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3節 大氣壓強引入新課魔術——隔空喝牛奶牛奶真的被隔空吸走了嗎?新課學習(一)大氣壓強的存在1、類比推測大氣壓強的存在類比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思考:被大氣包圍的我們會受到來自大氣的壓強嗎?新課學習(一)大氣壓強的存在2、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是什么使兩個半球如此難以分開?(1)馬德堡半球實驗新課學習(一)大氣壓強的存在(2)實驗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1: “粘”在光滑墻面上的吸盤實驗現象: 擠出吸盤中的空氣后,吸盤可以“粘”在光滑墻面上,但吸盤扎孔后,吸盤無法“粘”在墻面上。(一)大氣壓強的存在新課學習(2)實驗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2:覆杯實驗實驗現象:裝滿水、底部密閉的紙杯朝下倒置后,水不流出來,再松開堵住小孔的手指,水潑出。(一)大氣壓強的存在新課學習(2)實驗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3. 利用真空罩證明大氣壓能支撐水柱 實驗現象:用抽氣機向外抽氣,發現當真空罩中的大氣壓強減小后試管內液面下降,打開閥門后試管內液面上升。(一)大氣壓強的存在新課學習(2)實驗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實驗4:瓶吞雞蛋實驗現象:雞蛋緩慢陷入瓶內。大量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確實是存在的。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新課學習(二)大氣壓的測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大氣壓究竟有多大?1、觀察并思考:鐵桶為什么會被壓扁?(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2、結合覆杯實驗,思考如何測量大氣壓?若玻璃管的高度增加,水柱會不會無限升高?(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大氣壓所能托起的水柱究竟有高?思考:這樣進行實驗存在什么問題?可以怎樣改進?(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3、托里拆利實驗思考 1:開始時,水銀為什么會下降?什么時候停止下降?如何計算大氣壓的值?(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3、托里拆利實驗思考 2: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與玻璃管的粗細、傾斜與否、上提、下壓是否有關?(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3、托里拆利實驗根據液體壓強的公式,760 mm 高的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 p=ρgh=1.36×104 kg/m3×9.8 N/kg×0.76 m=1.013×105 Pa大氣壓支持 760 mm 高的水銀柱,通常把這樣大小的大氣壓叫作標準大氣壓,用 p0 表示。在粗略計算中,標準大氣壓可以取為 1×105 Pa。新課學習(二)大氣壓的測量4、氣壓計無液氣壓計自制氣壓計實驗現象:隨著高度的增加管內水柱高度變大。(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5、氣壓與高度的關系為什么隨著高度的增加管內水柱高度變大?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二)大氣壓的測量新課學習5、沸點與氣壓的關系當氣壓增大時,水的沸點升高;當氣壓減小時,水的沸點降低。高原邊防哨所戰士用壓力鍋煮面條新課學習總結全課1. 在使用膠頭滴管吸取液體時,擠出膠頭滴管膠帽內的空氣,將玻璃管放入液體中,松手后液體就被“吸”入玻璃管內。某同學猜想液體不是被“吸”上來的,而是被大氣“壓”上去的。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他的猜想。練習與應用當膠頭滴管吸入液體且液體不流出來時,如果用針在膠帽上扎了個孔,會看到液體從玻璃管中流出,說明該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2. 在“大氣壓的測量”實驗中,如果換用稍微粗一些的玻璃管,或玻璃管內不小心進入了少量空氣,是否會影響實驗結果 為什么 練習與應用在大氣壓的測量實驗中,正常情況下,玻璃管內部液體上方是真空對玻璃管內液體沒有壓強的作用,當玻璃。管內進入少量空氣后,玻璃管內的氣體對玻璃管內的液體有向下的壓強,使玻璃管內的液體高度下降,會影響實驗結果。3.1654年,在德國馬德堡市的廣場上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他讓人們把兩個銅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氣,然后用兩支馬隊向相反的方向拉這兩個半球。當兩側的馬達到16匹時,才將半球拉開,并發出巨大的響聲。圖為同學們利用直徑26cm的壓力鍋代替空心銅半球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的情形。他們將壓力鍋拉開需要的力是多少 實際用力大小與計算的結果是否相同 請說出你的理由。練習與應用F=pS=pπr2=1×105Pa×3.14×(0.13m)2=5.3×103N壓力鍋內不能被抽成真空。4. 屋頂的面積是45m2,大氣對屋頂的壓力是多少 這么大的壓力為什么沒有把屋頂壓塌呢 練習與應用大氣屋頂的壓力F=pS = 1×105pa× 45m2=4.5×106N因為屋頂的外部和內部都受到大氣壓力。這兩個壓力大小大致相等,方向相反,對屋頂的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不可能把屋頂壓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