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模塊檢測練(一) 中外歷史綱要(上)(含解析)2026屆高中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模塊檢測練(一) 中外歷史綱要(上)(含解析)2026屆高中歷史一輪復習模塊檢測

資源簡介

模塊檢測練(一) 中外歷史綱要(上)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1.(2024·山東聊城三模)堯舜活動的晉南地區,出土了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遺址,并在其中發現了已知最早的測日影、確定節氣的天文觀測設施和著意展示來自不同地區儀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書·堯典》對其亦有“協和萬邦”“光被四表”等記載。這體現了,當時(  )
A.部落戰爭的頻現 B.早期國家的萌芽
C.官僚體制的確立 D.多元格局的出現
2.(2024·廣東湛江二模)周代禮制對食肉有嚴格的限制,規定:天子食用牛;諸侯平時食用羊,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牛;大夫平時食用豬、狗,每月初一才能食用羊。戰國時期,雞、豬、狗、羊、魚類成為各階層主要的肉食來源。據此可推知,戰國時期(  )
A.耕作方式發生變革 B.社會等級結構瓦解
C.貴族階層已經消失 D.商品經濟趨于繁榮
3.(2025·湖南長沙雅禮中學摸底)如表摘錄了一些春秋到西漢初期,關東六國人民對秦的言論,可見關東六國人民對秦的認識發生了變化。這一變化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時間 言論內容
春秋時期 “河山以東強國六……秦僻在雍州”“秦與戎、翟同俗”
戰國后期 “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無禮義之心”
西漢初期 “秦并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
A.心理隔閡的消弭 B.文化共同體的構建
C.各族同源的認同 D.“大一統”政體確立
4.(2024·T8聯盟壓軸卷)魏晉時期,州郡擁兵,刺史、郡守多帶將軍號。同時,以軍將為都督,督一州、數州,或一郡、數郡,而都督兼領州刺史、郡太守,既統軍事,又理民政。這表明魏晉時期(  )
A.職官設置雙軌制 B.政權更迭頻繁
C.地方政權軍事化 D.中央集權加強
5.(2024·貴州貴陽測試)下表反映的是北周至隋的地方行政區劃層級變化。這一變化的原因是(  )
時間 州 郡 縣
北周宣帝大象二年(580年) 211 508 1 124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 211 538 1 011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 190 — 903
A.“戶不滿千,二郡分領”
B.“罷廢諸郡,以州統縣”
C.“存要去閑,省并州縣”
D.“戶口滋多,析置州縣”
6.(2024·湖南師大附中二模)淳熙八年(1181),以朱熹為代表的士大夫群體對岳飛的評價仍有一定的保留,如“若論數將之才,則岳飛為勝。然飛亦橫,只是他猶欲向前廝殺”。至嘉定十七年(1224),史學家李埴評論岳飛時,卻已擺脫了上述評價模式,變為“更稱其勇與義、才與德兼二長”。這一變化(  )
A.反映了兩宋崇文抑武的時代特征
B.源于士大夫群體對岳飛認知深化
C.體現了士大夫重視理學的教化功能
D.實質是學者對岳飛形象的政治評價
7.(2024·內蒙古名校聯盟三模)明代六科給事中與十三道監察御史合稱為“科道”,“明代乃以監察官員治天下”。下表所示為明代對科道官員選任的部分規定。據表可知,明代(  )
時間 內容
永樂年間 明成祖曾諭,“御史當用清謹介直之士”,“宜用有學識、達治體者”
正統初年 頒布《憲綱》認為“新進小生遽受斯職,未達政體而有可為之權……以好惡為是非,甚者貪穢無藉”
成化年間 著令:“今后初仕者,不許銓除風憲(不得選任為科道監察官員)”
A.科道官員行政權力擴大
B.官員監察制度成熟完備
C.科舉取士標準趨于嚴格
D.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強化
8.(2024·山東日照二模)下表為近代部分先進知識分子的言論。他們意在(  )
西人得其海道,視為利藪,而意大里亞、佛蘭西、西班雅、荷蘭、英吉利人歲載貨易其金錢,既而乘其饑饉,先后各以兵分其地 梁廷枏《蘭侖偶說》(1845年成書)
(非洲)東六部,則布路亞國(葡萄牙)服之;北四部……則佛蘭西(法蘭西)服之;西二十四部……則布路亞、荷蘭、英吉利、佛蘭西各國分踞之 魏源《海國圖志》(1842—1852年刊發)
紅夷東駛之舶,遇岸爭岸,遇洲據洲,立城埠,設兵防,凡南洋之要津,已盡為西洋之都會。 徐繼畬《瀛寰志略》(1848年出版)
A.呼吁民眾“開眼看世界”
B.揭露列強瓜分殖民地的野心
C.倡導“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D.喚醒國人對殖民入侵的警覺
9.(2024·四川綿陽三模)梁啟超認為,必須等到多數國人具備公益心、自治力的國民資格,才能有國民政治。革命黨人強調“建設新政府之模范,即為開浚人民之政治思想,培養人民之政治智識,習練人民之政治能力之一大機關”。二者的分歧在于(  )
A.革命與改良孰重孰輕
B.平民與精英孰優孰劣
C.立憲與共和孰是孰非
D.啟蒙與變革孰先孰后
10.(2024·江蘇蘇錫常鎮四市二模)下表所示為1914—1922年能查明身份的中國產業資本家的來源。據此可知,這一時期(  )
產業 戶數 創辦人或主要投資者
總數 地主 商人 買辦 華僑 其他
棉紡業 36 57 17 35 1 — 4
面粉業 42 55 8 26 7 8 6
輪船業 8 9 2 4 3 — —
合計 86 121 27 65 11 8 10
A.工業資本主要來自商業積累
B.民族工業呈現發展趨勢
C.輕工業與農業經濟聯系緊密
D.時局動蕩影響土地收入
11.(2024·山東煙臺二模)下表為1894—1930年美日英法四國在華銀行設立情況統計表(單位:家)。以下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甲 乙 丙 丁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A.甲為英國,甲午戰爭后對華資本輸出減弱
B.乙為美國,一戰前后成為侵華的主要國家
C.丙為法國,一戰爆發前在華經濟勢力最小
D.丁為日本,甲午戰爭后侵華勢力急劇擴大
12.(2024·廣東茂名二模)下表為中國共產黨的部分抗戰文件,這主要說明(  )
時間 文件 主要內容
1931年9月20日 《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 揭露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和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嚴重危害。
1935年8月1日 “八一宣言” 只要國民黨軍隊停止進攻蘇區,紅軍愿意與之攜手抗日救國,呼吁全體同胞總動員共同抗日。
1936年12月19日 《中央關于西安事變及我們的任務的指示》 積極斡旋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爭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A.國共兩黨根本矛盾已經消弭
B.國民黨對日本侵略實行消極政策
C.中國共產黨堅定抗戰的決心
D.日本帝國主義企圖迅速滅亡中國
13.(2024·河北邢臺二模)下表為山西榆社縣各階級土地占有情況。表中數據的變化可用來解釋(  )
地主 富農 中農 貧農 雇工 赤貧
抗戰前 人口(人) 1 928 5 554 17 890 19 234 2 283 6 495
土地(畝) 69 696.6 94 102 99 307.8 57 831 2 743.7 4 677.38
1946年8月 人口(人) 1 235 4 397 33 105 11 857 1 057 1 943
土地(畝) 12 316.3 34 703.2 165 422.2 44 777.3 3 311.1 3 950.47
A.中共的土地革命任重而道遠
B.《中國土地法大綱》得到落實
C.鄉村社會結構發生根本改變
D.解放戰爭勝利的深層次原因
14.(2024·遼寧丹東二模)下表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國民經濟各部門基本建設投資分配表。據此可知,“一五”計劃(  )
項目 總計 工業 農業水利林業 運輸郵電 貿易銀行物資倉儲 文化教育衛生 城市建設 其他
總額(億元) 427.49 248.5 32.69 82.1 12.8 30.8 16 4.6
比重(%) 100 58.2 7.6 19.2 3 7.2 3.7 1.1
A.促使工業布局更趨合理
B.照搬了蘇聯的經濟建設經驗
C.有利于國民經濟的恢復
D.兼顧了重點建設和民生改善
15.(2025·廣東茂名摸底考)1954年7月,毛澤東提到“爭取與法國改善關系,建立邦交”,并“團結一切愿意和平的力量,孤立和分化美國”。11月,中國轉告相關人士,中方打算邀請“一個以法國議員為主的代表團來我國訪問,希望其成員具有較高聲望和地位,組織上代表性廣泛”。這(  )
A.促使了中法兩國實現了建交
B.旨在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C.導致資本主義陣營走向分化
D.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6.(2024·廣東名校聯盟聯考)下面是每百元人民幣工業固定資產提供的產值與利潤表。這一狀況說明我國(  )
產值 利潤
1957年 138元 23.6元
1978年 103元 15.9元
A.亟需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B.工業發展速度放緩
C.人民生活支出有所提高
D.經濟結構比例失調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
17.(2025·廣東肇慶高三聯考)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這些學者(顧炎武、王夫之、黃宗羲、朱舜水等人)雖生長在陽明學派空氣之下,因為時勢突變,他們的思想也像蠶蛾一般,經蛻化而得一新生命。他們對于明朝之亡,認為是學者社會的大恥辱大罪責,于是拋棄明心見性的空談,專注講經致用的實務,他們不是為學問而學問,是為政治而學問……他們……斷斷不肯和滿洲人合作,但求改變學風以收將來的效果。
——摘編自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材料二 嘉(慶)、道(光)年間,白蓮教痛潰于腹地,張格爾變亂于西北,英吉利憑陵于東南,士大夫驚于商羊石燕之警,懼有梁傾壓僑之禍,于是自隴畝而至廟堂,相與討論朝章國故,古今利病,邊陲離合,絕域政教,而史學興焉,而經世之音振焉。喁于相望,遂與明末遺老相桴鼓(相互應合)矣。
——摘編自陸寶千《嘉道史學——從考據到經世》
材料三 明清時期,一些關心社會政治的士大夫與思想家,以“批判的武器”抨擊封建專制和空談誤國的理學。于是,在17世紀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具有求實批判精神的經世致用思潮,形成了又一次中國古代文化思想史上的高潮,解決了儒學作為一種民族精神命脈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摘編自王俊義《略論清代學術思想的發展與演變》
(1)指出材料一中明清之際學風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8分)
(2)分析材料二中嘉道時期的經世學風“與明末遺老相桴鼓”的依據。(6分)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清時期儒學發展的影響。(4分)
18.(2024·湖北七市州高三3月聯合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后,日軍參謀本部乘機將大量專業人員派往東北和臺灣,由此拉開了近代日本專業盜測中國的序幕。日俄戰爭后,參謀本部統一了測繪中國的比例尺,要求實地測繪十萬分之一中國兵要地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日軍在擴大盜測范圍的同時,開始在中國大陸長期部署專業測繪人員。1913年,參謀本部解散臨時測圖部,留下16個測繪員,隸屬于華北駐屯軍司令部,組成土地調查班,標志著日本在華正式設立了永久性日常盜測機構。從九一八事變前日軍在華盜測過程看,其順序先是臺灣、東北,接著是內蒙、山東、東南沿海、華北,再為華東、華中、華南,然后又回到東北。
——摘編自許金生《盜測中國——近代日本在
華秘密測量史概述》
材料二 全國抗戰時期,出于獨立軍事作戰與根據地發展建設之需要,中共在華北的地圖繪制事業取得了較大發展。如由八路軍總部測圖室調查制印的遼縣、黎城、襄垣、武鄉四縣的分幅路線圖,不僅標有四縣的聚落戶數,還將日軍在“掃蕩”過程中燒毀的房屋占比精確到每一個村落。1944年繪制的《太原敵軍軍事設備圖》等17幅平面圖,均系軍區情報偵察人員實地調查密測并編繪成圖,可以清晰呈現出日軍駐城及礦區、飛機場等軍事設置布局。縣圖是現存數量最多的行政區劃圖,圖上直觀呈現了縣、區政府駐地、縣界、區界、轄村詳情等信息。
——摘編自白如鏡《全面抗戰時期
中共在華北的地圖繪制研究》
(1)根據材料一,指出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華盜測的特征,并結合所學分析日本盜測行為的影響。(12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述全國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華北繪制地圖的意義。(6分)
19.(2024·天津十二區縣一模)央視春晚體現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社會發展以及中國人民生活變遷的歷史軌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時間 部分春晚的特色內容
1983年 央視第一屆春節晚會亮相。相聲:山村小景
1984年 節目首次出現“小品”形式;張明敏(香港)一曲《我的中國心》首次亮相
1993年 央視春晚開始實行導演招標制。小品:《市場速寫》
1997年 《春天的故事》引發全民傳唱。 《公元一九九七》,演唱:韓磊、孫楠、彭羚(香港)等九位歌手
2000—2008年 反映北京申奧、抗震救災、神舟上天等國家大事以及“空巢老人”“大忽悠”等社會現象也以各種形式呈現
2011年 首次推出網絡春晚
2016年 出現許多反映中國夢的節目,如《絲綢之路》等
2019年 技術創新是晚會亮點,實現了通過5G網絡實時傳輸4K高清視頻結合VR技術向全國轉播分會場節目
2021年 《向祖國報告》,嘉賓: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四位總設計師 “2020全國脫貧攻堅獎”獲獎個人及組織代表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春晚:時代的眼睛”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格式完整,表述成文;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6分)
模塊檢測練(一) 中外歷史綱要(上)
1.B [由材料“最早的測日影”“確定節氣的天文觀測設施”“大型‘王墓’”可知,天文觀測設施體現出當時生產力的發展,大型“王墓”體現出階級差別,說明當時出現了早期國家的萌芽,故選B項;材料沒有關于戰爭的信息,無法得出戰爭頻現的結論,排除A項;秦統一六國后建立了官僚政治,與材料時間信息不符,排除C項;材料中只有一個遺址,不能體現出多元格局,排除D項。]
2.A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逐漸得到應用,牛成為農業生產中重要的畜力,所以戰國時期各階層的主要肉食來源中沒有了牛,由此可知戰國時期耕作方式發生了變化,故選A項;“周代禮制對食肉有嚴格的限制”,到戰國時期,“肉成為各階層主要的肉食來源”,說明禮樂制度遭到了破壞,排除B項;戰國時期貴族階層受到了打擊,但是并沒有消失,排除C項;肉食來源的變化并不能體現商品經濟趨于繁榮,排除D項。]
3.D [據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時期關東六國認為秦國是夷狄,戰國后期六國人民認為秦無禮義之心,到了西漢初期,則肯定秦統一六國的功業,這主要是由于漢朝重新建立了大一統的政治體制,故而肯定秦朝功業,故選D項;“消弭”一詞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文化共同體構建和各族同源,排除B、C項。]
4.C [根據材料“以軍將為都督,督一州、數州,或一郡、數郡”,可知魏晉時期的州郡具有地方軍區性質,根據“都督兼領州刺史、郡太守,既統軍事,又理民政”,可知州郡地方政權軍事化特點突出,州郡長官職權較重。魏晉地方行政制度的這些特點是魏晉時期中央集權削弱的反映,故選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遼朝職官設置雙軌制,排除A項;政權更迭頻繁指的是政治權力經歷了多次的更替,材料是魏晉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時期,門閥士族權力不斷增強,中央政府權力弱化,排除D項。]
5.B [據“北周至隋的地方行政區劃層級變化表”可知,這一時期州縣數量減少,郡被取消,原因是隋朝廢郡,以州統縣,實行州、縣二級制,故選B項;“戶不滿千,二郡分領”是隋初郡縣數量過多的原因,而表格變化是隋文帝開皇三年廢郡,排除A項;隋朝沒有設立省制,元朝設立行省制,排除C項;“戶口滋多,析置州縣”是廢郡后因州、縣戶口增加,對部分不合理政區進行了析置,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
6.C [據材料信息可知,南宋時期士大夫群體對岳飛的評價變化,由批評其作戰方式到贊揚其才德兼備,更關注與塑造其義、德等精神,反映了士大夫群體因重視理學的社會教化功能而對岳飛形象的改造,故選C項;材料中后期對岳飛贊揚為主,與崇文抑武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所指變化,是由“若論數將之才……只是他猶欲向前廝殺”變到“更稱其勇與義、才與德兼二長”,這種變化反映了士大夫群體對岳飛認知的深化,而這種認知深化是源于“已擺脫了上述評價模式”,排除B項;材料所呈現的全都是士大夫群體對岳飛形象的評價,不涉及政治評價,排除D項。]
7.D [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明代科道官員履行監察職權,根本上服務于君主專制統治,歷代君主重視科道官員的選任,以此強化君主專制統治,故選D項;科道官員行使的是監察權力,并非行政權力,排除A項;材料只涉及監察官員的選任,無法體現監察制度的全貌,排除B項;材料主旨是對科道官員的選任,是指對官員的管理,科舉取士主要涉及的是對官員的選拔,排除C項。]
8.D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這些知識分子都在強調西方列強對亞非拉地區的侵略和殖民統治,以及中國面臨的被侵略的危險,他們的言論旨在喚醒國人對殖民入侵的警覺,引起國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故選D項;“開眼看世界”主要是指了解外部世界的情況,材料中更多地是在強調列強的侵略,而非呼吁民眾了解世界,排除A項;材料中確實揭露了列強瓜分殖民地的野心,但這只是表象,而不是目的,排除B項;“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是魏源在《海國圖志》中提出的主張,材料中并沒有明確體現這一思想,且材料中也還有其他著作,排除C項。]
9.D [梁啟超認為,必須等到多數國人具備公益心、自治力的國民資格,才能有國民政治。革命黨人則強調通過革命手段推翻舊政府,建立新政府,是新政府培養人民政治思想、智識和能力的過程。由此可見,梁啟超的觀點更偏向于先培養國民的政治素質,然后建立國民政治;而革命黨人則認為應該先進行政治革命,建立新政府,再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培養人民的政治能力,即啟蒙與變革孰先孰后,故選D項;材料強調的是梁啟超和革命黨人在實現國民政治途徑上的主要分歧,而不是革命與改良的分歧,也沒有涉及社會階層與群體的討論,排除A、B兩項;材料中并沒有梁啟超和革命黨人主張建立何種政體的信息,不能得出“立憲與共和孰是孰非”的結論,排除C項。]
10.A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工業資本的主要來源是商人,他們在棉紡業、面粉業和輪船業的創辦人或主要投資者中占據了較大的比例。在棉紡業中,商人占了35人,面粉業中商人占了26人,輪船業中商人占了4人;地主在棉紡業中占有一定比例,但在面粉業和輪船業中涉及較少;買辦和華僑在這三個產業中都有涉及,但相對比例較小。綜合來看,這一時期中國工業資本的主要來源是商人,商業積累為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故選A項;表格揭示的是1914—1922年,能查明身份的中國產業資本家的來源,并沒有揭示民族工業的發展概況,排除B項;表格中不涉及農業經濟,更無法得出“輕工業與農業經濟聯系緊密”的結論,排除C項;土地收入是指個人或機構擁有土地并從中獲得的收益,表格中沒有涉及土地,D項不符合題意,排除。]
11.D [根據材料表格數據可知,丁國在1894年也就是甲午戰爭前在華設立的銀行很少,而在1914—1930年在華設立的銀行數量增長很快,數量也最多,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帝國主義忙于戰爭,暫時放松對華的經濟侵略,從而使得日本獨霸中國,所以丁為日本,故選D項;結合表格數據可知,甲在1894年前在中國設立的銀行最多,說明其侵略中國最早,這符合英國的特征,在1895—1913年在華設立的銀行減少,但是在1914—1930年又增多,說明一戰后英國又加強了對華的資本輸出,排除A項;乙在1894年前就在華設立了銀行,說明其侵略中國較早,符合法國的特征,排除B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侵略中國較晚,丙符合美國的特征,排除C項。]
12.C [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共產黨于1931年以來就通過各種方式呼吁抵抗日本侵略,中國共產黨始終強調抗日的重要性,無論是揭露日本侵略的野心,還是呼吁國共合作共同抗日,都顯示了中國共產黨堅定抗戰的決心,故選C項;據所學知識可知,國共兩黨的根本矛盾沒有“消弭”,排除A項;材料主要說明的是共產黨對抵抗日本侵略的態度,而非國民黨的態度,排除B項;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是在全面抗戰時期,排除D項。]
13.D [據材料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地主、富農的人口數和占有土地的數量都大幅減少,而貧農和雇工的人數減少,占有土地的數量增加,這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推動解放戰爭的勝利,故選D項;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年),中共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擊地主、分配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A項;1947年9月中共中央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時間不符,排除B項;據材料中顯示的各階級可以看出鄉村社會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只是土地分配發生了變化,貧農等經濟地位得到改善,排除C項。]
14.D [據圖表所示信息可知,“一五”計劃期間,工業投資占了總投資的58.2%,比重最大,體現了以工業化為重點的建設方向;同時,也對農業、運輸郵電、文化教育衛生等領域進行了投資,尤其是文化教育衛生占比達到7.2%,城市建設和其他項目也占有一定比例,說明“一五”計劃在注重國家工業化重點建設的同時,也關注了民生領域的改善和發展,故選D項;據材料可知,這是“一五”計劃期間對各經濟部門基本建設投資數據,未涉及這些投資的具體區域,排除A項;雖然“一五”計劃確實受到了蘇聯模式的影響,但僅憑投資分配表無法判斷是否完全照搬蘇聯經驗,且中國的“一五”計劃也結合了自身國情,排除B項;1950年至1952年底,我國完成國民經濟恢復工作,排除C項。]
15.D [1954年正值美蘇對峙和冷戰時期,作為社會主義陣營成員之一的中國謀求與資本主義陣營內的法國改善關系、建立邦交,并打算邀請法國代表團訪問中國,這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選D項;中法兩國實現建交是在1964年,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A項;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是在冷戰后期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才出現的,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B項;資本主義陣營的分化始于20世紀60年代,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
16.A [據表中數據可知,從1957年到1978年工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出現了顯著的下滑,這反映出當時的經濟體制存在問題,亟需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故選A項;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實施優先發展工業的措施,對工業生產優先投入,因此,工業固定資產提供的產值與利潤的降低不能得出工業發展速度放緩的結論,排除B項;人民生活支出包括衣食住行等,但材料未涉及人民生活支出的信息,排除C項;表中數據體現的是工業產業的經濟效益問題,不能直接體現農業、工業的經濟結構比例失調的結論,排除D項。]
17.(1)變化:從空疏浮泛的學風變為以拯弊救亡為目的的經世學風。
原因:明清易代,部分士大夫的抗清斗爭以失敗告終;陸王心學難以適應時代需求;明清之際,社會矛盾尖銳;商品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壯大;儒者的責任與擔當意識。
(2)依據:都是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發生的;都強調針砭時弊,應對時局;都是對儒學的繼承與發展;都有助于近代中國學術思想的變革。
(3)影響:壯大了興利除弊的時代呼聲;有利于儒家思想的與時俱進,豐富了其思想內涵;促進了儒學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對邁出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有積極作用。
18.(1)特征:服務于日本軍事目標;規模大,范圍廣;組織嚴密,有計劃性;專業性強,手段多樣。
影響:便利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侵害中國領土主權,威脅中國領土安全。
(2)意義:為華北敵后抗戰提供情報,配合正面戰場抗戰;揭露日軍暴行,利于發動群眾抗日;為后來解放華北和治理華北奠基;有利于提升中國共產黨的測繪能力和水平。
19.示例 春晚:時代的眼睛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40多年來人民物質生活不斷改善。1992年的南方談話推動思想解放,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促進央視春晚市場化的運作和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節目內容的涌現。
香港回歸等重大事件激發民眾的愛國情懷。中國加入WTO,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初步建立,中國綜合實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迅速提升,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增強。這一時期春晚節目國家、社會、個人主題交織,市場化趨勢明顯,倡導服務社會、開放性趨勢明顯。
中共十八大召開后,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打造文化強國,樹立文化自信,中國網絡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并普及。這一時期春晚節目國家主題上升,科技化趨勢明顯。春晚承擔了傳播民族文化、塑造國家形象、講述中國故事的宏大敘事功能,也包含著凝聚人心、交流情感與傳播正能量的社會價值,實現了個人價值、社會效應和國家情懷的統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慈溪市| 衡山县| 油尖旺区| 七台河市| 广元市| 商洛市| 乌苏市| 宽城| 和静县| 富源县| 家居| 沅陵县| 玉山县| 凤台县| 板桥市| 内乡县| 江城| 邵阳县| 昌吉市| 永定县| 南涧| 邯郸市| 乌拉特后旗| 武义县| 太康县| 定日县| 南投县| 榕江县| 五指山市| 四会市| 台山市| 绩溪县| 五常市| 浙江省| 榆社县| 连云港市| 通渭县| 开原市| 焦作市|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