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史料可用來判定北京人遺址屬于舊石器時代的直接證據是A,用火場景想象圖B.出土的生產工具C.北京人復原頭像D.上古時期的傳說2.識讀下列文物,能夠反映商朝精神文明表征的是A.豬紋陶缽B.刻有文字的甲骨C.商鞅銅方量D.半兩錢3.“江南之為國盛矣…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材料描述的是江南地區A.經濟發展的表現B.自然條件的優越C.人口數量的增加D.社會環境的安定4.“隋氏作之雖勞,后代實受其利焉。”體現這一觀點的工程是A.都江堰B.長城C.大運河D.紫禁城5.在唐代很難做到“讀書破萬卷”,到了宋代就容易得多…宋人對古代典籍的整理工作也可以比較順利地展開,從而迅速提升文化水準。這主要得益于A.商品經濟的繁榮B.政權并立的局面C.印刷技術的發展D.中外交流的加強6.“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體現了北宋的政治特點是A.藩鎮割據B.宦官專權C.重文輕武D.外戚干政7.甘薯傳人中國后,引起了農學家徐光啟的特別注意,并在他的著作中論述了栽培方法。這部著作是A.《齊民要術》B.《天工開物C.《本草綱目》D.《農政全書》8.外國商船只準在廣州一口通商貿易;對中國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歸則不準回國。該規定說明清朝A.禁止對外貿易B.實行閉關鎖國C.加強思想控制D.重視商業保護9.如圖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迫開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圖。它反映出西方列強的侵華特點是A.由內地擴大到沿海地區天津該煙臺B.由沿海地區深人到內地C.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被迫開放重慶沙慶漢口九江南京復門D.僅限于東部沿海地區廣州10.從洋務運動到戊戌變法,從辛亥革命到新文化運動,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不懈探索。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A,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B.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C.實現了國家的富強D.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發展11.《新青年》共刊登各類文章2521篇,其中提及“社會主義”1913次,提及“俄國革命”330余次。這說明它主要宣傳了A,馬克思主義B.三民主義C.新三民主義D.民主科學12.“戰士雙腳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烏江天險重飛渡…”歌曲描述的史實發生在A.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B.井岡山會師期間C.北伐戰爭期間D.紅軍長征期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