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遼四中2024一2025學年度下學期期中教學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4頁,13小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45分鐘。(2)根據網上閱卷需要,本試卷中所有試題均按要求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本試卷上的答案無效。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宋慶齡曾感嘆:“在我看來,自從1949年10月1日一一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以來,中國最偉大的轉變就是我們的國號中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人民’這兩個字,它的重要意義在于同樣有史以來第一次表明我們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一一人民”。這表明()A.新生政權得到民眾的支持B.人民社會地位發生根本變化C.中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D.新中國已獲得世界各國認可2.辨識歷史事實和歷史解釋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歷史解釋是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認識,下列關于抗美援朝戰爭的敘述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悍然派兵侵略朝鮮B.1952年,上甘嶺戰役的激烈程度為戰爭史上所罕見C.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在彭德懷司令員率領下入朝作戰D.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3.下面是某同學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設計的年代尺,其中①處中國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可概括為(②③④19491956197619782012至今A.政權鞏固、社會過渡B.探索建設,曲折發展C.改革開放,繼往開來D.嶄新篇章,民族復興4.1954年,毛澤東在一次會議上說:“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是()A.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B.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D.制定并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歷史第1頁(共4頁)5.漂浮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其自身重力小于浮力時,就會上浮,反之則會下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導致如圖這一現象產生的決定性因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新民主主新民主主F:B.“一五”計劃超額完成義社會蟲國義社會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中國D.“大躍進”運動推進社會主義社會義是會G6.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為研究核潛艇隱姓埋名30年。2013年獲評“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他的頒獎詞:“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從這段頒獎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A.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精神B.開天辟地、立黨為公精神C.保家衛國、英雄主義精神D.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精神7.1956一1966年是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時期,下列能夠全面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特征的是()A.遭到建國來最嚴重的挫折和失誤B.正確與失誤、成就和挫折錯綜交織C.社會主義經濟持續穩定高速發展D.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8.1984年春天,福建省55位廠長、經理敢為天下先,聯名發出《請給我們“松綁”》的呼吁信,轟動全國。“松綁”的中心環節是()A.推行包干到戶B.加強政企融合C.增強企業活力D.實行按需分配9.1992年陪同鄧小平巡視的陳開枝這樣比喻:鄧小平南方談話等于是一個已經退役的老船長,當看著船的方向搖擺不定時,他又一次跳上船頭,把扭曲的方向擺正了,“把扭曲的方向擺正了”的含義是()A.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B.回歸單一計劃經濟模式C.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D.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10.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它的基本內涵是()A.祖國統一、科技發達、社會和諧B.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C.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D.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歷史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