草B.去蓋→鋪沙裝水→種水草→放魚蝦C.去蓋→鋪沙裝水→放魚蝦→種水草D.去蓋→種水草→放魚蝦→鋪沙裝水(2)制作完成的生態瓶,最適合把它放在( )。A.墻角安全處 B.陽臺通風處 C.桌下陰暗處 D.隨意放置(3)分析生態瓶中生物之間存在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草越多,小魚生活的越好B.小魚生存僅需要水草提供的氧氣和食物C.生態瓶中植物的作用僅僅是固定沙D.水草、水、空氣、沙子等均是小魚的生長環境(4)評價小科設計制作小生態瓶的水平,主要標準應該是( )。A.美觀程度 B.水草的數量C.維持穩定的時間 D.小魚數量的多少(5)小科同學在游玩時遇到遷徙過程中受傷的大雁,這時最恰當的做法是( )。A.就地喂食 B.帶回家飼養C.不予打擾 D.及時送到野生動物救護中心11.鄂州市西山公園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地處鄂州市城區內。常年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自然景觀形態各異,總面積4000多畝。(1)我們可以將整個西山公園看作一個( )。A.食物鏈 B.生態群落 C.生態系統 D.食物網(2)在西山公園中影響植物生長的非生物因素有( )。A.陽光、空氣 B.陽光、蝗蟲 C.水分、松樹 D.陽光、松樹(3)為了景區長遠的發展,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大量種植果樹 B.大量捕殺害蟲 C.保護景區生態 D.降低門票,吸引游客(4)西山公園空氣清新,氧氣含量更多,堪稱綠色氧吧,主要由于植物在進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氧化作用(5)光照的條件下,植物將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生存所需的養料,同時釋放( )。A.氮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水分12.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科學家通過地震波的研究發現,地球內部結構可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是地球最外層,主要由巖石構成,平均厚度約17千米;地幔位于地殼之下,厚度約2900千米,由高溫熔融的巖漿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心,分為外核(液態)和內核(固態),主要由鐵和鎳構成。地球的自轉是指地球繞地軸旋轉,周期約為24小時,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例如,當中國處于正午時,美國正值深夜,地球的公轉是指地球繞太陽運動,周期為一年,公轉時地軸傾斜且方向不變,導致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四季變化,例如,北半球夏季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附近,晝長夜短;冬季則相反。地球表面約71%被海洋覆蓋,29%為陸地,海洋對氣候有重要調節作用,例如沿海地區晝夜溫差較小。此外,地球的大氣層由氮氣、氧氣等組成,能阻擋太陽輻射中的有害紫外線,保護生物生存,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日益顯著,例如,化石燃料的過度使用導致溫空氣體增加,引發全球變暖;森林砍伐加劇水土流失:塑料污染威脅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地球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如發展清潔能源、推廣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等。(1)地球的內部結構從內到外依次是 、 、 。(2)地球的自轉周期約為 ,公轉周期約為 。(3)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你知道哪些古代人們對地球形狀的猜想?13.請分析以下兩個地形的形成原因,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乾坤灣兩岸一凹一凸,凹岸有懸崖地勢險峻,凸岸是河灘地勢平緩,河水流經河灣因慣性偏向凹岸形成單向環流,河水沖擊凹岸使其發生 (選填“侵蝕”或“沉積”),被河水攜帶的砂石,顆粒較細的被凸岸 (選填“侵蝕”或“沉積”)下來,凸岸就不斷前伸,河道就越來越彎曲。(2)黃河入??谏持薜男纬?,主要是河水的 (選填“侵蝕”或“沉積”)作用造成的。(3)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后,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在下游,成為世界罕見的“地上河”(河床高出兩岸地面),根據本學期的學習,治理黃河最根本的辦法是( )。A.加高黃河岸堤 B.清除黃河河床的泥沙 C.多植樹造林14.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級地震。地震使山體滑坡,引發泥石流,阻塞河道。此次地震主要是由于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俯沖,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質向東緩慢流動,在高原東緣沿龍門山構造帶向東擠壓,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剛性地塊的頑強阻擋,造成構造應力能量的長期積累,最終在龍門山北川——映秀地區突然釋放。四川特大地震發生在地殼脆韌性轉換帶,震源深度為10~20千米,距離地表近,持續時間較長,因此破壞性巨大,影響強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之一,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1)下列說法不屬于汶川地震破壞性巨大的原因的是( )。A.震源深度僅為10~20 千米,屬于內陸淺源地震B.地震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如地裂縫、泥石流、山體滑坡C.地震發生在白天(2)地震給地球表面帶來的變化是 (填“迅速”或“緩慢”)的。(3)下面地形地貌最有可能是地震造成的是( )。 A.唐家山的堰塞湖 B.敦煌的雅丹地貌 C.長白山天池15.地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肥沃的土壤、堅硬的巖石以及形態多樣的動植物,這些特征使得地球成為太陽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星球。我們還探討了如何選擇合適的顏色來制作一張地球主題的海報,以突出地球的這些獨特特征。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1)地球與太陽和月球相比,其特別之處在于( )。A.地球能夠自身發光發熱B.地球表面有水、土壤、巖石和豐富的動植物C.地球是太陽的衛星D.地球沒有生命(2)太陽是一個什么樣的天體?( )A.恒星,能夠自身發光發熱 B.行星,圍繞恒星運動C.衛星,圍繞行星運動 D.小行星,圍繞行星運動(3)月球是地球的什么?(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小行星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頁,共8頁第3頁,共8頁《人教鄂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專題訓練:實驗題、綜合題》參考答案1. 金魚藻 氧氣 食物 陽光 B2.(1) 少 多(2) 少 多(3)陰暗潮濕3.(1) 濕 多 土壤(2)土壤(3) 植被 暴雨 流水4.(1)C(2)降水(3)B(4)B5.(1) 巖層 模擬實驗 擠壓 彎曲 斷裂(2)A6. D A C B 從土豆泥中流出來,或噴出來 地殼 壓力 薄弱處7. 空水瓶 硬卡紙 水 動力塞 水和空氣的反沖力 尾翼的位置和大小8.(1)B(2)A(3)根據魚發明了潛艇;根據章魚發明了壁掛式吸盤。9.(1)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2)B(3)A(4)C(5)水:加強用水管理,洗臉水用后可以洗腳,然后沖廁所;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不要將噴頭的水自始至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著等;不用長流水洗澡等。空氣:要綠色出行,低碳出行,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維護大氣環境。生物:杜絕捕殺野生動物,保護身邊的動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為瀕臨滅絕的動物建造保護基地。土地:保護土地資源,退耕還林,退耕還湖,讓土地資源成為生物的良好棲息地,拒絕大量開采礦產資源等。10.(1)B(2)B(3)D(4)C(5)D11.(1)C(2)A(3)C(4)A(5)C12.(1) 地核 地幔 地殼(2) 24小時 一年(3)天圓地方說:古代中國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種觀念在中國古代非常普遍,影響了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天如斗笠,地如覆盤:古代中國人還認為天像一個斗笠,地像一個倒扣的盤子。這種觀念也體現了人們對地球形狀的一種想象。地平說:在古代,許多文化都認為地球是一個平面。這種觀念可能是由于人們在地面上觀察到的現象,如地平線的存在,導致的。地圓說:古希臘的哲學家和數學家,如畢達哥拉斯和亞里士多德,通過觀察和推理,提出了地球是圓形的觀點。13.(1) 侵蝕 沉積(2)沉積(3)C14.(1)C(2)迅速(3)A15.(1)B(2)A(3)C答案第2頁,共3頁答案第3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